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维修:电磁炉屡烧功率管 (精华)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8
电磁炉屡烧功率管引言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加热的厨房电器,它具有高效、快速和安全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商业厨房。
电磁炉的核心部件是功率管,它负责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并通过加热盘传导给锅具。
然而,有时电磁炉会出现功率管屡烧的问题,这给用户带来不便和经济损失。
本文将对电磁炉屡烧功率管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原因分析过载使用一些用户在使用电磁炉时会过载使用,即在功率管的额定功率范围之外运行。
由于功率管的工作温度受电流大小的限制,超过额定功率范围使用电磁炉会导致功率管温度升高过快,从而加速功率管的老化和损坏。
长时间高温工作某些用户在使用电磁炉时,经常选择长时间高温烹调,使得功率管长时间处于高温工作状态。
长时间高温工作会导致功率管的温度超过设计温度,使其老化速度加快,从而增加功率管屡烧的风险。
使用不合格的锅具功率管通过加热盘将热能传导给锅具,而锅具的材质和结构对于功率管的散热和传导非常重要。
如果用户使用不合格的锅具,如底部不平整、导热性差的锅具,将增加功率管的工作负荷,易引起功率管过热,从而造成屡烧现象。
空载工作有些用户习惯在没有放置锅具的情况下,将电磁炉调至任意档位进行空载工作。
空载工作会导致功率管无法通过加热盘将热量传给锅具,导致功率管过热,增加了功率管屡烧的风险。
解决方法合理使用用户在使用电磁炉时应遵循电磁炉的使用规则,不要超过功率管的额定功率范围。
当需要长时间高温烹调时,可以适当调低档位,减小功率管的工作负荷,减少功率管屡烧的风险。
选择合适的锅具选择合适的锅具对于减少功率管屡烧问题非常重要。
合适的锅具应具有平整的底部和优良的导热性能,能够有效传导功率管产生的热量。
同时,锅具的尺寸应与电磁炉的加热盘匹配,以充分利用功率管的热能,减少功率管的负荷。
避免空载工作用户应尽量避免在没有放置锅具的情况下对电磁炉进行空载工作。
空载工作会导致功率管无法通过加热盘散发热量,使功率管温度升高速度加快,增加功率管屡烧的风险。
电磁炉屡烧功率管的八大原因在电磁炉的维修中,功率管的损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若没有查明故障原因就贸然更换功率管,会引起再次损坏,笔者在电磁炉的维修中经过不断摸索和总结,归纳出损坏功率管的八大原因,供同行们参考。
原因一:0.3uf/1200v谐振电容,5uf/400v滤波损坏或容量不足。
在电磁炉中,若0.3uf谐振电容,5uf滤波电容容量变小,失效或特性不良,将导致电磁炉LC振荡电路频率偏高,从而引起IGBT管的损坏,经查其他电路无异常时,我们必须将这两个电容一起更换。
原因二:IGBT管激励电路异常振荡电路输出的脉冲信号不能直接控制IGBT管饱和,导通,截止,必须通过激励电路脉冲信号放大来完成,如果激励电路出现问题,高电压就会加到IGBT管的G极,导致IGBT管瞬间击穿,常见为驱动管S8050,S8550连带损坏。
原因三:同步电路异常同步电路在电磁炉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加到IGBT管的G极上的开关脉冲前沿与IGBT管上的VCE脉冲后沿同步,当同步电路工作异常时,导致IGBT管瞬间击穿损坏。
原因四:18V工作电压异常在电磁炉中,当18V工作电压异常时会使IGBT管激励电路,风扇散热系统及LM339工作异常,导致IGBT管上电瞬间损坏。
原因五:散热系统异常电磁炉工作在大电流状态下,其发热量大,如果散热系统出现故障会导致IGBT管过热损坏。
