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检制剂分析练习(1)
- 格式:doc
- 大小:155.00 KB
- 文档页数:10
中药制剂分析习题1. 中国药典由两部改为三部是从()A 77年版B 90年版C 2000年版D 2005年版2. 中国药典缩写为()A USPB BPC CPD Ch.P3.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药收载在()A 一部B 二部C 三部D 均匀分布在各部之中4.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代替供试液,按同样方法进行操作用以消除误差的试验称为()A 对照试验B 空白试验C 参比试验D 比较试验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光区范围()A 200~400nmB 400~760nmC 200~800nmD 200~800um6 .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为()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为()A GSPB GMPC GSPD GLPE GAP7.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缩写为()红外光谱法的缩写为()质谱法的缩写为()核磁共振波谱法的缩写为()A NMRB IRC UV-VisD AASE MS8. 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一般不包括( )A.阐明中医药理论B.建立分析检测方法C.制定制剂用原料质量标准D.制定成品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标准9.下列即可用一个波长处的ΔA,也可用两个波长处的ΔA进行定量的方法是( )A.等吸收点法B.吸收系数法C.差示光谱法D.导数光谱法10 .GC法或HPLC法用于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时定量的依据一般是( )A.峰面积B.保留时间C.分离度D.理论塔板数10.在大山楂丸的定性鉴别中,取大山楂丸2g,加水30mL,研磨均匀,滤过,滤液加水至30mL 备用。
采用山楂对照药材粉末1g,加水浸渍1小时,滤过,滤液作对照溶液。
分别取供试品、对照溶液1mL,加水至适当浓度,紫外光谱法测定,大山楂丸供试液应与对照溶液( )A.在500nm处均有最大吸收B.在280nm处均有最大吸收C.在280nm处均无最大吸收D.对照溶液在280nm处有最大吸收而大山楂丸无此吸收11.中药制剂的杂质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不属于特殊杂质的有( )A.土大黄甙B.乌头酯型生物碱C.阿胶膏剂挥发性碱性物质D.水分12 .砷盐检查法中,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 )A.10~20℃B.20~30℃C.25~40℃D.30~50℃13 .可用于中药制剂中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的方法是( )A. 高效液相色谱法B.薄层色谱法C. 分光光度法D.气相色谱法14 .下列中药含有主要有效成分为皂苷类的是( )A.三七B.丹参C.大黄D.黄柏15 .雄黄的主要成分为( )A.A S2S2B.A S2O3C.A S2S3D.Na3A S O316 .需进行溶化性检查的剂型是( )A.栓剂B.颗粒剂C.软胶囊剂D.片剂17. 中药注射剂pH值的规定范围,一般应在( )A.4.0~9.0之间B.2.0~6.0之间C.6.0~8.0之间D.5.0~10.0之间18.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处方量中容量单位应为( )A.μLB.mLC.LD.kL19.下列不属中药制剂检测方法选择原则的是( )A. 准确B. 灵敏C. 先进D. 简便20、沉香化气丸性状描述正确的是()A、本品为灰棕色至黄棕色的水丸;气香,味微甜、苦。
药物分析与检验练习题 1(2011 制药班)第一章药典概况一、最佳选择题从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开始实施的时间是( D )。
A.1984 年 9 月 20 日 B.1985 年 7 月 1 日 C. 2001 年 2 月28 日 D.2001 年 12 月 1 日 E.2002 年 9 月 1日2.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是 B 。
A. GAP B.GCP C.GLP D.GMP E.GSP3.关于中国药典,最恰当的说法是 D 。
A.关于药物分析的书B.收载我国生产的所有药物的书 C.关于药物的词典D.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E.关于中草药和中成药的技术规范4.日本药局方的英文缩写是 B 。
A.BP B.JP C.USP D.ChP E.以上都不是5.GLP 的中文全称是 A 。
A.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B.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C.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D.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E.分析质量管理规范6.中国药典中既对药品具有鉴别意义,又能反映药品的纯杂程度的项目是 B 。
A.外观性状 B.物理常数 C.鉴别 D.检查E.含量测定7.中国药典2010 年版规定的“溶解”系指 lg 或 lmL 溶质能溶解在 C 。
A.1mL 溶液中 B.1~10mL 溶液中 C.10~30mL 溶液中 D.30~100mL 溶液中E.100~1000mL 溶液中8.中国药典2010 年版规定取某药2.0g,系指称取的质量应为 C 。
A.1~3g B.1.5~2.5g C.1.95~2.05g D.1.995~2.005g E.1.9995~2.0005g9.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乙醇未指明浓度时,是指浓度为 C 。
A.100%mL/mLB.99.5%mL/mL C.95%mL/mL D.75%mL/mLE.50%mL/mL10.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精密称定”时,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质量的 C 。
药物分析第五节药物制剂分析一、A11、做无菌检查的制剂不包括A、用于手术、耳部伤口、耳膜穿孔的滴耳剂B、用于手术、耳部伤口、耳膜穿孔的洗耳剂C、用于手术或创伤的鼻用制剂D、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凝胶剂E、供无破损皮肤揉擦用的搽剂2、搽剂应检查A、装量B、热原C、融变时限D、泄漏率E、释放度3、凝胶剂检查A、热原B、可见异物C、微生物限度检查D、泄漏率E、释放度4、需进行干燥失重检查的制剂是A、眼膏剂B、颗粒剂C、栓剂D、粉雾剂E、软膏剂5、需要检查溶化性的制剂是A、注射剂B、滴眼剂C、颗粒剂D、滴鼻剂E、气雾剂6、颗粒剂的质检项目不包括A、干燥失重B、溶化性检查C、外观粒度、色泽D、装量差异检查E、崩解时限7、对于制剂的检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口腔贴片进行重量差异的检查B、胶囊剂一般检查包括装量差异检查C、咀嚼片进行崩解时限检查D、防腐剂的检查属于注射剂-般检查的范围E、胶囊剂除另有规定外,进行重量差异检查8、做片剂的重量差异检查时,若平均片重小于0.3g,则重量差异限度为A、±2.5%B、±5%C、±7.5%D、±10%E、±12.5%9、多数片剂应检查A、重量差异和崩解时限B、装量差异和崩解时限C、可见异物和热原D、粒度和无菌E、雾滴(粒)分布和微生物限度10、药典关于片重差异检查的叙述,错误的是A、取20片,精密称定总片重并求得平均值B、片重小于0.3g的片剂,重量差异限度为±7.5%C、片重大于或等于0.3g的片剂,重量差异限度为±3%D、超出规定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E、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的1倍11、片剂重量差异检查操作时应取A、5片B、10片C、15片D、20片E、30片12、每粒胶囊装量与平均装量差异程度检查是检查胶囊剂的A、溶出度B、装量差异C、崩解时限D、不溶性微粒E、均匀度13、应进行发泡检查的剂型A、阴道泡腾片B、肠溶片C、分散片D、胶囊剂E、栓剂14、关于制剂成品的质量检查,叙述错误的是A、咀嚼片需进行崩解时限检查B、栓剂应进行融变时限检查C、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制剂,不再检查重量差异D、凡检查释放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E、眼膏剂应进行金属性异物的检查15、不属于片剂质量检查项目的是A、外观性状,片重差异B、硬度,脆碎度C、崩解度,溶出度,释放度D、含量均匀度E、包装规格16、缓控释片应检查A、无菌B、热原C、装量D、释放度E、融变时限17、除另有规定外,需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制剂是A、滴眼剂B、气雾剂C、喷雾剂D、粉雾剂E、注射剂18、关于气雾剂的质量检查项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安全,漏气检查B、装量与异物检查C、喷射速度和喷出总量的检查D、外观检查E、压力大小的检查19、气雾剂的泄漏率是体现阀门系统密闭性的重要指标,与下列何种因素密切相关A、喷出药物液滴的粒径B、揿压费力程度C、每瓶总揿次D、有效部位沉积检查E、连续喷射弹力差20、需检查泄漏率的制剂是A、气雾剂B、粉雾剂C、喷雾剂D、注射剂E、滴耳剂21、软膏剂的一般检查中不包括A、粒度检查B、装量检查C、微生物限度D、无菌检查E、崩解时限22、必须在清洁,无菌的环境下制备的制剂是A、软膏剂B、气雾剂C、眼膏剂D、喷雾剂E、栓剂23、软膏剂应符合的质量要求是A、硬度符合药典规定B、生物利用度符合药典规定C、在体温时熔化、溶解D、外形要完整光滑E、应均匀、细腻,涂于皮肤无粗糙感24、软膏剂一般检查项目不包括A、装量差异B、粒度C、微生物限度D、溶解度E、无菌25、凡规定检查溶出度或释放度的胶囊剂,一般不再进行的检查是A、装量差异检查B、崩解时限检查C、特殊杂质检查D、杂质检查E、含量测定26、栓剂应符合的质量要求不包括A、有适宜的硬度B、塞入腔道可触化、软化或溶解C、塞入腔道后应无刺激性D、外形要完整光滑E、无热原27、以下不属于栓剂的检查项目的是A、重量差异B、融变时限C、崩解度D、外观检查E、微生物限度28、现行版《中国药典》中复方制剂的含量测定多采用A、GCB、HPLCC、MSD、TLCE、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9、《中国药典》规定,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可不再进行A、崩解时限检查B、主药含量测定C、热原检查D、含量均匀度检查E、重(装)量差异检查30、片剂在0.3g或者0.3g以上的片剂的重量差异限度为A、±7.5%B、±5.0%C、5.0%D、±7.0%E、±0.5%31、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制剂不再检查A、崩解时限B、重(装)量差异C、溶出度D、主药含量E、释放度32、微生物限度检查不包括A、细菌数B、霉菌数C、酵母菌数D、病毒数E、控制菌。
药物制剂分析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下列方法中不用于排除亚硫酸钠对注射剂检查干扰的是A.加入甲醛B.用有机溶剂提取后测定C.加酸后加热D.加入双氧水E.加入甲醇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2.对于制剂的检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片剂的一般检查不包括含量均匀度检查B.注射剂一般检查包括重量差异检查C.溶出度检查属于片剂一般检查D.防腐剂的检查属于注射剂一般检查的范围E.片剂检查时常需要消除维生素E的干扰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3.关于制剂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利用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甚至微生物学的测定方法对药物制剂进行分析B.对同一药物的不同剂型进行分析C.检验药物制剂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D.药物制剂由于具有一定的剂型,所以分析时比原料药容易E.药物制剂中含有各种赋形剂,稀释剂,分析时需要排除它们的干扰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4.关于制剂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含量测定方法需要考虑定量限,选择性及准确度等指标B.要考虑赋形剂、附加剂等对含量测定的影响C.复方制剂需要考虑各种药物间的相互干扰D.对不同剂型,采用不相同的检测方法E.对大剂量的片剂需要检查含量均匀度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5.制剂分析与原料药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制剂分析中,对所用原料药物所做的检验项目均需检查B.制剂中的杂质,主要来源于制剂中原料药物的化学变化和制剂的制备过程C.制剂分析增加了各制剂的常规检验法D.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不同于原料药的表示方法E.含量限度的要求与原料药不同,一般原料药分析方法的准确度要求更高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6.关于片剂的常规检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片剂的一般检查包括外观、重量差异及崩解时限的检查B.对于小剂量的药物,需要进行含量均匀度检查C.片剂外观应当完整光洁,色泽均匀,有适宜的硬度D.片重大于0.3g时,重量差异限度为10%.E.