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民间故事人物形象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6
俄罗斯民间故事中的幽默与讽刺俄罗斯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民间故事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俄罗斯人民的智慧和聪明才智,更展现出了独特的幽默与讽刺。
这些故事以其独特的风格,让人们在欢笑之余得到深刻的思考。
一、幽默的元素俄罗斯民间故事中的幽默元素丰富多样,其中最经典的代表便是许多与动物有关的故事。
例如,人们最喜欢的“健壮的牛”就是一个充满幽默的形象。
在故事中,这头牛常常展现出了与普通牛不同的聪明和机智,通过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种种难题。
这种反常的形象构造,使得故事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变成了人们鼓励自己面对困难时的一种指导。
此外,幽默的对话和巧妙的描述也是俄罗斯民间故事中常见的手法。
例如,在《伊凡·舒特科》这个故事中,主人公与恶龙进行了一段幽默的对话,展现出了俄罗斯人的聪明才智和幽默感。
通过这些对话,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幽默,更能在其中体味到一种智慧。
二、讽刺的意义讽刺作为俄罗斯民间故事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种讽刺,既能够让人们感受到故事的娱乐性,又能够启迪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深思。
例如,故事中揭示了社会不公和权力滥用的现象,通过讽刺的手法使人们在娱乐的同时领悟到一种意义。
俄罗斯民间故事中的讽刺,往往以夸张和拙劣的形象出现。
比如在《智慧的山》中,人们以地上的一块石头为“智慧的象征”,而一位粗鲁无知的农民却竟然视之为飞黄腾达的宝物。
这种将智慧置于愚蠢之上的描绘方式,巧妙地揭示了农民的无知和社会中的虚伪。
此外,在民间故事中,还有一些以英雄人物为主题的讽刺故事。
这些故事通过夸张英雄的缺点和愚蠢,让人们意识到任何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
通过这种讽刺,我们更能够理解和接受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
三、思考与启示俄罗斯民间故事中的幽默和讽刺并不仅仅是为了让人们开怀一笑,更重要的是通过故事传递出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这些幽默和讽刺,一方面让人们在哈哈大笑的同时,也需要通过思考去理解其中的内涵。
严寒老人故事严寒老人,又称严寒祖父,是俄罗斯民间传说中的重要角色。
他与圣诞老人相似,都是冬季节日里的送礼使者,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和祝福。
然而,严寒老人并非起源于西方的圣诞老人,而是具有深厚的俄罗斯民族文化内涵。
严寒老人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5世纪,当时俄罗斯民间流传着一位名叫严寒的老者,他拥有神奇的力量,能在寒冷的冬季给人们带来温暖和欢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位老者逐渐演变成了一个象征冬天、祝福和慷慨的神秘角色。
在俄罗斯传统文化中,严寒老人总是穿着一身厚重的皮袄,佩戴着皮帽和长胡子,形象慈祥而庄严。
他的形象不仅代表了冬季的严寒,还蕴含着俄罗斯民族对老年人的尊重和敬仰。
严寒老人与圣诞老人的关系颇为有趣。
在19世纪,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俄罗斯社会开始将西方的圣诞节与严寒老人相结合。
于是,严寒老人逐渐演变成为俄罗斯版本的圣诞老人,负责在圣诞节和新年期间给孩子们分发礼物。
在这段时间,孩子们会认真遵守纪律,期待着严寒老人的到来。
而家长们则会用严寒老人的形象来教育孩子们要善良、勇敢和诚实。
在俄罗斯,严寒老人传统节日习俗丰富多彩。
每逢节日,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举办严寒老人宴会、装扮严寒老人形象、互赠礼物等。
在这些活动中,严寒老人的形象象征着关爱、友善和祝福。
