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 环评师考试经典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3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注意点(1)注意排放同类污染物的多个排气筒,不能采用达标排放分析及监测时采取的等效排气筒方式“简化”成一个排气筒计算,应对关心点采取多源叠加模式进行预测。
预测和评价影响应点面结合,既要说明对评价范围整体的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又要重点说明对环境保护目标等关心点的影响。
(2)有毒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要计算卫生防护距离。
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在100米以内时,级差为50米;超过100米,但小于或等于1000米时,级差为100米;超过1000米,级差为200米。
(3)废水:废水排至污水处理厂的一般做达标排放分析,同时从水量、水质两方面论证对污水处理厂的负荷,进行合理性分析;排往地表水的,按相应的河流、湖泊、河口、海湾等预测模式进行预测,重点说明环境敏感水域的水质变化情况和影响程度。
(4)噪声:较低级别评价可仅做厂界噪声达标分析,较高评价等级应预测评价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一般采用噪声源衰减模式预测。
(5)固体废物:固体废物原则上应做到零排放,即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一般废物做到安全处置或回收利用。
应分析固体废物在暂存、转运和处置环节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止二次污染。
如暂存地防渗漏避免污染地下水,防雨淋避免形成渗滤液等。
(6)其它:对于可能造成地下水影响的,还应分析对地下水的影响,重点提出防止污染地下水的措施,如废水管道的防渗漏、物料废料堆场的防渗等。
对于一些特殊项目,如农药、制药等,有必要的要考虑废气排放的干湿沉积以及废水排放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长期潜在影响。
污染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程行为,涉及重大资源空间分布格局的行为等。
污染型项目以工艺分析、总图布置和清洁生产分析为重点;生态型项目以施工计划、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和替代方案为重点。
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技改项目工程分析中应关注的焦点(1)既有工程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污染源、源强及排放方式。
(2)既有工程存在的环境问题。
(3)技改内容,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污染源、源强及排放方式。
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一、大气环境影响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划分为一、二、三级;选择1~3个主要污染物,计算其等标排放量Pi,Coi选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h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记住如SO20.50mg/m3、TSP(总悬浮颗粒物)0.30mg/m3(小时取0.90mg/m3)、PM10(可吸入颗粒物)0.15mg/m3(小时取0.45mg/m3)、NOx0.15mg/m3为取消指标、NO20.24mg/m3、CO10.00mg/m3等数值。
等标排放量Pi=Qi/Coi×1092、评价范围的选择:对于一、二、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边长,一般分别不应小于16~20km、10~14km、4~6km;平原取上限、复杂地形取下限,评价区边界外如果有大中城市城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保护敏感区应包括进来。
一般可取项目的主要污染源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排气筒高度除须遵守《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规定的排放速率标准值外,还要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的建筑物5m以上,不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应按其高度对应的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50%执行。
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应低于15m,如果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m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
