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分类和种类
- 格式:docx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4
动物种类有几种哺乳动物、两栖动物、圆口类、鸟类、鱼类、爬行动物。
动物种类有几种11、按生活环境来分可分为3种:陆生动物,水生动物,两栖动物。
2、按等级分可分为两种:高等动物,低等动物。
3、按形态来分可分为两种: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
4、按食性可分为四种:肉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腐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
5、按哺乳方式可分为两种:哺乳动物、非哺乳动物。
最早的海洋动物地球早期的生命只在有水的环境中生存,最早的海洋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直到5亿年前,最早的脊椎动物之一——头甲鱼才在海洋中出现。
最早的'两栖动物最早的两栖动物是从鱼类进化而来的脊椎动物,身体还长着尾巴和类似鱼鳞的鳞片。
它们主要在海洋中生活,有时也会到陆地上行走。
早期爬虫类动物最早的爬虫类出现在石炭纪,是由两栖动物进化而来的。
它们偏好生活在干燥的地方,并且快速地扩大活动范围,地球上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如恐龙。
哺乳动物的出现早期的哺乳动物与爬虫类相比,体型小、不强壮。
但是,当恐龙和其他爬虫类动物灭绝后,哺乳动物就扩大栖息地,逐渐统治陆地,它们的体态也开始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动物种类有几种2动物分为这六大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圆口类、鸟类、鱼类、爬行动物。
1、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动物世界中形态结构最高等,哺乳动物的巢虽然不如鸟类的精致,但花样繁多、地点多变。
与其他动物相比,哺乳动物对幼仔所花的时间和精力要多很多。
通常,哺乳动物每次的产仔量较少,幼仔需要大量的照顾才能顺利成长。
哺乳动物的代表有虎、狼、斑马等。
2、两栖动物一般来说,两栖类动物都是卵生,成体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少数种类生活在水中,一般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两栖动物的幼体要通过鳃呼吸。
这些鳃的表面多是肉质的。
呈羽毛状,且有良好的血液供应,便于从水中获取氧气。
两栖动物的代表有鱼螈、石蛙、吻蚓等。
3、圆口类现存圆口纲类动物种数不多,仅50种左右。
产于中国东北的七鳃鳗就是圆口类动物,因为这类动物没有上下颌,又叫无颌类。
各种动物的分类及描述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一类具有乳腺和哺育幼崽的动物。
这类动物的身体覆盖着毛发,产生活体温,并通过肺呼吸。
哺乳动物的分类非常广泛,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种类:1.食肉动物:如老虎、狮子和狼,它们以肉类为食。
2.猛兽动物:如熊和狒狒,它们体型庞大且力量强大。
3.飞行动物:如蝙蝠和飞鼠,它们能够飞行。
4.食草动物:如牛、羊和马,它们以植物为食。
5.啮齿动物:如鼠类和兔子,它们具有特殊的啮齿。
鸟类鸟类是一类具有羽毛和翅膀的动物,它们能够飞行。
鸟类的分类也非常丰富,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种类:1.食虫鸟:如燕子和蜂鸟,它们以昆虫为食。
2.食肉鸟:如鹰和秃鹫,它们以其他动物为食。
3.水鸟:如鸭子和天鹅,它们适应水生环境。
4.猛禽类鸟:如鹰和隼,它们是捕食性的鸟类。
5.飞禽类鸟:如鸽子和鹦鹉,它们比较适应人类的环境。
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是一类冷血动物,它们具有鳞片和爪子。
爬行动物的分类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种类:1.蛇类:如眼镜蛇和蟒蛇,它们具有无腿的身体结构。
2.爬行类:如鳄鱼和龟类,它们适应___和陆生环境。
3.蜥蜴类:如蜥蜴和变色龙,它们能够爬行和爬树。
4.鳄鱼类:如鳄鱼和鳄鱼类动物,它们是大型的爬行动物。
昆虫昆虫是一类具有六条腿和外骨骼的小型动物。
