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例《第四单元复习》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会认57个生字,会写38个生字,会写37个生词。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语的意思。
3.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4.掌握语文园地中日积月累部分中的内容。
复习过程:一、复习《古诗二首》1、我会写楼lóu(城楼、下楼、钟楼)依yī(依靠、依赖、依着)尽jìn(尽头、尽情、尽力)黄huáng(黄金、黄叶、黄色)层céng(上层、双层、一层楼)照zhào(照明、照射、照相)炉lú(火炉、香炉、炉子)烟yān(烟雾、烟火、香烟)挂guà(悬挂、挂着、挂图)川chuān(冰川、山川、一马平川)2、我会认欲yù(欲望、食欲、贪欲)穷qióng(贫穷、穷人、穷尽)瀑pù(瀑布、飞瀑、雨瀑)布bù(白布、棉布、布料)遥yáo(遥看、遥远、遥望)3、多音字更gèng (更好)gēng(更正)落luò(落后)là(丢三落四)4、近义词依——靠望——看5、反义词白——黑人——出穷——富前——后直——弯6、诗人登上去以后看到了什么?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白日、山、黄河等景象。
上去以后看到太阳在山的尽头、黄河向海的方向流去。
7、作者在楼上想到了什么?想到要想看得更远,只有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8、《望庐山瀑布》采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景物?采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联想、想象的方法来写瀑布的磅礴气势。
二、复习《黄山奇石》1、我会写南nán(南方、南边、走南闯北)部bù(部队、部分、南部)些xiē(一些、有些、这些)巨jù(巨石、巨大、艰巨)位wèi(位置、地位、座位)每měi(每人、每回、每当)升shēng(升高、升起、升旗)闪shǎn(闪光、闪电、电闪雷鸣)狗gǒu(猎狗、天狗、看门狗)2、我会认闻wén(新闻、闻名、闻一闻)名míng(名字、名气、名声)景jǐng(景区、景色、风景)区qū(地区、山区、风景区)省shěng(节省、省份、省内)秀xiù(秀丽、秀美、俊秀)尤yóu(尤其、尤甚、尤为)其qí(其中、其实、其它)仙xiān(天仙、仙人、神仙)著zhù(著名、著作、显著)形xíng(形状、形态、奇形怪状)状zhuàng(状态、状物、状况)3、多音字当dāng(当作)dàng(上当)都dōu(都是)dū(天都峰)弹tán (弹跳)dàn(子弹)4、近义词秀丽——秀美神奇——奇妙尤其——特别著名——有名中外闻名——远近闻名5、反义词陡峭——平坦有趣——乏味升起——降落中外闻名——不为人知6、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到了哪几种奇石?课文写到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种奇石。
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复习课文内容及其生字词语。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意思。
3.积累词语,并能够运用。
4.激发学生认识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
【核心素养】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重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语的意思。
【评价任务】1.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2.能够积累描绘风景的词语并运用。
【教学设计】一、导入本单元围绕“家乡”这个主题,编排了《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和《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三篇课文,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第四单元,去感受家乡的美。
二、复习闯关1.字词闯关(1)学生通过闪卡游戏认读易错生字。
(2)学习四个多音字(都、好、干、分)。
(3)认读重点词语。
抢答、趣味选人交替指读。
(4)出示本单元易错汉字,教师提醒易错点。
(5)学生进行看拼音写易错词语。
(6)学生拍照上传自己书写的词语,教师对错误较多的字词利用优教学生字进行简单讲解。
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对自己的书写进行评价。
(7)生齐读词语。
词语掌握住了,老师相信这些句子也不难不倒大家,有没有信心?让我们进入句子运用关。
2.词句联盟(1)下面的事物像什么?说一说。
柳条云朵枫叶椅子路灯胡子鞋学生尝试用比喻的方式来说一说、(2)说一说标红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八路军隐蔽在山里,敌人很难发现。
去还是不去?小明拿不定主意,感到很烦恼。
那美丽如画的山水,怎能不令人流连忘返?(3)观察词语,照样子说一说。
白色——雪白米白奶白红色——火红桃红枣红黄色——土黄鹅黄金黄绿色——草绿翠绿墨绿请学生说一说像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4)模仿我在行(仿写句子)。
例句: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淡绿色,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不知不觉,同学们已经连闯两关了,接下来可有个拦路虎在等着大家呢,大家可不要放松警惕,这一关就是课文大闯关。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会说、会认读本单元的生字和词语。
2. 能够理解本课文的大意,并能讲述其中的人物、事情和感情。
3. 能够模仿表演本单元的表演课文。
4. 能够掌握本单元的相关词汇,如“宝贵、神奇、珍贵”等。
教学重点1. 听懂、会说、会认读本单元的生字和词语。
2. 理解本课文的大意,并能讲述其中的人物、事情和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本课文的感情和情感色彩,并能把握主题。
