华师大科学七下第二章空气知识点
- 格式:pdf
- 大小:32.99 KB
- 文档页数:4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空气的复习1、一切物体都有质量,空气也有。
2、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这个空气层叫。
它对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会产生的作用。
作用的方向是。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叫实验。
3、覆杯实验说明了。
用嘴吸装矿泉水的空塑料瓶,瓶会变瘪,原因是瓶内气压,且外界大气压。
请解释瓶吞鸡蛋的实验原理:。
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
4、空气对流的原理:空气受热会 ,密度会并;而空气受冷会,密度会并。
也就是说热空气 ,冷空气 ,这样空气就会流动起来。
所以要使气体(包括液体)很快流动,加热必须加热气体(液体)的__ _,而冷却气体(液体)应该冷却气体(液体)的。
5、海陆风的形成:因为水容纳热的能力比沙石大,接受同样多的热,沙石比水升温快,放出同样多的热,沙石比水降温也快。
所以白天接受太阳辐射,陆地的气温比海洋 ,陆地上热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区,而海洋气温低形成高气压区,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即风从吹向 _,形成了风。
晚上刚好相反。
6、空气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
一个人不吃饭,可以存活 ,不喝水,可以存活,但不呼吸空气,只能存活。
7、在测定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实验现象:。
等集气瓶中气体冷却至室温时,会有约的水进入集气瓶中,这说明了。
水进入瓶中是因为_ 气消耗了,瓶内气体减少,气压。
(3)这个实验的关键是:。
若放入的红磷量不足,会导致测得的数据偏;若未等冷却就打开止水夹,会导致实验数据偏;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则会导致。
8、空气是多种气体组成的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痰气占 ,氧气占,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稀有气体包括六种。
它们化学性质不活泼,曾一度被称作,但现在发现稀有气体还是能发生的。
它们有许多用处:例、氦气约为氢气密度的,但氦气的化学性质,很安全,因此可用氦气充填。
当电流通过冲有稀有气体的灯管是,会产生不同的颜色的光,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
第二章空气2.1空气的存在1、一切物质都有质量,空气作为一种物质也有质量。
2、地球周围有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它对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会产生保护的作用。
一个物体,只要在空气中,就会受到上下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的大气压作用。
3、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且非常大。
4、大气压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比如:水泵、塑料吸盘、挂衣钩、吸管、抽水机等。
5、大气压过低,人呼吸的时候氧气摄入会减少,使人呼吸急促,心率加快,严重时会导致昏迷;大气压过高,空气相对干燥,容易诱发哮喘等疾病。
6、空调一般安装在上部,暖气片一般安装在底部,是为了空气对流(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
7、空气的水平运动主要是地球上不同地区接收的太阳热量不同而形成的,也和地球自转、地形、空气和地面的摩擦有关。
2.2空气的成分1、空气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2、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五氧化二磷),探究空气的成分实验中,当燃烧结束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被吸入了集气瓶,白烟消失,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约占其体积的五分之一。
3、烟一般是固体小颗粒,雾一般是液体小液滴,烟雾是2者混合。
4、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氮气大约78%,氧气大约21%,二氧化碳大约0.03%。
5、像空气一样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
6、稀有气体不活泼,曾被叫做隋性气体,但是也能够与一些物质发生反应。
氦气也可以用来填充气球,当电流通过稀有气体的灯管时,就会发出五颜六色的光。
7、法国的拉瓦锡首先发现空气的组成,实验的材料是氧化汞。
8、工业上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氮气和氧气,这是根据他们的沸点不同。
这种方法叫分离空气法,是物理变化。
9、人们将液氮和液氧分别装入钢瓶中,提供给各机构使用,盛液氮的钢瓶被漆成黑色,盛液氧的钢瓶被漆成蓝色。
液氮可以用来降温,医院以前用氧气瓶,然后逐渐被中央氧气替代。
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复习学生姓名课题第二章复习年级班级7 学科科学课程形式1V1 任课教师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内容一、知识回顾1、空气的存在A、空气具有质量。
B、大气压方向。
2、空气的成分A、探究空气成分:实验原理:;选择红磷原因:;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误差分析:小于五分之一原因(3条):;;;大于五分之一原因(2条):;;实验成功的关键:;;;间接证明氮气哪些性质(3条):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性质:;B、空气成份及含量:78%,21%,0.03%,0.94%,0.03%。
C、稀有气体种类及用途:;;D、工业制取氧气和氮气方法:;3、 氧气A 、 氧气的性质: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B 、 氧化反应:两种常见方式 和 ;C 、 燃烧、缓慢氧化、自燃和爆炸的区别: ;D 、 燃烧三个基本条件: 、 、 。
