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系统控制要素
- 格式:doc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18
生化系统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1.进入生化区的人员禁止吸烟,携带火种,易燃易爆物品。
严禁无证作业。
2.外来人员一律严禁进入生产区,若有特殊任务,经公司有关领导签字同意后,方可入内。
3.厌氧罐顶部的水封每班检查一次,当水封水柱超过20mm时,要及时排掉水柱内的余水。
4.生化去内的盐酸罐,液碱罐,次钠罐以及输送管道每班巡检3次以上,发现泄漏要及时汇报处理。
5.盐酸,液碱,次钠在投加之前,一定要按要求佩戴劳保用品。
6.若发现盐酸,液碱,次钠泄漏,要迅速切断泄漏源,同时及时汇报处理。
不小心溅到皮肤上上或眼睛里,要迅用大量的水清洗,然后就医。
7.厌氧发酵罐检修时,要先放空消化液,然后清洗通风,进入罐内必须戴防毒面罩,系安全带,保险绳一端固定在罐外,安排两人以上监护,每次进罐作业时间不得超过一小时。
8.发生中毒,应立即将中毒者移至新鲜空气流通处,并立即通知医护人员救护处理。
9.在生化区严格执行下罐,下池作业制度,按有关规定填写各种作业票证,经过主管安全领导签字后方可进入作业,严禁无票作业,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0.对全车间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培训,使人人懂得盐酸,次氯酸钠,液碱的性质特征,预防常识和中毒接触后的抢救措施等。
11.生化区所有污水池栏杆,发酵罐栏杆必须安全牢靠,定期进行检查,维修,防腐。
12.定期对生化区的大型设备保养,检修;对所有运行设备加强巡检,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13.对所有设备进行检修之前,必须首先断开电源,同时对所属部位挂警示牌;严禁对运转设备进行检修,防止人身事故的发生。
14.车间每星期要对所有运转设备进行一次大检查,对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限期及时整改。
15.雷雨天气,严禁上罐作业。
16.车间要对员工进行每月一次的安全培训。
工艺操作规程工艺流程总述三聚氯氰车间生产所产生的解析釜废水,首先经过预处理工段,预处理后的废水输送到应急池,把PH调到7-8,然后打入零价铁脱氯池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使部分难降解环状和长链有机物分解生成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而提高可生化性。
生化质控规则生化质控规则是在进行生化检验时,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采用的一套质量控制方法。
这套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样本采集与处理:确保采集的样本符合标准,无污染、无变质。
处理过程中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样本被污染。
同时,要保证样本的储存温度和时间符合要求,以保持其生物活性。
2.仪器与试剂:使用的生化分析仪应经过校准,确保测量准确。
试剂的品质、纯度以及有效期都要得到保证,避免因试剂问题导致的结果误差。
3.室内质控:通过采用已知浓度的质控品,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多次测量,以评估仪器的稳定性。
通过室内质控可以及时发现仪器故障或操作中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4.室间质评:通过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评估本实验室的生化检测结果是否与其他实验室一致。
室间质评有助于发现实验室的系统性误差,进一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5.标准操作程序:制定并执行标准化的操作程序,确保每一步实验操作都符合规范。
这包括样本的采集、处理、分析、存储和报告等环节。
通过标准化操作,可以减少人为误差,提高实验的一致性。
6.数据审核与复查:对每一个生化检测结果进行审核,确认其是否合理、可靠。
对于异常值或离群点,应进行复查或重新实验,以排除可能的误差来源。
7.持续改进与培训:定期对生化质控规则进行更新和改进,以满足技术和标准的不断提高。
