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欣赏)故乡是北京》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音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欣赏)故乡是北京》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音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欣赏)故乡是北京》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欣赏《故乡是北京》,感受其具有的戏曲音乐风格特点。
2、初步了解有关京剧的简单知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
3、欣赏其他京歌,增加学生对XXX的了解。
2学情分析这是一首由XXX作词,XXX作曲的歌曲。
作品采用了京剧的典型音调,将我国的传统戏曲元素与通俗歌曲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整首歌曲听起来既亲切自然,又富有京腔京调。
这首京歌通过欣赏、表演等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和体验京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戏曲音乐的喜爱之情。
3重点难点欣赏《故乡是北京》,能够感知其中的京剧元素,如西皮慢板、拖腔,京胡的伴奏以及跑圆场,紧拉慢唱。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故乡是北京师:上课。
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我们中华民族有着近七千年的历史)。
在音乐在这条历史长河中,随着时间的积淀更是产生了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
如,京剧,豫剧,通俗歌曲,戏歌等。
今天,我们就随着时间的轨迹来了解音乐发展的进程。
(幻灯片2)首先,请大家来听第一首《苏:三起解》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甚么音乐体裁吗?生:京剧,戏曲师:恩,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准确。
接下来请同学们来听第二首:《外婆的澎湖湾》师:这首歌曲是什么音乐体裁呢?生:通俗歌曲师:恩,很棒,非常精确。
现在,请大家当真听,这首歌曲属于甚么音乐体裁?故乡是北京》生:A1戏歌师:A1这位同学的音乐修养很高。
那么你能给大家介绍下戏歌吗?你已经很棒了,请坐!那么老师给大家解释一下。
生:A2不会师:A2看来这首歌把大家难住了,老师来解释一下。
故乡在北京》这首戏歌既有京剧的元素,又有通俗歌曲的元素。
(幻灯片3)听起来歌中有戏,戏中有歌,既有歌曲的天然亲切又有戏曲的行腔神韵,我们把这类新的音乐形式叫戏歌。
《故乡是北京》突泉县六户镇巨力学校----胡海楠教材分析:这首作品由严肃作词、姚明作曲,在中央电视台1989年元旦晚会上演唱后广为流传。
作品采用京剧唱腔的典型音调,将我国的传统戏曲元素融入歌曲之中,使整首歌曲听起来亲切自然,富有京腔京韵。
歌曲一共分为三段:第一段以叙述性的口吻书法了作者对北京的热爱之情;经过间奏,音乐进入第二段,歌曲旋律优美上口,描述了北京的美丽景色;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但在伴奏上加以变化,采用了紧拉慢唱的手法将歌曲推向高潮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故乡是北京》,让学生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来激发学生对学习京歌的兴趣,从而了解京歌的音乐风格。
3、知识目标:通过赏析京歌音乐作品,知道词曲作者,了解京歌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与体验使学生了解京歌的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区别京歌与其他音乐体裁歌曲在音乐特点上的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师生问好2、播放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片段,让学生说出这段音乐属于中国哪种戏曲剧种(京剧)。
教师: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
京剧用歌舞演绎故事,是包括文学、音乐、舞蹈、武术、美术、杂技等各艺术行类的综合体现。
京剧的四功五法分别是:“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
如果将这些元素融入到歌曲中,会有怎样一番韵味呢?(听赏《故乡是北京》《唱脸谱》《前门情思大碗茶》歌曲片段)3、请同学们听后说一说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听赏让学生对京腔京味的歌曲有初步了解。
二、学习新课1、我们今天学习其中一首——《故乡是北京》,初听歌曲,注意歌词内容和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2、作者介绍3、再次欣赏《故乡是北京》演唱视频。
听的过程中思考这歌曲分为几部分。
提示:速度、节奏、旋律、歌词4、展示歌词及歌词中的北京景点图片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是学生对歌曲中的北京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使学生走进词作者的视野,一同感受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退出客服电话:4008980910[全国]首页优课展示排行榜我晒的课我的已晒20078100课本年度3102753课我要晒课小学音乐>人教2011课标版(简谱)>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唱大戏>欣赏>故乡是北京>故乡是北京小学音乐人教2011课标版(简谱)2019年度温淑娟指导教师:无地区:内蒙古-呼和浩特-赛罕区学校: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巨华小学发布时间:2019-04-2816:52内蒙古省级优课(0次点评)教学设计我要点评共0学时点评全部(0)教师(0)教研员(0)其他人员(0)我要点评暂无评论教学设计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运行维护:中央电化教育馆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版权所有京ICP备09059518号-3《故乡是北京》教学设计授课教师:温淑娟学校: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巨华小学年级:五年级教材分析:《故乡是北京》是由阎肃作词,姚明作曲,李谷一老师演唱的一首京歌,此曲分为ABA三部分,头尾是一个类似京剧中紧拉慢唱的散板段落,自由、豪放、也有点类似引子和尾声的作用。