E 、 木炭、红磷、硫、蜡烛和铁丝在氧气和空气中的燃烧现象及文字表达式:4、 二氧化碳A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B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文字表达式:;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变红的文字表达式:;加热后,石蕊试液中由红变为紫色的文字表达式:;C 、 二氧化碳的利弊:利: ;弊: ;现象 反应条件 生成物 文字表达式 备注 反应前在空气中燃烧 在氧气中燃烧 反应后 红磷 暗红色粉末状固体微弱的黄色火焰 明亮的黄色火焰 生成大量白烟 点燃 五氧化二磷 P 2O 5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P+O 2P 2O 5木炭 黑色固体 燃烧发红 燃烧更旺,发出白光 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点燃 二氧化碳 CO 2 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 C+O 2CO 2 硫 黄色固体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点燃 二氧化硫 SO 2 硫+氧气二氧化硫 S+O 2SO 2 铁丝 银白色固体 不能燃烧 只能发红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黑色固体落入瓶底 点燃 四氧化三铁 Fe 3O 4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Fe+O 2Fe 3O 4蜡烛 乳白色固体 正常燃烧 燃烧更旺,发出白光 瓶壁上出现水珠,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点燃 二氧化碳CO 2 水H 2O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5、保护大气圈A、大气圈根据性质和高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和。
空气%②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二、实验操作过程与实验现象空气b.( ) .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 B C D.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使臭氧层出现空洞,的是 ( )分)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的变化。
)奥林匹克火炬(内部储有可燃物)是奥林匹克圣火的载体.①采集奥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是在奥林匹克的赫拉神庙前通过太阳光集中在凹面镜的中央,引燃圣火。
此过程中最关键的燃烧条件是。
50毫米雨量的情况下保持燃烧。
但要实现。
)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自救。
如果室内着火,在逃离火场时,可用身上,躬身出去或爬出去。
如果大火或烟雾已封锁房门出口,此时切不可打开房门,应关闭房内所有门窗,用毛巾、被子等堵塞门缝并泼水降温,同时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
请你根据灭火的原理说明湿23.(每空1分,共18分)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②检验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填标号)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检验二氧化碳集满的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关系的是( ).氧气助燃——焊接金属 B.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石墨导电——可作电极 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人工降雨填化学式),MnO2固体在该反应中起________法收集氧气。
K12教育资源学习用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12教育资源学习用资料。
七年级科学下册空气知识点
一、空气的定义和组成
空气是指地球上包围着我们的气体层,它主要由氮气、氧气、
水蒸气和少量其他气体组成。
氮气占空气的78%,氧气占21%,水蒸气的含量则随时空和地
点不同而变化。
二、空气的重要性
1. 生命所需:空气中的氧气是人类和动物所需的呼吸气体,没
有空气,生命无法维持。
2. 维持生态平衡:植物也需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维持生态平衡。
3. 天气预报:大气中的气象要素如气压、温度、湿度等是天气
预报和气候研究中的重要指标。
三、污染物对空气的影响
1. 烟尘污染:由于燃烧和工业生产排放等原因,城市大气中常
常出现烟尘污染。
2. 光化学污染:太阳光和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化学物质
反应产生的污染。
3.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污染:主要由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造成。
四、节约空气的方法
1.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尽量少开车,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
等环保出行方式。
2. 减少燃煤燃气:选择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或者选择
一些更环保的日常生活方式。
3. 增加城市绿化:增加植被面积,可以吸收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同时也为城市增添美丽景色。
五、结语
空气是我们生存的基础,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空气,共同建设
美丽的家园。
七年级下科学空气知识点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我们离不开空气这个重要的环境因素。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七年级下科学空气知识点。
