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炭的功效与作用
- 格式:docx
- 大小:18.15 KB
- 文档页数:5
姜的作用与功效
名称特点禁忌炮制
生姜味辛、辣,大热。
走而不守,发汗解表。
解
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阴虚火旺者直接生用
干姜味辛,大热。
走而不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附子无姜不温阴虚火旺者母子姜的母姜,也就是发芽干瘪后的老姜,九月采的老姜,取秋金之气,加强收敛的
效果。
老姜放置三年后才能成为最优质的
干姜
炮姜味苦,大热。
守而不走,温中散寒、温经止
血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腹痛吐泻、
吐衄崩漏、阳虚失血
阴虚火旺者用干姜和热砂同炒至鼓起,表面棕褐色。
煨姜味辛,性温平。
守而不走,具有和中止呕之
功效。
主治脾胃不和,恶心呕吐等症
把生姜包在面团或湿纸中放在碳火内煨熟
姜炭味苦、辛、涩,性温。
具有温经止血、温脾止泻的功效阴虚火旺者将干姜放进特制的砂锅内,盖上盖子,用铁丝捆绑牢固。
然后在锅外面均匀抹上一层泥巴,泥巴
是用土层下面见不到阳光的黄土加上一种特殊
的草和成的”。
将此砂锅放入火炉中用明火烤制
24小时
高良姜味辛、性热。
温胃散寒,止痛止呕阴虚火旺者直接生用。
生姜干姜炮姜姜炭异同炮姜【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姜干燥根茎的炮制品。
【科属分类】姜科【功效】温经止血;温中止痛【功效分类】温中止痛药;温经止血药【药理作用】温中散寒,温经止血。
【制法】取净干姜,照烫法(附录ⅡD)用沙烫至鼓起,表面棕褐色。
【性味归经】性味苦,涩,温。
辛、热。
归脾、胃、肾、心、肺经。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温经止血。
用于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吐衄崩漏,阳虚失血。
【用法用量】 3~9克。
【摘录】《中国药典》。
2.4 文献论述1.《医学入门》:“温脾胃,治里寒水泄,下痢肠辟,久疟,霍乱,心腹冷痛胀满,止鼻衄,唾血,血痢,崩漏。
”2.《本草正》:“阴盛格阳,火不归原,及阳虚不能摄血而为吐血、下血者,但宜炒熟留性用之,最为止血要药。
”3.《得配本草》:“炮姜守而不走,燥脾胃之寒湿,除脐腹之寒痞,暖心气,温肝经,能去恶生新,使阳生阴长,故吐衄下血有阴无阳者宜之。
”3 现代研究编辑本段1.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树脂、淀粉等。
2.药理:能显著的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对应激性及幽门结扎型胃溃疡、醋酸诱发的胃溃疡均有抑制作用。
4.2 生姜与炮姜炮姜为姜的新鲜的根茎,性味辛、微温。
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功效,被中医誉为“呕家圣药”。
可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呕吐、喘咳、胀满、泄泻等。
如用生姜、红糖熬制的姜汤可活血驱寒,就是防治风寒感冒的一剂良药。
此外,生姜还能解半夏、南星、鱼蟹之毒。
4.3 干姜为姜的干燥根茎,性味辛、热。
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
由于干姜能守能走,性热而偏燥,故对中焦寒邪偏盛而兼湿者以及寒饮伏肺的喘咳颇为相宜,又因为力速而作用较强,用于回阳救逆,其效甚佳。
常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等症的治疗。
如用于温中散寒的大建中汤、理中丸,回阳救逆的四逆汤,温肺散寒而化痰饮的小青龙汤。
4.4 炮姜炮姜为干姜炒至表面微黑、内呈棕黄色而成,性味苦、辛、温。
具有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的功效。
刘宋·雷敩《雷公炮炙论》明·缪希雍《炮炙大法》清·张仲岩《修事指南》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要求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原则为: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为制,相恶为制。
其具体方法为:或制其行,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质。
雷公炮炙十七法炮爁煿炙煨炒煅炼制度飞伏镑摋晒曝露炮制的目的1、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
2、转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3、增强药物疗效。
4、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
5、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
6、便于调剂和制剂。
7、净洁药物,利于贮藏。
8、矫臭矫味,利于服用。
9、制成中药饮片,提高商品价值。
液体辅料:(一)酒炮制作用:增强疗效,助溶,矫味矫臭作用。
黄芩、大黄、白芍(二)醋炮制作用:引药入肝、增强疗效、助容、解毒、矫味矫臭。
有延胡索、甘遂(三)蜂蜜炮制作用:增强疗效、缓和药性、解毒、矫味矫臭。
甘草、麻黄(四)食盐水炮制作用:引药入肾,增强疗效,缓和药性等。
杜仲、巴戟天(五)生姜汁炮制作用:降低毒性、缓和寒性、增强疗效等。
有竹茹、草果(六)甘草汁炮制作用:缓和药性、降低毒性。
远志、半夏(七)黑豆汁性味功效:滋补肝肾,养血祛风,利水解毒。
炮制可增效解毒作用。
何首乌(八)米泔水性味功效:甘凉。