中间部分运用了流水板体的节奏及委婉的拖腔,跌宕起伏、潇洒流畅,如在向人们娓娓诉说,亲切而自然。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同学在本学期接触到了多种戏曲形式,对于戏曲的唱腔及服饰等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戏曲及戏歌的认识与了解,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逐步养成对传统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1.聆听歌曲,感受传统戏曲的独特韵味,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逐步养成对传统音乐的热爱之情。
2.通过聆听、演唱等方法,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以及感知能力。
3.了解歌曲中第一二三部分的作用,并能认识其创作方式。
教学重点:能够有感情的哼唱歌曲,了解戏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说出歌曲第一二三部分的作用及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长音“yi”的练习;螺旋音“yi”的练习二、导入我国的国粹是什么?谈谈京剧给你的印象(从唱词、旋律等角度)三、新授(一)1.介绍京歌概念,揭题——《故乡是北京》2.聆听第一部分,说说表现了什么内容?3.再次聆听,找出你认为可以表达作者对北京的热爱的词语或者字;4.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注意咬字与发音;5.随琴学唱歌曲;6.欣赏第二部分,说说第二部分对歌曲表现具有什么作用?7.欣赏第三部分,说说第三部分与第一部分的相同点与不同点;8.介绍概念——紧打慢唱;9.随音频演唱第一部分,加上手势与动作。
五年级音乐《故乡是北京》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了解歌唱理论,有较好的鉴赏能力和辨别能力,懂得歌唱教学的方法,能把握中外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准确完整的表达作品的内容,具有较好的艺术歌唱能力。
2、进一步巩固声区,扩大音域,提高发声技能,加强气息和声音的控制能力,做到语言准确、音乐表现力强,能够正确的运用完美的音色去表现作品。
3、强化音乐艺术的审美功能,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体验、感受、表现音乐,陶冶情操,完善自我。
教学要求:1、加强喉头稳定的技能训练。
2、帮助学生在建立自然放松、流畅贯通,舌面以上具有高位置的面罩共鸣,使歌唱者的声音具有丰富的色彩。
3、解决好咬字与发声的问题。
4、注重培养学生歌唱表现能力。
5、加强学生歌唱心理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控制和音乐的表现。
2、准确掌握歌曲演唱技能。
3、气息的控制和声音的稳定。
4、高音区演唱技能训练。
5、咬字、吐字的准确。
教学过程:一、发声。
1、常规练习。
(1)呼吸练习:练习体会歌唱呼吸的支持以及呼吸肌肉的运动。
(2)吹唇练习:练习体会喉头的相对稳定以及声带的运做。
(3)哼鸣练习:练习体会声音的高位置。
2、调节发声机能的练习。
方法和要求:a、注意气息对声音的支持。
b、每个母音都要清晰准确,从一个母音过渡到另一母音时,要保持喉头以及喉咽腔的稳定,母音的过渡主要通过变换口腔的大小形状、嘴唇的开撮和舌的位置来调整着力部位。
3、扩展音域的练习。
方法与要求:a、轻柔的起音,随着音程的上行,自然地增强声音的力度。
b、气息均匀,母音的运行和过渡都要保持在声音位置统一的前提下连贯流畅。
二、识谱。
浏览和学习歌曲的曲谱,检查是否做到音准、节奏准确,语言规范。
三、作品讲解。
歌曲《故乡是北京》是阎肃和姚明于1988年合作创作的一首歌曲,并于1989年元旦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元旦晚会上由女高音歌唱家李谷一首唱。
该曲开创性地运用独特的“戏歌结合”创作手法,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故乡是北京》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产生热爱家乡、热爱首都北京的情感;感受山区的孩子在收获季节采摘的乐趣。
2.懂得父母等亲人关爱自己,自己也应当关爱他们。
3.懂得做人做事要自尊自强,有一颗善良的热情的心。
4.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和联想;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段话。
5.学习略读课文,粗知大意指导学生识字写字,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
教学重点:1.使学生产生热爱家乡、热爱首都北京的情感;感受山区的孩子在收获季节采摘的乐趣;懂得父母等亲人关爱自己,自己也应当关爱他们;懂得做人做事要自尊自强,有一颗善良的热情的心。
2.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和联想;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段话。
