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EN13758-1防紫外线测试中文版
- 格式:pdf
- 大小:253.56 KB
- 文档页数:3
冲锋衣功能性检验标准解析摘要:基于国冲锋衣市场的现状,详细解析了国外冲锋衣类产品的功能性检测技术标准,其中涉及防水、透气、透湿、吸湿速干、防紫外以及防静电等方面,可有效帮助企业和检测部门正确理解和运用标准,为推动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为我国冲锋衣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与参考。
关键词:冲锋衣;功能性评价;检验标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户外运动逐步进入国普通消费者阶层,与之相对应人们对户外装备的需求日益增加。
目前在功能性纺织品方面冲锋衣独树一帜供需两旺,国与国际各种品牌百花齐放。
“冲锋衣”源于英文“Technical Jacket”,即“功能性外衣”[1]。
人们对冲锋衣的功能性关注已从最早的防水、透气、防风、保暖等基本性能,逐渐增加防静电、抑菌、防紫外等项目[2-4]。
本文重点解析国外关于冲锋衣方面的功能性纺织品类纺织服装标准要求及其物理评价指标,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冲锋衣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与参考。
1 冲锋衣的现状冲锋衣要获得防水、防风、透气等性能,有多种不同的材料可供选择[5-7],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拒水整理的高密织物,尤其是超细纤维的高密度织物,轻薄耐用,透湿性好,悬垂性好,柔软,防风,广泛用于体育、户外活动服装上。
主要缺点是防水性差,由于织物密度大,织物的撕裂性能差,纺纱必须特殊处理,纤维加工技术难度大,成本较高。
二是层压织物,以Gore-tex、Sympatex、OMNI-TECH 为代表的一种防水透气薄膜,其微孔膜中包含着大量的微孔,这些微孔的大小远远小于雨滴的大小,但是又能够使水蒸气分子通过,以此达到防水透气的目的。
三是涂层织物,目前市场上的防水透气织物生产商大多是在聚氨基甲酸酯基础上发展的微孔透气涂层,透气性随涂层膜厚度不同而有差异。
2 冲锋衣功能评价方法目前国涉及功能性纺织品的技术评价标准比较完善,已建立防水性、透气性、透湿性、吸湿速干性、防紫外等功能性纺织品评价标准[6-8]。
f1防紫外线测试标准
防紫外线测试标准是用于评估材料或产品对紫外线辐射的防护能力的标准。
这
些标准可以帮助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防晒产品,并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提供有效的防护。
为了确保防紫外线产品的有效性和质量,一般的测试标准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紫外线透过率测试:这项测试用于评估材料或产品对紫外线的透过率。
通过
测量透过材料的紫外线量,可以判断其对紫外线的防护效果。
2. SPF(Sun Protection Factor)测试:SPF是衡量防晒产品对UVB辐射防护能
力的指标。
SPF数值越高,代表产品对UVB的防护能力越强。
3. UVA防护测试:紫外线A(UVA)也是一种可以引发皮肤损伤的紫外线辐射。
UVA防护测试用于评估产品对UVA的防护效果。
常见的指标是PA,根据防
护程度分为PA+、PA++、PA+++等级。
4. 水阻测试:水阻测试用于评估产品在遇水后的防护能力。
通过浸泡产品于水中,测试其是否能持续提供防护效果。
5. 摩擦测试: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摩擦,例如擦汗、擦手等。
摩擦测
试用于评估产品在摩擦情况下的防护能力。
这些测试标准可以帮助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防晒产品,并确保产品的质
量和性能。
在购买防晒产品时,消费者可以根据这些测试标准来判断产品的防护能力,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产品。
同时,厂商也可以根据这些标准来对产品进行测试和改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冲锋衣功能性检验标准解析摘要:基于国冲锋衣市场的现状,详细解析了国外冲锋衣类产品的功能性检测技术标准,其中涉及防水、透气、透湿、吸湿速干、防紫外以及防静电等方面,可有效帮助企业和检测部门正确理解和运用标准,为推动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为我国冲锋衣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与参考。
关键词:冲锋衣;功能性评价;检验标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户外运动逐步进入国普通消费者阶层,与之相对应人们对户外装备的需求日益增加。
目前在功能性纺织品方面冲锋衣独树一帜供需两旺,国与国际各种品牌百花齐放。
“冲锋衣”源于英文“Technical Jacket”,即“功能性外衣”[1]。
人们对冲锋衣的功能性关注已从最早的防水、透气、防风、保暖等基本性能,逐渐增加防静电、抑菌、防紫外等项目[2-4]。
