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传阅读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0.43 KB
- 文档页数:14
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汉代人物传记《班超》训练题含答案超自以久在绝域,年老思土。
上疏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臣老病衰困,冒死瞽言,谨遣子勇随献物入塞。
及臣生在,令勇目见中土。
”超妹上书曰:“蛮夷之性,悖逆侮老,而超旦暮入地,久不见代,恐开奸宄之源,生逆乱之心。
而卿大夫咸怀一切,莫肯远虑。
如有卒暴,超之气力不能从心,便为上损国家累世之功,下弃忠臣竭力之用,诚可痛也。
故超万里归诚,自陈苦急,延颈逾望,三年于今,未蒙省录。
妾窃闻古者十五受兵,六十还之,亦有休息不任职也。
故敢触死为超求哀,匄超馀年。
一得生还,复见阙庭,使国永无劳远之虑,西域无仓卒之忧,超得长蒙文王葬骨之恩,子方哀老之惠。
”帝感其言,乃征超还。
八月至洛阳,拜为射声校尉。
九月卒。
初,超被征,以戊己校尉任尚为都护。
尚谓超曰:“君侯在外国三十馀年,而小人猥承君后,任重虑浅,宜有以诲之。
”超曰:“年老失智,任君数当大位,岂班超所能及哉!必不得已,愿进愚言。
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罪过徙补边屯。
而蛮夷怀鸟兽之心,难养易败。
今君性严急,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
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
”超去后,尚私谓所亲曰:“我以班君当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
”尚至数年,而西域反乱,以罪被征,如超所戒。
(节选自《后汉书》卷四十七)思考与学习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卿大夫咸怀一切,莫肯远虑莫:没有人B.如有卒暴,超之气力不能从心卒:猝然C.便为上损国家累世之功功:功业D.自陈苦急,延颈逾望逾:超过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超自以久在绝域绝域:遥远的异域B.臣老病衰困,冒死瞽言。
瞽言:不合事理的言论C.恐开奸宄之源奸宄:犯法作乱;为非作歹的人D.一得生还,复见阙庭阙庭:皇家宫阙,代指朝廷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及臣生在,令勇目见中土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B.①故敢触死为超求哀②保为将军破之C.①任重虑浅,宜有以诲之②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D.①我以班君当有奇策②皆以美于徐公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班超久在遥远的异域镇守边关,年老思乡,请求回到中原故土,直到其妹奏疏呈上,朝廷才给予答复B.班超的妹妹向皇帝上书,替班超哀求,希望能让他在有生之年活着回来,使国家没有为远方担心的忧虑C.班超认为塞外将士很多人都是犯有罪过而被迁徙守边的,作为主将应该对下属宽容,把握住大局就行了D.任尚代替班超为都护,曾向班超求教,却又认为班超的见解很平常,但他还是努力按照班超所说的去做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超得长蒙文王葬骨之恩,子方哀老之惠(2)今君性严急,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答案与提示1.D(远,读如yáo)2.B(无见识的话)3.C(①“之”为第一人称代词“我”,②“之”为“他们”。
班超传文言文阅读题答案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
(班超)做人有远大志向,不修饰小细节。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班超传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范晔·班超传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日:“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日:“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
十六年,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城。
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
超谓其官属日;“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
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乃召侍胡诈之日:“匈奴使来数日,令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
超日:“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
”众日:“善。
