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改
- 格式:xlsx
- 大小:11.39 KB
- 文档页数:1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由于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者存在安全隐患而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不良后果。
为了有效管理和预防安全事故,对安全事故进行等级划分是非常必要的。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主要是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损失程度来进行评定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安全事故等级划分的标准。
一、轻微事故。
轻微事故是指对人身健康或财产造成轻微损害的事故。
具体表现为人员受轻伤、财产受损的情况。
这类事故的影响范围较小,损失程度较轻,但也不能忽视。
在工作中,轻微事故可能是一些小的摔倒、碰撞、烫伤等,虽然伤害不严重,但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一般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对人身健康或财产造成一般损害的事故。
具体表现为人员受伤较重、财产受损较大的情况。
这类事故的影响范围较广,损失程度较大,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和应对。
在工作中,一般事故可能是一些机械设备故障、火灾、爆炸等,这些事故可能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严重事故。
严重事故是指对人身健康或财产造成严重损害的事故。
具体表现为人员受重伤、财产受重大损失甚至造成人员死亡的情况。
这类事故的影响范围较大,损失程度严重,可能引起较大的社会影响。
在工作中,严重事故可能是一些交通事故、建筑坍塌、化工品泄漏等,这些事故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特别严重事故。
特别严重事故是指对人身健康或财产造成特别严重损害的事故。
具体表现为人员伤亡严重、财产受特别严重损失的情况。
这类事故的影响范围极其广泛,损失程度特别严重,可能引起重大的社会影响甚至国家级的影响。
在工作中,特别严重事故可能是一些大型交通事故、重大自然灾害、重大工业事故等,这些事故往往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是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损失程度来进行评定的。
对于不同等级的安全事故,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应对,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故分类及分级标准一、事故分类:事故按发生性质分为职工伤亡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生产事故、设备事故。
1、职工伤亡事故:职工工作时间在生产岗位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2、交通事故:指企业所属机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车辆损坏、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事故。
3、火灾事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4、爆炸事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爆炸,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5、生产事故:由于违章指挥,或者违反工艺纪律、操作纪律和劳动纪律,造成停(减)产,以及跑、冒、漏、串物料的事故。
6、设备事故:由于设计、制造、安装、施工、使用、检维修、管理等原因造成机械设备、动力、电讯、仪表(器)、容器、管道等设备及建(构)筑物等损坏,造成损失或影响生产的事故。
事故分级1、职工伤亡事故等级划分: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1)轻微事故:①一次轻伤1至2人。
②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以下(含本数,以下同)(2)一般事故:①一次轻伤3至10人。
②一次重伤1至2人。
③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至30万元以下。
(3)重大事故:①一次轻伤11人以上(含本数,以下同)。
②一次重伤3至10人。
③一次死亡1至2人。
④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至100万元以下。
(4)特大事故:①一次重伤11人以上。
②一次死亡3人以上。
③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2、交通事故等级划分: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1)轻微事故:①一次轻伤1至2人。
②一次事故财产: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
(2)一般事故:①一次重伤1至2人。
②一次轻伤3人以上。
③一次事故财产损失1000元至30000元。
(3)重大事故:①一次死亡1至2人。
②一次重伤3至10人。
③一次事故财产损失30000元至60000元。
(4)特大事故:①一次死亡3人以上。
企业事故分类等级划分标准
企业事故一般根据其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可以进行分类等级划分,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标准。
这里列出的是一般常见的企业事故分类等级划分标准:
1. 中国《安全生产事故分类标准》:
- 一般事故:造成1到10人死亡、重伤或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至1000万元人民币的事故。
- 重大事故:造成10到30人死亡、重伤或直接财产损失1000万元至1亿元人民币的事故。
- 特别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重伤或直接财产损失1亿元以上的事故。
2. 美国工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的事故分类标准:
- 致命事故:导致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雇员死亡的事故。
- 重大事故:导致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雇员永久性残疾的事故,或导致三个或以上雇员住院治疗。
3. 欧盟的事故分类标准:
- 严重事故:可能造成死亡、重大伤害或重大环境破坏
的事故。
- 特别严重事故:可能导致多人死亡、多人受伤或严重的环境破坏,引发大规模紧急情况,如毒气泄露等。
企业通常根据这样的分类等级划分标准,对事故进行报告和处置,并在发生事故后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再次发生类似事故的可能性。
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及统计规定事故等级分类生产安全是指在生产、工作过程中,保护工人和公众不受人身损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策略和技术。
但是,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是不可避开的,这些安全事故给公司、企业、生产者和工人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同时也对社会和经济进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及统计规定事故等级分类的讨论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是依照安全事故的严重程度、危害范围和后果等因素进行划分的。
依照国家关于安全事故的管理规定,一般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 特别重点事故:导致10人及以上死亡或300人及以上受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安全事故。