原因六:单片机异常单片机内部异常会因工作频率异常而烧毁IGBT管原因七:VCE检测电路异常VCE检测电路将IGBT管的集电极上的脉冲电压通过电阻分压,取样获得其取样电压,此电压变化的信息送人CPU,CPU监测该电压的变化,发出各种相应指令,当VCE检测电路异常时,VCE脉冲幅度值超过IGBT的极限值,从而导致IGBT 的损坏原因八:用户锅具变形或锅底凹凸不平在锅底产生的涡流不能均匀的使变形的锅具加热,从而锅底温度传感器检测失常,CPU 因检测不到异常的温度而继续加热,导致了IGBT 的损坏。
电磁炉一开机就烧功率管和保险,换上以后还是烧,请问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更换?•采纳率:40% 10级 2013.06.191、开机烧保险。
①首先将电磁线盘的接线脚断开换上保险管,测量电容C102两端电压,一般桥式整流的直流输出电压为220V-300V,如无电压或继续烧保险,判断为桥式整流块坏。
分析原因:如果整流桥击穿,则220V交流直接短路。
②C102两端有电压,判断为IGBT坏,换上后故障排除。
分析原因:C102两端有电压,说明桥式整流的直流输出正常,如果IGBT的两个输出脚击穿,则相当于直流短路。
③桥流桥及IGBT都没有坏,但依然烧保险,IA8316S集成块坏,换上后故障排除。
分析原因:由于TA8316S输出的脉冲角度过大,导致IGBT出现过载现象2、风机不工作①拨掉风扇FAN插线排,检测有无12V供电,如有,则风扇电机坏。
分析原因:电源正常,通常风扇电机为短路或断路。
②FAN插线排无12V电压,驱动三极管Q703发射极击穿,换上Q703,故障排除。
分析:当Q703都没有坏,集成块IC4坏,换上IC4集成块,故障排除。
③风扇电机及Q703都没有坏,集成电路块IC4坏,换上IC4集成块,故障解除。
分析原因:如果集成电路块IC4的第7脚无高电平输出,那么Q703的发射极没有偏置电压,Q703的集成极依然无法导通,供电处于断路状态。
现象3、开机*作显示均正常,但不加热。
①测量TA8316S的第③脚有无18V电压,如无,可检查Q201有无击穿、ZD201有无击穿,如有击穿换上后故障排除。
分析原因:如果TA8316S的第③脚无18V电压,故障点应在供电电源串联稳压电路,所以必须先检查构成串联稳压电路的基本部件。
②TA8316S的第③脚有18V电压,故障应在IC3集成块TA8316S,换上后故障排除。
分析原因:LED板显示及*作正常,说明电脑控制电路基本正常,不烧保险,说明高压板基本正常,只是由于TA8316S无脉冲输出至IGBT控制极,IGBT无法导通。
电磁炉老烧IGBT管故障维修分享故障现象:一台尚朋堂牌H3601型电磁炉插电无反应。
分析与检修:通过故障现象分析,说明电源电路未工作。
拆开外壳后察看,发现12A保险丝(熔丝管)已炸裂,说明有过流现象。
在路检测时,发现功率管IGBT(FGA25N120)的3个引脚间的阻值几乎为零,说明IGBT已短路损坏。
从PCBA中脱开IGBT的引脚,检测整流桥堆等元件正常,以为这个问题很简单,估计就是IGBT损坏所致,更换坏件即可排除故障。
但更换FGA25N120、12A保险丝后通电试机,就见机内一闪,随着“啪”的一声,保险丝又炸裂了,怀疑IGBT再次损坏。
经检测,果然IGBT又击穿损坏,感觉碰到了一个“硬茬”。
仔细检查后,发现这次损坏的器件除了保险丝、IGBT外,还有IGBT旁的一支电阻,它已完全烧黑,看不清楚阻值。
察看线路,发现该电阻是IGBTG极所接的限流电阻,所以怀疑驱动电路异常。
在线检测,发现驱动管S8050、S8550损坏。
因不清楚功率管栅极串接电阻的阻值,在没有深入学习同类产品电路原理的情况下,想到某些音响功放电路中,场效应功率管栅极所串电阻的阻值多小于1kΩ,所以随意的取了个折中值,用一只470Ω/0.25W电阻更换后,并参考了同行的经验,同时更换了5μF、0.3μF这2只高压电容。
检查无误后通电试机,整机恢复正常。
由于对电磁炉的工作原理一知半解,感觉300V供电滤波电容的容量仅为5μF,好像有点太吝啬了,应适当加大容量。
因此,画蛇添足的在5μF电容两端并接一支同规格的高压电容,以提升电源的稳定性。
