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春《人力资源统计学》作业4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85.50 KB
- 文档页数:8
19春《人力资源统计学》作业1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共分几级()。
A.一B.二C.三D.四正确答案:C四分位差就是第三个四分位数与第()个四分位数之差A.一B.二C.四正确答案:A全距是数列中两个极端数值之()。
A.和B.积C.减D.差正确答案:D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等于()与劳动生产率的结构影响指数的连乘积。
A.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B.劳动生产率指数C.人力资源劳动生产率正确答案:A一般采用()与报告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比来表示人均实际工资。
A.报告期人均货币工资B.基期人均货币工资C.上期人均货币工资正确答案:A人力资源个体价值的货币性计量方法可以归结为()。
A.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B.调整后的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C.随机报偿评价法D.调整后的随机报偿评价法正确答案:ABCD人力资源静态平均指标在人力资源统计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人力资源静态平均指标是进行动态分析的前提B.人力资源静态平均指标是进行空间比较的基础C.人力资源静态平均指标可用于分析现象间的依存关系D.人力资源静态平均指标可用于数量上的估计推断正确答案:ABCD人力资源相对指标在统计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作用体现在()。
A.人力资源相对指标可以使不能直接对比的总量指标具有可比性B.人力资源相对指标是总量指标的深化C.人力资源相对指标是宏观调控与微观考核的重要工具正确答案:ABC辅助工资通常包括()。
A.奖金B.津贴和补贴C.加班加点工资D.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正确答案:ABCD如实准确地统计人力资源报酬和收入,对微观企业具有重要意义的有()。
A.对正确处理劳动者利益与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关系有重要作用B.研究“按劳分配”原则在企业内具体实现的重要手段C.检查和分析企业工资计划执行情况的重要依据D.研究企业内部工资关系与其他企业工资关系的重要依据正确答案:ABC部分支付给职工个人工资外的费用不按照职工工资外收入核算。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C2、D3、C4、CD5、D6、D7、C8、C9、A10、B11、C12、C13、B 14、D 15、A 16、C 17、C 18、C二、多项选择题1、ABD2、ABC3、ABCDE4、ABCD5、ABCDE6、ABCDE7、ABC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C2、C3、C4、C5、C6、C7、C8、D9、C10、C11、A12、B13、C 14、D 15、D 16、B 17、C二、多项选择题1、BCD2、ABC3、ABCDE4、CDE5、ABCDE6、ABCDE7、ABD8、ABCD9、ABCDE 10、ABCDE 11、ABCDE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C2、D3、D4、D5、C6、A7、B8、D9、B10、A11、B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3、ABCDE补充:4、决定企业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是( D )。
A、个体素质B、个体素质的组合比例C、个体素质的组合结构D、B和C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A2、C3、C4、C5、D6、B7、B8、D9、C10、D11、B12、B13、B 14、B 15、C,A 16、C 17、C 18、C 19、A二、多项选择题1、ABD2、DE3、BDE4、ABE5、ABCDE6、ACD7、ABCD8、BD9、AD 10、ABCDE第五章一、单项选择题1、C2、D3、D4、B5、A6、D7、C8、C9、D10、C11、D12、A13、C 14、D二、多项选择题1、ABD2、ABCDE3、ABCDE4、ACD5、ABC6、ABD7、ABC8、ABC第六章一、单项选择题1、C2、C3、C4、B5、B6、C7、A8、A9、C10、D11、A12、C13、B 14、C 15、B 16、D 17、C 18、B 19、A 20、B 21、D补充:直接反映企业实际经营效果,更好体现企业经济效益水平需从( B )指标进行考核。
作业系统--16春《人力资源统计学》作业3-------------------------------------------------------------------------------- 16春《人力资源统计学》作业3, liuningyi15031.未做完作业单击【保存作业】,下次可以继续做作业;2.做完作业后,单击【提交作业】则作业被提交给教师,提交后作业将无法进行修改,请慎重操作。
3.单击【预算成绩】可以对未提交的作业进行客观题成绩预算。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92 内容:职工工资增长弹性是指职工工资增长率除以()。
选项:a、企业总资产增长率b、企业净资产增长率c、企业净利润--------------------------------------------------------------------------------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92内容:一般采用报告期人均货币工资与下列哪项之比来表示人均实际工资()。