同时,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技能和意识,确保他们能够遵循这些规则。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生化质控规则,可以有效地提高生化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生化处理系统操作规程一、生化系统的运行调度在运行管理中,经常要进行调度,对一定水质水量的污水,多少回流量,每天要排放多少污泥。
运行调度方案可按以下程序编制:1、确定水量和水质2、确定有机负荷F/M3、确定混合液污泥浓度MLVSS4、确定曝气池的投运数量5、核算曝气时间6、确定鼓风机投运台数7、确定二沉池的水力表面负荷8、确定回流比二、生化系统的周期控制问题1、污水厂对生化系统很难做到时时刻刻进行调控,曝气系统应实时控制。
2、回流比可在较长的时间段内维持恒定,但应每天检查核算。
3、排泥量可在较长的时间段内维持恒定,但应每天核算。
4、当进入污水量发生变化或水质突变时,应随时采取控制对策,或重新进行运行调度。
三、异常问题对策由于工艺控制不当,进水水质变化以及环境因素变化等原因会导致污泥膨胀、生物相异常、污泥上浮、生物泡沫等生物异常现象,运行操作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遇到以上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
1、污泥膨胀问题(1)发生污泥膨胀后,要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污泥膨胀的种类及形成原因,分析膨胀的存在条件及成因。
着重分析进水氮、磷营养物质是否足够,生化池内F/M、PH、溶解氧是否正常,进水水质、水量是否波动太大等因素。
根据分析出的种类、因素做相应调整。
(2)由于临时原因造成的污泥膨胀问题,采取污泥助沉法或灭菌法解决。
(3)由于工艺运行控制不当原因造成的污泥膨胀问题,根据不同因素采取相应工艺调整措施解决。
2、泡沫问题(1)发生泡沫后,要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泡沫的种类及形成原因,根据分析出的种类、因素做相应调整。
(2)化学泡沫,采取水冲或加消泡剂解决。
(3)生物泡沫,增大排泥,降低污泥龄,预防为主。
3、污泥上浮问题(1)污泥上浮广义上是指污泥在二沉池内上浮,在运行管理中,专指污泥在二沉池内发生酸化或反硝化导致的污泥上浮。
(2)酸化污泥上浮,采取及时排泥的控制措施。
(3)硝化污泥上浮,采取增大剩余污泥的排放,降低污泥龄,控制硝化的控制措施。
ARCHITECT C8000中文操作手册美国雅培诊断产品中国部第一章生化系统C8000系统组成和检测原理1.1系统总览1.1.1仪器主要组成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系统控制中心(SCC),运行模块(PM)和样品处理器(RSH)1.1.2系统控制中心(SCC)的标准配置17寸平面触摸式彩色显示屏,P III以上的CPU,1.44MM软盘驱动器,CD-RW可读写式光盘驱动器,标准键盘,鼠标,网络HUB,各类以太网接口。
另可选配打印机,条码阅读器,UPS等。
1.1.3运行模块的主要组份运行模块包含分样系统(主要提供样品的吸,放和确认),试剂系统(主要提供试剂的吸,放和确认)和反应检测系统(主要提供样品和试剂在反应杯中的混合,光学检测,电解质检测和反应杯的冲洗)。
除可通过SCC操作运行模块外,还可以通过机上操作面板进行一些操作:▪运行键:启动和重启动▪试剂转盘1旋转键:显示状态,并可旋转试剂转盘,便于试剂添加和更换▪试剂转盘2旋转键:显示状态,并可旋转试剂转盘,便于试剂添加和更换▪暂停键:暂停运行模块分配动作,但反应仍进行▪停止键:停止所有运行操作,但不关闭电源▪L1,L2,L3,L4键:一些仪器诊断和保养模式运行键▪显示区域:在仪器诊断和保养步骤时信息的显示1.1.4分样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分样系统包括:1)机上样品转盘(LSH):主要放置病人样品,标准品和质控品。
有冰箱,30个位置放置样品,标准品和质控品,另2个位置放置探针清洗液,用于探针的清洗保养(W31放置0.5%酸性液,W32放置去污剂A)。
机上转盘中样品将优先于RSH上的样品进行检测。
2)指示灯:样品进入和转动转盘。
3)样品条码阅读器:读取样品和质控品的条码。
4)样品探针:将样品吸,放入反应杯。
样品探针具有液面感应和压力转感技术,能提供吸样出错的报警,减少吸样污染和启动特殊清洗程序。
同时具有防撞功能。
5)样品探针清洗杯:对样品探针提供主动清洗模式,进行探针内外冲洗。
生化质量控制生化质量控制引言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简称QC)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保证产品、服务或过程在规定的质量要求范围内。
