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考试重点分栏版 上海科学出版社

  • 格式:doc
  • 大小:108.5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妇科学

第一章绪言

1.夏商周时期:

《山海经》有“种子”,避孕药物;《列女传》最早提出胎教

2.春秋战国时期:

带下医——扁鹊

《黄帝内经》最早描述女子胞/子门/胞脉/胞络;闭经第一方四乌贼骨一藘茹丸

《神农本草经》最早提出子宫名称3.秦汉时期

现存最早产科专著《胎产书》

《难经》论述了冲任督带循行功能《金匮要略》开创妇产科辨证论治和外治法治疗妇科先河,提出了阴道冲洗和纳药外治法。

华佗——成功摘除死胎

4.魏晋唐朝:

晋·王叔和《脉经》首见月经之名;提出“居经”“避年”“激经”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标志中医妇科学的初步形成

唐·咎殷《经效产宝》为第一部妇产科专著

唐成立“太医署”最高医学教育机构5.宋代

开始独立分科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为历史上第一部妇科与产科合论的妇产科专著6金元时期

刘完素:六气皆从火化《素问玄机原病式》

张子和:《儒门事亲》勾取死胎,开创中医产科器械手术助产

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始生《兰室秘藏》

朱震亨: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格致余论》第一次明确描述了子宫形态黄芩白术为安胎妙药也

7.明代:

万全《广嗣纪要》五不女:螺纹鼓角脉

张介宾《景岳全书》“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命门为元气之根”

8.明清民国

傅山《傅青主女科》肝脾肾三藏立论吴谦《医宗金鉴》

唐荣川《血证论》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斋居士《达生篇》临产六子箴言“睡忍痛慢临盆”

第二章女性的生殖脏器

1.阴户(四边/产户):女性外阴。指女性阴蒂、大小阴唇、阴唇系带及阴道前庭部位。

功能:保护生殖脏器,抵御外邪的第一道关口。

2.玉门:阴道口及处女膜。玉门(未嫁)、龙门(未产),胞门(已产)功能:生育胎儿排出月经带下恶露的关口;合阴阳的出入口;防止外邪入侵的关口。

3.阴道(产道/子肠)首见诸病源候论位置:连接子宫与阴户的通道。与西医解剖学一致。

功能:抵御外邪“自洁”作用;排出月经分泌带下的通道;阴阳交媾的器官;娩出胎儿、排出恶露的通道。

4.子门:又称子户,指宫颈口

功能:主持排出月经和娩出胎儿的关口;防御外邪入侵的第二道关口

5.胞宫(子宫/女子胞/胞脏/子脏/子处):是女子特有内生殖器官概称,包括子宫输卵管和卵巢

记载:女子胞—黄帝内经;子宫/子脏—神农本草经;血室—金匮要略;胞宫—女科自问/妇人大全良方

位置:小腹正中,盆腔中央,带脉以下,前邻膀胱,后为直肠

形态:最早记载于《格致余论》形如合钵,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一达于左,一达于右。

功能:主行月经,分泌带液;孕育胎儿,发动分娩,娩出胎儿及附属物特点:定期藏泄,有周期性节律性第三章女性的生理特点

第一节女性的生理基础

1.经络:

冲脉与胞宫—(经络)冲脉起于胞宫—(功能)冲脉“渗诸阳,渗三阴”十二经之海血海冲脉经血充盛,才能使胞宫有行经、胎孕的可能

任脉与胞宫—(经络)任脉起于胞中—(功能)任脉主一身之阴,“阴脉之海”。为人体妊养之本而主胞胎

督脉与胞宫—(经络)起于胞中阳脉之海—(功能)与任脉维持人体阴阳脉气的平衡,从而使胞宫功能正常带脉与胞宫—(经络)带脉者,起于

季肋,回身一周—(功能)带脉取足

三阳、足三阴等诸经气血以为用,约

束冲任督三脉

2.脏腑

肾与胞宫—(经络)肾与胞宫有一条

直通的经络联系“胞络者,系于肾”