选项:a、报告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b、基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报告期的居民收入水平--------------------------------------------------------------------------------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92内容:工资总额从结构构成上看,可分为基本工资和下列哪项。
()。
选项:a、辅助工资b、津贴c、公积金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7.84内容:劳动生产率逆指标指数与劳动生产率正指标指数()。
选项:a、正比b、反比c、互为倒数--------------------------------------------------------------------------------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7.84内容:劳动生产率指数是指报告期劳动生产率除以()。
北语15春《人力资源统计学》作业2答案
15春《人力资源统计学》作业2
一、单选题(共5 道试题,共20 分。
)
1. 按时间顺序将不同时期的某种指数排列起来所形成的数列是()。
A. 质量指标指数
B. 环比指数
C. 数量指标指数
D. 定基指数
正确答案:D
2. 四分法是按活动的属性将生活时间分为工作及路途往返时间、生活必需时间、家务劳动时间和()。
A. 休闲时间
B. 学习时间
C. 三次活动时间
正确答案:A
3. 增长量是用来说明某种人力资源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增长的绝对量,它是报告期水平与下列哪项之差。
()。
A. 基期水平
B. 上期水平
C. 前期水平
正确答案:A
4. 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不包括()。
A. 时期数列中各指标的时期长短应当前后一致
B. 动态数列中各个指标所说明的总体范围应前后一致
C. 动态时间数列计算口径和方法要一致
D. 动态数列中各个指标所说明的总体范围应前后不一致
正确答案:D
5. 计算时期指标动态数列序时平均数,一般采用()。
A. 简单算术平均数法
B. 加权平均数
C. 几何平均数
正确答案:A
15春《人力资源统计学》作业2。
20春《人力资源统计学》作业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动态相对数等于报告期数值除以()。
A.基期
B.下一期
C.上一期
答案:A
2.人力资源的总变动率指标是指期末人力资源数量除以()。
A.本期人力资源的增加数
B.期初人力资源总数
C.基期人力资源数量
答案:C
3.按时间顺序将不同时期的某种指数排列起来所形成的数列是()。
A.质量指标指数
B.环比指数
C.数量指标指数
D.定基指数
答案:D
4.人工成本总额指数也就是()与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指数之积。
A.报告期人工成本
B.平均人工成本指数
C.基期人工成本
答案:B
5.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等于()与劳动生产率的结构影响指数的连乘积。
A.劳动生产率指数
B.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
C.人力资源劳动生产率
答案:B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6.劳动争议统计的任务大致分为()。
A.研究劳动争议仲裁的处理情况及变动情况。
B.研究劳动争议仲裁活动的规模、结构状况,分析其发生的原因
C.研究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构成情况
答案:ABC
7.按报表内容和实施范围不同,分为()。
A.部门统计报表
B.地方统计报表。
北京语言大学14秋《人力资源统计学》作业3答案
人力资源统计学 14秋《人力资源统计学》作业3
一,单选题
1. 劳动生产率逆指标指数与劳动生产率正指标指数()。
A. 正比
B. 反比
C. 互为倒数
正确答案:C
2. 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和人力资源劳动效益两个层面。
A. 人力资源劳动生产率
B. 人力资源价值
C. 工资水平
正确答案:A
3. 一般采用报告期人均货币工资与下列哪项之比来表示人均实际工资()。
A. 报告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B. 基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 报告期的居民收入水平
正确答案:A
4. 劳动生产率指数是指报告期劳动生产率除以()。
A. 基期劳动生产率
B. 上期劳动生产率
C. 下期劳动生产率
正确答案:A
5. 下列哪个指数专门用于综合反映各组平均工资水平的变动对总
体平均工资水平的影响()。
A. 平均工资可变构成指数
B. 平均工资固定构成指数
C. 平均工资结构影响指数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
1. 人力资源个体价值的非货币性计量方法通常采用()。
A. 信息库法
B. 工作绩效评价法。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练习题第二章 企业人力资源数量统计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例题1:连续登记的(与 练P12-1 同类) (注意:不能数错天数) 尾-头+1 某公司人数登记如下:1-11日 12-22日 23-30日 610人 612人 620人 11日 11日 8日 月平均:人6148111186201161211610=++⨯+⨯+⨯==∑∑ff a a例题2:间隔相等的某公司去年第四季度职工人数如下表。