糖衣片应该在包衣前检查片芯的重量差异,包衣后不再检查重量差异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7.注射剂的一般检查不包括A.注射液的装量检查B.注射液的澄明度检查C.注射液的无菌检查D.pH值检查E.注射剂中防腐剂使用量的检查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8.下列检查中不属于注射剂一般检查的是A.装量差异检查B.无菌检查C.澄明度检查D.pH值检查E.不溶性微粒的检查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9.片剂中常使用的赋形剂不包括A.糖类B.硬脂酸镁C.滑石粉D.淀粉E.维生素C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10.不属于排除硬脂酸镁对片剂分析方法干扰的是A.用有机溶剂提取有效成分后再测定B.碱化后提取分离法C.加入草酸盐法D.水蒸汽蒸馏法E.加强氧化剂氧化硬脂酸镁后再进行测定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11.关于抗氧剂的干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常用的抗氧剂有维生素C、亚硫酸钠等B.抗氧剂在氧化还原法测定注射剂含量时有干扰C.常加入丙酮或甲醛消除亚硫酸钠等的干扰D.可以用加酸、加热法使抗氧剂分解E.加入一些强还原剂,可以将亚硫酸盐还原而消除其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干扰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12.对于等渗溶液的干扰及排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等渗溶液的干扰,主要来自溶液中所加入的氯化钠B.采用旋光测定右旋糖酐时,氯化钠对测定物有干扰C.采用的分析方法不同,等渗溶液的干扰就可能不同D.要排除氯离子的干扰,可以加入沉淀试剂硝酸银排除E.在排除等渗溶液干扰时,应当避免影响待测成分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13.下列检查中不属于注射剂特殊检查的是A.不溶性微粒B.碘价C.酸价D.皂化价E.装量差异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14.以下检查中,不属于注射剂其他成分检查的是A.皂化价检查B.抗氧剂检查C.助溶剂检查D.防腐剂检查E.等渗溶液的检查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15.固体制剂的含量均匀度和溶出度(释放度)检查的作用是A.为药物分析提供信息B.丰富质量检验的方法C.保证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D.丰富质量检验的内容E.是重量差异检验的深化和发展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16.单剂量固体制剂含量均匀度的检查是为了A.控制小剂量固体制剂、单剂中含药量的均匀度B.严格重量差异的检查C.严格含量测定的可信度D.避免制剂工艺的影响E.避免辅料造成的影响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17.片重在0.3g或0.3g克以上的片剂的重量差异限度为A.±7.5%.B.±5.0%.C.5.0%.D.7.0%.E.±0.5%.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18.片剂或注射液含量测定结果的表示方法是A.含量相当与片重的百分数B.含量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数C.g/100mlD.g/100gE.百分含量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19.含量均匀度符合规定的片剂测定结果是A.A+1.80S≤1.50B.A+1.80S>15.0C.A+1.45S>15.0D.A+S<15.0E.A+S>15.0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20.《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片剂溶出度测定结果判断标准中,规定的限度(Q)一般为标示量的A.70%.B.30%.C.80%.D.50%.E.90%.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A.丙酮B.滑石粉C.维生素CD.硬脂酸镁E.淀粉21.为消除注射剂中抗氧剂的干扰,可加入的掩蔽剂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22.以上属于注射剂常见抗氧剂的是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23.一般可用简单过滤法除去的片剂分析中的干扰组分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24.对片剂分析中对配位滴定有干扰的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25.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片剂含量时有干扰的常见赋形剂是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A.重量差异检查B.pH值检查C.含量均匀度检查D.溶出度检查E.不溶性微粒检查26.属于注射剂一般检查的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27.对于难溶药物需要进行的检查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28.对于小剂量药物需要进行的检查是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29.对于静脉滴注用注射液需要的特殊检查是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30.属于片剂一般检查的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31.含量均匀度检查,一般应用于A.滴眼剂的检查B.膜剂的检查C.小剂量片剂的检查D.大剂量输液的检查E.糖浆剂的检查正确答案:B,C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32.药物制剂中含有的硬脂酸镁,主要干扰的分析法是A.配位滴定法B.酸碱滴定法C.非水滴定法D.亚硝酸钠法E.重量法正确答案:A,C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33.以下物质中,不属于片剂常用赋形剂的是A.维生素CB.糊精C.淀粉D.焦亚硫酸钠E.滑石粉正确答案:A,D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34.制剂分析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杂质检查项目与原料药的检查项目相同B.杂质检查项目与辅料的检查项目相同C.杂质检查主要是检查制剂生产、贮存过程中引入的或产生的杂质D.不再进行杂质检查E.除杂质检查外还应进行制剂学方面的有关检查正确答案:C,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35.维生素C注射液中,抗氧剂亚硫酸钠对碘量法测定含量有干扰,能排除其干扰的掩蔽剂是A.甲醛B.氰化钾C.酒石酸D.丙酮E.草酸正确答案:A,D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36.关于片剂检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需要检查澄明度B.一般不再检查原料药中已经检查过的项目C.需要对辅料的检查项目进行再次检查,以确保用药安全D.对于不稳定的药物需要检查生产、贮存过程中引入的杂质E.需要检查重量差异正确答案:B,D,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37.排除制剂分析中抗氧剂的干扰,可以采用的方法有A.加入甲醛或丙酮为掩蔽剂B.有机溶剂稀释法C.加碱后加热水解D.力口酸后力口热E.空白溶液对照法正确答案:A,D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38.以下属于制剂中常用的抗氧剂是A.维生素CB.维生素EC.亚硫酸钠D.甲醛E.丙酮正确答案:A,C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39.制剂分析中,对于消除辅料的干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消除滑石粉的干扰可以用过滤法B.消除硬脂酸镁对配位滴定法的干扰,可以用碱化后提取分离法C.糖类一般对于氧化还原滴定法有干扰D.消除亚硫酸钠的干扰,可以用加入甲醛掩蔽E.消除维生素C的干扰可以用加酸后分解法正确答案:B,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40.药物制剂的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对于小剂量的药物需要检查含量均匀度B.对于片剂需要检查溶出度,而对于胶囊剂不需要检查溶出度C.对于缓释、控释片需要检查释放度,而对于肠溶衣片不需要检查该项内容D.对于液体制剂中成分容易水解的,有时需要对其水解产物进行检查E.一般不稳定的药物需要增加必要的检查项目正确答案:B,C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41.关于含量均匀度的检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于小剂量的制剂,需要进行含量均匀度检查B.含量均匀度是指制剂每片(个)含量偏离标示量的程度C.凡是做含量均匀度检查的制剂不再进行装(重)量差异的检查D.含量均匀度检查所用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必须相同E.除片剂和注射剂外,其他不需进行含量均匀度检查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42.关于药物制剂的溶出度检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溶出度是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的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B.药物制剂分析时溶出度检查需要和崩解时限的检查同时进行C.溶出度检查是一种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的崩解和溶出的体外实验法D.溶出度的测定,药典采用转篮法和浆法E.片剂溶出度的测定主要用于一些快速溶解的速效药物正确答案:B,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43.滑石粉、硫酸钙、淀粉等水中不易溶解的辅料,主要对以下哪几种测定方法有影响A.比色法B.荧光分析法C.纸色谱法D.比旋法E.比浊法正确答案:A,D,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44.单剂量固体制剂检查溶出度是保证A.制剂的有效性B.制剂含药量的均匀度C.制剂含药量与标示量的符合程度D.制剂中药物的可释放程度E.制剂中药物能被利用的程度正确答案:A,D,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45.需做均匀度检查的制剂有A.规格为10mg以下的软膏B.规格为1mg以下的滴眼液C.规格为10mg以下的片剂D.规格为20mg以下的片剂E.规格为2mg以下的膜剂正确答案:C,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46.需做溶出度或释放度检查的药物制剂是A.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的片剂B.缓释制剂C.控释制剂D.难溶性药物的片剂E.体内吸收不好的胶囊剂正确答案:B,C,D,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47.制剂检验中片剂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应进行A.鉴别试验B.片剂通则规定的检验项目C.主药的含量测定D.热原检查E.外观检验正确答案:A,B,C,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48.片剂中含有硬脂酸镁(润滑剂)干扰配位滴定法和非水滴定法,消除的方法有A.提取分离B.加掩蔽剂C.采用双相滴定2</sub>CO<sub>3</sub>溶液” value1=“D”>D.加入Na2CO3溶液E.加无水草酸的醋酐溶液正确答案:A,B,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49.《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注射液的一般检查项目包括A.热原B.无菌C.均匀度D.澄明度E.装量限度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50.某些注射液中常含有抗氧剂(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干扰碘量法、银量法、亚硝酸钠滴定法的测定,消除的方法是A.加醋酸乙酯B.加乙醇C.加丙酮D.加甲醛E.加甲酸正确答案:C,D 涉及知识点:药物制剂分析。
(习题一)药物的鉴别与杂质检查一、练习思考题1. 药物鉴别的意义是什么?药品质量标准中常用的鉴别方法有哪些?2.什么是一般鉴别试验?什么是特殊鉴别试验?举例说明。
3.如何利用色谱法来鉴别药物?4.什么叫鉴别反应的空白试验和对照试验?其意义何在?5.试述杂质检查的意义、来源?6.什么叫限度检查?杂质限量如何计算?7.何谓特殊杂质?何谓一般杂质?分别举例说明?8.试述氯化物、硫酸盐、铁、重金属的检查原理、反应条件、标准溶液及最适宜的浓度范围。
9.什么叫恒重?恒重操作要注意哪些问题?10.氯化钠注射液(0.9%)中重金属检查:取相当于氯化钠0.45g的注射液,蒸发至约20mL,放冷,加醋酸盐缓冲液(pH 3.5)2mL和水适量使成25mL,依法检查,含重金属不得过千万分之三。
