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分类及编码的原则
- 格式:docx
- 大小:93.10 KB
- 文档页数:2
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归类总规则——六大规则货品在协调制度上的归类,应遵循以下规则:规则一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税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如税目、类注或章注无其他规定,则按以下规则确定。
注释:一、本协调制度系统地列出了国际贸易的货品,将这些货品分为类、章及分章,每类、章或分章都有标题,尽可能确切地列明所包括货品种类的范围。
但在许多情况下,归入某类或某章的货品种类繁多,类、章标题不可能将其一一列出,全都包括进去。
二、因此,本规则一开始就说明,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
据此,标题对商品归类不具有法律效力。
三、本规则第二部分规定,商品应按以下两条规则进行归类:(一)按照税目条文及任何相关的类、章注释的规定办理;(二)税目和类、章注释无其他规定,则可根据规则二、三、四及五的规定办理。
四、以上三(一)所规定的已很明确,许多货品可直接按协调制度的规定进行归类,无须运用归类总规则〔例如,活马(税号01.01)、第三十章注释三所述的医药用品(税号30.06)〕。
五、以上三(二)所称“如税目和类、章注释无其他规定”,旨在明确税目条文及任何相关的类、章注释是最重要的,换言之,它们是在确定归类时应首先考虑的规定。
例如,第三十一章的注释规定该章某些税号仅包括某些货品,因此,这些税号就不能够根据规则二(二)扩大为包括该章注释规定不包括的货品。
规则二(一)税目所列货品,应视为包括该项货品的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只要在报验时该项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具有完整品或制成品的基本特征;还应视为包括该项货品的完整品或制成品(或按本款可作为完整品或制成品归类的货品)在报验时的未组装件或拆散件。
(二)税目中所列材料或物质,应视为包括该种材料或物质与其他材料或物质混合或组合的物品。
税目所列某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应视为包括全部或部分由该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
由一种以上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应按规则三归类。
商品编码原则商品编码是指用一组阿拉伯数字标识商品的过程,这组数字称为代码,商品编码与商品条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商品码一般分条形码和自编码,条码指包装类商品按国家规定的13(8)位数字生成的,它代表一类商品唯一的信息;自编码(生鲜)是企业以自身的需求发展,为提高商品管理以商品的分类为基础用数字标识商品的一个过程。
一、商品编码原则1、唯一性唯一性是指商品项目与其标识代码一一对应,即一个商品项目只有一个代码,一个代码只标识同一商品项目2、稳定性稳定性原则是指商品标识代码一旦分配,就应保持标识代码不变。
这样利于各环节的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本着简单、易懂、实用性原则采用8码编码原则。
采用8码分类时,第一码为大分类(通常商超表示的某某区域),最多可分10个区域;第二码为商品品类(即零售行业统称的部门),最多可分100个单位;第三码为商品的大类,最多可分1000个类别;第四码为中分类;第五、六码为小类;第七、八码代表具体商品的流水编号。
二、商品分类1、区域:目前分为1生鲜、2食品2、部门:11果蔬、12肉类水产、13冷冻冷藏、21粮油调料、22饮料酒水、23休闲食品部3、大类:大分类的主要分类标准是商品特征如:111水果、112蔬菜、121肉类、122水产类、131乳制品、132熟食类、133冷冻食品4、中类:中分类是大分类中细分出来的类别,其分类标准主要有:按商品功能与用途划分、按产地、制造方法等:1111进口水果5、小类:小分类是中分类进一步细分的出来的类别,主要分类标准有:按功能,按规格包装,按商品成份,按口味等划分:111101进口柑桔类6、商品:商品是商品分类中不能进一步细分的、完整独立的商品品项11110100皇帝柑。
第一节商品分类的原则与作用1、是按照分类标志或属性、特征归纳,概括成范围更小、特征更趋一致的集合体。
(如行业、生产、流通范围、成份、用途、加工工艺、材料、产地、特色、规格等)。
直到划分成最小单元集合体的过程。
主要是:大类、中类、小类、细类、品种、细目(花色、规格、质量、等级)祥见图2-1,15页。
2、划分出来的范围相对更小、特征更趋一致的集合体,称为类目。
3、分类既要考虑分类对象的属性,也要考虑分类对象管理方面的需要和要求,有时又要兼顾传统上和历史上已经的习惯的管理范围和方法。
如五金制品、日用百货。
4、商品大类、中类、小类等较高层次类目的划分,一般是根据在生产、流通消费上的特征或特质逐步细化进行的,如行业(产业)、市场范围的细化、消费需求的细化等。
5、商品细类(或品类)是对于若干共同特征的商品品种的类群的归类。
6、商品品种是商品的具体名称所对应的商品。
7、商品细目,是对商品品种的详尽区分,包括商品的规格花色、质量等级等。
更能具体反映商品的特征。