4、《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各种工业炉窑烟囱(或排气筒)最低允许高度为15m;当烟囱(或排气筒)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有建筑物时,除应执行以上规定外,烟囱(或排气筒)还应高出建筑物3m以上。
5、《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新建锅炉房烟囱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有建筑物时,其烟囱应高出最高建筑物3m以上。
燃气、燃轻柴油、煤油锅炉烟囱高度应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确定,但不得低于8m。
6、评价工作级别(一、二、三级)7、源强Q (mg/s)计算源强方法有物料衡算、实测、资料复用和类比调查等方法。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重要知识点汇总
1.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重要知识点汇总篇一
生态保护措施的基本要求:
(1)体现法规的严肃性。
(2)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与战略。
(3)体现产业政策方向与要求。
政策包括环境政策、资源政策、产业政策等。
预防为主是首要的政策取向。
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重要知识点汇总篇二
大气污染物类型:
(1)还原型(煤烟型)污染:常发生在以使用煤炭和石油为主的地区,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颗粒物。
在低温、高湿、风速很小,并伴有逆温存在的阴天,污染物易在低空生成还原性烟雾。
(2)氧化型(汽车尾气型)污染:汽车排气、燃油锅炉以及石油化工企业产生的主要的一次污染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的照射下能引起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
(3)石油型污染:主要来自汽车排放、石油冶炼及石油化工厂的排放,包括二氧化氮、烯烃、链烷、羰基等等。
(4)混合型污染:包括以煤炭为燃料的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以及从各类工业企业排出的各种化学物质等。
(5)特殊型污染:由工厂排出的特有污染物而造成的大气污染。
3.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重要知识点汇总篇三
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的调查包括:
①植被(覆盖率、生产力、生物量、物种组成);
②动、植物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法定保护生物和地方特有生物的种类、种群、分布、生活习性、生境条件、繁殖和迁徙行为的规律;
③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特点、结构及环境服务功能,稳定性与脆弱性;
④与其他生态系统关系及生态限制因素等。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经验和
心得总结(总2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经验和心得总结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经验和心得总结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一、先看题型和问题
在考场上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后就要开始答题了,那么答题之前先看题,考生应该都明确知道自己对生态型还是污染性的题掌握的`较好,阅读每个题下面的小问题根据自己的判读选择先做那道题。
一般而言污染型的题是好答一些的这类题相对比较容易。
二、抓住重点题面信息
仔细审题抓住评价对象和答题重点,尤其是细节问题,考题不会无缘无故的给你一些信息的比如:农田、林地、城镇、城市、地址类型、矿山等等。
三、思考全面
对于这些评价性的问题一定要有全局性思维,一般生态型的重点是施工影响和通运输,水利水电等项目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的污染生态影响。
可以环境影响要素依次再次草稿纸上列出来,不要有漏项这些小点都是得分点而且比较容易得分,每个要素下面都要做简介的重点说明。
(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固体废物、声、辐射、生态、风险等这些环境影响要素要全面)
四、注意时间
分配好,避免因时间不足出现慌乱情况,每个小题根据自己答题情况安排时间。
五、答题
要简介明了,重点突出。
最好是才有小标题,这样自己答题思维也比较清晰,有漏点也好补充,卷面干净。
需熟练掌握的公式一、大气部分:1、等标排放量计算公式:(导P33)(m3/h)Qi—单位时间排放量,t/h;记住<2.5×108和≥2.5×109为界。
平原取上限,复杂地形取下限。
