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1)

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1)

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1)
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1)

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了加强公路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监督与管理,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办法》、交通部《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及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参考交通部《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及行业特点,制定本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

第2条施工图审查分为政策性审查和技术性审查,政策性审查由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审查要点主要涉及技术性审查部分。

第3条技术性审查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主要技术标准与建设规模是否符合初步设计批复要求;

2、设计文件深度及内容是否符合编制办法规定;

3、设计文件是否执行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4、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安全的原则,并正确处理好安全与耐久、环保、经济、实用、美观、节约资源等的关系;

5、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是否达到《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要求,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6、是否损害公众利益;

7、交通主管部门要求审查的其他内容。

第4条提交施工图审查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政府有关部门的对初步设计的批准文件及附件;

2、审查合格的工程勘察报告;

3、全套施工图(含计算书并注明计算软件的名称及版本);

4、审查需要提供的其它资料(如行洪分析报告、通航论证等)。

第5条审查要本着科学、客观、公正的态度,结合项目的实际提出明确的结论。技术复核要采用与设计不同的软件计算,优化建议要提出明确的方案和量化指标,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前提下,有利于设计优化完善。

第6条高速公路项目的咨询报告及专家审查意见按设计文件内容分章节编写,包括项目概况、总体评价、总说明书、总体设计、路线、路基路面及排水、桥梁涵洞、隧道、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环境保护、其他工程、筑路材料、施工组织及基础资料等。其他等级公路项目参照编写。

第7条施工图审查的重点是结构设计的安全性、法规符合性、实施可操作性及经济合

理性。

第二章总体评价

第8条评价设计文件的内容是否齐全,是否符合《编制办法》及《公路设计图表示例》的格式和深度要求。

第9条评价设计文件是否执行了初步设计文件批复意见,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是否满足现行标准、规范要求。

第10条评价设计文件所采用的地质、水文、地形等基础资料是否齐全、可靠。

第11条评价设计文件所体现的安全可靠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先进性及施工操作性程度。

第12条指出设计文件存在的重大问题。

第三章总说明书

第13条审查总说明书是否包括地理位置图、说明书、平纵面缩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及附件等内容。

第14条重点审查说明书是否详细阐述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是否对初设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进行了逐条阐述。

第四章总体设计

第15条重点审查平面总体设计图,检查图中内容是否齐全、正确,各结构物的设置是否满足功能需要。

第16条评价各专业之间的整体协调性,检查各结构物设置的经济合理性。

第17条对说明中有关总体实施步骤及工序衔接的可行性进行评价。

第18条对特别困难路段或特殊结构物,必要时提请设计补充全景透视图或三维动态模型,检查空间立体线形的连续性、均衡性及结构物之间的协调性。

第五章路线

第19条审查该篇是否包括说明、平面图、纵断面图、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导线点成果表、总里程及断链桩号表、逐桩坐标表、公路用地图和征拆迁数量表等内容。

第20条审查路线平面是否符合初步设计批复的走向,对路线平、纵面设计进行全面审查,评价平、纵面技术指标是否符合现行标准规范要求,线形组合是否安全、协调,是否与地形地质相吻合。

第21条重点核查纵断面设计,核查纵断面设计是否满足设计洪水位、通航净空、交叉构造物净空等控制性指标要求,是否体现经济合理。

浙江省公路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

浙江省公路施工图设计 审查要点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浙江省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 审查要点 目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浙江省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加强公路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的监督与管理,规范设计审查工作,提高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的质量,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范,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审查要点。 第2条本审查要点适用于浙江省内新建和改、扩建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公路项目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工作;省审批的其他公路项目等可参照执行。 第3条审查应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通过必要的现场踏勘,与设计人员和业主沟通,对全套施工图文件进行全面、系统的审查,提出明确的审查意见和优化建议方案。 第4条施工图设计审查重点是法规符合性、结构安全性、实施可操作性及经济合理性。 第5条施工图设计审查实行“双审制”,即先由主管部门认可的具有相应资质的审查单位进行初审并提交书面初审报告,再由业主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会议审查,并形成专家审查意见。

第6条根据初审报告和专家审查意见修改完善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报批前应由主管部门指定的单位进行核查,并提交书面核查意见书供主管部门决策。如确有必要,主管部门也可确定相应资质的单位做进一步复核。 第7条施工图设计审查分为符合性审查和技术性审查。 第8条符合性审查的主要内容是: 1. 是否按照规定实行了勘察设计招投标,设计合同是否有 效; 2. 设计单位承担的工程是否在其资质等级和业务许可范围 内; 3. 设计文件是否齐全;设计文件的有效签署是否符合规 定; 4. 是否取得“初设批复”; 5. 设计内容是否满足项目选址、环境影响评估、水土保 持、用地预审等专题报告内容及批复(或审查意见)的 要求,设计方案是否满足抗风、抗震、防撞和相关安全 评估等专题报告要求; 6. 主管部门要求审查的其他内容。 凡是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设计文件,审查单位应及时告知业主或设计单位补充完善。

