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立+步行能力综合运动训练的作用
- 格式:docx
- 大小:36.73 KB
- 文档页数:1
步行运动的十二种惊人效果1. 步行能增强心脏功能,使心脏慢而有力。
2. 步行能增强血管弹性,减少血管破裂的可能性。
3. 步行能增强肌肉力量,强健腿足、筋骨,并能使关节灵活,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4. 步行可以增强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促进胃肠有规律的蠕动,增加食欲,对于防治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等症都有良好的作用。
5. 在户外新鲜空气中步行,大脑思维活动变得清晰、灵活,可有效消除脑力疲劳,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据有关专家测试,每周步行三次,每次一小时,连续坚持4个月者与不喜欢运动的人相比,前者反映敏锐,视觉与记忆力均占优势。
6. 步行是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健身方式,可以缓解神经肌肉紧张。
据专家测定,当烦躁、焦虑的情绪涌向心头时,以轻快的步伐散步15分钟左右,即可缓解紧张,稳定情绪。
7. 定时坚持步行,会消除心脏缺血性症状或降低血压。
使人体消除疲劳,精神愉快,缓解心慌心悸。
8. 步行可减少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聚积,也能减少血糖转化成甘油三脂的机会。
9. 步行能减少人体腹部脂肪的积聚,保持人体的形体美。
10. 步行能减少血凝块的形成,减少心肌梗塞的可能性。
11. 步行能减少激素的产生,过多的肾上腺素的产生,过多的肾上腺素会引起动脉血管疾病。
12 . 步行可以保护环境,消除废气污染,对强健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延年益寿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两星期就可减掉大肚子,男女都可以。
冬季最容易积聚脂肪,一不留神,小肚腩就跑出来了!不用怕,教你12招,甩甩甩掉小肚腩!练习1:保持平躺仰卧的姿势,两脚打开与肩同宽,先将右脚向上抬起10CM,脚尖往里勾起并停顿一秒,再轻轻放下,注意脚后跟不能靠在床上。
完成后换左脚再重复同样的动作。
一组动作重复5次。
效果:不仅可以有效减去肚子两侧的坠肉,还能收紧腿部,使下半身更苗条。
练习2:向左上方尽可能抬高右脚,在空中停顿一秒钟再放下,完成后再换左脚。
步行锻炼的好处有哪些
说到运动锻炼很多人都会想到,打球跑步,游泳等等,但实际上生活当中最简单的步行也是很好的一种锻炼方法,而且达到的锻炼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如果每一天都能够坚持抽出时间不行的话,可以更好地保持你的身材,帮助提高身体对抗疾病的能力,所以说步行锻炼的这些好处大家都要多了解。
增进人体器官功能。
据医学统计,行走会使血压降低,降低血液黏稠度,利于强健心肌,减少血栓的发生。
1.增进人体器官功能。
据医学统计,行走会使血压降低,降低血液黏稠度,利于强健心肌,减少血栓的发生。
2.强筋健骨。
徒步锻炼,能运动全身骨骼系统,抻拉肌腱;活动关节,强健骨骼,减少骨质疏松。
3.调节感情。
毛泽东早在青年时代撰文《体育之研究》中云:体育锻炼“强筋骨、强意志、调感情”。
强筋骨,前文已述;每次锻炼起码要20分钟,且要风雨无阻,天天锻炼,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是意志的冶炼。
4.减轻病情。
徒步锻炼可控制、减轻病症。
比如糖尿病患者对葡萄糖利用差,步行能增加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控制糖尿病的发展。
5.利于减肥。
长时间走路可以消耗大量热量,促使体内脂肪分解,向机体供能,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保持优美体形
以上就是步行锻炼的几大好处介绍,看了这些介绍是否让你觉得惊讶呢?其实在你的身边非常简单的一些运动,都可以达到最好的运动锻炼功效,不要认为只有去健身房,因为掌握这些运动技巧生活中,就可以让你无时无刻,都在享受运动带来的好处。
步行训练
郑大五附院康复科
步行是患者最希望也是最基本想要达到的目
偏身感觉障碍及肌张力异常;异常的运动模式;
四肢关节的全范围被动活动(脊髓损伤患者早
患者在此阶段无明显肌肉张力,无明显随意
患者在此阶段肌张力明显增高,躯干痉挛
开始时病人多易向患侧倾倒,可以先在
膝关节稳定性控制:膝关节不稳定表现为站立和
,患者因为无力控制而通
上、下楼梯训练:由于下肢有一定的伸肌异常运
提骨盆的腰方肌,
通过初步的步行预测我们可以进行进一步的预测步行方式的判断(N正常G好F可P差T微缩)
5 肌力增强训练:针对需要借助于助行器或拐杖行走的患者,重点发展上肢肌力;期望完成独立行。
婴幼儿站立、行走动作训练婴幼儿站立、行走的作用1.促进体格发育随着肌肉力量和平衡感的增强,婴儿逐步学会站立与行走,这对婴儿来说是动作发育的一大进步。