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1. 上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好所需工具和教具。
2. 导入环节(5分钟):老师向学生提问,“什么叫做珍贵?珍惜什么才能珍惜?”,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珍贵的事物有初步的认识。
3. 研究新课文(15分钟):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老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和生词;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大意。
4. 情感教育环节(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珍惜时间的重要性,讲解珍惜时间的相关知识。
5. 发展环节(2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文,鼓励学生在表演中体验感情,锻炼表达能力。
6. 撤课环节(5分钟):与学生交流本次课程的收获和不足,下一步的关注点是什么。
教学方法1. 师生互动2. 听说读写结合3. 情感教育4. 小组合作教学评价1. 课堂的积极性和参与度2. 四会能力的掌握情况3. 情感态度的表现是否得当教学后记这是一次充满感动的探索之旅。
学生在表演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人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情感的力量。
尽管有些学生还需要进一步锻炼表达能力,但是在激励和引导下他们都表现出极大的潜力和热情。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例场景歌(第二课时)备课时间 2020.9.13教材分析:《场景歌》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
以歌谣的形式,给我们呈现了四幅不同的场景图:海边美景图、田园风光图、山区景象图、学生活动的场面。
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认识了表示事物的汉字,学会了不同事物的数量词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1.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2.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说出数量词,并利用数量词说出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儿歌。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引导学生发现美,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流程:一、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 出示数量词语:一只、一条、一艘、一处、一方、一块、一行、一座、一道、一座、一丛、一群、一面、一把、一队、一片上节课,我们已跟这些词语见过面了,谁来为大家填这些词语?课文中每个小节介绍了四个数量词,四个事物。
海港军舰:数量词:一只、一条、一艘、一处事物:海鸥、帆船、军舰、港湾美丽的田园风光:数量词:一方、一块、一行、一片事物:鱼塘、稻田、垂柳、花园公园美景:数量词:一道、一座、一丛、一群事物:小溪、石桥、翠竹、飞鸟少先队活动场景:数量词:一面、一把、一队、一片事物:队旗、铜号、“红领巾”、欢笑二、读中悟情,读中积累。
1.读法指导。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只是粗略地了解了一下四个场景图,如果你想真正看到大自然的美,那还需要细心地看一看,用心地想一想。
我相信你们眼前会出现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来!你会用这些量词再来修饰什么事物?(1)第一组:这组是写海港军舰。
一只海鸥一条帆船一艘军舰一处港湾艘、舰:比较发现两个字的相同点。
(这两个字都是“舟”旁,带“舟”的字都和船有关。
)帆:搜图认识帆船上的“白帆”,引导学生了解“帆”字的左边的“巾”和布制品有关。
我还会仿写短语:一只(小鸟)一条(毛巾)一艘(轮船)一处(美景)(2)第二组:这组是描写美丽的田园风光。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树之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树之歌》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树之歌》,这是本册书的第一篇文章。
我们将学习文章中的生字词,理解文章的意义,并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理解文章的意义,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文章的朗读和背诵。
难点:理解文章的意义,能够运用文章中的词语进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文章的朗读。
2. 新课导入:学习文章的生字词,理解文章的意义。
3. 讲解文章:讲解文章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4. 朗读练习:分段朗读,集体朗读,个人朗读,检查学生对文章的掌握情况。
5. 背诵练习: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背诵,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6.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文章中的词语进行表达。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树之歌》生字词:杨树、壮、柏、挺秀、松、垂、直、桦、挺、橡、壮、丁香、金桂、绽、 Weiss。
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朗读和背诵文章。
3. 运用文章中的词语进行表达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在朗读和背诵方面,学生们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运用文章中的词语进行表达方面,还需要加强。