3.初步做到端正、整洁的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写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难点:1.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愿意和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发挥自己想象力、,学习有创意的阅读。
2.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和联想,激发创作兴趣,结合课文内容写一段话。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知道作者是怎样赞美北京的,感受作者爱家乡、爱北京的深厚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知道北京市一个古老而又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国际大都市,感受作者爱家乡、爱北京的深厚感情。
2.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和联想;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段话。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强烈的热爱故乡北京的感情知道作者是怎样赞美北京的,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和搜集材料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生活在首都北京,首都北京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我们身为首都的小主人,谁能把自己了解到的北京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北京的名胜古迹有__________________北京的民俗文化有__________________北京的风味小吃有__________________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北京的.(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生字表)二、新授1.这首诗歌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2.为什么作者说“唱不够”、“道不尽”?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古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重点指导第二小结朗读,体会北京的历史悠久同时北京又是一座现代化程度很高、发展非常迅速的城市有感情的朗读第三小结,体会北京充满现代化气息3.北京市民居住有哪些特色?咱北京人的饮食偏爱是什么?为什么不写高楼大厦、生猛海鲜?4.有感情地读读你最喜欢的段(为什么喜欢它)。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五年级下册《唱大戏欣赏故乡是北京》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内容:
欣赏《故乡是北京》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欣赏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2、知识目标:感受戏曲的音乐风格特点,了解北京地方特色。
3、技能目标:欣赏其他京歌,增加对京歌的了解。
能够分辨出歌曲中的京剧元素,并尝试通过模唱掌握歌曲演唱风格。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歌曲的欣赏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2、了解京歌的艺术特点感受模唱歌曲,体会演唱风格。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搜集了解京剧及京歌相关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走进快乐的音乐课堂,首先请听一段戏曲唱腔。
《坐宫》(这一段唱腔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剧种吗?是京剧《四郎探母》中的一段属于西皮流水的唱腔、同时也是京剧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段唱腔)回顾学习京剧是中国的“国粹”。
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大的戏曲曲种。
重点回顾学习京剧的“四大行当”及“两大声腔”。
(为本课学习京歌这一新的歌曲体裁做准备铺垫)。
如果将戏曲元素融入歌曲中,会有怎样一番韵味呢?
二、欣赏歌曲《故乡是北京》
(一)、【初听歌曲】同学们带着三个问题来欣赏聆听:
1、歌曲融入了那种戏曲元素?(生:京剧。
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生:根据课前欣赏的京剧,与之对比听出来的。
)。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五年级下册《唱大戏欣赏故乡是北京》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故乡是北京》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感受“京(戏)歌”这一音乐体裁,了解相关乐器。
2、对戏曲中的音乐表现方式和手法所有了解,对京剧的唱腔能够简单的模仿。
3、感受北京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气息,体会京剧与歌曲结合的美感,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欣赏《故乡是北京》,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技能;
教学难点:高音区演唱技能的训练。
体会歌曲意境,理解歌曲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辨识歌曲风格,引出京(戏)歌概念
师:请同学们聆听以下三段音乐,想一想他们在风格和唱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和特色?