结果,悲剧再次上演,保险管居然又爆了。
检查后,发现新加的5μF高压电容居然焊错位置,焊接到0.3μF电容两端,这意味着谐振电容的容量变成了5.3μF。
心里暗暗叫苦,IGBT肯定又烧了,复查后确认IGBT、保险丝损坏。
更换功率管和保险丝,并确认新增的5μF电容是和原有的电容并联后试机,心想这次损坏应是个意外。
电磁炉开机烧功率管简介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家用电器。
在电磁炉的结构中,烧功率管是起到控制和调节电磁炉供电功率的关键组件之一。
本文将介绍电磁炉开机烧功率管的工作原理、结构和性能特点。
工作原理烧功率管是电磁炉中用来控制功率的重要元件。
在电磁炉工作时,电源电压经过变压器的升压输出,经过整流电路后,输出的直流电压通过烧功率管供给给电磁线圈。
烧功率管通过自己的导通和关断来控制电磁线圈中的电流大小,从而实现对电磁炉供电功率的调节。
具体来说,当电源电压经过整流电路输出后,传感器将电流和电压信号传递给控制芯片。
控制芯片根据电磁炉的工作状态和温度要求,产生相应的信号来控制烧功率管的导通和关断。
烧功率管的导通和关断是通过控制其输入端的触发电流来实现的。
当触发电流达到一定值时,烧功率管将导通;当触发电流降低到一定值以下时,烧功率管将关断。
通过调节烧功率管的导通和关断时间比例,可以控制电磁线圈中的电流大小,从而控制电磁炉的供电功率。
结构烧功率管通常采用双电电流触发方式,其结构包括下面几个主要部分:1.主触发单元(MT1):主触发单元是烧功率管的输入端,用于接收控制芯片输出的触发电流。
2.功率单元(ANODE、CATHODE):功率单元是烧功率管的主要导电部分,承担着控制电磁线圈电流的重任。
3.热敏二极管(G、K):热敏二极管用于提供过热保护功能,当烧功率管温度过高时,热敏二极管将导通,触发控制芯片产生保护信号,断开烧功率管的触发电流,以保护烧功率管和电磁炉的安全。
性能特点烧功率管作为电磁炉的核心部件之一,具有以下几个性能特点:1.高可靠性:烧功率管采用优质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工作寿命。
2.快速响应:烧功率管具有快速响应的特点,可以根据电磁炉的工作要求进行实时的功率调节。
3.高效率:烧功率管具有高效率的特点,通过精确的功率调节,可以使电磁炉在最佳工作状态下运行,达到更好的加热效果。
电磁炉屡烧IGBT的几大原因作者:lxc0713 2011-06-24 09:58 星期五晴一:LC并联的回路中振荡电容,大多用0,24UF/1200V。
0。
27UF/1200V。
0。
3UF/1200V。
0。
33UF/1200V等,漏电,干枯,变质可引起爆管。
二:直流300V滤波电容,大多用5UF/275,8UF/275V,10UF/275V,4UF/275,4。
5UF/275。
{本人在前段时间修一台乐华电磁炉是使用的4UF/275V的滤波电容。
在苏泊尔电磁炉见到过4。
5UF/275V的滤波电容。
}漏电,干枯,变质可引起爆管。
三:PWM脉冲滤波电容大多用4。
7UF/50V,6。
8UF/50V,10UF/50V等漏电,干枯,变质可使激励方波占空比改变而爆管。
四:驱动电路上2-3颗三极管常用8550,8050等击穿,性能不良可造成爆管。
五:机体内部散热不良,风机扇页油污或尘土多而造成风速上不去,进风口油污或尘土太多,风量循环不好,至使大功率电容受散热片长时间高温炙烤使其性能不稳定或漏电。
可爆管。
六:电源插头使用频繁,插头俩插之间鼓包或松动或局部烧焦,可使用接触不良,打火。
使IGBT的G极激起超高反峰脉冲,尽管通过取样电阻和LM339能够自动调节PWM调宽脉冲的占空比,却因反应慢而起不到保护作用。
可引起爆管。
七:由于电磁炉上电瞬间,各个电路单元有自由态向工作态跳变,在这一瞬间,由于各个单元进入工作的时间不同,从而产生一定的噪波,这一噪波可以引起IGBT 的瞬间导通,此时,IGBT就有击穿的危险,所以电磁炉设计了上电保护功能,大致原理如下:在上电瞬间,利用RC充电延时电路对18V电源软启动,也叫延时启动,在上电瞬间没有18v电源,IGBT管处于截止锁定状态,起到了上电保护功能,所以只要遇到,上电就烧IGBT管的机器,可以直接查+18V延时电路。
