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和英语的词性学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4
用汉语规则讲英语语法
汉语和英语语法有一些不同的规则。
以下是一些关于英语语法的常见规则:
1. 词性:英语中的词可以分为多种词性,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
不同词性有不同的功能和用法。
2. 词序:英语中的语序一般为主语-谓语-宾语。
例如,I love you.(我爱你)。
3. 名词:英语中的名词有单数和复数形式,复数名词通常在词尾加上-s或-es。
例如,book(书)的复数形式为books(书们)。
4. 动词时态:英语中的动词有不同的时态,包括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等。
动词的时态变化通常通过变化动词本身的形式来表示。
例如,I work(我工作)表示现在时,I worked(我工作过)表示过去时。
5. 主谓一致:英语中的主语和谓语动词需要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
例如,He loves(他爱)表示第三人称单数,They love (他们爱)表示第三人称复数。
6. 介词:英语中的介词用来指示名词与其他成分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介词有in(在)、on(在上面)、at(在...处)等。
7. 语态:英语中的动词可以使用不同的语态,包括主动语态和
被动语态。
被动语态通常使用助动词be加上动词的过去分词
形式来构成。
例如,The cake is eaten by him.(蛋糕被他吃掉了)。
以上是一些关于英语语法的常见规则,希望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英汉翻译中的词性转换一、本文概述翻译,作为语言交流的桥梁,在跨文化、跨语言的交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英汉翻译,作为其中最为常见和重要的分支之一,其技巧与方法对于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英汉翻译实践中,词性转换是一种常见的翻译技巧,其运用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译文的质量。
本文旨在探讨英汉翻译中的词性转换现象,分析其必要性、常见类型及其在英语汉语言特点下的应用,以期为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本文将简要介绍英汉翻译中词性转换的必要性,阐述为何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进行词性转换,以及这种转换对于提高翻译质量的重要性。
本文将详细分析英汉翻译中常见的词性转换类型,包括名词与动词之间的转换、形容词与副词之间的转换等,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本文将探讨英汉翻译中词性转换的应用策略,结合英语和汉语的语言特点,分析如何在实际翻译中灵活运用词性转换技巧,以实现译文的准确、流畅和地道。
通过本文的阐述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汉翻译中的词性转换技巧,提高翻译实践中的应变能力和翻译质量,推动英汉翻译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二、词性转换的基本概念词性转换,即在翻译过程中,将源语言中的某一词类转换为目标语言中的另一词类,而不改变其原意,是英汉翻译中一种常见的翻译技巧。
这种技巧的运用,旨在使译文更加地道、流畅,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在英汉翻译中,由于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表达习惯存在差异,因此,翻译时常常需要进行词性转换。
例如,英语中的动词在汉语中可能需要转换为名词、形容词或副词;同样,汉语中的名词在英语中也可能需要转换为动词、形容词或副词。
这种转换并不是随意的,而是需要基于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翻译原则的遵循。
词性转换的翻译技巧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完全转换,即源语言中的某一词类完全转换为目标语言中的另一词类;二是部分转换,即源语言中的某一词类在转换为目标语言时,仍然保留部分原词类的特性。
英语和汉语在语法上的区别语言学纲要一、引言作为一种语言学习者,了解英语和汉语的语法区别是至关重要的。
语法是语言的基础,掌握不同语言的语法规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目标语言。
本文将分析英语和汉语在语法上的主要区别,并探讨如何针对这些差异进行有效的教学。
二、英语和汉语的语法基本概念1.英语语法特点英语语法相对复杂,涉及到词类、词性、句子结构、动词时态、语态等多个方面。
英语中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代词等词类,每种词类都有其特定的用法和语法规则。
2.汉语语法特点汉语语法相对简单,但也具有自己的特点。
汉语中的词类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句子结构较为固定,一般遵循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
汉语中的动词没有时态的变化,而是在语境中体现时态。
三、英语和汉语在语法上的主要区别1.词类和词性英语和汉语的词类大致相同,但在具体的词性上存在差异。
例如,英语中的名词有单复数变化,而汉语的名词没有这种变化。
另外,英语中的动词时态变化丰富,而汉语动词的时态变化主要通过助词、副词或上下文来体现。
2.句子结构英语和汉语的句子结构有所不同。
英语句子可以有多种复杂结构,如主从句、并列句等;汉语句子则相对简单,主要以主谓宾结构为主。
3.动词时态和语态英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变化较为复杂,有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等不同形式。
汉语动词的时态通过助词、副词或上下文来体现,语态主要通过动词本身的词形变化来表示。
4.情态动词和助动词英语中有许多情态动词,如can、may、must等,它们表示可能性、允许或义务等。
汉语中则通过副词或上下文来表示这些意义。
此外,英语中有助动词如be、do、have等,它们协助主要动词构成时态、语态等变化。
汉语中没有明确的助动词,但可以通过助词或上下文表示相应的意思。
5.疑问句和否定句英语和汉语的疑问句和否定句形式有所不同。
英语疑问句可以通过改变谓语形式或添加疑问词来构成,如“What did he say?”;汉语疑问句则通过改变谓语的声调或添加疑问词来表示,如“他说什么了?”英语和汉语的否定句也有所区别,英语中使用助动词如don"t、doesn"t等,汉语中则使用否定副词如“不”、“没”等。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哎呀,说起汉语语法基础知识,那可真是个大课题啊!不过别担心,我这个话痨会尽力让你轻松愉快地学习的。