”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
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日:“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
”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
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
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
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固震怖。
(选自《后汉书·班梁列传》,有删节)(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①不耻劳辱。
⑦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徐令彪之少子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D.超乃顺风纵火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②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
文言阅读:东汉的人与事【历史背景】东汉(25年-220年,又称后汉)是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第一位皇帝刘秀,传八世共十四帝(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汉和帝刘肇、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北乡侯刘懿、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弘农怀王刘辩、汉献帝刘协),历经195年,其前期60多年的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是中国史上的盛世之一。
由于东汉中后期的帝王普遍寿命不长,且不少幼年即位,导致汉和帝以后至汉末近百年间,外戚及宦官轮流执政,成为固定恶性循环,两派互相残杀,东汉朝廷陷入腐败。
东汉中平六年(189年),外戚大将军何进遭宦官十常侍所杀,十常侍被袁绍、袁术等人杀死,后并州牧董卓引兵到雒阳,废少帝刘辩,杀何太后,立献帝刘协。
长期左右东汉皇室的外戚、宦官一起被消灭,但却引起各地州郡长官借此反对董卓并演化成群雄割据的局面,汉廷无法掌控全国,汉献帝也成为傀儡,其后被军阀曹操控制,最后汉室被曹魏取代。
东汉在文化、军事等方面有显著成就。
涌现了蔡伦、张衡、张仲景、华佗等卓越人才;班超出使西域,在西域长驻了三十多年,先后击破了被匈奴控制的西域诸国,不但令西域诸国归顺汉朝,并开拓了东西文化的交流。
【文学文化常识】《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
《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
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
最初的三卷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
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将领。
【作品选读】宋弘传①入长安,遣使征.(征召)弘,逼迫不得已,行至渭桥,自投于水,家人救得出,因佯.(假装)死获免(于治罪)。
《班超传》范晔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徐令班彪的小儿子。
他为人胸怀大志,不拘泥于小节,但内心孝顺恭谨,在家中常常做些辛苦的劳作,并不以之为耻。
班超口才很好,而且广泛涉猎了许多书籍。
永平五年,班超的哥哥班固被征召到校书郎的职位上,班超便和母亲一起随哥哥来到洛阳。
由于家中贫困,班超常常被官府雇佣来抄写书籍,以此维持生计。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很久,班超也感到十分劳累,有一天,他放下手中的笔,感慨道:“大丈夫应当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异域建立功业,博取封侯,怎么能一直埋头于笔墨之间呢?”身边的人听到他的话都笑话他。
班超却说:“你们这些人哪里能理解壮士的志向呢!”后来,班超去拜访一位相面先生,相面先生端详了他的相貌后说:“你有燕子一般的下巴,老虎一般的脖颈,日后必定能够封侯万里之外。
”班超询问其中的缘由,相面先生指着他说:“你生有这样的相貌,日后必定能够飞黄腾达,享用肉食。
”过了很久,汉明帝问班固:“你的弟弟现在在做什么?”班固回答说:“他在替官府抄写书籍,以此来赡养母亲。
”汉明帝于是任命班超为兰台令史。
然而,班超不久后便因事被免职。
永平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兵攻打匈奴,班超被任命为假司马,率领一支军队攻打伊吾。
在蒲类海的战斗中,班超斩杀了许多敌人,窦固认为他很有才能,于是派遣他与从事郭恂一起出使西域。
班超一行人来到鄯善国,鄯善王对他们十分尊敬和热情。
然而,不久后鄯善王的态度突然变得冷淡起来。
班超对这种变化感到疑惑,他对身边的人说:“我觉察到鄯善王对我们的态度变得冷淡了,这一定是因为有北匈奴的使者到来,他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我们必须尽快查明情况。