问:(1)应取标准铅溶液(10μg Pb/mL)多少毫升?(2)若以氯化钠计,在该测定条件下,重金属的限量是多少?二、选择题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B )A. 鉴别反应完成需要一定时间B. 鉴别反应不必考虑“量”的问题C. 鉴别反应需要有一定的专属性D. 鉴别反应需在一定条件下进行E. 温度对鉴别反应有影响2.药物杂质限量检查的结果是1.0ppm,表示(E )A. 药物中杂质的重量是1.0μgB. 在检查中用了1.0g供试品,检出了1.0μgC. 在检查中用了2.0g供试品,检出了2.0μgD. 在检查中用了3.0g供试品,检出了3.0μgE. 药物所含杂质的重量是药物本身重量的百万分之一3.药物中氯化物杂质检查的一般意义在于它(D )A. 是有疗效的物质B. 是对药物疗效有不利影响的物质C. 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D. 可以考核生产工艺和企业管理是否正常E. 可能引起制剂的不稳定性4.微孔滤膜法是用来检查(C )A. 氯化物B. 砷盐C. 重金属D. 硫化物E. 氰化物5.干燥失重主要检查药物中的(D )A. 硫酸灰分B. 灰分C. 易碳化物D. 水分及其他挥发性成分E. 结晶水6.检查某药品杂质限量时,称取供试品W(g),量取待检杂质的标准溶液体积为V(mL),浓度为C(g/mL),则该药品的杂质限量是(C )A. W/(C.V)ⅹ100%B. C.V.Wⅹ100%C. V.C/Wⅹ100%D. C.W/Vⅹ100%E. V.W/Cⅹ100%(习题二)制剂分析一、练习思考题1.药物制剂分析有何特点?2.含量均匀度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情况下要进行含量均匀度测定?3.什么叫标示量?制剂的含量限度表示方法有哪几种类型?4.中药制剂的常用鉴别试验有哪些?5.生化药物的特点是什么?6.精密量取维生素C注射液4mL(相当于维生素C 0.2g),加水15mL与丙酮2mL,摇匀,放置5min,加稀醋酸4mL与淀粉指示液1mL,用碘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持续30s不褪。
药物分析与检验练习题1(2011制药班)第一章药典概况一、最佳选择题(从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开始实施的时间是( D )。
A.1984年9月20日 B.1985年7月1日 C. 2001年2月28日D.2001年12月1日 E.2002年9月1日2.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是( B )。
A. GAPB.GCPC.GLPD.GMPE.GSP3.关于中国药典,最恰当的说法是( D )。
A.关于药物分析的书 B.收载我国生产的所有药物的书C.关于药物的词典 D.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E.关于中草药和中成药的技术规范4.日本药局方的英文缩写是( B )。
A.BP B.JP C.USPD.ChPE.以上都不是5.GLP的中文全称是( A )。
A.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B.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C.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D.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E.分析质量管理规范6.中国药典中既对药品具有鉴别意义,又能反映药品的纯杂程度的项目是( B )。
A.外观性状 B.物理常数C.鉴别 D.检查 E.含量测定7.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的“溶解”系指lg或lmL溶质能溶解在( C )。
A.1mL溶液中 B.1~10mL溶液中C.10~30mL溶液中 D.30~100mL溶液中E.100~1000mL溶液中8.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取某药2.0g,系指称取的质量应为( C )。
A.1~3g B.1.5~2.5g C.1.95~2.05gD.1.995~2.005g E.1.9995~2.0005g9.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乙醇未指明浓度时,是指浓度为( C )。
A.100%(mL/mL) B.99.5%(mL/mL) C.95%(mL/mL)D.75%(mL/mL) E.50%(mL/mL)10.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精密称定”时,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质量的( C )。
第五章药物制剂检验技术一.单选题1. (单选题)制剂的含量通常以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来表示,即A. 单位制剂中药物的实际含量B. 单位制剂中药物的实际含量与生产时处方量的比值C. 单位制剂中药物的百分含量D. 单位制剂中药物的百分含量与规格量的比值E. 单位制剂中药物的实际含量与规格量的比值正确答案:B2. (单选题)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基础是A. 布拉格方程B. 能斯特方程C. 朗伯-比尔定律D. 欧姆定律E. 范第姆特方程正确答案:C3. (单选题)采用色谱法对药物进行定量分析时,对分离度的要求为A. 大于2.0B. 小于1.5C. 小于2.0D. 大于1.0E. 大于1.5正确答案:E4. (单选题)准确度一般表示为A. 偏差B. 百分回收率C. 标准偏差D. 相对标准偏差E. 变异系数正确答案:B5. (单选题)药物制剂的检查中A. 杂质检查项目应与原料药的检查项目相同B. 杂质检查项目应与辅料的检查项目相同C. 杂质检查主要是检查制剂生产、贮存过程中引入或产生的杂质D. 不再进行杂质检查E. 进行一般杂质检查正确答案:C6. (单选题)薄膜衣片的重量差异检查方法A. 与普通片一样B. 取普通片的2倍量进行检查C. 在包衣前检查片芯的重量差异,包衣后再检查一次D. 在包衣前检查片芯的重量差异,合格后包衣,包衣后不再检查E. 在包薄膜衣后检查重量差异正确答案:E7. (单选题)小剂量片剂检查A. 溶出度B. 含量均匀度C. 干燥失重D. 重量差异E. 澄明度正确答案:B8. (单选题)崩解时限是指A. 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化性能B. 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的主药释放速度C. 固体制剂在溶液中溶解的速度D. 固体制剂在缓冲溶液中崩解溶散并通过筛网所需时间的限度E. 固体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崩解溶散并通过筛网所需时间的限度正确答案:E9. (单选题)中国药典规定,除泡腾片外,在作片剂的崩解时限检查时,水温应A. 20℃±1℃B. 25℃±1℃C. 37℃±1℃D. 30℃±1℃E. 10℃±1℃正确答案:C10. (单选题)中国药典规定,凡进行了下列哪种检查的制剂,可不再进行重(装)量差异检查?A. 崩解时限检查B. 主药含量测定C. 溶出度检查D. 含量均匀度检查E. 熔变时限正确答案:D0分11. (单选题)中国药典规定,凡进行了下列哪种检查的制剂,可不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A. 溶出度检查B. 主药含量测定C. 重量差异D. 含量均匀度检查E. 熔变时限正确答案:A12. (单选题)凡是检查溶出度的制剂,可不再进行A. 崩解时限检查B. 主药含量测定C. 重量差异D. 含量均匀度检查E. 熔变时限正确答案:A13. (单选题)非水滴定中,硬脂酸镁干扰的排除采用A. 草酸B. HClC. HACD. H2SO4E. 盐酸正确答案:A14. (单选题)糖衣片,薄膜衣片应在盐酸溶液中在多长时间内崩解A. 15minB. 1hC. 30minD. 1.5hE. 5min正确答案:B15. (单选题)泡腾片在水中应在多长时间内崩解A. 15minB. 1hC. 30minD. 1.5hE. 5min正确答案:E16. (单选题)药物从片剂、胶囊剂等制剂中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度和程度是A. 溶出度检查B. 崩解时限检查C. 含量均匀度检查D. 重量差异E. 熔变时限正确答案:A17. (单选题)注射用水与纯化水质量检查相比较,增加的检查项目是A. 亚硝酸盐B. 氨C. 微生物限度D. 细菌内毒素E. 易氧化物正确答案:D18. (单选题)片剂中硫酸钙和碳酸钙会干扰A. 配位滴定法B. 酸碱滴定法C. 非水滴定法D. 氧化还原法E. 沉淀法正确答案:A0分19. (单选题)存在于注射剂、眼用液体制剂中,在规定条件下目视可以观测到的不溶性物质为A. 可见异物B. 不溶性微粒C. 混悬颗粒D. 微生物E. 内毒素正确答案:A20. (单选题)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用于原料药与药物制剂,要求用几批供试品进行A. 1B. 2C. 3D. 4E. 5正确答案:C21. (单选题)下列物质中对离子交换法产生干扰的是A. 葡萄糖B. 滑石粉C. 糊精D. 氯化钠E. 碳酸钙正确答案:D22. (单选题)为了消除注射液中抗氧剂焦亚硫酸钠对测定的干扰,可在测定前加入哪种试剂使焦亚硫酸钠分解A. 丙酮B. 中性乙醇C. 甲醛D. 盐酸E. 丙酮正确答案:D23. (单选题)含量测定时受水分影响的方法是A. 紫外分光光度法B. 非水溶液滴定法C. 配位滴定法D. 氧化还原滴定法E. 可见分光光度法正确答案:B24. (单选题)新药稳定性考察测试间隔时间为A. 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B. 3个月、6个月、1年C. 1个月、6个月、1年D. 1个月、6个月、1年E. 1个月、2个月、6个月正确答案:A25. (单选题)一般品种留样考察数量应不少于1次全检量的A. 1倍B. 2倍C. 3倍D. 4倍E. 5倍正确答案:C26. (单选题)长期稳定性考察第1年每隔几个月考察一次A. 1B. 2C. 3D. 4E. 5正确答案:C27. (单选题)糖类辅料对下列哪种定量方法可产生干扰A. 酸碱滴定法B. 非水溶液滴定法C. 氧化还原滴定法D. 配位滴定法E. 沉淀法正确答案:C28. (单选题)采用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含量时,排除抗氧剂的干扰A. 应加入氯化钾作为掩蔽剂B. 应加入丙酮作为掩蔽剂C. 应利用主药和抗氧剂紫外吸收光谱差异进行测定D. 应提取分离后滴定E. 应避免使用HPLC法正确答案:B29. (单选题)采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滴定片剂含量时,排除润滑剂硬脂酸镁的干扰A. 应加入氯化钾作为掩蔽剂B. 应加入丙酮作为掩蔽剂C. 应利用主药和抗氧剂紫外吸收光谱差异进行测定D. 应提取分离后滴定E. 应避免使用HPLC法正确答案:D30. (单选题)以淀粉、糊精等作为稀释剂时,对片剂的主要进行含量测定,最有可能受到干扰的测定方法是A. EDTA测定法B. 氧化还原滴定法C. HPLC法D. GC法E. 酸碱滴定法正确答案:B31. (单选题)含量均匀度检查主要针对A. 小剂量的片剂B. 大剂量的片剂C. 水溶性药物的片剂D. 难溶性药物的片剂E. 以上均不对正确答案:A0分32. (单选题)下列关于溶出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 溶出度检查主要适用于难溶性药物B. 溶出度检查法有转篮法和浆法C. 溶出度检查法规定的温度为37℃D. 凡检查溶出度的片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E. 溶出度与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直接相关正确答案:E33. (单选题)赋形剂硬脂酸镁对哪种定量方法有干扰A. 高锰酸钾法B. 配位滴定法C. 银量法D. 溴酸钾法E. 亚硝酸钠发正确答案:B34. (单选题)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时,滴定前需要加入丙酮,这是为了A. 保持维生素C稳定B. 消除注射液中抗氧剂的干扰C. 使淀粉变色敏锐D. 加快反应速度E. 增加维生素C的溶解度正确答案:B35.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颗粒剂检查项目是A. 可见异物B. 粒度C. 干燥失重D. 装量差异E. 溶化性正确答案:A36. (单选题)《中国药典》制剂通则的片剂项下规定:除另有规定外,片剂应进行的检查项目不包括A. 重量差异B. 溶出度C. 澄明度D. 崩解时限E. 含量均匀度正确答案:C37. (单选题)注射剂检查项目不包括A. 崩解时限B. 可见异物C. 装量D. 热原试验E. 无菌试验正确答案:A38. (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凡规定检查溶解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B. 凡规定检查释放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C. 凡规定检查融变时限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D. 凡规定检查重量差异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E. 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制剂,不再进行重量差异时限检查正确答案:B39. (单选题)对于平均片重在0.30g以下片剂,我国药典规定其重量差异限度为A. ±3%B. ±5%C. ±7.5%D. ±10%E. 以上均不对正确答案:C0分40. (单选题)片剂重量差异限度检查法中应取药片几片A. 6片B. 10片C. 15片D. 20片E. 2片正确答案:D41. (单选题)含量均匀度检查主要针对A. 小剂量的片剂B. 大剂量的片剂C. 所有片剂D. 难溶性药物片剂E. 以上均不对正确答案:A42. (单选题)注射剂中加入抗氧剂有许多,下列答案不属于抗氧剂的为A. 亚硫酸钠B. 焦亚硫酸钠C. 硫代硫酸钠D. 连四硫酸钠E. 亚硫酸氢钠正确答案:D43. (单选题)中国药典规定,硫酸亚铁片的含量测定采用哪种方法以消除糖类赋形剂的干扰。