本文重点解析国外关于冲锋衣方面的功能性纺织品类纺织服装标准要求及其物理评价指标,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冲锋衣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与参考。
1 冲锋衣的现状冲锋衣要获得防水、防风、透气等性能,有多种不同的材料可供选择[5-7],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拒水整理的高密织物,尤其是超细纤维的高密度织物,轻薄耐用,透湿性好,悬垂性好,柔软,防风,广泛用于体育、户外活动服装上。
主要缺点是防水性差,由于织物密度大,织物的撕裂性能差,纺纱必须特殊处理,纤维加工技术难度大,成本较高。
二是层压织物,以Gore-tex、Sympatex、OMNI-TECH 为代表的一种防水透气薄膜,其微孔膜中包含着大量的微孔,这些微孔的大小远远小于雨滴的大小,但是又能够使水蒸气分子通过,以此达到防水透气的目的。
三是涂层织物,目前市场上的防水透气织物生产商大多是在聚氨基甲酸酯基础上发展的微孔透气涂层,透气性随涂层膜厚度不同而有差异。
2 冲锋衣功能评价方法目前国涉及功能性纺织品的技术评价标准比较完善,已建立防水性、透气性、透湿性、吸湿速干性、防紫外等功能性纺织品评价标准[6-8]。
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检测标准比较何秀玲0 前言紫外线按辐射波长不同,可分为UV A(315-400nm),UVB(280-315nm)和UVC(280nm 以下)三个波段。
UV A也称晒黑段此波段的紫外线很少被臭氧层吸收,大部分可达到地面,并穿透人体真皮,伤害皮肤的骨胶蛋白和弹性蛋白,久之使皮肤老化,失去弹性,出现皱纹,黑色素沉积。
UVB一般称晒红段,可被臭氧层吸收,只有极少量到达地面,但UVB对皮肤的伤害远大于UV A,其穿透力可达表皮层,引起皮肤发红,产生黑色素,晒斑,甚至造成灼伤。
过量UVB照射还会诱发皮肤病,引起白内障,降低人体免疫功能。
UVC几乎被臭氧层吸收,基本达不到地面,对人体的影响可不考虑。
近年来,大量排放的氯氟烃化合物使臭氧层和地球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量逐年增多。
据新西兰国家气象局统计,过去十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加了12%。
阴天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量约为40-60KJ/㎡,晴天约为80-100 KJ/㎡,炎夏烈日约为100-200 KJ/㎡,而人体皮肤每天接受紫外线的安全辐射量应在20 KJ/㎡以内。
服装是人们防紫外线辐射的重要屏障,普通服装的遮挡率一般在50%,达不到对人体安全防护的要求,所以要开发专门的抗紫外线纺织产品,随之而来的是对其检测,已成为行业关注的问题。
澳大利亚、美国、欧盟和我国等均提出了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检测方法。
本文阐述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的几种常用检测标准,并作进一步比较。
⒈澳大利亚/新西兰检测标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紫外线照射强度高的国家,其皮肤癌患者每10年增加一倍。
1996年两国首先提出了AS/NZS4399:1996 sun protective clothing-evaluation and classification《日光防护服评定和分级标准》,用于测定贴身防护纺织品、服装和其它防护用品(如帽子)的紫外线透射率,对抗紫外线辐射标签也提出了要求。
抗紫外线等级检测标准
1. 美国标准: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和美国眼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制定了ANSI Z80.3标准,用于评估太阳镜的紫外线防护能力。
该标准将太阳镜分为不同的等级,如UV400、UVB、UVA等,表示太阳镜对不同波长的紫外线的防护能力。
2. 欧洲标准:欧洲标准化组织(CEN)制定了EN 1836标准,用于评估太阳镜的紫外线防护能力。
该标准将太阳镜分为不同的类别,如0至4级,表示太阳镜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从低到高。
3.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标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眼科学会(The Royal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College of Ophthalmologists)制定了AS/NZS 1067标准,用于评估太阳镜的紫外线防护能力。
该标准将太阳镜分为不同的类别,如0至4级,表示太阳镜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从低到高。
BS EN 13758 1 防紫外线测试中文版bsen13758-1防紫外线测试中文版bsen13758-1:2002服装面料(抗太阳紫外线测试方法)1、范围:规定了一种在标准条件下测试借由紫外线的红斑效应,去评价服装织物的抗太阳紫外线辐射性能的测试方法。
本测试方法不适宜测试远距离维护的织物(因为就是近距离测试严防紫外线的方法),比如说雨伞,遮阳物或人工源类似物。
注本标准可能不适合测试小颜色小的织物结构不均匀的织物。