”于是,班超找来一个服侍汉使的鄯善人,威胁他说:“北匈奴的使者已经来了好几天了,他们现在在哪里?”鄯善人惊慌失措,将实情都告诉了班超。
班超将鄯善人关押起来,然后召集了随行的三十六人,与他们一同饮酒。
在酒酣耳热之际,班超激动地说:“我们来到这遥远的异域,是为了建立功业,博取富贵。
戴复古专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题泉州王梅溪先生祠堂①戴复古堂堂大节在朝廷,名重当时太华轻。
乾道②君臣千载遇,先生议论九重惊。
人歌黄霸③思遗爱,我颂朱云④有直声。
一瓣清香拜图像,英风凛凛尚如生。
【注】①原题后尚有“徐竹隐直院谓梅溪古之遗直,渡江以来一人而已”二句。
王梅溪:名十朋,号梅溪,南宋大臣。
②乾道:孝宗年号。
③黄霸:西汉著名循吏,为政外宽内明,力劝耕桑,推行教化,治行为当时第一。
④朱云:汉成帝时人,以直臣闻名于世。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先直接赞美王梅溪先生的志节,后用衬托手法表现他的名声之大。
B. 颔联意谓君臣际遇是千载难逢的,梅溪先生议论国家大事,令帝王惊叹。
C. 颈联用典,意在表达作者对循吏黄霸和直臣朱云的赞美之情,感情真挚。
D. 尾联点题,诗人瞻仰拜祭梅溪先生的遗像,感觉他英风凛凛,一如生前。
16. 在作者的心目中,王梅溪先生是怎样的形象?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5. C 16. 王梅溪先生是一位立朝正直、德高望重、赤心为国、深受君主器重的大臣形象。
他在朝为官,正直端方,有着远大志节,名声之重简直盖过华山,深受孝宗赏识,议论国事君主极为重视。
去世多年,仁爱还留于后世,百姓仍然歌颂怀念他。
【解析】【分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意在……之情”错误,颈联赞颂循吏黄霸和直臣朱云,意在表达对梅溪先生的称颂与赞美。
故选C。
【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通过分析诗句内容可知,王梅溪先生应该是一位大臣。
“堂堂大节在朝廷,名重当时太华轻”,第一句直接赞美王梅溪先生有着远大志节,第二句用“重”“轻”形成对比,名声之重简直盖过华山,衬托王梅溪先生的名声之大。
“乾道君臣千载遇,先生议论九重惊”,结合注释内容“乾道:孝宗年号”分析,这样的君臣际遇是千载难逢的,也就是说王梅溪先生深受孝宗赏识。
《后汉书•班梁列传|班超传》中考初中文言文试题答案解析翻译译文-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
十六年,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奋,后忽更疏懈。
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
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
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
”众曰:“善。
”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
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
”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
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
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
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
(选自《后汉书•班梁列传》,有删节)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1)不耻劳辱.( ) (2)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徐令彪之少子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D.超乃顺风纵火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2)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
4.按要求填空。
(2分)(1)班超“诈侍胡”“约火攻”“杀匈奴”等细节表现了他_______ (成语)的性格特点。
2024年4月台州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教学质量评估试卷2024.04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唐宋诗词中,有许多塞上意象在作品艺术结构上生发出很强的统摄力,这是因为其浸润了创作主体丰厚的生命体验。
如王维《使至塞上》中,“出塞”情境构成全诗的核心,发挥着重要的艺术空间开掘功能。
“征蓬出汉塞”出句不凡,汉塞作为典故既隐喻现实中的军事堡垒,更是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确证符号,给中原士人们提供了深层的心理归属感、安全感和文化认同感。
跨过这道屏障,中原士子们的生命体验必然是复杂的。
本初的心灵的宁静和平衡状态即将被打破,两种相反相成的心理交互作用。