昆虫的分类非常多样,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种类:1.蝴蝶类:如蝴蝶和飞蛾,它们具有美丽的翅膀。
2.蚂蚁类:如蚂蚁和蚂蚁类昆虫,它们具有强大的社会结构。
3.蜜蜂类:如蜜蜂和黄蜂,它们能够产生蜜和蜂蜡。
4.跳蚤类:如跳蚤和虱子,它们寄生在其他动物身上。
5.蜘蛛类:如蜘蛛和蜘蛛类昆虫,它们具有捕食性生活方式。
以上是各种动物的分类及部分描述,只涵盖了主要种类,实际上动物的分类非常广泛且复杂,这份文档仅作简要介绍。
动物种类:按进化顺序一、无脊椎动物1、原生动物门:单细胞,结构简单。
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太阳虫2、腔肠动物门:有口无肛门。
海葵、海蜇、珊瑚虫3、扁形动物门:出现中胚层。
两侧对称。
猪肉绦虫、涡虫、血吸虫4、线形动物门: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
蛔虫、钩虫、蛲虫、小麦线虫5、软体动物门:三胚层,有真体腔,身体柔软,无体节,有外套膜。
鲍、蜗牛、角贝、石鳖、牡蛎、乌贼、鹦鹉螺6、环节动物门:身体分节,次生体腔,后肾管,索式神经。
蚯蚓、沙蚕、水蛭7、节肢动物门:身体分部,有外骨骼,附肢分节,有气管,神经系统发达。
蜜蜂、蜻蜓等昆虫,蜘蛛、蝎子、虾、蟹、蜈蚣、三叶虫(已绝灭)8、棘皮动物门:中胚层形成内骨骼,次生体腔,幼体左右对称,成体辐射对称。
海百合、海参、海星、海胆二、脊椎动物(分类上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脊索动物门包括3个亚门:头索动物亚门、尾索动物亚门和脊椎动物亚门)9、鱼纲:体表被鳞,鳃呼吸,尾和鳍游泳,终生生活在水中。
分软骨鱼类(鲨、鳐和鲛)和硬骨鱼类。
10、两栖纲:皮肤裸露,具五趾,变态发育(幼体水中,用鳃呼吸,成体陆地,用肺呼吸)。
蛙、蟾蜍、大鲵、蝾螈11、爬行纲:皮肤被角质鳞或甲,有胸廓,五趾型附肢,体内受精,卵生(羊膜卵)。
龟鳖、鳄、蜥蜴、蛇、恐龙(已绝灭)12、鸟纲:体表被羽,前肢变成翼,用肺呼吸,有气囊,体温恒定,卵生。
鸵鸟(最大)、蜂鸟(最小)13、哺乳纲:体表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蝙蝠、鼠、袋鼠、猫、鲸、海豚、海牛、象、马、牛附:鸟纲的各个禽种及其生态类型:根据生态类型分为游禽、涉禽、鹑鸡、鸠鸽、攀禽、猛禽和鸣禽七个生态类型:游禽:喙扁阔或尖长,腿短而具蹼,翼强大或退化。
涉禽:喙细而长,脚和趾均很长,蹼不发达,翼强大。
鹑鸡:啄短而强,足和爪强健,翼短圆。
鸠鸽:喙短、基部具蜡膜,足短健,翼发达。
攀禽:喙强直,足短健、对趾型,翼较发达。
猛禽:喙强大呈钩状,足强大有力,爪锐钩曲,翼强大善飞。
从1到100的动物分类
1. 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是一类具有乳腺喂养幼崽的动物,它们的身体通常有毛发覆盖。
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猫、狗、狼、狮子、老虎等。
2. 鸟类
鸟类是一类有羽毛、能够飞行的动物。
它们通常有喙和翅膀。
鸟类包括鸽子、鹦鹉、老鹰、鸽子、鸭子等。
3. 爬行动物
爬行动物主要包括两类:爬行类和龟鳖类。
爬行类包括蛇、蜥蜴、鳄鱼等;龟鳖类包括乌龟、陆龟等。
4. 两栖动物
两栖动物是一类能够在水中和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它们通常具有特殊的皮肤和四肢。
两栖动物包括青蛙、蟾蜍、蝾螈等。
5. 鱼类
鱼类是一类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
它们的身体通常被鳞片覆盖,并具有鱼鳍和鳃。
鱼类包括鲤鱼、鲨鱼、金鱼等。
6. 昆虫
昆虫是一类具有六条腿和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的动物。
昆虫包括蝴蝶、蚂蚁、蜜蜂、蚊子等。
7. 篷螳
篷螳是一类拥有多节身体和许多腿的节肢动物。
它们通常有硬壳保护身体,如甲壳虫、蚂蚁、螳螂等。
这只是从1到100的动物分类的简要概述。
地球上有着丰富多样的动物种类,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生活方式。
通过对动物进行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特点。
动物分为哪几类?动物是生物的一个种类。
它们一般以有机物为食,能感觉,可运动,能够自主运动、活动或能够活动之物。
动物分类是考试常考内容,也是在做题中容易错的考是重要内容,下面对于相关分类进行总结。
一、按生活环境来分可分为三大类:陆生动物,水生动物,两栖动物。
陆生类动物--陆生动物指在陆地生活的动物,绝大多数都呼吸空气。
如羚羊、斑马。