2、相关文献:en20219:1992c标准平衡和调湿大气(iso139:1973)3、定义术语和简写:3.1.1波长(λ):一定范围的辐射,用nm表示;3.1.2紫外线(uvr),波长在180-400nm的电磁辐射。
uv-a:315-400nm;uv-b:280-315nm;3.1.3太阳辐射度(e(λ)):在地球表面单位波长和面积拒绝接受的太阳释放出来的能量。
用w.m-2.nm-1则表示。
在地球表面测量的太阳光紫外线光谱范围就是290-400nm;3.1.4红斑:由各种物理或化学试剂引致皮肤红肿。
3.1.5光谱的红斑效应(ε(λ)):一定波长λ电磁辐射产生的有关的红斑效应;3.1.6光谱借由率为t(λ):一定波长的电磁辐射,其借由的电磁辐射与升空电磁辐射的比例;3.1.7积分球:内表面为非选择性漫反射的空心球体;3.1.8荧光:稀释特定波长的电磁辐射然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再次升空很大波长的光辐射。
3.1.9光谱频宽:所指从单色器射出的单色光谱线强度轮廓曲线的二分之一高度处的谱带宽度。
用以表观仪器的光谱分辨率。
3.1.10样品拒绝接受误差:仪器接口和积分球之间的误差(比如说在USB和样品之间用滤波器)。
在这种情况,部分蔓延光没步入至积分球。
这个误差由样品的结构,样品与USB的距离,和照明设备装置的尺寸;3.1.11shade:特别就是色调,色深或颜色的光亮度;3.1.12construction:叙述织物的一套参数,比如说材料,交织,纹路等。
防紫外线检测报告日期:2021年6月21日1. 引言紫外线是太阳光谱中的一种辐射,其能量很高,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可能引发皮肤癌、晒斑、晒黑等问题。
因此,对于防紫外线措施的检测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防紫外线产品进行检测分析,为使用者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
2. 检测方法本次检测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紫外线灯检测:使用紫外线灯照射不同防紫外线产品,观察其对紫外线的吸收程度。
•薄膜透射检测:将防紫外线产品贴于薄膜上,并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薄膜透射率。
3. 检测结果3.1 紫外线灯检测下表列出了不同防紫外线产品在紫外线灯照射下的反射和吸收情况。
产品名称反射率(%) 吸收率(%)防晒乳液15 85防晒喷雾20 80防晒霜10 90防紫外线帽子 5 95从上表可见,不同防紫外线产品的反射率和吸收率存在一定的差异。
防晒乳液和防晒喷雾的反射率较高,吸收率相对较低,而防晒霜和防紫外线帽子的吸收率较高,反射率相对较低。
3.2 薄膜透射检测通过薄膜透射检测,得到了下表所示的防紫外线产品的透射率数据。
产品名称透射率(%)防晒乳液20防晒喷雾25防晒霜30防紫外线帽子10从上表可见,不同防紫外线产品的透射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防晒霜具有最低的透射率,而防紫外线帽子具有相对较高的透射率。
4. 结论和建议综合以上的检测结果,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防晒乳液和防晒喷雾在反射紫外线方面表现较好,可有效降低紫外线的照射。
但是在吸收紫外线方面相对较弱,请用户擦抹均匀并注意补涂。
2.防晒霜和防紫外线帽子在吸收紫外线方面表现较好,可以提供较好的防护效果。
但是在反射紫外线方面相对较弱,请用户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使用。
3.使用防紫外线产品不能完全避免紫外线照射,适当减少户外活动时间,避免高强度阳光照射对皮肤造成伤害。
4.不同人群对紫外线的敏感度各有差异,建议根据自身肤质、天气条件和活动情况选择合适的防紫外线产品。
英国国家标准目录(BS)标准代号中英文标准名称1. Processes of the textile industry纺织工业过程BS 2087-1:1992 Preservative textile treatments. Specification for treatments有助于保存的纺织品处理处理规范BS EN 13543:2001 Manufactured articles filled with feather and down. Measurement ofwater absorption of filling material羽毛及羽绒填充制成品填充材料及水性能测定BS EN 13854:2003 Manufactured articles solely filled with feather and down. Requirementsfor upholstered parts and cushions只含羽毛及羽绒填充制成品用于软垫及衬垫BS EN 13855-1:2003 Manufactured articles solely filled with feathers and down. Measurementof thickness and compressibility of cushions. Test method by rotation只含羽毛及羽绒填充制成品衬垫厚度及可压缩性能的测定旋转测定法BS EN 13855-2:2003 Manufactured articles solely filled with feathers and down. Measurementof thickness and compressibility