清热凉血,利尿,解毒,吸附油脂等苍术、白术固体辅料:(一)稻米炮制作用:增效、降毒、吸附。
炮制进程的附加指征(二)麦麸炮制作用:增效、缓和燥性、消除腥臭气味、附加判断指征。
(三)白矾(又称明矾)炮制作用:降低毒性,防腐烂,增强疗效等。
(六)蛤粉炮制作用:作中间传热体使药受热均匀、增效、吸附等(七)滑石粉性味功效:甘寒,清热利尿、解暑。
炮制作用:同蛤粉项(八)河沙炮制作用:作中间传热体使药受热均匀。
常见的变异现象有:虫蛀、霉变、泛油、变色、气味散失、风化、潮解溶化、粘连、挥发、腐烂等。
中药生姜的临方炮制及其精准用药分析【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中药生姜的临方炮制方法,并通过精准用药分析,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中医药领域的发展。
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实验分析和临床观察,对生姜的炮制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和归纳,同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对生姜中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结果:生姜、姜炭经过不同方法炮制后,主要药效成分有所差异,例如生姜、姜炭中姜酚的含量分别为21.58%、30.65%,精准用药分析方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病理特点,选择适宜的剂量和用法,能够更好地发挥生姜的药理作用。
结论:生姜在不同炮制方法下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组成和药理作用,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及疾病特点,精准选择生姜的用药方式和剂量,能够提高疗效。
【关键词】中药生姜;临方炮制;精准用药[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processing method of medicinal ginger, 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rough the analysisof precision medicine. Methods: Through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experimental analysis and clinical observation, the processing methods of ginger wer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and concluded. 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mod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eans, the active ingredients in ginger and their action mechanisms were deeply discussed. Results: The main pharmacodynamic components of ginger and ginger charcoal were different after processing by different methods, for example, the content of gingerol in ginger and ginger charcoal was 21.58% and 30.65%, respectively. In terms of precision drug analysis, selecting the appropriate dosage and usage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could better exert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ginger. Conclusion: Ginger hasdifferent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under 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 In the cours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ccording to inpidual differences and disease characteristics, precise selection of ginger medication and dosage can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 Key words 】 Ginger, decoction processing, precision medicine中草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1]。
莱菔子方法:取净莱菔子,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鼓起,爆裂声减弱,断面深黄色,并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
用时捣碎。
炮制作用:莱菔子生品能升能散,长于涌吐风痰,用于食积气滞,暖气吞酸。
炒莱菔子改变药性,转升为降;鼓起爆裂,质变酥脆,有利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长于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炮制原理:莱菔子炮制品对消化道的功能优于生品。