一种是“胡天”所带来的新奇感、自由感和欣喜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很大层面上是这种生命体验的符号化;另一种是进入陌生异域所带来的孤独感和焦灼感,“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在很大层面上是这种生命体验的符号化。
从生命哲学角度来说,塞上意象最深层的审美蕴涵,是在漫长的中国传统社会,它成了华夏英雄志士生命激情和生命活力释放的精神符码。
生命活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对生存和活动空间的超越。
作为社会的个体,其生命活力的释放往往要受到社会伦理的规约,因此其生命价值观的实现以强调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为准。
基于此,功业意识构成了历代文人生命伦理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汉代开始,随着汉大帝国的日趋强盛,建功异域就成为许多人释放生命激情、实现个人价值的生命意识。
《后汉书·班超传》就展现了班超的这一抱负,他曾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如果将《班超传》与《史记·陈涉世家》对比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班超和陈涉作为英雄人物有一共同特点,就是不甘沉沦于庸众的强烈进取心。
但不同于陈涉的是,班超有一个明晰的努力方向,那就是“立功异域,以取封侯”。
2014江苏高考考前训练之阅读与鉴赏参考答案一.文言阅读(一).《宋尚书司封郎中孙公墓志铭》1.B ( 论:判决。
)2.B (B.均为介词,对,对于。
A.①连词,表转折,但是;②连词,表并列,又。
C.①连词,于是;②副词,竟然。
D.①介词,在;②连词,表目的,来。
)3.A.(②因所举不合格被降职;④审查判决案子;⑥考课荐用人才。
)4.C (“含蓄地批评了他的一些缺点”于文无据。
)5.(1)戎州、向吉等人拿着兵器经商贩卖,依仗他们人多,经过的地方不缴纳物税,州县追捕就四散逃跑了。
(得分点:操兵、贾贩、输、走)(2)宋仁宗询问死罪多少,并且用谨慎使用刑狱、爱惜人命作为告诫。
(得分点:大辟、几何、爱人)(3)回来后,又任舒州知州,打开常平、广惠粮仓使陈、许、颖、蔡等地的流民活下来。
(得分点:发、活、流人)[参考译文]孙公名锡,字昌龄。
孙公在天圣二年凭着进士的身份做官,被授予镇江军节度推官,做杭州仁和县知县。
他登记并抓捕行凶作恶的人,用若不改变就将极尽各种方法追究查办来告诫他们。
但是,完全用仁恕治理其他事务,所以仁和县人畏惧、爱戴他。
天圣七年,任开封府推官,因为对官员的考核中,孙公登记的进士名册中有两个不合格的人,他被降为监和州清酒务。
在这时,庞宰相做枢密使,推荐他为宫中适宜做侍讲的人。
正要下诏,但是孙公因为贬谪已经离开。
过了很久,恰好皇帝开恩下诏被召回,任同判尚书刑部。
戎州的向吉等人拿着兵器经商贩卖,依仗他们人多,经过的地方不缴纳物税,州县追捕就四散逃跑了。
成教钤辖司上奏请求不因为祭祀大典赦免他们的罪,皇上听从,追捕他们的关进监狱,关到过了两次赦免的时间。
有到宫中申诉的,刑部详尽审查的官员认为有皇帝的特别命令,遇到赦免不能宽恕的,虽然多次遇赦,还是按法判决。
只有孙公上奏释放他们,一共释放了一百二十三人。
孙公对斟酌法度多是如此。
(孙公)又担任开封府推官,当时跟随开封府府尹上奏事情,宋仁宗询问死罪多少,并且用谨慎使用刑狱,爱惜人命作为告诫。
《后汉书班超传》原文及译文赏析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值以养老母。
”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
后坐事免官。
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虏首而还。
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
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
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
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才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
”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
”众曰:“当与从事议之。
”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
”众曰“善“。
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
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
”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
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
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
明日,乃还告郭恂。
恂大惊,既而色动。
超知其意,举手曰:“掾虽不行,班超何心独擅之乎?”恂乃悦。
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
超晓告抚慰,遂纳子为质。
