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仪血氧饱和度(SPO2)
- 格式:pdf
- 大小:206.04 KB
- 文档页数:2
血氧仪的数值标准
血氧仪是一种通过光反射原理测量人体血液中氧气含量的设备,通常用于
判断患者的呼吸和心血管健康状况。
血氧仪的数值标准通常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 血氧饱和度(SpO2):血氧仪的主要指标是血氧饱和度,也称为SpO2。
它是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的,指的是血液中可以与氧结合的血红蛋白的比例。
正常成人的血氧饱和度应该在95%以上。
2. 脉搏氧饱和度差(A-aDO2):脉搏氧饱和度差是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与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之间的差异。
正常情况下,它的值应该在10mmHg以下。
如果值偏高,可能意味着肺部存在某种疾病或血流淤积。
3. 二氧化碳含量(PCO2):二氧化碳含量是指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正常情况下,成人的二氧化碳含量应该在30-40mmHg之间。
如果值过高,可能意
味着呼吸系统存在问题。
4. pH值:pH值是血液酸碱度的度量。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血液pH值应
该在7.35-7.45之间。
如果值偏高,可能意味着人体处于碱性状态,而值偏低
可能意味着人体处于酸性状态。
5. 氧分压(PaO2):氧分压是指人体动脉血液中氧气分压的值。
正常情况下,成人的氧分压应该在75-100mmHg之间。
如果值偏低,可能意味着肺部存在某种疾病。
总之,正确理解和使用血氧仪的数值标准非常重要,有助于监测人体的健
康状况和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如果你使用血氧仪检测时发现数值偏离正
常范围,建议及时咨询医生。
收稿日期:2012-03-14迈瑞9000监护仪SPO 2的测量原理及注意事项刘希娟,李学军(泰安市中心医院设备科,山东泰安271000)〔中图分类号〕TH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376(2012)05-0082-01迈瑞9000多参数监护仪,是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床旁监护设备,它可以监护成人、小儿与新生儿的心电图(ECG )、无创(NIBP )、血氧饱和度(SPO 2)、呼吸(RESP )和体温(TEMP ),实时显示数据与波形,并具有记忆和报警功能。
血氧饱和度是临床医疗上重要的基础参数,在许多生理和临床检测过程中需要周期性的采样和计算血氧饱和度,为医生的临床行为提供快速、直接诊断依据。
1SPO 2的测量原理迈瑞9000监护仪是采用脉搏法进行测量的。
氧合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白在红光和红外光区域的光谱特性不同,在红光区(600-700nm )两者的吸收差别很大,血液的光吸程度和光散射程度极大地依赖于血氧饱和度;而在红外光谱区(800-1000nm )则吸收差别不大,血液的光吸程度和光散射程度主要与血红蛋白含量有关。
根据这一原理,迈瑞监护仪SPO 2探头传感器由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发射器是由长为660nm 和940nm 的两个红外光发射管反极性并联而成,接收器是由两个PIN 型光敏二级管组成。
发射端发出660nm 和940nm 波长的光线照射周期性脉动充血的组织,透过组织后的光线强度随着组织周期性脉动充血而同步变化,接收端的光敏二极管接受到这种变化,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经过SPO 2板处理后,由微处理器根据光强度变化数据计算出搏动性SPO 2的百分比。
2测量时注意事项2.1把传感器置于病人手指的适当位置,指甲面朝上,探头线放在手背上,防止探头线折断。
2.2不要将血氧传感器探头和血压袖带放在同一手臂上使用,以免袖带充气时阻断血流脉动,影响测量值。
2.3受测的手指要保持清洁,不要有污垢,不要涂有指甲油,以免影响红外光的透过性,使测量值不准确。
血氧饱和度上下波动的原因
血氧饱和度(SpO2)是一项测量系统,用于测量人体末梢血液中氧气质量的含量。
血氧饱和度测量结果记录在监护仪中,血氧饱和度是机械通气、氧气治疗和心脏起搏等治疗的重要指标。
血氧饱和度的正常范围是95%~99%,当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会出现严重的氧负荷,病人可能会由于缺氧而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因此,有必要研究血氧饱和度的上下波动的原因。
血氧饱和度的上下波动可能有多种原因导致。