王不留行【方法】王不留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炒王不留行:取净王不留行,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大部分爆成米花,迅速取出,放凉。
【炮制作用】(1)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长于活血通络、通淋;(2)扩大用药范围【炮制原理】王不留行炒制成爆成米花后,其水溶性煎出物的含量较生品高,可增强其疗效。
山楂炮制方法:山楂:去山楂片,除去杂质及脱落的核及果柄,筛去碎屑。
炒山楂:取净山楂,用中火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焦黄色,取出,筛去碎屑。
焦山楂:取净山楂,用中火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焦黄色,取出,筛去碎屑。
山楂炭:取山楂,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南山楂肉,炒至外表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取出,筛净。
炮制作用:生品:消食健胃,行气散淤。
炒山楂酸味减弱,缓和对胃的刺激性,善于消食化积。
焦山楂酸味减弱,增加苦味,长于消食止泻。
山楂炭:药性收涩,具有止血止泻作用。
炮制原理:焦山楂黄酮类和有机酸含量降低明显,宜消食止泻。
栀子炮制方法:取栀子,或碾碎,用中火炒至表面焦褐色或焦黑色,果肉内面和种子表面为黄棕色或棕褐色,取出,放凉。
炮制作用:焦栀子缓和寒性,脾胃较虚弱者用焦栀子。
炮制原理:焦栀子比栀子的京尼平苷含量低。
党参方法:党参润透,切厚片,干燥。
蜜炙党参取炼蜜用适量冷开水稀释,与党参拌匀,稍闷,待蜜水吸尽后,投入热锅内,加热翻动,至党参呈金黄色,不太粘手时取出,放凉。
取净党参片与米,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拌炒至米呈焦褐色,党参呈深黄色时,取出,筛去焦米,放凉。
作用: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能长于益气生津。
干姜药材名称:干姜拼音名称:GANJIANG别名:均姜,川姜,白姜,黄姜,平姜。
科属: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
产地:主产于四川、贵州;浙江、山东、湖北、广东、陕西亦产。
其中以四川、贵州的产量大,且品质好,销全国并出口。
性味:[性味、归经]辛,热。
归脾、胃、心、肺经。
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中成药:共有244种中成药使用干姜:神黄钠铝胶囊定喘膏庆余辟瘟丹骨痛灵酊参贝北瓜膏妇科万应膏骨增生镇痛膏通络祛痛膏活血止痛膏白癜风胶囊等。
应用:1、用于脘腹冷痛,寒呕,冷泻。
本品辛热燥烈,主入脾胃而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
治胃寒呕吐,脘腹冷痛,每配高良姜用,如二姜丸。
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多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理中丸。
2、用于亡阳证。
本品性味辛热,能回阳通脉。
故可用治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所致之亡阳厥逆,脉微欲绝者,每与附子相须为用,如四逆汤。
3、用于寒饮咳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之证。
本品辛热,善能温肺化饮,常与细辛、五味子、麻黄等同用,如小青龙汤。
配伍效用:1、干姜配伍白术:干姜辛热,温脾胃、散寒邪;白术甘苦而温,补中益气、健脾燥湿。
二者合用,有温中散寒,健脾除湿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腹痛胀满、食少、呕吐、泄泻等症。
2、干姜配伍甘草:干姜温助脾阳;甘草补中缓急止痛。
二者伍用,有温中散寒、缓急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之胃脘疼痛、时作时止、喜暖喜按者。
3、干姜配伍高良姜:二者均为辛热之品,有温中散寒之作用。
但干姜长于温脾祛寒止呕;高良姜功擅温胃止痛。
相须为用,其温中散寒止痛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胃寒腹痛、呕吐、泄泻等症。
4、干姜配伍人参:干姜辛甘大热,温中散寒;人参甘而微温,大补元气。
二者合用,干姜得人参则中气畅达、行而不过;人参得干姜则补而能行,补而不滞。
共奏补脾胃、温中焦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之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调敷。
中药炮制的作用一、增强疗效,改变作用趋势二、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如:附子、川乌、草乌、半夏、天南星、等生用内服易于中毒,炮制后能降低其毒性,炮制应当适度,不可太过或不及。
三、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四、矫味矫臭一、中药盐炙——盐炙走肾1、补肾药盐性寒味咸,能滋肾水、涵养肾脏,对于补肾药会加入食盐已达到引药力到肾脏的作用,例如:盐续断、盐杜仲、盐补骨脂、盐巴戟天、盐菟丝子、盐小茴香2、补心药肾水不足,则阴阳分离,心火上亢,则失眠多梦、腰膝酸软例如:盐砂仁、盐益智仁、盐黄柏3、软坚药在中医学中,治疗癥坚积聚的中药用盐炙。