农村公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设计总说明 一、概述 1.1工程概况 开县金峰镇青橙村村级公路硬化工程是金峰镇青橙村村民出行的主要通道。原路为泥结碎石路面,由于道路等级较低,下雨时,路面泥泞不堪,为当地人民群众的出行及物资的运送造成极大阻碍。因此,该项目的改建已势在必行。 1.2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 义乌市交通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受中开县金峰镇青橙村村委委托,对《开县金峰镇青橙村村级公路硬化工程》进行设计。 该项目由于任务紧张,我公司在接到委托任务后立即成立项目组开展工作,于2014年7月上旬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就项目建设方案与业主方主要负责人达成一致:利用既有公路进行建设,路线平、纵面不作大的调整,局部地段改线,调整纵坡,完善排水设施,增设挡防设施的增设、错车道的设置、安保设施的设置等工作。我公司项目组在接到任务后立即组织人员进驻现场进行勘察测量,采用现场实地选线,并结合实际地形地貌进行调整,并据此再次对路线进行局部优化调整。勘测工作中,各作业组严格控制测量精度,对资料认真进行自检、自查,确保各项资料的搜集齐全和完整。经详细的测量、实地放线、细致的资料搜集、调查,外业勘测资料精度达到勘察测量规范规定的要求。整个外业勘测工作于2014年7月中旬完成,随后项目组全面展开内业设计,内业设计工作中,工程技术人员严格把关,对项目通过认真、细致的设计,在确保结构物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尽量做到优化设计,使设计文件更加经济、合理,可行。2014年7月下旬编制完成《开县金峰镇青橙村村级公路硬化工程》设计,并交付业主。 1.3原路状况 本项目原有公路属于农村公路,路线沿山势展开,路线曲折,弯道多、平曲线半径 小,路基宽窄不一,平纵面线形局部达不到重庆农村公路标准,存在超限问题。沿线大部分路段无边沟或排水沟,全线部分涵洞经疏通维修后能继续使用。原路防护工程大多为干砌片石,部分不满足要求的重新翻修为浆砌挡墙。 1.4建设标准 本项目原则上按设计速度15km/h,部分路段依据《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进行设计。 1.5 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 1.5.1 设计原则 在设计中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技术可行、标准合理、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保证质量、注重安全”的原则,并按重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渝文审(2011(25号))规定中“着重提高公路的路线技术标准,完善防护排水措施,增强晴雨通车能力”的方针进行设计,使公路改建后,当地群众出行更便捷、更安全、更舒适,以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 1.5.2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农村公路 设计速度: 15km/h困难段10km/h 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 10m 一般最小平曲线半径: 15m 不设超高的最小平曲线半径: 150m 最大纵坡: 12% 最短坡长: 40m

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

. 省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了加强高速公路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监督与管理,保护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根据和省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结合本省实际,特制定本审查要点。 第2条施工图审查分为政策性审查和技术性审查。技术性审查实行“双审制”,即先由行业主管部门认可的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咨询单位进行初审并提交书面初审报告,再由业主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会议审查,并形成专家审查意见。 第3条政策性审查的主要容是: 1.是否按照规定实行了勘察设计招投标; 2.设计单位承担的工程是否在其资质等级和业务许可围; 3.设计文件的有效签署是否符合规定; 4.有无出卖或出借图签、图章和印章等扰乱设计市场秩序的行为; 5.设计文件是否齐全; 6.设计合同是否有效; 7.设计方案是否符合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物保护、减灾防灾、土地使用等规定; 凡是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图纸,一律不予受理,退回上报单位。 第4条技术性审查的主要要求: 1.主要技术标准与建设规模应符合初步设计批复意见;

2.设计文件深度及容应符合《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规定(以下简称《编制办法》); 3.勘察设计文件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及各项技术规的情况; 4.设计方案应符合安全、耐久、环保、经济、美观、节约、和谐的原则,并综合处理好相互关系; 5.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须达到《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要求,并能满足设计要求; 6.桥梁、隧道及立交工程主要结构物的计算结果执行现行规要求的情况; 7.工程实施方案应最大限度保护社会公众利益; 8.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审查的其他容。 第5条提交施工图审查的资料必须包括: 1.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及批复文件; 2.完整的工程勘察报告、测量资料等基础资料; 3.全套施工图(含主要结构计算书并注明计算软件的名称); 4.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报告书即批复文件,其它专题报告,如:安全性分析报告、通航论证报告、行洪分析报告等及审查需要提供的相关附件、协议等资料。 5.需要提供的其它资料。 审查需要提供的其它资料,如行洪分析报告、通航论证等。 第6条审查要本着科学、客观、公正和负责的态度,通过必要的现场踏勘和设计沟通,对全套施工图文件进行系统审查,提出明确的审查意见和优化建议方案。技术复核要采用与设计不同的软件计算,优化建议要提出明确的技术措施及改进方法,作