2、源强计算公式:(技P38、技P125)QSO2=G×2×0.8×S×(1-ηs)Q烟尘=G·A·ηA ×(1-η)Qi(kg/h)= QN·C i×10-6QN—废气体积流量,m3/h;(常用引风机风量)3、抬升高度公式:有风,中性和不稳定条件(1)Qh≥21000KJ/s,且ΔT≥35K时:城市、丘陵(城市及近郊区):Qh=0.35PaQvΔT/Ts平原农村(农村或城市远郊区):(2)当2100KJ/s≤Qh≤21000KJ/s,且ΔT≥35K时:城市、丘陵(城市及近郊区):平原农村(农村或城市远郊区):(3)当Qh<2100KJ/s,或者ΔT<35K时:4、污染源下风向轴线浓度公式:He—排气筒有效高度。
He =H+ΔHQ—单位时间排放量,mg/s;U—排气筒出口处平均风速,m/s;P—分城市和乡村,E、F在一类。
σy—垂直于平均风向的水平横向扩散参数,m;σz—铅直扩散参数,m;σy =γ1Xα1,σz =γ2Xα2 为取样时间0.5h时。
σy1 =σy0.5(τ1/τ0.5)q 时间修正。
1h时q取0.3。
α1——横向扩散参数回归指数;α2——铅直扩散参数回归指数;γ1——横向扩散参数回归指数;γ2——铅直扩散参数回归指数;X——距排气筒下风向水平距离。
5、气温垂直递减率:γ<γd,稳定;γ>γd,不稳定;γ=γd时,中性。
二、地表水部分:1、混合过程段长度公式:B—河流宽度;H—平均水深;u—河流平均流速m/s;g—重力加速度,9.81m/s2; I—河流底坡,m/m。
2、完全混合模式(零维稳态模式)3、一维稳态模式K1—耗氧系数;K3—沉降系数。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个人总结知识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个人总结知识一、地表水评价级别记忆法ⅠⅡⅢⅣⅤ小中大小中大小中大小中大小中大复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二二二二4中红≥202*0中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二二二二4中红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二二二二二二二3中红202*0一≥100010000一≥50005000一≥10001000一≥200复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二二二二4中红中一一一一一一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三2大红,5中蓝简一一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三三三三1中红,4中蓝复一一一一一一二二二二二二三三三2大红,4大蓝中一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三三三三三1小红,4小蓝简二二二二二二二三三三三三三三三3小蓝复一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三三三三三1小红,4小蓝中二二二二二二二三三三三三三三三3小蓝简二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复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中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简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级1小蓝二、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水体中污染物迁移与转化:物理输移过程、化学转化过程、生物降解过程。
2、物理过程:指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混合稀释和自然沉淀过程。
混合稀释:紊动扩散(污染物自高浓度向低浓度区转移);移流(水流推动);离散(水流方向横断面上流速分布不均匀而引起分散)。
3、来自第三章:湖、库水混合方式分紊动混合(风力和水利坡度作用产生),对流混合(湖水密度差异产生)。
考试大环评工程师站点值得您收藏的好站点!4、影响生物自净作用的关键是:溶解氧的含量;有机污染物的性质;浓度以及微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5、河流中影响污染物输移的最主要的物理过程是对流和横向、纵向扩散混合。
6、横向扩散系数:可通过失踪试验确定,或按根据包含河流水深、流速以及河道不规则形的公式来估算。
纵向离散系数:可通过失踪试验确定,或利用包含流速、河宽、水深、河床粗糙系数的计算公式确定。
7、溢油动力学过程一般分为扩展过程和漂移过程。
扩散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惯性-重力阶段;重力-黏性阶段;黏性-表面张力阶段。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复习小结第一篇: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复习小结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复习小结内容介绍>>一、全面有序,心中有底有序就是复习要有计划。
分配复习时间以成绩提高最快为原则。