直到今天,俄罗斯人民仍然保持着这一传统,让严寒老人成为冬季节日里最受欢迎的角色。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严寒老人的形象也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一独特的俄罗斯文化符号,许多国家开始引入严寒老人元素,如举办严寒老人主题的活动、发行相关纪念品等。
这使得严寒老人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文化符号,象征着冬季的温暖和祝福。
总之,严寒老人故事是俄罗斯民间传说中的瑰宝,代表了冬季、祝福和关爱。
从15世纪的传说角色到现代的节日象征,严寒老人形象历经演变,始终承载着俄罗斯民族的精神内涵。
俄罗斯魔幻童话中的几种民俗形象【摘要】俄罗斯的魔幻童话中有一些常见的民俗形象,如傻瓜伊万,芭芭雅嘎,女巫莫拉,树妖,家神,伊万王子等等。
这些民俗形象对于俄罗斯人来说家喻户晓,但对于处于东方文化圈的人来说对此知之甚少。
本文主要列举了俄罗斯传统魔幻童话中的几个典型的人物:如傻子伊万、伊万王子、芭芭雅嘎和女巫莫拉,并对这些形象进行叙述和分析。
【关键词】魔幻童话、民俗形象童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所以不仅深受少年儿童喜爱,许多成年人也很喜欢童话故事。
童话不仅承载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
1俄罗斯童话深受多神教影响,因此在俄罗斯的童话故事中会有独特的童话形象,会有各种各样的神,比如家神,树妖等等。
以下来介绍傻子伊万、伊万王子、芭芭雅嘎和女巫莫拉这四种形象。
傻子伊万(Иван-дурак;Иваншка-дурачок)傻子伊万(Иван-дурак;Иваншка-дурачок)是俄罗斯魔幻童话中最被人熟知的形象,他是童话故事中带有正面形象的主人公,经常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幸福。
他是家中最小的三儿子,一般他会被哥哥或者父母鄙视、嘲弄。
两个哥哥精于算计、手艺精湛,过着幸福的生活,而傻子伊万因为缺乏智慧又懒惰总会被人歧视。
故事一般都是这样开始的:···从前有个老头,有三个儿子,老大老二聪明伶俐,老三却很笨,叫傻子伊万,平日什么都不做只是坐在壁炉上擦鼻涕。
(А.И.Афанасьев 1957:3)···老爷爷和老奶奶生了三个儿子,前两个正常,三儿子却是个傻子,他整天坐在壁炉上捉苍蝇。
(А.И.Афанасьев 1957:195)···一个老奶奶有三个儿子。
他把老大、老二打扮的干干静静,偏偏给小儿子穿破衣烂衫,因为他是个傻子。
俄罗斯民间故事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俄罗斯民间故事作为丰富而独特的文化遗产,在俄罗斯文学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这些古老的故事通过口耳相传,从代代相传,为俄罗斯的文学作品提供了灵感和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
本文将探讨俄罗斯民间故事对现代文学的深远影响。
一、魔幻现实主义的兴起在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魔幻现实主义流派得到了广泛发展,而这一流派的兴起与俄罗斯民间故事有着密切的联系。
民间故事中通常涉及神秘的魔法和超自然现象,这些元素被引入了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中,赋予了文学作品一种独特的氛围和魅力。
例如,尼古拉·戈叶的小说《魔山》就充满了神秘的仙境和奇幻的人物形象,这些都是受到了俄罗斯民间故事的启发。
二、人物形象的丰满与多样性俄罗斯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多种多样,且性格鲜明,这为现代文学创作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例如,普希金的诗歌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受苦的少女”形象便源于俄罗斯民间故事中的灰姑娘形象。
这些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使得现代文学作品更具有吸引力和观赏性。
三、情节发展的巧妙串联俄罗斯民间故事往往以多线程的情节发展为特点,这为现代文学作品的构思和叙事手法提供了灵感。
通过巧妙地串联不同的情节,现代作家能够使故事更有层次感和张力,使读者一直保持阅读的热情。
例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就采用了类似的情节发展手法,使整个故事更加扣人心弦。
四、主题的探索与表达俄罗斯民间故事中的主题通常与生活、死亡、爱情和人性等关系密切。