防再次爆管一下方法:师傅们在换好各损坏元件后,不要上线盘,可用100W的灯泡连在线盘的俩脚,通电按开/关键。
电磁炉怕IGBT烧管的维修经验在交流220V上,串接一个60-100W的灯泡,加锅,接通电源:1. 若灯泡暗红,开启电磁炉电源,灯泡一亮一暗地闪烁,表明电磁炉已经OK了。
2. 若灯泡很亮,表明IGBT管完全导通。
此时,若拆除灯泡通电工作,必烧IGBT管!应主要查修驱动谐振电容高压整流等电路。
3. 若灯泡暗红,开启电磁炉电源,灯泡亮度不变。
则应主要查修面板控制微电脑供电副电源等电路。
要是烧了IGBT:1、你得查大电容,同步电路,LM339【8316】,还有就是驱动、电流检测电路。
这几个都会导致IGBT烧的。
2、如果不烧功率管IGBT,总是不定期的烧保险,你可以将电源部分的几个黑色电容换掉。
3、有时锅放上稍微有点温度就保护,检查发热盘中间的感温元件上面的导热脂,是否在修理时搞得越来越少了,少了就加点。
4、风扇也容易坏。
【12V和18V两种】修电磁炉常用的假负载和保护措施修有开关电源的电磁炉不通电时可在保险两端接100w灯泡(去掉保险),修IGBT管击穿时可在去掉谐振线盘后在谐振电容两端并接冬天小太阳取暖器上的加热管800w或1000w,当然IGBT和保险已换新,各种电压都正常如18-20v,5v。
在电磁炉修完后特别是爆保险修后,可不接10A-12A保险,而接1A保险,接好线圈盘不放锅通电,听声音,是否报警或显示故障代码E0或E1(即为无锅)。
电源线上单根卡上钳形电流表看是否有0-0.1A来回跳变。
修完每个电磁炉后看钳形电流表,微调功率检测可调电阻,电流比标称值小1A为好,降低风险但对用户影响不大(稍微慢些罢了)最简单的方法是在更换大功率管后先不接线圈盘,而是在线圈盘的接线柱上接上一只白炽灯再通电,就算电路还有故障,也不会烧管子,如果白炽灯不亮或只闪烁,说明电路基本上没有问题了,可以接上线圈盘通电试机,如果白炽灯一直亮着,就说明电路还有问题.换管子前用一只发光二极管接在管子的基极与地端.(发光二极管加100欧电阻)连上线盘后开机观查发光二极管是否随报警声有规律的闪光,就能观查到管子的推动是否正常.接100~200W的电灯,意在测量各点的工作电位,特别是339的各脚电位。
1.电磁炉无论有什么故障,在更换元件后,一定不要急于接上线盘试机,否则会引起烧坏IGBT 和保险管,甚至整流桥。
应该在不接线盘的情况下,通电测试各点电压,比如5V、12V、20V(有的18V、22V),和驱动电路输出的波型(正常是方波),也可以用数字万用表20V档测试(正常电压不断波动)。
因为一般电磁炉都有锅具检测,大概30秒左右,要测驱动输出要在开机的30秒内,看不清楚可关机再开,检测正常后再接上线盘即可。
2.电磁炉坏之后,检测电路不要一开始就怀疑芯片有问题(95%以上芯片不会的故障),就算芯片有问题都要到生产该电磁炉的厂家才有,市场买不到,市场上的型号相同都不能代换。
3.通电后报警关机,这类问题比较多。
有的厂家设有故障代码,参照使用说明可逐一解决。
如果没故障代码显示,应检查锅底温度、锅具、IGBT温度检测电路。
MC-PF10E电磁炉故障检修分析一、开机蜂鸣器长鸣后自动复位故障分析:造成此故障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IGBT温度检测电路,锅具温度检测电路,电源高低压保护电路,过零检测电路,下面介绍其维修方法。
故障判断:首先我们用万用表测量以下各点的电压是否正常,就可以确定故障的范围,下面是各点的正常电压:①IGBT温度检测电路-----U4的15脚电压值:0.5V②锅具温度检测电路-------U4的14脚电压值:0.38V③电源高低压保护电路----U4的16脚电压值:2.52V④过零检测电路-------------U4的18脚电压值:0.38V(一)、IGBT温度检测电路故障检查步骤:①将整机电源断开,将IGBT热敏电阻的端子从电路板上拔下来,用万用表的20M电阻档测量热敏电阻的两端电阻。