水生动物--是指主要在水中生活的动物。
大多数水生动物是在物种进化中未曾脱离水中生活的水生动物,也有像鲸鱼和水生昆虫之类由陆生动物转化成水生动物的水生动物,后者有的并不靠水中的溶解氧来呼吸。
如扬子鳄。
两栖动物--是一类原始的、具五趾型的变温四足动物,皮肤裸露,分泌腺众多,混合型血液循环。
其个体发育周期有一个变态过程,即以鳃(新生器官)呼吸生活于水中的幼体,在短期内完成变态,成为以肺呼吸能营陆地生活的成体。
如青娃,娃娃鱼(大鲵),蝾螈等。
二、按等级分可分为两大类:高等动物,低等动物。
高等动物--一般指的是身体结构复杂、组织和器官分化显著并具有脊椎的动物,也就是说,一般我们把自然界的动物分为两大类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例如人。
低等动物--低等动物是指身体结构简单,组织及器官分化不显著,没有脊椎的无脊椎动物。
三、按形态来分可分为两种: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
例如水螅、海葵、水母等。
脊椎动物--是指有脊椎骨的动物,是脊索动物的一个亚门。
数量最多、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由软体动物进化而来。
如海马。
无脊椎动物--是背侧没有脊柱的动物,它们是动物的原始形式。
其种类数占动物总种类数的95%。
如蜜蜂、苍蝇、蚊子、蚂蚁、蟑螂等。
四、按食性可分为四种:肉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食腐性动物、杂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是指以捕捉其他动物为食料的动物。
如鲨以捕捉其他鱼类为食,鹰、狮等禽兽以其他兽类、鸟、蛇、鱼及昆虫等动物为食料。
植食性动物--是主要摄食活的植物,包括摄食植物的叶、种子和果实,吸取植物叶汁及真菌的动物。
动物的分类和特征动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类群之一,其分类和特征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通过对动物的外貌、生态、行为等方面的观察和研究,科学家们成功地将动物分为不同的分类群体,并根据它们的共同特征进行进一步的细分。
本文旨在介绍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一、动物的分类种类动物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一般常用的分类方式包括按脊椎、按骨骼结构、按分布区域以及按生态类型等。
以下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动物分类和特征:1. 按脊椎分类按脊椎的有无,动物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脊椎动物包括鸟类、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等,它们都具有明显的脊椎结构,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
无脊椎动物包括昆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珊瑚等,它们在进化过程中失去了脊椎的特征,多数生活在水生环境中。
2. 按骨骼结构分类根据骨骼结构的不同,动物可分为软骨鱼、硬骨鱼、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几类。
软骨鱼由软骨构成,骨骼较为柔软;硬骨鱼具有硬骨骼,能够提供更好的身体支撑;爬行动物的骨骼结构适应了陆地生活的需求;鸟类具有轻巧但坚韧的骨骼,有利于飞行;哺乳动物的骨骼结构适应了多样化的生活方式。
3. 按分布区域分类根据动物的分布区域,可以将其分为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和空中动物。
陆生动物主要生活在陆地上,如哺乳动物、爬行动物等;水生动物主要生活在水中,如鱼类、鲸类等;空中动物主要以飞行为主,如鸟类、昆虫等。
每种类型的动物都有其独特的适应能力和特征。
4. 按生态类型分类根据动物的生态类型不同,可以将其分为食肉动物、食草动物、食虫动物、杂食动物等。
食肉动物主要以其他动物为食,具有锐利的牙齿和爪子;食草动物主要以植物为食,拥有适应植物消化的特殊结构;食虫动物以昆虫或其他小动物为食;杂食动物则可以吃植物和动物食物。
二、动物的共同特征除了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划分,动物还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这些特征不仅使我们能够区分动物和其他生物,还有助于了解动物的生态和行为习性。
