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井底车场及硐室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06.50 KB
- 文档页数:13
煤矿井下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煤矿是一种充满危险的工作环境,矿工们在井下工作时面临着各种潜在的危险。
因此,对于煤矿井下的危险源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全面的风险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煤矿井下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并提供了相应的方法和工具。
一、煤矿井下危险源识别煤矿井下存在着多种潜在的危险源,包括但不限于爆炸、坍塌、有害气体、火灾等。
为了识别这些危险源,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工作场所考察:对煤矿井下的工作场所进行详细考察,包括巷道、井筒、采煤工作面等。
通过观察现场情况,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2. 设备检查:对煤矿井下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查看是否存在故障、损坏或不安全的情况。
特别注意一些关键设备,如通风系统、电气设备等。
3. 资料分析:仔细阅读相关的煤矿安全资料和历史事故分析报告,从中总结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进行针对性的识别。
二、煤矿井下风险评估在对危险源进行准确识别后,下一步是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的目的是确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风险。
以下是进行煤矿井下风险评估的一般步骤:1. 识别潜在风险:根据危险源的特点和煤矿井下实际情况,识别可能存在的各类潜在风险,如火灾、爆炸、坍塌等。
2. 评估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等级评估矩阵进行评估,将风险划分为不同等级,如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
3. 评估风险后果:确定风险事件发生时可能造成的后果,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影响等。
4. 评估风险可能性:根据相关数据和经验,评估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如频率、概率等。
5. 制定应对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
三、煤矿井下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的工具为了更好地进行煤矿井下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可以使用一些专门的工具辅助完成,如:1. 安全巡查表:利用安全巡查表对煤矿井下的工作场所和设备进行巡检,记录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以及相应的风险等级。
2. 风险评估矩阵:创建风险评估矩阵,根据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将风险划分为不同等级,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比较各类风险。
煤矿辨识评估安全风险
煤矿辨识评估安全风险是指对煤矿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以下是进行煤矿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的一般步骤:
1. 收集信息:收集与煤矿相关的全部信息,包括地质构造、矿山设备、作业方式以及历史安全记录等。
2. 辨识风险源:通过对煤矿地质和矿山设备的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源,如崩塌、坍塌、爆炸、火灾、漏瓦斯等。
3. 评估风险等级:根据风险源的严重程度和概率,对每个风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风险等级,一般可以采用风险矩阵或风险评估模型进行评估。
4. 识别风险影响因素: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因素,包括作业工艺、人员素质、管理措施、应急救援能力等,了解其对风险大小的影响。
5. 制定管理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和制度措施,以减少煤矿安全风险。
6. 监督和改进:建立监督机制,定期对煤矿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通过对煤矿进行辨识评估安全风险,可以提高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工的安全。
地下矿山安全风险分级评分表摘要:一、地下矿山安全风险分级评分表的概述二、地下矿山安全风险分级评分表的具体内容1.评分标准2.评分方法3.评分表的使用三、地下矿山安全风险分级评分表的意义和作用正文:地下矿山安全风险分级评分表是一种用于评估地下矿山安全风险的工具,通过对矿山的安全风险进行量化评分,以等级形式体现,从而为矿山企业提供安全风险管理的依据。
一、地下矿山安全风险分级评分表的概述地下矿山安全风险分级评分表是根据我国地下矿山的实际情况和安全生产法规制定的,主要包括了矿山安全风险的各个方面,如矿井结构、地质条件、矿井水文、通风系统、提升运输、采矿方法、爆破作业等。
通过对这些方面进行评估,可以全面掌握矿山的安全生产风险。
二、地下矿山安全风险分级评分表的具体内容1.评分标准:评分标准是根据我国相关的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制定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评分标准通常包括四个等级,即低风险、中等风险、高风险和极高风险。
2.评分方法:评分方法一般采用专家评分法,由具有相关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员对矿山的安全风险进行评分。
评分人员通常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以确保评分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3.评分表的使用:评分表的使用需要结合矿山的实际情况,对矿山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评估。
评分结果可以作为矿山企业安全风险管理的依据,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安全措施,提高矿山的安全生产水平。
三、地下矿山安全风险分级评分表的意义和作用地下矿山安全风险分级评分表的制定和使用,对于提高我国地下矿山的安全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评分表,可以量化矿山的安全生产风险,为矿山企业提供科学的安全管理依据,帮助企业更好地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矿井安全作业风险评估
矿井安全作业风险评估是对矿井作业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和风险进行认识和评估,以确定适当的控制措施和应对方案,以确保矿井作业的安全性。
风险评估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识别危险源:对矿井作业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源进行全面的识别,包括物理危险、化学危险、生物危险以及作业工艺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潜在的危险源。
2. 评估风险等级:通过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引发的事故的风险等级,一般将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评估风险等级的方法可以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包括专家评估方法、事故统计法、风险图表法等。
3. 评估风险影响:评估事故发生后可能对人员、设备、环境等造成的影响,并确定其可能引发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环境污染等。
