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1
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和音乐天才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被公认为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音乐天才。
他的音乐才华和创造力令人叹为观止,他的作品至今仍广为演奏和欣赏。
一、莫扎特的生平与成就莫扎特于1756年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他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
在仅有六岁的时候,他就可以协奏曲的形式进行创作,并在音乐会上公开演出。
不久后,他开始为贵族和教堂作曲,并迅速获得了认可。
莫扎特的作品风格多样,涵盖了交响乐、室内乐、歌剧、宗教音乐等多个领域。
他的音乐作品充满活力,富有情感,同时又融合了古典音乐的优雅和和谐。
他的作品对后世的音乐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莫扎特的音乐风格与特点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展现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天赋。
他的音乐旋律抓人,和声错落有致,节奏敏感而丰富,充满了动感和活力。
他擅长运用不同的乐器和声部来营造丰富多彩的音乐画面。
莫扎特的音乐作品流畅而富有表现力,能够准确地表达他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作品常常给人一种深情、温馨、欢快的感觉,同时也能唤醒听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三、莫扎特的代表作品莫扎特的代表作品众多,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后宫甄嬛传》。
这些歌剧以其精致的曲调、动人的旋律和精彩的剧情而闻名于世。
此外,莫扎特还创作了许多受欢迎的交响曲,如《第四十号交响曲》和《第四十一号交响曲》。
这些交响曲展现了他对管弦乐的驾驭能力和对音乐结构的娴熟把握。
四、莫扎特的遗产和影响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对后世的音乐发展影响深远。
他的音乐才华和创作风格开创了新的音乐道路,对音乐格式和形式进行了创新。
他的作曲方法和技巧被无数音乐家所崇拜和效仿。
莫扎特的作品至今仍广泛演奏和欣赏,他的音乐被视为古典音乐的经典之一。
他的创作和演奏方式也为后世音乐家提供了灵感和指导。
总结:莫扎特是一位奥地利作曲家和音乐天才,他的音乐作品充满活力、富有情感,表达了他的创作才华和独特风格。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和交响曲《第四十一号交响曲》等。
Mozart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德语: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
35岁便英年早逝的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
在钢琴和小提琴相关的创作,他无疑是一个天份极高的艺术家,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等等成为后来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他同时也是歌剧方面的专家,他的成就至今不朽于时代的变迁。
中文名: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外文名: W olfgang Amadeus Mozart国籍: 奥地利出生地: 奥地利萨尔茨堡 出生日期: 1756年1月27日 逝世日期: 1791年12月5日 职业: 作曲家 代表作品: 《安魂曲》,《牧人王》等目录编辑本段莫扎特简介1756年1月27日生于奥地利(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他的父亲里奥波尔德是那座城中宫廷天主教乐团的小提琴手,也是一个作曲家。
他的母亲也酷爱音乐,会拉大提琴和小提琴。
莫扎特有很多兄弟姐妹,他是家中的第7个孩子;1791年12月5日猝于维也纳,终年35岁。
其中最出名的歌剧是《费加罗的婚礼》和《唐璜》和《魔笛》。
莫扎特是奥地利作曲家,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莫扎特毕生创作了549部作品,其中包括22部歌剧、41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
莫扎特是钢琴协奏曲的奠基人,作有29部加K.107三首钢琴协奏曲,他对于欧洲器乐协奏曲的发展同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歌剧是莫扎特创作的主流,他与格鲁克(Gluck)、瓦格纳(Wagner)和威尔第(Verdi)一样,是欧洲歌剧史上四大巨子之一。
他又与海顿、贝多芬一起为欧洲交响乐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音乐家介绍——莫扎特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在1756年1月27日生于奥地利的萨尔斯堡,他父亲是出生在德国奥格斯堡的音乐家。
十八世纪的奥地利还没有脱离德意志联邦,那时候奥地利的统治者还戴着德意志的皇冠。
莫扎特接受奥地利多民族音乐文化的哺育,为奥地利启蒙运动的民族精神所鼓舞,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者之一;与此同时,莫扎特又把自己当做德国人,把德国当做可爱的祖国而引为骄傲——祖国这一概念,在他的心中是把奥地利和德国融为一体的。
莫扎特在家庭音乐气氛的熏陶之下,自幼就显出特殊的音乐才华:四岁起学习钢琴,五岁开始写作乐曲,八岁时已经有几首奏鸣曲和交响曲作品问世。