施工图设计说明(公路模板)

路线设计说明 一、相关批复意见及执行情况 本次设计严格按照《青海省海东工业园区临空综合经济园总体规划(2011-2020)》进行施工图设计。同时,根据多次省、市领导对该项目的指示、意见和建议以及青海省交通部门专家的咨询意见,根据青海省海东工业园区临空综合经济园区道路建设方案的会议纪要进行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文件的编制基本按照《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要求进行文本及设计图纸的编制。同时,考虑到本项目为青海省交通厅代建项目,所以在设计中充分征求青海省交通部门意见、相关专家咨询意见以及公路交通部门规范要求,同时参照《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对设计说明及图纸进行补充。 二、路线平面、纵断面设计说明 (一)路线走向及平面布设 1、本工程为新建道路,平面线形按照总体规划进行设计,并保持道路线形顺畅,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的要求。 拟建二号路位于平安县境内,二号路与规划的兰新客运铁路专线及南绕城高速公路并行,二号路路线全长。二号路起点、终点均与现状109国道相接,道路全线线形基本与南绕城高速平行。 二号路路线走向大致呈东西向,道路全线按照城市道路Ⅱ级主干道进行设计,设计车速40km/h。本次设计西起三号路,东至一号路,全长,道路全线共设交点17个,全线设平曲线15处,最小圆曲线半径300m,缓和曲线最小长度50m,最大圆曲线半径,最小平曲线长度。 K0+000~K1+200段利用现状109国道(现状宽12m,沥青混凝土路面)向北侧进行拓宽改造,K1+200~K3+080段与南侧兰新客运专线平行,K3+080~K3+540段下穿客运专线,经政府部门与高铁相关部门协商,因高铁沿开发区中部全线穿越,孔跨跨径为30m,采用双向行车时,路幅布置在两桥墩之间,能充分保证路幅宽度及行车安全。相关同意道路选线将桥墩置于12m中央分隔带内,并考虑安全净空要求,绿化带路缘石采用连续式钢筋混凝土护栏进行防护。 高铁桥墩及高压线塔 K3+540~段平面线形基本与南侧南绕城高速平行,终点与1号路及109国道相接。K5+230~K6+000段穿越330KV的高压走廊,此段考虑到建设用地要求,经政府部门与电厂相关部门协商,同意将铁塔置于道路中央分隔带内。因中央分隔带设置宽度10m,能够保证铁塔安全净空要求,绿化带路缘石采用连续式钢筋混凝土护栏进行防护。 沿线前后跨沟五次,相应的布设桥梁。 2、路线采用坐标及高程 路线平面控制测量采用平安县城建坐标系,路线高程控制测量采用1985年国家基准 下穿客运专线 高压走廊 南绕城高速

1交通工程的设计说明书(施工图的设计)

交通工程设计说明书 1 工程概述 空港大道南起黄石东路,连接现状云城西路,北至106国道,全长约6公里。 本项目为空港大道(黄石东路-109国道)工程北段,工程南起于规划七路地铁检修段下沉道路,北止于106国道。主线长337.074m,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速度为60km/h,道路标准红线宽度为43.5m,双向8车道;左辅道长384.171m,右辅道长397.542m,城市次干道标准,设计速度为40km/h,,道路标准红线宽度为45.6m,双向4车道。 项目地理位置图 2 本次设计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GB 5768.1-2009。 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 5768.2-2009。 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 5768.3-2009。 5、《路面标线用玻璃珠》GB/T 24722-2009。 6、《道路预成形标线带》GB/T 24717-2009。 7、《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190-2008。 8、《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 3880.1-2006。 9、《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GB/T 3880.2-2006。 10、《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3部分:尺寸偏差》GB/T 3880.3-2006。 11、《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 12、《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2012。 13、《道路交通信号灯》GB 14887-2003。 14、《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2006。 15、《人行横道信号灯设置规范》GA/T851-2009。 16、《广州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计技术指引》 17、《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1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 19、《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 2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21、《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 50647-2011。 2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 23、《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 24、《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 3 交通标线 3.1 设计原则 1、各标线的设置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5768.3-2009)的要求。 2、标线用于管制和引导交通,应具有鲜明的确认效果。标线设置在路面上,应具有附着力强、经久耐磨、使用寿命长、耐候牲好、抗污染、抗变色等性能。同时,标线还应具有施工时干燥迅速、施工方便、安全性能好等性能。在夜间,标线应具有良好反光效果,对行驶车辆的诱导有重要作用。 3、除减速标线外,一般热熔型涂料的冷膜厚度为1.8±0.2mm。