(与 练P12-2 同类) 日期: 10、1 11、1 12、1 今年1、1 人数: 865 872 890 879人8781428798908722865=-+++=a例题3:间隔不相等 (接上例) (与 练P13-3 同类)日期: 1、1 3、31 9、1 10、31 12、31 人数: 90 50 100 80 40 间隔:---- 3个月 5个月 2个月 2个月人人74)(75.73225322408022801005210050325090≈=+++⨯++⨯++⨯++⨯+=a第四章 生活日分配统计例题1:(练习册P23-1)某建筑公司2000年10月份有节日3天,公假8天,采取一班制劳动,每班8小时,生产工人月平均人数为900人,其它情况如下:解:(1)日历工日数=900×31=27900日 公假工日数=11×900=9900日制度工日数=日历工日数-公假工日数 =27900-9900 =18000日出勤工日数=制度工作时间-缺勤工作时间 =17700日缺勤工日数=300日 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出勤时间-非生产时间-停工时间+停工被利用时间 =17700-80-100+40 =17560日全部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加班加点时间 =17560+40 =17600日(2)出勤率=17700/18000=98.33% 出勤时间利用率=17560/17700=99.2% 加班加点比重=40/17600=0.28%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17560/18000=97.6%第六章 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益统计. 练习1. 标准实物量(练习册P36-1)计算劳动生产率标准实物量指标:列表:2.因素分析:(练习册P36-2)某造纸厂的统计资料如下:(2)分析工人劳动生产率变动及工人人数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3)分析时劳动生产率变动与工人人均工作小时数变动对月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北语20春《人力资源统计学》作业满分答案20春《人力资源统计学》作业11下列哪种方法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工成本进行比较,它又可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两种。
()。
A 结构分析法B 因素分析法C 时间数列分析法D 对比分析法答案:D2职工工资增长弹性是指职工工资增长率除以()。
A 企业总资产增长率B 企业净产值增长率C 企业净利润答案:B3下列哪个指数专门用于综合反映各组平均工资水平的变动对总体平均工资水平的影响()。
A 平均工资可变构成指数B 平均工资固定构成指数C 平均工资结构影响指数答案:B4 在产品产量指数一定的条件下,劳动生产率指数与劳动量指数成()。
A 反比B 正比C 没有关系答案:A5计算时期指标动态数列序时平均数,一般采用()。
A 简单算术平均数法B 加权平均数C 几何平均数答案:A1劳动争议统计的任务大致分为()。
A 研究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构成情况B 研究劳动争议仲裁活动的规模、结构状况,分析其发生的原因C 研究劳动争议仲裁的处理情况及变动情况。
答案:ABC2对于员工流失的趋势发展,可以结合()等多种统计预测方法进行分析。
A 移动平均法B 线性回归法C 多项式回归法D 指数回归法答案:ABCD3劳动安全卫生统计一般分为()。
A 劳动环境统计B 劳动保护措施统计C 工伤事故统计D 职业病统计答案:ABCD4人力资源静态平均指标在人力资源统计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 人力资源静态平均指标是进行动态分析的前提B 人力资源静态平均指标是进行空间比较的基础C 人力资源静态平均指标可用于分析现象间的依存关系D 人力资源静态平均指标可用于数量上的估计推断答案:ABCD5人工成本统计对企业、职工、国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体现在()。
A 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核算B 有利于增加利润和职工收入C 宏观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D 有利于国际交流与合作答案:ABCD1人力资源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通常采用劳动量单位。
2024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课程代码11467)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领序存答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券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反映同一复杂总体在不同时期某数量方面的变动方向与变动程度的动态相对数称为A、静态个体指数B、动态总指数C、动态个体指数D、静态总指数2、在组距分组中,分组标志在每组中取的最大值称为A、全距B、下限C、组距D、上限3、反映各组标志总量与总体标志总量之比的指标是A、强度相对数B、结构相对数C、比例相对数D、比较相对数4、在出勤时间内由于停电、停水等原因未能从事生产工作而浪费的时间是指A、停工损失时间B、停工被利用时间C、非生产时间D、缺勤时间5、微观层面企业人力资源净增量非零而宏观层面社会人力资源净增量为零的人力资源规模变动状况,我们称之为人力资源规模的A、自然变动B、增量变动C、机械变动D、减量变动6、规定在单位时间(一般是一个工日)内,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应完成单位质量合格产品或完成某项工作的数量标准是指A、工时定额B、工作定额C、产量定额D、劳动定额7、从单个企业、单位范围内进行核算的劳动效益是A、社会整体劳动效率B、外部劳动效益C、直接劳动效益D、单个企业劳动效益8、下列不属于工资总额范围的是A、加班加点工资B、职工福利费用C、计件工资D、计时工资9、不仅受到各类人员平均工资变动的