这些主题也被现代作家所关注和探索,并在他们的作品中得到深刻的表达。
例如,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中探讨的是战争对人性的摧毁和对爱情的考验,这些主题恰恰可以在俄罗斯民间故事中找到共鸣和启示。
综上所述,俄罗斯民间故事对现代文学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它不仅为现代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想象空间,而且也为他们提供了叙事手法和情感表达的范例。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俄罗斯民间故事在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地位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了过去的文学作品,而且仍然对未来的文学创作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严寒老人故事
严寒老人故事源自于俄罗斯民间传说,是一位象征冬天与寒冷的神祇。
他的形象特征与圣诞老人相似,但又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严寒老人身穿白色长袍,手持拐杖,脸上布满皱纹,胡须长而洁白。
他与圣诞老人一样,在年末时分给孩子们分发礼物,寓意着对来年的祝福。
在俄罗斯传统文化中,严寒老人与圣诞老人并无直接关系,他们是两位独立的神祇。
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文化交流的加深,一些人将两者形象进行了结合,赋予了他们相似的形象和寓意。
这使得严寒老人故事变得更加丰富多元,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严寒老人故事的背后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习俗的尊重。
在寒冷的冬季,严寒老人带给人们温暖和希望,让孩子们相信善良和美德。
同时,他的故事也教育人们要关爱他人,助人为乐,传承优良的道德品质。
在俄罗斯,人们庆祝严寒老人的方式独具特色。
孩子们会在新年夜为严寒老人准备食物和饮料,以感谢他带来的礼物和祝福。
一些地区还流传着迎接严寒老人的传统舞蹈和歌曲,以此庆祝他的到来。
总的来说,严寒老人故事是一种富有民间色彩的文化传承,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习俗的尊重。
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温暖和力量,将这一传统发扬光大。
通过了解严寒老人故事,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更能体会到人类对善良、美好和和谐的共同追求。
俄罗斯民间童话典型形象及其分析作者:周开妍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0年第12期内容摘要:俄罗斯民间童话作为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代代俄罗斯人民的生活缩影。
对俄罗斯民间童话进行研究,可以窥见该民族的性格特征及其形成发展过程,探究推动影响其发展的各方面因素,从而对该民族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
在中俄两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有助于规避在文化交流中因文化隔阂产生的矛盾和因刻板印象带来的误解。
关键词:俄罗斯民间童话性格特征俄罗斯民间童话是俄罗斯人民智慧的结晶,在这些童话故事里融入了俄罗斯人民对于日常生活的思考,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假、丑、恶的痛恨。
民间童话往往通过口耳相传、代代相传的方式得以存留。
在古罗斯,童话故事被官方禁止,等同于巫术和算命。
直到17世纪对待童话的态度才开始发生转变,到19世纪40年代,人们对于童话作为一种完整而独立的题材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再把童话同小说、寓言、勇士赞歌混为一谈。
根据童话故事中描写的内容、主角以及背景的不同,大致可把民间童话分为三类,即动物童话,社会-日常童话和魔幻童话。
一.动物童话动物童话大多形成于狩猎时代。
在民间童话中对动物童话的研究相对于其他两类童话较少,这类作品通常关注所描述动物的根源。