现代医学中的淋巴结肿大、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都属于癥坚积聚。
“咸能软坚”,咸味能软化体内顽固性、陈旧性的病灶,因此在肿瘤疾病中运用盐炙中药特别关键例如:盐荔枝核、盐橘核4、威能润下”,大小便不利的情况,用盐炙中药增强其利水的作用例如:盐车前子、盐泽泻二、蜜炙——缓和药性、矫味1.增强润肺止咳作用——蜜百合、蜜款冬花、蜜紫菀、蜜百部、蜜枇杷叶、蜜桑白皮2.增强补脾益气作用——蜜黄芪、蜜甘草、蜜党参3.缓和药性——蜜麻黄4.矫味和消除副作用——蜜马兜铃三、醋制——可引药入肝经,增强入血收敛、散瘀止痛的功效1、引药入肝经、增强药物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例如:醋艾叶、醋莪术、醋乳香、醋三棱、醋青皮、醋香附、醋郁金2、有利于有效成分溶出,达到提高药效的目的。
例如:醋延胡索、醋五味子、醋鳖甲、醋龟甲、三、酒制——主行药势,活血通络的功效1.改变药性、引药上行——酒大黄、酒黄连、酒黄柏、酒黄芩2.增强温补肝肾的作用——酒地黄、酒萸肉、酒女贞子、酒川芎、酒黄精3.增强活血通络的作用——酒当归、酒白芍、酒苁蓉五、炒制——增效、减毒、缓和药性A:增强疗效——炒王不留行、炒山楂、炒麦芽、炒决明子B:降低毒性或副作用——炒牵牛子、炒苍耳子、炒莱菔子C:缓和药性——炒芥子、炒葶苈子D:增强或产生止血的作用——炒地榆、炒槐花、炒荆芥、炒干姜E:保证疗效、利于保存——炒槐米、炒牛蒡子、炒苦杏仁1、炒黄(包括炒爆)——主要适用于果实种子类药物生芥子——辛散力强、善于通络止痛炒芥子——缓和辛散走窜、温中散寒、杀酶保苷,酸枣仁——养心安神炒酸枣仁——增强养心安神作用苍耳子——消风止痒力强炒苍耳子——降低毒性,偏于通鼻窍、祛风湿止痛莱菔子——能升能降,长于涌吐风痰炒莱菔子——变升为降,长于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王不留行——长于消痈肿炒王不留行——活血通经、下乳、通淋槟榔——力峻、杀虫破积、行水消肿炒槟榔——缓和药性,减少副作用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散结、炒牛蒡子——缓和寒滑之性、解毒透疹、利咽散结、化痰止咳槐花——清肝泻火、清热凉血炒槐花——苦寒之性缓和、杀酶保肝白芍——敛阴平肝、潜阳止晕炒白芍——性味缓和、柔肝和脾、养血敛阴酒白芍——酸寒下降、和中缓急止痛鸡内金——通淋化石炒鸡内金——增强健脾消食得作用白扁豆——和中化湿,补脾胃炒白扁豆——增强健脾化湿的作用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生姜疗疾作用好姜,属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味辛,性微温,无毒。
入肺、胃、脾经。
既是生活中酱菜离不开的调味品,又是人们健美疗疾常用的良药。
生姜的主要成分是辛辣和芳香素,是一种芳香性挥发油脂“姜油酮”。
其中主要为姜油萜、水茴香萜、樟脑萜、姜粉、桉叶油精、淀粉、黏液等。
主要作用是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
尤其是对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特殊的解毒作用。
《本草纲目》记载:生姜温,要热则去皮,要冷则留皮。
久服去臭气通神明,归五脏,除风邪汗热,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去痰下气,去水气满,疗咳嗽时疾。
汁煎服,下一切结实,破血调中去冷气。
汁解药毒,除壮热,治痰喘胀满,冷痢腹痛,精筋心满。
去胸中臭气,狐臭,杀腹内长虫。
生用发散,熟用调中。
健美实践经验:“一斤生姜半斤枣,二两白盐(可用牡蛎肉)三两草,(虫草、长生草、谷精草、天精草)丁香沉香各半两,四两茄香一处捣。
煎也好,煮也好,修合此药胜如宝。
每日清晨饮一杯,一世容颜健美好。
”笔者常用生姜为人治病美容,去疾迅速,健美效果良好。
实践证明民谚“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冬有生姜,不怕风霜,晨吃三片姜,赛过人参汤”确有道理。
治寒冷症:用生姜一块切片,葱白两根切段,入锅加黄酒一瓶煎汤,令其服下,须臾,即觉肢体温暖,寒战停止。
嘱其盖被发汗,约过半小时,遍体汗出,恶寒消失,晨起身健如常。
解中草药中毒:急用生姜10克,捣烂,温开水冲服,每日2次。
食物中毒,引起呕吐、腹泻。
用生姜30克,紫苏叶30克,水煎加红糖适量,日服2次。
误食生野芋、野菜等发生中毒,口舌发麻,可立嚼生姜,缓解病情。
生姜汁加少许温绿豆水滴鼻,每次2-3滴,每日3次。
解生半夏、生南星、生芋透中毒。
治食道癌:取生姜捣烂取汁30毫升,加鲜鹅血10毫升,蜂蜜10毫升,搅匀一次服,每日3 次。
1 . 砂烫狗脊的主要作用是A.补肾强骨、安胎B.补肝肾、强筋骨C.补肾强骨、续伤止痛D.补肝肾、安胎答案:B2 . 砂炒穿山甲时,炒至()出锅。
A.鼓起、发泡B.鼓起、呈棕色C.卷曲、鼓裂,断面棕色D.发泡、边缘卷曲、表面呈金黄色答案:D3 . 可以引药上行的炙法是A.酒炙B.醋炙C.盐炙D.姜汁炙答案:A4 . 淡附片的炮制方法为A.黑豆、甘草和水共煮B.米泔水、甘草和水共煮C.酒、甘草和水共煮D.姜汁、甘草和水共煮答案:A5 . 盐炙能增强补肝肾作用的药物是A.橘核B.知母C.荔枝核D.杜仲6 . 蜜炙麻黄时,药材与炼蜜的质量比是A.100:5B.100:12.5C.100:20D.100:25答案:C7 . 提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的作者是A.陶弘景B.陈嘉谟C.张仲景D.张仲岩答案:B8 . 制鳖甲的作用是A.入肝消积、软坚散结B.养阴清热C.收敛止痛D.消肿止痛答案:A9 . 枳壳入药需A.去瓤B.去皮C.去心D.去核答案:A10 . 炒栀子的作用是A.缓和药性C.利于贮藏D.增强疗效答案:A11 . 酒炙白芍时,药材与黄酒的质量比是A.100:10B.100:15C.100:20D.100:25答案:A12 . 贝壳、矿石类药物火煅醋淬的主要目的是A.产生新的作用B.矫臭矫味C.降低毒性D.