of cushions. Test method by oscillation只含羽毛及羽绒填充制成品衬垫厚度及可压缩性能的测定振动测定法2. Products of the textile industry纺织工业产品2.1 Textile in general纺织品通用BS 1006:1990 Methods of test for colour fastness of textiles and leather纺织品及皮革色劳度试验方法BS 3870-1:1991 Stitches and seams. Classification and terminology of stitch types缝迹及接缝缝迹类型分类及术语BS 3870-2:1991 Stitches and seams. Classification and terminology of seam types缝迹及接缝接缝类型分类及术语BS 4736:1985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dimensional changes of fabrics induced bycold-water immersion因冷水浸渍产生尺寸变化的测定方法BS 4745:1990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rmal resistance of textiles纺织品耐热性能试验方法BS 5377-1:1988 Assessment of laundering effects by means of a cotton control cloth.Specification for preparation and use of the cotton control cloth使用控制棉布评估洗涤效果控制棉布的准备及使用规范BS 5377-2:1990 Assessment of laundering effects by means of a cotton control cloth.BS EN 20105-A02:1995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Grey scale for assessing change incolour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的灰色样卡BS EN 20105-A03:1995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Grey scale for assessing staining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的灰色样卡BS EN 20105-C01:1992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Colour fastness to washing: Test 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1BS EN 20105-C02:1993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Colour fastness to washing: Test 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2BS EN 20105-C03:1993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Colour fastness to washing: Test 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3BS EN 20105-C04:1993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Colour fastness to washing: Test 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4BS EN 20105-C05:1993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Colour fastness to washing: Test 5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5BS EN 20105-N01:1995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Colour fastness to bleaching:hypochlorite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漂白色牢度:次氯酸盐BS EN 23758:1994 Textiles. Care labelling code using symbols纺织品使用保养标签符号的规格BS EN 31092:1994 Textiles. Determination of 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Measurementof thermal and water-vapour resistance under steady-stateconditions (sweating guarded-hotplate test)纺织材料在稳定状态条件下测量热阻及水蒸气阻的特性BS EN ISO 