(节选自《后汉书•班超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辨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赴任B.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任命C.以超为假司马:代理D.以虏使首示之:示意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
2023-2024 学年度(上)九年级语文学科期中限时性作业满分:120 分时间:150 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8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拮据 jù阴晦 huì恣睢 suī制之不理 zhìB.空旷 kuàng 罔然 wǎng 灌溉 gài 孜孜不倦 zhīC. 端详 xiáng 阔绰 chuò鲁钝 dùn 走投无路 tóuD.豢养 juàn 墨守 mò儒夫 nuò前仆后继 pū2.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燃情赛场,青春飞扬;亚运之城,志愿同行。
亚运会,一场全国的盛事,每位志愿者都鲜为人知,如同一丛丛火苗,在这的氛围中,燃起了服务亚运的星星之火。
A. 司空见惯虽然但热烈B.家喻户晓不仅还热情C.司空见惯不仅还热情D.家喻户晓虽然但热烈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只要一个人内心充盈,便无须向外索取。
精神世界的丰富要靠独处来修炼。
独处不是与世隔绝,而是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在可支配的时间里,不断靠近理想的自己。
独处的时光,藏着你未来发光的样子。
A.“开阔”“理想”都是形容词,“内心充盈”“精神世界”都是偏正短语。
B.“独处的时光,藏着你未来发光的样子。
”这句中,“独处”是主语。
C.“独处不是与世隔绝,而是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空间。
”是并列关系复句。
D.选段中的画线句子是一个病句,应该把“只要”改成“只有”。
4.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1)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 分)A.《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分别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和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B.《格列佛游记》商人格列佛随“冒险号”出海时,所乘的船遭贼船劫持,他侥幸逃脱,被一座叫“勒皮他”的飞船救起。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后汉书-班固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班)固字孟坚。
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
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居大义而已。
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
父彪卒,归乡里。
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
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
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
显宗甚奇之,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成《世祖本纪》。
迁为郎,典校秘书。
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
固自永平中始受诏,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
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焉。
时京师修起宫室,浚缮城隍,而关中耆老犹望朝廷西顾。
乃上《两都赋》,盛称洛邑制度之关,以折西宾淫侈之论。
肃宗雅好文章,固愈得幸,数入读书禁中,或连日继夜。
每行巡狩,辄献上赋颂.,朝廷有大议,使难问公卿,辩论于前,赏赐恩宠甚渥。
固以自二世才术,位不过郎,作《宾戏》以自通焉。
时北单于..遣使贡献,求欲和亲,诏问群僚。
议者或以为:“匈奴变诈之国,无内向之心,徒以畏汉威灵,逼惮南虏,故希望报命,以安其离叛。
今若遣使,恐失南虏亲附之欢,而成北狄猜诈之计,不可。
”固议曰:“不若因今施惠,为策近长。
”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
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
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
时年六十一。