一、空气的组成空气是一种物质,由氮、氧、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
其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占1%左右。
这些气体保持着动态平衡,维持着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
二、空气的属性1. 无色无味。
由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所以空气是无色无味的。
2. 可压缩性强。
空气是一种气体,气体的分子间距离较大,导致气体有较强的可压缩性。
3. 具有最大扩散性。
由于气体分子间的间距较大,容易发生分子间扩散。
三、空气的作用1. 供给呼吸所需氧气。
空气中占比最大的氮气并不参与新陈代谢,而是氧气为人们呼吸提供能量。
2. 帮助降低温度。
空气具有吸收热量的特性,因此在夏天时,空气可以通过吸收人体散发的热量来帮助降低温度。
3. 维持生态平衡。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于植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营养素。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四、空气的污染1. 工业污染。
大量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废气、废水以及其他污染物质会严重影响空气质量。
2. 交通污染。
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所排放的废气也是空气污染的一大因素。
3. 生活污染。
生活中的烧烤、焚烧垃圾等行为也会严重影响空气质量。
五、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指数是一种针对空气污染状况的指标。
它可以量化测定空气质量状况,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预防空气污染。
空气质量指数计算方法包括六项主要污染物,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一氧化碳、非甲烷总烃和细颗粒物质。
六、空气清洁方法1. 植树造林。
可通过吸收二氧化碳来提升空气质量,为人民群众带来清新的空气。
2. 减少交通污染。
步行、骑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对于环境的危害。
3. 加强环保知识宣传。
加强环保意识宣传,发动全社会参与环保行动,共同呵护地球的家园。
七、结语空气环境是我们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于环境的敬畏之心,为了我们的健康和下一代的健康而行动起来,共筑绿色生态家园。
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水【知识梳理】考点1 空气成分:(按体积比):〔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展定量分析的化学家是拉瓦锡〕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78%21%0.94% %0.0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思考:为什么要选用磷来测定氧气的含量?能否用其它物质来代替?考点2氧气①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物理性质: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用途:供应呼吸,作为助燃剂,氧化剂。
②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响;氧化反响: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响。
氧气与几种物质反响的实验现象及化学方程式:反响物质实验现象〔在O2中燃烧〕化学方程式注意木炭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 + O2点燃CO2盛有木炭的燃烧匙应由上而下慢慢伸入瓶中1.发出蓝紫色火焰〔在空气S + O2点燃SO2硫的用量不能过③氧气的工业制法:别离液态空气法〔属于物理变化〕氮气〔沸点:—196 0C 〕 空气降温加压液态空气蒸发液态氧〔 沸点:—183C 〕 钢瓶 考点3水的组成水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其质量比为1:8;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电解水实验:正氧负氢,氧一氢二 2H 2O 通电 2H 2↑+ O 2↑ 考点4 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纯水与矿泉水的区别:用蒸发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可用肥皂水检验硬水与软水,假设出现大量泡沫,是软水;反之为硬水。
考点5 净水的常见方法〔如: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水的净化:〔1〕静置;〔2〕明矾净水〔明矾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其沉降〕; 〔3〕过滤〔把固体和液体分开:一贴、二低、三靠;仪器:漏斗、玻璃棒、烧杯〕。
〔4〕蒸馏。
考点6实验室制法:酒精1.蓝色火焰2.放热3.水珠4.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H 4+2O 2CO 2+2H 2O酒精灯不慎打翻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第二章空气的复习提纲
1、一切物体都有质量,空气也有质量。
课本第42面图 2.1.1:你观察到水平细木条发生现象?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答:放气的一端上翘。
说明了空气是有质量的。
2、空气有哪些用途?
答:供生物呼吸,植物光合作用原料,形成风、雨、云、雪等天气现象,供物质燃烧,气球
升空,放飞风筝,降落伞降落,飞机飞行,滑翔,帆船运动,吸饮料,钢笔灌墨水等。
3、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这个空气层叫大气层。
它对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会产生
大气压的作用。
作用的方向是向各个方向都有。
4、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叫马德堡半球实验。
若地球上没有空气,地球将会变得怎样?