对于生物化学检验来说,质量控制是指在实验室内使用标准物质进行测定,以评价仪器、试剂、操作者和环境的质量和可靠性。
生化质量控制的方法生化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内部质控和外部质控两种方法。
内部质控内部质控是指在实验室内部对仪器、试剂、操作者和环境进行质量控制。
内部质控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质控体系,包括质控品的选择、质控规则的建立和质控数据的分析等。
内部质控主要通过使用每批次标准物质、质控卡片和质控图进行监控。
实验室需要根据不同检测项目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标准物质,检测周期配制质控卡片,并且根据质控数据进行及时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外部质控外部质控是指实验室使用外部机构提供的标准化质控样本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汇报给外部机构进行评价。
外部质控旨在评价实验室的实际检测能力与其声称的能力之间的差距。
实验室可以通过参加国家、地区或行业组织组织的外部质控活动来评估其检验能力。
外部质控活动通常会提供一定数量的质控样本,实验室需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并将结果给外部质控组织。
生化质量控制的意义生化质量控制是确保生物化学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手段。
它具有以下意义:1. 保证患者诊断的准确性:准确可靠的生物化学检验结果对于医生诊断疾病、评估治疗效果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2. 提高实验室运行的稳定性: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减少操作者和外部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室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保护患者安全:生化质量控制可以及时发现仪器故障、试剂变质等问题,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避免给患者带来的不必要的伤害。
生化质量控制是生物化学检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内部质控和外部质控方法可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应该建立完善的质控制度,培养专业的操作人员,加强与外部质控组织的合作,不断提高生化质量控制水平,提供更好的临床服务。
浅谈生化检验检测前后质量控制生化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整个质量控制体系的基础,也是全面质量控制的难点,如果做得不到位,整个质量控制工作就无法做好。
将导致检验结果不能有效运用于临床。
【关健词】生化检验质量控制1 首先做好分析系统的选择(1)仪器的选择自动化程高、方法学先进、测试速度、及试剂位及样本装载与医院规模相适应。
cv%<5%、偏差系数<5%。
(2)试剂的选择目前我们使用的试剂都是成品试剂,要有良好的朔源性、有相应的校准品、高、中、低值质控品并制定规范操作程序(sop文件)。
(3)自动化分析仪的维护和保养严格按保养菜单的要求指定专人进行保养维护并痕迹记录。
要求设备供应商定期进行巡检。
建立设备使用(sop文件)。
2 检测分析前标本质量控制(1)标本留取注意事项制定标本采集运输守则;标本采集前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详细介绍留取标本的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好唯一标识。
收取标本时严格按制度执行。
(2)采血部位和体位一般选择肘静脉,必要时可从股静脉或颈静脉采血。
采血时以坐姿或卧姿为宜,应注意止血带不宜过紧,时间不能超过1min,防止局部发生淤血及溶血影响检验结果。
采完血立即拔出针头,沿试管壁缓慢将血液注入试管内及时送检。
(3)标本送检后的质量控制检验人员要认真核查申请单所要求填写项目是否否填写完整。
化验单存根号应粘贴在标本上。
血清分离后溶血、乳糜血等情况以及急诊应在化验单上注明。
3 标本采集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杜绝在输液的同侧采血、空腹采血、空腹时间一般在12~16h。