105-A01:1996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General principles of testing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试验通则BS EN ISO 105-B02:1999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Colour fastness to artificial light:Xenon arc fading lamp test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BS EN ISO 105-B03:1997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Colour fastness to weathering.Outdoor exposure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气候色牢度:室外曝晒BS EN ISO 105-B04:1997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Colour fastness to artificial weathering.Xenon arc fading lamp test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气候色牢度:氙弧BS EN ISO 105-B05:1996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Detection and assessment ofphotochromism纺织品色牢度试验光致变色的检验与评定BS EN ISO 105-X16:2002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Colour fastness to rubbing. Smallareas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小面积BS EN ISO 105-Z01:1996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Colour fastness to metalsin the dye-bath: chromium salts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染浴中金属色牢度:铬盐BS EN ISO 105-Z02:1996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Colour fastness to metals in thedye-bath. Iron and copper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染浴中金属色牢度:铁和铜BS EN ISO 105-Z03:1998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Intercompatibility of basic dyes foracrylic fibres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聚丙烯腈纤维用碱性染料的相容性BS EN ISO 105-Z04:1998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Dispersibility of disperse dyes纺织品色牢度试验分散染料的分散性BS EN ISO 105-Z05:1998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Determination of the dustingbehaviour of dyes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染料颗料性能的测定BS EN ISO 105-Z06:2000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Evaluation of dye and pigmentmigration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染料和颜料泳移的评定BS EN ISO 105-Z07:1998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Determination of applicationsolubility and solution stability of water-soluble dyes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水溶性染料溶解度及溶解稳定性的测定BS EN ISO 105-Z08:1998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Determination of solubility andsolution stability of reactive dyes in the presence of electrolytes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活性染料溶解度和在电解质中的溶解稳定性的测定BS EN 13758-1:2002 Textiles. Solar UV protective