例1,商品类目名称应用实例1.商品门类销费品销费品2.大类商品食品日用工业品3.中类商品饮料家用化学品4.小类商品茶叶洗涤剂5.细类商品绿茶肥皂6.品种商品龙井茶香皂7.细目商品特级龙井茶纯白清香型香皂8.我国商品大部类五个,部类40个,大类2089个(1).农林(牧)渔业产品中药,(部类5个)。
(2).矿和矿物.电力.可燃气体和水,(部类8个)。
(3).食品.饮料.和烟草;纺织品.服装和皮革制品,(部类9个)。
(4).除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外的其它可运输制品,(部类9个)。
(5).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部类9个)。
第二节商品分类的方法和标志一.商品分类的方法主要有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一).线分类法是将分类对象按照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若干层级,每个层级分为若干类目,排列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上一级类目称为上位类;下一级类目称为下位类;同一级类目称为同位类,构成并列关系;上位类和下位类之间构成隶属关系.线分类法应用比较广泛,见图表2—2,线分类法实例,17页。
商品编码方案第1篇商品编码方案一、背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种类日益丰富,商品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为了提高商品管理效率,降低库存成本,确保商品信息准确无误,制定一套合理、高效、合规的商品编码方案至关重要。
二、目标1. 实现商品唯一标识,确保商品信息的准确性。
2. 便于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3. 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要求,确保合法合规。
4. 简化商品编码流程,降低错误率。
三、商品编码原则1. 唯一性:商品编码应具有唯一性,确保每个商品都有唯一的标识。
2. 可扩展性:商品编码应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以适应企业业务发展需要。
3. 易于识别:商品编码应便于人工识别和机器读取,避免因编码复杂而导致错误。
4. 合规性:商品编码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要求,遵循行业标准。
5. 稳定性:商品编码一旦生成,不应轻易更改,确保商品信息的稳定性。
四、商品编码规则1. 商品编码总长度为18位,分为三部分:前缀、主体和后缀。
- 前缀(3位):表示商品类别,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自定义。
- 主体(10位):表示商品具体信息,包括品牌、型号、规格等。
- 后缀(5位):表示商品批次、序列号等信息。
2. 商品编码各部分具体规则如下:- 前缀:采用数字、字母组合,易于识别,如001表示电子产品,002表示食品等。
- 主体:采用数字、字母组合,可反映商品主要特征,如品牌首字母、型号等。
- 后缀:采用数字,表示商品生产批次、序列号等,便于追溯。
3. 商品编码示例:- 001ABC123456789012- 002DEF123456789012五、商品编码实施与维护1. 商品编码生成:企业应根据本方案制定的商品编码规则,为新商品生成唯一编码。
2. 商品编码管理: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商品编码管理部门,负责商品编码的生成、分配和管理工作。
3. 商品编码使用:企业各部门应严格按照商品编码规则使用编码,确保编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 商品编码变更:如商品信息发生变更,需重新生成新的商品编码,同时注销原编码。
商品编码的原则
商品编码的原则
商品编码是商品管理和交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为商品提供独一无二的识别码,方便管理和交易。
在商品编码的制定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唯一性原则
商品编码必须具有唯一性,即每个商品都必须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编码。
这是保证商品管理和交易能够准确无误地进行的基础。
2. 简洁性原则
商品编码应该尽可能简洁,以方便管理和使用。
过于复杂的编码会给管理和交易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 可读性原则
商品编码应该易于阅读和识别,以方便人们使用。
这包括字母、数字、符号等元素的选用和排列。
4. 层次性原则
商品编码应该具有层次性,以便于分类和管理。
通常采用“分类-子分类-品种”的结构,使得商品编码更加科学合理。
5. 可扩展性原则
商品编码应该具有可扩展性,以方便管理和交易的拓展和升级。
这意味着在编码设计时需要考虑未来的需求和变化。
综上所述,商品编码的原则包括唯一性、简洁性、可读性、层次性和可扩展性。
这些原则的遵循可以保证商品编码的科学合理性和实用性,从而为商品管理和交易提供更好的保障。