中药制剂检验技术模拟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粉末状样品的取样方法可用A、稀释法B、抽取样品法C、抽取样品法和圆锥四分法D、圆锥四分法E、分层取样法正确答案:D2、中药制剂分析中下列哪些成分的含量最适合采用HPLC法测定A、黄芩苷、葛根素等单体成分B、总生物碱C、炽灼残渣D、重金属元素E、冰片正确答案:A3、评价中药制剂含量测定方法的回收试验结果时,一般要求A、回收率在95%~105%、RSD≤3%(n≥5)B、回收率≥80%、RSD≤5%(n≥5)C、回收率在80%~100%、RSD≤10%(n≥9)D、回收率在99%~101%、RSD≤0.2%(n≥3)E、回收率在85%~115%、RSD≤5%(n≥5)正确答案:A4、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是指A、含有多种类型的无机元素B、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物质C、含有多种中药材D、含有多种的同系化合物E、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正确答案:E5、采用HPLC法进行手性药物含量测定时,常用下列哪种分析方法A、正相色谱法B、手性色谱法C、离子交换色谱法D、胶束色谱法E、反相色谱法正确答案:B6、蟾酥中不含下列哪类化学成分A、吲哚碱类B、蟾蜍甾二烯的游离型和结合型C、吲哚酸类D、蟾蜍甾二烯类E、强心甾烯蟾毒类正确答案:C7、逍遥丸(大蜜丸)中鉴别皂苷类成分时,加入硅藻土10g与蜜丸研匀,再用乙醇超声提取,加入硅藻土是为了除去A、有机酸B、蜂蜜C、多糖D、蜂蜡E、淀粉正确答案:B8、对中药制剂分析不产生影响的因素是A、抗氧剂B、取样量C、防腐剂D、赋形剂E、矫味剂正确答案:B9、唾液药浓一般比血浆药浓的变化程度A、不一定B、相等C、大D、以上均不是E、小正确答案:C10、常用于提取黄酮苷的溶剂是A、氯仿-石油醚C、甲醇-水或甲醇D、氯仿-甲醇E、氯仿正确答案:C11、人工引流熊胆汁一年可采收A、1~2次B、每月一次C、6~7次D、3~4次E、8~9次正确答案:A12、复方丹参滴丸中用升华法检查的成分是A、丹参素B、冰片C、三七皂苷D、原儿茶醛E、人参皂苷正确答案:B13、牛黄的氯仿溶液中加硫酸与过氧化氢显绿色是A、氨基酸的反应B、粘蛋白的反应C、脂类的反应D、胆酸的反应E、胆红素的反应正确答案:E14、在GC-MS中,质谱单元的离子化方式为高能电子的离子源是A、FDB、CIC、DCID、EIE、FI正确答案:D15、一般品种储藏时可注明B、密封C、避光D、熔封E、阴凉处正确答案:B16、盐酸-镁粉显色反应可用于鉴别A、皂苷B、有机酸C、生物碱D、黄酮E、蒽醌正确答案:D17、影响薄层色谱分析主要因素之一为A、对照品数量B、原药材来源C、相对湿度D、供试品数量E、薄层板大小正确答案:C18、顶空气相色谱法是A、取样品基质上方的气体成分来进样的GC法B、只能分析固体样品的GC法C、将样品全部气化来进样的GC法D、将样品溶液直接进样的GC法E、只能分析液体样品的GC法正确答案:A19、在毛细管区带电泳中,与电渗流同时流出的组分是A、球形粒子B、中性溶质C、阳离子D、阴离子E、大分子物质正确答案:B20、下列哪项为药品不具有的特性A、安全性B、经验性C、可控性D、有效性E、稳定性正确答案:B21、《中国药典》规定,热水温度指A、40~60℃B、65~85℃C、60~80℃D、50~60℃E、70~80℃正确答案:E22、可使中性皂苷生成沉淀的盐是A、醋酸铝、碱式醋酸铅B、氢氧化钡、碱式醋酸铅C、硫酸铵、醋酸铝D、硫酸铵、碱式醋酸铅E、硫酸铵、氢氧化钡正确答案:B23、中药制剂的处方量中重量应以()为单位A、gB、均可C、kgD、mgE、µg正确答案:A24、黄酮苷溶解性描述正确的是A、易溶于苯、氯仿等,难溶于水、甲醇、乙醇等B、酸水中溶解度较碱水中大C、易溶于水、甲醇、乙醇、苯、氯仿等D、难溶于水、甲醇、乙醇、苯、氯仿等E、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难溶或不溶于苯、氯仿等正确答案:E25、取样的原则是A、不能被污染B、在效期内取样C、包装不能破损D、均匀合理E、具有一定的数量正确答案:D26、三萜化合物中与强酸显色反应呈阴性的是A、含共轭双键的化合物B、全饱和的、C3位无羟基的化合物C、所有苷元D、所有皂苷E、含单个双键化合物正确答案:B27、木蝴蝶含有的黄酮类成分是A、桑皮素、桑黄素B、橙皮苷、新橙皮苷C、杜鹃素、杜鹃乙素D、黄芩苷、野黄芩苷E、葛根素、大豆苷正确答案:D28、用硫氰酸盐法检查中药制剂中的铁,有时为了提高灵敏度可采用何种溶剂提取硫氰酸铁配位离子A、甲醇B、乙醇C、乙醚D、醋酸乙酯E、正丁醇正确答案:E29、采用甲苯法测定水分时,测定前甲苯需用水饱和,目的是A、避免甲苯与微量水混合B、增加甲苯在水中的溶解度C、减少甲苯的挥发D、减少水的挥发E、增加水的挥发正确答案:A30、在硫酸盐检查中,如供试液不澄明,可用滤纸过滤,但滤纸需用下列溶剂洗净A、NaHCO3碱化过的水B、HCl酸化过的水C、NaOH碱化过的水D、蒸馏水E、HNO3酸化过的水正确答案:B31、下列说法不正确者A、麝香中有香气的主要成分是麝香酮B、麝香酮是酯类化合物C、麝香中含有胆固醇类化合物D、麝香酮是大环化合物正确答案:B32、中药制剂需要质量分析的环节是A、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B、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和体内代谢过程C、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供应和运输过程D、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供应和体内代谢过程E、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运输过程正确答案:A33、橡胶膏剂特有的质量要求是A、耐热试验B、外观C、酸碱度D、含膏量E、粘着力试验正确答案:A34、在银翘解毒片的显微定性鉴别中,花粉粒黄色,类球型,有三孔沟,表面具细密短刺及圆粒状雕纹,为哪味药的特征。
《中药制剂分析技术》第一章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HPLC”是指: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B、质谱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E、红外分光光度法2、药典附录部分记述的内容不包括:A、制剂通则B、物理常数测定法C、一般杂质检查法D、制剂的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E、色谱、光谱法3、“水浴温度”是指:A、98~100°C B、70~80°CC、40~50°C D、60~70°C E、10~30°C4、“放冷”是指放冷至A、室温B、10~40°C C、2~10°C D、2°C以下E、0°C以下5、“%(g/mL)”表示A、溶液100g中含有溶质若干克B、溶液100ml中含有溶质若干毫升C、溶液100ml中含有溶质若干克D、溶液100g中含有溶质若干毫克E、溶液100g中含有溶质若干千克6、“精密称定”是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A、十分之一B、百分之一C、千分之一D、万分之一E、十万分之一7、定量分析测定误差应A、小于零B、等于零C、略大于允许误差D、在允许误差范围内E、大于零8、对其试样进行3次平行测定,得其平均含量为30.6%,而真实含量为30.3%,则30.6%-30.3%=0.3%为A、相对误差B、相对偏差C、绝对误差D、绝对偏差E、系统误差9、对其试样进行多次平行测定,得其平均含量为3.25%,则其中某个测定值与此平均值之差为该次测定的A、相对误差B、相对偏差C、绝对误差D、绝对偏差E、系统误差10、有效数字0.05030的位数为A、6位B、3位C、4位D、5位E、2位1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是:A、对中药制剂的原料进行质量分析B、对中药制剂的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C、对中药制剂的成品进行质量分析D、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E、对中药制剂的体内代谢过程进行质量检测12、5、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A、光谱分析学B、色谱分析学C、联用分析学D、电学分析学E、化学分析法二多项选择题1、中药制剂分析的对象包括中药制剂的:A、成品B、半成品C、原料D、生产工艺E、包装材料2、中药制剂分析的内容包括中药制剂的:A、鉴别B、定量分析C、卫生学检查D、杂质检查E、制剂通则检查3、中药制剂分析的基本程序包括:A、取样与供试品的制备B、鉴别C、含量测定D、结果判断E、检查4、《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年版)(一部)收载的内容不包括A、抗生素B、生物制品C、中药材D、中药成方制剂E、化学药品与生化药品5、下列正确的叙述是A、天平的两臂不等长属于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C、系统误差是由一些确定的原因引起的。
第三章中药制剂的检查一、选择题(一)A型题:1. 属于中药制剂一般杂质检查的项目是A.重量差异 B. 微生物限度 C. 性状 D. 炽灼残渣 E. 崩解时限2. 中药制剂的杂质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不属于一般杂质的有A.砷盐 B. 重金属 C. 酯型生物碱 D. 灰分 E. 水分3. 中药制剂的杂质来源途径较多,不属于其杂质来源途径的是A.原料不纯 B. 包装不当 C. 服用错误 D. 产生虫蛀 E. 粉碎机器磨损4. 杂质限量的表示方法常用A.ppm B. 百万分之几 C. μg D. mg E. ppb5. 中药制剂一般杂质的检查包括A. 酸、碱、固形物、重金属、砷盐等B. 酸、碱、浸出物、重金属、砷盐等C. 酸、碱、氯化物、重金属、砷盐等D. 酸、碱、挥发油、重金属、砷盐等E. 酸、碱、土大黄苷、重金属、砷盐等6. 在酸性溶液中检查重金属常用哪种试剂作显色剂A. 硫代乙酰胺B. 氯化钡C. 硫化钠D. 氯化铝E. 硫酸钠7. 对于重金属限量在2~5μg的供试品,《中国药典》采用的检查方法是A.第一法 B. 第二法 C. 第三法 D. 第四法 E. 所有方法都适用8. 在重金属检查中,标准铅液的用量一般为A.1mL B. 2mL C. 3mL D. 4mL E. 5mL9. 硫代乙酰胺与重金属反应的最佳pH值是A. 2.5B. 2.0C. 3.0D. 3.5E. 4.010. 中药材,中药制剂和一些有机药物重金属的检出通常需先将药品灼烧破坏,灼烧时需控制温度在A.400~500℃ B. 500~600℃ C. 600~700℃ D. 300~400℃ E. 700~800℃11. 标准铅溶液应在临用前取贮备液新鲜稀释配制,其目的是A.防止硝酸铅水解B. 防止硝酸铅氧化C. 防止硝酸铅还原D. 防止二氧化氮释放E. 防止溶液腐败12. 砷盐检查法中,制备砷斑所采用的滤纸是A. 氯化汞试纸B. 溴化汞试纸C. 氯化铅试纸D. 溴化铅试纸E. 碘化汞试纸13. 砷盐检查法的干扰因素很多,许多无机物也有干扰,不会对其造成干扰的物质是A. 硝酸B. 盐酸C. 碘D. 硫化物E. 汞14. 在一般杂质检查中,能用于定量测定的方法是A. 重金属检查第一法B. 砷盐检查第一法C. 重金属检查第二法D. 砷盐检查第二法E. 重金属检查第四法15. 砷盐检查法中加入KI的目的是A. 除H2SB. 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C. 使砷斑清晰D. 在锌粒表面形成合金E. 使氢气发生速度加快16. 砷盐检查第一法(古蔡法)中,标准砷溶液(1μgAs/mL)的取用量为()A.0.5mL B. 1.0mL C. 1.5mL D. 2.0mL E. 2.5mL17. 砷盐限量检查中,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A. 将As5+还原为As3+B. 过滤空气C. 除H2SD. 抑制锑化氢的产生E. 除AsH318. 在砷盐检查中,需要在导气管中塞一段醋酸铅棉花,此段棉花不宜过紧也不宜太松,一般要求是A. 60mg棉花装管高度60~80mmB. 60mg棉花装管高度100~120mmC. 100mg棉花装管高度50mmD. 150mg棉花装管高度100mmE. 200mg棉花装管高度80mm19. 砷盐检查法中,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A.10~20℃ B. 20~30℃ C. 25~35℃ D. 25~40℃ E. 30~50℃20. 砷盐检查法第二法(Ag-DDC法)中,标准砷溶液(1μgAs/mL)的取用量为A.1mL B. 2mL C. 3mL D. 4mL E. 5mL21. 采用Ag-DDC法进行比色测定时,应采用的参比液为A.甲醇 B. 氯仿 C. Ag-DDC试液 D. 水 E. 三乙胺22. 用硫氰酸盐法检查中药制剂中的铁,有时为了提高灵敏度可采用何种溶剂提取硫氰酸铁配位离子A甲醇 B. 乙醇 C. 正丁醇 D. 醋酸乙酯 E. 乙醚23. 在氯化物检查中,加硝酸的目的是A. 消除Br-、I-的影响B. 消除SCN-的影响C. 消除PO43-、CO32-等离子的影响D. 消除OH-的影响E. 以上都不是24. 在氯化物检查中,如供试液不澄明,可用滤纸过滤,但滤纸应事先用含硝酸的水冲洗干净,其目的是A. 除去C1-B. 除去SO42-C. 除去CO32-D. 除去纸纤维中的碱性杂质E. 除去纸纤维中的酸性杂质25. 在硫酸盐检查中,当SO42-的浓度大于下列浓度时,则形成的BaSO4浑浊梯度不明显A. 0.01mg/mLB. 0.02mg/mLC. 0.05mg/mLD. 0.1mg/mLE. 0.5mg/mL26. 在硫酸盐检查中,为防止样品中CO32-、PO43-等的干扰,常加入下列试剂A. HNO3B. HClC. HClO4D. H2SO4E. HAc27. 在硫酸盐检查中,BaC12试液的配制一般是A. 临用前1小时之内配制B. 临用前5小时之内配制C. 临用前24小时之内配制D. 临用前1周之内配制E. 对配制时间没有特殊要求28. 在硫酸盐检查中,如供试液不澄明,可用滤纸过滤,但滤纸需用下列溶剂洗净A. HCl酸化过的水B. HNO3酸化过的水C. 蒸馏水D. NaOH碱化过的水E. NaHCO3碱化过的水29. 《中国药典》规定恒重是指供试液2次干燥后的重量差异在什么范围内A. 0.1mgB. 0.2mgC. 0.3mgD. 0.4mgE. 0.5mg30. 采用烘干法测定中药样品中的水分含量,应干燥至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多少为止?A. 0.2mgB. 0.3mgC. 0.5mgD. 3mgE. 5mg31. 炽灼残渣的组成主要是由A. 有机物B. 硫酸盐C. 氯化物D. 硝酸盐E. 碳酸盐32. 采用甲苯法测定水分时,测定前甲苯需用水饱和,目的是A. 减少甲苯的挥发B. 增加甲苯在水中的溶解度C. 避免甲苯与微量水混合D. 减少水的挥发E.增加水的挥发33. 进行炽灼残渣检查时,样品的炽灼温度为A. 400~500℃B. 500~600℃C. 600~700℃D. 700~800℃E. 800~900℃34. 总灰分与酸不溶性灰分的组成差别在A. 有机物B. 硝酸盐C. 泥土D. 沙石E. 钙盐35. 西洋参中的人参的检查属于A. 一般杂质的检查B. 特殊杂质的检查C. 制剂通则检查D. 微生物检查E. 碱的检查36. 