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编码和商品编码的原则
- 格式:ppt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49
商品编码原则商品编码是指用一组阿拉伯数字标识商品的过程,这组数字称为代码,商品编码与商品条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商品码一般分条形码和自编码,条码指包装类商品按国家规定的13(8)位数字生成的,它代表一类商品唯一的信息;自编码(生鲜)是企业以自身的需求发展,为提高商品管理以商品的分类为基础用数字标识商品的一个过程。
一、商品编码原则1、唯一性唯一性是指商品项目与其标识代码一一对应,即一个商品项目只有一个代码,一个代码只标识同一商品项目2、稳定性稳定性原则是指商品标识代码一旦分配,就应保持标识代码不变。
这样利于各环节的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本着简单、易懂、实用性原则采用8码编码原则。
采用8码分类时,第一码为大分类(通常商超表示的某某区域),最多可分10个区域;第二码为商品品类(即零售行业统称的部门),最多可分100个单位;第三码为商品的大类,最多可分1000个类别;第四码为中分类;第五、六码为小类;第七、八码代表具体商品的流水编号。
二、商品分类1、区域:目前分为1生鲜、2食品2、部门:11果蔬、12肉类水产、13冷冻冷藏、21粮油调料、22饮料酒水、23休闲食品部3、大类:大分类的主要分类标准是商品特征如:111水果、112蔬菜、121肉类、122水产类、131乳制品、132熟食类、133冷冻食品4、中类:中分类是大分类中细分出来的类别,其分类标准主要有:按商品功能与用途划分、按产地、制造方法等:1111进口水果5、小类:小分类是中分类进一步细分的出来的类别,主要分类标准有:按功能,按规格包装,按商品成份,按口味等划分:111101进口柑桔类6、商品:商品是商品分类中不能进一步细分的、完整独立的商品品项11110100皇帝柑。
商品编码的原则和⽅法是怎样的
如果就“商品编码的原则和⽅法是怎样的”有相关的法律知识不了解的,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以下就是店铺⼩编整理的相关内容,听听店铺⼩编给出的具体意见。
商品编码的原则和⽅法是怎样的
商品编码,⼜称商品货号或商品代码,它赋予商品以⼀定规律的代表性符号。
符号可以由字母、数字或特殊标记等构成。
(1)商品编码的原则:
唯⼀性原则;
简明性原则;
标准性原则;
可扩性原则;
稳定性原则。
(2)商品编码的种类:商品编码以所⽤的符号类型分为:数字代码、字母代码、字母⼀数字代码、条形码共四种。
其中,最常⽤的是数字代码和条形码。
(3)商品编码的⽅法:商品编码的⽅法常⽤的有三种:
①层次编码法:是按照商品类⽬在分类体系中的层次、顺序,依次进⾏编码,主要采⽤线分类体系。
②平⾏编码法:以商品分类⾯编码的⼀种⽅法,即每个分类⾯确定⼀定数量的码位,各代码之间是并列平⾏的关系。
③混合编码法:是层次编码法与平⾏编码法的结合运⽤。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店铺相关律师。
进出口商品编码咋归类,货品编码类别,商品编码中的数字是什么意思商品编码能给外贸提供很多便利,这涉及到进出口商品编码归类问题。
商品编码最大的作用就是他能提供强大的商品搜索功能,从而可以准确的找到所需商品,节省搜索查找时间。
在商品编码技术中,把商品的用途作为编码的核心属性,商品的大类、品名、型号、品牌作为商品的从属属性.这种编码提供强大的商品搜索功能。
简单说,商品编码是指用一组阿拉伯数字标识商品的过程,这组数字称为代码。
商品条码的代码是按照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统一规定的规则编制的,分为标准版和缩短版两种。
进出口商品编码咋归类归类步骤:1.商品分析用途:制刷用(非纺织用)特点:该山羊毛应为较粗、硬的毛,其已不适于他用,属于较低档的山羊毛品名:山羊羊毛2.品目归类根据对该商品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制刷用的山羊羊毛一定属于动物性产品,由于该山羊毛较粗、硬,虽然经过清洗、整理、梳理、挑选等加工,但也不适用作纺织材料;因此,不可归人第十一类的纺织原料,只适宜归人第五章:其他动物产品。
先按序查找本章各品目条文所述内容,品目05.02:……及其他制刷用兽毛……。
可知,该品目已包括了制刷用的兽毛,并且山羊亦属兽类。
因此,应将“制刷用山羊毛”归人品目05.02。
3.简易方法适用根据“列名优先”的原则,应在本晶目中继续确认与之相适的子目。
在子目0502.1030下的“一杠”(第五位)后的“三杠”(第七位)子目为:獾毛及其他制刷用兽毛,因此,应将其归入税号0502.9011。
二、没有列名归用途所谓没有列名,是指所需归类商品的语言不能与《税则》中品目、子目条文所列名的内容相吻合。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将归类方法顺序转为第二种方——按用途归类的方法,即按照该商品的主要用途进行归类。