动物童话把动物拟人化,赋予他们人类的行为和思想。
可以说动物童话展现的是人与人之间乃至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动物和动物之间的关系是对人类关系的一种投射,而非模仿。
在动物童话里出现最多的几种角色依次是狐狸、狼、熊、兔子和公鸡。
(一)狐狸狐狸在俄罗斯动物童话中属于一个反派形象。
它狡猾、喜欢偷盗、善于奉承。
在童话《Колобок》狐狸遇到小圆面包Колобок先是奉承它很漂亮,又说它歌唱的好,最后成功吃到了它;在《Петушок –золотой Греб- ешок》同样也是通过称赞公鸡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在童话《Лиса и волк》中狐狸装死骗了渔夫的鱼,又欺骗狼致使狼被人追赶,最后还装作受伤趴在狼的背上吃偷来的面团;在《Лиса и козёл》中狐狸掉进了水井,欺骗山羊自己在休息把山羊也骗到了水井里从而踩着山羊离开水井,救了自己,这都体现了狐狸的狡猾。
Russian俄语面面观2020年08月20日·第16期76“傻瓜伊万”(Иван-дурак)在俄罗斯的民间传说里形象尤其突出,这位被亲切地称为“伊万奴什卡”(伊万小名)的人物,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而这种喜爱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俄罗斯人的一些民族心理。
尽管被人称为“傻瓜”,但伊万其实是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的英雄式人物。
在故事中,总有人试图欺骗他,但即便他们能得逞,结果也总是不尽如人意——伊万就是有这种不可思议的运气和创造力。
说起“傻瓜”这个词的起源,有一个与俄罗斯早期信仰密切相关的来源。
在罗斯受洗之前,信仰多神教的俄罗斯人有给孩子取假名用以欺骗邪灵的传统。
因为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只要邪灵不知道孩子的真名,就没办法加害于他。
“傻瓜”这个名字就是其中非常流行的一个,毕竟一个人都叫“傻瓜”了,邪灵也就不可能再从他身上夺走什么,这一点倒是与中国民间的“贱名好养活”思维不谋而合。
这种非常重视名字的传统在不少地区都能找到痕迹,即便在广泛信仰基督教的国家和地区,也有在驱魔时喊出魔鬼真名以驱赶的传统;我国古代也有遇到精怪需要叫出名字才能保命的传说,如《太平御览》中就有“知其名呼之者除,不知其名则死”的类似记载。
到东正教成为唯一信仰后,用“傻瓜”做假名的传统也并未消失。
十四、十五世纪之前的教堂文件中都能找到“傻瓜”这个名字,而使用它的有一部分甚至是当时受世人尊敬的人。
同时,含有“愚蠢”“傻瓜”等含义的姓氏也开始被人采用。
俄语中还有“上帝垂青傻瓜”“傻瓜能看见真理”“傻瓜天生有福”等谚语。
十七世纪以后,“傻瓜”(дурак)这个词汇的意义与现代俄语趋近,也就是“愚蠢的人”,由于传统的长子继承制,大家普遍把大儿子设定成最有经验、最聪明懂事的角色,小儿子作为最年轻的人,当然也就是记者_张影 编辑_刘薇禛平 设计_李阳傻瓜伊万与圣愚—俄罗斯民间传说(五)“傻瓜”意味着与众不同,而这并不一定是件坏事。
77“傻瓜”了,在童话故事里,伊万基本都是三个儿子中最小的那个。
中俄民间故事中的家庭伦理观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研究徐佩;常颖【摘要】民间故事是民族生活的百科全书,记录着民族传统的情感道德判断,其中处于核心位置的家庭伦理观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仍具有新鲜的活力.中俄两国民间故事历史悠久,文本丰富,承载的优秀家庭伦理观对当代社会家庭成员行为仍起到规范作用.人文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俄语专业大学生可以通过多样合理的教学设计,将中俄民间故事中共用的美好情感传递给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情感教育目的.【期刊名称】《林区教学》【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3页(P51-53)【关键词】家庭伦理观;中俄民间故事;大学生情感教育【作者】徐佩;常颖【作者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150060;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15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79.3人文精神培养是高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作为高等教育机构,高校不仅应教授学生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且要以育人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民间故事是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民族记忆与民族情感趋向的传承,其中凝练的优秀民族品行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构成民族文化的根基。