我拿到考试大纲和参考教材后制订一个粗略的复习计划,对于在职的我们,计划往往很难执行,尽管去年我的工作任务也很重,但我还是规定好每周的复习进度,按教材的页码或按大纲的条目都可,我花了近二十天的业余时间(晚上和周末)通读了一遍参考教材(尽管错误较多),四月份则精读。
五一黄金周七天则全封闭式参照大纲针对性看书和法律原文、技术导则,在这周时间,我花一些时间重点去复习自己尚未完全掌握的重要知识点,这样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最大的效益。
建议在5月考前这段时间,自己擅长的科目不应再花太多时间,而自己不擅长的一些科目,应多花时间去突击复习,效果肯定会好。
根据去年我的经验,我建议考四科的考生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对前三科至少要复习三遍,时间充足的应复习四遍。
按照记忆的规律来看,第一遍可能使你熟练地掌握百分之三十的知识内容,第二遍的复习能使你掌握百分之五十的知识内容,第三遍就能使你掌握百分之七十的知识内容,第四遍的复习你就能达到掌握百分之九十应考内容的效果。
考前最后几天,记忆力容易激活,应充分利用。
此时不宜再去复习具体的知识点,而应采取浮光掠影式的复习方式,应以轻松的心态,着眼于宏观的角度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或快速地从头到尾浏览翻一遍大纲和参考教材,在脑海里对其中每一个知识点留下最后的印象。
这种方法对付客观题比较有效。
二、紧扣大纲,万变不慌考试大纲是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考生对课程进行复习的依据。
考试大纲规定了课程考试的内容、范围、深度。
在运用大纲时,一定要根据大纲提出的要求,结合辅导教材,全面理解和掌握大纲的内容,并使其融会贯通。
有的考生据大纲整理了相关内容,虽然归纳的不是全面,但对考生有所帮助,这些资料去年我也看过,在此对他们的无私奉献表示笔者的衷心感谢。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基础复习考点汇总1.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基础复习考点汇总篇一噪声污染对人的危害:噪声会干扰睡眠。
噪声可引起多种疾病,会引起人体紧张的反应,刺激肾上腺的分泌,因此而引起心率改变和血压升高。
噪声还会使人的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从而易患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一些研究指出,某些吵闹的工厂企业里,溃疡症的发病率比安静环境高5倍。
噪声对人体的内分泌机能也会产生影响。
在高噪声环境下,会使一些女性的性机能紊乱,月经失调,孕妇流产率增高。
噪声对人心理影响主要是使人烦恼激动、易怒,甚至失去理智。
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容易引起工伤事故。
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基础复习考点汇总篇二地面沉降的危害主要有:(1)毁坏建筑物和生产设施;(2)不利于建设事业和资源开发。
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区属于地层不稳定的地带,在进行城市建设和资源开发时,需要更多的建设投资,而且生产能力也受到限制;(3)造成海水倒灌。
地面沉降区多出现在沿海地带。
地面沉降到接近海面时,会发生海水倒灌,使土壤和地下水盐碱化。
对地面沉降的预防主要是针对地面沉降的不同原因而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3.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基础复习考点汇总篇三湿地的效益:(1)湿地的生态效益:维持生物多样性。
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依赖湿地生存、繁衍的野生动植物极为丰富,其中有许多是珍稀特有的物种,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重要地区和濒危鸟类、迁徙候鸟以及其它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地。
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物种种群的存续,筛选和改良具有商品意义的物种,均具有重要意义;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
湿地在控制洪水、净化水质、调节水流方面功能十分显著。
此外,湿地的蒸发在附近区域制造降雨,使区域气候条件稳定,具有调节区域气候作用;降解污染物。
随着工农业生产和人类其它活动以及径流等自然过程带来农药、工业污染物、有毒物质进入湿地,湿地的生物和化学过程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
两年磨一剑:个人环评案例总结考了几年试,也考了几个小证,对写考试总结并不感兴趣,但环评不同,这是最让我感到心力交瘁、有心无力的一个考试,在查到案例87的时候,竟然有些热泪盈眶,感觉自己两年的努力终于圆满了,现写此小文,谨以此纪念考证的人生。
1、2015:2014年考完一建后,觉得2015年上半年可以再参加一个考试,上网选了半天,就选了环评。
买书、准备,刚开始看书和看天书差不多,采取和一建的方式,看完书后就做真题,然后把真题一道道标注在书上,那标的多的地方就是重点,800题做了一点点,感觉就是对自己的打击,准确率一点点,干脆直接放弃。