该归类方法应从对商品的用途分析人手,使之产生《税则》所认可的语言。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所归类商品已构成商品的基本特征的各类商品,如动植物类、机器、电气、仪器仪表类。
商品编码方案第1篇商品编码方案一、背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种类日益丰富,商品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为了提高商品管理效率,降低库存成本,确保商品信息准确无误,制定一套合理、高效、合规的商品编码方案至关重要。
二、目标1. 实现商品唯一标识,确保商品信息的准确性。
2. 便于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3. 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要求,确保合法合规。
4. 简化商品编码流程,降低错误率。
三、商品编码原则1. 唯一性:商品编码应具有唯一性,确保每个商品都有唯一的标识。
2. 可扩展性:商品编码应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以适应企业业务发展需要。
3. 易于识别:商品编码应便于人工识别和机器读取,避免因编码复杂而导致错误。
4. 合规性:商品编码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要求,遵循行业标准。
5. 稳定性:商品编码一旦生成,不应轻易更改,确保商品信息的稳定性。
四、商品编码规则1. 商品编码总长度为18位,分为三部分:前缀、主体和后缀。
- 前缀(3位):表示商品类别,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自定义。
- 主体(10位):表示商品具体信息,包括品牌、型号、规格等。
- 后缀(5位):表示商品批次、序列号等信息。
2. 商品编码各部分具体规则如下:- 前缀:采用数字、字母组合,易于识别,如001表示电子产品,002表示食品等。
- 主体:采用数字、字母组合,可反映商品主要特征,如品牌首字母、型号等。
- 后缀:采用数字,表示商品生产批次、序列号等,便于追溯。
3. 商品编码示例:- 001ABC123456789012- 002DEF123456789012五、商品编码实施与维护1. 商品编码生成:企业应根据本方案制定的商品编码规则,为新商品生成唯一编码。
2. 商品编码管理: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商品编码管理部门,负责商品编码的生成、分配和管理工作。
3. 商品编码使用:企业各部门应严格按照商品编码规则使用编码,确保编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 商品编码变更:如商品信息发生变更,需重新生成新的商品编码,同时注销原编码。
商品编码的原则
商品编码的原则
商品编码是商品管理和交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为商品提供独一无二的识别码,方便管理和交易。
在商品编码的制定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唯一性原则
商品编码必须具有唯一性,即每个商品都必须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编码。
这是保证商品管理和交易能够准确无误地进行的基础。
2. 简洁性原则
商品编码应该尽可能简洁,以方便管理和使用。
过于复杂的编码会给管理和交易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 可读性原则
商品编码应该易于阅读和识别,以方便人们使用。
这包括字母、数字、符号等元素的选用和排列。
4. 层次性原则
商品编码应该具有层次性,以便于分类和管理。
通常采用“分类-子分类-品种”的结构,使得商品编码更加科学合理。
5. 可扩展性原则
商品编码应该具有可扩展性,以方便管理和交易的拓展和升级。
这意味着在编码设计时需要考虑未来的需求和变化。
综上所述,商品编码的原则包括唯一性、简洁性、可读性、层次性和可扩展性。
这些原则的遵循可以保证商品编码的科学合理性和实用性,从而为商品管理和交易提供更好的保障。
商品编码编制规则1.编码长度:商品编码的长度一般为10位,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但不宜过长,以方便使用和管理。
2.一致性:商品编码应遵循一致性原则,即相同的商品应有相同的编码,不同的商品应有不同的编码。
这样可以避免混淆和误用。
3.唯一性:商品编码应具有唯一性,确保一个编码只对应一种商品。
这可以通过编码生成规则和管理控制措施来实现。
4.结构化:商品编码应具备一定的结构,便于识别和理解。
一般来说,商品编码可以分为多个部分,用于表示不同的信息,如品类、品牌、规格等。
5.可读性:商品编码应具备一定的可读性,方便人员阅读和记录。
可以加入一些分隔符或标识符,使编码更易于理解和记忆。
6.层级结构:商品编码可以采用层级结构,使不同级别的编码表示不同的信息。
一般来说,商品编码可以分为大类、小类和子类等不同层级,便于进行分类管理和查询统计。