白天和晚上的温差变的很大,地球上生物将不能存在。
5、覆杯实验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用嘴吸装矿泉水的空塑料瓶,瓶会变瘪,原因是瓶内气压变小,且小于外界大气压。
请解释瓶吞鸡蛋的实验原理:酒精棉花的燃烧使瓶内空气受热膨胀而溢出,鸡蛋放在瓶口把口封住了,里面的空气因受冷而缩,气压变小,外面气压大于瓶内气压而把鸡蛋压入瓶内。
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
塑料吸盘、离心式水泵、吸饮料、钢笔吸墨水、茶壶倒水等。
5、空气对流的原理:空气受热会膨胀,密度会变小并上升;而空气受冷会收缩,密度会变大
并下沉。
也就是说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这样空气就会流动起来。
所以要使气体(包括液体)很快流动,加热必须加热气体(液体)的__下部_,而冷却气体(液体)应该冷却气体(液体)的上部。
6、海陆风形成:因为水容纳热的能力比沙石大,接受同样多的热,沙石比水升温快,放出
同样多的热,沙石比水降温也快。
所以白天接受太阳辐射,陆地的气温比海洋高,陆地上热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区,而海洋气温低形成高气压区,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即风从海洋吹向陆地_,形成了海风。
晚上刚好相反。
8、在测定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
(1)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百烟,等集气瓶中气体冷却至室温时打开止水夹会有水
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1/5。
等集气瓶中气体冷却至室温时,会有约1/5的水进入集气瓶中,这说明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约占1/5。
水进入瓶中是因为_氧气消耗了,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变小。
这个实验的关键是:红磷的量要充足,装置的气密性要好,要等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止水夹。
若放入的红磷量不足,会导致测得的数据偏小;若未等冷却就打开止水夹,会导致实验
数据偏小;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则会导致看不到实验现象。
9、空气是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氡六种。
它们化学性质不活泼,曾一度被称作惰性气体,但现在发现稀有气体
还是能发生化学反应的。
它们有许多用处:例、氦气约为氢气密度的2倍,但氦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安全,因此可用氦气充填飞艇和气球。
当电流通过冲有稀有气体的灯管是,会
产生不同的颜色的光,霓虹灯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
10、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沸点不同,工业上可用分离液态空气的办法来制取氧气和氮气。
由于液氮的沸点为-196℃,液氧的沸点为-183℃,所以氮气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氧。
人们液氧和液氮分别装入蓝色和黑色的钢瓶里。
工业制氧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11、早在18世纪,通过实验测得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15、我们通常把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前者是指那些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味道、水溶
性、密度等。
后者指那些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红磷能在氧气中在点燃的条件下燃烧等。
16、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的气体。
17、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括号内写出反应的字母表达式)、及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文字表达式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实验现象: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并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
(2)硫在氧气中燃烧。
文字表达式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实验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并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文字表达式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并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
本实验中须事先在瓶底铺上一层沙或水,那是为什么?
答:防止熔化的生成物滴落下来,使集气瓶因局部受热而破裂。
(4)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点燃
二氧化碳+水
实验现象:燃烧的更旺,发出白光,瓶壁上出现水珠,并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
气体
以上实验中可以看出,氧气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非金属
单质。
18、为什么可燃物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
答:因为纯氧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多得多,所以反应更剧烈。
19、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爆炸是燃烧以极快的速率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大量的热不及时散发,使气体的体积急剧膨胀就会引起爆炸。
而缓慢氧化是速度比较缓慢的氧化,不发光但发热。
自燃是不经点火就自发地燃烧起来的现象,原因:物质在缓慢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及时
散失,越积越多,温度逐渐升高达到着火点。
21、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可燃物、温度和空气。
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燃烧都不能发生。
22、灭火,即不让燃烧继续发生,可采取的方法有隔绝空气、降低燃烧物温度和撤去可燃物。
油锅着火最简单的灭火方法是盖上锅盖,此做法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
野餐结束用水浇灭火,此做法的灭火原理是降温,把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时,火自然就灭了;
森林大火时,在火场边缘铲出一条隔离带,以防过火,这种方法的灭火原理是撤去可燃物。
23、专业消防员用高压水枪、泡沫弹等设备扑灭大型火灾。
小型火灾用灭火器来应付。
常用的灭火器有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和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当图书馆、档案室等处发生火灾时,可以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来灭火。
24、二氧化碳在空气中仅占0.03%,而你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却约占4%。
绿色植物在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