其中常见的原因有生理原因、医疗设备问题和其他干扰因素。
(一)生理原因。
生理原因是血氧饱和度波动最常见的原因。
当人体末梢血流量变少时,如果病人发生心力衰竭、肺水肿等疾病,血液中的氧气质量会降低,这时血氧饱和度就会下降。
此外,当病人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或病情变化导致血流量发生变化时,血氧饱和度也会发生变化。
(二)医疗设备问题。
医疗设备问题也可能导致血氧饱和度上下波动。
如病人用指定的氧气,应按照规定的比例混合,也可能会影响血氧饱和度;在检测病人血氧饱和度时,由于温度或湿度的原因,也会影响到检测结果;监护仪本身的缺陷也可能引起血氧饱和度的上下波动。
(三)其他干扰因素。
比如,血液中的尿素、乳酸、糖等物质会影响血氧饱和度的检测;脱氧血红蛋白过多也会影响血氧饱和度;此外,病人有烟酒习惯或服用有影响血氧饱和度的药物时,也会影响血
氧饱和度的检测结果。
总之,血氧饱和度的上下波动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生理原因、医疗设备问题和其他干扰因素。
要想更好地控制血氧饱和度的波动,医护人员需要从多方面加以考虑,采取有效的措施,以确保病人的安全。
血氧探头血氧饱和度工作原理解读血氧探头概述血氧探头定义血氧探头,全称为血氧饱和度探头(英文SpO2 Sensor/SpO2 Probe),是指将探头指套固定在病人指端,利用手指作为盛装血红蛋白的透明容器,使用波长660 nm的红光和940 nm的近红外光作为射入光源,测定通过组织床的光传导强度,来计算血红蛋白浓度及血氧饱和度。
通过SpO2监护,可以得到SpO2、脉率、脉搏波。
应用于各种病人的血氧监护,通常另一端是接心电监护仪。
血氧饱和度定义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氧气的最大溶解度,血液中氧气结合主要是靠血红蛋白。
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什么改变,但是如果在一氧化碳含量较高的环境下就会发生变化,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也就是煤气中毒,因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性很高,会优先与一氧化碳结合,从而造成血液中氧气含量降低发生危险。
正常人体动脉血的血氧饱和度为98% 、静脉血为75%。
一般认为SpO2正常应不低于94%,在94%以下为供氧不足。
有学者将SpO2<90%定为低氧血症的标准,并认为当SpO2高于70%时准确性可达±2%,SpO2低于70%时则可有误差。
临床上曾对数例病人的SpO2数值,与动脉血氧饱和度数值进行对照,认为SpO2读数可反映病人的呼吸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脉血氧的变化。
胸外科术后病人除个别病例临床症状与数值不符需作血气分析外,常规应用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可为临床观察病情变化提供有意义的指标,避免了病人反复采血,也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值得推广。
血氧探头工作原理1、功能与原理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指的是血氧含量与血氧容量的百分比值。
SpO2作为一种无创的、反应快速的、安全的、可靠的连续监测指标,已经得到公认。
目前在麻醉、手术以及PACU和ICU中得以广泛使用。
根据氧合血红蛋白(HbO2)和还原血红蛋白(Hb)在红光和红外光区域的光谱特性,可知在红光区(600~700nm)HbO2和Hb的吸收差别很大,血液的光吸收程度和光散射程度极大地依赖于血氧饱和度;而在红外光谱区(800~1000nm),则吸收差别较大,血液的光吸收程度和光散射程度主要与血红蛋白含量有关,所以,HbO2和Hb的含量不同吸收光谱也不同,因此血氧饱和度仪血液导管中的血无论是动脉血还是静脉血饱和度仪均能根据HbO2和Hb的含量准确地反映出血氧饱和度。
血氧仪数据标准对照表
血氧仪是一种用于测量人体血液中氧气含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
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及时发现和处理一些疾病。
而血氧仪数据的准确性和标准化对于医疗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血氧仪数据,下面将为大家介绍血氧仪数据标准对照表。
1. 血氧饱和度(SpO2),血氧饱和度是血液中氧气的含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正常人的血氧饱和度应在95%以上,低于90%可能会出现缺氧症状。
2. 脉率(PR),脉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通常以“次/分钟”为单位。
正常成年人的脉率在60-100次/分钟之间。