在下一节课中,我会加强对学生运用词语进行表达的训练。
拓展延伸:除了《树之歌》,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关于树木的诗歌或文章,增加学生对树木的认识和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生字词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生字词是理解文章意义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分段朗读、集体朗读和个人朗读的方式,以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复习二-教学教案学问目标1、复习、区分音相近的声母。
2、复习本单元内学过的9个字,并用它们组词。
3、朗读本单元要求生疏的字组成的新词,增加词汇量。
4、读字、词语、句子,使同学能体会字、词、句的关系。
力量目标1、学会看图写句子,训练同学观看、思维、口语及书面表达力量。
2、培育同学单独朗读、背诵的力量。
教学重点复习音相近的声母,连续复习稳固汉语拼音。
教学难点复习字词,挂念同学积累词语。
在学习词的根底上进一步学句,提高同学观看、思维及表达力量。
教学方法同学练习为主、老师辅导教学预备小黑板、幻灯片其次课时〔完成第一至四题〕一、练习第一题1、自由读每个字的汉语拼音。
2、把声母相同的归类。
在全班汇报,老师出示小黑板进行订正。
3、照着小黑板上面的字读,如有错误通过比拟、区分进行订正,加深印象。
二、练习其次题1、先把方格里的字读读。
2、请同学口头组词。
(相互沟通)3、把词写在〔〕里。
同桌同学相互检查。
答案:碧绿、碧玉、绿树、天山、山水、树阴、树叶、绿叶、绿阴三、练习第三题1、自由读题中要练习的10个词语。
2、小组里朗读词语。
全班齐读词语。
3、简洁说说词语的意思。
四、练习第四题1、读题目要求,这一题共有四组,用字组词再造句。
稳固学过的字词,理解字、词、句之间的关系。
2、同学逐题读字、词、句。
目的是要把学过的字音读准。
如“惜〞读第一声,四个句子都是陈述句,读句要清楚,语气要平缓。
先自由读,再指名读,师生评议。
其次课时(完成第五、六题及写字训练)一、练习第五题1、先读题目,再说说题的要求。
(看图写句子)这是对观看力量、理解力量、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
2、看图。
出示幻灯片。
图(1) 图上画的是什么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怎么做(先一步步说,再连起来说。
)图(2) 训练方法同上。
图(3) 图上画的是什么(荷花和蜻蜓) 开得怎样(茂密) 蜻蜒在什么地方(立在荷叶上)读句子,写句子。
二、练习第六题先请同学读题目要求。
(先朗读后背涌)1、先借助拼音把画鸡读通顺,字音要读准。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例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第一课时)备课时间 2020.10.9教材分析《望庐山瀑布》一诗是李白五十多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壮美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体现了诗人浪漫的情怀。
学情分析低年级儿童的语言特点就是形象具体,教者就要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心中再现。
教学目标1.认识“瀑、布”等6个生字,会写“照、炉”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和背诵古诗。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学重点会认、会写本首诗中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前置作业内容:收集资料,简单介绍庐山及诗人李白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理解诗题1.出示课题,读出节奏。
(播放ppt1)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首古诗《望庐山瀑布》,谁来读诗题,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从这双眼睛里知道了什么?(这首诗描写的是庐山瀑布......的景色,还知道了李白在远望庐山瀑布雄奇景象)2.再读诗题,读出节奏望/庐山瀑布3.学生交流前置作业(点拨:收集资料要选重要信息作提取整理,简单介绍)学生1:庐山是个风景秀丽、令人向往的地方。
学生2: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
学生3:香炉峰,庐山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
学生4: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中国唐朝诗人,人们称他为“诗仙”。
4.老师交流视频资料二、学习字词,整体感知1.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千古名诗。
请大家根据停顿提示自由朗诵这首诗,读准字音。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本单元要求认识的汉字,会写要求会写的汉字。
2.借助词句,理解课文,试着讲讲故事。
3.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动脑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核心素养】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
(此文档有心平如水编写,请勿转载。
)【重难点】借助词句,理解课文,试着讲讲故事。
【评价任务】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语。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学生浏览一下问题,回顾单元重点内容:(1)《曹冲称象》A. 课后题思考①朗读课文,画出文中提到的两种称象的办法,说说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
(因为曹冲称象的办法简单,结果准确。