利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答案:D13 . 苍术麸炒目的是A.便于粉碎B.矫味矫臭C.降低毒性D.缓和药性答案:D14 . 用筛选法来分离药物中的杂质是根据药物与杂质的不同点是A.比重B.体积C.浮力D.色泽答案:B15 . 制南星的炮制作用是降低毒性并增强A.祛风止痉B.清化热痰C.息风定惊D.燥湿化痰答案:D16 . 木瓜蒸制的目的是A.增强疗效B.减少副作用C.降低毒性D.软化药材,便于切片答案:D17 . 盐炙粘液较多的药物时,应采用A.先拌盐水后炒B.先炒药后加盐水C.边炒边淋盐水D.不炒用盐水搅拌答案:B18 . 姜炙制备姜汁时,一般每l00kg药需用生姜和干姜分别为A.5kg、1kgB.10kg、3kgC.15kg、6kgD.12kg、4kg答案:B19 . 蜜炙药物冷却后,需采取的贮存方法为A.吸湿法B.清洁养护法C.对抗同贮法D.密闭法20 . 狗脊去毛宜采用的方法是A.刷去毛B.烫去毛C.燎去毛D.挖去毛答案:B21 . 酒黄芩具有的作用有A.滋阴补血B.引药上行,清上焦热C.活血化瘀D.增强补肝肾作用答案:B22 . 荆芥炒炭的作用是A.清热凉血增强B.凉血止血增强C.收敛止血增强D.产生止血作用答案:D23 . 炙桑叶的炮制方法是A.酒炙B.醋炙C.盐炙D.蜜炙答案:D24 . 下列药材不能用炒焦法炮制的是A.山楂C.槐花D.川楝子答案:C25 . 盐炙时,需要用中火的是A.巴戟天B.知母C.车前子D.杜仲答案:D26 . 为了矫味、避免呕吐而蜜炙的药物是A.百部B.款冬花C.紫菀D.马兜铃答案:D27 . 焦栀子的炮制作用是A.增强凉血止血作用B.增强凉血解毒作用C.增强泻火除烦的作用D.缓和苦寒之性以免伤胃答案:D28 . 炮制用滑石粉烫的中药是A.穿山甲B.水蛭C.鸡内金D.斑蝥答案:B29 . 蜜炙药物时,一般每100Kg净药材用炼蜜A.5KgB.12.5KgC.20KgD.25Kg答案:D30 . 盐炙时,需要后加盐水的是A.知母B.泽泻C.小茴香D.黄柏答案:A31 . 姜炭具有作用是A.温中回阳B.散寒化饮C.活血化瘀D.温经止血答案:D32 . 有关煅法叙述不正确的是A.煅法有明煅法、煅淬法和扣锅煅法B.明煅法指药物煅制时,不隔绝空气的方法C.煅淬法指药物按明煅法煅烧至红透,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骤然冷却的方法D.炉口煅温度高,生产量大,适于耐高温药物答案:D33 . 醋炙甘遂的作用是A.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B.降低毒性,缓和泻下C.增强疏肝理气止痛D.增强清肝退热答案:B34 . 土炒山药的主要作用是A.补脾养胃B.固精止带C.补脾止泻D.健脾益肺答案:C35 . 制首乌的主要作用是A.使结合型蒽醌含量减少B.使游离蒽醌含量增高C.增强解毒、消炎、润肠作用D.增强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作用答案:D36 . 芥子炒黄的目的是A.缓和药性B.降低毒性C.有利于保存有效成分D.矫臭矫味答案:C37 . 炮制胆南星常用的辅料是A.生姜、胆汁、黑豆汁B.生姜、白矾、胆汁C.白矾、胆汁D.甘草、胆汁答案:B38 . 莱菔子炒制的主要作用是A.缓和药性B.降低毒性C.易于煎出药效成分D.杀酶答案:A39 . 蒸制首乌所用的辅料为A.酒B.蜂蜜C.醋D.黑豆汁答案:D40 . 能增强通血脉、强筋骨作用的是A.生续断B.酒续断C.盐续断D.炒续断答案:B41 . 盐炙药物时,一般每100Kg净药材用食盐A.1KgB.2KgC.5KgD.10Kg答案:B42 . 醋炙柴胡的作用是A.解表退热B.清肝退热C.疏肝止痛D.散瘀止痛答案:C43 . 烫阿胶的炮制方法是A.蒲黄烫B.滑石粉烫C.蛤蚧粉烫D.砂烫答案:C44 . 木香的炮制方法是A.焙法B.干馏法C.煨法D.麸炒答案:C45 . 止血药常用的炮制方法是A.制炭法B.蒸法C.煮法D.炙法答案:A46 . 具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止泻痢作用的辅料是A.甘草汁B.黑豆汁C.米D.豆腐答案:C47 . 自然铜煅制的目的是A.使药物酥脆、便于粉碎和煎出B.使药物质地纯洁细腻,适宜于眼科及外敷用C.产生止血的作用D.增强收涩敛疮、止血化腐的作用答案:A48 . 干姜不同炮制品止血作用的强弱顺序为A.干姜 < 姜炭 < 炮姜B.姜炭 < 干姜 < 炮姜C.干姜 < 炮姜 < 姜炭D.炮姜 < 姜炭 < 干姜答案:C49 . 治疗虫积,宜选用A.炒槟榔B.焦槟榔C.槟榔炭D.槟榔答案:D50 . 土炒白术的作用是A.缓和燥性,增强健脾和胃作用B.缓和燥性,增强健脾止泻作用C.缓和燥性,减小副作用D.增强健脾燥湿作用答案:B51 . 炒王不留行的爆花率应达到A.75%以上B.80%以上C.85%以上D.90%以上答案:B52 . 煅制时温度高,生产量大,适于不耐高温药物A.明煅法B.煅淬法C.闷煅法D.炉口煅答案:D53 . 醋制龟板正确的是A.砂烫至表面呈淡黄色,药材放冷后投入醋液中稍浸,捞出干燥B.砂烫至表面呈淡黄色,药材趁热投入醋液中稍浸,捞出干燥C.砂烫至表面呈棕黄色,药材防冷后投入醋液中稍浸,捞出干燥D.砂烫至表面呈棕黄色,药材趁热投入醋液中稍浸,捞出干燥答案:B54 . 王不留行炒爆的目的是A.缓和药性B.降低毒性C.易于煎出药效成分D.减低副作用答案:C55 . 醋炙乳香时,药材与米醋的质量比是A.100:5B.100:15C.100:20D.100:30答案:A56 . 醋炙三棱时,药材与米醋的质量比是A.100:5B.100:15C.100:20D.100:30答案:B57 . 酒炙当归的作用是A.活血、破血B.活血、补血、调经C.补血、不滑肠D.止血、和血答案:B58 . 洗漂法的主要用途是A.分档B.除去非药用部位C.除去药物表面附着的杂质D.除去轻飘的杂质答案:C59 . 血余煅炭后具有A.产生止血作用B.增强止血作用C.增强补血止血作用D.增强涩血止血作用答案:A60 . 以下辅料中用于炙法的是A.麦麸B.滑石粉C.米酒D.稻米答案:C61 . 柴胡炮制品中有很强促进泌胆作用的是A.生柴胡B.酒柴胡C.醋柴胡D.蜜柴胡答案:C62 . 