莫扎特的父亲在萨尔斯堡大主教乐队里拉小提琴,他的一本关于小提琴技术教程的著作,是他唯一的成就,除此之外,他的一生可说从未得志。
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当他发现儿子早熟的音乐才能时,盼望儿子成功的心更切;于是,他带着六岁的莫扎特和莫扎特的十岁的姊姊,先后在德国、法国、英国、荷兰、瑞士和意大利等国旅行演奏,获得很大成功。
这历时整整十年的旅行演奏,莫扎特被称为“神童”载誉全欧,但这同时也是他在苛刻的条件下,身心经受不胜负担的沉重劳动和考验的十年。
为了筹措必要的旅费,不管旅途的劳累,随时都要当众演奏;他的父亲为了宣扬孩子的天赋,竟异想天开地要求孩子按听众提出的条件演奏,如在用布蒙住键盘的钢琴上演奏,不经练习而视谱演奏技巧很难的乐曲;根据听众提出的低音即席创作曲调并根据所要求的调性即兴演奏;为歌唱家和长笛独奏家即席伴奏;在一个音乐会上全部演奏他自己的作品,而且每一次音乐会又往往长达四五个小时之久。
像这样残酷的职业生活和劳动强度,使小莫扎特疲困不堪,旅途中几次得了重病,但这一段生活经历也有好处,那就是使莫扎特开扩了艺术视野——在凡尔赛听了著名教会歌手的宗教音乐合唱和管风琴演奏;在巴黎听了训练有素的交响乐队演奏的法国作曲家的新作,了解到旧宫廷歌剧同喜歌剧的斗争;在伦敦又接触了德国作曲家亨德尔的神剧,结识了德国作曲家约翰·赫里斯齐安·巴赫;在佛罗伦萨、罗马和那不勒斯熟悉了各种类型歌唱家的演唱风格和意大利歌剧的特点;在波伦亚跟意大利音乐理论家马蒂尼学习对位技巧,才十四岁就被选为著名的波伦亚学院院士。
摇滚莫扎特赏析摘要:一、摇滚莫扎特简介1.莫扎特生平2.摇滚莫扎特的起源二、摇滚莫扎特的音乐特点1.古典音乐的融入2.摇滚元素的运用3.创新与突破三、摇滚莫扎特的代表作品1.《摇滚莫扎特》音乐剧2.《安魂曲》四、摇滚莫扎特的影响与意义1.对古典音乐的推广2.为音乐创作提供新思路3.激发跨界的创作热情正文:摇滚莫扎特,一个将古典音乐与摇滚元素完美结合的名字,是西方音乐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
它的出现,不仅为古典音乐开辟了新的传播途径,也为音乐创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莫扎特,出生于18世纪的奥地利,是一位具有极高天赋的作曲家。
他的音乐作品丰富多样,涵盖了交响乐、室内乐、歌剧等多个领域。
尽管他在世时并未受到广泛的认可,但他的音乐才华为世人所瞩目,成为音乐史上的传奇人物。
摇滚莫扎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当时一些音乐家和制作人开始尝试将莫扎特的音乐与摇滚元素相结合,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古典音乐。
这一尝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吸引了众多音乐爱好者的关注。
从此,摇滚莫扎特成为了一种独特的音乐现象。
在音乐特点上,摇滚莫扎特巧妙地将古典音乐与摇滚元素融为一体。
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摇滚莫扎特在作品中保留了莫扎特原有的古典音乐风格。
这使得音乐作品具有丰富的旋律和深厚的音乐底蕴。
同时,摇滚莫扎特将古典音乐与摇滚的节奏感相结合,使作品更具活力和动感。
其次,摇滚莫扎特在作品中运用了丰富的摇滚元素,如电吉他、贝斯等。
这些元素与古典音乐相得益彰,为作品增添了全新的听觉体验。
最后,摇滚莫扎特在创作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和突破。
这使得作品既保留了古典音乐的优美,又具有摇滚的激情,成为一种全新的音乐形式。
摇滚莫扎特的代表作品有音乐剧《摇滚莫扎特》和《安魂曲》等。
《摇滚莫扎特》音乐剧将莫扎特的一生以摇滚音乐的形式呈现出来,展现了莫扎特音乐创作的激情与执着。
《安魂曲》则是莫扎特晚年的杰作,其深沉的音乐氛围与摇滚元素的运用,为作品赋予了全新的生命。
“名曲欣赏”----莫扎特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德语: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
35岁便英年早逝的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
他无疑是一个天份极高的艺术家,在西方音乐历史中,只有他被毫无疑问地公认为音乐界的旷世奇才。
莫扎特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等等成为后来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他同时也是歌剧方面的专家,他的成就至今不朽于时代的变迁。
此外其作曲风格同时兼具旋律及艺术性,悦耳开朗,却又不失优雅,令其作品同巴赫贝多芬同一地位,亦能让人感受到音乐风格由巴洛克时期转向古典主义时期。
也因狂飙运动显露出早期浪漫主义曲风,直接预示了贝多芬式的英雄性音乐的出现。
他也是第一位公开脱离保护人的自由作曲家,使其人格备受后世音乐家敬仰。
其中最出名的歌剧是:《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魔笛》。
莫扎特是奥地利作曲家,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幼年时被誉为“音乐神童”,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莫扎特毕生创作了754部作品,622部已完成,132部未完成,其中包括22部歌剧、41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
莫扎特是钢琴协奏曲的奠基人,作有27首钢琴协奏曲,加K.107三首钢琴协奏曲,他对于欧洲器乐协奏曲的发展同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同时,他被认为是狂飙运动中第一个进入浪漫主义的音乐家。
他在晚期音乐中极大的扩张了音乐的深度,主要表现在其音乐主题突兀和不确定性,这种特征可集中发现在他晚年的三大交响曲中的《g小调第40号交响曲》(又称维特交响曲)。
而被公认为首次提出浪漫主义的交响乐则是其23岁萨尔兹堡时期的《第三十号交响曲》,最大限度的将叛逆和不羁的变幻旋律发挥到极致。