站立、行走不仅需要背部、颈部和手臂肌肉的参与,更需要腿部肌肉群的协同,使得全身肌肉得到全面锻炼,神经系统得以贯通。
与躺、坐相比,站立与行走是剧烈的运动,能量消耗较大。
由于充分运动,增强了血液循环,可促进消化,增进食欲,加快新陈代谢,强健体格。
2.进一步扩大眼界和活动空间直立行走是人类特有的姿势。
直立扩大了视野,使婴儿见多识广;直立行走拓展了婴儿自主活动的范围,解放了双手,同时使眼、手配合的动作大大增加,促进了脑的发育。
另外,在独立行走时,婴儿的大脑将构建起整体宏观调控能力、空间肢体控制能力、空间定位能力、自控力、应激事件处理能力等方面的基础。
3.增强独立性和自信心学会走路,意味着婴儿脱离了几乎完全依赖父母的时期,这是婴儿发出的独立的信号。
婴儿在刚开始学习行走时,心理既紧张又兴奋,走不稳、易摔跤,经历着一次心理的挑战。
所以,如果处理好婴儿行走的整个过程,就会帮助婴儿建立良好的自信、自强、独立的性格,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在这里启加家庭教育整理了有关帮助宝宝训练站立、行走训练的方法,帮助家长做好锻炼前准备工作,及锻炼过程中注意事项。
训练婴幼儿站立和行走一.操作准备:1.环境与物的准备:环境。
地面平整、不滑,空间宽敞,家里的摆设要有利于婴幼儿学习站立与行走。
用物准备。
选择相对结实、易扶的物体,如固定的栏杆、沙发、电视柜或者低柜等都可以,尽量避免婴幼儿接触花瓶或衣架等不是很稳固的物品,提供能维持婴幼儿站立与行走的玩具,如有弹性的球。
2.个人准备:父母。
着装轻便,不穿高跟鞋。
婴幼儿。
衣服透气、宽松,以四肢有充裕的活动余地为好。
穿合脚、有弹性的鞋,鞋底太硬或太软,鞋面应尽量选择软的。
二.训练方法:1.扶站适宜年龄:7~10个月练习时间:每日次数不限,每次2~3分钟。
步行训练的核心要点步行训练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锻炼方式,适合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群。
通过步行训练,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促进身体健康。
不仅如此,步行还有助于减轻压力,提高情绪,舒缓压力。
下面是步行训练的一些核心要点。
首先,步行训练应该从适度开始。
对于未经过锻炼的人来说,过于剧烈的步行可能会导致肌肉疼痛或受伤。
因此,建议在开始步行训练前先咨询医生,以确定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步行训练。
然后,根据个人的体能水平,逐渐增加步行的强度和时间。
例如,可以从每天步行3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到60分钟。
其次,要保持良好的姿势。
正确的姿势对于步行训练的效果至关重要。
首先,保持身体挺直,不要低头看手机或地面,这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呼吸和血液循环。
其次,摆动手臂,利用手臂的摆动可以增加步行的力量和效果。
最后,注意脚步的着地方式,尽量使脚跟先着地,再由脚趾向前推进。
第三,选择适当的鞋子。
一双适合步行的鞋子对于步行训练的舒适度和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首先,确保鞋子的合适度,不要太紧或太松。
其次,要选择有良好支撑和缓震功能的鞋子。
这样可以减少受伤风险,并提供更好的运动体验。
另外,鞋底的抓地力也很重要,特别是在不平坦的地面上步行时。
因此,选择鞋底有较好抓地力的鞋子是必要的。
第四,制定合理的步行计划。
步行训练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首先,确定每周的步行次数和持续时间。
例如,可以计划每周步行5次,每次40分钟。
然后,选择步行的路径和地点。
可以选择在室内或室外进行步行,也可以选择不同的地点进行变化。
此外,可以设置小目标,例如逐渐增加每次步行的距离或提高步行的速度。
这些小目标的达成,可以帮助提高训练的效果,增加动力。
第五,合理安排休息和恢复时间。
步行训练虽然相对低强度,但身体仍然需要恢复的时间。
在步行训练期间,适当安排休息和伸展活动,有助于减轻肌肉疲劳和预防伤害。
此外,在每次步行结束后,冷却身体也是必要的。
可以进行一些放松的伸展运动,减少肌肉酸痛的风险,并促进恢复。
站立和步行能力综合运动训练的作用1. 站立和步行能力的重要性站立和步行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活动,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失去这些基本能力。
长时间的久坐和缺乏运动训练不仅会导致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还会影响心血管健康和代谢功能。
站立和步行能力的综合运动训练变得尤为重要。
2. 综合运动训练的内容综合运动训练包括了多种形式的活动,例如力量训练、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站立和步行时的稳定性和效率;平衡训练可以改善身体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减少摔倒的风险;柔韧性训练可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减少扭伤的可能性。