到2015年三月份时,开始复习。
案例买了一本贾生元的红皮书,做了两遍,因为公共课投入了太多的时间,案例就是最后两个月的时候才花了较多时间。
考试的时候才是最让我心力交瘁的时候,四门中三门公共课一门比一门让人无语,完全没有其他考试提前交卷的潇洒,拼命涂卡,才能按时交卷,而且没有一门有把握必过,案例反而是本次考试最轻松的一门,还提前了十几分钟交卷,也没感觉到那么累。
考完我就对老婆说,过是没希望了,如果过三门,明年就继续,否则,再也不碰环评的边了。
考完后,法规121,导则98,方法93,案例67,也是让人无语的很,三门公共课考完感觉差的很,反而低空飞过,感觉好点的案例,反而挂了,不过还算超出了预期,毕竟剩一门案例,2、2016:为了不重蹈覆辙,15年8月份就买了CG陈工的正版课件,然后有时间就陪着老婆去图书馆陪考一建,不过也看不进去,正式看书是在12月份陈工的案例班开课时,我是完完全全的跟着陈工的培训时间表来的,没有一次在线没听的,下面将我认为做的不错的几个地方分别总结一下。
1)时间利用:本人也是一个上班族,工作时紧时松,不能说上班时没有一点时间看书,但也不是随随便便的上班就是看书去了,为了充分利用时间,本人在办公室放了一本2015年的红皮书和一套案例50,家里一本2016的红皮书和案例50,中午休息或者快下班时,大家聊天喝茶时看个一道两道,晚上或者周末值班时事情比较少的时候多看一会儿。
1、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①国家环境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②地方环境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③环境保护部标准2、三同时制度及其适用范围①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②适用范围包括:新、改、扩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工程项目。
3、各环境要素专项评价等级划分依据①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包括工程性质、规模、选址选线、总体布局、工艺流程、原料使用、能源与水资源使用、影响环境的方式或途径、主要污染物种类、源强与排放方式去向以及降解转化难易程度、对生物的毒理作用等。
对于自然资源开发和区域开发项目,工程特征指开发方式、规模、范围、强度、影响等。
②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特征:包括自然物理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状况、环境功能与环境资源、环境敏感程度等。
③国家或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划要求:包括环境和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及其法定的保护对象、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环境保护规划等。
可根据具体项目所处区域环境敏感程度,工程污染或生态影响特征及其他特殊要求进行调整,但幅度不超过一级,说明理由。
④对于各环境要素已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应按导则的有关规定确定该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4、环境现状调查内容,自然环境概况包括哪几个方面①自然环境概况(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地质与水文地质,气候与气象,水文与水资源,土壤、动植物与生态)②社会环境概况③各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状况④评价范围内污染源调查5、污染物排放核算统计①废气可按点源、面源、线源等进行分析,说明源强、排放方式和排放高度以及达标与否等②废水应说明种类、成分、浓度、排放方式、达标与否以及排放去向等③废液应说明种类、成分、浓度、是否属于危险废物、处置方式和去向等④废渣应说明有害成分、浸出液浓度、是否属于危险废物、排放量、处理处置方式和贮存方法⑤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要明确Ⅰ、Ⅱ类,噪声和放射性应列表说明源强、剂量及分布⑥新建项目应算清主要污染物排放两本账,即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产生量和经过污染防治措施实现污染物削减后的最终排放量⑦改扩建项目应算清主要污染物排放三本账,即某种污染物改扩建前排放量、改扩建项目实施后扩建部分排放量、改扩建完成后总排放量(扣除以新带老削减量)6、水污染物削减措施①改革工艺,减少排污负荷量②节约水资源和提高水的循环使用率③对项目设计中所考虑的污水处理措施进行论证和补充,并特别注意点源非正常排放的应急处理措施和水质恶劣的降雨初期径流的处理措施。
环评考试心得环评考试心得(精选5篇)环评考试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环评考试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环评考试心得(精选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环评考试心得篇1环评考试心得我很高兴能够分享我环评考试的经验和心得,这不仅是因为我成功通过了考试,也因为我从中获得了宝贵的学习和应试技巧。