那就让我们开始吧!一、汉语语法基础知识1.1 汉字汉字是汉语的基础,就像英语中的字母一样。
汉字有很多种,比如常用的有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等。
要想学好汉语,首先要掌握这些汉字的基本形态和意义。
现在我们有很多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汉字,比如字典、拼音输入法等。
但是,最好的方法还是多读多写,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汉字。
1.2 词性词性是指词语所属的类别。
汉语中有很多种词性,比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了解词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比如,“苹果”是一个名词,表示一种水果;“吃”是一个动词,表示一个动作。
要想说好汉语,就要学会正确运用各种词性。
1.3 句子结构句子是汉语的基本单位,由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组成。
一个完整的句子要具备主谓宾结构,即主语+谓语+宾语。
汉语中还有很多句式结构,比如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
掌握这些句式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日常俚语与成语俗语2.1 俚语俚语是民间口头传承的一种语言形式,它通常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
比如,“打蛇打七寸”、“画蛇添足”等都是典型的俚语。
俚语虽然不太规范,但却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地人的生活和文化。
2.2 成语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它们通常由四个字组成,寓意深刻,形象生动。
比如,“破釜沉舟”、“狐假虎威”等都是经典的成语。
掌握成语不仅能丰富我们的词汇量,还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2.3 俗语俗语是民间流传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们通常具有幽默、夸张的特点。
比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步登天”等都是典型的俗语。
俗语虽然有些夸张,但却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的情感和态度。
三、总结哎呀,说了这么多,我都快把舌头打结了!但是,我相信你已经对汉语语法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要想说好汉语,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英汉的词性对比词性指以词的特点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
词性是一个语言学术语,是一种语言中词的语法分类,是以语法特征(包括句法功能和形态变化)为主要依据、兼顾词汇意义对词进行划分的结果。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而英语的词性分为10个大类:名词(noun),代词 (pronoun)、形容词(adjective)、副词(adverb)、动词(verb)、数词(numeral)、冠词 (article)、介词(preposition)、连词(conjunction)、感叹词(interjection)一、个别英汉词性的差距1.英汉介词的区别英语的介词(preposition)又叫前置词,因为它置于名词、代词等前面,所以称为preposition(pre,前;position,位置),在汉语里,介词的作用是介绍,使一类实词与另一类实词发生关系,所以起介绍句法作用的词就是介词。
汉语介词大都是从古代动词虚化而来的, 兼有动词的句法功能, 存在和动词纠缠的问题, 有些容易和动词区别, 有些很难。
而英语介词不存在这种情况。
他在家里。
(动词)他在家里看电视。
(介词)他在温州。
(动词)他住在温州。
(介词)很多英语介词兼有副词的功能。
汉语很少这种情况。
’clock. (介词)副词)2.英汉名词的区别英语名词根据其过程可以分为简单词、派生词和复合词。
汉语的名词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根据词根以及词根和词缀的结合情况不同,合成词可分为复合式、附加式和重叠式合成词。
英语不但广泛以名词代替动词来表意,而且以名词用作形容词。
比如mood music(抒情音乐)、school views(学校的观点)、love match(恩爱夫妻)。
这些词都把名词作为形容词或者动词来用。
重要的是语法功能对比:英语中名词不能作谓语,而汉语可以。
他20岁(he is 20 years old)。
英汉翻译技巧词性转换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英汉翻译中词性转换的技巧和策略。
通过深入讨论和实例分析,帮助读者学会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准确转换单词的词性,以保持语义的连贯和准确。
词性转换的定义和意义理解词性转换在翻译中的重要性解释词性转换的定义和基本原则名词和形容词的转换名词转换为形容词的常见方法和技巧形容词转换为名词的常用策略和实例动词和名词的转换动词转换为名词的常见规则和实践名词转换为动词的常用方式和示例副词和形容词的转换副词转换为形容词的技巧和策略形容词转换为副词的常见方法和实例例句分析与实践提供一些实际例句进行分析和转换实践深入探讨例句中词性转换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总结与扩展对本文档中所涉及的词性转换技巧进行总结和回顾提供更多补充资料和延伸阅读资源请注意,本文档的目标是提供简洁明了的指导,避免复杂的法律问题并独立进行决策。
导言请注意,本文档的目标是提供简洁明了的指导,避免复杂的法律问题并独立进行决策。
导言英汉翻译技巧词性转换》是一本重要的翻译技巧手册,它涉及到了词性转换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词性转换指的是将一个词的词性从一种转换为另一种,以达到更恰当地表达原文含义的目的。
英汉翻译技巧词性转换》是一本重要的翻译技巧手册,它涉及到了词性转换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词性转换指的是将一个词的词性从一种转换为另一种,以达到更恰当地表达原文含义的目的。
词性转换在翻译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可以帮助翻译者解决一些句子难以准确翻译的问题,提高翻译质量和可读性。
无论在文学作品、商务文件还是学术论文等领域,词性转换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英汉翻译技巧词性转换》中,我们将介绍一些简单且没有法律复杂性的策略和技巧,旨在帮助翻译者更好地掌握词性转换的方法。