市政工程施工图审查要点(终稿)

北京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勘察文件审查要点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发布二零零五年八月

前言 根据《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国建设部令第134号 2004年8月23日)、《关于实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建质[2004] 203号 2004年11月23日)以及《关于转发建设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的通知》(市规发〔2004〕1499号 2004年11月29日)的要求,北京市勘察设计与测绘管理办公室组织部分从事施工图审查的专家编制完成《北京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勘察文件审查要点》(以下简称“本要点”)。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认真总结了我市开展勘察文件审查的实践经验,广泛听取了施工图审查机构、部分勘察设计单位及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专家委员会委员的意见,经多次修改后形成了本要点。 本要点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含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北京市地方标准)编写,以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以下简称“强制性条文”)为根本依据,除将强制性条文作为必须审查的容外,还从现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中摘录了部分与强制性条文关系密切、对安全和公众利益有较大影响的条款作为审查容。 本要点根据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类型分四篇编写,第一篇:公路工程和城市桥涵、支挡结构施工图勘察文件审查要点;第二篇:室外管道工程施工图勘察文件审查要点;第三篇:城市道路、公路路基、路堤、路堑工程施工图勘察文件审查要点;第四篇:地下铁道、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图勘察文件审查要点。由于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类型繁多,施工图审查中如遇到本要点未涉及的情况,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工程勘察注重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地区经验及工程师的综合判断。勘察文件审查的主要对象限于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并不涵盖工程勘察的全部容。进行工程勘察时,建设单位和勘察单位应全面执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的规定,确保工程质量,不能认为未列入本要点的容就可以不执行。 本要点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负责管理,北京市勘察设计与测绘管理办公室负责对具体容的解释。 主编单位:北京市勘察设计与测绘管理办公室 参编单位: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 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 参加编制人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孔千、王笃礼、刘建华、李耀刚、张建青、杨俊峰、周宏磊、武威、 赵大鹏、赵志强、郭明田、温靖、葛虹、董辉、廉得瑞参加审查人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秀云、王新杰、张在明、罗玲、项勃、顾宝和、袁炳麟、高文新、 黄志仑

公路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说明 1.0 遵循的规范、规程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3)《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98); (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011-94); (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014-97); (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9)《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17-96); (10)《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7); (11)《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 (1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13)《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6-98); (1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033-95); (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16)《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 (17)《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 053-94); (18)《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1-93); (19)《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 054-94); (20)《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 057-94); (2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 058-2000); (22)《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 059-95); (23)《公路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JTJ/T060-98); (24)《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99); (25)《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 (2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27)国颁《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 50162-92); 此外,参照执行我院制定的工作大纲及建设单位和地方政府的有关会议纪要、协议。 2.0 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依据初步设计的批复意见“同意采用路基两侧加宽的设计方案,每侧加宽8米。加宽后的路基宽度为42米,计算行车速度120公里/小时,双向八车道。路面结构:4厘米厚沥青玛蹄脂(SMA-13)+6厘米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I变级配)+8厘米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I变级配)+36厘米厚水泥稳定碎石+20厘米厚低剂量水泥稳定粒料”进行设计。沥青混凝土表面层采用SMA,符合本项目大交通、重轴载的特点,具有较好的高温抗车辙性能、抗低温开裂性能和优异的抗滑性能;在沥青混凝土中、下面层的选择上,传统的AC-I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具有孔隙率较小,密实性能较好等特性,但由于细集料较多,级配呈悬浮型,高温稳定性较差,同时也易于引起泛油、涌包、车辙等破坏现象。根据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发展趋势并结合本项目所处的地理环境及重载交通的实际情况,虽然Superpave设计方法设计出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该设计方法在我省应用还缺乏经验,不宜在本项目中大规模使用,而对传统AC-I型密级配进行改善,适当减少靠近最大粒径的粗集料和细集料中较细部分的比例,控制矿粉比例,适当增加中间档次的粗集料(如5~10mm、10~15mm)所形成的S型级配属于嵌挤密实型级配,具有适宜的孔隙率,渗水性小,不但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而且表面还具