4. 制定控制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控制和管理控制。
技术控制包括改进设备、改进工艺、提高自动化程度等;管理控制包括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提供培训教育、建立应急预案等。
5. 风险监控和改进: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对已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矿井安全作业风险评估是矿井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识别和评估可能的危险和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应对方案,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矿井事故的发生,保障矿井作业的安全。
矿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矿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是通过对矿井工作环境、设备设施、作业流程和人员行为等方面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识别,确定潜在的安全风险,并评估其可能的后果和发生概率。
矿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的目标是早期发现和控制潜在的安全风险,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辨识评估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包括矿井的设计图纸、设备设施的技术参数、作业流程和标准、事故记录等。
2. 工作场所分析:对矿井工作环境进行详细考察,包括地质条件、气象条件、地下水位、通风状况等。
3. 设备设施分析:对矿井的主要设备设施进行评估,包括矿井井筒、运输设备、排水设备、通风设备等,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4. 作业流程分析:对矿井的作业流程进行分析,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点,包括作业步骤、操作规程、人员配备、检修维护等。
5. 人员行为分析:对矿井内的人员行为进行观察和评估,包括工人的工作习惯、安全意识、工作纪律等,发现可能存在的行为不当的情况。
6. 风险评估: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对各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可能的后果和发生概率,并对风险进行分类和排序。
7. 制定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改善设备设施、优化作业流程、加强人员培训等,以减少风险的发生。
通过矿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可以及早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避免可能的事故发生,保障矿工的安全生产。
煤矿安全风险等级公示牌时限规定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就是首先对煤矿所有的风险进行辨识,然后进行分级,再针对不同风险和危害级别制定具体的防控措施进行管理。
一、风险的辨识辨识风险和风险点的名称、位置、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
目的是对风险及风险点进行分级,同时提出管控措施,使风险及风险点在企业的可控范围内,不至于演变成为隐患,从而杜绝事故的发生。
1、煤矿的风险主要有:水、火、瓦斯、顶板、煤尘、冲击地压、提升运输、中毒、窒息、车辆伤害等。
2、煤矿的风险点:产生风险的场所、位置、区域、设备,例如:炸药库、提升机房、水泵房、采煤工作面、井底车场、井下机电硐室、采煤设备、空压机、通风设备等。
3、常用的安全风险辨识方法:1)询问交谈2)现场观察3)查阅有关资料4)获取外部信息5)工作任务分析6)安全检查表4、常用的风险点排查方法:1)按事故类型排查2)按专业工种排查3)按业务流程排查4)按部门或场所排查5)按相关标准排查5、根据排查情况列出安全生产风险点清单二、风险分级1、分级的原则:按照可能性和事故的后果即事故损失(人、财产、环境的损失)来分级。
2、分级的种类:针对企业管理需要可分为低风险、一般风险、中等风险、重大风险。
3、分级的目的:针对不同的风险等级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
4、分级的方法:1)头脑风暴法2)情景分析法3)检查表法4)预先危险分析法5)风险矩阵法6)因果分析法7)故障树分析法8)事故树分析法5、煤矿安全风险辨识评估1)建立矿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体系,明确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管理部门。
2)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年度辨识评估。
每年底矿长组织开展年度风险辨识,重点对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专项辨识评估。
以下情况,应进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新水平、新采(盘)区、新工作面设计前;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启封火区、排放瓦斯、过构造带及石门揭煤等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连续停工停产1个月以上的煤矿复工复产前;本矿发生死亡事故或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或所在省份煤矿发生重特大事故后。
矿山安全风险评估标准
矿山安全风险评估标准是指用于对矿山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的一套指标、方法和流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矿山安全风险评估标准:
1. 矿山气体监测标准:用于评估矿山中各种有害气体浓度的标准,包括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等。
2. 矿井地质条件评估标准:用于评估矿山地质情况对矿井稳定性和地质灾害风险的影响。
3. 矿井排水评估标准:用于评估矿井排水方案的合理性和排水装置的性能,以减少矿井涌水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风险。
4. 矿山通风评估标准:用于评估矿山通风系统的效果和通风装置的性能,以保证工作面空气流通和防止瓦斯积聚引发事故。
5. 矿山爆破评估标准:用于评估矿山爆破活动的安全性和爆破装置的性能,以降低爆破事故风险。
6. 矿山工作面支护评估标准:用于评估矿山工作面支护设施的稳定性和支护装置的性能,以防止工作面垮塌和顶板事故。
7. 矿山安全管理评估标准:用于评估矿山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以提高矿山的安全管理水平。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矿山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实际评估中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更为详细和具体的标准。
地下矿山安全风险分级评分表
一、地下矿山安全风险概述
地下矿山开采过程中,安全风险始终如影随形。
为了更好地识别、评估和管理这些风险,我国制定了一套地下矿山安全风险分级评分表,旨在提高矿山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
二、地下矿山安全风险分级评分表的制定背景与意义
随着我国地下矿山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矿山安全事故日益引起广泛关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地下矿山安全风险分级评分表,以便于矿山企业更好地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提高矿山安全管理水平。
三、地下矿山安全风险分级评分表的具体内容
1.矿井概况:包括矿井名称、地理位置、矿区范围、矿井规模等。
2.矿井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包括地质构造、矿岩性质、开采方法、采矿工艺等。