2. 重点事故:导致5人及以上死亡或100人及以上受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元以上但未达到1000万元的安全事故。
3. 一般事故:导致3人及以上死亡或30人及以上受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但未达到100万元的安全事故。
4. 较小事故:导致1人死亡或10人及以上受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上但未达到10万元的安全事故。
二、统计规定事故等级分类在实际操作中,针对生产安全事故的统计规定事故等级分类,可以依照以下标准进行划分:1. 依照发生频率或者人员伤亡情况分类。
依照事故的发生频率或者人员伤亡情况进行分类,可以更加客观的对事故进行评估和统计。
常用的分类标准如下:(1)依照发生频率划分:利用历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进行划分,通常可以将安全事故划分为高发、中发、低发等等。
(2)依照人员伤亡情况划分:综合考虑安全事故的死亡、重伤、轻伤人数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划分为重点事故、一般事故、较小事故等等。
2. 依照事故等级分类。
依照国家统计安全事故等级的标准进行分类,可以为相应单位和生产者供给更加完善的数据信息。
常用的分类标准有:特别重点事故、重点事故、一般事故、较小事故等。
企业内部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生产安全事故是指职业活动或有关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意外突发性事件的总称,通常会使正常活动中断,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对职工、公众或环境以及生产设备造成即刻或延迟性严重危害的事故。
由于各行业性质、特点不同,具体事故严重程度的划分标准也不同,职工伤亡事故的伤害程度的分类划分如下:一、职工伤亡事故的伤害程度分类1、按伤害程度分:根据国家标准(gb/t—94),职工伤亡事故按伤害程度分为:(1)轻伤事故:指一次事故只有轻伤的事故。
(2)重伤事故:指一次事故只有重伤无死亡的事故。
(3)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
(4)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3—9人的事故。
(5)特大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的事故。
2、按经济损失程度分:根据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程度,事故通常分为:(1)一般损失事故:一次损失1万元以下的事故。
(2)较大损失事故:一次损失1万元或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事故。
(3)重大损失事故:一次损失10万元或10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的事故。
(4)特大损失事故:一次损失万元或万元以上的事故。
二、火灾事故严重程度分类年11月11日由公安部、原劳动部、国家统计局联合颁布的《火灾统计管理规定》将火灾事故分为特大火灾、重大火灾和一般火灾三类。
1、特大火灾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特大火灾: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下同);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万元以上。
2、重大火灾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重大火灾事故;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
3、一般火灾事故:不具有前列两项情形的燃烧事故,为一般火灾。
凡在火灾和火灾扑救过程中因烧、摔、砸、炸、窒息、中毒、触电、高温辐射等原因所致的人员伤亡,列入火灾人员伤亡统计范围。
其中死亡以火灾发生后7天内死亡为限,伤残统计标准按原劳动部的有关规定认定。
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发生,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规范和统一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等级划分,方便对事故进行管理和处理,制定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十分重要。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探讨,分析现行的标准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现行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目前,我国对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等级划分主要参考《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按照现行标准,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分为四个等级: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各级别事故的标准以及处理办法如下:1. 特别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重大伤亡或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事故。
其特征是事故后果重大、影响广泛、社会恶劣程度高。
对于特别重大事故,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将面临严肃的法律追究和行政处罚。
2. 重大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一定伤亡或较大经济损失,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的事故。
重大事故通常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人员伤亡,对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3. 较大事故较大事故是指造成一定伤亡或一定经济损失,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的事故。
一般情况下,较大事故的社会影响相对较小,事故后果在一定范围内。
4. 一般事故一般事故是指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一定威胁,但严重程度较低,事故后果相对轻微的事故。
对于一般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严肃处理责任。
二、现行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等级划分存在的问题虽然现行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等级划分标准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 界定不清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不同等级事故的界定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导致对事故的分类存在争议。
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对于同一起事故的等级划分可能存在差异,造成了管理和处理的混乱。
2. 划分标准不够细致现行标准对于不同等级事故的划分标准相对简单,没有充分考虑事故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及统计规定事故等级分类(最新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及统计规定事故等级分类(最新版)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煤矿事故分为以下等级: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本条各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按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工矿商贸(不含煤矿)事故类型有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爆破、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窒息和其他伤害等二十类。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安监总统计[2016]116号)道路交通运输事故类型有: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煤矿事故类型分为:顶板、瓦斯、机电、运输、爆破、水害、火灾、其他等八类。