为《莫扎特传》设计名片(实用版)目录一、莫扎特简介二、《莫扎特传》概述三、设计名片的元素四、名片设计方案正文一、莫扎特简介沃尔夫冈 - 阿马德乌斯 - 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是古典乐派最典型的作曲家之一,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
他于 1756 年 1 月 27 日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斯堡一个宫廷乐师之家。
从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习音乐。
从1762 年起,6 岁的莫扎特和 10 岁的姐姐安娜开始了漫游整个欧洲大陆的旅行演出。
他们到过慕尼黑、法兰克福、波恩、维也纳、巴黎、伦敦、米兰、波隆那、佛罗伦萨等地,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轰动。
二、《莫扎特传》概述《莫扎特传》是一部关于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传记电影,由米洛斯·福尔曼执导,默里·亚伯拉汉、汤姆·休斯克、伊丽莎白·贝里奇等人主演。
影片讲述了莫扎特从童年开始,历经波折与成就,最终成为音乐史上一位杰出人物的故事。
该片于 1984 年上映,荣获了包括第 57 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在内的八项大奖。
三、设计名片的元素在设计《莫扎特传》的名片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元素:1.标题:名片的顶部应以大号字体呈现电影的标题——《莫扎特传》。
2.导演和主演:在标题下方,应列出导演和主要演员的名字。
3.上映时间和地点:在名片的下方,应注明电影的首映时间和地点。
4.简要剧情介绍:在名片的背面,可以简要介绍电影的剧情,以吸引观众的兴趣。
5.获奖情况:如果电影曾获得过奖项,可以在名片上注明所获奖项,以增加观众的认可度。
四、名片设计方案根据以上所述的元素,我们可以设计出如下的名片方案:【名片正面】标题:《莫扎特传》导演:米洛斯·福尔曼主演:默里·亚伯拉汉、汤姆·休斯克、伊丽莎白·贝里奇等上映时间:1984 年地点:奥斯卡颁奖典礼【名片背面】简要剧情介绍:《莫扎特传》讲述了莫扎特从童年开始,历经波折与成就,最终成为音乐史上一位杰出人物的故事。
莫扎特莫扎特全名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德语:Wolfgang Amadeus Mozart),出生于200多年前的1756年,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更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音乐天才,有“音乐神童”的美誉。
莫扎特是奥地利作曲家,3岁会弹钢琴,6岁开始作曲。
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莫扎特一共创作了22部歌剧、41 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
大家都熟悉的《一闪一闪小星星》就是莫扎特22岁时作曲的。
有一次,莫扎特的父亲与一位朋友一起回到自己家中,看到4岁的儿子正聚精会神地趴在五线谱纸上写东西。
父亲问他在干什么?儿子一本正经地回答:“我在作曲。
”孩子的举止使两位大人相觑见笑,面对着纸上歪七扭八的音符,他们以为这不过是小孩的胡闹。
然而,当细心的父亲将儿子的作品认真地看了几眼之后,忽然兴奋地眼噙泪花对客人喊道:“亲爱的,你快来看!这上面写的是多么正确而有意义啊!”天才已经开始了他的创造生涯!为使小莫扎特能迅速成长,列奥波尔德竭尽心血,精心栽培。
对儿子的学习与训练是极为严格的,除了复杂的音乐理论与演奏技能外,还有拉丁文、法文、意大利文、英文以及文学和历史等等。
莫扎特有着惊人的听觉和音乐记忆力。
七岁的时候,有一次他用父亲的朋友沙赫特涅尔的小提琴演奏,两天后莫扎特又在自己的提琴上练习。
当沙赫特涅尔再次上门时,莫扎特对他说,我现在用的小提琴比前两天奏的那把小提琴低八分之一个音。
沙赫特涅尔以为他在开玩笑,但莫扎特的父亲完全了解自己儿子,他请朋友把小提琴从家里取来,经校对后,发现莫扎特的判断完全正确。
1762年,将近六岁的莫扎特就掌握了古钢琴的弹奏技术,与此同时,他又开始学习拉小提琴。
在父亲的带领下,6岁的莫扎特和10岁的姐姐安娜开始了漫游整个欧洲大陆的旅行演出。
他们到过慕尼黑、法兰克福、波恩、维也纳、巴黎、伦敦、米兰、波隆那、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罗马、阿姆斯特丹等等许多地方,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巨大的轰动!在奥地利国都维也纳,他们被皇帝请进王宫进行表演。
《莫扎特传》简介莫扎特传简介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是18世纪最杰出的音乐天才之一,也是西方古典音乐的奇才。
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众多世界著名的音乐作品,如交响曲、协奏曲、弦乐四重奏以及宗教音乐等,深刻地影响了后世音乐的发展。
本文将为您简要介绍莫扎特的生平和其音乐成就。
一、早年生活莫扎特于1756年1月27日出生在奥地利的萨尔斯堡。
他成长在一个音乐世家,父亲莱奥波德是一位有名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
莫扎特从小就显露出卓越的音乐天分,他三岁即能熟练演奏钢琴,五岁开始作曲。
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莫扎特很快超过了同龄人的音乐水平,并开始进行全欧洲的音乐巡回演出。
二、创作生涯的高峰莫扎特的音乐才华得到了维也纳大师们的赞赏,并开始在欧洲各地展开创作和演奏之旅。
他的音乐作品兼具技巧与灵感,深受当时音乐界的推崇。
他以其卓越的作曲才能,创作了一系列杰作,其中包括交响曲《小夜曲》、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和《唐·乔万尼》等,这些作品至今仍被广泛演奏并受喜爱。