俄语专业学生在学习俄语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俄罗斯民间故事所体现的民族文化,而且可以和本民族民间故事中的民族图景进行对比,在发现差异的同时感受共有的优良品质。
家庭是民间故事的重要叙事主题,传统家庭伦理观中的正面部分对规范现代家庭成员的行为仍具有积极作用。
在教学中利用民间故事既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更可以让学生感受中俄两国家庭伦理观中倡导的优秀部分,完成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一、中俄民间故事中的家庭伦理观1.子女尽孝在俄汉民间故事中都强调子女对父母的赡养。
对父母来说,“年轻的时候孩子可以给予安慰,年老的时候可以得到孩子的帮助,而死后孩子会为他们祈福”[1]。
孝顺的孩子会因此获得奖励,如《宝马西福科—布尔科》中,三个儿子中只有最小的儿子伊万遵照父亲临终的嘱托,在父亲死后连续三天去墓地陪伴父亲,结果获得父亲所赐的宝马,借助宝马娶到公主。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解读俄罗斯魔幻童话中的先例名王鑫 东北林业大学杜林桐 东北林业大学摘 要:俄罗斯民间口头创作产生于文字诞生之前,经由一代代的口口互述流传至今。
其中,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魔幻童话故事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些魔幻童话承载了代代相传的民族精神,引人入胜且通俗生动,由其树立的童话形象演化而来的先例名亦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正确认识与应用先例名有助于促进语言学习者顺利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俄罗斯;先例名;魔幻童话作者简介:王鑫(1997.12-),女,汉,山东人,东北林业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俄罗斯语言文学;杜林桐(1998-),女,汉族,山西省临汾市人,东北林业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俄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3-110-03俄罗斯民族文化世代相传,历史悠久且内涵丰富的先例现象也由此应运而生。
俄语语言中的“先例”(“прецедент”)一词源自于拉丁语,可理解为“已有的事例或可以供后人引用和参考的事例”。
在学者Красных В. В.和Гудков Д. Б.对先例文本概念加以拓展之后,以此为基础的先例现象研究得以进一步深化。
先例名(“прецедентное имя”)作为“先例现象”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在解决跨文化交际时由于不了解先例现象而造成的阻碍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列举、阐释俄罗斯民间创作的魔幻童话故事中的先例名并由它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的影响加以分析。
一、俄罗斯魔幻童话中的经典形象魔幻童话故事是俄罗斯民间口头创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浓厚的幻想色彩,语言通俗生动,情节引人入胜。
它作为珍贵的民族文化符号,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映射出民族语言文化共同体的精神世界。
以下为其中的几位典型童话故事形象。
(1)Баба-яга(芭芭雅嘎)俄罗斯魔幻童话中“芭芭雅嘎”是典型的巫婆式反面人物,她通常独居在森林深处的茅草屋里,凶恶,残暴,是邪恶力量的代表。