3. 脉搏波形,脉搏波形是指在血氧仪上显示的脉搏波形图,通过观察脉搏波形
可以了解心跳的规律性和振幅情况。
4. 呼吸率(RR),呼吸率是指每分钟的呼吸次数,通常以“次/分钟”为单位。
正常成年人的呼吸率在12-20次/分钟之间。
5. 脉氧差(Pi),脉氧差是指动脉和静脉血氧饱和度的差值,通常用来评估组
织的氧供需平衡情况。
6. 脉搏灌注指数(PI),脉搏灌注指数是指脉搏波的振幅变化与时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脉搏灌注指数可以了解组织的灌注情况。
7. 衰减指数(DI),衰减指数是指脉搏波在收缩期和舒张期的振幅比值,通过
观察衰减指数可以了解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8. 脉搏波速度(PWV),脉搏波速度是指脉搏波在血管中传播的速度,通过观察脉搏波速度可以了解血管的弹性和硬化情况。
以上就是血氧仪数据标准对照表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血氧仪数据,促进医疗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标准化。
血氧仪正常参数范文血氧仪是一种用于测量人体血液中氧气饱和度的医疗设备。
它通过光的吸收和透射来测量血液中的氧气含量。
血氧仪通常由一个指夹式传感器和一个显示屏组成,便于医护人员随时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
下面是一些关于血氧仪正常参数的详细介绍。
1.血氧饱和度(SpO2):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百分比。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血氧饱和度应该在95%以上,婴儿和小孩的正常血氧饱和度可以稍低至92%以上。
SpO2小于90%被视为低氧血症的指标,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2.脉率(PR):脉率是指心跳的次数,通常以每分钟的次数来计算。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脉率范围是60-100次/分钟,而婴儿和小孩的脉率可能会更快。
脉率过快或过缓都可能是心血管系统问题的指标,需要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3.呼吸频率:血氧仪还可以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即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正常成年人的呼吸频率应该在12-20次/分钟之间,而婴儿和小孩的呼吸频率可能更快。
异常的呼吸频率可能是肺部或呼吸系统疾病的指标。
4.温度:一些高级的血氧仪还可以测量患者的体温。
正常人的体温范围是36-37°C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体温可能是体内发生异常的标志。
需要注意的是,血氧仪仅仅是一个检测工具,只能提供初步的数据参考。
对于异常数值的解读,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疾病或出现问题。
此外,血氧仪的准确性也是需要注意的。
在使用血氧仪进行监测时,需要确保传感器正确安装在患者的手指上,并保持手指稳定。
患者使用血氧仪前应清洁手指,并摘掉指甲油或假指甲,以避免影响血氧仪的准确性。
总之,血氧仪是一种重要的监测设备,可以提供关键的生命体征参数。
通过检测血氧饱和度、脉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参数,医护人员可以对患者的呼吸和循环状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经皮测血氧饱和度(SPO2)说明书1、血氧饱和度监护说明SpO2 监护的定义SpO2容积描记参数测量动脉血氧饱和度,也就是氧合血红蛋白总数的百分比。
例如,如在动脉血的红细胞中,占总数97%的血红蛋白分子与氧结合,则此血液就有97%SpO2血氧饱和度,监护仪上的SpO2值读数应为97%。
SpO2值显示出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的携氧血红蛋白分子的百分率。
SpO2容积描记参数还能提供脉率信号和容积描记波。
SpO2 容积描记参数测量原理血氧饱和度用脉动血氧定量法测定。
这是一种连续的、无创伤测定血红蛋白氧合饱和度的方法。
它测定的是从传感器光源一方发射的光线有多少穿过病人组织(如手指或者耳朵),到达另一方的接收器。
传感器可测量的波长通常红色LED是660nm,红外线LED是940nm。
LED的最大可选输出功率是4mW。
穿过的光线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大多数是恒定的。
但是,这些因素之一即动脉血流随时间而变化,因为它是脉动的。
通过测定脉动期间吸收的光线,就可能获得动脉血液的血氧饱和度。