动物的分类爬行类动物、飞禽类动物、哺乳类动物、昆虫类动物、家禽类动物、鱼类动物、食肉类动物。
爬行类动物:蛇蜥蜴蛇蜥蜴壁虎、龟、鳖、鳄鱼等属于脊椎动物亚门。
它们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能比两栖类更能适应陆地生活环境。
身体已明显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部。
颈部较兴旺,可以灵活转动,增加了捕食能力,能更充分发挥头部眼等感觉器官的功能。
骨骼兴旺,对于支持身体、保护内脏和增强运动能力都提供了条件。
用肺呼吸,心脏由两心耳和分隔不完全的两心室构成,逐步向把动脉血和静脉血分隔开的方向进化。
大脑构造比两栖类有了进一步开展,感觉器官也增加了复杂程度,功能增强。
在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中,卵的构造和胚胎发育也出现一些变化,卵外包着坚硬的石灰质外壳,能防止卵内水分的蒸发,同时是体内受精,摆脱了生殖发育中受精时对水的依赖;胚胎发育中出现羊膜和羊水,胚胎可以在羊水中发育,既可防止枯燥,又能防止机械损伤。
爬行动物在中生代很繁盛,几乎遍布全球,恐龙就是当时的代表。
以后由于气候和地壳的变动,绝大多数种类灭绝。
现存种类约5000多种,常见的有蜥蜴、蛇、龟、鳖、鳄鱼等。
爬行纲是体被角质鳞或硬甲、在陆地繁殖的变温羊膜动物〔Amniota〕。
是一支从古两栖类在古生代石炭纪末期分化出来产羊膜卵的类群,它们不但继承了两栖动物初步登陆的特性,而且在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以及适应陆地生活和繁殖等方面,获得了进一步开展。
爬行类是真正的陆栖脊椎动物,同时古爬行类还是鸟、兽等更高等的恒温羊膜动物的演化原祖,因此,本纲动物在脊椎动物进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
爬行纲在地质史的中生代曾盛极一时,种类和数量极其繁多,在中生代的末期出现衰退。
现存种类只包括鳄、龟、蜥蜴和蛇等动物。
其中个体最大的是产于亚洲东南部的网蟒〔Python reticulatus〕,全长可达9.9m,而最小的蜥蜴为斑点圆趾虎〔Spha erodactylus argus〕,全长却只有36mm。
动物的七个等级的分类标准
一、 动物的七个等级分类标准
1、物种等级:有类、属、种三个级别组成,分别指食物链的具体种类,比如鹅属鸭种、驼鹿属羚羊种、鸟属鹰种等。
2、生境等级:分为海洋环境、淡水环境、陆地环境等,比如海鸥、水豚属于海洋环境类动物,青蛙和麻雀属于淡水环境类动物,老虎和野牛属于陆地环境类动物。
3、生活习性等级:包括捕食型、被食型、寄生型、共生型等,比如老虎和狼属于捕食型动物,羊群和牛群属于被食型动物,蝴蝶和蚊子属于寄生型动物,鸽子和兔子属于共生型动物。
4、繁殖习性等级:有卵生型、胎生型、去胎生型、完全胎生型等,比如鱼类和甲壳类动物属于卵生型动物,牛羊马等动物属于胎生型动物,蝙蝠和黑猩猩属于去胎生型动物,海狸和袋鼠属于完全胎生型动物。
5、交配习性等级:单性交配型、多性交配型、有性交配型和无性交配型,比如蚂蚁和蜜蜂属于单性交配型动物,狗、猫等属于多性交配型动物,马鹿和兔子属于有性交配型动物,水螅虫属于无性交配型动物。
6、行动习性等级:有游动型、活动型和活动静止型,比如大象和驼鹿属于游动型动物,猿类和树懒属于活动型动物,海龟和青蛙属于活动静止型动物。
7、社会习性等级:有社会性动物和无社会性动物,前者的群体
可能有有序的等级制度,比如狼群和鸟群,后者一般是胆小型动物,比如老鼠和野兔。
动物的种类和作用一、动物的种类1、动物分类:动物按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动物两大类。
动物已知150万种,其中昆虫100万多种,是种类最多的类群。
无脊椎动物有:、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和;脊椎动物有:、两栖类、爬行类、和。
它们的生活环境是从水生到陆生,结构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符合生物进化趋势。
2、无脊椎动物(1)腔肠动物: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水螅等,其中大多数种类生活在海洋中,如;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如。
水螅的身体只能分出,分不出和。
经过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称为。