事故分类及分级标准一、事故分类:事故按发生性质分为职工伤亡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生产事故、设备事故。
1、职工伤亡事故:职工工作时间在生产岗位劳动过程中出现的人身危害、急性中毒事故。
2、交通事故:指企业所属机动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车辆损毁、财产损失或人身死伤的事故。
3、火灾事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4、核爆事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发的核爆,并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5、生产事故:由于违章指挥,或者违反工艺纪律、操作纪律和劳动纪律,造成停(减)产,以及跑、冒、漏、串物料的事故。
6、设备事故:由于设计、生产、加装、施工、采用、检修理、管理等原因导致机械设备、动力、电讯、仪表(器)、容器、管道等设备及建好(二重)筑城物等损毁,导致损失或影响生产的事故。
事故分级1、职工伤亡事故等级分割: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1)轻微事故:①一次重伤1至2人。
②一次事故轻易经济损失5万元以下(含本数,以下同)(2)一般事故:①一次轻伤3至10人。
②一次重伤1至2人。
③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至30万元以下。
(3)重大事故:①一次重伤11人以上(含本数,以下同)。
②一次轻伤3至10人。
③一次丧生1至2人。
④一次事故轻易经济损失30万元至100万元以下。
(4)特大事故:①一次重伤11人以上。
②一次死亡3人以上。
③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2、交通事故等级分割: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1)轻微事故:①一次重伤1至2人。
②一次事故财产:机动车事故严重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严重不足200元。
(2)一般事故:①一次重伤1至2人。
②一次轻伤3人以上。
③一次事故财产损失1000元至30000元。
(3)重大事故:①一次丧生1至2人。
②一次轻伤3至10人。
③一次事故财产损失30000元至60000元。
企业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通常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伤亡情况等因素进行评估。
不同国家和组织可能采用不同的标准和分类体系。
以下是一般性的企业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的一些例子:
1. 中国标准(GB/T 26716-2011):
-一般事故:对人员、设施和环境造成轻微损害,能够在企业内部解决。
-重大事故:造成人员、设施和环境的严重损害,需要上级主管部门介入。
-特别重大事故:造成极其严重的人员伤亡、设施破坏和环境污染,可能引发公共危机。
2. 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局(OSHA):
-一般事故:造成轻微伤害或疾病,可以由公司内部处理。
-重大事故:造成严重伤害、死亡或严重疾病,需要上报给OSHA。
-灾难性事故:导致多人死亡或大规模伤害,需要紧急处理和OSHA调查。
3. 欧洲化学工业委员会(CEFIC):
-一般事故:局部损害,不扩散到企业外部。
-重大事故:扩散到企业外部,但在一定范围内。
-特别重大事故:扩散到企业外部,超出一定范围,可能影响到公共区域。
4. 国际社会责任联盟(ISRS):
-第一等级:表现优异,接受水平高,取得了卓越的安全绩效。
-第二等级:表现良好,对安全有一定的控制。
-第三等级:表现一般,需要改进安全管理系统。
-第四等级:表现较差,需要紧急改进安全管理。
这些标准只是一些例子,实际上,企业安全事故等级的划分可能会根据行业、国家、地区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无论使用何种标准,企业通常都应该在发生事故后进行调查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未来的安全风险。
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划分调查及处理办法最新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最新文档,欢迎下载)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划分、调查及处理办法一、本办法旨在规范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处理,明确事故分类、管理机构、事故调查、等级划分以及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
1、本规定适用于在公司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
2、行政人事部是安全生产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建立事故档案,组织或协助对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预防和整改措施的审定,落实情况的检查,负责事故的处理决定的落实。
3、与事故相关联的部门参与、配合事故的调查分析,负责提供相关数据和情况,负责本部门预防和整改措施的制订和落实。
4、财务部负责核算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
二、安全生产事故的等级划分安全生产事故分为五级:轻微安全生产事故、一般安全生产事故、较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1、轻微安全生产事故:无人员伤亡或轻微伤害,经济损失在500元以内的事故(含500元)2、一般安全生产事故:无人员伤亡或轻微伤害,经济损失在500——3000元事故(含3000元)。
2、较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人员轻伤或经济损失在3000—— 10000元的事故(含10000元)。
3、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或经济损失在10000—— 50000元的事故(含50000元)。
4、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经济损失在50000元以上的事故。
5、虽未发生人员伤亡,但严重影响公司生产经营和公司声誉的安全事故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根据具体情况由公司安全领导小组研究后也可认定为较大、重大或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三、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程序(一)事故上报程序1、发生一般安全生产事故,由生产部门负责人和安全员立即采取可行的措施减少损失,并由部门负责人立即向行政人事部、副总经理报告。
2、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由生产部门负责人和安全员采取停产等必要措施减少损失,并立即向行政人事部、副总经理、总经理报告。
3、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由生产部门负责人和安全员立即采取一切可行措施减少损失和抢救受伤人员,并立即向行政人事部、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报告,公司领导、行政人事部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导、组织、协助对事故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