附子理中丸中乌头碱的检查属于A. 一般杂质的检查B. 特殊杂质的检查C. 制剂通则检查D. 微生物检查E. 碱的检查37. 农药残留量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溶剂为A. 丙酮B. 甲醇C. 乙醇D. 正丁醇E. 水38. 农药残留量的测定主要采用的方法为A. 红外分光光度法B. 紫外分光光度法C. 色谱法D. 质谱法E. 电化学分析法39. 黄曲霉毒素B1具有毒性和致癌性,但易受紫外线和一些化学物质的破坏,下列哪种试剂不能破坏黄曲霉毒素B1A. 次氯酸钠B. 过氧化氢C. 氯仿D. 高锰酸钾E. 氢氧化钠和氨水40. 采用微柱色谱法检查黄曲霉毒素,所测结果为A. 黄曲霉毒素B1、B2的含量B. 黄曲霉毒素M1、M2的含量C. 黄曲霉毒素的总量D. 黄曲霉毒素G1、G2的含量E. 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含量(二)B型题:A. 重金属检查第一法B. 重金属检查第二法C. 重金属检查第三法D. 重金属检查第四法E. 气相色谱法1. 对需经有机破坏且溶于酸性溶液的供试品进行重金属检查应采用2. 对不溶于酸只溶于碱的供试品进行重金属检查应采用3. 对不需进行有机破坏且溶于酸性溶液的供试品进行进行重金属检查应采用4. 对于重金属限量低的供试品进行重金属检查应采用5. 对大多数中药制剂进行重金属检查时应采用A. Ag-DDC显色法B. 硫氰酸盐显色法C. 氯化钡显色法D. 硫代乙酰胺显色法E. 硝酸银显色法6.中药制剂中重金属的检查可利用7.中药制剂中砷盐的检查可利用8.中药制剂中硫酸盐的检查可利用9.中药制剂中铁盐的检查可利用10.中药制剂中氯化物的检查可利用A. 加速AgCl沉淀B. 除去硫氰酸盐C. 除去碘D. 供试品带颜色E. 供试品不澄明11.对中药制剂进行氯化物检查时,加入硝酸的目的之一是12.对中药制剂进行氯化物检查时,加入CuSO4与亚硫酸的目的是13.对中药制剂进行氯化物检查时,依次加入锌粒、氨试液和硝酸银试液的目的是14. 对中药制剂进行氯化物检查时,在何种情况下需加稀焦糖调整标准溶液15. 对中药制剂进行氯化物检查时,在何种情况下需用滤纸过滤A. 产生氢气B. 去极化C. 还原AsO43-为AsO33-D. 制备砷斑E. 除H2S16.砷盐检查法中,加入锌粒和HCl的目的是17.砷盐检查法中,加入KI和SnCl2的目的之一是18.砷盐检查法中,采用Pb(AC)2棉花的目的是19.砷盐检查法中,使用溴化汞试纸的目的是20.砷盐检查法中,SnCl2除了起还原剂的作用外还能A. 常压恒温干燥法B. 干燥剂干燥法C. 减压干燥法D. 气相色谱法E. 高效液相色谱法21.对于受热较稳定的中药制剂进行干燥失重测定,常选用的方法为22.对于易分解或挥发的中药制剂进行干燥失重测定,常选用的方法为23.对于熔点低的中药制剂进行干燥失重测定,常选用的方法为24.对于较难赶除水分的中药制剂进行干燥失重测定,常选用的方法为25.对刺五加浸膏进行干燥失重测定,采用的方法为A. 烘干法B. 甲苯法C. 减压干燥法D. 气相色谱法E. HPLC法26.对于不含或含少量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制剂进行水分测定,常选用的方法为27.对于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制剂进行水分测定,常选用的方法为28.对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中药制剂进行水分测定,常选用的方法为29.2000年版《中国药典》新增加的水分测定法为30.如要测定川芎药材含水量,应选用的测定方法为A. 有机氯类农药B. 有机磷类农药C.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D. 植物性农药E. 无机农药31.按其化学结构,六六六应属于32.按其化学结构,DDT应属于33.按其化学结构,敌敌畏应属于34.按其化学结构,烟叶应属于35.按其化学结构,砷酸钙应属于A. 硝酸银B. 刚果红C. 己烷或庚烷D. 丙酮或乙腈E. 甲醇或乙醇36.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农药残留量分析,有机磷类农药常用的显色剂为37.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农药残留量分析,有机氯类农药常用的显色剂为38.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农药残留量分析,有机氯类农药常用的展开剂为39.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农药残留量分析,有机磷类农药常用的展开剂为40.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农药残留量分析,分析六六六和PCNB的混合物可用的展开剂为A. 重金属检查第一法B. 重金属检查第二法C. 重金属检查第三法D. 重金属检查第四法E.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41.葡萄糖中重金属的检查应采用42.地奥心血康中重金属的检查应采用43.乙酰唑胺中重金属的检查应采用44.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重金属的检查应采用45.中药制剂中微量重金属的检查应采用A.硝酸 B. HCl C. 三乙胺D. 硫化钠E. 硫酸钠46.砷盐检查法中,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应选用的酸是47.氯化物检查中,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应选用的酸是48.砷盐检查第二法,吸收液中需加入一定量碱,应选用的碱是49.重金属检查第三法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应选用的显色剂是50.硫氰酸盐法检查铁,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应选用的酸是(三)C型题:A. 一般杂质检查B. 特殊杂质检查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1.检查大黄流浸膏中的土大黄苷应属于2.检查大黄流浸膏中的乙醇量应属于3.检查大黄流浸膏中的含糖量应属于4.检查大黄流浸膏中的重金属应属于5.检查大黄流浸膏中的硫酸盐应属于A. 重金属检查第一法B. 重金属检查第二法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6.石膏中重金属的检查7.玄明粉中重金属的检查8.鹿角胶中重金属的检查9.丁香罗勒油中重金属的检查10.磺胺类药物中重金属检查A. 氯化亚锡的作用B. KI的作用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11.氢气的产生12.AsH3的产生13.还原五价砷为三价砷14.在锌粒表面形成合金15.与锌离子形成配合物A. 氯仿B. 溴化汞试纸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16.检查中药制剂中的砷盐(第一法)需使用17.检查中药制剂中的砷盐(第二法)需使用18.检查中药制剂中的重金属(第二法)需使用19.检查中药制剂中的氯化物需使用20.检查中药制剂中的铁盐需使用A. 加HNO3的目的B. 加HCl的目的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21.硫氰酸盐法中,避免Fe3+的水解22.砷盐检查法中,还原As5+为As3+23.氯化物检查法中,避免碳酸银等形成24.氯化物检查法中,加速氯化银沉淀生成25.硫酸盐检查法中,防止碳酸钡等生成A. 烘干法B. 甲苯法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26.不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品的水分测定常采用27.含有微量水分的药品的水分测定可采用28.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品的水分测定可采用29.马钱子药材的水分测定可采用30.丁香药材的水分测定可采用A. 制剂通则检查B. 特殊杂质检查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31.珍视明滴眼液pH值的检查属于32.阿胶膏剂挥发性碱性物质的检查属于33.地奥心血康胶囊的干燥失重测定属于34.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草酸盐的检查属于35.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铁盐的检查属于A. 气相色谱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36.《中国药典》2000年版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测定采用37.中药制剂中黄曲霉毒素总量的测定采用38.中药制剂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测定常采用39.各类型中药制剂水分的测定可采用40.中药制剂中有机磷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可采用A . 限量检查 B. 含量测定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41.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绿原酸的含量42.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鞣质的检查43.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pH值的测定44.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热原的检查45.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黄芩苷的含量A. 中药制剂杂质的来源B. 西药杂质来源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46.不同季节采收的植物可能成为47.制成成品后由于保管不当可能成为48.喷洒农药可能成为49.合成过程中的副产物可能成为50.销售环节出错可能成为(四)X型题:1. 《中国药典》检查杂质采用的方法有A.与标准液进行对比 B. 与阴性药品对比C. 在供试品中加入试剂,在一定条件下观察有无正反应出现D. 与阴性药材对比E. 供试品加试剂前后对比2. 在《中国药典》中没有规定检查的项目,有可能是A.含量甚微 B. 存在几率很小 C. 认识不够 D. 缺乏对照品 E. 对人体无不良影响3. 评价中药制剂是否优良的主要标准包括A. 中药制剂是否有效B. 中药制剂有无副作用C. 中药制剂中杂质的含量D. 中药制剂的销售E. 中药制剂的包装4. 中药制剂的杂质来源途径包括A. 中药材原料质量差别B. 在合成药的过程中未反应完全的原料C. 包装、运输及贮存过程中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使中药制剂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D. 生产过程中的机器磨损E. 药物在高温灭菌过程中发生水解5. 重金属检查中,供试液如带色,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稀焦糖液调整标准溶液颜色B. 加指示剂调整标准溶液颜色C. 用除去重金属的供试品液配制标准溶液D. 尽量稀释供试品液E. 用微孔滤膜法6. 中药制剂的杂质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属于一般杂质检查的有A. 甘草中有机氯类农药的检查B. 刺五加浸膏中铁的检查C. 红粉中氯化物的检查D. 玄明粉中镁盐的检查E. 白矾中铜盐的检查7. 砷盐检查法中,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有A. 反应液的酸度B. 反应温度C. 反应时间D. 中药制剂的前处理E. 锌粒大小8. 在砷盐检查中,H2S是由于一些硫化物在酸性介质中反应后产生的,这些硫化物常常来源于A. 氯化亚锡中B. 锌粒中C. KI中D. 样品中E. 由生成AsH3反应的副反应产生9. 中药制剂中的砷往往是有机砷,必须事先让其转变为无机砷,常用的破坏方法有A. Ca(OH)2破坏法B. Br2—稀H2SO4破坏法C. H2SO4-H2O2破坏法D. 无水Na2CO3破坏法E. KNO3—无水Na2CO3破坏法10. 在干燥剂干燥法中,常用的干燥剂有A. 变色硅胶B. 五氧化二磷C. 浓硫酸D. 无水氯化钙E. 氯化钾11. 下列哪些方法可用作中药制剂的水分测定A. 常压烘干法B. 甲苯法C. 减压干燥法D. Fajans 法E. Karl—Fischer法12. 减压干燥法适用于下列哪些药物水分的测定A. 只含微量水分的药物B. 熔点较低的药物C. 热稳定性差的药物D. 水分难以赶出的药物E. 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物13. 气相色谱法主要适用于下列中药制剂中水分的测定A. 含微量水分的中药制剂B. 需精确测定水分含量的中药制剂C. 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制剂D. 热稳定性差的中药制剂E. 任何中药制剂14. 硫氰酸盐法检查铁加入过硫酸铵的目的是A.氧化供试品溶液中的Fe2+成Fe3+B. 防止由于光线使硫氰酸铁还原或分解褪色C. 防止Fe3+水解D. 提高灵敏度E. 还原三价铁为二价铁15. 氯化物检查法中加入硝酸的目的是A. 避免弱酸银盐沉淀形成干扰检查B. 加速AgCl沉淀形成C. 产生AgCl沉淀较好乳浊利于比较D. 防止AgCl溶解E. 避免单质银析出16. 药品的干燥失重是指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减失的重量,主要包括A. 水分B. 结晶水C. 挥发性物质D. 碱性物质E. 酸性物质17. 下列哪些方法常用于干燥失重的测定A. 常压干燥法B. 气相色谱法C. 干燥剂干燥法D. 减压干燥法E. 热分析法18.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的水分测定方法有A. 气相色谱法B. 烘干法C. 费休氏法D. 甲苯法E. 减压干燥法19. 对于中药制剂中特殊杂质的检查,常采用的方法是A. 物理B. 化学C. 药理D. 微生物E. 核反应20. 对中药材和中药制剂中有机氯类农药进行检查,测定的成分包括A. DDTB. 五氯硝基苯C. 尼古丁D. 六六六E. 敌敌畏21. 在农药残留量分析中最广泛使用的提取溶剂有A. 乙腈B. 丙酮C. 氯仿D. 苯E. 己烷22. 有机氯农药的净化中常用到磺化法,其目的是A. 除掉脂肪B. 除掉蜡质C. 除掉叶绿素D. 除掉氨基酸E. 除掉蛋白质23. 常用的黄曲霉毒素的测定方法有A. 薄层色谱法B. 微柱色谱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荧光分析法E. 免疫化学分析法2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曲霉毒素含量,常用衍生法使其荧光增强后,用荧光检测器检测。
