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区域地理 北美.美国
- 格式:ppt
- 大小:7.82 MB
- 文档页数:64
第10讲北美——美国考点展示素养目标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湖、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
美国工农业的生产特点、主要农业带和工业区的分布。
知识:了解北美的自然地理概况,掌握美国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理解美国农业带、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发展特点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形成条件。
技能:能够依据美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美国农业分布、发展的特点及成因。
素养:运用综合思维,分析美国不同农业区发展的条件,借鉴美国农业专业化的经验,结合区域认知探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北美[读图思考](1)北美地形特点对其水系分布的影响。
(2)北美地形对其气候的影响。
1.位置范围(1)海陆位置:美洲北部,北起北冰洋,南至墨西哥湾,东靠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2)范围:主要包括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丹麦)。
2.纵列分布的地形(1)特点: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冰川地形广布。
(2)南北纵列分布的三大地形区①西部高山区:落基山、海岸山、内华达山等组成科迪勒拉山系北段。
②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地。
③中部平原区:中央大平原,北部多冰蚀湖。
3.大陆性显著的气候(1)类型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夏雨稍多;缺乏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2)受地形影响显著①西部高山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空气,降水由沿海向内陆减少。
山脉西侧多雨,山脉东侧及之间的高原盆地少雨。
②东部高原山区对大西洋湿润气流阻挡不明显。
③中部平原冬季冷空气南下,形成大风雪和寒潮天气。
夏季暖湿气流北上,中东部普遍暖热。
美国[读图思考]美国本土地形分布特征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读图思考]美国本土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读图思考]美国本土农业带的类型及其成因。
[读图思考](1)美国工业区位置和附近的城市。
(2)结合实际分析美国工业区的形成条件及发展优势。
1.范围和位置(1)范围:共由50个州和一个特区组成,其中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为海外州。
16.北美与美国【教学目标】1.北美的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2.美国和加拿大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考点解读】1.结合区域地图,分析北美地形特征,说明地形对北美气候、水文的影响;2.根据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美国农业发达的原因,并掌握美国农业带的区位优势;3.结合美国地图分析美国工业区的形成条件、工业部门及主要城市。
【基础知识】一、北美概况1.位置和范围:北美北起北冰洋,南至美国和墨西哥国界,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主要包括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丹麦)。
2.北美和北美洲的区别:北美和北美洲(North America)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政治地理学概念,后者是自然地理学概念。
北美和拉丁美洲(简称拉美,英文Latin America)构成完整的美洲;而北美洲和南美洲(South America)也构成完整的美洲,由于北美的经济发展与欧洲相似,在文化特色中都与欧洲息息相关(欧化等),都居在发达国家地段,人种大部分是欧罗巴人种及欧洲裔,北美又有“第二欧洲”的别称。
3.地形: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冰川地形广布;南北纵列分布着三大地形区,即西部高大山系,中部平原广阔,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
(1)西部高山区: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形成一系列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
海岸山脉、落基山脉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共同组成了科迪勒拉山系,且与盆地、高原相间分布。
(2)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久经侵蚀,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
(3)中部平原区:北起北冰洋沿岸,南抵墨西哥湾,地势北高南低,中部平坦,为中央大平原,北部多冰蚀湖泊,如五大湖群,南部是密西西比河平原。
难点解读1:北美地形对其水系分布的影响(1)地势东西两侧高,河流发源于东西部高山、高原地区。
(2)发源于两侧高山、高原的河流流向地势较低的中部平原,注入大西洋(墨西哥湾)或北冰洋,这些河流都有较大的汇水面积,如密西西比河。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二篇第三单元第5课时一、单项选择题美国生猪养殖实行大规模工厂化生产。
下图为美国部分农业带分布图。
完成1~2题。
1.美国生猪养殖场集中分布在甲带内,主要影响因素是( B )A.自然环境B.饲料供应C.交通条件D.市场需求2.乙农业带为( C )A.棉花带B.混合农业带C.亚热带作物带D.水果带[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农业带为玉米带,玉米是畜禽饲料配方中主要的能量饲料,有“能量之王”的美誉,故美国生猪养殖场集中分布在甲带内,主要影响因素是饲料供应,B正确;自然环境不是影响生猪养殖场分布的主要因素,A错误;通过图文信息无法判断该地交通条件和市场条件信息,C、D错误;故选B。
第2题,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程度很高,美国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带,读图可知:乙农业带分布在墨西哥湾沿岸,热量条件好,属于亚热带作物带,C正确;美国的棉花带分布位置相对偏北位于玉米带东南部,A错误;混合农业带位于玉米带和棉花带之间,B 错误;水果带位于美国本土太平洋沿岸的较低纬度地区,D错误;故选C。
下图示意美国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据此完成3~4题。
3.据图判断,美国的地形特征是( D )A.以山地为主,呈南北走向B.地势由东、西部向中部逐渐升高C.地势由中部向四周逐渐升高D.三大地形区南北纵列分布4.美国的地形对气候的主要影响是( C )A.西部低缓的山地,未阻挡西风进入内陆,使内陆地区降水较多B.东部山地高耸,不利于夏季的东南风进入中部平原,干燥少雨C.中部是贯穿南北的大平原,冬季时北方的冷空气长驱南下,寒冷干燥D.中部平原,地形封闭,不利于夏季的暖湿气流进入,气候干燥[解析]第3题,图示美国的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美国的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A不符合题意;地势由东、西部向中部逐渐降低,B不符合题意;美国的地势由中部向东西逐渐升高,C不符合题意;图示美国的地形分为三大地形区,南北纵列分布,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山脉,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