通过这些多样化的训练内容,可以全面地提高站立和步行能力。
3. 综合运动训练的作用综合运动训练对站立和步行能力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它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使站立更加稳定、步行更加轻松。
它可以改善身体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减少意外摔倒的风险,尤其对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
再次,它可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减少关节损伤和疼痛。
综合运动训练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代谢水平,为站立和步行提供更多的能量和支持。
4. 个人观点和理解站立和步行能力综合运动训练对于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我意识到现代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因此我会定期进行综合运动训练,包括力量训练、平衡训练和柔韧性训练。
通过这些训练,我不仅感到自己的站立和步行能力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总结:站立和步行能力的综合运动训练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多样化的训练内容,可以全面地提高站立和步行能力,减少相关风险,并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提供更多的保障。
我强烈建议每个人都要重视站立和步行能力的综合运动训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活力和有活力。
站立和步行能力综合运动训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久坐不动,导致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问题。
站立训练⏹指恢复独立站立能力或者辅助站立能力的锻炼方法。
良好的站立是行走的基础,因适应证⏹1)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影响行走功能的患者。
适应证⏹2)骨骼运动系统的病变或损伤影响行走功能的患者。
禁忌证⏹站立平衡功能障碍者。
⏹下肢骨折未愈合者。
操作程序仪器设备⏹起立床、平行杠、支具等。
起立床平行杠支具肌力训练⏹(1)借助于助行器或拐杖行走的患者,应重点训练上肢肘关节、腕关节的伸展肌群和肩下降肌群,下肢髋、膝关节伸展肌借助于助行器或拐杖行走的患者肩下降肌群训练腕关节伸肌训练膝关节外展训练髋关节外展训练肌力训练⏹(残肢肌群和腹部肌肉力量的训练。
残肢肌群力量训练腹部肌肉力量训练肌力训练⏹(两侧的背阔肌进行肌力训练。
起立床训练⏹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为预防体⏹体位性低血压训练方法⏹可利用起立床将患者逐渐从水平位倾斜至垂直位,使患者达到站立状态。
训练时间注意事项⏹训练过程中,治疗人员应经常测量患者的血压和脉搏,如果血压降低、脉搏加快,平行杠内的站立训练⏹患者移动到平行杠的一端,面向平行杠,向前移动身体,直至双足接触地面。
治疗人员面向患者站在平行杠内,用双膝分别从患者双膝的外侧固定患者,同时双手置平行杠内的站立平衡训练⏹患杠助⏹患者在学会髋伸位维⏹一持躯干平衡的基础上,保持体重均匀地分布脱离对平行杠的扶握,下肢的承重训练⏹当患者下肢关节可承受身体重量时,即可进行下肢承重训练。
承重训练的分类⏹(呈完全不受力状态)零承重(患侧下肢未承受身体重量,呈完全不受力状态)部分承重(患侧下肢承受身体的部分重量,呈部分受力状态)全承重(患侧下肢可承受身体的全部力量零承重部分承重完全承重承重训练的目的⏹治疗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程度的承重训练,并逐步达到全承重水平。
上肢的支撑训练⏹训练患者应用肩下降肌群,控制躯体下半部分的动作,将身体撑起并离开地面,同辅助具步行的患者的步行训练注意事项⏹(练时间等应很好掌握,避免患者过度疲劳。
为什么做步行训练?
因为步行障碍:1、下肢肌无力至承重不好;2、膝过伸;3、足下垂;4、肌张力高;5、姿势异常
步行训练的作用?
改善步行能力、增加整体血液循环、促进心肺功能,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质量。
步行训练的步骤?
1、肌紧张者改善肌痉挛,放松训练(肌肉牵拉训练、全馆范围活动、肌肉按摩)
2、肌无力者肌力训练(抗阻训练)
3、站立训练(双人扶助下双手支撑位站立训练、单人扶助下双手支撑位站立训练、
独自双手支撑位站立训练、单手支撑站立训练、无支撑站立训练)
4、单腿站立训练(单人扶助下双手支撑位单腿站立训练、独自双手支撑单腿站立