我们鼓励翻译者发挥自己的优势,并遵循简洁明了的原则,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无论是英汉互译还是汉译英,词性转换都是一个关键技巧。
通过研究和掌握《英汉翻译技巧词性转换》,您将能够更好地处理词性转换的问题,提升翻译水平。
汉语词性分类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例如: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表示判断:是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动词的语法特点: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看——看看想——想想试——试试讲——讲讲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实词: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
一般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古汉语中代词属于虚词.(一)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
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
(二)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
如:走、跑、思考、学习、有、存在、能、可以等。
(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与英语不同。
如:老、好、漂亮、干净、纯洁、飞快。
(注:与英语不同,汉语中形容词同样也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四)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如:一、十、第八、每等。
(五)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
量词一般与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
如:个、件、幢、下、次、趟等。
(六)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
如:你、他们、这、彼等。
英语语言中的语言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一般分为:词----短语----句子。
学好词类是学好英语的关键。
英语中的词根据词义,形式特征和在句中担当作用的不同大致分为以下十种:词类作用例词[实词]名词 n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 work, phone形容词 adj 描述人或事物的特征 brave, big数词 num 表示数目或顺序 two, second代词 pron 代替名词或数词 it , they动词 v 表示动作或状态 run ,know副词 adv 描述动作或状态的特征 very, carefully 以上6种词类可以在英文句子中独立地担当句子成份(如名词做主语,宾语等,动词做谓语),称为实词。
虚词: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除外)。
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示某种语法关系。
汉语的虚词主要有六种:副词、助词、连词、介词、叹词、拟声词。
(一)副词: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趋向等的词。
你必须知道的10种英语词性(英汉双语释义版)Learning Grammar in Writing: Ten Parts of Speech You Should Know可以用这个口诀,来记住常见的词性:冠名动形副,连介感代数。
冠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介词,感,代,数1、冠词冠词只有3个,a, an, the. (反过来,a, an, the就是冠词,记住就好,不必追问定义。
)他们必须和名词连用。
a和an,意思上表达数量“1”,他俩是不定冠词,在泛泛地说人或事物,不确定的某个人或事物,只要是个人或事物就可以,是某种人或事物的随机的任意的1个代表,是其中之一即可。
the是定冠词,表示特定的,指定的某个事物或人,具有排他性,不是别的,就是指定那个,别的不行。
汉语没有冠词。
对于中国人来说,冠词不容易理解。
比如,a cat, 只要是1只猫就可以,随机的,任意的1只猫。
不是狗,不是鹿,不是大象或老鼠。
a tree, 只要是1棵树就可以,随机的,任意的1棵树。
不是花,不是草,不是野菜或禾苗。
an apple, an egg,the cat,在说特定的1只猫,如果指着加菲猫在说the cat,那么波斯猫,黑白猫都不可以,如果指着手上抱的加菲猫在说the cat,那么笼子里的加菲猫,地上跑的加菲猫都不可以。
the pen, 在说特定的1支笔,相当于汉语的:这笔,那笔如果指着红笔在说the pen,那么旁边的绿笔,黑笔都不可以,如果指着右手的红笔在说the pen,那么左手的红笔,桌上的红笔,都不可以。
Article /ˈɑːtɪk(ə)l/The three words, a, an and the, are articles. (On the contrary, articles are a, an and the. Just remember them. Don’t ask the defination.)They are only used with nouns.A and an mean 1 in number. Both are indefinite articles. They indicate people or thing in general. They refer to one in all, a random person in a group of people, or a random thing out of manythings.The is definite article. It indicates particular people or things.In Chinese there are no articles, so that articles are not easy to be understood for Chinese people.Examples are:a cat, a tree, an apple, an egg, the book, and the pen2、名词人名,地名,或者事物,都是名词。
汉语词性分类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例如: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表示判断:是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动词的语法特点: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 看——看看想——想想试——试试讲——讲讲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