)②读第4自然段,给下面的内容排序,再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先)赶象上船(然后)在船舷上做记号(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最后)称石头的重量。
朗读课文,画出文中提到的两种称象的办法,说说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
)B. 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再用加点加粗的词语各说一句话。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才”是仅仅的意思,说明曹冲这么小就能想出称象的好办法,强调了他非常聪明、善于观察和动脑筋的特点。
)(2)《玲玲的画》A.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
(坏事)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画变得更好了。
(好事)B. 课后题思考朗读课文,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3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玲玲准备参加比赛,她画了一幅《我家的一角》,正在她(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的画)时,这幅画(不小心弄脏了),玲玲心里很(伤心),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狗),经过这么一改,玲玲(满意)地笑了。
)(3)《一封信》A. 句式练习:太阳闪闪发光,挺好。
,挺好。
B. 本文主题通过对露西写的两封信的对比,体会露西心情的变化,学习露西懂得寻找生活中快乐美好的事物的乐观态度。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4《田家四季歌》(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季、蝴”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场、了”,会写“季、吹”等10个字,会写“四季、农事”等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2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谷、粒、虽、辛、苦”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场、了”,会写“吹、肥、忙、归、辛、苦”6个字,会写“四季、农事”等5个词语。
2.学习第3、4小节。
3.体会儿歌韵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巩固识字1.复习上节课所学生字:请一位同学当小老师,出示生字卡片,考一考其他同学。
2.课件出示词语,并检查认读。
3.尝试背诵课文前2个小节。
4.听写上节课所学的字。
(季、农、事、戴)二、情景识字,学知练能1.导入第3小节:农民伯伯在夏天的时候早出晚归,这么忙碌,这么辛苦,那到了秋天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让我们读读第3小节。
(1)正音:多音字“场”在这里读“chánɡ”,指平坦的空地,一般是用来打谷、晒粮食的地方。
(课件出示图片)(2)讲解:“稻上场”指的是把稻谷放在平坦的空地上晾晒。
(3)课件出示图片,拓展词语:场院、打场。
2.过渡:在第3小节中有个句子写得很形象,你们发现了吗?(谷像黄金粒粒香)(1)认读“谷”,拓展词语。
(2)认读“粒”:形声字,指小圆珠形或小碎块形的东西,可用作量词。
(3)提问:为什么把“谷”比作黄金呢?预设:看图,秋天里成熟的谷子黄澄澄的,像黄金的颜色。
谷子像黄金一样宝贵,凝结着农民伯伯的汗水。
(4)课件出示云朵、雪花、雨滴等图片,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比喻练习说话。
3.指导学习生字“虽、辛、苦”,体会情感。
(1)过渡:(出示稻谷的图片)你们看,谷粒颗颗饱满,颜色金黄,这都是农民伯伯辛勤劳作换来的。
第四单元祖国风景美如画,名胜古迹、河流山川都魅力无穷。
这些美好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也让人受到启发,感触良多。
本组教材就是以“风景名胜”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选择了鹳雀楼、庐山、黄山、日月潭、葡萄沟等著名景点。
选编的课文展示了不同的风景,也让人产生了不同的感受,我们在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也对这些美景表达了赞叹和喜爱之情。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四”,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课题内容简说古诗二首两首古诗分别写的是鹳雀楼和庐山瀑布,写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和李白游览庐山瀑布时的所见、所闻及所感。
黄山奇石作者具体描述了黄山奇石中的“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的形状和样子,概括介绍了“天狗望月”等其他奇石,写出了黄山奇石“奇”的特点。
日月潭作者围绕日月潭的碧水,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葡萄沟通过介绍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盛产葡萄的情况以及葡萄干的制法,说明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表达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
1.会认68个生字;会写3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更、落、都、奇、薄、中、好、干、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课文中描写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情感。
3.在学习课文和参与活动中让学生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抒发自己的情感。