中药饮片切制主要是“软化处理,便于切制”,“软化”是指A.冲、洗、泡B.冲、洗、涮C.洗、泡、润D.冲、泡、润答案:C63 . 具活血,利水,祛风,解毒,滋补肝肾作用的辅料是A.甘草汁B.黑豆汁C.米D.灶心土答案:B64 . 将不溶于水的药物研成细末后,再入水中搅匀或研磨的炮制方法,称为A.水飞B.漂C.淬D.洗答案:A65 . 下列选项突出了破酶保苷作用的炮制方法是A.炒焦B.炒黄C.炒炭D.砂炒答案:B66 . 醋炙延胡索应A.边炒边加醋B.先拌醋后炒C.炒好后加醋拌D.用醋浸泡后炒答案:D67 . 槐花经炒制后,其主要成分芦丁在不同炮制品中的分布为A.炭>炒>生B.炒>生>炭C.生>炒>炭D.炒>炭>生答案:B68 . 醋炙商陆时,药材与米醋的质量比是A.100:5B.100:15C.100:20D.100:30答案:D69 . 巴豆制霜的目的是A.增强疗效B.消除毒性C.改变药性D.便于贮存答案:B70 . 中药炮制的清炒法有A.炒黄、炒焦、炒炭B.炒黄?、炒酥、炒焦C.炒黄、炒焦、炒灰D.?炒黄、炒炭?、炒酥答案:A71 . 地黄蒸制的目的是A.改变药性,扩大药用范围B.消除致泻,增强补肝肾、乌须发作用C.破酶保苷,便于切片D.增强补脾益气的功能答案:A72 . 麦芽的炒制方法是A.清炒B.麸炒C.土炒D.米炒答案:A73 . 煮制操作时一般要求A.趁湿润先切片后干燥B.先用武火后用文火C.煮至内无白心D.煮至辅料汁液被药物吸尽答案:A、B、C、D74 . 炒黄的标准是A.药物表面显焦褐色B.药物发泡、爆裂C.透出药物固有香味D.炒时多用文火答案:B、C、D75 . 酒炙法的炮制目的有A.缓和药物苦寒之性B.引药上行,清上焦实热C.增强活血通络作用D.矫其腥臭,利于服用答案:A、B、C、D76 . 关于明煅法叙述正确的是A.应煅至内外一致而“存性”B.应一次性煅透C.药物煅制时不隔绝空气的方法D.药物煅制时应大小分档答案:A、B、C、D77 . 影响炒法炮制质量的主要因素是A.加热的温度B.加热的时间C.加辅料的种类D.搅拌和翻炒程度答案:A、B、C、D78 . 黄精炮制的作用有A.便于有效成分提取B.总糖量增加,还原糖降低C.去刺激性D.增强补脾润肺益肾功能答案:A、C、D79 . 下列有关醋炙法叙述正确的有A.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作用B.醋炙时一般药物先拌醋后炒药,树脂、动物粪便类药物,先炒药后加醋C.醋炙时火力不宜大,一般用文火D.醋炙醋量少时不能用水稀释答案:A、B、C80 . 清炒的目的是A.增强药效,缓和和改变药性B.降低毒性或减少刺激作用C.引药入经D.矫味矫臭答案:A、B、D81 . 土炒的目的是A.固脾止泻B.舒肝理气C.补中益气D.温中止呕答案:A、D82 . 下列选项适用于炙法中先炒药后加辅料的操作是A.树脂类药材B.黏液质较多的药材C.矿石类药材D.动物粪便类药材答案:A、B、D83 . 制马钱子的常用方法有A.油炸法B.砂烫法C.制霜法D.炒炭法答案:A、B84 . 盐黄柏炮制的作用是A.缓和苦燥之性B.清热燥湿C.清上焦之热D.滋阴降火,退虚热答案:A、D85 . 扣锅煅时的注意事项有A.煅烧时应随时用盐泥封固B.一次煅透中间不得停火C.煅透后需放凉再启锅D.锅内药料不宜放得过多过紧答案:A、C、D86 . 蜜炙麻黄的作用有A.挥发油含量显著降低B.宣肺平喘增强C.利尿消肿作用增强D.辛散发汗作用缓和答案:A、B、D87 . 药物清炒炮制的作用是A.种子、果实类药物清炒后易于煎出有效成分,增强疗效B.对有毒副作用药物,清炒不能降低毒副作用C.有些药物作用峻烈,清炒后可缓和药性D.有些止血作用的药物炒炭后可增强止血作用答案:A、C、D88 . 醋炙乳香的作用有A.缓和刺激性B.利于服用C.便于粉碎D.增强疏肝止痛作用答案:A、B、C89 . 有关炒法叙述正确的是A.将药物置预热容器内,用不同火连续加热,并不断搅拌至一定程度的炮制方法B.炒法可分为清炒和加辅料炒C.加辅料炒是加液体辅料炒的方法D.清炒法包括炒黄、炒焦、炒炭答案:A、B、D90 . 有关加辅料炒法叙述正确的是A.加辅料炒法是净制和切制后的药物与固体辅料同炒的方法B.加辅料炒多用中火不能用武火C.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加辅料炒后可降低毒性、缓和药性D.有些药物加辅料炒后可增强疗效和矫味矫臭答案:A、C、D91 . 盐炙法的炮制目的有A.缓和辛燥,增强补肾固精作用B.引药下行,增强滋阴降火作用C.引药入肾,增强补肝肾作用D.引药下行,增强疗疝止痛作用答案:A、B、C、D92 . 盐炙车前子时先拌盐水,闷润至盐水被吸尽后用文火炒干。
中药饮片炮制中使用姜的原理中药饮片炮制中使用姜的原理引言中药饮片炮制是一项重要的中药制备过程,在炮制过程中常使用姜。
姜的使用不仅赋予药物特殊的性能,还可以改善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浅入深解释中药饮片炮制中使用姜的原理。
姜在中药饮片炮制中的作用姜具有辛温的性质,具有促进气血运行和温通经络的功效。
在中药饮片炮制过程中,姜的使用有以下几个作用:1.姜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由于中药饮片炮制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煮沸、蒸发等一系列操作,药物易受到高温的影响而失去活性成分。
而姜具有辛温的性质,可以起到温通经络、温补脾胃的作用,从而提高药物在炮制过程中的稳定性。
2.姜可以促进药物的成分释放:姜中富含挥发油成分,可以通过挥发性的气味和味觉刺激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促进其释放。
尤其是对于一些质地坚硬的药材,如木质部分、根茎等,姜的使用可以提高其成分的溶解度,使其更易于吸收。
3.姜可以帮助去除药材中的杂质:在中药饮片炮制过程中,药材常常需要进行清洗,以去除杂质。
姜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以帮助去除药材中的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提高药材的纯度。