训练、单手支撑单腿站立训练、扶助下踏步训练、独自踏步训练)
5、跨步训练,姿势矫正训练(抬腿训练、迈步训练、对着姿势镜姿势矫正训练)
6、助行器步行训练(扶助下使用助行器步行训练、独自使用助行器步行)
7、独自步行训练或用简便辅具(看护下使用拐杖步行训练、独自使用拐杖步行训
练、步行训练)
需要器材
木质楔形垫、哑铃、姿势矫正镜、助行器、平行杠、四脚拐、单拐
下肢肌痉挛的牵拉
手指肌力训练桌
上肢抗阻训练
下肢抗阻训练
踝关跖屈抗阻训练
站立前的坐----起训练
扶助下站立训练
助行器站立训练
姿势镜前利用平行杠的站立训练,姿势矫正训练。
强化坐—站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步行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江帆;朱其凤;付水生【摘要】目的:观察强化坐—站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步行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Bobath技术介导的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进行强化坐—站训练.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的平衡、步行能力及ADL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BS、MBI评分及TUGT计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BS、MBI评分及TUGT计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BBS、MBI评分高于对照组,TUGT计时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坐—站训练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平衡与步行能力,改善ADL.%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s of intensive sit-to-stand training on the balance,walking and the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in patients with stroke.Methods:60 stroke patients who received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3 to September 2014 and admitted to the rehabilitation clinic were randomiz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only received regula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while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regula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with addition of intensive sit-to-stand training.Berg's balance scale (BBS),timed "up and go" test (TUGT),and 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 were respectively used toassess the balance,walking and ADL of patients before and 4 weeks after treatment.Results: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BS sore,MBI and TUGT result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0.05).After treatment,the BBS sore,MBI and TUGT results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both groups,and were bett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The intensive sit-to-stand training was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the balance and walking ability and improve ADL of stroke patients.