生:都有京剧(戏曲)的味道。
师:那么他们是真正的戏曲吗?生:不是……,(并说出区别)
师:说的很好,他们都是带有戏曲韵味的歌曲,这种歌曲,我们把它称为京(戏)歌。
(播放ppt内容,引出京歌的概念)
二、整体聆听和感受音乐,了解相关知识,体会歌曲结构
(1)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好听的京歌,《故乡是北京》,并随音乐的节奏轻轻律动。
你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唱道“走遍了南北西东,也到过了许多名城,静静地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
”
(初次聆听,聆听后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并出示北京景物图片)师:你觉得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学生回答)
师:非常好,同学们都有各自的看法,这很好,今天,我们且从歌词和旋律上看,用三个部分的方法来认识这首作品。
《故乡是北京》教学目标:1、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了解歌唱理论,有较好的鉴赏能力和辨别能力,懂得歌唱教学的方法,能把握中外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准确完整的表达作品的内容,具有较好的艺术歌唱能力。
2、进一步巩固声区,扩大音域,提高发声技能,加强气息和声音的控制能力,做到语言准确、音乐表现力强,能够正确的运用完美的音色去表现作品。
3、强化音乐艺术的审美功能,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体验、感受、表现音乐,陶冶情操,完善自我。
教学要求:1、加强喉头稳定的技能训练。
2、帮助学生在建立自然放松、流畅贯通,舌面以上具有高位置的面罩共鸣,使歌唱者的声音具有丰富的色彩。
3、解决好咬字与发声的问题。
4、注重培养学生歌唱表现能力。
5、加强学生歌唱心理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控制和音乐的表现。
2、准确掌握歌曲演唱技能。
3、气息的控制和声音的稳定。
4、高音区演唱技能训练。
5、咬字、吐字的准确。
教学过程:一、发声。
1、常规练习。
(1)呼吸练习:练习体会歌唱呼吸的支持以及呼吸肌肉的运动。
(2)吹唇练习:练习体会喉头的相对稳定以及声带的运做。
(3)哼鸣练习:练习体会声音的高位置。
2、调节发声机能的练习。
(1)2/4 12 34 │ 54 32 │ 1- ‖ma me mi mo mu(2)2/4 1234 5 │5432 1│1234 5432 │1--- ‖i a i a i a i(3)2/4 5555 5 │ 3333 3 │ 2222 2 │ 1111 1‖aeio u aeio u aeio u aeio u方法和要求:a、注意气息对声音的支持。
b、每个母音都要清晰准确,从一个母音过渡到另一母音时,要保持喉头以及喉咽腔的稳定,母音的过渡主要通过变换口腔的大小形状、嘴唇的开撮和舌的位置来调整着力部位。
3、扩展音域的练习。
(1)2/4 `13 5i │i - │ 75 42 │ 1-‖nu no(2)2/4 13 35 │ 5i i5 │ 53 31 │ 1 -‖nu no nu no nu no nu方法与要求:a、轻柔的起音,随着音程的上行,自然地增强声音的力度。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三单元《故乡是北京》优质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三单元《故乡是北京》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了解歌唱理论,具有较好的鉴赏能力和辨别能力,懂得歌唱教学的方法,能把握中外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准确完整地表达作品的内容,具有较好的艺术歌唱能力。
2、进一步巩固声区,扩大音域,提高发声技能,加强气息和声音的控制能力,做到语言准确、音乐表现力强,能够正确地运用完美的音色去表现作品。
3、强化音乐艺术的审美功能,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体验、感受、表现音乐,陶冶情操,完善自我。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控制和音乐的表现。
2、准确掌握歌曲演唱技能。
3、气息的控制和声音的稳定。
4、高音区演唱技能训练。
5、咬字、吐字的准确。
教学准备:故乡是北京》音乐,课本。
教学过程:一、发声。
1、常规练。
1)呼吸练:练体会歌唱呼吸的支持以及呼吸肌肉的运动。
2)吹唇练:练体会喉头的相对稳定以及声带的运动。
3)哼鸣练:练体会声音的高位置。
2、调节发声机能的练。
1)2/4.12 34│54.32│1-‖ma me。
mi。
mo。
mu2)2/4.1234.5│5432.1│1234.5432│1---‖i。
a。
i。
a。
i。
a。
i3)2/4.5555.5│3333.3│2222.2│1111.1‖。
u。
u。
u方法和要求:a、注意气息对声音的支持。
b、每个母音都要清晰准确,从一个母音过渡到另一母音时,要保持喉头以及喉咽腔的稳定,母音的过渡主要通过变换口腔的大小形状、嘴唇的开合和舌的位置来调整着力部位。
3、扩展音域的练。
1)2/4.`13.5i│i -│75.42│1-‖nu。