因为该热敏电阻是采用负温度系数材料,因此它的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电阻值不断下降,在常温下的阻值为100K。
如果测量到该热敏的阻值不正确,说明该热敏电阻已经损坏。
换上新的同规格的热敏电阻,上电试机一切正常,故障排除。
电磁炉屡烧功率管的维修步骤
1.电磁炉坏了,先把线盘拆下来。
再量一量IGBT是否损坏,桥墩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将其拆下。
2、在第1步的基础上,(注意不要接线盘)上电,用万用表检测各关键点的电压是否正常(5V,12V或18V及300V)。
如果电压不正常,说明电源模块有问题,需仔细检查电源模块,其中电源IC是很常损坏的元件。
排除电源问题后,我们接下来就做第3步的工作。
3、现在我们断开保险,并在原接保险的地方接上一个100w左右的灯泡,用来限流,这时可以接上线盘,IGBT。
开机,如果灯泡常亮,说明电路还有问题,继续检查。
如果灯泡一闪一闪的,说明电路基本上没有问题了。
那么我们做第4步的工作。
4、到这一步,我们的工作基本上做了90%了。
接下来,接上保险,断开线盘,在本来要接线盘的地方,接上一个100w左右的灯泡。
然后,开机,调下火力档,看火力档不同时,灯泡明亮程度是否会跟着变化。
如果跟着变化,说明电磁炉95%是修好了。
5、现在就可以正常接好电路,试机了。
一般是没有问题了。
6、电磁炉中的一些其它易坏元件有,5uf 大电容,大电阻,热敏电阻,等
基本方法就是这些,具体操作起来还是因人而异.。
1.电磁炉无论有什么故障,在更换元件后,一定不要急于接上线盘试机,否则会引起烧坏IGBT 和保险管,甚至整流桥。
应该在不接线盘的情况下,通电测试各点电压,比如5V、12V、20V(有的18V、22V),和驱动电路输出的波型(正常是方波),也可以用数字万用表20V档测试(正常电压不断波动)。
因为一般电磁炉都有锅具检测,大概30秒左右,要测驱动输出要在开机的30秒内,看不清楚可关机再开,检测正常后再接上线盘即可。
2.电磁炉坏之后,检测电路不要一开始就怀疑芯片有问题(95%以上芯片不会的故障),就算芯片有问题都要到生产该电磁炉的厂家才有,市场买不到,市场上的型号相同都不能代换。
3.通电后报警关机,这类问题比较多。
有的厂家设有故障代码,参照使用说明可逐一解决。
如果没故障代码显示,应检查锅底温度、锅具、IGBT温度检测电路。
MC-PF10E电磁炉故障检修分析一、开机蜂鸣器长鸣后自动复位故障分析:造成此故障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IGBT温度检测电路,锅具温度检测电路,电源高低压保护电路,过零检测电路,下面介绍其维修方法。
故障判断:首先我们用万用表测量以下各点的电压是否正常,就可以确定故障的范围,下面是各点的正常电压:①IGBT温度检测电路-----U4的15脚电压值:0.5V②锅具温度检测电路-------U4的14脚电压值:0.38V③电源高低压保护电路----U4的16脚电压值:2.52V④过零检测电路-------------U4的18脚电压值:0.38V(一)、IGBT温度检测电路故障检查步骤:①将整机电源断开,将IGBT热敏电阻的端子从电路板上拔下来,用万用表的20M电阻档测量热敏电阻的两端电阻。
因为该热敏电阻是采用负温度系数材料,因此它的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电阻值不断下降,在常温下的阻值为100K。
如果测量到该热敏的阻值不正确,说明该热敏电阻已经损坏。
换上新的同规格的热敏电阻,上电试机一切正常,故障排除。
②如果在上一步中都不能解决故障,那么就必须上电对电路进行分析。
我们测量主IC(U4)的第15脚电压是多少V,一般出现此故障时在主控IC(U4)的第15脚的电压基本接近5V 或0V,在常温下的正确值为0.5V,如果电压正常,说明前级温度检测电路正常,问题出现在主控IC上。
换上新的同规格的IC,上电试机一切正常,故障排除。
③如果在上一步中测量到主IC的14脚电压不正常,而在1步中测得热敏电阻是好的。