检测脉动本身就可给出一个“容积描记”波形和脉率信号。
在主屏上可以显示“SpO2”值和“容积描记”波形。
本手册中的SPO2是指通过无创方法测得的人体功能血氧饱和度。
警告如果存在着碳氧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或染料稀释化学药品,则SpO2值会有偏差。
Sp02容积描记参数测量■在主屏上可以显示“Sp02”值和“容积描记”波形。
■本手册中的SP02是指通过无创方法测得的人体功能血氧饱和度。
如果存在着碳氧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或染料稀释化学药品,则Sp02值会有偏差。
血氧饱和度/脉搏监护电外科设备的电缆不能与传感器电缆缠绕在一起。
不要把传感器放在有动脉导管或静脉注射管的肢体上。
不要将血氧探头与血压袖套血压测量放在同一肢体上,因为血压测量过程中血流闭塞会影响血氧饱和度读数。
■确保指甲遮住光线。
■探头线应该置于手背。
■ Sp02值总显示在固定地方。
■脉率仅在如下情况下显示:1) 在ECG菜单中将“心率来源”设定为“SP02”或“全选”。
心电监护仪——血氧饱和度监测的注意事项心电监护仪是一种用于监测血氧饱和度的设备,下面是使用心电监护仪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血氧饱和度的定义血氧饱和度(SpO2)是指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Hb)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
它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可以通过动脉血氧定量技术进行测量。
正常的氧饱和度范围是95%-100%。
二、血氧饱和度的测定方法血氧饱和度的测量通常分为电化学法和光学法两类。
电化学法是通过采集动脉血样进行测量,但这种方法有创且不能进行连续监测。
光学法是采用光电传感器的无创方法,通过测量动脉血液对光的吸收量随动脉搏动而变化的原理进行测量。
脉搏血氧饱和度仪是使用最广泛的光学法设备之一。
三、SpO2报警值的设置正常情况下,吸空气时SpO2测得值应在95%~97%之间。
低氧血症是指SpO2<95%,其中SpO2<90%为轻度低氧血症,SpO2<85%为重度低氧血症。
在使用心电监护仪时,报警低限的设置应高于90%。
四、血氧饱和度监测中的常见问题在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时,可能会出现信号跟踪到脉搏,但屏幕上无氧饱和度和脉率值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患者移动过度、灌注太低、传感器损坏或传感器位置不准确等原因导致的。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应尽可能保持患者安静,正确安装传感器并确保其位置准确。
1、血液中的染色剂、皮肤涂色或指甲油会影响血压测量的精度。
同时,强光源也会使探头的光敏元件受到干扰,需要避免。
此外,过长时间戴着探头也可能影响血液循环,导致测量精度下降。
同侧手臂测量也会影响末梢循环,导致误差。
2、氧饱和度的变化可能由于患者移动过度或手术装置干扰操作性能。
同时,传感器脱落也可能导致信号强度游走不定。
3、如果传感器在位且性能良好,应注意连接是否正常。
开机自检后,探头内发出较暗红光或红光较亮且闪烁不定时,说明血氧探头正常工作。
4、血氧饱和度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吸入气氧含量不足,也可能是气流阻塞引起的阻塞性通气不足。
患者,男性,72岁,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意识清、血压尚平稳,予以心电监护,其血氧饱和度sPO2示90%,更换手指及仪器后仍为88-92%之间波动。
但患者无发绀、胸闷、呼吸困难,经医生考虑为消化道出血引起的血氧饱和度偏低。
原因:贫血或血液稀释:患者贫血或血液过度稀释时,SpO2读数也可偏低。
患者Hb为54 g/L,SpO,监测波动在88%~92%。
患者无自觉缺氧症状,经静脉输送红细胞400 ml后SpO:读数波动在 98%~100%。
什么是血氧饱和度?氧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血液中的有效氧分子,是通过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形成氧合血红蛋白而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中。
用来表征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比例的参数称为氧饱和度。
氧合血红蛋白与总血红蛋白的比值就是血氧饱和度。
脉搏血氧饱和度(SpO:)监测的原理是利用氧合血红蛋白与还原血红蛋白对红光(660 nm)和红外光(940 nm)的吸收光谱不同,通过置于手指末端、耳垂等处的光感应器来测量氧合血红蛋的浓度和脉搏。
具有安全、简便、无创、经济、可连续监测的优点,能快速提供较客观的数值,可以及时评估病人的病情变化。