【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4)008【总页数】4页(P1209-1212)【关键词】脑卒中;坐—站训练;平衡;步行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作者】江帆;朱其凤;付水生【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南宁 53002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神经内科,南宁53001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南宁 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脑卒中是一种由于脑部血管发生病变而导致脑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主要包括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
从站到走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指通过针对性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多方位的训练方法来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运动机能的过程。
从站到走的康复训练是一种目标明确、有效可行的训练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本文就从站到走的康复训练这一主题来探讨一下。
患者在疾病发生后,常常伴随着运动障碍。
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康复训练,这种运动障碍也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从站到走的康复训练是一种针对各种疾病而设计的训练方法,它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自理能力。
从站到走的康复训练主要针对以下方面进行训练:①平衡能力;②步态和步态协调能力;③肌肉力量和耐力;④关节柔韧性和运动范围。
1、平衡能力训练平衡是人体的基本功能之一,它也是从站到走的康复训练的基础。
平衡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心重心转移训练者从两脚双立站立状态开始,左右脚交替将身体中心往后斜倾,直至身体趋于平衡,然后交替将身体中心往前斜倾。
这个动作要做到平缓流畅,同时要做好呼吸。
(2)闭目单脚站立训练者闭上眼睛平衡维持在单脚立位,左右两脚交替进行训练。
每次练习时间不超过1分钟。
(3)不稳定支撑面上的平衡练习坐在极不稳定的球上,靠着双腿的力量保持身体平衡,保持30秒,然后用脚掌使球翻滚,好像站在一个海浪上。
这个练习要注意平衡,但也要注意安全。
2、步态和步态协调能力训练步态训练大多数人都很熟悉,但对于患者来讲会有些不同。
步态协调要求双腿足以精确控制方向,不能扭曲或猛摆,头部和躯干始终保持稳定。
下面是几个步态和步态协调的训练方法:(1)平稳的地面上行走手握平衡杆,脚尖向前,慢慢走路,每步之前先将脚板放到地面上,然后从脚跟到脚尖再提起。
练习者需要注意看前面,不要低头。
(2)走台阶走台阶是一种涵盖了平衡和步态的训练方法。
练习者通过跨过台阶来锻炼自己的膝关节弯曲和伸直,臀部的力量和稳定性,以及平衡的能力。
(3)蹒跚学步通过手握平衡杆来步步向前,像婴儿蹒跚学步一样。
站立+步行能力综合运动训练的作用
站立和步行能力综合运动训练对人体有多种作用,包括:
1. 增强肌肉力量:站立和步行过程中涉及到多个肌群的协同运动,通过综合训练可以有效增强这些肌肉的力量,包括下肢、核心肌群和背部肌肉等。
2. 提高平衡能力:站立和步行时,人体需要保持稳定的平衡,通过综合训练可以提高平衡感知能力和平衡调节能力,减少摔倒和受伤的风险。
3. 促进骨骼健康:站立和步行运动可以为骨骼提供适度的负荷刺激,促进骨骼增加密度和强度,预防骨质疏松等骨骼相关疾病。
4. 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站立和步行运动可以刺激心脏和血管系统,增加心肺功能,提高氧气供应和血液循环,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5. 促进代谢与消耗热量:站立和步行运动可以加快新陈代谢,促进脂肪燃烧,帮助减肥和控制体重。
6. 改善心理健康:站立和步行运动可以促进大脑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提高情绪愉悦感,缓解压力和焦虑,改善睡眠质量。
7. 帮助日常生活功能:站立和步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活动,在训练过程中可以提高关节灵活性、协调性和身体控制能力,有利于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综合来说,站立和步行能力综合运动训练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积极的影响,是一种全面综合的运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