肾脉与任脉交会于关元,与冲脉下行

支相并而行,与督脉贯脊属肾—(功

能)肾主藏精气,主生殖;精为化血

之源,为胞宫经行胎孕提供物质基础

肝与胞宫—(经络)肝与任脉交曲骨,

与督脉交百会,冲脉交三阴交—(功

能)肝有藏血和调节血量的作用;主

疏泄而司血海胞宫行经和胎孕的生

理功能恰是以血为用

脾与胞宫—(经络)肝经与任脉交曲

骨,与督脉交百会,冲脉交三阴交—

(功能)脾为气血化生之源;脾司中

气,其气主升,对血液收摄控制

心与胞宫—有一条中通的经脉联系,

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

第二节女性的特殊生理

1.月经:

初潮14岁(11-16)周期28-30天(+-1

周)经期3-7天经量50-80ml

经色暗红,经质稀稠适中、不凝固、

无血块、无臭气

伴随表现:轻微腹胀、腰酸、乳胀,

情绪易波动绝经:46-52岁

特殊月经现象:定期两月一至-并月;

三月一至-居经/季经;一年一至-避年;

终身不行经而能受孕者-暗经;妊娠早

期个别妇女仍按月经周期又少量出

血而无损于胎儿-激经

产生机制:

月经的产生,是肾气、天癸、冲任、

气血作用于胞宫,并在其他脏腑、经

络的协同作用下,使胞宫定期藏泻而

产生的生理现象。肾-天癸-冲任-

胞宫轴学说;其他脏腑、经络的协调

作用;气血充盛与和调是重要条件。

月经的产生是在肾主导下,天癸成熟

泌至,使冲任二脉汇聚脏腑之血溢入

胞宫,既孕则营养胎元,未孕则化为

月经依时而下。肾、天癸、冲任、胞

宫各环节之间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主宰着月经的产生。

天葵:天葵者,葵水也,具有促进人

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作用,天葵源于

先天,男女皆有,由肾中之真阴所化

生,在肾气的推动下趋于成熟。天葵

是月经产生的动力。

2.带下:

广义-带脉以下之疾泛指妇科病

生理-为润泽于阴户和阴道内无色无

臭、粘而不稠的液体

狭义-即带下病,带下量/色/质/气味异

常的病证

3.妊娠:

妊娠的生理现象:血感不足气易偏盛

临床表现:月经停止来潮;妊娠反应:

饮食偏嗜,恶心作呕,晨起头晕;早

期自觉乳房胀大。3月后,白带稍增

多,乳头乳晕颜色加深,4-5月,胎

动自觉,6月后,胎儿逐渐增大,阻

滞气机,水道不利

妊娠脉象:妊娠2-3月后,六脉平和

滑利,按之不绝,迟脉尤甚。

妊娠机制:男女媾精“两精相搏谓之

神”。前提:肾气充盛,天癸成熟,

冲任二脉功能协调,胞宫藏泄有期,

胞脉胞络正常。条件:男精壮女经调

产育:包括分娩和产褥

预产期计算:末次月经月加九或减

三,日加七(阴历加14)

分娩先兆:胎位下移,小腹重坠,有

便意;阴道少量血性排出物(见红)

试胎:月数未足,痛定如常

弄胎:月数已足,腹痛或作或止,腰

不痛者。

分娩生理现象:妊娠月足,胎位下移,

释重感;腰腹阵痛,逐渐加重,小腹

重坠,有便意,阴道少量见红

影响分娩的因素:产力/产道/胎儿和

产妇的精神因素

产褥:产褥期:分娩结束后,产妇逐

渐恢复到孕前的状态,此期间需要6-8

周,阴血骤虚,阳气易浮;有轻微发

热、自汗等阴虚阳旺症状;小腹常有

轻微阵痛;恶露:分娩后从子宫排出

的余血浊液。

哺乳:母乳喂养按需喂养

哺乳生理:乳汁为气血化生。顺产后

30分钟可在产床开始哺乳,7天内分

泌初乳,质较浓稠,营养丰富,适合

新生儿所需。产后哺乳有助于子宫缩

复。哺乳期可停经,或月经量少,周

期不规则。哺乳期8月为宜,乳母应

保持精神舒畅,营养充足,乳房清洁,

按需哺乳。

第四章妇科病的病理特点

第一节病因

1.淫邪因素

寒-阴邪收引/凝滞,易伤阳气和阻滞

气血。感受寒邪可致月经后期/痛经/

闭经/症瘕;阳虚内寒可致痛经/带下

病/妊娠腹痛/宫寒不孕

热-阳邪炎上,伤津耗气动血。外热:

火热湿热入侵血室;热毒结聚冲任胞

中;过食辛热温补;阴虚内热;七情

因素等都可致月经先期/崩漏/行经

吐衄/胎漏/胎动不安/恶露不绝/产后

发热

湿-阴邪性重趋下,粘腻,阻遏气机。

阴部感染可带下病/阴痒/不孕,受胎

气影响可妊娠呕吐/妊娠水肿

2.情志因素

喜怒忧思悲恐惊(怒思恐影响显著)

第二节病机(妇科疾病病机必须是

损伤冲任督带的)

1.脏腑功能失常影响冲任为病

肾气虚-肾气不足冲任不固,系胞无力

→子宫脱垂;冲任不固,胎失所系→

胎动不安,封藏失职→崩漏;血海失

司蓄溢失常→月经先后无定期;不能

摄精成孕→不孕

肾阴虚-肾阴亏损/精血亏少/冲任血虚

→血海不按时满→月经后期,过少,

闭经;胞脉失养→经断前后诸证;胎

失所养→胎动不安;不能凝精成孕→

不孕;肾阴亏损,阴虚内热/热伏冲任,

迫血妄行→月经先期,崩漏

肾阳虚-肾阳不足,冲任失温/胞脉虚

寒→痛经,妊娠腹痛,胎动不安,不

孕;血行迟滞,月经后期、月经过少、

闭经

肝-易郁,易热,易虚,易亢

肝气郁结-血为气滞,冲任失畅,疏泄

失常→月经先后无定期,经量多少不

定;冲任失畅,胞脉阻滞→行经不畅,

痛经,闭经

肝郁化热-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月经

先期,月经过多,崩漏;经期冲脉气

盛,火气循经上犯,损阳络→吐血丑

肝经湿热-肝气犯脾,肝郁化热,脾虚

生湿,湿热蕴结下注冲任带脉失约

肝气犯胃-孕期冲脉气盛,携胃气上逆

→妊娠呕吐

肝阳偏亢-肝血不足,血虚阳亢→妊娠

眩晕,肝风内动,痫证,产后痉证;

肾阴不足肝阳偏亢→断经前后诸证

脾气不足-冲任不固,血失统摄→月经

先期,过多,崩漏;胎失所藏→胎动

不安,堕胎,小产;系胞无力→子宫

脱垂

脾虚血少-化源不足,冲任血虚,血海

不按时满→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

经;胎失所养→胎动不安堕胎小产

脾阳不振-湿浊内停,下注冲任,痰浊

阻滞胞脉→月经后期,闭经,不孕;

带脉失约,任脉不固→带下病;孕期

冲脉气盛,挟痰饮上逆→妊娠呕吐;

孕期冲任胎养,胎阻气机,湿浊泛溢

肌肤→妊娠肿胀;脾虚下陷肾虚不能

系胞→子宫脱垂

2.气血失调影响冲任为病

气失调:气虚/气滞/气逆/气寒/气热

血失调:血虚/血瘀/血热/血寒/出血

气血同病:气血虚热/气滞血瘀

3.直接损伤胞宫影响冲任为病

第五章妇科疾病的诊断要点

第一节四诊要点

1.望诊:望形神:妇科痛证,妇科血

证,妇科热诊

望月经:

量:多-血热或血虚;少-血虚、肾虚

或寒凝血滞;时多时少-气郁肾虚;

色:紫红/鲜红-血热淡红-气虚、血虚;

紫黯-瘀滞;

质:粘稠-瘀热;稀薄-虚寒;夹紫暗

血块-血瘀

望带下:

量:多-湿热或脾虚肾虚

色:白-脾虚肾虚;黄-湿热湿毒

质:清稀-脾虚肾虚;粘稠-湿热蕴结

2.闻诊:耳听声音鼻嗅气味

胎心音(120-160/分,强弱快慢)