三、个人生活和逝世虽然莫扎特的音乐才华无与伦比,但他生活并不富裕。
他渴望得到一份固定的职位来保障生计,但多次面试皆以失败告终。
此外,莫扎特还因为其豪爽和宽容的性格而经常遭受经济上的困扰。
尽管生活拮据,莫扎特却不停地作曲,并一直保持着创作的热情。
可惜的是,莫扎特的生命在35岁时提前结束。
他于1791年逝世,去世时留下了一部分未完成的作品,令人遗憾。
莫扎特的逝世使音乐界失去了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仍然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演奏和传颂。
四、莫扎特的音乐遗产莫扎特留下了超过600部的音乐作品,包含了交响曲、协奏曲、歌剧、宗教音乐以及室内乐。
他的音乐作品既富于表现力又富于创新,在音乐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莫扎特的音乐作品深受古典主义风格的影响,他巧妙地结合了古典和浪漫元素,使其音乐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和个性。
他的作品融会了完美的构图和华丽的旋律,表达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莫扎特英⽂简介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欧洲古典主义⾳乐作曲家,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乐类型。
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莫扎特英⽂简介,希望对你有⽤!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简介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January 27, 1756 - December 5, 1791), was born in the Holy Roman Empire during the Salzburg. European classical music composer. In 1760, Mozart began to study composer. From 1763 to 1773, Mozart traveled with his father, Leopold Mozart, in European countries. In 1781, Mozart to Vienna began 10 years of creative career. At 5:51 on December 5, 1791, Mozart died at the age of 35 years old, the cause of death is unknown. Mozart's important works left all the music types. His symphony, symphony, sonata, serenade, play music later became the main form of classical music.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物⽣平 Life background On January 27, 1756, Mozart was born in Salzburg, Austria, a family of court musicians, the origin of Germany, his father Leopold Mozart is the city of the palace of the Catholic Orchestra violinist, is also a Composer; mother Anna Maria Mozette is also keen on music and will pull the cello and violin. Mozart is home to the youngest child ranked seventh. Debut In 1760, 4-year-old Mozart studied piano with his father Leopold Mozart and began to compose music. In 1762, 6-year-old Mozart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his father to Munich, Vienna, Presburg made a pilot tour. June 1763 to March 1773, Mozart and his father has to Germany, France, Britain, the Netherlands, Italy and other countries for a period of ten years of travel performances. The show made Mozart know about the most advanced Italian opera, the French opera, the German instrumental music and other genres, but also met JC Bach, GB Martini, GB Samartini and other composers and learn their composition Technology, then the works have shown Mozart creative genre of the extensive and his interest in opera creation. Gradually mature At the end of 1773, Mozart returned to Salzburg with his father. Mozart was dissatisfied with his humble slaves, and in the fight for personal and creative freedom, he finally reached