第一章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是()A. 对中药制剂的原料进行质量分析B. 对中药制剂的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C. 对中药制剂的成品进行质量分析D. 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2. 中药制剂需要质量分析的环节是()A. 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和体内代谢过程B. 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运输过程C. 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D. 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供应和运输过程3. 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A. 制剂工艺的复杂性B. 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C. 中药材炮制的重要性D. 多由大复方组成4. 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是指A. 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物质B. 含有多种类型的无机元素C. 含有多种中药材D. 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5. 首次收载中药材及其制剂品种并分为一部、二部的《中国药典》版本是()A. 1953B. 1963C. 1977D. 19856. 取样的原则是()A. 具有一定的数量B. 在效期内取样C. 均匀合理D. 不能被污染7. 中药制剂分析的原始记录要()A. 完整、清晰B. 完整、具体C. 真实、完整、具体D. 真实、完整、清晰、具体(二)多项选择题1. 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是()A. 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B. 有效成分的单一性C. 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异性D. 制剂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E. 制剂工艺及辅料的特殊性2. 样品前处理常用的提取方法有()A. 压榨法B.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C. 升华法D. 水蒸气蒸馏法E. 溶剂提取法3. 样品前处理常用的分离精制方法有()A. 液-液萃取法B. 固-液萃取法C. 盐析法D. 结晶法E. 透析法二、简答题1. 药品标准的含义是什么?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药品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2. 什么是国家药品标准?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一) 单选题1.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最新版为( )(A) 2000年版(B) 2003年版(C) 2005年版(D) 2007年版(E) 2009年版参考答案:(C)没有详解信息!2. 用古蔡氏法测定砷盐限量,对照管中加入标准砷溶液为( )(A) 1ml(B) 2ml(C) 依限量大小决定(D) 依样品取量及限量计算决定参考答案:(B)没有详解信息!3. 用氧瓶燃烧法破坏有机药物,燃烧瓶的塞底部熔封的是( )(A) 铁丝(B) 铜丝(C) 银丝(D) 铂丝(E) 其他均不对参考答案:(D)没有详解信息!4. 干燥失重主要检查药物中的()(A) 硫酸灰分(B) 灰分(C) 易碳化物(D) 水分及其他挥发性成分(E) 结晶水参考答案:(D)没有详解信息!5. 根据药品质量标准规定,评价一个药品的质量采用( )(A) 鉴别,检查,质量测定(B) 生物利用度(C) 物理性质(D) 药理作用参考答案:(A)没有详解信息!6. 药物杂质限量检查的结果是1.0ppm,表示()(A) 药物中杂质的重量是1.0μg(B) 在检查中用了1.0g供试品,检出了1.0μg(C) 在检查中用了2.0g供试品,检出了2.0μg(D) 在检查中用了3.0g供试品,检出了3.0μg(E) 药物所含杂质的重量是药物本身重量的百万分之一参考答案:(E)没有详解信息!7. 用TLC法检查特殊杂质,若无杂质的对照品时,应采用( )(A) 内标法(B) 外标法(C) 峰面积归一化法(D) 高低浓度对比法(E) 杂质的对照品法参考答案:(D)没有详解信息!8. 《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可用( )表示。
(A) GMP (B) GSP (C) GLP (D) TLC (E) GCP参考答案:(C)没有详解信息!9. GMP是指( )(A)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B)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C)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D) 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E) 分析质量管理参考答案:(B)没有详解信息!10. 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水解产生氨气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药物是( )(A) 乙酰水杨酸(B) 异烟肼(C) 对乙酰氨基酚(D) 盐酸氯丙嗪(E) 巴比妥类参考答案:(E)没有详解信息!11. 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的含量时,每1ml氢氧化钠溶液(0.1mol/L)相当于阿司匹林(分子量=180.16)的量是:( )(A) 18.02mg(B) 180.2mg(C) 90.08mg(D) 45.04mg(E) 450.0mg参考答案:(A)没有详解信息!12. 氯化物检查中加入硝酸的目的是( )(A) 加速氯化银的形成(B) 加速氧化银的形成(C) 除去CO32-、SO42-、C2O42-、PO43-的干扰(D) 改善氯化银的均匀度参考答案:(C)没有详解信息!13. 药品杂质限量是指( )(A) 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小允许量(B) 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C) 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佳允许量(D) 药物的杂质含量参考答案:(B)没有详解信息!14. 药物中氯化物杂质检查的一般意义在于它()(A) 是有疗效的物质(B) 是对药物疗效有不利影响的物质(C) 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D) 可以考核生产工艺和企业管理是否正常(E) 可能引起制剂的不稳定性参考答案:(D)没有详解信息!15. 测定血样时,首先应去除蛋白质,其中不正确的是去除蛋白质的方法是( )(A) 加入与水相互溶的有机溶剂(B) 加入与水不相互溶的有机溶剂(C) 加入中性盐(D) 加入强酸(E) 加入含锌盐及铜盐的沉淀剂参考答案:(B)没有详解信息!16. 准确度表示测量值与真值的差异,常用( )反映。
《药物分析》药物制剂检验相关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注射用水与纯化水质量检查相比较,增加的检查项目是()A.亚硝酸盐B.氨C.微生物限度D.细菌内毒素2.片重在0.3g或0.3g以上的片剂的重量差异限度为()A. ±7.5%B.±5.0%C. ±6.0%D. ±7.0%3.片剂中应检查的项目有()A.可见异物B.检查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引入的杂质C.应重复料药物的检查项目D.含量均匀度和重量差异检查应同时进行4.药物制剂的崩解时限测定可被下列哪项试验代替()A.重量差异检查B. 含量均匀度检查C.溶出度测定D. 含量测定5.片剂溶出度的检查操作中,溶出液的温度应恒定在()A.30℃±0.5℃B. 36℃±0.5℃C. 37℃±0.5℃D.39℃±0.5℃6.《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制剂可不进行()A.崩解时限检查B.溶出度检查C.重量差异检查D.脆碎度检查7.单剂量固体制剂含量均匀度的检查是为了( )A.控制小剂量固体制剂、单剂中含药量的均匀度B.避免辅料造成的影响C.严格含量测定的可信度D.避免制剂工艺的影响8.含量均匀度检查判别式(A+2.2S≤15.0)中A表示()A.初试中以100表示的标示量与测定均值之差B.初试中以100表示的标示量与测定均值之差的绝对值C.复试中以100表示的标示量与测定均值之差D.复试中以100表示的标示量与测定均值之差的绝对值9.糖类辅料对下列哪种定量方法可产生干扰A.酸碱滴定法B.非水溶液滴定法C.氧化还原滴定法D.配位滴定法10.下列物质中对配位滴定法产生干扰的是()A.硫代硫酸钠B.硬脂酸镁C.滑石粉D.乳糖11.下列物质中对离子交换法产生干扰的是()A.葡萄糖B.滑石粉C.糊精D.氯化钠1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抗氧剂的是()A. 硫酸钠B.亚硫酸氢钠C.硫代硫酸钠D.焦亚硫酸钠13.为了消除注射液中抗氧剂焦亚硫酸钠对测定的干扰,可在测定前加入( )使焦亚硫酸钠分解A.丙酮B.中性乙醇C.甲醛D.盐酸14.含量测定时受水分影响的方法是()A.紫外分光光度法B.非水溶液滴定法C.配位滴定法D.氧化还原滴定法15.平均装样量在1.0g以上至1.5g的单剂量包装的颗粒剂,装量差异限度为( )A. ±10%B. ±8%C. ±7%D. ±6%16.稳定性考察第1年每隔()个月考察一次A. 1B.2C.3D.417.新药稳定性考察测试间隔时间为()A.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B.3 个月、6 个月、1年C.1个月、6个月、1年D.1个月、6个月、2年18.一般品种留样考察数量应不少于一次全检量的( )A.1倍B.2 倍C.3倍D.4倍(二)多项选择题19.注射用水与纯化水质量检查相比较,下列哪些项目要求更严格()A.亚硝酸盐B.酸碱度C.重金属D.氨E.微生物限度20.在纯化水杂质检查方法中,用比色法检查的有()A.硝酸盐B.氯化物C.重金属D. 氨E.不挥发物21.药物制剂分析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杂质检查项目与原料药物的检查项目相同B.杂质检查项目与附加剂的检查项目相同C.杂质检查主要是检查制剂生产、贮藏过程中引人的杂质D.不再进行杂质检查E.除杂质检查外还应进行制剂学方面的检查22.片剂中应检查的项目有()A.重量差异B. 装量差异C.崩解时限D.不溶性微粒E.制剂在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引人的杂质23.关于含量均匀度的检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于小剂量的制剂,需要进行含量均匀度检查B.含量均匀度是指制剂每片(个)含量偏离标示量的程度C.凡是测定含量均匀度制剂可不再进行重量差异检查D.含量均匀度检查所用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必须相同E.除片剂和注射剂外,其他不需要进行含量均匀度检查24.用氧化还原法测定主药含量时会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A. 糊精B.蔗糖C.麦芽糖D. 硬脂酸镁E.滑石粉25.药物制剂中含有的硬脂酸镁,主要干扰的含量测定方法有()A.亚硝酸钠法B.非水溶液滴定法C.配位滴定法D. 氧化还原滴定法E.酸碱滴定法26.下列测定方法中,主要受滑石粉、硫酸钙、淀粉等水中不易溶解的附加剂的影响的是A.分光光度法B.气相色谱法C.纸色谱法D.比旋度法E.比浊法27.《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注射液的检查项目包括()A.热原B.无菌C.不溶性微粒D.可见异物E.装量28.排除注射剂分析中抗氧剂的干扰,可以采用的方法有()A.加入甲醛或丙酮为掩蔽剂B.有机溶剂稀释法C. 加碱后加热水解D.加酸后加热E.加弱氧化剂29.胶囊剂常规检查的项目有()A.粒度B.装量差异C.崩解时限D. 溶出度E.微生物限度30.原料药物稳定性考察试验项目包括(A.影响因素试验B.加速试验C.长期试验D.高温试验E.高湿度试验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B3.B4.C5.C6.C7.A8.B9.C 10.B 11.D 12.A 13.D 14.B 15.B 16.C 17.A 18.C(二)多项选择题19.BDE 20.ACD 21.ABD 22. ACE 23.ABC 24.ABC 25.BC 26.ADE 27.ABCDE 28.ADE 29.BCDE 30.ABCDE。