闻气味-经带恶露异味。产后发热闻恶

露极为重要

3.问诊

年龄:青春期:肾气未充,易月经失

调;育龄期:肝失血养,易患带下、

崩漏、胎产诸疾;老年妇女:脾肾虚

衰,易经断前后诸证/恶性肿瘤

主诉:主要病证性质、持续时间

现病史:发病原因诱因起病缓急症

状治疗经过结果目前自觉症状

月经史:书写格式:初潮年龄经期/

周期量色质伴随症状lmp量末次

月经日期

带下史:带下的量色质气味

婚产史:G妊娠;P分娩;L存活;A

流产

既往史:肾病高血压糖尿病结核

产后大出血

脉诊:

月经脉-滑利为常

带下脉-一般常脉

妊娠脉-六脉平和滑利,迟脉按之不绝

临产脉(离经脉)-脉大而滑,尺脉转

急,中指本节至末端指侧脉动应指

产后脉-虚缓平和。

辨证要点:首先辩胎病还是母病;其

次辨胎可安与不可安;最后结合脏腑

气血进行辨证

产后病三审:

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有无恶露停

滞;次审大便通与不通,验津液的盛

衰;再审乳汁的行与不行和饮食的多

少,以察胃气的强弱,结合脏腑气血

辨证。

第六章妇科疾病治法概要

根据妇女血常不足、气常有余的特

点,治疗时应注意固护精血

治则:调理脏腑,调理气血,调理奇

经,周期疗法。

1.补肾滋肾

补肾益气-肾气虚-大补元煎固阴煎

寿胎丸归肾丸补肾固冲丸

滋肾益阴-肾阴虚-左归丸六味地黄

丸补肾地黄丸

温肾助阳—肾阳虚-金贵肾气丸温胞

饮右归丸

温阳行水-肾阳虚水停-真武汤五苓

滋肾养肝-肝肾不足冲任损伤-左归

丸菊杞地黄丸

纹身健脾-脾肾阳虚-四神丸合健固汤

温胞饮

2疏肝养肝

疏肝解郁-肝气郁结-柴胡疏肝散四

逆散八珍汤乌药散

疏肝泻火-肝郁化火-丹栀逍遥散清

肝止淋汤

泻肝除湿-肝经湿热-龙胆泻肝汤

疏肝理脾-肝气犯胃肝胃不和-逍遥

散开郁种玉汤

调肝补肾-肝郁兼肾虚-调肝汤定经

养血柔肝-肝阴血不足-四物汤养精

种玉汤滋阴汤

平肝潜阳-肝阳上亢-三甲复脉汤

镇肝熄风-肝风内动-镇肝熄风汤羚

角钩藤饮

3.健脾和胃

健脾养胃-脾虚纳呆食少-香砂六君子

健脾益气-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血失

统摄-举元煎补中益气汤

健脾养血-脾虚血少-归脾汤八珍汤

健脾扶阳-脾胃气虚严重者-参苓白术

汤健固汤

健脾利湿-脾阳不振湿浊内停-白术

散完带汤

4调理气血

4.1病在气,治气为主,佐以治血

气虚-补气-举元煎

气陷-提升-补中益气汤

气滞-行气-乌药汤

气逆-降气-加味温胆汤苏子降气汤

4.2病在血,治血为主,佐以治气

补血养气-血虚-四物汤养精种玉汤

小营煎

活血化瘀-血瘀韩(寒凝热结气滞

气虚)

固冲止血-出血-育阴汤固冲汤

清热凉血-血热-清经汤两地汤保阴

温经行滞-血寒-温经汤

温经养血-虚寒-大营煎

5.外治法:外阴熏洗阴道冲洗阴道

纳药宫腔注入肛门导入外敷热熨

药物离子导入针灸推拿

第八章月经病

第一节月经先期

定义: 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15天

以内一行者,连续两个周期以上。

总病机: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

气虚证:

脾气虚证-补脾益气摄血调经-补中益

气汤

肾气虚证-补益肾气固冲调经-固阴煎

血热证:

阳盛血热-清热养阴、凉血调经-清经

阴虚血热-滋阴清热、养血调经-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