首先,环评考试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考试,要求考生对环境评估和预测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我建议大家在备考时,要系统地学习考试内容,包括环境评估的基础知识、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技巧,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应用等。
其次,我建议大家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解各个知识点,并通过练习题目来巩固自己的理解。
同时,对于考试中的案例分析,要学会从实际角度出发,结合理论进行评估和预测。
此外,我认为良好的应试技巧也是成功的关键。
我在备考期间,定期进行模拟考试,以锻炼自己在高压下的应试能力。
我还建议大家在考试期间,合理分配时间,不要在一道题目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同时要认真对待每一道题目,以确保不遗漏任何重要信息。
最后,我要感谢所有为我提供支持和帮助的人,包括我的家人、朋友和老师。
他们的鼓励和支持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也是我在考试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同时,我也要感谢那些在备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他们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并锻炼了我的毅力和耐性。
环评考试心得篇2环评考试心得1.考试心得环评考试相较于其他专业考试,可能需要涉及更多的实际操作内容。
建议在备考过程中,加强对实际操作的理解和掌握,例如了解环评工作的具体流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标准等。
同时,多进行案例分析和模拟演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复习方法环评考试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建议采用系统化、分阶段的方式进行复习。
首先,梳理知识点,形成知识框架,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其次,针对每个知识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理解和分析,有助于理解和应用。
环评考试心得5篇环评考试心得一•: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生必看:非本专业考生的考试心得这么多年的经验,总的就几条:一、心态调整是重点二、看书是根本三、眼耳手协同四、资料在精不在多五、考试技巧运气下面分开来说一、心态调整无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考生,要克服畏难心理,要有一次通过4门的勇气和决心。
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本来就2年的考试,若不能下定决心一年过,会造成循环考试的结果。
学习状态,我总结为:(一)既沉入考试,也脱离考试。
全身心投入,是为沉入其中,保持高层次的清醒,控制节奏和速度,是为脱离考试。
不沉入其中,难以静心学习;不脱离考试,往往追求细节和全部掌握,打乱学习节奏。
须知,我们学的最终目的是考试通过,不是成为专家和掌握全部知识。
(二)调整情绪。
抑郁的情绪会让思维的范围和灵活性受限,有利于长期记忆,兴奋的情绪有利于短期记忆c其实看书看着就稍微抑郁了。
(三)适度紧张,面对考试,适度的紧张有利于记忆,过于紧张乃至害怕不可取,特别是考试前,如果经过前面的认真复习,我相信都是充满信心的走进考场的。
心态调整说了这么多,其实我认为所有的考试,都是考的毅力,意志,只要在3-4个月内,都保持强大的意志,良好的心态,都会笑到最后。
二、看书是根本任何考试,书本都是最重要的,对环评师考试来说,法规、导则可略微看原文,有个总体印象,书本上是解剖来看的,通过导则,法律原文有个总体印象。
对案例,外行稍微阅读看下大部头案例即可,了解下环评报告是怎么回事,真要看,太累也学不到东西。
具体可看辅导教材的50题,以及贾老师的博客。
对本人这样记忆力太差的人来说,法律最好放后面一-点复习。
第一年就是复习早了忘记了。
三、眼耳手协同也是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耳■推荐第一遍学习听环球教育在线的课,这样不累;案例除外,基本上是浪费时间。
手,是指做题,每章节学习后及时结合辅导资料做做练习,但是错误也不少,且练习题过多。
另外,可以单独练习小计算和案例,给定时间内出答案,帮助记忆,也是一种模拟实战和检验学习效果的方法。
贾生元老师的环评工程师考试总结掌握熟悉和了解,了解透彻易通过;导则标准和方法,出题基础莫轻看;勿言出题偏大纲,其实就在书里边;认真读书三回合,不信当年通不过。
现状调查与评价,方法内容和结果;珍稀种,敏感区,时时刻刻要牢记;影响分析多定向,答题不必扯太多;保护措施是考点,往往要求很具体。
敏感目标要熟记,各个要素均涉及;保护区,要绕避,核心缓冲惹不起;实验区,可特办,不得新增污染源;未分区,虽少见,按照核缓更严厉。
