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2课语言的魅力
- 格式:ppt
- 大小:2.53 MB
- 文档页数:25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语言的魅力语文S版2.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重点语句,并指导朗读,领会诗人诗一般的语言产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4.关联生活,引导学生写各种大众设施的警示语,体验语言的魅力。
1.品味“我什么也看不见!”、“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两句话,并理解相关内容,感受诗人添字后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感悟语言的魅力,情绪的力量。
2.指导朗读重点语句、段落。
关联生活、引导学生写警示语。
多媒体课件2课时一、师生对话,引入课题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2课《语言的魅力》,去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相信学了课文之后,你会有更大的收获。
读题释题,激活思维。
二、初读课文,整体明白课文内容1学生读课文,画句子,交流。
2学生汇报学习环境,西席随机点击课件完成相关练习。
3学生质疑:同样是这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同样是在繁华的巴黎大街,诗人在木牌上加了几个字后,下午给老人钱的人却多极了。
这是为什么?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三、学习生字,新词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认读生字字音,认清字形与同桌合作识字。
3师生交流易写错的字举行指导、描红。
4认读词语。
四、作业抄写生字、新词。
一、温习导入二、细读课文,深化明白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能理解的语句。
2学生发起质疑,师生讨论。
三、理解重点语句,感悟语言的魅力1品味句子1:“我什么也看不见!”(1)谁来读一读?(2)议决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这是一位失明老人……)(3)指导朗读。
(难过、悲伤、无奈……)(4)面对这位可怜的老人,路上的行人们看到木牌时态度是怎样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抓住“无动于衷”、“浅浅一笑”、“姗姗而去”等词领会行人的冷漠、薄情,并指导朗读。
(板书:冷漠、薄情)师:同砚们,老人一上午什么也没有得到,这是何等令人怜悯呀!那么,是谁使事情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呢?他是怎样帮助老人的?( 1、给钱;2、添几个字)2品味句子2:“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1)指导朗读,师生对话(愉快、热烈、密切、美好)师:是啊,“春天到了”,何等美好的事情,何等令人富于想象,让我们高声喊:春天到了!同砚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百花齐放,柳枝飞行……)这诗一般的语言让路上的行人和同砚们一样产生了美好的遐想。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语言的魅力》教案(2)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二)
(一)谈话激趣,出示课题
一位盲老人在繁华的巴黎大街边乞讨,一上午没人给他钱。
一位诗人在老人乞讨的木牌上加了几个字后,下午给钱的人多极了。
诗人加了几个什么字呢?
(二)板书课题,据题质疑
学生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内容
1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记忆字形。
2圈画新词,读一读,结合句子说说意思。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朗读感悟,深入体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体会“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的表达效果。
讨论问题:“我什么也看不见”与“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3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想象春天到了万紫千红的景象。
阳路》。
《魔语》讲的是一只小老鼠从轻视自己到正确认识的过程,教育我们既不能过于骄傲,也不能看不起自己。
文后的“读一读,想一想”意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含义,并让学生说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启发。
《太阳路》讲的是奶奶启发“我们”明白“将来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就得不怕困难,勇敢地用全部力气去攀登”的道理。
文后的“读一读,想一想”意在引导学生理解奶奶让“我们”种下种子的用意,体会文章里含着的意思,让学生受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