中药制剂检验技术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薄层色谱鉴别法展开时,一般上行展开()A、8~15cmB、5cmC、25cmD、20cm正确答案:A2、中药制剂一般杂质的检查包括()A、酸、碱、氯化物、重金属、砷盐等B、酸、碱、土大黄苷、重金属、砷盐等C、酸、碱、浸出物、重金属、砷盐等D、酸、碱、挥发油、重金属、砷盐等正确答案:A3、“精密量取滤液2ml”,系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2ml移液管准确量取滤液的量为()A、2.000mlB、2mlC、2.00mlD、2.0ml正确答案:C4、中国药典规定取某样品约0.5g,其称量范围是()A、0.4~0.6gB、0.44~0.56gC、0.45~0.55gD、0.40~0.60g正确答案:D5、中国药典薄层色谱鉴别中,大多数品种采用()A、纤维素薄层色谱法B、硅胶薄层色谱法C、聚酰胺薄层色谱法D、氧化铝薄层色谱法正确答案:B6、标准曲线的横坐标为()A、波长B、吸收度C、时间D、浓度正确答案:D7、除另有规定外,薄层色谱鉴别法的分离度应大于()A、1.5B、1.7C、2.0D、1.0正确答案:D8、气相色谱法最常用的定量方法是()A、外标法B、内加法C、曲线校正法D、内标法正确答案:D9、进行炽灼残渣检查时,样品的炽灼温度为()A、600~700℃B、500~600℃C、400~500℃D、700~800℃正确答案:D10、在薄层色谱鉴别法中,硅胶薄层板的活化时间为()A、30minB、40minC、20minD、60min正确答案:A11、用荧光法鉴别大黄的醇提取液时,在紫外灯下显()荧光.A、棕色至棕红色B、蓝绿色C、黄色D、亮蓝色正确答案:A12、检识富含蒽醌类药味的显色(沉淀)反应常用()A、碘化铋钾反应B、重氮盐偶合反应C、碱液反应D、泡沫反应正确答案:C13、关于古蔡氏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锌粒为还原剂,将砷盐还原为砷化氢气体B、砷化氢气体遇到溴化汞试纸生成黄色至黄褐色的砷斑C、比较供试品砷斑与标准砷斑的面积大小与颜色深浅D、在检砷器的导气管中装入醋酸铅棉花吸收锑化氢,消除其干扰正确答案:D14、中药制剂含量测定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A、高效液相色谱法B、化学分析法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D、气相色谱法正确答案:A15、检识富含生物碱药味的显色(沉淀)反应常用()A、泡沫反应B、碘化铋钾反应C、碱液反应D、重氮盐偶合反应正确答案:B16、不需做乙醇量检查的剂型是()A、酊剂B、酒剂C、合剂D、流浸膏正确答案:C17、用移液管移取溶液后,调节液面高度,到标线时,移液管应怎样操作()A、移液管管口浸在液面下B、移液管管口紧贴容器内壁C、移液管置容器外D、移液管悬空在液面上正确答案:B18、将样品中的干扰成分尽可能除去,富集被检成分的操作是()A、样品预处理B、鉴别C、取样D、检查正确答案:A19、直接准确称取物品重量的方法是()A、一般称量法B、减重称量法C、加重称量法D、直接称量法正确答案:D20、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流动相过滤应用()A、0.4μm滤膜B、0.45μm滤膜C、0.2μm滤膜D、0.5μm滤膜正确答案:B21、取样的数量应至少可供()全检用量.A、1次B、3次C、2次D、4次正确答案:B22、不属于中药制剂一般杂质的是()A、水分B、重金属C、酯型生物碱D、砷盐正确答案:C23、常用的容量为25ml、50ml滴定管,其最小刻度为()A、0.2mlB、0.1mlC、1mlD、0.5ml正确答案:B24、崩解时限是指()A、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化性能B、固体制剂在溶液中溶解的速度C、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的主药释放速度D、固体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崩解溶散并通过筛网所需时间的限度正确答案:D25、属于中药制剂一般杂质的是()A、重量差异B、性状C、重金属D、微生物限度正确答案:C26、检识富含皂苷类药味的显色(沉淀)反应常用()A、碱液反应B、碘化铋钾反应C、泡沫反应D、重氮盐偶合反应正确答案:C27、合剂的检查项目不包括()A、装量差异B、水分C、pHD、相对密度正确答案:B28、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的依据是()A、朗伯—比耳定律B、F=KCC、线性关系D、塔板理论正确答案:A29、农药残留量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溶剂为()A、乙醇B、甲醇C、丙酮D、水正确答案:C30、反相HPLC法主要适用于()的分离分析.A、非极性成分B、极性成分C、酸性成分D、碱性组分正确答案:A31、“HPLC”是指()A、薄层色谱法B、高效液相色谱法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D、气相色谱法正确答案:C32、薄层色谱分析法中最常用的点样器材是()A、微升毛细管B、微升注射器C、吸管D、注射器正确答案:A33、现版药典中,挥发油含量的测定方法是()A、水蒸气蒸馏法B、气相色谱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以上均可正确答案:A34、玻璃器皿清洗干净的标志是()A、内壁被水均匀润湿,不挂水珠B、水沿内壁成股流下C、内壁有明显水纹D、水凝成大的水滴附着在内壁上正确答案:A35、检识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动物性药味的显色(沉淀)反应常用()A、草酸铵反应B、茚三酮反应C、铜片反应D、香草醛—浓硫酸反应正确答案:B36、下列属于样品精制分离方法的是()A、浸渍法B、色谱法C、微量升华法D、回流法正确答案:B37、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首选方法是()A、TLCSB、HPLCC、GCD、UV正确答案:B38、称取“2.00g"系指称取量可为()A、1.995—2.005gB、1.895—2.095gC、1.995—2.055gD、1.950—2.105g正确答案:A39、药品质量标准的基本内容包括()A、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B、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贮藏C、正文、索引、附录D、凡例、正文、附录正确答案:B4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中药制剂分析中主要用于测定的成分是()A、生物碱类B、黄酮类C、重金属元素及微量元素D、含水量正确答案:C41、中国药典最常使用的紫外光灯为()A、256nmB、385nmC、325nmD、365nm正确答案:D42、采用韦氏比重秤法测定相对密度适合()A、不挥发的液体B、水溶性成分C、脂溶性成分D、易挥发的液体正确答案:D43、Ag(DDC)法检查砷盐,最后生成的红色物质是()A、As(DDC)B、DDCC、胶态砷D、胶态银正确答案:D44、中药制剂的杂质来源途径较多,不属于其杂质来源途径的是()A、原料不纯B、包装不当C、产生虫蛀D、服用错误正确答案:D45、采用烘干法测定中药制剂的水分含量,干燥温度为()A、100℃~105℃B、400℃~500℃C、600℃~700℃D、500℃~600℃正确答案:A46、古蔡法检查砷盐时,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A、将As5+还原为As3+B、除AsH3C、除H2SD、抑制锑化氢的产生正确答案:C47、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用来盛装溶液和确定液层厚度的是()A、光电管B、光源C、单色器D、吸收池正确答案:D48、气相色谱法的局限性为()A、对挥发性差或遇热易分解破坏的物质难以分析B、分析速度慢C、分离效能低D、灵敏度低正确答案:A49、一般化学反应鉴别法的否定功能往往()肯定功能.A、强于B、小于C、不同于D、等于正确答案:A50、重金属限量检查时碱性条件下以()为显色剂.A、碘化钾试液B、酸性氯化亚锡试液C、硫化钠D、硫代乙酰胺正确答案:C51、胶剂的检查项目不包括()A、水分B、溶化性C、相对密度D、装量正确答案:C52、下列方法中用于样品净化的是()A、超声提取法B、固相萃取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气相色谱法正确答案:B53、硫代乙酰胺法检查重金属,溶液最佳pH值是()A、2.0B、3.5C、2.5D、3.0正确答案:B54、检识苦杏仁、桃仁等药味的显色(沉淀)反应常用()A、苦味酸反应B、氯化钡沉淀法C、铜片反应D、茚三酮反应正确答案:A55、称量时的读数为0.0520g,其有效数的位为()A、3位B、2位C、5位D、4位正确答案:A56、采用升华法鉴别中药制剂时,在载玻片上滴加少量水的作用是()A、降温B、稀释C、溶解D、显色正确答案:A57、加热有机溶剂绝对不允许使用的热源为()A、水蒸汽B、明火C、电热套D、水浴锅正确答案:B58、在薄层层析中,边缘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展开剂不纯B、点样量过大C、混合展开剂配比不合适D、采用混合展开剂时易挥发或弱极性的溶剂在板的两边更易挥发正确答案:D59、检识石膏、牡蛎等药味的显色(沉淀)反应常用()A、香草醛-浓硫酸反应B、茚三酮反应C、草酸铵反应D、铜片反应正确答案:C60、除另有规定外,所含水分不得过6.0%的剂型是()A、散剂B、硬胶囊C、颗粒剂D、丸剂正确答案:C二、多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药物滴定分析中使用的精密量器有()A、滴定管B、量筒C、容量瓶D、锥形瓶E、移液管正确答案:ACE2、分析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有()A、开关天平要轻缓仔细B、开启状态,不可取放物品及砝码C、使用时,不得开启前门D、砝码只允许用专用镊子夹取E、天平必须放在水平平面上正确答案:ABCDE3、下列属于制剂样品提取方法的是()A、微量升华法B、煎煮法C、色谱法D、水蒸气蒸馏法E、液液萃取法正确答案:ABD4、中药中灰分含量的大小,可说明中药的()A、油脂量B、含无机杂质的多少C、质量D、有机残渣的高低E、水分多少正确答案:BC5、选用天平时要注意天平的()A、天平箱B、砝码C、最大载荷D、天平柱E、精度级别正确答案:CE6、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有()A、贮存条件B、包装C、炮制方法D、原料药材E、制剂工艺正确答案:ABCDE7、在杂质检查中,若药物有色影响检查,可采用()A、用标准比色液比较B、外消色法处理C、将样品过滤后测定D、采用空白对照法E、内消色法处理正确答案:BE8、古蔡法检查砷盐的基本原理是()A、比较供试品砷斑与标准品砷斑的面积大小B、与锌、酸作用生成C、产生的气体遇氯化汞试纸产生砷斑D、与锌、酸作用生成H2S气体E、sH3气体F、比较供试品砷斑与标准品砷斑的颜色强度正确答案:AB9、属于一般杂质检查的有()A、红粉中氯化物的检查B、甘草中有机氯类农药的检查C、玄明粉中镁盐的检查D、白矾中铜盐的检查E、刺五加浸膏中铁的检查正确答案:AE10、药典是()A、记载最先进的分析方法B、由国家药典委员会颁布C、记载药品质量标准的法典D、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E、具有法律约束力正确答案:CDE11、重金属铅的检查方法有()A、薄层色谱法B、微孔滤膜滤过法C、硫代乙酰胺法D、炽灼法E、硫化钠法正确答案:BCDE12、《中国药典》收载的乙醇量检查法有()A、蒸馏法B、灯检法C、气相色谱法D、比重瓶法E、韦氏比重秤法正确答案:AC13、薄层色谱鉴别法的特点是()A、要求高B、专属性较强C、快速D、易普及E、简便正确答案:BCDE14、中药制剂样品粉碎时,正确的操作是()A、样品不宜粉碎得过细B、尽量避免粉碎过程中设备玷污样品C、防止粉尘飞散D、防止挥发性成分损失E、粉碎颗粒不必全部通过筛孔,只要过筛的样品够用即可正确答案:ABCD15、下列操作,符合规范操作的是()A、不可将氧化物和可燃物一起研磨B、开启易挥发试剂瓶时,不可使瓶口对着他人面部C、强酸碱废液不可直接倒入水槽D、爆炸物应低温保存E、手上沾有易燃物,应立即清洗正确答案:ABCDE16、液体中药制剂包括()A、酒剂B、丸剂C、合剂D、膏剂E、滴眼剂正确答案:ACE17、中药制剂的常规检查包括()A、崩解时限检查B、水分检查C、重金属检查D、相对密度检查E、重量差异检查正确答案:ABDE18、薄层色谱鉴别法常用的固定相有()A、硅胶GB、硅胶HC、硅胶HF254D、微晶纤维素E、硅胶GF254正确答案:ABCDE19、样品的粉碎或分散操作正确的是()A、橡胶膏剂用小刀切成小块B、大蜜丸用小刀切成小块,加硅藻土研磨分散C、蜜丸直接在研钵中研细D、片剂用小刀刮去糖衣层置研钵中研细E、软膏剂直接在研钵中研细正确答案:BD20、片剂的常规检查项目有()A、重量差异B、一般杂质检查C、崩解时限D、装量差异E、片剂生产和贮存过程中引入的杂质正确答案:AC三、判断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同一个试验应在同一架天平上进行称量,以免由称量产生误差.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移液管尖部最后留有少量溶液不能吹入接受器中.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标准砷溶液是由三氧化二砷制备而成的.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观察烘箱内情况时,可以把外层箱门及内层玻璃门一起打开观察.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用烘干法测定水分时,供试品连续两次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应不超过0.3mg.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一般说来,化学反应鉴别法的专属性不如TL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检查药物中的杂质时选用的比色管必须配对.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硫代乙酰胺法测定重金属可产生黄棕色供比色分析.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凡加有药材细粉的煎膏剂,不再检查相对密度.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天平称量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高效液相色谱法简称GC、,气相色谱法简称HPLC、.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相对密度测定法的操作顺序为先称量空比重瓶重,再装供试品称,最后装水称重.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色谱中用的展开剂一定是纯溶剂.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薄层色谱鉴别时,点样的好坏对薄层色谱图谱无影响.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5、散剂的粒度检查采用双筛分法.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中国药典》中主要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7、加热有机溶剂绝对不允许使用明火热源.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8、仪器校正时,移液管不必干燥.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9、盛装参比溶液和样品溶液的一组吸收池必须相互匹配.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0、生物碱的硅钨酸反应应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