HS 编码通常指的是海关编码(Harmonized System Code),是一种用于对商品进行国际分类的编码系统,而不是指某种编程语言的编码。
如果你的问题涉及到其他编码方面,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
有关海关编码(HS 编码)的原则和方法,那么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方法:HS 编码的原则:1.全球标准: HS 编码是全球通用的标准,由世界关务组织(World CustomsOrganization,WCO)制定和维护。
它被用于国际贸易中对商品进行统一分类。
2.层次结构: HS 编码采用六位数的层次结构,前两位表示章(Chapter),前四位表示子目(Heading),前六位表示亚目(Subheading)。
3.物品的实质: HS 编码的分类是基于商品的实质,即商品的特性和用途。
它不仅仅考虑商品的外观,还考虑了其材料、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4.法定责任:在国际贸易中,正确的 HS 编码对于计算关税、遵守法规和执行进出口程序都非常重要。
企业有法定责任正确分类其进出口商品。
HS 编码的方法:1.查阅编码表:使用最新版的 HS 编码手册,按照商品的特性查阅编码表,逐级定位正确的编码。
2.了解商品属性:对商品进行仔细的属性分析,包括材质、用途、功能等,以确保准确分类。
3.咨询专业人士:对于一些复杂或不确定的商品,可以咨询海关专业人士或相关行业协会,获取正确的分类建议。
4.定期更新: HS 编码是根据国际贸易和商品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因此及时了解最新的编码变更是保持正确分类的关键。
请注意,HS 编码可能因国家和地区而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目标国家或地区的具体规定。
在进行进出口业务时,建议企业充分了解相关法规和规定,以确保商品正确分类。
商品编码规则范文1.规则简单明了:商品编码规则应该尽量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操作。
它应该能够覆盖全部商品种类,并保证不同种类的商品有不同的编码区分出来。
2.可扩展性强:商品编码规则应该具备较强的扩展性,能够适应不同规模和种类的商品。
当有新的商品种类出现时,可以很方便地根据规则进行编码。
3.易于查询和检索:商品编码规则应该能够方便地查询和检索不同的商品。
商家可以通过编码查询到相应的商品信息,消费者也可以通过编码辨别不同的商品。
4.可读性好:商品编码规则应该具备一定的可读性,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方便用户理解和使用。
同时,规则中可以融入一些有意义的信息,如商品的特点、产地等内容。
根据以上原则,一个常见的商品编码规则可以采用以下方式:1.国家代码:根据商品所属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编码,可以通过国家的2位字母代码区分。
2.商品类别代码:根据商品所属的类别进行编码,比如食品、服装、电子产品等。
3.品牌代码:根据商品所属的品牌进行编码,可以使用简写或者特定的字母组合。
4.商品特征代码:根据商品的特征进行编码,如颜色、尺寸、功效等。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商品编码规则示例,实际的商品编码规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可能有不同的编码规则,但都应该遵循上述的原则。
总的来说,商品编码规则的制定对于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都非常重要。
它能够方便商品的管理和交易,提高效率和便利性。
一个好的商品编码规则可以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竞争力,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
因此,在编制商品编码规则时,要考虑到实际需求和情况,做出适合自己企业的规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商品分类及编码的原则
商品分类及编码的原则、方法
1.商品分类的原则、方法
商品的分类是指为满足某种目的和需要,根据商品的特征、特性,选择适当的分类标志,将商品划分为不同类别和组别的过程。
(1)商品分类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
可扩性原则;
兼容性原则;
惟一性原则。
(2)商品分类的方法:
①按商品的用途分类:可将全部商品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类; 若将生活资料继续按用途分类,又可分为食品、医药用品、纺织品等等。
②按商品的原材料分类:这种分类适用于原材料的种类和质量对商品的性能和品质影响较大,或起决定作用的情况。
③按商品的加工方法分类:若生产工艺不同,生产出的商品特性、品种也就不同的商品可使用这种分类方法。
④按商品的主要成份或特殊成份分类:有的商品其特性、质量、用途,往往是由其主要成份或特殊成份所决定,则可采用该种分类方法。
⑤按其他特征分类:譬如按商品的形状、尺寸、颜色、重量、产地、产季等分类。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