properties. Method of test for apparel fabrics纺织品防日光紫外线性能服用织物试验方法BS EN 13758-2:2003 Textiles. Solar UV protective properties. Classification and markingof apparel纺织品防日光紫外线性能服装标志及分类BS EN 14115:2002 Textiles. Burning behaviour of materials for marquees, large tentsand related p roducts. Ease of ignition纺织品帐篷用材料燃烧性能易燃性BS EN 14119:2003 Testing of textiles. Evaluation of the action of microfungi纺织试验微生物作用评定BS EN 14362-1:2003 Textiles. Method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ertain aromatic aminesderived from azo colorants. Dete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azo colorantsaccessible without extraction纺织品来自偶氮染料的芳香胺的测定方法第1部分探测是否使用偶氮染料非萃取法BS EN 14362-2:2003 Textiles. Method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ertain aromatic aminesderived from azo colorants. Dete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azo colorantsaccessible by extracting the fibres纺织品来自偶氮染料的芳香胺的测定方法第2部分探测是否使用偶氮染料萃取法BS EN 14465:2003 Textiles. Upholstery fabrics. Specification and methods of test纺织品装饰织物规格及试验方法BS EN 1624:1999 Textiles and textile products. Burning behaviour of industrial andtechnical textiles. Procedure to determine the flame spread of verticallyoriented specimens纺织及纺织产品工业及技术产品燃烧性能垂直试样燃烧速度的测定程序BS EN 1625:1999 Textiles and textile products. Burning behaviour of industrial andtechnical textiles.Procedure to determine the ignitability of verticallyoriented specimens纺织及纺织产品工业及技术产品燃烧性能垂直试样可燃性的测定程序BS EN 1773:1997 Textiles. Fabrics. Determination of width and length纺织品织物宽度及长度的测定BS EN 20811:1992 Textiles. Determination of resistance to water penetration.Hydrostatic pressure test纺织品抗透水性测定静水压试验BS EN 22313:1992 Textile fabrics. Determination of the recovery from creasing of ahorizontally folded specimen by measuring the angle of recovery纺织织物用回复角表示的水平折迭试样的折痕回复性的测定。
防紫外线面料的检测随着夏季的到来,市面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防晒服。
防晒服装在美国首先开场流行,随后进入中国。
开场大多应用于户外活动产品当中,普通服装中的应用还比拟少,之后受到了众多女性朋友的青睐。
防晒衣采用优质的聚酯纤维材质,聚酯纤维防晒系数比其他纤维的防晒系数大,各种纤维的防晒系数大小:聚酯纤维>棉纶>人造棉、丝。
防晒衣的主要作用是防治太阳紫外线的直接照射,紫外线是令皮肤提前衰老的最主要原因,引起皮肤的光老化甚至皮肤癌危害人类**。
防晒衣大多数布料中参加防晒助剂的防紫外线布料,也有一些防晒布料是利用瓷微粉与纤维结合,增加衣服外表对紫外线的反射和散射作用,防止紫外线透过织物损害人体皮肤。
目前,提高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途径大致有四个,一是直接选用具有较好抗紫外线性能的纤维为原料来生产纺织品,如亚麻、涤纶纤维等;二是改变面料的组织构造,如增加面料的厚度、密度等;三是在纺织纤维纺丝时添加瓷微粒以反射紫外线,到达防紫外线的作用;四是对织物进展防紫外线后整理,如将织物浸染紫外线吸收剂或阻断剂,或在织物外表进展防紫外线涂层整理等。
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测试方法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测试标准。
在现有标准中,防紫外线的测试方法大致可分为直接测试法和仪器测试法。
直接测试法包括人体测试法和变色褪色法,具有简便快速等特点,但人体测试法因人体问皮肤差异而存在较大的系统偏差,重现性差,且测试过程对人体有害。
