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5
《中古欧洲社会》本课主要讲述了西欧等级制度的形成、特点;基督教会在西欧的影响;西欧封建城市的重新兴起和东罗马帝国的兴衰。
认识到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拜占廷帝国的灭亡说明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弱。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的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欧封建社会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培养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拜占廷帝国的灭亡说明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弱。
【教学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教学难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意义;拜占廷帝国衰弱的原因。
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一、导入新课展示地图《古代罗马》和《罗马帝国的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知识,为新课做准备。
教师在介绍后,随着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的社会状况如何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吧,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1.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政治)教师:法兰克人原来居住在莱茵河下游,后来纷纷进入罗马帝国定居。
486年,法兰克人在部落首领克洛维率领下,在今天的法国北部打败了罗马帝国的残余势力,奠定了法兰克国家的基础。
后来,克洛维接受了基督教,在基督教会的支持下,他大举扩张势力,最终统一了法兰克人各个部落。
统一后的法兰克王国,凭着强大的国力,大肆扩张,终于成为西欧最强大的国家。
但是,克洛维死后,他的子孙们分崩离析,互相混战,大大削弱了王权的力量。
国王因为政治经济的削弱,不得不于8世纪颁布赦令,承认地方大贵族在内战期间获得。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课件一、中古欧洲社会概述中古欧洲是指从公元5世纪至15世纪的欧洲历史时期,同时也是欧洲中世纪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欧洲社会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和发展。
中古欧洲社会是农耕社会为主导,封建主义和天主教教会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二、农耕社会的特点中古欧洲社会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
在这个时期,农业是欧洲人民的主要生活方式和经济基础。
农耕社会的特点包括:1.农业生产:农耕社会以种植和畜牧为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
农民在耕地上种植作物,同时也饲养家畜来获取食物和其他农产品。
2.村庄组织:农耕社会中,人们主要居住在村庄中,通过合作来组织劳动,共同经营土地。
村庄是农民社会和文化交流的中心。
3.农民的地位:农民在中古欧洲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他们是社会的基础和经济支柱。
农民在社会中享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受到封建领主的控制和剥削。
三、封建主义的兴起封建主义是中古欧洲社会的一大特点,它是一种基于领主与农民之间的地主-佃农关系的社会组织形式。
封建主义的特点包括:1.封建体系:封建主义建立了严格的封建体系,领主拥有土地和政治权力,而农民则以佃农身份依附于领主。
农民为领主提供劳动力和农产品,领主则保护农民并提供土地给他们耕种。
2.封建领主:封建领主是封建体系中的核心,他们是土地的主人,掌握着政治和经济权力。
封建领主通过对农民的剥削和控制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3.依附关系:在封建社会中,农民与领主之间建立了一种依附关系。
农民依附于领主,为领主提供农产品和劳动力,而领主则保护农民,并提供土地和其他生活所需。
四、天主教教会的影响在中古欧洲社会中,天主教教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社会和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天主教教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统治权力:天主教教会在中古欧洲社会中拥有巨大的统治权力。
教会控制着大部分的财富和土地,并且对社会和政治事务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会的高层担任着世俗权力的职务,对统治进行控制和影响。
2.文化传播:天主教教会是中世纪欧洲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和保护者。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等基本史实。
2、通过分析西欧封建社会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学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奴隶社会被封建社会取代是人类的进步。
【重点与难点】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难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及其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的原因。
【教学流程】问题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罗马历史发展的线索。
2、师指出:5世纪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封建制度逐渐确立和发展。
组织新授: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1、引导学生阅读探究,并作标识。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许多王国,其中最强大的是––––––。
后来,在法兰克王国的基础上,建立了———、———,———等国。
欧洲的封建制度不断发展起来。
2、说一说,查理•马特采邑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3、结合“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说一说西欧等级制度的特点。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4、谈谈: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回答后指出,在整个中古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1、阅读课文探究:①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时间和著名城市。
②了解随着城市的发展,阶级冲突日益尖锐。
2、说一说,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
投影:图片《欧洲封建社会城市一角》《清明上河图》,然后回答P31动脑筋。
三、拜占庭帝国的灭亡1.师指出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
2.结合:“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图,让学生欣赏和感受拜占庭帝国的辉煌。
3.说一说,拜占庭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4.议一议,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弱)【课堂小结】西罗马帝国在公元5世纪灭亡之后,世界历史进入中古时期,在中古欧洲社会,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城市的产生与基督教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极大,而作为古代西方文明的继承者—拜占庭帝国的衰弱,则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世界历史》上册第五课《中古欧洲社会》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的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等史实。