姜的活性成分对中药饮片炮制的影响姜中具有较高活性的成分对中药饮片炮制也起到重要的影响。
这些活性成分包括姜酚类化合物、姜醇、姜黄素等。
1.姜酚类化合物:姜酚是姜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在中药饮片炮制过程中,姜酚类化合物可以提高药物的保质期,防止氧化反应的发生,从而保证药物的质量。
2.姜醇:姜醇是姜的主要挥发油成分之一,具有辛辣的气味和独特的味道。
在中药饮片炮制过程中,姜醇可以通过气味和味觉的刺激促进药材中的有效成分的释放,提高药效。
3.姜黄素:姜黄素是姜中的一种重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在中药饮片炮制过程中,姜黄素可以保护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免受光、热等因素的破坏,从而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活性。
总结中药饮片炮制过程中使用姜,具有提高药物稳定性、促进成分释放和去除杂质的作用。
中药学考前必看100考点《中药一》必背100条干货1.五味的所示效用与临床应用:(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荆芥、薄荷)、行气(香附)、活血(川芎)的作用。
若应用不当,会有耗气伤阴的不良效用。
(2)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黄芪、熟地、核桃仁、枸杞子)、缓急、和中、调和药性(甘草)。
若应用不当,会有腻膈碍胃的不良效用。
(3)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五味子)、生津(木瓜)、安蛔(乌梅)。
若应用不当,会有收敛邪气的不良效用。
(4)苦能泄、能燥、能坚,有通泄(大黄)、降泄(苦杏仁、代赭石)、清泄(黄连、栀子);燥湿(苍术、厚朴、黄柏、苦参);坚阴(黄柏、知母)、坚厚肠胃(黄连)。
若应用不当,会有伤津、伐胃的不良效用。
(5)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昆布、海藻、鳖甲)、泻下通便(芒硝)。
高血压、动脉硬化者、脾虚便溏者慎用。
2.常用液体辅料及其作用:酒: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引药上行,矫味矫臭;醋: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瘀止痛,矫味矫臭;盐水:入肾,引药下行,缓和药性,强筋骨,软坚散结;姜汁:辛温,发散表寒,温中止呕,开痰解毒;蜂蜜:补中,解毒,缓和药性,增强润肺止咳,矫味矫臭;麻油:润燥通便,解毒生肌,使药物质地变得酥脆;其他:吴茱萸汁、白萝卜汁、羊脂油、鳖血、山羊血、石灰水、甘草汁、黑豆汁等。
3.常用固体辅料及其作用:麦麸:和中益脾、缓和燥性;稻米: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止泻痢,与药物共制增效减毒;灶心土:温中和胃,止血,止呕,涩肠止泻;河砂:中间传热介质,使质地坚韧的药材便于粉碎;滑石粉:清热解暑,利尿,适用于韧性较大的动物类药物;蛤粉:软坚,清热,利湿,化痰。
4.道地药材:(1)川药的是黄连、黄柏、附子、金钱草、丹参等。
(2)广药的是阳春砂、广藿香、广陈皮、益智仁、巴戟天、槟榔、肉桂、桂枝、蛤蚧、化橘红。
(3)云药的是木香、茯苓、三七、重楼等。
(4)贵药的是杜仲、吴茱萸、朱砂、五倍子、黄精、天冬、天麻等。
姜炭的功效与作用关于《姜炭的功效与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姜炭这类中草药材坚信很多人也不生疏,姜炭做为一种普遍的中草药材,带有丰富多彩的营养元素,下边我们就来详尽了解一下。
持续来源于改变中药材基源:为姜科绿色植物姜的干躁地下茎经炒炭产生的炮产品。
持续原形状改变姜,多年生长草本植物,高50-80cm。
地下茎肥厚型,横断面黄白色,有深厚的辛辣食物味道。
叶共生,排列成2列,无柄,几抱茎;叶舌长2-4mm;叶子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15-30cm,宽 1.5-2.2cm,顶端渐尖,尖部狭,叶革鞘状抱茎,没毛。
花葶自地下茎中抽出来,长15-25cm;总状花序椭圆型,长4-5cm;苞片卵型,约长 2.5cm,浅绿色,边沿浅黄色,顶端有小尖口;花萼长度约1cm,具3短尖齿;卡罗拉浅绿色,长度2-2.5cm,裂片3,披针形,长不如2cm,小唇的正中间裂片长圆环状倒卵开,较卡罗拉裂片短,有蓝紫色花纹和浅黄色黑斑,两边裂片卵型,浅绿色,具蓝紫色边沿;雌蕊1,紫红色,花药约长9m,药隔附设体包囊住花柱;子房3室,没毛,花柱1,柱子近球型。
角果。
種子大部分,灰黑色。
开花期8月。
持续环境要素遍布改变在我国中间、东南部地区至西南区域各少广泛种植。
持续药用价值改变参照“炮姜”条。
持续茯苓功效改变味道微苦;辛;涩;温性持续归经改变脾;肝;脾经持续功效与作用改变舒经活血;温脾治腹泻。
主阴虚内热性呕血;便血;月经崩漏;阳虚泄泻持续使用方法使用量改变口服:煎汤,1-6g;或入丸、散。
外敷:适当,研粉调敷。
持续留意改变阴虚火旺者及孕妇慎服。
持续每家阐述改变持续药论改变1.论姜炭善活血:1.1.李中梓:“吐衄下血月经崩漏淋产证,熟者反能止之,何也?盖物极则反,血去多而阴不负,则阳亢无应附,得此助阳之生而复矣,且见火则味道微苦色黑,守而不动,血安得不止耶?然必病久气虚,亡阳而多盗汗及手脚冷者最宜;若初病火炽,遽尔投之,是抱薪救火,生死存亡立至矣。
姜炭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关于《姜炭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每一种食材的营养成分全是不一样的,姜是我们日常生活常常能吃到的一种食材,对我们的人体有很多的益处,也有非常好的散寒和活血的功效,在其中姜炭便是最普遍的一种姜的吃法,可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把握好它的作用在融合自身的身体情况开展挑选服用,下边一起掌握下姜炭的功效与作用是啥。