对危重患者血氧饱和度监测,能连续无创观察患者机体氧合情况,为护士观察不易识别的早期缺氧症状提供依据。
在临床工作中Sp02的检测易受多种因素干扰,导致检测结果与动脉血气分析检测的结果不一致。
有研究发现,SpO:监测仪在75%~100%的工作范围内测定数值可靠性高,低于70%时测定数值可靠性低,数值的可信性小。
为什么会出现血氧饱和度测量不准的情况?1、指端皮肤冰冷外界气温低或者长时间暴露使肢体温度低,末梢循环差,指端冰冷局部血管收缩时使脉搏信号不足,血氧饱和度不显示结果或偏低。
也有研究发现,相对于指(趾)端,耳垂对低温环境的反应较弱,在寒冷环境血管收缩时,监测探头置于耳垂更合适。
对策:监测过程中应注意肢体的保暖,尽量保持室温在25~28℃,必要时手部添加盖被或热水袋保暖。
血氧监护仪操作流程
本文档描述了血氧监护仪的操作流程,以帮助用户正确使用该设备。
1. 准备工作
在操作血氧监护仪之前,确保以下准备工作已完成:
- 确保血氧监护仪已安装新鲜的电池或已连接外部电源。
- 确保血氧监护仪与患者连接的传感器(如夹指探头)已清洁并固定好。
2. 开启血氧监护仪
按下血氧监护仪的电源按钮,等待设备启动。
确保设备的显示屏已亮起。
3. 连接传感器
将传感器连接到患者的适当部位。
常见的连接部位包括患者的
手指、耳垂或脚趾。
4. 确认显示屏信息
在血氧监护仪的显示屏上,确认以下信息:
- 血氧饱和度(SpO2)的百分比。
正常情况下,血氧饱和度应
在95%到100%之间。
- 心率的每分钟次数。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心率范围是60到100次每分钟。
5. 监控过程
在血氧监护仪操作期间,注意以下事项:
- 确保设备与传感器之间的连接稳固。
如果传感器松动或脱落,重新固定传感器。
- 检查显示屏上的数据,确保血氧饱和度和心率在正常范围内。
如果数据异常,检查传感器的位置是否正确,或考虑更换传感器。
- 定期记录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数值。
6. 关闭血氧监护仪
当不再需要使用血氧监护仪时,按下电源按钮关闭设备。
确保将设备妥善存放,以防止损坏或丢失。
请注意:本文档仅提供血氧监护仪的基本操作流程。
具体设备型号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在使用前参考相关设备的用户手册。
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分压对照表血氧饱和度(SPO2)和血氧分压(PaO2)之间存在密切而紧密的关系,检测血氧饱和度(SPO2)和血氧分压( PaO2)的技术也倍受关注。
两者在每个人的正常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确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深入了解人们的健康状况。
首先先介绍一下血氧饱和度(SPO2)和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是指一种技术,能够测量血液中的氧气含量。
它可以测量容易通过皮肤进行检测的氧气浓度。
它是一种非侵入式的血液检测方法,具有检测准确、安全可靠等优点。
而血氧分压(PaO2)是指血液中氧气的压力。
正常血液中,氧气浓度越高,血氧分压(PaO2)就越高。
血氧分压(PaO2)一般以mmHg为单位,用来表示血液中氧气的浓度和稀释程度。
在检测情况下,血氧饱和度(SPO2)大于95%以上被认为是正常的,血氧分压(PaO2)一般以80mmHg到100mmHg之间为正常。
以下是血氧饱和度(SPO2)和血氧分压(PaO2)之间的对照表:| 血氧饱和度(SPO2) | 血氧分压(PaO2) || -------------------- | -------------------- || ≤90% | ≤60mmHg || 90%-93% | 61mmHg-75mmHg || 93%-95% | 76mmHg-89mmHg || 95%-100% | 90mmHg-100mmHg |正常情况下,最佳的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血氧分压(PaO2)应该被调整到95%-100%和90mmHg-100mmHg之间,这是保障人体正常代谢以及内分泌的基本指数。
如果指数处于90%-93%和76mmHg以上,则表明血氧的含量仍剩余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此情况之中,合理的运动、调整作息等健康措施应该实行;而当处于90%以下,60mmHg以下等异常数据时,病情或者其他原因均需要及早发现,作出改善。
因此,血氧饱和度(SPO2)和血氧分压(PaO2)之间密切对应。
对心电监护仪报警范围设置参考值
1、心率(HR)报警值的设置一般依患者实际心率值±30% 范围作为上下限;下限不得低于45 次/ 分,上限不得高于150 次/ 分。