仪器测试法包括紫外线强度累计法、紫外线法和分光光度计法。
欧盟标准、澳大利亚/新西兰标准、英国标准、美国AATCC标准和中国标准均采用分光光度计法。
该法主要是通过稳定的uV光源产生波长为290~400 nm紫外射线,通过单色器照射试样,收集总的光谱投射射线,测定出总的光谱投射比,计算试样的紫外线透射率和防护系数UPF值。
UPF值是皮肤无防护与有织物防护时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的比值,也可认为是采用纺织品防护后,紫外线辐射使皮肤到达*一损伤(如红斑、眼损伤、致癌临界剂量)所需时间阈值与不采用纺织品防护时到达一样伤害程度的时间阈值之比。
抗紫外线测试标准抗紫外线测试标准,这可真是个有趣又实用的话题呢!咱们先来说说为啥要有抗紫外线测试标准呀。
你想啊,大太阳晒着的时候,紫外线就像个调皮的小怪兽,到处搞破坏。
它能把咱们的皮肤晒黑、晒伤,还能让咱们的衣服、帽子啥的褪色变旧。
所以呢,为了保护咱们自己,也为了让那些东西能经得住紫外线的考验,就有了这个测试标准。
那这个标准都有啥内容呢?不同的东西,标准还不太一样呢。
就拿衣服来说吧,有专门的仪器来模拟太阳的紫外线照射。
就好像给衣服来一场超级紫外线大挑战。
如果衣服能在一定时间的照射下,还能保持比较好的状态,比如说颜色没有变得特别难看,材质也没有变得脆弱得不行,那它就算是通过了这个抗紫外线的测试。
对于防晒护肤品来说,这个标准就更严格啦。
毕竟这是直接涂在脸上、身上用来保护咱们皮肤的呀。
要测试它到底能挡住多少紫外线,是有一套很科学又很有趣的方法的。
就像在给这些护肤品做一场超级英雄的能力测试一样。
它们得在各种不同强度的紫外线环境里,展示自己的防御能力。
那些能有效阻挡紫外线,让咱们皮肤不被晒伤晒黑的,才是合格的好产品。
还有啊,像户外的一些设备,比如说遮阳伞、遮阳篷之类的。
它们的抗紫外线测试标准也很重要呢。
你想想,在大太阳下,咱们躲在遮阳伞下面,要是这伞根本挡不住紫外线,那可就太坑人了。
所以啊,这些东西也要经过严格的测试,确保能给咱们提供足够的保护。
不过呢,这些测试标准虽然很科学、很严谨,但有时候也会有点小复杂。
咱们普通人可能不太容易搞明白那些具体的数字和测试方法。
但是没关系呀,只要咱们知道有这个标准在,买东西的时候就可以多留个心眼儿。
看看产品有没有标明通过了抗紫外线测试,这样就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也能让自己买的东西更耐用啦。
抗紫外线测试标准就像是一个隐藏在背后的小卫士,默默地守护着咱们的生活。
不管是让咱们能美美的不被晒黑,还是让咱们的东西能长久地陪伴我们,它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呢。
所以啊,下次看到那些抗紫外线的产品,可别忘了这个背后的小秘密哦。
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测试方法比较作者:江创生陈海宏来源:《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2年第4期江创生,陈海宏(揭阳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广东揭阳515300)【摘要】介绍AATCC183、AS/NZS4399及EN13758标准,对这三种典型的防紫外线标准进行对比,供选用合适的测试标准对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进行评价提出参考。
同时展望未来抗紫外线纺织品标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抗紫外线;抗紫外纺织;展望中图分类号: TS101.92+1.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101(2012)04-0076-030引言针对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的评定,国内外已制定出一系列的抗紫外线纺织品评价标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标准为EN13758-1-2006[1]、AATCC183[2]及AS/NZS4399[3]。
而BSEN13758-1-2002[4]、DINEN13758-1-2007[5]均是采用关系引用EN13758-1-2006,因而其适用范围均与EN13758-2006一致;此外,ASTMD6544-2011[6]、ASTMD6603-2007[7]及EN13758-2-2006[8]是作为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测试及评定的辅助性标准。
我国现行的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评价标准有GB/T18830-2007[9]《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主要参考欧盟标准草案EN13758制定。
现主要介绍具有代表性的EN13758、AATCC183及AS/NZS4399,以便于选用合适的方法对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进行评价。
1抗紫外线机理从光学原理上讲,当光射到物体上,有一部分在表面上反射,一部分被物体吸收,其余的则透过物体,在一般情况下,透过率、反射率及吸收率的总和为100%。
因此,反射率和吸收率增大,透过率就减少,对紫外线的防护性就越好。