影响,还受到各类人员在企业中所占比重的变化(人员结构变化)影响的企业平均工资的变动被称为A、平均工资可变组成指数B、平均工资固定组成指数C、平均公知人员结构指数D、平均工资不变组成指数10、企业在招募录用职工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的各种支出,包括招聘成本、挑选成本、录用和安置成本等属于A、人力资源取得成本B、人力资源使用成本C、人力资源离职成本D、人力资源保障成本11、人工成本的主要部分为A、职工技术培训费用B、员工的上下班交通费C、工作服费和招工费用D、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费用12、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的全部可能劳动时间是指A、制度劳动时间B、出勤时间C、日历时间D、非生产时间13、为了使新聘用的职工熟悉业务,达到具体的工作岗位所要求的业务水平而发生的各种支出,包括岗前培训成本和脱产培训成本等属于A、人力资源保障成本B、人力资源使用成本C、人力资源开发成本D、人力资源离职成本14、如果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额增加,职工平均人数不变,则平均人工成本A、减少B、增加C、不变D、不确定15、企业在计算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体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属于A、教育经费B、从业人员劳动报酬C、福利费用D、社会保险费用16、规定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完成单位质量合格产品或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需消耗的劳动时间标准是指A、劳动定额B、工作定额C、产量定额D、工时定额17、反映人均工伤保险费对受伤害者生活保障程度的指标是A、工伤保险覆盖系数B、企业工伤保险系数C、工资替代系数D、生活费用保障系数18、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形成的原则,下列属于劳动争议的是A、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发生的争议B、企业领导与职工之间的争议C、企业职工与职工之间的争议D、企业领导和领导之间的争议19、职工在工作时间外参加各类专业技术性质的学习和进修的培训是A、现场培训B、业余学习C、脱产学习D、专业教育20、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从业人员提供的福利费支出指标不包括A、职工计划生育保险B、集体福利性补贴C、职工的生活困难补助D、集体福利设施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北语】21春《人力资源统计学》作业4提示:本试卷为北京语言大学复习资料!!!一、单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1.异众比率是指非众数组次数与()变量总次数的比率。
[A.项]全部[B.项]最小[C.项]最大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A2.在产品产量指数一定的条件下,劳动生产率指数与劳动量指数成()。
[A.项]反比[B.项]正比[C.项]没有关系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A3.四分位差就是第三个四分位数与第()个四分位数之差[A.项]一[B.项]二[C.项]四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A4.退休金系数是指退休人员人均退休金除以()。
[A.项]企业全部从业人员人数[B.项]企业全部退休人员人数[C.项]企业全部从业人员与全部退休人员的和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A5.调和平均数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
[A.项]倒数[B.项]和[C.项]差[D.项]乘积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A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6.时间统计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A.项]为企业制度合理定岗定员提供依据[B.项]为企业制订生产作业计划提供资料[C.项]为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提供依据[D.项]为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提供依据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ABCD7.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统计研究至少具有()方面的现实意义。
[A.项]有利于选拔人才[B.项]有利于建立人才激励机制[C.项]有利于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D.项]有利于人力资源投资效益分析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ABCD8.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对时间的分类主要集中在以下()形式。
[A.项]二分法[B.项]三分法[C.项]四分法[D.项]五分法注:此题难度中等,复习相关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正确选择]:ABCD9.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方法按不同类型可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