2、血氧饱和度(SPO2)报警值的设置将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设定在85% 以上,没有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设定在95%以上,氧气高流量吸入,SPO2 仍低于95% 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数据下浮5% 作为报警下限。
下限不得低于85%。
3、血压(Bp)报警值的设置根据医生医嘱要求的血压范围设定,如果没有具体要求,根据正常范围设定收缩压(SBP)90-140 mmHg,舒张压(DBP)60-90mmHg,平均动脉压(MAP)70-110mmHg。
如病人为异常血压,应结合患者的病史、病情灵活调整报警的范围,一般为患者血压值的±20-30mmHg,并尽量与血压安全范围160/100mmHg 接近。
4、呼吸(R)报警值的设置一般设置10-30 次/分钟,低限不得低于8 次。
监护仪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原理及常见故障是什么情况?多参数监护仪是一种为临床医学诊断提供重要病人信息的设备,它通过各种功能模块,可实时检测人体的心电信号、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等重要参数。
监护仪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原理及常见故障是什么情况?接下来,就带你了解一下吧!随着现代计量检定校准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参数监护仪的计量检定也已经成为医学计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其中作为多参数监护仪检定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血氧饱和度的检定,因其在临床救护中监测血液氧合能力的不可替代性而格外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关注。
下面就结合日常检定工作简单介绍一下监护仪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
氧是维系人类生命的基础,人体的新陈代谢就是一个生物氧化的过程,通过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使人体的血液脉动地流过肺部,新陈代谢过程中所需要的氧经呼吸运动由肺部进入人体血液,在这里与血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Hb)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再输送到人体个部分组织细胞中去,以维持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
血氧饱和度就是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Hb)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
它是呼吸循环以及临床诊断上的重要生理参数,在许多生理及临床检测过程中需要周期性的采样和计算血氧饱和度,例如对于心脏病人的治疗过程中、麻醉手术及术后或氧疗过程中及时了解病人的血氧含量是十分重要的;临床上通过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对肺的氧合和血红蛋白携氧能力进行评估。
正常的人体动脉血的血氧饱和度为98%,静脉血为75%。
还有一个概念是功能性氧饱和度,它是指HbO2浓度与HbO2+Hb浓度之比,有别于氧合血红蛋白所占百分数。
血氧饱和度的测量方法通常可分为电化学法和光学法两类。
电化学法是通过对人体采血,再通过血气分析仪测量出血氧分压(PO2)从而计算出血氧饱和度,这其中需要动脉穿刺或插管,是一种有创测量方法,即痛苦又有创伤,而且不可以连续的进行监测,并且结果回报不及时。
血气监护主要是指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血氧饱和度(Spo2)。
Po2是度量动脉血管中的含氧量。
Pco2是度量静脉血管中含二氧化碳量。
血氧饱和度是氧含量与氧容量之比。
然后用75%的乙醇进行测量部位表面清洁,目的清除人体皮肤上的角质层和汗渍,防止电极片接触不良。
血氧探头放置位置应与测血压手臂分开,因为在测血压时,阻断血流,而此时测不出血氧,且屏幕显示“血氧探头脱落”字样袖带展开后应缠绕在病人肘关节上1~2cm处,松紧程度应以能够插入1~2指为宜。
过松可能会导致测压偏高;过紧可能会导致测压偏低,同时会使病人不舒适,影响病人手臂血压恢复。
袖带的导管应放在肱动脉处,且导管应在中指的延长线上。
通常使用心电监护仪时用的电极以及各电极安放的位置:有五个电极安放位置如下。
