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观念的发展过程
• 合理用药观念的发展过程 合理用药思想是人类在接受惨痛教训,认真反思之后,为 控制自己创制的"魔鬼"的正确反应,体现了人类新的医学和药 学观念。从药师的角度,对合理用药的理解和做法经历了3个 发展阶段。 临床用药管理阶段 自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几起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爆 发,药师开始认识到,仅仅调配制备出质量合格的药品,并不 能保证发挥预期的药物作用,药师必须将临床用药管理作为药 房业务工作的主流。用药管理是一个集知识、理解、判断、过 程、技术、管理和伦理为一体的系统,旨在保证药物使用具有 理想的安全性。药师主要通过对药品的获得(采购、制备)、开 方、配发和用药监测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临床用药管理[4]。 在临床用药管理阶段,药师开始突破单纯供应药品制剂的 传统职能的限制,积极参与到临床用药过程之中,药师关注的 焦点是用药过程的合理化。这时判断用药是否合理的标准是安 全、有效,而且明确了安全性是首要的。
合理用药观念的发展过程
• 临床药学阶段 药师固守自身的职责,在用药过程之外开展合理用药,所能 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即便药师对医护人员用药进行监测,第 三方的位置也不利于药师实施必要的干预。 到了70年代,随着临床药学的兴起和发展,药师逐渐涉足临 床用药的领域。临床药师的主要任务包括参加查房和会诊,对 病人的药物治疗方案提出合理建议;对一些药物进行治疗药物 监测,确保这些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向医护人员和其他药 学人员提供药物信息咨询服务;直接对病人进行用药指导,提 高病人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监测和报告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 相互作用;培训药房在职人员和实习学生等。 临床药师的常规工作是直接接触患者,监测药物使用过程 和结果。由于药动学理论和技术的成熟,可以采用先进的方法 和手段监测用药过程,以实际检测到的血药浓度等数据作为评 价用药合理与否的指标,进而调整和控制药物治疗的实施。这 一阶段,合理用药由监测用药过程进化到优化用药过程。 5.3 药学保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