2、思考探究综合归纳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有哪些特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怎样?西欧市民阶级怎样形成?拜占廷帝国为什么灭亡?西欧市民阶级的形成有什么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约1 000年,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在当时都显示出先进性;拜占廷帝国的灭亡说明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弱。
二、教学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三、教学难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意义;拜占廷帝国衰弱的原因。
四、教法: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五:学法:创设情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阅读资料、课堂辩论。
六、教学过程:1、【激趣引入、提出问题】:在学习本课具体内容前,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希腊、罗马历史的主要内容, 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是西欧奴隶社会历史结束的标志。
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许多王国,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后来,在法兰克王国的基础上,建立了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等国。
欧洲的封建制度不断发展起来。
由此导入新课2、【合作探究、总结规律】:教材以查理·马特改革为例,介绍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哪些特点?(查理·马特的采邑制改革,是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
领主有责任保护附庸,附庸也有义务效忠,随时去前线作战,这样大大提高了国家的战斗力。
)教师,引导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国王、封建主和基督教会通过层层采邑分封建立起依次互为主从的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
但是,附庸只效忠于直接的领主,对于其他领主包括更高级的领主,则不必承担什么义务。
丰城初中课堂自主学习指导纲要学习内容:第五课中古欧洲社会九年级历史科目第 2周日期:2012.9【目标定向】知识目标:知道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和教会的地位和影响能力目标:通过学会教会的作用,培养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分析教会在政治、经济、思想上的统治及影响,认识到教会的黑暗。
【学生先学】1.查理马特改革(时间、地点、结果)2.罗马教廷的影响3.西欧诚实重新兴起的背景及影响(从经济、政治方面)4.拜占庭帝国的建立及灭亡【合作探究】(1)如何理解西欧封建社会流行的一条常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2)为什么说西欧的天主教会是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3)想一想:他们谁说的更有道理?【点拨拓展】1.明确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社会历史结束,封建制度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到9世纪开始确立。
而中国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进入了封建社会,比欧洲早约1000年。
2.查里.马特的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等级制度,国王把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大建主把土地分封给小封建主。
逐级分封的结果,形成了以国王为首,贵族依公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之次序互为主从的封建等级,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权力也只限于自己的领地内,甚至无权管辖一个不直接隶属他的小封建主。
正如西欧封建社会流行的一则规矩所说“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3.理解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经济方面,城市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
政治方面,那些拥有自由和自治权利的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它们与王权联合,共同对付大贵族。
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思想文化方面,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当堂检测】1.关于中古亚欧文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封建制度确立B 国王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C 基督教是西欧封建通知的精神支柱D 查理.马特实行采邑制2.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在于()A 推动了BCD【反馈评价】。
九上历史 LS-14-09-05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编写:吴忠亲审核:万方宁时间:2014-9-22班级组别组名姓名___________【学习目标】1、以法兰克王国为例,了解西欧社会的特点。
2、知道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了解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历史意义。
3、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拜占廷帝国的衰落。
【重、难点】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地位、灭亡。
难点:分析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以及它给我们今天留下的启示。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启发引导【自主学习】(A级)知识点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1、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
2、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进行了改革。
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形成了严格的。
3、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和成为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知识点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4、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为摆脱封建主剥削取得自治权,城市居民进行了斗争,如起义。
5、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促进了阶级的形成,为兴起准备了条件。
知识点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6、拜占廷帝国就是帝国。
15世纪中期,拜占廷帝国被所灭。
【问题探究】(B级)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课文回答问题:材料一:“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拜占廷帝国以其保存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
作为希腊罗马文明的继承者和保存者,加之位于亚欧两洲交界处的优越地理位置,拜占廷保持了帝国的稳定与繁荣。
当时的西欧人为拜占廷有如此壮丽的城市而倍感惊讶,他们认为这就是天堂!”材料二:“拜占廷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
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
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