(2)送检时间:采样后须立即送检的常规项目:①血氨、血沉、血气分析、酸性磷酸酶、乳酸等。
②采样后0.5h内送检的常规项目:血糖、电解质、凝血试验等。
③采样后1~2h内送检的常规项目:各种蛋白质类、脂类、酶类、等。
(3)采集部位与体位:一般从肘靜脉采血,必要时也可以从颈静脉或股静脉采血,生化检验标本采集以坐姿或卧位为宜如:醛固酮类测定要求采集立位和卧位各一管要特变注明。
临床生化检验全面质量控制临床生化检验全面质量控制(TQC)是利用现代科学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检测分析过程中的误差,控制与分析有关的各个环节,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也称为实验室质量保证.一、全面质量控制的内容全面质量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标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三个质控.分析前质量保证的内容主要为:①人员的素质和稳定性;②实验室的设置和工作环境;③实验仪器的质量保证;④检测方法的选择和评价;⑤试剂盒的选择与评价;⑥病人准备;⑦标本的采集、处理和储存;⑧实验室用水等。
分析中质量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①标本的正确处理和应用;②项目操作规程的建立;③室内质控和结果分析;④登记和填发报告等。
分析后质量评估的内容主要有:①运送实验报告;②室内质控的数据管理;③参加室间评质;④病人投诉调查;⑤临床信息反馈等。
二、标本采集与处理1.血标本采集前应注意的事项标本采集前影响血液成分变化的因素主要有生理、饮食、药物和采血时间等。
采血时间宜在早晨空腹6~12小时后进行,这样血浆组成物质的浓度相对比较稳定,其分析的结果才具有代表性.2.血标本采集时应注意的事项应尽量避免溶血。
防止溶血的办法有:①抽血器和容器必须干燥洁净,因为红细胞遇水即会溶血,应尽量使用一次性抽血器;②不用或短时间使用止血带,忌长时间压迫血管;③抽血后取下针头再将血液沿容器壁徐徐注入容器内,切勿用力过猛;④若需血浆可用抗凝管作容器,应轻轻倒转容器与抗凝剂混匀,切勿用力振摇。
3.血标本采集后应注意的事项采血后应尽快分离血清(浆),一般不应超过2小时,并及时测定,必要时可置冰箱保存。
三、分析仪器的质量保证(一)分析仪器的性能检查1.波长校正在更换光源灯、重新安装、搬运或检修后,以及仪器工作不正常时,都要进行波长校正。
就是正常工作的仪器,每隔一个月也要检查一次,这样才能保证读数与通过样品的波长符合,保证仪器的最大灵敏度。
2.线性检查包括仪器线性及测定方法线性两个方面的检查.线性误差表现为溶液的浓度与吸光度不成线性关系,出现正偏离或负偏离的现象。
生化系统控制要素几种生物相对活性污泥状况的指标推定有害物质对活性污泥的影响。
因为活性污泥生物中感受性最高的是盾纤虫属骤减的场合,证明环境急剧变化或有非常少量的有害物质流入。
当大部分生物趋于死亡时,认为活性污泥已破坏,亟待进行恢复。
活性污泥中常见微型动物微型藻类异常现象症状分析及诊断解决对策曝气池有臭味曝气池供氧不足,DO值低,出水氨氮有时较高增加供氧,使曝气池DO质量浓度高于2mg/L污泥发黑曝气池DO过低,有机物厌氧分解释放出H2S,其与Fe作用生成FeS增加供氧或加大回流污泥量厌氧反应部分 复杂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简单溶解性有机物 脂肪酸、醇类(丙酸、丁酸、乙醇、乳酸等)H 2+CO 2乙酸CH 4+CO 2产氢产乙酸同型产乙酸发酵水解产甲烷作用发酵性细菌发酵性细菌(行。
负荷每次可增加30%。
如果废水经过很大程度的稀释,则可以把稀释比降低30%,仍维持HRT不变,则负荷也就增加了30%。
负荷的增加必须使出水VFA比原先略有上升,当出水VFA高于8mmol/L,此时不停止进液但要观察反应器内PH值的变化防止“酸化”的发生。
增大负荷后的短时间内,产气量也有可能降低,这是因为细小的甲烷菌微粒被洗出。
几天后产气量会重新上升,出水VFA浓度也会下降。
但是如果出水VFA增大到 15mmol/L,则必须把负荷降至原来的水平,并保证反应器内PH值不低于6.5,万一PH值下降至6.5以下,有必要加入碱调节PH值。
待一切恢复正常后,可以把负荷提高的幅度降至20%。
以上负荷增加的步骤可以重复进行直到负荷达到2.0kgCOD/(m3.d),也就是说,负荷增大的步骤可能重复8-10次。
每次操作所需时间可能长短不一,有时可能长达两周,有时仅有几天。
当负荷达2.0kgCOD/(m3.d)以上时,每次负荷可增加20%,增加负荷的时机(出水浓度小于3mmol/L)及方式如前所述。
负荷达到5.OkgCOD/(m3.d)后,除了依照前面所述的方法操作外,也应当每周再检查一次反应器中污泥的活性和污泥沿反应器高度的浓度变化。