(选自《后汉书·班固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B.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C.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D.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百家,原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思想流派,这里指当时学术上的各种学说。
文言文阅读训练:《后汉书·班超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班超字仲升,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永平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
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时,龟兹王建为匈奴所立,倚恃虏威,据有北道,攻破疏勒,杀其王,而立龟兹人兜题为疏勒王。
明年春,超从间道至疏勒,既而遣吏田虑乘间劫缚兜题。
悉召疏勒将吏,说以龟兹无道之状,因立其故王兄子忠为王,国人大悦。
疏勒由是与龟兹结怨。
永平十八年,帝崩。
焉耆以中国大丧,遂攻没都护陈睦。
超孤立无援,而龟兹、姑墨数发兵攻疏勒。
超守盘橐城,与忠为首尾,士吏单少,拒守岁余。
肃宗初即位,年号建初,以陈睦新没,帝不欲疲敝中国以事夷狄,恐超单危不能自立,下诏征超。
迎还戊己校尉,不复遣都护。
超发还,疏勒举国忧恐。
其都尉黎弇曰:“汉使弃我,我必复为龟兹所灭耳。
诚不忍见汉使去。
”因以刀自创。
超乃留,疏勒复安。
绥集诸国。
建初八年,拜超为将兵长史,别遣卫侯李邑护送乌孙使者,李邑始到于阗,值龟兹攻疏勒恐惧不敢前因上书陈西域之功不可成又盛毁超,拥爱妻,抱爱子,安乐外国,无内顾心。
超闻之,叹曰:“身非曾参而有三至之谗,恐见疑于当时矣。
”遂去其妻。
帝知超忠,乃切责邑,令邑诣超受节度。
超即遣邑将乌孙侍子..还京师。
超曰:“以邑毁超,快意留之,非忠臣也。
”永元三年,班超遂定西域,因以超为西域都护,居龟兹。
六年,班超复击破焉耆,于是五十余国悉纳质内属。
西域内属诸国,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
七年,封定远侯,邑千户...。
超在西域三十一岁。
十四年,还洛阳,拜为射声校尉。
超素有胸胁疾,既至,病遂加。
帝遣中黄门问疾,赐医药。
其年九月卒,年七十一。
(节选自《后汉书·班超传》10. 材料一画波浪线部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的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这首词是孝宗乾道九年(1173)陆游自汉中回成都后所作。
师伯浑:师浑甫,字伯浑,四川眉山人。
陆游自成都去犍为,识之于眉山。
他隐居不仕,陆游说他有才气、能诗文,并为他的《师伯浑文集》作序。
②雪晓:下雪的早晨。
笳:古代号角一类的军乐。
清笳,清凉的胡笳声。
③无声:古代夜行军,令士卒口中衔枚,故无声。
句意是说披着铁甲的骑兵,衔枚无声疾走,望去像一片流水。
④关河:关塞、河防。
雁门:即雁门关,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雁门山上。
青海:即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青海际,青海湖边。
这两处都是古代边防重地。
⑤睡觉:睡醒。
⑥漏:滴漏,古代用铜壶盛水,壶底穿一孔,壶中水以漏渐减,所以计时。
漏声断,滴漏声停顿,那么一夜将尽,天快亮了。
⑦“自许”句:是说自信能在万里之外立功封侯。
《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班超少有大志,投笔从戎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来在西域建立大功,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
这里表示要取法班超。
⑧鬓残:喻衰老。
【翻译】恍惚雪天的早晨,清亮的角声此起彼落回应。
梦里我不知来到哪里,竟有这边关风情。
骠勇的战马寂寂无声,看着像急流滚滚向前挺进。
呵!不由我联想起那雄关大河的边地情景,想起金人占领着的雁门,还有那遥遥的青海边境!醒来在寒灯晃动的残夜里睁开眼睛,漏声停,晓月斜映着窗纸天色将明。
万里外封王拜侯我还有自信。
但现在谁能理解我的衷情?时间虽然无情地摧落了我的双鬓,但决不会死去我那报国的雄心!【赏析】上片写的是梦境。
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光画面:雪、笳、铁骑等都是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声乱起和如水奔泻的动态中写,有力地把读者吸引到作者的词境里来。
2020高中语文一轮精品模拟检测必修二文言文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终老不复取蒲苇纫如丝B.郁乎苍苍冯虚御风C.王回深父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D.诺诺复尔尔而卒莫消长也【解析】选D 。
A.“纫”通“韧”;B.“冯”通“凭”;C.“父”通“甫”。
2.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怨灵修之浩荡兮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D.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解析】选B。