3.矿井安全设施与安全管理:包括通风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应急救援设施等。
4.矿井生产状况与事故历史:包括矿井生产能力、实际产量、事故类型、事故频率等。
5.矿井环境影响:包括地表沉陷、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四、如何应用地下矿山安全风险分级评分表
矿山企业应根据评分表的内容,逐一评估矿山的各项风险因素,并给出相
应的评分。
然后,将各项评分加总,得到矿山的总体安全风险评分。
根据评分结果,可以将矿山划分为不同风险等级,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五、地下矿山安全风险管理的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矿山安全意识的提高,地下矿山安全风险管理水平也将不断提高。
未来,矿山企业应继续完善安全风险分级评分表,加强矿山安全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提高矿山安全管理水平,确保矿工生命安全。
收稿日期 2020-11-28作者简介 闫根智(1970—),男,山西汾阳人,2011年毕业于中北大学,本科,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现从事煤矿安全管理。
龙山煤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风险管控措施闫根智(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龙山煤业有限公司,山西 汾阳 032200)摘 要 针对龙山煤业生产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对地面土建和安装工程、井下基建开拓掘进作业区域及其他人员密集地点的安全风险进行辨识。
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对辨识范围内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分级,共辨识出9类147个地点的安全风险,并从管理和技术的角度提出了风险管控措施,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理体系;技术措施中图分类号 TD79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005-2801.2021.03.073Safety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and Risk Control Measures in Longshan Coal IndustryYan Genzhi(Shanxi Coal Transportation and Marketing Group Longshan Coal Industry Co., Ltd.,Shanxi Fenyang 032200)Abstract : In view of the potential safety risks existing in the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Longshan Coal Industry, the safety risks of ground civil engineering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underground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tunneling operation area and other densely populated places are identified. The safety risks within the identified scope are assessed and graded by using the risk assessment method of operation conditions, and a total of 147 safety risks of 9 categories are identified. The risk control measures are propo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which provides a guarantee for mine safety production.Key words : security risks; identification assessment; management system; technical measures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1-4],查找煤矿存在的重大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管控措施,可以实现提前预控、防范和遏制重大事故发生,有效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建设。
石湖矿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标准2018年4月20日目录第一章安全风险辨识 (1)第一节安全风险辨识原则 (1)第二节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围 (1)第三节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等级标准 (1)第四节安全风险因素 (2)第五节安全风险辨识 (5)第二章安全风险评估 (15)第一节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15)第二节安全风险评估 (19)第三章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25)第一节瓦斯灾害管控措施 (25)第二节火灾防治管控措施 (29)第三节顶板灾害防治管理措施 (31)第四节支护设备(支柱)防治管控措施 (34)第五节其他类灾害防治管控措施 (35)第一章安全风险辨识第一节安全风险辨识原则以重大危险源为重点,突出对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及提升运输系统等容易引发重特大事故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建立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采取有效管控措施,切断风险转变为隐患的链条,防范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第二节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围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围主要包含51000工作面范围内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及运输等系统等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重大危险因素。
第三节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等级标准在“煤矿安全风险管控”辨识标准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标准、规范确定的重大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标准,结合我矿实际,制定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标准,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A类、Ⅰ级)、较大风险(B类、Ⅱ级)、一般风险(C类、Ⅲ级)和低风险(D类、Ⅳ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其中:一、重大风险(A类、Ⅰ级、红):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主要系统损坏的.二、较大风险(B类、Ⅱ级、橙):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但不会降低主要系统性能或损坏的.三、较大风险(C类、Ⅲ级、黄):是指不会造成人员伤害,但会降低主要系统性能或损坏的。
四、一般风险(D类、Ⅳ级、蓝):是指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主要系统损坏的。
第四节安全风险因素一、瓦斯:矿井属于瓦斯矿井.根据2016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证书结论,本矿绝对CH4涌出量为1.85m3/min,相对CH4涌出量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