俄罗斯童话的故事俄罗斯童话的故事芭雅嘎芭芭雅嘎(Baba Yaga)是俄罗斯童话故事中最常见到的人物之一。
在童话中,她常常扮演居住在用鸡腿搭建的木屋主人或者野外森林道路上守护者的角色。
不过,她可不会轻易让任何人通过。
芭芭雅嘎会测试主人公的胆量和勇气。
如果他能证明自己值得帮助,她就会按照他希望的方式帮助他完成任务,并会送上一些以后会帮助他的礼物。
除此之外,童话中还有一种很喜欢孩子的芭芭雅嘎。
通常情况下,主人公必须依靠自己的智慧从芭芭雅嘎手中逃脱。
芭芭雅嘎常常是一位上了年纪的懒惰老婆婆,她也可能会将一些“厨房工作”交给被抓来的人,而后者或因为愚蠢,或出于热心,会帮助她准备“夜宵”。
芭芭雅嘎也可以相当好斗,她可以骑在扫帚上长时间地追赶主人公。
关于芭芭雅嘎的故事还有《美人瓦西里萨》、《芭芭雅嘎与饿鬼》以及《天鹅》。
奇奇莫拉奇奇莫拉(Kikimora)是一位邪恶的精灵。
她有两个身份,但这取决于她与谁结婚。
如果与妖怪结婚,她就会成为沼泽女巫,如果嫁给家神(斯拉夫民俗中的房屋精灵),她就是房屋女巫。
在童话故事中,沼泽女巫是一个身着海藻的丑陋老女人,她的工作就是吓唬那些徒步穿越沼泽的人,诱骗游客陷入流沙,以及偷窃小孩子。
房屋女巫则完全不同,她会静静地待在自己的房间里,与丈夫不同,她很少出现在人类面前。
传说中,这样的女巫通常是溺水者的灵魂或者是在接受洗礼前就死去的孩子的灵魂。
最为人所熟知的女巫形象便是由阿列克谢托尔斯泰(Alexei Tolstoy)创作的“奇奇莫拉”。
傻瓜伊万在童话故事中,傻瓜伊万通常是一个农民家庭中最小的儿子。
他常常不经过思考就行动,而且行事随便。
其他人从不把他当回事儿。
最好的情况是,他们像对待傻瓜一样对待他,而最坏的情况则是,他们会呼来喝去地使唤他。
傻瓜伊万不喜欢工作,他不能做好甚至最简单的事情,反而总是给自己的家人和老板带来麻烦。
然而,不知何故,尽管他漏洞百出,但却总是会获得一切不可思议的帮助,并最终完成一些甚至最厉害的角色都无法完成的事情。
俄罗斯的灵魂—达吉雅娜形象浅析作者:黄玉莹来源:《速读·上旬》2017年第08期摘要:普希金称《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为“俄罗斯的灵魂”,她是始终与俄罗斯乡村紧密联系的自然精灵,也是大胆追求自由爱情的反叛者,但同时,她的一生更是女性在男权社会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下,被迫成为牺牲品的强烈体现。
关键词:达吉雅娜;人物形象;自然;反叛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以其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的成功塑造为成就,实际上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也独具魅力。
普希金称其为“我可爱的理想”和“俄罗斯的灵魂”。
别林斯基也称她为“俄国妇女的典型”。
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她是“俄国妇女的圣像”。
达吉雅娜是诗人对俄罗斯民族的深刻理解和精神探索的结晶,她已渗入到俄罗斯文化本身,属于俄罗斯文化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一、纯洁美好的自然精灵《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女主人公达吉雅娜的人物形象完完整整的取材于俄罗斯本土文化,尤其是乡村自然文明。
首先她有一个平民化的名字——达吉雅娜,这个在当年只有丫鬟们才会使用的名字,正是暗示了她生长于远离城市的乡村和淳朴的人民之中。
其次,诗人对于她的描写,对她的形容总是大自然中最见的意象连在一起的,如“怕见生人的小鹿”,“像一颗落入泥土的种子”等等。
乡村文明对达吉雅娜性格塑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她热爱这片宁静的土地,热爱这片土地上的山林,溪流,鸟雀,虫鸣。
大自然培育了她真诚善良的感情,造就了她淳朴美好的气质,即使当她后来已成为俄罗斯上流社会一位高贵的将军夫人,她依然憎恨上流社会的忙乱,梦想着乡下的一切。
除了热爱俄罗斯乡村美丽的大自然,她和劳动人民也紧密结合,她在夜里听保姆为她讲述俄罗斯的民间传说故事,她成长在传统俄罗斯家庭,保持着俄罗斯民族古老的习俗,在谢肉节里吃俄国的薄饼,打秋千,爱圆舞曲,每年斋戒两次;她相信民间的古老传说,相信梦……从这些描述可以看到,达吉雅娜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俄罗斯女孩,与本土的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她的身上,天生具备俄罗斯的风情与品质。