这种身体结构便于它水螅的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 和构成,这两层细胞中间填充着它们的分泌的,内胚层细胞所围成的空腔叫作。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体表有,。
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海蜇经加工后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
(2)扁形动物常见的扁形动物有涡虫、血吸虫、绦虫。
扁形动物中是自由生活的,大多数扁形动物在人和动物体内。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背腹;有口无肛门。
练习1、我国的西沙群岛有着连绵千米的珊瑚礁,形成珊瑚礁的珊瑚虫其显著特征是()A、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B、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C、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D、身体呈圆筒形,身体分节练习2、腔肠动物所具有的特殊细胞是()A、腺细胞B、变形细胞C、刺细胞D、生殖细胞练习3、在海边游泳被海蜇蜇伤后,用肥皂水进行清洗可缓解疼痛,下列有关海蜇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蜇的身体由内、中、外三个胚层B、海蜇蜇人的刺细胞分布在外胚层中C、海蜇的消化腔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D、海蜇与水母、血吸虫同属于腔肠动物练习4、涡虫的消化器官包括()A、口、肠、肛门B、口、咽、肠C、口、咽、消化腔D、口、小肠练习5、下列各项中,属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的是()A、两侧对称B、有刺细胞C、营寄生生活D、有口无肛门练习6、观察下列水螅纵切面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食物由[]进入;在[]消化,食物残渣由[]排出。
动物的五种分类方法动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种类之一,根据不同的特征和分类方法,可以将动物分为五大类:原生动物界、腔肠动物界、节肢动物界、软体动物界和脊索动物界。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五种分类方法。
一、原生动物界原生动物界是动物界中最简单的一类,包括了最原始的单细胞生物。
这些生物体结构简单,没有真正的组织器官,也没有真正的体腔。
原生动物界的生物体形态多样,有的呈球状、杯状或扁平状,有的具有鞭毛或纤毛等。
常见的原生动物有阿米巴、原虫等。
二、腔肠动物界腔肠动物界是由具有真正的腔肠体腔的动物组成的。
这些动物体内有一个空心的体腔,体腔内充满液体,起到支撑和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腔肠动物主要分为两大类: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
环节动物的代表是蚯蚓,它们体内由一系列的相同结构的环节组成;软体动物的代表是蜗牛、蛞蝓等,它们的外骨骼较为柔软。
三、节肢动物界节肢动物界是动物界中最为庞大的一类,包括了昆虫、蜘蛛、螃蟹等。
这些动物体内具有明显的节肢,每个节肢上都有一对附肢,能够完成不同的功能。
节肢动物的外骨骼坚硬,能够提供保护和支持,并且可以通过蜕皮来增长。
节肢动物的身体分为头、胸和腹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特定的功能。
四、软体动物界软体动物界是由体内没有骨骼的动物组成的。
这些动物的身体柔软,通常由软体组织构成。
软体动物的身体分为头、足和内脏三个部分,内脏位于足的上方。
软体动物的代表有蜗牛、蛞蝓、贻贝等。
它们的外壳由钙质或角质构成,能够提供保护。
五、脊索动物界脊索动物界是动物界中最为高级的一类,包括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中的一些类群。
脊索动物的特征是体内有一个坚韧的脊索,这个脊索贯穿于整个身体,起到支撑和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
脊索动物分为两大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的代表有人类、鱼类、鸟类等,它们的脊椎骨构成了动物的骨架;无脊椎动物的代表有海绵、珊瑚、蛤蜊等,它们没有脊椎骨。