公园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公园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河南,为河南驻马店置地?森林公园道路施工图设计 、设计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5132-95),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CJJ 48—92),公园设计规范; 3.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90 ); 4.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 CJJ1-2008) 5. 业主提供现场资料及设计要求等。 三、设计范围 1. 此公园道路设计包括红线内的以下工程: 1) 主、次入口道路; 2) 公园环道; 3) 滨河游道; 4) 林荫小道 四、公园道路的分类 1 按使用功能分类护林防火、生产、游览环道:主要以车行为主,两侧或一侧可设人 行道,以 满足公园消防和人行的要求,此本园道路宽度4.5?8m公园主、次入口道路和公园环道。 滨河景观游道:主要以人行为主,必要时可通过环卫用小型垃圾运输车,此 公园设置道路宽度为3m滨河游道。 景区林荫小道:主要以人行为主,部分路段宽度 2.5?3m,公园小型游览工具自行车等可以通过,此公园设置道路宽度为2m或1.5m公园人行小径。 2、按技术标准分类 森林公园道路按使用性质分为干线、支线、人行道三类。 2.1 干线:为森林公园与外部公路之间的连接道路以及森林公园内的环行主道。外部干线按相应的国家公路等级进行设计。内部干线路基宽度一般按 5.0~7.0m 进行设计,其纵坡不得大于9%,平曲线最小半径不得小于30m。 2.2 支线:森林公园内通往各功能分区、景区的道路。支线路基宽度一般按 3.0~5.0m进行设计,其纵坡不得大于13%,平曲线最小半径不得小于15m。 2.3 人行道:森林公园内通往景点、景物供游人步行游览观光的道路。可根 据自然地势设置自然道路或人工修筑阶梯式道路。人行道宽度一般按 1.0~3.0进 行设计,不设阶梯的人行道纵坡宜小于18%。 3 按面层材料分类 3.1 花岗岩:主要用于主、次入口道路地面铺装,一般车行为主时,花岗岩设置为50厚;花岗岩铺装还用于园路镶边及分段,此时花岗岩厚度一般设为20 或30 厚。 3.2混凝土砖或透水砖:主要用于支线道路铺装,规格为200x100x60,混凝 土砖或透水砖必须质地密实,质感细腻。 3.3水洗石:主要用于人行小径铺装,一般粒径为?5-8 ,颜色为米黄色或白 色。

施工图审查单位

1 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 房建一类(含超限高层)、市政(道路、桥隧、给排水、环卫)一类。2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 房建一类(含超限高层)、市政(道路、桥隧、给排水、环卫)一类。3 重庆市渝州工程勘察设计技术服务中心 房建一类(含超限高层)、市政一类。 4 重庆市设计院 房建一类(含超限高层)、市政(道路、桥隧、给排水、环卫)一类。5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房建一类(含超限高层)、市政(给排水、环卫)二类。 6 重庆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房建一类、市政(给排水)一类。 7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 房建一类。 8 重庆市都安工程勘察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勘察一类。 9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市政(道路、桥隧、给排水)一类、房建二类。 10 重庆中宇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市政(道路、桥隧)一类。 11 林同棪国际(重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市政(道路、桥隧)一类。 12 重庆海渝建设工程施工设计审图有限公司 房建一类、市政(给排水、道路)二类、勘察二类。 13 重庆汇中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有限公司 房建一类、市政(给排水、道路)一类、市政(桥隧)二类。 14 重庆市万州工程勘察设计技术服务中心 房建一类、市政(道路)二类、勘察二类(限主城区外,有效期:2009年12月31日)。 15 重庆市涪陵区建筑勘察设计质量审查中心 房建一类;市政(道路)二类、勘察二类。 16 重庆市涪陵区邦益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 司 房建二类、勘察二类(限主城区外);市政(道路)二类(限所在区)。17 重庆太祥建筑工程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房建一类、市政(道路)二类(限主城区外);市政(桥隧)二类(限合川、江津、潼南、铜梁区域内小型项目);勘察二类(限合川、江津、潼南、铜梁)。

道路工程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释疑初稿()

合肥市市政工程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释疑 1.道路专业 1.0.文件要求 1.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总要求有哪些? 答: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总要求主要有: (1)是否与审查批准的初步设计一致,如有重大更改,是否有相应的批准文件(设计说明中对初步设计批复的执行情况进行说明)。 (2)施工图是否达到建设部规定的深度要求。 (3)设计图纸是否完整齐全。 (4)主要设备材料及主要工程量是否齐全。 (5)经复核过的结构计算书是否完整正确。 (6)引用标准图、大样图图纸目录是否齐全。 (7)图纸签署是否符合规定。 1.1.设计说明 2.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各设计机构表达形式不一,包含内容不一,常有缺 项或内容不全,审查时如何掌握? 答: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应符合《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修订版)关于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的要求,基本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初步设计批复及执行情况,采用的规范、规程和工程验收标准,平、纵线形设计,横断面设计,路基路面工程设计,材料技术要求,附属工程设计,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施工注意事项及其它需特殊说明的情况等,内容可根据工程复杂程度和实际情况增减。 设计总说明中所列遵循的规范、规程、标准中,不仅包括设计应遵循的规范、规程、标准,也应包括施工、验收应遵循的规范、规程、标准。