the consent of the Archbishop in September 1777 and spent two years traveling with his mother. In order to find a job in order to stay away from Salzburg, he has taught and performed in Munich and Mannheim, and further deepened his understanding and experience of the system of inequality. At Mannheim, he got the help and sympathy of some citizen musicians, and came into contact with the important Mannheim musicians of Europe at that time, hearing the first-class orchestra playing. In May 1778, Mozart arrived in Paris, due to the death of his mother, plus failed to find a job, so in January 1779 returned to Salzburg. During this period, Mozart created two flute concertoes, an oboe concerto, seven piano violin sonatas and three piano sonatas in Mannheim, which reflected the influence of the Mannheim musicians. In 1780, Mozart completed the opera "Ido Mein". During this period Mozart's work rigorous, in the content reflects the impact of the boom movement at that time, in the form of new elements, such as the sonata of the first movement of the presentation, appeared with the first theme of the second (Or more) themes in the reproduction department, often change the order of the subject appear, sometimes the subject material is also different from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processing,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movement, with a strong intensity of contrast, these practices , Enhanced his dramatic works of drama, so that "classical sonata" to further form. Vienna period In June 1781, Mozart could no longer endure the humiliation of the Archbishop, decided to resign to the Archbishop, became the first European history to get rid of the court of musicians, to make a living in Vienna. After he was nominally a freelance composer, he was still unable to resist the oppression of the feudal society. The suffering of life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his thoughts and creations, and in Vienna for 10 years, he has been the most important of his creation for 10 years. July 1782, Mozart created the "harem escaped" in the Vienna Borg Theater premiere. In 1784, he participated in the Freemasonry, which he preached the freedom, equality, fraternity ideas have a strong resonance, and in this idea inspired the creation of new works. In 1785, once the collapse of the Vienna Folk Opera House began to recover, Mozart has engaged in opera creation opportunities, created a comedy opera "theater manager". In 1786, the creation of opera "Figaro wedding". In 1787, Mozart completed the opera "Don Juan". In January 1790, Mozart's opera "woman's heart" staged. In 1791, Mozart created the opera "Tito's kindness" but was unsuccessful. In September, complete the last opera "Magic Flute". After Mozart began to create large-scale religious music works "Requiem", at 5:55 on December 5 "Requiem" has not yet completed Mozart on the bizarre death, at the age of 35, buried in Vienna.莫扎特英⽂简介。