动物的五种分类方法分别是原生动物界、腔肠动物界、节肢动物界、软体动物界和脊索动物界。
动物的分类和特征动物是地球上生物界中最为丰富多样的类群之一。
它们根据不同的特征和形态被分为不同的类别,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复杂的多细胞生物,动物界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多样性。
本文将探讨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一、动物的分类1. 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是指没有脊椎骨的动物,包括海绵动物、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等。
它们构成了动物界中最大的一类,数量多样且种类繁多。
2. 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是指具有脊椎骨的动物。
在脊椎动物中,又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更细致的分类。
- 鱼类:鱼类是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类群之一,它们生活在水中,呼吸通过鳃进行。
鱼类的特征是身体纺锤形,有鳞片覆盖,通过尾鳍进行游泳。
- 两栖动物:两栖动物可以在水中和陆地上生活。
青蛙和蝾螈是两栖动物的代表,它们的特征包括四肢和有肺呼吸。
- 爬行动物:爬行动物包括蜥蜴、蛇和鳄鱼等。
它们的特征是具有鳞片、四肢和肺呼吸。
- 鸟类:鸟类是能够飞翔的脊椎动物,它们具有羽毛、骨骼轻型化和产卵等特征。
- 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中最进化的类别,它们具有胎生和哺乳的特征,能够产生乳汁喂养幼崽。
二、动物的特征1. 多细胞构造:与原生动物和其他一些简单的生物相比,动物由多个细胞组成,形成了组织和器官,能够完成更加复杂的生命活动。
2. 肌肉和神经组织:动物具有肌肉和神经组织,这使它们能够进行自由运动和感知外界环境。
3. 呼吸和循环系统:动物根据不同的环境和生活方式,发展出了多种不同的呼吸和循环系统。
例如,水生动物通过鳃进行气体交换,而陆生动物通过肺呼吸。
4. 消化系统:动物通过消化系统摄取和消化食物,提供能量和养分供给。
5. 生殖方式:动物的生殖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卵生、胎生和卵胎生。
这些生殖方式使得动物能够繁殖后代,延续种群。
6. 进化和适应:动物界中的物种通过进化和适应,逐渐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特征。
例如,鸟类进化出了羽毛和飞翔的能力,使其在空中自由翱翔。
动物的分类:无脊椎动物,脊索动物无脊椎动物一.原生动物门(一)特征1.单细胞动物2.具有各种功能的细胞器3.身体微小、形态多样4.具有三种营养方式(植物性营养、动物性营养、渗透营养)5.呼吸和排泄主要通过体表进行6.生殖方式多样:无性生殖:①二分裂②出芽生殖③复分裂(裂体生殖、孢子生殖),有性生殖:①接合生殖②配子生殖7.多在液体环境或潮湿土壤中生活8.许多种类以包囊的形式度过不良环境(二)分类1.鞭毛纲:具鞭毛(1)植鞭亚纲:盘藻、团藻、夜光虫、沟腰鞭虫、裸甲腰鞭虫(后三种会引起赤潮)(2)动鞭亚纲:利什曼原虫(黑热病)、锥虫、鳃隐鞭虫、披发虫(与白蚁共生)2.肉足纲:用伪足运动和摄食(1)根足亚纲:痢疾内变形虫、变形虫(2)辐足亚纲:太阳虫、放射虫3.孢子纲:全部寄生疟原虫:寄生于红细胞和肝细胞,能引起疟疾球虫:寄生于脊椎动物消化器官的上皮细胞4.纤毛纲:具纤毛,如:草履虫、喇叭虫、钟虫、纤毛虫二.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一)门的主要特征1.体柔软而多孔,似海绵2.固着生活,体型多不对称,少数对称3.有细胞分化,但没有明确的组织4.具特殊的水沟系5.胚胎发育有胚层逆转现象6.海产种类发育中具有两囊幼虫(二)分类:根据骨骼的骨针和水沟系的特点分三纲钙质海绵纲:白枝海绵、毛壶六放海绵纲:拂子介、偕老同穴寻常海绵纲:沐浴海绵、淡水海绵(三)地位:侧生动物三.腔肠动物门(一) 主要特征1.体形多数辐射对称,少数两侧对称2.具两胚层及消化循环腔3.有原始的组织分化4.出现网状神经系统(扩散神经系统)5.具水螅型和水母型6.生殖方式多样,有的种类生活史中有世代交替(二) 分类水螅纲:水螅水母纲:海月水母,海蛰珊瑚纲:海葵,红珊瑚四.扁形动物门(一)主要特征1.身体扁平,两侧对称2.出现中胚层3.皮肌囊发达4.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5.