继续用万用表测量R201、EC1这2个元器件是否完好。
将有问题的元件换上新的,如果以上的元器件是完好的,而故障没有排除。
这时我们也可以确定是主IC已经损坏,更换后故障可排除。
(二)、锅具温度检测电路故障检查步骤:①将整机电源断开,然后将热敏电阻的端子从电路板上拔下来,用万用表的20M电阻档测量热敏电阻的两端电阻。
因为该热敏电阻是采用负温度系数材料,因此它的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电阻值不断下降。
在常温下的阻值为100K,如果测量到该热敏电阻的阻值为0或阻值发生了变化,说明该热敏电阻已经损坏。
换上新的同规格的热敏电阻,上电试机一切正常,故障排除。
②如果在上述的前2步中都不能解决故障,那么就必须上电对电路进行分析。
那我们测量主IC(U4)的第14脚电压是多少V,一般出现此故障时在主控IC(U4)的第14脚的电压基本接近5V或0,在常温的情况下正常值为0.38V,如果测量的电压正常,说明前级温度检测电路正常,问题出现在主控IC(U4)。
换上新的同规格的主IC,上电试机一切正常,故障排除。
③如果测量到主IC的14脚电压不为0.38V,在上述检测时测得热敏电阻又是好的,继续用万用表测量R212、R203、EC2这3个元器件是否完好。
将有问题的元件更换,如果以上的元器件没有问题,而故障没有排除,这时我们也可以确定是主IC已坏,更换后故障可排除。
(三)、电源高低压保护电路故障检测步骤:①首先用万用表测量交流电源输入端是否有220V的交流电。
如果该电压低于150V或者高于250V时,电磁炉的高低压保护就会动作,此时的故障与电磁炉本身无关。
待供电电压恢复正常之后即可消除该故障。
②如果测量的交流电压是正常的,则说明电磁炉内部的电压检测电路出现了误动作。
检修如下:拆下电路板,上电,检测主控IC(U4)的第16脚电压是否为为2.52V。
如果电压正常,而故障没有排除,则说明主控IC本身损坏。
更换主控上电试机,故障排除。
③如果上一步中测量到的电压不正常的,用万用表检查D1,D2,R11、R226,Z2,C203是否正常;上述元器件只要其中一个出现问题就会引起电压保护电路动作,把损坏的元器件拆下来,换好的同规格的元器件,上电开机正常,故障排除。
如果以上的元器件没有问题,这时我们也可以确定是主IC损坏,更换后故障可排除。
(四)、过零检测电路故障故障分析:①首先我们测量主IC--U4的18脚电压是否为0.38V。
如果电压正常,而故障没有排除,我们就可以确定是主IC已经损坏,更换后故障可排除。
如果测量到的电压不正常,我们再测量U2-LM339的6脚与7脚的电压是否正常(6脚18.6V,7脚3V),如果这两个电压不正常,请检查D1,D2,R12,R227,R228,C204,R217,R218是否正常,把不正常的元器件更换,故障可排除。
②如果U2的6,7脚的电压正常,而1脚输出的电压不正常,这时故障就有两个可能性了,一种是U2—LM339坏,另一种就是主IC坏,我们可以逐个排除,把U2的7脚与负极接通,用万用表测量1脚的电压是否为低电平,如果为低电平,就表示主IC已坏,如果测量到的电压还是为高电平,就表示U2—LM339已经损坏,把以上损坏的元器件更换,故障可排除。
二、上电没反应故障分析:出现此故障所涉及的电路比较多,主要有高低压电源电路,晶振电路,复位电路,下面介绍其维修方法。
故障判断:先用万用表测量7805的输出脚,如果有5V电源,就表示故障在复位电路或晶振电路,我们再测量主IC的4脚的电压是否有5V,如果没有,就表示故障在复位电路,如果有,就表示故障在晶振电路。
(一)、高低压电源电路故障检查步骤:①首先用万用表测量7805的输入脚是否有6.8V的电压,如果有此电压输入而没有5V的电压输出,请检查EC6,C221是否出现短路的现象,如果以上的元器件都正常且后级供电电路无短路,就表示7805已经损坏,更换后故障可排除。
②如果7805没有电压输入,我们再测量开关电源U5的5—8脚是否有340V的电压输入,如果没有,请检查D3,D4,EC7,把不正常的元器件更换,故障可排除。