姜炭的功效与作用是啥作用温中散寒;回阳通络;温肺化饮。
舒经止血药;温脾腹泻药。
主冶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湿寒痹痛。
来源于姜科绿色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躁地下茎。
冬天采收,去除根须及细沙,晾干或冷冻干燥。
趁鲜切成片晾干或冷冻干燥者称之为“炮姜片”。
特性味道微苦;辛;涩;温性。
气香,特异,味辛辣食物。
地下茎呈不规律小块,略扁,具指状发枝,长3-7cm,厚1-2cm。
表层灰棕色或淡黄深棕色,不光滑,具纵皱褶及显著的阶段。
发枝处经常出现鳞叶残留,发枝顶部有茎痕或芽质牢靠,横断面黄白色或灰白,粉性和颗粒物性,有一显著圆环图(内皮层),筋络点(输导组织)及淡黄色油迹散在。
以质牢靠、断脸色白黄、粉性足、味道浓者为宜。
使用方法使用量口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外敷:适当,煎汤洗;或研粉调敷。
中药炮制全过程去除残渣,略泡,清洗,润透,切薄片或块,干躁。
本产品为不规律片小块,厚0.2~0.4cm。
照所述总灰份的方式测量,不可过 5.5%。
在其中,炮姜:取生姜,置锅内用武十万火急炒至聚氨酯发泡凸起,表皮呈焦淡黄色,内呈淡黄色,自喷冷水少量,取下,晾干;姜炭:取炮姜块,照炒炭法炒至表层灰黑色、內部深褐色。
上边便是对姜炭的功效与作用是啥的详细介绍,根据掌握以后我们了解姜炭能非常好的祛寒,尤其是有宫寒的人常常服用能对我们的人体开展更强的改进,可是它不可以产生药品对病症开展医治,此外要想让人体更为的身心健康平常一定要多开展锻炼身体。
姜炭的功效与作用
姜炭这种中药材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姜炭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来源】
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经炒炭形成的炮制品。
【原形态】
姜,多年生草本,高50-80cm。
根茎肥厚,断面黄白色,有浓厚的辛辣气味。
叶互生,排成2列,无柄,几抱茎;叶舌长2-4mm;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5-30cm,宽1.5-2.2cm,先端渐尖,基部狭,叶革鞘状抱茎,无毛。
花葶自根茎中抽出,长15-25cm;穗状花序椭圆形,长4-5cm;苞片卵形,长约2.5cm,淡绿色,边缘淡黄色,先端有小尖头;花萼管长约1cm,具3短尖齿;花冠黄绿色,管长2-2.5cm,裂片3,披针形,长不及2cm,唇瓣的中间裂片长圆状倒卵开,较花冠裂片短,有紫色条纹和淡黄色斑点,两侧裂片卵形,黄绿色,具紫色边缘;雄蕊1,暗紫色,花药长约9m,药隔附属体包裹住花柱;子房3室,无毛,花柱1,
柱头近球形。
蒴果。
种子多数,黑色。
花期8月。
【生境分布】
我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部各少广为栽培。
【药理作用】
参见“炮姜”条。
【性味】
味苦;辛;涩;性温
【归经】
脾;肝;肾经
【功能主治】
温经止血;温脾止泻。
主虚寒性吐血;便血;崩漏;阳虚泄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6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
阴虚火旺者及孕妇慎服。
【各家论述】
【药论】1.论姜炭善止血:1.1.李中梓:“吐衄下血崩漏淋产证,熟者反能止之,何也?盖物极则反,血去多而阴不复,则阳亢无所附,得此助阳之生而复矣,且见火则味苦色黑,守而不走,血安得不止耶?然必病久气虚,亡阳而多盗汗及手足冷者宜用;若
初病火炽,遽尔投之,是抱薪救火,危亡立至矣。
”《雷公炮制药性解》1.2.缨希雍:“其言止血者,盖血虚则发热,热则妄行,干姜炒黑能引诸补血药入阴分,血得补则阴生而热退,血不妄行矣。
”(《本草经疏》)1.3.冯兆张:“姜,若至炒黑,则辛辣变为苦咸味,既下走,黑又止血,辛热之性虽无,辛凉之性尚在,故能去血中之郁热而不寒,止吐血之妄行而不滞,较之别药徒以黑为能止血为事者,功胜十倍。
”(《冯氏锦囊·药性》)1.4.姚球:“干姜,炮灰色黑,入肾助火。
火在下谓之少火,少火生气,气充则中自温也。
血随气行,气逆火动,则血止溢。
炮姜(炭)入肾,肾温则浮逆之火气皆下,火平气降,其血自止矣。
”(《本草经解》)1.5.赵其光:“后世遇失血每用姜炭,以为火从水化,使洛阳不僭而血自止。
不知姜炭全失姜之本性,止宜炒以守中,配入凉血之味,使寒不凝而血乃和。
”(《本草求原》)2.论姜炭散寒助阳:2.1.徐大椿:“姜炮黑,辛苦大热,入脾胃而守中逐冷,救急回阳,为温中止血专药,产后虚冷必须之,即设假热外浮,非炮姜导之不可。
”(《药性切用》)2.2.汪级:“黑姜,色黑则人肾经,火化则不热而止于温,苦坚肾水,辛补命火,续绝回阳。
”(《医林纂要·药性》)2.3.张秉成:“干姜,炮黑则辛少苦多,操散之性已减,温守之力尤独,能入血分,协助补药之力,故营血虚寒而欲温补者,非此不为功,即纯虚而无寒者,亦可用之,不温则虚不复也。
”(《本草便读》)3.论姜炭燮理阴阳的配伍应用:金灵昭:“按前贤朱丹溪云,姜本车热,炒黑则苦平矣,能
由阳入阴,由阳出阳,所以引气药入血分而补血,引血药入血分而止血,如血虚发热、产后大热必须用之。
止血痢肠红及唾血、吐血、呕血、下血、血脱,面色白而夭不泽,六脉懦弱,有阴无阳者,大宜加之,如古方有用四君子配当归、熟地,加炒黑干姜而治气虚血脱者;有用四物汤配人参、黄芪,加炒黑干姜而治血虚气弱者,有阳生阴长、阴和阳合之义。
”(引自《本草汇言》)
【摘录】
《中华本草》
本文介绍了药材姜炭的一些基本常识,姜炭在治疗人体的一些相关疾病的时候效果都非常好。
而且姜炭对身体还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平时可以适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