俄罗斯文学中的圣愚及圣愚式人物形象1. 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俄罗斯文学中的圣愚及圣愚式人物形象。
圣愚,作为俄罗斯文化中一个独特且复杂的现象,其形象在俄罗斯文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本文首先将对圣愚的传统概念进行梳理,分析其在俄罗斯文化中的起源与发展。
随后,本文将重点探讨几位著名俄罗斯作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和布尔加科夫等,如何在他们的作品中塑造圣愚形象,并分析这些形象所承载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本文还将讨论圣愚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学作品中的演变,以及这些形象如何反映和批判了俄罗斯社会的变迁。
通过这些分析,本文旨在揭示圣愚形象在俄罗斯文学中的独特价值,以及它对理解俄罗斯文化和民族心理的重要性。
2. 圣愚形象的历史背景圣愚的起源与定义:介绍圣愚(Yurodivy)这一概念在俄罗斯文化中的起源,以及它在俄罗斯东正教传统中的特殊地位。
圣愚通常被视为具有神圣疯狂或精神上的特殊状态的人,他们通过外表的愚蠢和行为的不羁来掩盖他们的精神智慧和宗教洞察力。
历史发展:概述圣愚形象在俄罗斯历史上的发展,从早期东正教时期到沙皇俄国,再到苏联时期和现代俄罗斯。
探讨在不同历史时期,圣愚形象如何反映了社会、文化和宗教的变化。
文化意义:分析圣愚在俄罗斯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包括他们作为精神导师、道德批判者和社会变革者的角色。
探讨圣愚如何成为俄罗斯民族身份和集体心理的一部分。
与其他文化的比较:将俄罗斯文化中的圣愚与其他文化中的类似形象进行比较,如西方的傻瓜圣人(Foolish Saints)或中东的苏菲派神秘主义者。
这有助于突出俄罗斯圣愚形象的独特性和普遍性。
文学中的演变:介绍圣愚形象在俄罗斯文学中的出现和演变,从古典文学作品到现代文学。
讨论不同作家如何利用圣愚形象来表达他们的艺术和哲学观点。
这个段落应该提供深入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为理解俄罗斯文学中圣愚及圣愚式人物形象的重要性奠定基础。
3. 俄罗斯文学中圣愚形象的演变俄罗斯文学中的圣愚形象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深刻的演变过程。
罗斯民间故事的主要形象
时间:2011-05-29 20:50 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点击: 212次
摘要
在俄罗斯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及民俗宝库中,有许多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形象。
这些民俗形象主要来自俄罗斯神话、童话、民间故事、寓言等,程式化和模式化程度很高,集中体现了俄罗斯民间的传统智慧、俄罗斯民族独特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
关键词
民间故事;笑话;俄罗斯语言;艺术特色
在俄罗斯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及民俗宝库中,有许多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形象。
这些民俗形象主要来自俄罗斯神话、童话、民间故事、寓言等,程式化和模式化程度很高,集中体现了俄罗斯民间的传统智慧、俄罗斯民族独特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
这些民俗形象对俄罗斯人来说是家喻户晓,但对外国人来说可能就无法完全理解。
这里以俄罗斯文化中常见的几个民俗形象为例,说明俄罗斯传统文化在现今日常生活中的传承与表现。
这里所涉及的几个民俗形象均源自俄罗斯的神话或者童话,现在都已成为俄罗斯文化中的定型形象,在现代俄语中影射各种各样的人。
(娅迎)是森林中的老妖婆,林中各种野兽的主人,亦即林中最高神灵。
在俄罗斯人的想象中,娅伽
是个询楼、消瘦的老太婆,她生着大大的、弯曲的鹰钩鼻和瘦骨嶙峋的腿。
她衣衫槛褛,住在鸡腿支撑的木屋里擅施魔法,制作各种药剂,坐在石臼里,骑着长扫帚飞来飞去。
娅迎兼具正面和反面的双重形象。
一方面,她好战斗狠,嗜血成性,在童话故事中常常掠夺孩子,并把人扔进她特制的炉子里烧熟了吃;另一方面,她又是童话中主要英雄人物的帮手,给他们指引通往科谢伊王国的道路,送给他们路上用得着的各种法宝,如有魔力的线团、梳子、石头等。