7.扩展性:商品编码应具备一定的扩展性,方便随着业务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和扩展。
可以预留一些编码位数,以备后续使用。
8.通用性:商品编码应具备一定的通用性,适用于不同的行业和企业。
可以考虑采用国际通用的编码系统,如国际商品编码(GTIN)等。
9.管理控制:商品编码应有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包括编码分配、变更和作废等。
应建立编码管理制度,明确编码的管理责任和流程。
综上所述,商品编码编制规则是为了统一管理和识别商品,具有一致性、唯一性、结构化、可读性、层级结构、扩展性、通用性、管理控制、标准化等特点。
合理的商品编码编制规则可以提高商品管理效率和准确性,促进商品流通和销售统计的精细化管理。
商品编码原则
商品编码是用于标识和分类商品的一种编号系统。
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的商品编码体系可能不同,但通常都遵循以下原则:1.唯一性原则:商品编码应具有唯一性,确保每个商品都有独特的编码。
这样可以避免混淆和歧义,方便在全球范围内对商品进行准确的识别和管理。
2.层次性原则:商品编码通常采用分级结构,由不同层次的数字或字符组成,表示商品的不同属性和分类。
通常将商品编码分为多个级别,从一级分类到更具体的二级、三级分类,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3.统一性原则:在某个特定的商品编码体系中,商品编码的结构和规则应保持一致,以便于各方之间的交流和数据共享。
统一性原则有助于提高编码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减少混淆和错误。
4.可扩展性原则:商品编码应具有一定的扩展性,以便将来能够适应新的商品品类和变化的市场需求。
这意味着编码结构应具备灵活性,能够容纳新增的分类或属性,以适应商品市场的发展和变化。
5.国际通用原则:在全球贸易中,为了便于商品的跨国流通和交易,国际间通常采用一定的商品编码标准,如国际商品编码体系(HS编码)、通用产品和服务代码(UNSPSC)等。
这些国际通用编码标准有助于促进全球贸易的便利性和效率性。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商品编码体系和原则可能因国家和地区的
不同而有所差异。
例如,国际商品编码体系(HS编码)是由世界关贸组织制定的,用于全球贸易的统计和监管;而各个国家可能还会在HS编码的基础上进行自定义的扩展和调整,以适应本国的特定需求和管理要求。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国家和地区标准来理解和应用商品编码。
商品条码编码原则1.全球唯一性原则:商品条码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唯一地标识商品而设计的,因此在编码时需要确保每个商品都有唯一的标识码。
全球唯一性可以通过使用国际统一商品编码(GTIN)来实现,其中包括国家码、厂商码和商品码等信息。
2.层次性原则:商品条码分为不同的层次,包括国家码、厂商码、商品码和校验码等。
这些层次的存在有助于在识读条码时快速定位和解析商品信息。
3.兼容性原则:商品条码需要与不同的商业应用系统和技术设备兼容,以实现条码的快速扫码和信息的快速传输。
因此,在编码时应遵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和规范。
4.可扩展性原则:商品条码编码应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以适应商品信息的变化和扩展。
例如,针对不同型号、规格、颜色的商品,可以在商品码部分进行扩展,以满足不同商品的编码需求。
5.逻辑性原则:商品条码的编码规则应具备一定的逻辑性,方便人们对条码进行识读和理解。
例如,商品码的编码规则可以根据商品的特征和分类进行设计,以便快速区分不同种类的商品。
6.易读性原则:商品条码应具备一定的易读性,方便人们在扫码时迅速识别和解读条码信息。
因此,在设计条码时,需要考虑条码图案的清晰度、对比度、尺寸等因素。
7.稳定性原则:商品条码的编码规则应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以确保条码的长期可用性。
商品编码的修改和变动应遵循统一的规范和流程,以确保商品信息的稳定和可追溯性。
8.易于管理原则:商品条码的编码规则应易于管理和维护,以保证商品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在编码时,可以采用一种统一的管理方案,包括编码规则的维护、条码库存的管理等。
总而言之,商品条码编码原则是为了保证商品信息准确性、管理方便性和全球可追溯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标准。
这些原则旨在为商品流通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识读和管理方式,有助于提升商品流通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