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右下(RL) :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中间(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在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左下(LL) :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一.监护仪意义和作用1.监护仪是一种以测量和控制病人生理参数,并可与已知设定值进行比较,如果出现超标可发出警报的装置或系统。
2.监护仪与监护诊断仪器不同,它必须24小时连续监护病人的生理参数,检出变化趋势,指出临危情况,供医生应急处理和进行治疗的依据,使并发症减到最少达到缓解并消除病情的目的。
监护仪的用途除测量和监护生理参数外,还包括监视和处理用药及手术前后的状况。
3.监护仪可选的参数:心电、呼吸、血压(有无创和有创两种)、血氧饱和度、脉率、体温、呼吸末二氧化碳、呼吸力学、麻醉气体、心输出量(有创和无创)、脑电双频指数等二.监护仪临床应用范围手术中、手术后、外伤护理、冠心病、危重病人、新生儿、早产儿、高压氧舱、分娩室等。
三.监护仪分类1.根据结构分为四类:便携式监护仪、插件式监护仪、遥测监护仪、HOLTER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电监护仪。
血氧饱和度临界值
血氧饱和度(SpO2)是测量血液中氧含量的指标,它反映了人体新陈代谢的状况,深受临床医学界的重视和关注。
临界值(critical value)是一种临界指标,一个专家小组会根据多年的临床研究和经验,综合考虑影响因素,来制定一个临界值,当血氧饱和度比这个值低时,医生就会认为体内有危害,病情可能会加重。
一般而言,普通人身体健康的血氧饱和度一般都在97~99%的范围内。
如果血氧饱和度低于90%,其已经较为危险,需要立即采取补氧措施,以防止病情加重。
以最新的研究来看,当血氧饱和度低于89%时,患者的死亡率也就会大大增加,除了采取补氧措施,患者也应该及时就医,以缓解病情。
一般血氧饱和度临界值都是90%,也就是说,当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可能会发生紧急情况,例如停止呼吸,心脏骤停等等。
很多诊断系统也是按照90%来设置血氧饱和度临界值。
然而,如果血氧饱和度低于90%,并不一定意味着病情危急,同样也不一定意味着病情已经恶化,因为不同的病人其临界值也可能有所不同。
对象新生儿和体重不足的病人来说,甚至85%的血氧饱和度也可能是安全的,而对于普通的健康人来说,80%的血氧饱和度可能会引起危机。
因此,具体的临界值应该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判断,不能只依赖于一个固定值。
总之,血氧饱和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而关于血氧饱和度临界值,一般认为90%是安全的,但可能普遍存在种种差异,所以在判断时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综合考虑。
一旦发现血氧饱和度下降,除了立即采取补氧措施外,也应该尽快去医院就医,以缓解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血氧饱和度检测的基本原理血氧饱和度(SpO2)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携带的氧气与红细胞携带氧气的最大容量之比,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血氧饱和度的检测在临床医学和家用健康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机体的氧合状况。
血氧饱和度检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电导原理对红细胞中氧合的血红蛋白进行测量。
血氧饱和度检测常用的设备是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它通常由一个探头和一个测量装置组成。
探头通过贴近或夹住人体的血管部位(如指尖、耳朵或足趾等),共计有两个发光二极管(LED)和一个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
基本原理如下:1. LED发光: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的探头中的两个LED发光二极管分别产生红光和红外光。
红光波长约为660nm,红外光波长约为940nm。
这两个波长分别对应着血红蛋白的两种状态,即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
2. 光的传输:发光二极管通过探头向血液中发射红光和红外光。
这些光被血液吸收、散射或透射。
其中,红光主要是被氧合血红蛋白吸收,而红外光则不受血红蛋白的吸收。
3. 光电转换:光电二极管接收经过血液后剩余的红光和红外光,将其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4. 信号处理:经过光电转换后的电信号被放大和滤波处理,用于更好地分析和测量。
5. 血氧饱和度计算:根据红光和红外光的吸收比例,通过特定的算法计算出血氧饱和度。