颗粒化很可能在负荷达到5kgCOD/(m3.d)前后很快形成,其后反应器的负荷可以较快地增加。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检测试运行确定最佳条件后,即可转入正常运行。
为了经常保持良好的处理效果,积累经验,需要对处理情况定期进行检测。
检测项目如下。
(1)反映处理效果的项目:进出水总的和溶解性的BOD、COD,进出水总的和挥发性的SS,进出水总的有毒物质。
(2)反映污泥情况的项目:污泥沉降比(SV)、MLSS、MLVSS、SVI、DO、微生物相等。
(3)反映污泥营养和环境条件的项目:氮、磷、pH值、水温等。
一般SV和DO最好2~4h测定一次,至少每班一次,以便及时调节回流污泥量和空气量。
微生物观察最好每班一次,以预示污泥异常现象。
除氮、磷、MLSS、MLVSS、SVI可定期测定外,其他各项应每天测定一次。
水样除溶解氧外,均取混合水样。
此外,每天要记录进水量、回流污泥量和剩余污泥量,还要记录剩余污泥的排放规律、曝气设备的工作情况以及空气量和电耗等。
剩余污泥(或回流污泥)浓度也要定期测定。
活性污泥系统的观察与评价(1)现场观察——感官指标操作管理人员每班数次定时登上处理装置作一观察,了解系统运行的状况。
主要观察内容如下。
①色、嗅正常运行的活性污泥一般呈黄褐色。
在曝气池溶解氧不足时,厌氧微生物会相应滋生,含硫有机物在厌氧时分解释放出H2S,污泥发黑、发臭。
当曝气池溶解氧过高或进水过淡、负荷过低时,污泥中微生物可因缺乏营养而自身氧化,污泥色泽转淡。
良好的新鲜活性污泥略带有泥土味。
②二沉池观察与污泥性状活性污泥性状的好坏可从二沉池及后面述及的曝气池的运行状况中显示出来,因此,管理中应加强对现场的巡视,定时对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脸色”进行观察。
二沉池的液面状态与整个系统的运行正常与否有密切关系,在巡视二沉池时,应注意观察二沉池泥面的高低、上清液透明程度、漂泥的有无、漂泥泥粒的大小等。
上清液清澈透明运行正常,污泥形状良好上清液混沌负荷过高,污泥对有机物氧化、分解不彻底泥面上升,SVI高污泥膨胀,污泥沉降性差污泥成层上浮污泥中毒大块污泥上浮沉淀池局部厌氧,导致该处污泥腐败细小污泥漂泥水温过高、C/N不适、营养不足等原因导致污泥解絮③曝气池观察与污泥性状在巡视曝气池时,应注意观察曝气池液面翻腾情况,曝气池中间若有成团气泡上升,即表示液面下曝气管道或气孔有堵塞,应予以清洁或更换;若液面翻腾不均匀,说明有死角,尤应注意四角有无积泥。
此外,还应注意气泡的形状。
a.气泡量的多少在污泥负荷适当、运行正常时,泡沫量较少,泡沫外观呈新鲜的乳白色。
污泥负荷过高、水质变化时,泡沫量往往增多,如污泥泥龄过短或废水中含多量洗涤剂时,即会出现大量泡沫。
b.泡沫的色泽④泡沫呈白色且泡沫量增多,说明水中洗涤量较多;⑥泡沫呈茶色、灰色,这是因为污泥泥龄太长或污泥被打碎而吸附在气泡上所致,这时应增加排泥量;⑥气泡出现其他颜色时,则往往因为是吸附了废水中染料等类发色物质的结果。
c.气泡的黏性用手沾一些气泡,检查是否容易破碎。
在负荷过高、有机物分解不完全时,气泡较黏,不易破碎。
(2)生物相观测——镜检指标活性污泥生物相是指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优势度及其代谢活力等状况的概貌。
生物相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曝气系统的处理质量及运行状况。
当环境条件(如进水浓度及营养、pH值、有毒物质、溶氧、温度等)变化时,在生物相上也会有所反映。
可通过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这些变化,及时发现异常现象或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来指导运行管理。
因此,对生物相的观察,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般地,在运行正常的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中,污泥絮粒大、边缘清晰、结构紧密、具有良好的吸附及沉降性能。
絮粒以菌胶团细菌为骨架,穿插生长着一些丝状菌,但其数量远少于菌胶团细菌。
微型动物中以固着类纤毛虫为主,如钟虫、盖纤虫、累枝虫等,还可见到部分J纤虫在絮粒上爬动,偶尔还可以看到少量的游动纤毛虫等,在出水水质良好时,轮虫生长活跃。
下面是几种生物相对活性污泥状况的指标。
①钟虫不活跃或呆滞,往往表明曝气池供氧不足。
如果出现钟虫等原生动物死亡,则说明曝气池内有有毒物进入,如有毒工业废水流人等。
②当发现没有钟虫,却有大量的游动纤毛虫如各种数量较多的草履虫、漫游虫、豆形虫、波豆虫等,而细菌则以游离细菌为主,此时表明水中有机物还很多,处理效果很低。