3.路面结构设计说明部分常见内容不全,应包含哪些内容? 答:路面结构设计包括设计标准、设计弯沉值、结构组合形式、结构材料技术要求及采取的技术措施(含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机动车的设计应明确验收标准,如各层次的设计弯沉、面层抗滑指标等。 4.设计说明中“施工注意事项”一般包含哪些内容? 答:设计说明中“施工注意事项”基本内容包括: 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拆迁、征地、迁移障碍物等;管线升降、挪移、加固、预埋与其他市政管线的协调配合;新技术、新材料等的施工方法及特殊路段或构筑物的做法合要求;重要或有危险性的现况地下管线,施工时应注意的事项;对施工的特殊要求。 5.设计说明中对地质情况的描述需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市政道路工程设计应由具备相应资质要求的勘察单位进行地质勘察并编制地质报告。总说明中应有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下水情况等的描述。各层土的层厚、分布、特征描述、承载力特征值、压缩模量等指标宜列表标注。 6.如何确定道路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 答:道路工程及重要的附属构筑物应按照合肥地区的抗震设防标准进行抗震设防(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合肥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动峰加速度为0.10g)。 7.设计说明中的单位有何要求? 答:设计说明及图纸中所采用的单位应采用标准化形式,如地基承载力16吨,应为160kpa,混凝土标号30号应为C30。字母的大小写也应注意采用标准化形式。 1.2.平面设计 1.道路平面设计图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1)道路平面设计图包括道路中线位置,红线宽度、规划道路宽度、道

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1设计标准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 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3.《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09) 4.《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2002) 5.《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 6.《路面标线用玻璃珠》(GB/T24772-2009) 7.《道路交通信号灯安装规范》(GB14886—2006) 8.《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2003/XG1—2006) 9.《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A25280—2010) 10.《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09) 11.《成都市道路指路标志系统》(DB510100/T 129—2013) 12.《四川省旅游标志标牌设置标准》 13.《公共场所双语标志英文译法》 14.《成都市道路交通设施设置指南》 1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082) 1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17.《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18.现行有关材料标准 2设计内容 本次设计包含:1、广州路交通工程;2、海口路交通工程;3、海南路交通工程4、兴隆湖十四号路交通工程5、广西路交通工程;以及与本项目相交道路的交叉口100m 范围内的标志牌. 道路等级:1、广州路城市主干路;2、海口路城市支路;3、海南路城市次干路4、兴隆湖十四号路城市主干路5、广西路城市次干路。主干路安全设施等级按A级配置设计。次干路、支路安全设施等级按B级配置设计。 设计车速:主干路主车道60Km/h,交织段集散车道30Km/h;次干路设计速度40Km/h;支路设计速度30Km/h。 车道宽度:主车道3。5m,集散车道3.25m,交叉口渠化段进口车道3。25m。 2.1交通标志 2.1.1设计原则 1.道路上的标志具有法律效力,应根据交通管理法规及有关标准,正确地设计与设置 标志。 2.标志的设计应根据道路的交通量及其构成,计算行车速度,平、纵面线形,桥涵、隧 道等构造物的位置,投资与自然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 3.标志的设置不得侵占道路建筑限界。标志牌不应侵占路肩,应确保净空高度。 4.标置的设置数量应平衡、均匀,避免信息过载或疏漏,重要信息可重复设置。在 某些情况下,应根据交通标志的重要性划分层次,保障重要标志的位置。在路况较好的长直路段也应设置一些提示性的标志。 5.以不熟悉该道路及周围路网体系的道路使用者为设计对象,交通标志的设置应充 分考虑整个路网和该道路之间的关系。 6.在设置交通标志时,应注意与交通标线的配合使用.交通标志的设置还应周围环境 等其它沿线设施的协调配合。 7.道路全线应采用统一的设置标准、版面规格,在特殊情况下,交通标志的设置位置 与统一性发生矛盾时,应优先保证交通标志的可读性和视认性。 8.交通标志的版面设计应以驾驶人员在计算行车速度下行驶时能及时辨认标志信息 为基本原则,同时力求使版面美观、醒目。 9.交通标志的结构设计应符合“充分满足功能要求、尽量考虑美观、统一规格并降 低造价”的原则. 2.1.2设计内容 2.1.2.1交通标志种类 本设计交通标志主要有四种:

市政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第一标段K0+000~K2+600) 一、工程概况 垫江县明月大道贯通垫江县城区南北区域,位置走向与桂溪北路(即渝巫路) 平行,相当于垫江县骨架路网体系中的“外环线”。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程 位于垫江县桂溪镇,南接长安大道延伸段,北接天圣制药厂。设计起点位于长安 大道平交口,先后与南阳路、机关路、温泉路平交后,终点位于明月大道C连接 线平交口,道路全长6111.834米,为城市主干道,双向四车道,标准路幅宽度 为32米;中间有明月大道B连接线与北转盘平交,道路全长513.656米,为城 市主干道,双向六车道,标准路幅宽度为40米;明月大道C连接线与明月大道 平交,道路全长1381.143m米,为城市主干道,双向六车道,标准路幅宽度为 40米,终点接渝巫路。 本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垫江县县域城市的交通网络体系,缓解城区内 部的交通压力,极大地改善道路交通条件,也为周边地块的开发进程起着积极的 推动作用,对整个垫江县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设计依据及采用的规范标准 2.1 设计依据 (1)与业主垫江县兴渝城市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 (2)业主提供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3)业主提供的1:500地形图。 (4)业主提供的《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5)业主提供地质勘察报告 (6)业主提供的《垫江县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程路幅宽度的函》 (7)业主提供的《垫江县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 程初步设计预审意见的通知》 2.2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2.2.1国家标准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2-9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2.2.2交通部规范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2.2.3建设部规范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1)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4年3月) 2.2.4地方规范 《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 《重庆市建设工程费用定额》(1999年) 2.3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 2010年10月,该工程正式立项,并由垫江县兴渝城市建设有责任公司担任项目业主。受业主委托,我院开展了垫江县明月大道、明月大道B、C线连接道及明月大道延伸段新建道路工程设计项目。2011年4月我院提交了方案初步文本。2011年4月25日,我院向业主及规划局等各位领导汇报了方案设计,之后多次与业主及垫江县规划局进行接洽,逐步完善了明月大道、明月大道B、C 线连接道及明月大道延伸段各项方案设计工作,在2011年6月我院提交了方案设计正式文本。2011年7月18日,我院再次向垫江县规划局等各位领导汇报了方案文件。2011年8月垫江县规划局下发了《评审会议纪要》垫江规划纪要〔2011〕11 号文,原则上同意该工程设计方案。 2011年10月,项目业主委托重庆市涪陵地质勘察工程公司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在11月中旬我院收到业主提交的地勘资料后,开展了明月大道、明月大道B、C线连接道及明月大道延伸段的初步设计工作。为确保工程设计质量和设计进度,项目设计组根据各专业特点,在征求各专业设计意见后,对设计进度、设计内容、文件编制要求、主要技术标准、设计原则等进行统一的规定和要求,为在较短的设计周期内保质保量完成设计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1年11月底提交了初步设计文件,2011年12月31日在重庆市设计院进行了初步设计评审,并顺利通过了评审。 2.4对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

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1)

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了加强公路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监督与管理,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办法》、交通部《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及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参考交通部《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及行业特点,制定本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 第2条施工图审查分为政策性审查和技术性审查,政策性审查由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审查要点主要涉及技术性审查部分。 第3条技术性审查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主要技术标准与建设规模是否符合初步设计批复要求; 2、设计文件深度及内容是否符合编制办法规定; 3、设计文件是否执行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4、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安全的原则,并正确处理好安全与耐久、环保、经济、实用、美观、节约资源等的关系; 5、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是否达到《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要求,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6、是否损害公众利益; 7、交通主管部门要求审查的其他内容。 第4条提交施工图审查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政府有关部门的对初步设计的批准文件及附件; 2、审查合格的工程勘察报告; 3、全套施工图(含计算书并注明计算软件的名称及版本); 4、审查需要提供的其它资料(如行洪分析报告、通航论证等)。 第5条审查要本着科学、客观、公正的态度,结合项目的实际提出明确的结论。技术复核要采用与设计不同的软件计算,优化建议要提出明确的方案和量化指标,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前提下,有利于设计优化完善。 第6条高速公路项目的咨询报告及专家审查意见按设计文件内容分章节编写,包括项目概况、总体评价、总说明书、总体设计、路线、路基路面及排水、桥梁涵洞、隧道、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环境保护、其他工程、筑路材料、施工组织及基础资料等。其他等级公路项目参照编写。 第7条施工图审查的重点是结构设计的安全性、法规符合性、实施可操作性及经济合

道路设计总说明

东兰县中央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花香乡花香村巴吉道路 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路线总长562.069m) 广西XX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六年二月

东兰县中央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花香乡花香村巴吉道路 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路线总长562.069m) 证书编号:审定: 资质等级:公路行业(公路)丙级审核: 法定代表人:复核: 技术负责人:设计: 项目负责人: 广西XX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六年二月