抗紫外线加工的原理就是利用紫外线屏蔽剂对纤维或织物进行处理,当光辐射到织物上时,一小部分通过织物上的间隙透过织物,绝大部分则被紫外线屏蔽剂反射或选择性吸收并将其能量转换成低能而释放,从而将紫外线遮断,因此纺织品对紫外线的防护机理分为反射和吸收两种。
橡胶抗紫外线检测报告单
摘要:
一、橡胶抗紫外线检测报告单的背景和重要性
二、橡胶抗紫外线检测的具体方法
三、橡胶抗紫外线性能的评估标准
四、橡胶抗紫外线检测报告单的结论和建议
正文:
橡胶抗紫外线检测报告单是对橡胶产品在紫外线环境下抵抗性能的一种评估。
在实际应用中,橡胶制品经常暴露在阳光下,紫外线会导致橡胶的老化和性能下降,因此橡胶抗紫外线检测十分重要。
橡胶抗紫外线检测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自然暴露法:将橡胶试样暴露在特定波长的紫外线下,观察其老化程度。
2.紫外线加速老化试验:利用紫外线加速老化试验设备,模拟自然环境中的紫外线照射,以加速橡胶的老化过程。
3.光谱分析法:通过光谱分析仪,测量橡胶试样对不同波长紫外线的吸收和反射能力。
橡胶抗紫外线性能的评估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抗紫外线老化的能力:衡量橡胶在紫外线照射下老化的程度。
2.力学性能:评估橡胶在紫外线照射下的硬度、强度、伸长率等力学性能变化。
3.外观变化:观察橡胶在紫外线照射下的颜色变化、龟裂等外观变化。
根据橡胶抗紫外线检测报告单的结论,可以对橡胶制品的使用环境和要求提出相应的建议。
例如,对于需要在户外长期使用的橡胶制品,应选择具有较高抗紫外线性能的橡胶材料;对于室内使用的橡胶制品,可以适当降低抗紫外线性能的要求。
总之,橡胶抗紫外线检测报告单对于评估橡胶制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织物抗紫外性能的国内外测试标准
目前防紫外线织物测试方法尚无统一的国际标准,国内外相关的标准有:
澳大利亚/新西兰标准AS/NZS4399一1996日光防护服评审和分析;
美国标准ATCC183一2000紫外线透过织物的透射比和阻截率试验方法;
英国标准BS7949一1999紫外线透过织物的穿透性试验方法;
欧盟标准PREN13758一2003纺织品日光紫外线防护性能;
中国标准GB/T18830一2002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
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与织物的覆盖系数、纤维种类和织物的颜色及测试条件等因素有关。
而不同方法对测试的温、湿度环境要求有差异,其差异对同一织物的测试结果的影响程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As/NZS4399、AATCC183、BS7914测试样品要求均为干燥、不扭曲,且为与皮肤紧密接触的织物。
AS/NZS4399、AATCC183、BS7914对试样测试应视颜色、组织等因素而进行选择。
GBT/18830适合于任何织物。
StandardInternationalGroup(HK)Limited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耐紫外线测试报告1. 测试目的本报告旨在测试样品在紫外线照射下的表现,评估样品的耐紫外线能力。
2. 测试方法2.1 紫外线照射设备使用标准紫外线照射设备,设备参数如下:- 光源:氙灯- 波长范围:280-400 nm- 辐射强度:1000 W/㎡2.2 测试样品我们选择了一组常见的塑料材料作为测试样品,包括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
2.3 测试程序将样品固定在紫外线照射设备的工作台上,照射时间设定为200 小时。
在照射过程中,每隔50 小时记录一次样品的表面状况和颜色变化。
3. 测试结果3.1 样品表面状况观察经过紫外线照射后,我们观察到以下现象:- 聚乙烯样品表面出现微小的龟裂,但整体完整性未受到明显影响。
- 聚丙烯样品表面变硬,出现细小裂纹。
- 聚氯乙烯样品表面光洁度下降,出现斑点状色素沉积。
3.2 颜色变化观察在紫外线照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以下变化:- 聚乙烯样品的颜色呈现轻微的褪色。
- 聚丙烯样品的颜色较之前变得更加浅淡。
- 聚氯乙烯样品的颜色没有明显变化。
4. 结论根据以上测试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聚乙烯在紫外线照射下的耐久性较好,仅出现微小的龟裂和轻微褪色,整体完整性未受到明显影响。
- 聚丙烯在紫外线照射下表现中等,表面硬度增加,出现细小裂纹,并且颜色变得浅淡。
- 聚氯乙烯在紫外线照射下易受损,表面光洁度下降,出现斑点状色素沉积。
5. 建议根据测试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提高样品的耐紫外线能力:- 对于聚乙烯样品,可以在表面涂加一层耐紫外线涂层,以进一步保护材料。
- 对于聚丙烯样品,可以考虑添加抗氧化剂来提高其耐紫外线性能。
- 对于聚氯乙烯样品,可以在使用场景中注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或者选择其他更为耐紫外线的材料。
6. 结尾语本次耐紫外线测试报告得出的结论和建议,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样品在紫外线环境下的表现,同时为产品性能改进提供参考。
如果有任何进一步的问题,请随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