如果以上测量到的电压正常,而故障没有排除,我们就要断电对Z3,C226,D2,D6,EC8,D5进行检查,把不正常的元器件更换,上电试机正常,故障排除。
(二)、晶振电路故障检查步骤:检查电阻R206是否正常,如果上述电阻正常,在这里我们就要用置换的方法排除故障了。
将晶振(4MHz)拆下来,换上新的同规格的晶振上电试机,如果是晶振本身损坏,则换上好的晶振后故障可排除。
如果还是不能开机,就表示是主控IC已经损坏,更换同规格主控IC,上电试机正常,故障排除。
(三)、复位电路故障检查步骤:首先我们用万用表测量主IC的4脚电压是否为5V,如果是,而故障没有排除,我们就可以确定是主IC已坏,更换后故障可排除。
如果测量到的电压为0V,我们就要对C225,R205进行检查,如果以上的元器件都没有问题,这时我们也可以确定是主IC已经损坏,更换上同型号的IC,上电试机正常,故障排除。
(四)、烧保险管故障分析:①由于此故障比较严重,一般带有其它的故障一起出现,如IGBT\整流桥堆也一起击穿,换上新的保险管后,不要马上上电试机,否则会再引起烧保险管。
②用万能表检查IGBT,整流桥堆是否击穿,把损坏元件拆下来,换上同型号的元器件,再检查二极管Z1、电阻R250。
测量这两个元器件时必须拆下来才能进行准确性的测量,把已损坏的元器件更换。
③把主IC的12脚与5V电源相连接,在不接线圈盘的情况下接上电源。
用万用表测量IGBT 的驱动电压,正确值为4.02V,如果测量的电压正确,把主IC的12脚连接处断开,接上线圈盘试机,一切正常,故障排除。
④如果上一步中测量到的电压不正常,那我们就要到同步电路和驱动电路去检查。
把主IC 的12脚连接处断开,具体的请参考——同步电路故障检修流程和驱动电路故障检修流程(注意:在检查时不能接线圈盘)。
⑤查振荡电路。
在待机的情况下用万用表测量U1的13脚电压是否为1.19V,如果这一脚的电压不正常,我们就要检查D208-D211,R230、R231、R236,C10是否有损坏,把损坏的元器件更换。
三、检不到锅,有报警声故障分析:造成此故障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同步电路,浪涌保护电路,检锅电路,驱动电路,IGBT高压保护电路以及PWM信号电路,下面介绍其维修方法。
(一)、同步电路故障检查步骤:①在待机接线圈盘的情况下,用万用表测量U1—LM339的8脚与9脚的工作电压,(8脚为1.75V,9脚为1.9V),如果电压不正常,请检查R18、R1、R4、R239、C214、C209、D213,把有问题的元器件更换,故障可排除。
如果以上2个引脚的电压正常,那我们再测量U1--LM339的第14脚的电压是否为高电平,电压值为1.23V。
如是低电平,就表示U1已经损坏(在这里排除PWM信号电路的故障)。
②如果是高电平,请用一条导线把9脚接地,再测量14脚的电压是否为低电平,如果还是高电平,就表示U1--LM339已经损坏,换上同型号同规格的U201--LM339,上电试机正常,故障排除。
(二)、浪涌保护电路故障故障分析:出现浪涌保护一般是电源中仅仅几百万分之一秒时间内的一种剧烈脉冲,为了保护IGBT不受损坏保护电路会输出一个低电平使IGBT停止工作,当浪涌过后电路会自动恢复正常。
检查步骤:①首先测量U2--LM339的13脚是否为高电平,如果是高电平,就表示浪涌保护电路没有动作。
如果是低电平,就表示浪涌保护电路已经动作(这个引脚与IGBT高压保护电路的输出脚相接通,在这里是排除IGBT高压保护电路的故障所作的分析)。
我们再测量U2的11脚电压是否为3V,10脚的电压是否比11脚的电压低(10脚的电压为2.51V),如果是,就表示U2—LM339已经损坏,更换后故障可排除。
如果U202的6,7脚电压不正常,请检查R5,C22,R6,D206,D207,C206,C207,C217,R218,R223是否正常,把不正常的元器件更换,故障可排除。
②如果测量到U2的14脚电压只有0.3V,第11脚的电压又大于10脚的电压,我们再测量主IC的1脚的电压是否低电平,如果是,就表示主IC已经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