通常使用的算法是著名的Lambert-Beer定律。
这个定律认为,血红蛋白的红光吸收和红外光吸收可以反映血中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的比例,从而推算出血氧饱和度。
总的来说,血氧饱和度检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光电导原理测量红细胞中氧合的血红蛋白的含量。
通过发光二极管发射红光和红外光,再通过光电二极管接收经过血液后的光信号,最后根据吸光比例和特定的算法计算出血氧饱和度。
血氧饱和度检测设备可以在医疗机构和家庭环境中使用,非常方便且安全,为人们了解身体的氧合情况提供了重要参考。
监护仪血氧饱和度(SPO2)
发表时间:2019-09-17T15:22:09.69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7期作者:胡平[导读] 监护仪是能够对人体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标有选择地进行经常性或连续的监测,并具有存储、显示、分析和控制功能,对超出设定范围的参数提示警示的电子、机械系统。
胡平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
监护仪是能够对人体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标有选择地进行经常性或连续的监测,并具有存储、显示、分析和控制功能,对超出设定范围的参数提示警示的电子、机械系统。
它可以实时、连续、长时间地监测患者的重要生命特征参数,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一、监护仪监测的参数:
心电图监测、呼吸监测、无创血压监测、体温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脉搏监测。
二、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的意义:
1、概念:
氧 + 还原血红蛋白(Hb)? 氧合血红蛋白
2、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Hb)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
3、许多临床疾病会造成氧供给的缺乏,这将直接影响细胞的正常新陈代谢,严重的还会威胁人的生命,动脉血氧浓度的实时监测在临床救护中非常重要。
4、常规应用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可为临床观察病情变化提供有意义的指标,避免了病人反复采血,也减少护士的工作量。
三、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原理:
1、传统的血氧饱和度测量方法是先进行人体采血,再利用血气分析仪进行电化学分析,测出血氧分压PO2计算出血氧饱和度。
2、目前的测量方法是采用指套式光电传感器,测量时,只需将传感器套在人手指上,利用手指作为盛装血红蛋白的透明容器,使用波长660 nm的红光和940 nm的近红外光作为射入光源,测定通过手指的光传导强度,来计算血红蛋白浓度及血氧饱和度,然后仪器即可显示人体血氧饱和度,为临床提供了一种连续无损伤血氧测量仪器。
四、监测参数:
1、监测的部位
手指、耳垂、脚趾、脚背,额头 2、探头类型
成人型、小孩多功能型
3、血氧正常值
正常成人 ≥ 95%-99%
新生儿 ≥ 91%-94%
五、血氧监测操作步骤:
1、根据病人类型和体重选择合适的血氧传感器。
2、将血氧传感器的探头安放在病人相应的部位(婴儿一般是测量脚,成年人一般是手指。
)
3、血氧饱和度的电缆线应该放置在手背,以确保指甲正对着血氧探头的射出的光线。
六、血氧监测出现的常规故障及解决方案:
1、血氧饱和度检测信号的发光二极管不发光。
A、发光二极管的导线断裂,用万用表测量便知,自己焊接即可。
B、导线的关节接触不良(导线与主机连接处,导线与导线连接处,导线探头与手指接触处),更换到别的机器或用别的血氧探头进行替换。
C、检测信号的发光二极管本身故障.
2.血氧饱和度检测信号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但是不持续发光。
A、光电接收器出现故障
B、光电接收器的导线故障
3、血氧饱和度检测信号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但不能检测,没有出现波形或者数字。
A、检测周围环境的光线,光线过强也会影响检测。
B、病人的手指卫生,保持清洁。
七、血氧探头的清洁与保养:
1、测量前:
A、工作人员以及病人洗手,修剪指甲,以免损坏血氧探头
B、导线上的针与主机间连接处的插口必须一一对应。
2、测量时:
误折叠,受压。
过长的导线可以卷成较大的圆圈扎起,妥善放置。
3、测量后:
用温和的洗涤剂清洗探头的外表,并且用干布擦拭干净。
用沾有洗涤剂或者酒精的软布擦拭探头发光部分和接收光的部分,并且用干布擦拭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