如果原来水质良好,突然出现固定纤毛虫减少,游动纤毛虫增加的现象,预示水质要变差。
相反,原来水质极差,逐渐出现游动纤毛虫为主,则水质变得良好。
通常,固定纤毛虫大于游动纤毛虫+轮虫,出水BODs约在5~10mg/L;固定纤毛虫等于游动纤毛虫,出水BOD5约在10~20mg/L。
③镜检中如发现积硫较多的硫丝细菌、游动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和较多的变形虫、豆形虫)时,往往是曝气时间不足,空气量不够,流量过大,或水温较低,处理效果差。
④在大量钟虫存在的情况下,植纤虫数量多而且越来越活跃,这对曝气池工作并不有利。
要注意,可能污泥会变得松散,如果钟虫量递减,植纤虫递增,则潜伏着污泥膨胀的可能。
⑤镜检中各类原生动物极少,球衣细菌或丝硫细菌很多时,污泥已发生膨胀。
⑥当发现等枝虫成对出现、并不活跃,肉眼能见污泥中有小白点,同时发现贝氏硫菌和丝硫细菌积硫点十分明显,则表明曝气池溶解氧很低,一般仅0.5mg/L左右。
⑦如果发现单个钟虫活跃,其体内的食物泡都能清晰的观察到时,说明污水处理程度高,溶解氧充足。
⑧二沉池的出水中有许多水蚤(俗称鱼虫),其体内血红素低,说明溶解氧高;水蚤的颜色很红时,则说明出水几乎无溶解氧。
以上所述是人们长期观察而得到的经验,但由于各地各厂水质差异较大,在其他处理系统中可能有不完全相同的规律。
(3)理化分析指标①混合液悬浮物浓度(ML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物浓度(MLVSS) MLSS的大/j、间接反映了混合液中所含微生物的量。
除MLSS外,有时也以混合液中挥发性悬浮物(MLVSS)来表示污泥浓度,这样可避免污泥中惰性物质的影响,更能反映污泥的活性。
对某一特性的废水和处理系统,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在悬浮物中所占的比例相对稳定,因此可认为用MLSS浓度的方法与用MLVSS浓度的方法具有同样的价值。
②污泥沉降体积(SV30) 污泥沉降比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1000mL量筒中,静置30min后,沉淀污泥与混合液之体积比(%)。
SV可以反映曝气池正常运行时的污泥量,可用于控制剩余污泥的排放,它还能及时反映出污泥膨胀等异常情况,便于及早查明原因、采取措施。
污泥沉降比测定简单,并能说明许多问题,因此成为曝气池管理中每天必须做的测定项目。
有的学者建议采用SV5,即5min的污泥沉降体积来判断污泥的沉降性能,因在5rain时,沉降性能不同的污泥,其体积差异最大,且可节省测定时间。
SV值与污泥浓度、污泥絮体颗粒大小、污泥絮粒性状等因素有关。
丝状细菌数量与污泥沉降性能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大量的事实证明污泥中丝状菌数量越多,其沉降性能越差,絮粒外部的无数“触手”阻碍了絮粒间的压缩,使污泥SV值升高,严重时,SV30接近100%,最终导致污泥膨胀。
在管理中,应足以丝状菌数量的动态变化,一旦其数量达到一定数量并有继续增多的趋势,必须采取措施予以克服。
③污泥体积指数SVI SVI系指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混合液经30min沉降后,1g干污泥所占的污泥层体积(以mL计)。
在SVI的概念中排除了污泥浓度对沉降体积的影响,反映了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是判断污泥沉降浓缩性能的一个常用参数。
一般认为SVI小于100时,污泥沉降良好;SVI大于200时,污泥膨胀,沉降性能差。
污泥絮粒的大小与污泥的形状能影响SVI值,此外,污泥负荷(F/M)对SVI也往往有较大的影响。
图5-11是有关F/M对SVI的影响曲线。
④出水悬浮物(ESS) ESS值的大小是活性污泥系统运行状况及污泥性状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每lmg/L ESS表现出的BOD在0.54~0.69mg/L之间,平均为0.61mg/LBOD。
可见出水ESS越高,出水BOD值也越高。
出水BOD与出水ESS的关系大致可有方程BOD 二8.8+0.61ESSoESS的多少与污泥絮粒大小、丝状菌数量等有关。
此外,ESS偏高还同管理上的不善导致污泥性状恶化有关,如溶解氧不足、进水pH值及有毒物质超标、回流污泥过量等。
当ESS大于30mg/L时,表明悬浮物流失过多,这时应寻找原因、采取对策、加以纠正。
⑤污泥负荷人流污水BOD5的量(食料)和活性污泥量(微生物)比值称为活性污泥的污泥负荷。
污泥负荷对于处理效果、污泥增长和需要量影响很大,必须注意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