A项“浩荡”,古义:荒唐,没有准则;今义:形容广阔或壮大。
C项“交通”,古义:连接,通连;今义:现指各种运输往来、邮递通讯事业的总称。
D项“非常”,古义:不平凡,非同寻常;今义:副词,十分、极。
【山东省济南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陈德荣,字廷彦,直隶安州人。
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授湖北枝江知县。
雍正三年,迁贵州黔西知州,父忧归。
服阕,署威宁府。
未几,乌蒙土司叛,德荣赴威宁防守。
城陴①颓圮,仓猝聚米桶,实土石,比次甃②筑,墉堞③屹然。
贼焚牛卫镇,去城三十里,德荣日夜备战,贼不敢逼。
总兵哈元生援至,贼败走。
寻以母忧去官。
服阕,授江西广饶九南道。
九江、大孤两关锢弊尽革之。
乾隆元年,经略张广泗疏荐,擢贵州按察使。
时群苗交煽,军事方殷,古州姑卢硃洪文诸叛案,德荣治鞫④,详慎重轻,咸称其情,众心始安。
及苗疆渐定,驻师与屯将吏多以刻急见能。
二年,贵阳大火,德荣谒经略曰:“天意如此,当竭诚修省,苗亦人类,曷可尽杀?”广泗感动,戒将吏如德荣言。
四年,署布政使,疏言:“黔地山多水足,可以疏土成田。
小民难於工本,不能变瘠为腴。
桑条肥沃,亦不知蚕缫之法。
自非牧民者经营而劝率之,利不可得而兴也。
今就邻省雇募种棉、织布、饲蚕、纺绩之人,择地试种,设局教习,转相仿效,可以有成。
一年必有规模,三年渐期成效。
”诏允行。
乃给工本,筑坝堰,引山泉,治水田,导以蓄泄之法。
官署自育蚕,於省城大兴寺缫丝织作,使民知其利。
《后汉书·班超传》原文+赏析
出自东汉诗人班超的《后汉书·班超传》
班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赏析
东汉时,汉明帝召见班超,派他到新疆去,和鄯善王交朋友。
班超带着一队人马,不怕山高路远,一路跋涉而去。
他们千里迢迢,来到了新疆。
鄯善王听说班超出使西域,亲自出城迎候。
东道主把班超奉为上宾。
班超向主人说明来意,鄯善王很高兴。
过了几天,匈奴也派使者来和鄯善王联络感情。
鄯善王热情款待他们。
匈奴人在主人面前,说了东汉许多坏话。
鄯善王顿时黯然神伤,心绪不安。
第二天,他拒不接见班超,态度十分冷淡。
他甚至派兵监视班超。
班超立刻召集大家商量对策。
班超说:“只有除掉匈奴使者才能消除主人的疑虑,两国和好。
”可是班超他们人马不多,而匈奴兵强马壮,防守又严密。
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天深夜,班超带了士兵潜到匈奴营地。
他们兵分两路,一路拿着战鼓躲在营地后面,一路手执弓箭刀枪埋伏在营地两旁。
他们一面放火烧帐篷,一面击鼓呐喊。
匈奴人大乱,结果全被大火烧死,乱箭射死。
鄯善王明白真相后,便和班超言归于好。
班超传(节选)文言文翻译【原文】班超久于西域,年老思土,上疏乞归,愿生入玉门关①。
乃召超还。
以戊己校尉任尚代之。
尚谓超曰:“君侯在外域三十余年,而小人猥承②君后,任重虑浅,宜有以诲之。
”超曰:“年老失智。
君数当大位,岂班超所能及哉!必不得已,愿进愚言: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罪过徙补边屯。
而蛮夷③怀鸟兽之心,难养易败④。
今君性严急,水清无鱼,察政⑤不得下和,宜荡佚⑥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
”超去,尚私谓所亲曰:“我以班君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
”尚留数年而西域反叛,如超所戒。
【注解】①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出则为西域,入则为中原。
②猥承:辱承,Monestier。
③蛮夷: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
④容易养易败:难以教化,难坏事。
⑤察政:过于明察政事。
⑥荡佚:稍稍收紧。
【背景】自汉武帝时张骞始通西域,经过西汉王朝的长期经营,至汉宣帝时期,西域诸国已经臣服汉朝,西汉朝廷任命郑吉为西域都群牧,汉之号令施行于西域。
但至西汉末年,社会矛盾日益锋利,朝政纷乱,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经营已经无暇顾及。
王莽当政和夺位后,又对边疆继续执行了错误的政策,性别歧视和严苛看待匈奴和西域各国,例如王莽始创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将包含西域各国在内的各少数民族国王称号升为侯,引发了各国的很大反感。
始创国二年(公元10年),驻扎车师的反莽派遣陈良、终带,举兵叛变,杀戊己校尉刁护,逃往匈奴。
始创国五年(公元13年),地近匈奴的焉耆国叛变,杀死西域都群牧但钦。
天风三年(公元16年),王莽派五威将王骏、崭新任命的`西域都群牧李崇、戊己校尉郭钦等领兵步入西域。
焉耆伏兵封盖王骏军,姑墨、尉犁、危须等国也攻讨之,王骏大败,李崇还保与龟兹。
王莽政权被废黜后,李崇被杀死,西域从此与中央政府中止联系。
东汉王朝建立后,莎车王康派使者至河西,表示思慕汉庭。
光武帝刘秀建武五年(公元29年),汉立莎车王康为西域大都尉。
建武十七年,莎车王贤(康之子)遣使至汉请派都护,光武帝开始从窦融建议,封莎车王贤为都护,后敦煌太守裴遵劝阻,光武帝又收回都护之印,改授贤汉大将军印,莎车王贤因此怨恨汉朝,并诈称为汉都护,奴役西域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