如:"黄瓜、猪、羊、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中国"。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品质、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 "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吼、叫、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四.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①基数:一、二、百、千、万、亿②序数:第一、第二、第三③分数: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④倍数:一倍、十倍、百倍⑤概数: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五.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六.代词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
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
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种性状、数量、程度、动作等。
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
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别人大家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
例如:我自己你们自己大家自己)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里(问处所)几多(问数量)多多么(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代词一般不受别的词类的修饰。
代词同它所代替的或指示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当,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七.副词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
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八.介词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九.连词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
如"和、及、或者、或、又、既"。
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十.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
助词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十一.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
如:“喂、哟、嗨、哼、哦、哎呀”。
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十二.拟声词这是模拟声音的词。
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哗啦啦、呼啦啦"。
英语里的词汇分为10种词性,分别是:n. 名词v. 动词pron. 代词adj. 形容词adv. 副词num.数词art. 冠词prep. 介词conj. 连词int. 感叹词,除这十大类词之外,英语还另有判断词yes和no。
英语词性缩写prep = (介)介系词;前置词,preposition的缩写pron = (代)代名词,pron oun的缩写n = (名)名词,noun的缩写v = (动)动词,兼指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verb的缩写conj = (连)连接词,conjunction的缩写s = (主)主词sc = 主词补语o = 受词oc = 受词补语vi = 不及物动词,intra nsitive verb的缩写vt = 及物动词,transitive verb的缩写aux.v = (助)助动词,auxiliary的缩写adj = (形)形容词,adjective的缩写adv = (副)副词,adverb的缩写art = (冠)冠词,article的缩写num = (数)数词,numeral 的缩写int = (感)感叹词,interjection的缩写u = 不可数名词,uncountable noun的缩写 c = 可数名词,countable noun的缩写pl = 复数,plural的缩写int. 感叹词,interjection的缩写abbr. 英文原意abbreviation 缩写abbr ab breviation(略)略语adj, adjjadjective(s)(形)形容词adv, advvadverb(s)(副)副词adv partadverbial particle(副接)副词接语aux auxiliary(助)助动词cn coun table noun(可数)可数名词conj conjunction(连)连接def art definite article(定冠)定冠词egfor example(例如)例如esp especially(尤指)尤指etc and the others(等)等等ie which is to say(意即)意即indef art indefinite article(不定冠词)不定冠词inf infinitive(不定词)不定词int interjection(感)感叹词n nou n(s) (名)名词neg negative(ly)(否定)否定的(地) part adj participial adjective (分形)分词形容词pers person(人称)人称pers pron personal pronoun(人称代)人称代名词pl plural(复)复数(的) pp past participle (过去分词)过去分词pref prefix(字首)字首prep preposition(al) (介词)介词,介系词,介词的pron pr onoun (代)代名词pt past tense(过去)过去式sb somebody(某人)某人sin g singular(单)单数(的) sth something(某事物)某物或某事suff suffix(字尾)字尾un uncountable noun(不可数)不可数名词US America(n)(美)美国(的) vv erb(s) (动)动词[VP]Verb Pattern(动型)动词类型v iverb intransitive(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vt verb transitive (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介词、连词、助词、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