1、取麻仁丸样品适量,照炽灼残渣检查法炽灼至完全灰化。
取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5。
如果标准铅溶液(10μgPb/ml)取用量为2ml,应取供试品多少克?2、药典规定检查药物中的砷盐时,应取标准砷溶液2.0ml(1μgAs/ml),制备标准砷斑,今依法检查一药物中砷盐,规定含砷量不得超过0.0005%,问应取供试品多少克?3、取葡萄糖2.0g,加水23ml溶解后,加醋酸盐缓冲溶液(pH3.5)2ml,依法检查重金属(中国药典),含重金属不得超过百万分之三。
问应取标准铅溶液(每1ml相当于10μg的Pb)多少ml?4、取某胶囊内容物10.0g,研细,加三氯甲烷20ml,冷浸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乌头碱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0µl、对照品溶液10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展开显色后,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出现的斑点应小于对照品的斑点或不出现斑点,计算乌头碱的限量?5、取供试品1.5000g,加水50ml溶解后,加甲基红指示液3滴,用0.5012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转变为橙色,消耗盐酸标准溶液14.30ml,每1ml的0.5mol/L盐酸标准液相当于95.34mg的硼砂,求硼砂的含量6、精密量取硫酸阿托品注射液2.50ml置5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得供试液;取供试液2.0ml、硫酸阿托品对照液(49.8µg/ml)2.0ml,按规定的酸性染料提取法提取后,以氯仿液为空白,在420nm处测得对照管和供试管吸光度分别为0.456和0.448,试计算本品含硫酸阿托品的量?7、用薄层吸收扫描法测定含量,工作曲线过原点。
在同一薄板上,分别1.68mg/ml 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取药0.2811g,提取后定容至10.0ml),点样体积均为2μl,由薄层扫描仪测得峰面积为As=58641.8,Ax=78408.3,计算含量8、四神丸中补骨脂的测定:取本品1.2345g,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10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取补骨脂素对照品、异补骨脂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8.2µg和18.5µ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中药制剂分析习题集一、单项选择题1、中药制剂分析对象不包括()。
A.原料B.包装材料C.制剂D.半成品2、古蔡氏砷盐检查法中,制备砷斑所采用的滤纸是()。
A、氯化汞试纸B、溴化汞试纸C、氯化铅试纸D、碘化汞试纸3、在含量测定方法建立过程中,以回收率试验来评价该方法的()。
A、重复性B、准确性C、选择性D、灵敏度4、制剂中总蒽醌含量测定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A、取样—氯仿提取—混合碱液显色—测定B、取样—酸水解—氯仿提取—混合碱液显色—测定C、取样—甲醇提取—混合碱液显色—测定D、取样—水提取—混合碱液显色—测定5、盐酸—镁粉显色反应可用于下列哪类制剂的鉴别()。
A、含黄芩的中药制剂B、含大黄的中药制剂C、含麻黄的中药制剂D、含黄柏的中药制剂6、采用甲苯法测定水分时,测定前甲苯需要用水饱和,目的是()。
A、减少甲苯的挥发B、增加甲苯在水中的溶解度C、避免甲苯与微量水混合D、减少水的挥发7、在重金属检查法中,当溶液为酸性时,应选()为显色剂。
A、硫代乙酰胺B、硫化钠C、硫酸钠D、硫化纳8、药材干燥方法中的“干燥”是指()。
A、烘干、晒干、阴干均可B、仅可烘干C、仅可晒干D、仅可阴干9、甲醇与水按体积比60比40混合,正确表示为()。
A、甲醇∶水(60∶40),B、甲醇/水(60/40),C、甲醇-水(60∶40),D、甲醇—水(60:40)10、乙醇是指()。
A、稀乙醇B、95%(ml/ ml)的乙醇C、无水乙醇D、不同浓度乙醇的统称11、硅胶薄层板的活化条件是()。
A、105℃加热30分钟B、50℃加热30分钟C、500℃加热30分钟D、105℃加热300分钟12、易挥发液体的相对密度,可用()进行测定。
A.比重瓶 B.韦氏比重秤C.天平D.量筒13、中药制剂的杂质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不属于一般杂质的有()。
A.砷盐 B. 重金属C. 酯型生物碱D. 灰分14、砷盐检查法中,制备砷斑所采用的滤纸是()。
A. 氯化汞试纸B.溴化汞试纸C. 氯化铅试纸D. 碘化汞试纸15、砷盐限量检查中,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
A. 将As5+还原为As3+B. 过滤空气C. 除H2SD. 除AsH316、总灰分与酸不溶性灰分的组成差别在()。
P97A. 有机物B. 硝酸盐C.泥土D.钙盐17、加样回收率的计算公式为()。
A、(测定总量-已知含量样品中被测成分的量)/加入对照品的量×100%B、(测定总量-加入对照品的量)/已知含量样品中被测成分的量×100%C、测定总量/(加入对照品的量+已知含量样品中被测成分的量)×100%D、(加入对照品的量+已知含量样品中被测成分的量)/测定总量×100%18、中药制剂分析中加样回收率试验时,已知含量样品中被测成分量与加入对照品量通常约为()。
A、1﹕2B、1﹕1C、2﹕1D、1﹕319、同一样品多次测定,反映各测定值彼此接近程度的是()。
A、准确度B、精密度C、选择性D、回收率20、加样回收率考察的是()。
A、重现性B、线性范围C、准确度D、仪器精密度21、UV法测定时,无需对照品即可进行计算的方法是()。
A、工作曲线法B、等吸收法C、吸收系数法D、系数倍率法22、中药制剂定量分析中,GC法常采用()定量。
A、外标法B、内加法C、内标法D、归一化法23、用ODS柱对生物碱分析时,为克服色谱峰拖尾现象,最有效的办法是()。
A、调整流速B、流动相中加二乙胺等碱性物质C、改变检测器D、调整进样量24、分析中药制剂中生物碱成分常用于纯化样品的担体是()。
A.中性氧化铝B. 凝胶C.SiO2D. 聚酰胺25、薄层色谱法鉴别麻黄碱时常用的显色剂是()。
A. 10% 硫酸—乙醇溶液B. 茚三酮试剂C. 硝酸钠试剂D. 改良碘化铋钾试剂26、分析中药制剂中黄酮类成分常用于纯化样品的担体是()。
A. 中性氧化铝B. 凝胶C.SiO2D. 聚酰胺27.比色法测定蒽醌类成分含量时,常用的碱为()。
A.Na2CO3B.NaOHC.Ca(OH)2D. NaOH-NH4OH28、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不超()。
A.0.1mg B.0.3mg C.3mg D.5mg 29、烘干法测定中药制剂的水分一般要求干燥的温度为()。
A 90℃-100℃B 100℃-105℃C 110℃-120℃D 120℃-130℃30、烘干法测颗粒剂的水分,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后的重量差异不超过()mg A.0.1 B.0.2 C.3 D.531、比重瓶法测定中药制剂的相对密度时,将装满供试品的比重瓶置()的水浴中A 10℃B 15℃C 20℃D 30℃32、中药制剂测定相对密度时,所用的蒸馏水应是()。
A.蒸馏水B.冷蒸馏水C.新沸过冷的蒸馏水D. 新沸过热的蒸馏水33、“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
A千分之一B万分之一 C 百分之一D 十分之一34、属于中药制剂一般杂质检查的项目是()。
A.重量差异B.性状C.炽灼残渣D.崩解时限35、中药制剂鉴别最常用的方法是()。
A.TLC B.HPLCC.GC D.一般化学反应法36、在碱性溶液中检查重金属常用哪种试剂作显色剂()。
A.硫代乙酰胺 B.氯化钡C.硫化钠 D.硫酸钠37、附子理中丸中乌头碱的检查属于()。
A.一般杂质检查 B.特殊杂质检查C.制剂通则检查 D.微生物限度检查38、砷盐检查法中,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
A.10~20℃B.20~30℃C.25~40℃D.30~50℃39、在薄层色谱鉴别中,如制剂中同时含有黄连、黄柏原药材,宜采用()。
A.阳性对照B.化学对照品对照C.阴阳对照D.对照药材和化学对照品同时对照40、采用第二法作重金属检查时,需先将药品炽灼破坏,炽灼时需控制温度在()。
A.400℃~500℃B.500℃~600℃C.600℃~700℃D.700℃~800℃41、砷盐检查古蔡法中,标准砷溶液(1μgAs/mL)的取用量为()。
A.1.0mLB.1.5mLC.2.0mLD.2.5mL42、在硫酸盐检查中,为了防止样品中碳酸盐和磷酸盐等弱酸盐的干扰,通常需加入下列哪种试剂?()A.硝酸B.盐酸C.高氯酸D.硫酸43、炽灼残渣的组成主要有()。
A.有机物B.氯化物C.硝酸盐D.硫酸盐44、酸性染料比色法中影响生物碱及酸性染料存在状态的是()。
A.溶剂的极性B.反应的温度C.水相的pH值D.有机相中的含水量45、重金属含量测定的常用仪器分析方法是()。
A. 气相色谱法B.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C.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D. 高效液相色谱法46、药物中杂质的限量表示方法用()。
A. ugB. ‰C. 万分之几D. 百万分之几47、中成药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是()。
A.分光光度法B.HPLCC.GCD.薄层扫描法48、单一挥发性成分的首选的测定方法是()。
A.高效液相色谱法 B.薄层扫描法 C.气相色谱法 D.分光光度法49、生物碱用C18柱为固定相进行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时,常用的离子对试剂有()。
A.磷酸盐缓冲液B.三辛基胺C.乙二胺D.辛烷磺酸钠50、ELSD是指( )。
A.紫外检测器 B.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C.荧光检测器 D.液固萃取51、HPLC法用于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时,定量的依据一般是( )。
A.峰面积B.保留时间C.容量因子D.拖尾因子52、原理为分子筛的色谱是()。
A.离子交换色谱B.凝胶过滤色谱C.聚酰胺色谱D.硅胶色谱53、硅胶薄层色谱的行为是()。
A.化学物极性大、Rf值小B.化合物极性大、Rf值大C.化合物极性小、Rf值小D.化合物溶解度大、Rf值小54、用到薄层扫描时被分离物质的Rf值在()最佳A.0.1~0.2 B.0.2~0.8 C.0.3~0.9D.0.1~0.955、薄层色谱法广泛用于中药制剂的鉴定,它具有()功能A.分离B. 分析C.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56、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值应大于多少?()。
A.0.999 B 0.998 C 0.997D. 0.99657、现版药典中,挥发油含量的测定方法A. 水蒸气蒸馏法B.气相色谱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以上均可58、气相色谱法用于中药制剂的定量分析主要适用于()。
A.中药制剂中的所有成分B.含酸性成分的制剂C.含苷类成分的制剂D.含挥发油成分及其他挥发性成分的制剂59、评价中药制剂含量测定方法的回收率试验结果时,一般要求()。
A.回收率在85%~115%、RSD≤5%(n≥5)B.回收率在95%~105%、RSD≤3%(n≥5)C.回收率在80%~120%、RSD≤3%(n≥5)D.回收率在99%~101%、RSD≤5%(n≥5)60、在样品中有其他组分共存时,该分析方法对被测物准确而专属的测定能力是指()A.专属性 B.精密度 C.相对标准偏差D.标准偏差61、薄层吸收扫描法定量时斑点中物质的浓度与吸收度的关系遵循( )。
A.郎伯-比尔定律B.F=KCC.Kubelka-MunK理论及曲线 D.线性关系62、试计算加样回收率: 已知复方丹参片样品的含量为0.3055mg,加入对照品的量为0.2529mg,实测量为0.5481,其加样回收率是()。
A. 95.89 B 95.90 C 95.91 D 95.9363. 硫代乙酰胺与重金属反应的最佳pH值是()。
A. 2.5B. 2.0C. 3.0D. 3.564.中药制剂分析中GC法应用最广泛的检测器是()。
A、TCDB、FIDC、NPDD、ECD65、从中药中提取对热不稳定的成分宜选用()。
A.回流提取法B.煎煮法C.渗漉法D.连续回流法66、从中药中提取化学成分最常用的方法是( )。
A.溶剂法B.蒸馏法C.升华法D.分馏法67、全部为亲水性溶剂的是( )。
A.甲醇、丙酮、乙醇 B.正丁醇、乙醚、乙醇C.氯仿、乙醇、甲醇 D.正丁醇、甲醇、乙醚68、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是( )。
A.苯 B.乙醚C.氯仿 D.石油醚69、二萜的异戊二烯单位有()。
A.5个B.4个C.6个D.3个70、生物碱不具有的特点是()。
A.分子中含N原子B.N原子多在环内C.具有碱性D.分子中含有苯环71、生物碱沉淀反应条件是( )。
A.酸性水溶液B.碱性水溶液C.中性水溶液D.盐水溶液72、常用于黄酮类化合物定性显色反应的试剂是( )。
A.盐酸-镁粉B.醋酸钠C.甲酸钠D.氢氧化钠73、3,5,7,3’–四羟基双氢黄酮结构中,酸性最强的羟基是( )。
A.3位 B.5位 C.7位 D.3’位74、可用异羟肟酸铁比色法进行含量测定的生物碱成分结构特点是()。
A.有羰基B.有醇羟基C.有酚羟基D.有酯键75、盐酸-镁粉显色反应可用于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