4.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水的美丽,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1.会认68个生字;会写3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更、落、都、奇、薄、中、好、干、种”。
2.学会用想象的方式欣赏文章,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1.《古诗二首》……………………………………………………… 2~3课时2.《黄山奇石》………………………………………………………2~3课时3.《日月潭》………………………………………………………… 2~3课时4.《葡萄沟》………………………………………………………… 2~3课时语文园地四…………………………………………………………… 2~3课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从文字中体会到风景美和作者表达的感情,通过想象来领略作者描写的美丽景观。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例
第四单元复习(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 2020.10.6
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围绕"爱祖国、爱家乡"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4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
风景如画的日月潭、瓜果飘香的吐鲁番、神奇有趣的黄山奇石和雄伟壮观的庐山都从不同侧面展示了祖国山河辽阔、壮美。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与生活链接,通过在地图上查找四篇课文介绍地方,创设游览情境,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感悟,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
同时还要挖掘教材中潜在的资源优势,引导学生走出教室,通过观察、访问、调查等探究活动,了解家乡,赞美家乡,增强参与社会实践的综合能力。
学情分析
这是二上的第四组课文,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的文章,识字方面,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识字能力,但是学生之间,在识字能力和识字量上存在着较大差距。
根据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的年龄特点,低年级语文教学要注重趣味性。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重点句式并仿写,用“真像”“有的……有的……”说句子。
2.复习梳理课文内容,背诵8-10课要求背诵段落。
教学重点
复习本单元重点句式并仿写,用“真像”“有的……有的……”说句子。
教学难点
背诵8-10课要求背诵段落。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一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复习了第四单元的生字、词语,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句子训练和课文内容。
二、复习句子
1.比喻句
读句子,分析句子。
2.“有的……有的……”句式
读句子,分析句子。
3.引导读重点句子。
4.课堂练习。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分别用这两种句式造句。
三、课文内容复习
1.师生问答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明确:
《登鹳雀楼》是一首五言绝句,写了诗人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想,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表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望庐山瀑布》描写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黄山奇石》本文围绕黄山石的“奇”,分别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景观,展现了黄山风景区那神奇无比的美丽景观,激发了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日月潭》本文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宝岛台湾日月潭美丽的风景,介绍了日月潭的具体位置,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日月潭、热爱宝岛台湾、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感情。
《葡萄沟》本文通过介绍葡萄沟盛产的葡萄的颜色、味道以及制作葡萄干的过程,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表达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
2.出示课文内容填空练习,生开火车读句子。
3.积累背诵《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9课2-5自然段,10课2-4自然段。
指名背、师生齐背。
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第四单元的重点句子和课文,“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相信大家对第四单元的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
希望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情况,查漏补缺,掌握有效的复习方法,做一个爱学习,会思考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第四单元复习
句子课文
比喻句《古诗二首》
“有的……有的……” 9课2-5自然段
长句子 10课2-4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