排泄系统为原肾管6.梯状神经系统7.生殖系统复杂(二)分类1.涡虫纲:三角涡虫(再生能力强)2.吸虫纲:日本血吸虫,姜片虫,肝片吸虫(本纲多为寄生)3.绦虫纲:猪带绦虫五.线形动物门(一)主要特征1.身体一般为长线形,体表具角质膜2.具原体腔(假体腔、初生体腔)3.消化系统有口有肛门4.排泄系统腺型或管型5.大多雌雄异体,异形;直接发育或间接发育6.无呼吸、循环系统7.水生、陆生或寄生,分布广泛(二)分类1.线虫纲:蛔虫,蛲虫,钩虫,丝虫2.轮虫纲:轮虫六.环节动物门(一)主要特征1.身体分节2.次生体腔(真体腔)3.具疣足和刚毛(运动器官)4.闭管式循环系统5.排泄系统是后肾管6.链状神经系统7.海产种类个体发育经担轮幼虫阶段(二)分类1.多毛纲:沙蚕2.寡毛纲:水丝蚓,带丝蚓,环毛蚓3.蛭纲:水蛭(蚂蝗),宽体金线蛭七.软体动物门(动物界第二大类群)(一)主要特征1.身体柔软、不分节2.身体分头、足和内脏团三部分3.具外套膜4.具贝壳5.初生体腔和次生体腔同时存在6.多为开放式循环(具血窦,动静脉不相连)7.链状神经系统,多具神经节8.海产种类个体发育经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阶段(二)分类1.多板纲:石鳖2.腹足纲:螺类3.瓣鳃纲:双壳类4.头足纲:乌贼八.节肢动物门(一)主要特征1.身体分头、胸、腹三部,附肢分节2.体被外骨骼,有蜕皮现象3.肌肉成束,不形成皮肌囊4.混合体腔,开放式循环5.呼吸器官与排泄器官形式多样6.链状神经系统,神经节随体节愈合而合并(二)分类(1)有鳃亚门1.三叶虫纲:三叶虫2.甲壳纲:虾、蟹(2)有螯亚门3.口纲:鲎4.蛛形纲:蜘蛛,蝎,蜱(3)气管亚门5.原气管纲:6.多足纲:蜈蚣7.昆虫纲:蝗虫、蜜蜂、蚂蚁、蚊子、苍蝇、蜻蜓、蛾、蝶。
动物种类划分大纲导言:动物是地球上生物界中最为多样化的类群之一,包括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动物分类的研究,对动物种类的划分也越来越具体和细致。
本文将按照动物的分类层级,从大类到小类,对动物种类进行划分,并介绍每个类群的特点和代表物种。
一、无脊椎动物(Invertebrates)无脊椎动物是指没有脊柱和脊骨的动物,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1. 海绵动物(Porifera):没有组织和器官分化,多孔动物,如海绵;2. 刺胞动物(Cnidaria):具有刺细胞,如水母、珊瑚;3. 扁虫动物(Platyhelminthes):身体扁平,不分节,如吸虫、绦虫;4. 线形动物(Nematoda):身体圆柱状,两端尖,如蛔虫;5. 软体动物(Mollusca):体壁有软质外套皮,如腹足类动物、头足类动物;6. 节肢动物(Arthropoda):体表硬化成外骨骼,分节明显,如昆虫、蛛形动物、甲壳动物;7. 棘皮动物(Echinodermata):体表覆盖针状硬板,如海星、海胆;8. 环节动物(Annelida):体分节明显,如蚯蚓、水蛭;9. 担子菌动物(Sponges):体内有骨骼支持,如海鞘。
二、脊椎动物(Vertebrates)脊椎动物是指具有脊柱和脊骨的动物,包括以下几大类:1. 鱼类(Fish):水生动物,呼吸通过鳃进行,如鲨鱼、鲑鱼;2. 两栖动物(Amphibia):早期生活在水中,后期生活在陆地上,如青蛙、蝾螈;3. 爬行动物(Reptilia):四肢爬行动物,皮肤角质化,如蜥蜴、龟类;4. 鸟类(Aves):体温恒定、有羽毛、有翅膀的动物,如鸽子、鸭子;5. 哺乳动物(Mammalia):胎生动物,雌性乳腺发达,哺乳喂养幼崽,如人类、猫、狗。
三、哺乳动物进一步划分: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中最为复杂和多样化的类群,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以下几大类:1. 真兽亚纲(Theria):真正哺乳动物,包括下面的三个类群;2. 爬山兽亚纲(Metatheria):有袋类动物,后肢发达,雌性乳腺通过袋育幼,如袋鼠、袋熊;3. 双孔亚纲(Monotremata):卵生哺乳动物,雌性有乳腺,但没有真正的乳头,如针鼹鼠、鸭嘴兽;4. 真盘亚纲(Eutheria):胎生哺乳动物,通过真正的胎盘来滋养胎儿,包括大多数哺乳动物,如人类、猫、狗。
分类标示颜色:门—亚门-纲(类)—亚纲-目—科—亚科—属1 原生动物门全都是单细胞动物,是最原始的动物,其中我们熟悉的有眼虫、草履虫2 中生动物门结构简单的内寄生动物,有记录的种类不多3 多孔动物门又称海绵动物门。