总目录 总目录

第一篇总论 一、概述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XX县中央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花香乡花香村巴吉道路 (2)建设单位:东兰县发展和改革局 (3)设计单位:广西建XX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证书编号:XXX;资质等级:公路行业(公路)专业丙级; (4)项目建设地点:花香乡花香村,距离县城50.0km。 (5)建设规模:道路总长562.069m,路基宽度4.5m,路面宽度3.5m。 (二)设计依据及标准 1、设计依据 (1)勘测设计委托合同;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7)《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 (8)《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交公路发[2004]372号)。 2、主要设计指标如下: (1)公路等级—按《农村公路建设暂行技术要求》设计。 (2)计算行车速度:20km/h。 (3)路基宽度:4.5m;路面宽度3.5m。 (4)路面结构:水泥混凝土路面 (5)最大纵坡:14.98 % (6)设计洪水频率:新建桥涵及路基按25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 (7)图中坐标、高程系统均为假设。 二、工程概况 路线起点位于花香乡花香村弄吉屯,终点巴吉屯。路线全长562.069m。 主要工程量:挖土石方2091m3,填土方1346m3,混凝土路面1997.2m2。详见下表: 表1主要工程数量表 三、沿线自然条件及地理特征 1、地形 本路线通过地域地形较陡,高差大。 2、地质构造 测区内多以风化石为主,地表覆盖厚0.5-1.5m,未存在不良的地质构造。 3、地震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述 天康大道配套工程的设计范围西起5号桥、东至天扬路,全长1217.765米,规划道路红线宽度60米,道路标准横断面形式如下:2×6.0m人行道+2×5.0m慢车道+2×8.0m分隔带+22.0m机动车道。现状为18米车行道,机动车道需两边各拓宽2米,同时增加绿化带、慢车道、人行道设计。 设计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机动车道拓宽、绿化带、慢车道、人行道)、雨水工程、污水工程,同时对电力电缆、通信工程、燃气工程、给水工程等管位作出预留。 二、设计依据 1)天长市道路总体规划 2)建设单位提供的1:500现状地形图及相关要求 三、设计、施工与验收规范、标准 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6)《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 7)《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8)《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四、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Ⅱ 2)计算行车速度:40km/h 3)路面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 4)路面结构设计标准轴载:BZZ-100KN 5)交通饱和设计年限:20年 6)路面结构设计年限:30年 五、道路横断面设计 根据规划,道路标准横断面形式如下:2×6.0m人行道+2×5.0m慢车道+2×8.0m 分隔带+22.0m机动车道。拓宽部分机动车道采用原道路横坡度,慢车道与绿化带横坡度为1.2%,坡向朝外,人行道横坡1.5%,坡向朝内。 六、道路平面设计 平面线位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现有天康大道平面走向确定的,全线呈东西走向,道路沿线与秦栏路、金集路、天扬路相交,详见道路平面设计图。 七、道路纵断面设计 天康大道(5号桥-天扬路)纵断面根据天康大道现状道路起伏情况确定的。八、路基设计 1)路基设计 路床顶面设计抗压回弹模量不小于30MPa。 (1)材料要求:不应使用淤泥、沼泽土、泥炭土、有机土以及含生活垃圾的土做路基填料,对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可溶盐含量大于5%、700℃有机质烧失量大于 8%的土,未经技术处理不得用作路基填料。填方材料的强度CBR值及最大粒径应符合下表要求: 项目分类 路面底面以 下深度(cm) 填料最小强度 (CBR)(﹪) 填料最大粒径 (cm) 填方 路堤 上路床0~30 8 10 下路床30~80 5 10 上路堤80~150 4 15 下路堤>150 3 15 零填或路堑路床 0~30 8 10 30~80 5 10

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100条

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100条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了加强公路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监督与管理,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办法》、交通部《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及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参考交通部《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结合实际情况及行业特点,制定本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 第2条施工图审查分为政策性审查和技术性审查,政策性审查由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审查要点主要涉及技术性审查部分。 第3条技术性审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主要技术标准与建设规模是否符合初步设计批复要求; 2、设计文件深度及内容是否符合编制办法规定; 3、设计文件是否执行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4、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安全的原则,并正确处理好安全

与耐久、环保、经济、实用、美观、节约资源等的关系; 5、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是否达到《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要求,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6、是否损害公众利益; 7、交通主管部门要求审查的其他内容。 第4条提交施工图审查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政府有关部门的对初步设计的批准文件及附件; 2、审查合格的工程勘察报告; 3、全套施工图(含计算书并注明计算软件的名称及版本); 4、审查需要提供的其它资料(如行洪分析报告、通航论证等)。 第5条审查要本着科学、客观、公正的态度,结合项目的实际提出明确的结论。技术复核要采用与设计不同的软件计算,优化建议要提出明确的方案和量化指标,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前提下,有利于设计优化完善。 第6条高速公路项目的咨询报告及专家审查意见按设计文件内容分章节编写,包括项目概况、总体评价、总说明书、总体设计、路线、路基路面及排水、桥梁涵洞、隧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