no2)2/4.13.35│5i。
i5│53.31│1 -‖nu。
no。
nu。
no。
nu。
no。
nu方法与要求:a、轻柔的起音,随着音程的上行,自然地增强声音的力度。
b、气息均匀,母音的运行和过渡都要保持在声音位置统一的前提下连贯流畅。
公开课教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三单元《看大戏》第三课时执教人:申海燕教学内容:欣赏《故乡是北京》教材分析: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敬仰的圣地。
而生长在北京的人们则对这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现代化城市具有深厚的感情。
《故乡是北京》这首歌曲正是倾吐了生长于北京的人们对乡土怀恋的情绪。
歌曲既描述了北京古城的传统景物(如天坛、北海、卢沟桥等),也展现了现代都市的风貌(如高楼大厦、旋转厅、电子街的机房等)。
但歌曲更以最普通而又最富代表性的食物——四合院和油条、豆浆、家常饼,来触发积淀于心中的乡情,使人感到情真意切,朴实而贴近生活。
歌曲的旋律吸取了京剧和京韵大鼓的音乐素材,赋予了歌曲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聆听歌曲《故乡是北京》中,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激发我们对祖国的赞美和热爱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一听、唱一唱、说一说欣赏《故乡是北京》,让学生初步学会围绕音乐要素(节奏、情绪、音色、力度等)赏析音乐。
3、知识与技能;体验歌曲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了解民族乐器:京胡、“戏歌”的艺术特点,了解歌曲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通过听一听、唱一唱、说一说欣赏《故乡是北京》,让学生初步学会围绕音乐情感的变化赏析音乐。
教学难点:从聆听歌曲《故乡是北京》中,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激发我们对祖国的赞美和热爱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视频、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参与体验法: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活动等形式来获取京戏知识、演唱技巧,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引导讨论法: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视频观赏)(5分钟)1、让学生观赏京剧《红灯记》等片段,通过视听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京剧有个初步的了解,感受国粹的魅力所在。
小学音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欣赏)故乡是北京》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1教学目标
1、欣赏《故乡是北京》,感受其具有的戏曲音乐风格特点。
2、初步了解有关京剧的简单知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
感和热爱之情。
3、欣赏其他京歌,增加学生对京歌的了解。
2学情分析
这是一首由阎肃作词,姚明作曲的歌曲。
作品采用了京剧的典型音调,将我国的传统戏曲元素与通俗歌曲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整首歌曲听起来既亲切自然,又富有京腔京调。
这首京歌通过欣赏、表演等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和体验京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戏曲音乐的喜爱之情。
3重点难点
欣赏《故乡是北京》,能够感知其中的京剧元素,如西皮慢板、拖腔,京胡的伴奏以及跑圆场,
紧拉慢唱。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故乡是北京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我们中华民族有着近七千年的历史)。
在音乐在这条历史长河中,随着时间的积淀更是产生了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
如,京剧,豫剧,通俗歌曲,戏歌等。
今天,我们就随着时间的轨迹来了解音乐发展的进程。
(幻灯片2)首先,请大家来听第一首:《苏三起解》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音乐体裁吗?
生:京剧,戏曲
师:恩,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准确。
接下来请同学们来听第二首:《外婆的澎湖湾》
师:这首歌曲是什么音乐体裁呢?
生:通俗歌曲
师: 恩,很棒,非常正确。
现在,请大家认真听,这首歌曲属于什么音乐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