海绵是原始的多细胞动物4 扁盘动物门到目前为止,此门被丝盘虫一种动物独占~~~厉害,不得不服~~5 古杯动物门顾名思义,“古”意思是此类动物已灭绝了,“杯”就是说它们长得像杯子6 腔肠动物门这里有水螅、水母、海葵和珊瑚,很熟悉吧,不多说了7 栉水母动物门也有人把这个门归入腔肠动物门,作为栉水母纲8 扁形动物门有涡虫、吸虫、绦虫等我们常听说的寄生虫9 螠虫动物门海洋底栖动物,身体呈柱形或长囊形10 舌形动物门全都是“吸血不眨眼”的寄生虫,分类地位尚难确定11 奇怪动物门在1994年新发现的一类动物,人类对它们所知甚少12 纽形动物门比扁形动物略高等的类似动物13 颚胃动物门体形很小,生活在浅海的细沙中,人们了解得不多14 线虫动物门一个庞大的家族,包含有很多人肚子里长过的-—蛔虫15 腹毛动物门身体腹面长有纤毛的一类动物16 轮虫动物门很小,与原生动物类似17 线形动物门与线虫动物类似的一类动物18 鳃曳动物门生活在靠近两极的冷水中的海洋底栖动物,有记载的种类极少19 动吻动物门和鳃曳动物类似20 棘头虫动物门身体前端有吻的一类动物21 铠甲动物门 1983年才发现的一个新门,目前没有准确分类22 内肛动物门苔藓状的小动物24 星虫动物门与前面说的螠虫动物相似25 软体动物门包含有大量常见动物,我将在后面详细解说26 软舌螺动物门已灭绝27 缓步动物门很强的一类动物,能忍受高温、绝对零度、高辐射真空和高压28 有爪动物门身体呈蠕虫状,足呈圆柱形,末端有爪,近乎灭绝29 节肢动物门动物界中种类占三分之二以上的动物,留到下面介绍这个庞大的家族30 腕足动物门有时你会在街头地摊上看见一些像贝壳的化石就是这类动物留下的31 外肛动物门曾经与内肛动物为同一门合称苔藓动物,现已分开32 帚虫动物门又一个很小的门,又是只有10几种动物,又都是海洋底栖动物33 古虫动物门在5。
动物分类和种类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八年级生物上册
一、无脊椎动物
1、腔肠动物:水螅、水母、海蜇、海葵、珊瑚
水螅纲,就是水螅,薮枝螅,僧帽水母这样的;
水母纲:一般是大形水母,像海月水母,海蜇等等,
珊瑚纲:有珊瑚和海葵。
2、扁形动物: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寄生虫宿主)
3、线形动物:书上的有,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秀丽隐杆线虫(秀丽隐杆线虫不是寄生虫,而是自由生活的),网上说的还有鞭虫、旋毛虫
4、环节动物:书上说的有蚯蚓,沙蚕,土蚕、蛭
网上说的还有(水蛭、鱼蛭、山蛭沙蚕、沙蝎,蚂蟥、海生)
5、软体动物:鲍鱼,鱿鱼,墨鱼,扇贝,河蚌,蜗牛,田螺,蛤,牡蛎,贻贝,蛏,螺蛳,玉螺,香螺,红螺,钉螺,蚬,乌贼,蛤蜊以及各种产珍珠的贝类
6、节肢动物:昆虫纲(蝗虫、蟋蟀、蝉、椿象、甲虫、蝶、蛾、蜂、蝇、蚊、虻……,太多太多)甲壳纲(虾、蟹等)蛛形纲(蜘蛛、蜱、螨)多足纲(蜈蚣、马陆等)肢口纲(鲎等)以及鼠妇
二、有脊椎动物
1、两栖动物:青蛙、蟾蜍、蝾螈、大鲵(娃娃鱼)
2、爬行动物:乌龟、海龟、鳖、蜥蜴、蛇、鳄。
龟鳖目,包括乌龟、海龟、甲鱼等动物;喙头目的喙头蜥,是现存最原始的爬行动物;有鳞目,包括蜥蜴和蛇,蜥蜴当中也包括壁虎、避役(变色龙)等;鳄目,也就是各种鳄鱼。
古代的爬行动物还有鱼龙类、蛇颈龙类、盘龙类、双孔类,双孔类包括槽齿类、翼龙类、恐龙类。
3、哺乳动物:虎狼鼠鹿貂猴貘树懒斑马狗狐熊象豹子麝牛狮子
小熊猫疣猪羚羊驯鹿考拉犀牛猞猁穿山甲长颈鹿熊猫食蚁兽猩猩海牛水獭灵猫海豚海象鸭嘴兽刺猬北极狐无尾熊北极熊袋鼠犰狳河马海豹鲸鱼鼬
4、鱼类:青、草、鲢、鳙、鲤、鲫、鲮、团头鱼,带鱼、海马。
5、鸟类:金丝雀,鸵鸟,火鸡,麻雀,乌鸦,白头翁,翠鸟,企鹅,蜂鸟,杜鹃,孔雀、鸽子、鸡、鹅等
另外,虾蟹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中的甲壳动物
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相同点:
1.无脊椎动物
2.原始消化腔
3.大都雌雄同体,既可以有性生殖,也可无性生殖。
一楼说都是双胚层是错的,扁形动物有中胚层。
不同点:
1.腔肠动物是辐射对称,扁形动物是两侧对称
2.腔肠动物只有中胶层,扁形动物有中胚层
3.扁形动物由原肾管排泄
4.扁形动物有脑神经节,腔肠动物只有神经网。
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圆筒状和线形有什么区别
都是圆柱体,区别不大。
环节动、物的身体是一节节组成的,而线形动物是一个整体。
区别主要在内部,神经和肌肉的区别。
环节动物可以指哪动哪,而线形动物是牵一发动全身。
环节动物:体外有由表皮细胞分泌的角质膜,体壁有一外环肌层和一内纵肌层。
通常有几丁质的刚毛,按节排列。
有头或口前叶,附肢有或无。
闭管式循环系统线形动物:身体一般为细线形或圆筒形的一类动物,常见的线形动物有钩虫、寄生在人体的蛔虫和蛲虫。
在线形动物的体壁和消化管之间出现了一个空腔,这是动物界最早出现的一种体腔。
这种体腔又叫假体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