水源地,关生命,风险评价列第一;人在世,需吃饭,没有耕地胃不干;有害物,毒害深,考试主考不正常;改扩建,三本帐,以新代老结旧帐。
验收调查考规范,工况范围和措施;监测布点是关键,影响目标落措施;专题调查敏感点,总量清洁和风险;监测审核未考过,也许以后会出现。
挖煤采矿主考题,生态污染兼俱备;洗选厂,排废水,净化利用莫外排;矿井水,先净化,选电井生还绿化矸石山,废石渣,堆置利用填地下;尾矿库,易溃坝,防尘排洪加绿化;采空区,易塌陷,防护煤柱或搬迁。
油气田,战略源,滚动开发要回顾;三期源项各不同,施工营运和封井;保护区、水源区,一般严禁去开采;实验区,可开采,主管同意调范围;废水废气废泥浆;处理利用有措施;油气都是燃爆品,风险评价要牢记。
水电站,规划先,梯级开发要协调;大坝挡,上下断,都有影响不一般;陆生态,水生态,水质水文又地质;水文情势变化大,影响洄游和三场;库区大,被淹没,移民安置老问题;壤侵蚀,物种移,水土保持硬措施;大坝下,或断流,生态问题数一数;低温水,小流量,过鱼设施切莫忘。
公路铁路与管线,现状调查分区段;如想穿越敏感区,比选方案要考虑;不管能否通过去,环评需先办手续;施工期,影响大,临时工程要弄清;取土场、弃土场,如不恢复土流失;高路堤,深路堑,土石方量会增多;降堤收坡低路基,桥隧代路可考虑;动物行人要通行,留设通道安全过;服务区,有污染,废气污水加油站;时常考个小风险,往往涉及水源地。
环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考试要点
1、适用范围
(1)规定了SO2、烟尘、NOX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的排放限值
(2)除煤粉发电锅炉和单台出力大于45.5MW(65t/h)发电锅炉以外的各种用途的燃煤、气、油的锅炉
(3)使用甘蔗渣、锯末、稻壳、树皮等燃料的锅炉参照最高排放浓度执行
2、适用区域划分类别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一、二、三类功能区
(2)两控区指酸雨和SO2
3、年限划分
(1)按使用年限分两个阶段记忆:时间划分按标准号 GB13271-2001 中2001年份划分
Ⅰ时段:2000年12月31日前建成使用的
Ⅱ时段:2001年1月1日后检查使用的 (含之前立项未建或未用和已建需扩改的)
4、一类区禁止新建以重、渣油为燃料的锅炉
5、烟囱高度规定
(1)燃煤、油(轻柴油、煤油除外)的锅炉烟囱高度规定依据装机容量 <1t/h20米,1~2:25米 2~4: 30米 4~10 :35米 10~20:40米,20~40:45米 (出力取上限,1t/h=0.7MW,装机容量1、2、4、10、20、40t/h,烟囱高度从20依次加5到45米);当容量大于40t/h 即28mw高度不低于45米,按环评报告确定。
(2)新建锅炉烟囱周围半径200米内有建筑物时,需高出3米。
(大气综排是5米)
(3)燃气、轻柴油、煤油不得低于8米。
(4)若高度达不到任何一项,最高排放浓度严于50%执行。
(大气综合排放标准中是:当烟囱高度不满足周围半径200米内建筑物5米,严于50%;当烟囱高度低于15米,外推后严于50%)
6、安装监测装置的规定
(1)》0.7MW(1t/h)时设置永久采样孔及相关设施
(2)单台容量》14MW(20t/h)安装固定连续监测仪(测SO2和烟尘)
环评大气综合排放标准考试要点
1、无组织:无排气筒或低矮排气筒排放
2、无组织排放SO2、NOx、颗粒物、氟化物监测时应在上风向2~50米设1个参照点,下风向2~50米设4个监控点,以浓度最高值计算,设点高度1.5米~15米,监控点与参照点距离不小于2米。
其余在下风向单位周界外10米设点,若预计无组织最大落地浓度超过10米,将监控点移至最大浓度点。
3、排放氯气、氰化氢、光气,排气筒高度不得低于25米。
一、《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1、适用范围:按照综排与行业不交叉的原则,除锅炉、炉窑、火电、炼焦炉、水泥、恶臭、汽车、摩托车外,其它均执行该标准。
2、指标体系:规定了33种,3项指标----有组织:最高浓度、最高速率,缺一均不达标。
无组织:监控点及浓度限值。
3、标准分级:一、二、三级(现有);二、三(新)级别与功能区类别对应,一类区禁止新建扩建污染源,一类区现有的改建执行现有的一级。
4、排气筒高度速率的规定:
(1)200米半径范围内建筑物5米(注:锅炉标准中是3米),否则速率严于50%执行;
(2)排相同物,2筒间距小于高度之和应视为1根等效,等效后速率为2者之和,即
Q=Q1+Q2,高度为2者平方和的一半再开方,即1/2(h12+h22)再开方。
位置筒1、2连线上,以1为原点则,距筒1的距离X=a(Q-Q1)/Q=aQ2/Q (a为2筒间距)。
(3)若筒高出于2标准之间,以内插法算最高速率,例如:筒高18米,在15米~20米之间,故内插算 Q=Q15+(Q20-Q15)(18-15)/(20-15)
理解记忆:高度在2者间,速率肯定也在2者间,所以速率=低筒的+2者速率差/高度差X比低的高多少Q=Q15+[(Q20-Q15)/(20-15)]X(18-15)
(4)若筒高在之外,即大于最大或小于最低,用外推法。
理解(验证结果正确与否) H高于最大,Q比然高于最大,反之亦然。
1)高于最大值时 Q=Q高(h/h高)2 如:新源SO2 筒高H=110 米>100米(最高值) 则
Q110=Q100(110/100)2
2)低于最低值时 Q=Q低(h/h低)2 如新源SO2 筒高H=10 米<15米则
Q10=Q15(10/15)2
(5)新源高度不应低于15米,若必须低于15米,应按标准外推(上面第4条第2)点)后再严于50%。
注意与(1)条及过滤排放标准对比下,这里强调外推后严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