作曲家莫扎特的简介莫扎特是奥地利历史上著名的作曲家,是名作安魂曲的作者。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作曲家莫扎特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作曲家莫扎特的简介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是一位欧洲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
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莫扎特毕生创作了754部作品,622部已完成,132部未完成,其中包括22部歌剧、41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
1791年,他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魔笛》公演。
2016年,英国最具权威的电台Classic fm评选出历史上伟大的25个钢琴家,莫扎特入选。
1791年,莫扎特病逝,享年36岁。
代表作品有《安魂曲》和《牧人王》等。
莫扎特的作曲生涯莫扎特是奥地利历史上第一个有勇气和决心摆脱宫廷和教会,维护个人尊严的作曲家。
但是以后他虽然名义上是一位自由作曲家,实际上仍然无力抗争封建社会对他的压迫。
生活的磨难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维也纳的10年,成为他创作中最重要的10年。
1781年,他和大主教决裂后,写出了著名的歌剧《后宫诱逃》。
该剧于1782年7月首演,获得很大成功。
1782年,他在没有征得父亲的同意的情况下,同一位曼海姆音乐家的女儿康施坦丝·韦伯结了婚。
莫扎特和当时正在维也纳的J海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向海顿学习了四重奏和交响曲创作的经验,并写了6首弦乐四重奏赠送给海顿。
1784年,他参加了“共济会”(也叫兄弟会,是拿破伦在埃及创建的,宣言自由平等,兄弟之爱),是维也纳第八支部的成员。
他热心地参加了这个带有资产阶级启蒙思想色彩的秘密宗教团体的活动,对它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有强烈共鸣,并在这种思想的启示下写出了许多作品。
1785年,一度倒闭了的维也纳民族剧院恢复,莫扎特有了从事歌剧创作的机会。
莫扎特简介音乐神童莫扎特(1756-1791 )奥地利作曲家,欧洲18世纪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在歌剧、交响乐、室内乐和钢琴协奏曲方面有巨大的历史功绩。
幼年就显露超人才华,被誉为世界上少有的音乐“神童”。
莫扎特出生在维也纳附近一个叫萨尔茨堡的小城,父亲是萨尔茨堡大主教乐队的小提琴手。
当4岁的小莫扎特笔都拿不稳的时候,就开始“作曲”了,5岁就弹得一手流利的钢琴。
从6岁起父亲就带着小莫扎特和姐姐开始了10年的旅行演出活动。
这10年对莫扎特来说,无论从艺术和生活都是极为重要的锻炼、积累和学习的阶段。
他8岁就写了三首交响乐和几首奏鸣曲; 12岁就为维也纳歌剧院写了歌剧《假傻姑娘》; 14岁为意大利米兰歌剧院写了歌剧,并亲自指挥演出,连演20场,场场爆满。
这轰动欧洲的出色的成绩使得莫扎特14岁就获得了意大利音乐中心——鲍伦亚学院院士的称号,被罗马教皇授予了奖章。
16岁结束旅行演出到1781年之间是莫扎特创作和生活陷入困境的时期。
莫扎特在维也纳的最后10年,是他作为自由音乐家进行创作的最重要时期,也是他以对艺术对自由的执著信念向社会抗争的10年。
自由对莫扎特来说同时意味着贫困。
但莫扎特不怕贫困,坚忍地忍受着贫困的煎熬,他说: “我们的财富保存在头脑中——没有人能把它从我们身上取走,除非砍下我们的脑袋。
”但贫困却过早地夺去了他的生命。
在他去世的时候,屋中没有一根木材取暖,病倒在床的妻子无法为他送葬,至今人们找不到埋葬他的地方,而在临死前,他仍默吟着自己心爱的歌剧《魔笛》的旋律,在音乐的庇护下闭上了眼睛。
这最后10年莫扎特写下了自己最辉煌的作品,包括著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魔笛》,第39、40、41交响曲和一些弦乐四重奏和钢琴协奏曲等等。
莫扎特的音乐常常被人们称作“永恒的阳光”,因为他的音乐即使在表现痛苦和悲伤时,也似乎含有天真纯洁的微笑。
他那优美、机智的旋律总是充满明朗、淳朴的气质,他那典雅、热情的乐思像清泉一样纯洁、透明、自然、流畅而喷涌不尽。
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
35岁便英年早逝的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
在钢琴和小提琴相关的创作,他无疑是一个天赋极高的艺术家,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等等成为后来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他同时也是歌剧方面的专家,他的成就至今不朽于时代的变迁。
1756年1月27日生于奥地利(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他的父亲里奥波尔德是那座城中宫廷天主教乐团的小提琴手,也是一个作曲家。
他的母亲也酷爱音乐,会拉大提琴和小提琴。
莫扎特有很多兄弟姐妹,他是家中的第7个孩子;1791年12月5日卒于维也纳,终年35岁。
其中最出名的歌剧是《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魔笛》。
莫扎特是奥地利作曲家,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莫扎特一共创作了549部作品,其中包括22部歌剧、41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
莫扎特是钢琴协奏曲的奠基人,他对于欧洲器乐协奏曲的发展同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