在现代俄语中,常用娅迎形容外表丑陋,性情凶悍的女性。
一女性一旦步人政治,立刻就会从美丽善良的公主变成老妖婆。
一你自己去跟这个老妖婆谈吧,她不仅长得丑,而且从来不说好话。
娅迎还可用来形容长相丑陋的老年妇女,其外貌让人联想起童话故事
中娅迎的形象;还可以指懂得某些法术或者从事巫术的老年女性。
一“我很失望”,阿纳斯塔西娅·伊万诺夫娜说道:“我一开始并不喜欢她:高个、驼背、干瘦、满头白发,活脱一个巫婆。
娅迎。
太让人讨厌了。
”
睿智的瓦西里萨或称美丽善良的瓦西里萨。
她是俄罗斯童话的主要正面女性形象。
在童话中,她或是男主人公的好帮手,或是科谢依的女俘,在故事结尾总是得到男主人公(如:伊万王子)的救助。
在瓦西里萨的形象中体现了俄罗斯女性所有的理想原型。
她是位能骑擅射的女英雄,甚至能够战胜整个军队;同时她也成为善良、温柔、深爱着丈夫的妻子(或未婚妻),她一直忠贞地等待丈夫回来或者想尽办法解救丈夫。
所以,瓦西里萨是理想化的俄罗斯女性,俄罗斯民族对女性优点的独特认识集中在她身上。
首先,她是名巧妇,无所不能。
她有着天仙般的美貌,这与她善良、温柔、忠贞、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和谐统一。
另一方面,瓦西里萨天性坚毅、果敢,充满活力,处处表现出女性的自尊,她通情达理、深谙女性处事的诀窍。
在俄罗斯人的想象中,瓦西里萨的外形特征是:体态端庄、步履轻盈,留着一条浅褐色的长辫,常穿着俄罗斯的传统长裙一萨拉凡,头戴俄罗斯女性的古老饰品一盾形头饰。
在现代俄语中,美貌的女性常被称为瓦西里萨,她极有可能不仅美貌,而且充满智慧,二者在其身上有机地统一起来。
如:一是的,我们将军的女儿真是非凡:既美丽,又聪明,简直就是睿智的瓦西里萨。
一在童话中傻子伊万总能找到自己睿智的瓦西里萨,而在现实生活中,天仙般的少女瓦西里萨往往落到傻瓜伊万手里。
严寒老人,常出现在俄罗斯的童话中及与冬天节日相关的各种仪式上,如圣诞前夜给“严寒”备餐的宗教仪式。
据说,这与俄罗斯人对祖先的崇拜有关,所以称其为严寒老人。
在涅克拉索夫的抒情长诗((严寒,通红的鼻子)))中,严寒老人的形象得到充分反映。
与西方传
统中的圣诞老人一样,俄罗斯的“严寒老人”也是与圣诞节和新年有关的童话人物。
俄罗斯人认为,严寒老人的故乡在俄罗斯古城乌斯丘克,现在这座美丽的古城已成为俄罗斯的冬季旅游圣地。
据说,严寒老人体型高大,留着长长的、雪白的胡子,总是面带微笑,非常慈祥,而最典型的是他绊红的脸颊与通红的鼻子。
他穿着长至脚躁的长袄,一般是红颜色的,配有白色的皮毛。
头上、手上戴着同样颜色的皮帽与大手套,脚蹬毡靴。
严寒老人手执巨大的银质手杖,背着颜色鲜亮的大口袋,带来新年礼物。
至今,在俄罗斯仍然有借助严寒老人赠送新年礼物的传统。
一般是由成年人穿着严寒老人的服装,贴上白胡须装扮而成。
另外,俄罗斯的严寒老人还有一个孙女叫“雪姑娘”。
在现代俄语中严寒老人可用来形容具有与严寒老人相似外表的人。
如:
一“您好!我是伊万·彼得罗维奇”,—老人向我伸出布满皱纹的手。
他有着一张严寒老人般令人感觉熟悉的面孔,就好像已在隔壁单元里居住了三十多年。
当我喝咖啡的时候,卡门出现了:她的脸上睡意犹存,披着蓬松的长发。
她告诉我说:“早上你的一个长着大胡子的熟人找过你”。
“长着大胡子?该不会是严寒老人吧?”卡门笑了起来。
俄罗斯人还喜欢把同时给许多人带来意外礼物与惊喜的人称作严寒老人,尤其是在新年期间。
一天哪!你给所有的人都带来了礼物?!太谢谢了!你简直就是严寒老人!
长生不老的科谢伊是个高个儿头、干瘪、吝音、心肠恶毒的老头。
他是俄罗斯,也是东斯拉夫各民族童话故事中的主要反面人物。
科谢伊虽然长生不老,但只要找到他的命根,他依然可以被征服。
据说,他的命根被层层秘藏:在海洋中有一座岛屿,岛屿上有一棵橡树,橡树上挂着一只箱子,箱子里有一只兔子,兔子里有一只鸭子,鸭肚里有一颗蛋,蛋里有一根针,科谢伊的命就在针尖上。
科谢伊住在遥远的天边,具有邪恶的法力,拥有巨大的权与财富。
在大部分童话中,他掳掠主人公的妻子(未婚妻)到自己的王国,而她们想尽办法刺探能致其于死地的秘密,并最终将秘密告知解救者,科谢伊最终被征服。
现在,俄罗斯人常借助科谢伊的形象形容骨瘦如柴的人(或动物),如:
我说:“我看不得碎麦米粥”!但妈妈喊道:“看看你瘦成了什么样!简直与科谢伊一模一样!吃,你应该长胖一点”。
一没有一个纯种猫的主人愿意看到自己的宠物瘦得像长生不老
的干巴老头儿科谢伊似的。
科谢伊的形象还用来形容不会受到致命伤害,甚至在生命危急时刻也能幸免于难的人。
一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人都能够被消灭。
但沙米尔·巴萨耶夫(车臣非法武装头目—作者注)好象长生不老的科谢伊,是杀不死的。
打
死沙米尔,可他的魂魄会附在另一个躯体上。
“科谢伊”还可指极其吝音的人。
一他呀,吝音得出奇,是我们这儿的科谢伊,为一个卢布都能去上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