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号小间隙车钩尾框异常磨耗问题分析及处理
- 格式:pdf
- 大小:1.94 MB
- 文档页数:2
现场经验机车车辆工艺第4期2019年8月文章编号:1007名034 (2019) 044)050名2DOI : 10.14032/j. issn. 1007-6034. 2019.04.01915号小问隙车构尾輕异素廣耗问题分析及处理
刘晓良,林磊,谢绍兴,申士兵(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31 )摘要:文章对丨5号小间隙车钩缓冲装置车钩尾框及尾框托板异常磨耗问题的存在机理进行了 介绍,并对异常磨耗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给出了减缓尾框磨耗的具体措施,提出了改进建议。关键词:15号小间隙车钩;钩尾框;磨耗 中图分类号:U260.34M 文献标识码:B
近来,齐齐哈尔、广州、重庆等路局25T型首尾 车辅修时陆续发现装车的15号小间隙车钩钩尾框 及尾框托板存在异常磨耗问题,后从板与牵引梁侧 面也有抗磨现象。公司组织技术、质量人员分赴各 路局对问题车辆车钩缓冲系统磨耗状况进行确认, 并组织公司驻点人员对车钩缓冲装置进行部分拆 解、尺寸核验和状态检查。车钩尾框与钩尾框托板 挡铁磨耗如图1所示。
图1 358659车钩尾框及钩尾框托板挡铁磨耗情况1车钩缓冲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车钩缓冲装置是机车与车辆、车辆与车辆之间的 连挂装置,起着传递牵引力和吸收部分纵向冲击载荷 的作用,它安装在车辆底架两端的牵引梁腹腔内,是 铁道车辆最重要的部件之一。15号小间隙车钩的缓 冲系统主要由缓冲器、钩尾框及前、后从板组成,缓冲 系统安装于由牵引梁、钩尾框托板及上挡板组成的包 容空间,见图2 -3,在横向及垂向分别受牵引梁内壁 及钩尾框托板、上挡板的约束。车辆牵弓丨、制动时,车 钩缓冲系统因承受拉、压力而沿牵引梁纵向产生压缩收稿日期:2017 -12 -27作者简介:刘晓良( 1980 -),男,高级工程师,本科。50变形,吸收部分冲击载荷,降低车辆承受的冲击力,提 高车辆运行的舒适度。车辆运行过程中,缓冲器承受 的拉、压力通过车钩尾框来传递,钩尾框与钩尾框托 板及托板挡铁接触并存在相对运动。
图2 G1缓冲器空间结构
2原因分析根据对问题车辆的统计,发现存在钩尾框异常 磨耗的均为25T型首尾车,根据15号小间隙车钩统 图(2012版)要求,首尾车一位端装用15号小间隙 车钩,配装KC-15缓冲器。现车测量车钩缓冲装 置各安装尺寸及托板等零部件制造尺寸,详见表1。经现査阅相关资料,统图前,15号小间隙缓冲 装置,原装配G1缓冲器,因此对G1缓冲器和KC
15牵引前后钩尾框钩尾托板挡梁内从板座托板 档尺寸距离深度框悬铁剩余空 尺寸防跳间隙68627026833062340321123358659268330623.54021915168629726733062441221135表2 G1缓冲器与KC15缓冲器理论间隙对比 mm缓冲器型号牵引梁内档 330mm尺寸 对比横向理论间 隙(单侧)车钩尾框上下 开档234mm 尺寸对比垂向理论间隙G1两翼宽3176.5外径2286KC15外径20662外径20628首尾车牵引梁内档尺寸330 rmn,原G1缓冲器 两翼宽317 mm,外壳尺寸228 mm,与牵引梁两侧磨 耗板理论上各留有6.5 mm间隙,既保证了工作中 正常位移,同时限制了车辆运行中缓冲器偏位问题, 保证了缓冲系统整体稳定性。对比KC -15缓冲器(外径206 mm)后发现,车 体牵引梁结构及内档尺寸未变,缓冲器与牵引梁两 侧横向理论间隙62 mm,与钩尾框上下内表面间隙 28 mm,在没有增加相应的横向、垂向限位情况下, 缓冲系统自由度变大。据此分析,15号小间隙车钩尾框偏磨耗过快, 主要原因为换装KC - 15缓冲器后,缓冲系统相比 原结构(配套G1缓冲器)减少了横向限位。车辆运 行中牵引、制动时缓冲系统频繁承受拉、压力,部分 失稳而发生横向窜动,加剧了钩尾框与钩尾框托板 的磨耗。在车辆通过急弯,紧急制动等极端情况下, 亦可能因为失稳而造成钩体卡滞。其次,从表1可以看出,这些车辆车钩缓冲装置在 运用中都不同程度出现了钩尾框悬空状况,使得钩尾 框与挡铁接触面积变小,加速了钩尾框及挡铁的磨耗。3处理方案及改进措施3.1现车处理方案车辆运行中从板与钩尾框及牵引梁侧面接触摩 擦、钩尾框与钩尾框托板间磨耗均属正常现象。为 减缓钩尾框磨耗,保证运用用车安全,制作一块专用 托板,在标准托板基础上对托板挡铁进行适量加高 (通过增加钩尾框与挡铁的接触面,来延缓钩尾框 的磨耗,见图4),替代现有标准托板,并做好相应的 更换记录。运行中由驻点人员定期对换装托板后的 运用情况进行跟踪,发现异常及时反馈。缓冲器装车的相关参数进行对比,详见表2。表1部分车辆车钩安装尺寸及磨耗情况
3.2改进方案及建议改进方案:针对KC - 15胶泥缓冲器装车后在 牵引梁内自由度较大,运用中出现缓冲器壳体与钩 尾框、钩尾框与钩尾框托板等异常磨耗现象,结合车 辆厂、段修对缓冲系统进行改造。在原KC - 15缓 冲器基础上,对现有KC -15缓冲器外形进行改造, 在缓冲器箱体增加辅助定位装置(图5),使其与钩 尾框及牵引梁接口尺寸与原G1缓冲器一致,限制 KC-15缓冲器在牵引梁内上、下及左、右方向的移 动,降低钩尾框与钩尾框托板的磨耗。建议:现在部分公司及路局车钩缓冲装置车下 组装仍在采用反组装工艺,一定程度增大了钩尾框 悬空的概率,可在后期车钩组装胎更新时考虑改用 正组装工艺,降低尾框悬空概率,减缓钩尾框与钩尾
4结束语通过售后人员对改造车辆的持续跟踪反馈,现 车处理方案是有效的,很好地减缓了运用中车钩尾 框的异常磨耗问题。另KC-15缓冲器的外形改进 方案已在部分运用车辆实施,有效地解决了 25T型 首尾车15号小间隙车钩尾框异常磨损问题。 ■(编辑:唐源)刘晓良,林磊,谢绍兴,等 15号小间隙车钩尾框异常磨耗问题分析及处理
尾磨钩框耗挡尺上板寸号车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