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重大战役年表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1、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一说是周赧王五十五年4月至周赧王五十五年9月,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
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
2、阏与之战阏与之战,是指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赵国名将赵奢率军于阏与(今山西和顺),击败秦军的一次奔袭作战。
公元前270年,秦国攻赵,包围了赵国的重镇阏与(今山西和顺)。
赵将赵奢率军救赵,出奇计,终于打赢了一场原本无法取胜的战争。
《括地志》以为在铜鞮县。
涅县、铜鞮县均为沁县古称。
3、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发生在河南长垣西北。
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
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
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
孙膑却在桂陵(一说山东菏泽,一说河南长垣)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
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
4、鄢陵之战鄢陵之战,是公元前575年(周简王十一年)晋国和楚国为争夺中原霸权,在鄢陵地区(今河南省鄢陵县)发生的战争。
在战争中,晋国军队善察战机,巧妙指挥,击败同自己长期争霸中原的楚国及其联盟郑国的两国联军,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中原地区的优势地位。
晋国俘获了楚王子公子茷,楚共王也被射瞎一只眼睛;郑将唐苟为保护郑成公败逃而战死。
鄢陵之战是春秋战国经典战役之一,这场战争后,晋、楚两国都逐渐失去以武力争霸中原的强大势头,中原战场开始沉寂下来。
5、城濮之战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
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
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
春秋战国的重要战役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各诸侯国为争夺霸权展开了许多精彩的战役。
本文将介绍春秋战国时期几场重要的战役,其中包括楚国与吴国的合作、齐国与韩国的联盟、秦国与赵国的较量以及赵国与燕国的对抗。
一、楚吴联军围攻齐国(公元前506年)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与吴国合作,共同围攻齐国的一场重要战役。
楚国和吴国在该战役中派出大量兵力共同进攻齐国,最终攻克了齐国的都城临淄,并使齐国的势力大幅削弱。
二、齐韩联盟战胜鲁国(公元前341年)这场战役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与韩国联盟,联手对抗鲁国的一次成功战役。
齐国和韩国的联盟军队通过巧妙的战术和策略,成功击败了鲁国的军队,使得鲁国在地区霸主的争夺中处于劣势。
三、秦破趙赵与秦的较量(公元前260年)这场战役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之间的一次重要交战。
秦国派遣大军攻打赵国,双方展开了多次激烈的战斗,最终秦国成功攻克了赵国的都城邯郸,使得赵国的势力受到严重削弱。
四、赵燕之战(公元前295年)这场战役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与燕国之间的一次重要对抗。
赵国与燕国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双方均有胜负,最终赵国凭借出色的军事指挥和战术,击败了燕国,从而稳定了边境,巩固了赵国的势力。
总结春秋战国时期是充满着战火和动荡的时期,其中的许多战役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楚吴联军围攻齐国、齐韩联盟战胜鲁国、秦破赵与秦的较量以及赵燕之战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战役,它们在历史上具有许多积极的意义,对于后来的政权更迭和国家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些战役也展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间的复杂关系和残酷的战争环境,为我们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提供了重要参考。
战国七雄之间的战争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战国七雄之间的战争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之一。
以下是战国七雄之间的一些主要战争:
1. 齐魏马陵之战:公元前341年,齐国军队在马陵之战中击败魏国军队,这场战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齐国强盛的标志。
2. 秦赵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秦国军队在长平之战中击败赵国军队,这场战役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役之一,也是秦国强盛的标志。
3. 齐燕即墨之战:公元前284年,齐国军队在即墨之战中击败燕国军队,这场战役是齐国复兴的标志,也是燕国衰落的开始。
4. 楚魏垂沙之战:公元前301年,楚国军队在垂沙之战中击败魏国军队,这场战役是楚国强盛的标志,也是魏国衰落的开始。
5. 秦楚蓝田之战:公元前312年,秦国军队在蓝田之战中击败楚国军队,这场战役是秦国强盛的标志,也是楚国衰落的开始。
这些战争不仅决定了战国七雄的命运,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国年表前476年周元王立前473年越王勾践突然大举攻吴,把吴都围困了三年,终把吴国灭掉,吴王夫差自缢前470年孔子去世前468年定王立。
墨子出世前455年智伯又胁迫韩、魏和他合兵攻赵。
临到城破时,韩、魏突然和赵氏勾结,捉住了智伯,灭智氏全族,前453 赵,韩,魏三晋,灭智伯、三分其地前447年楚灭蔡前445年魏文侯即位,用李悝等为相,乐羊为将,吴起为西河郡守。
战国时期的招贤养士之风,由魏文侯始。
前444年鲁班去世公元前441 哀王,思王。
公元前440 考王公元前425 威烈王公元前401 安王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加封韩虔为韩景侯、赵籍为赵列侯、魏斯为魏文侯。
三家分晋前398 楚围郑。
前397 聂政刺杀韩相侠累。
前391年田和把姜齐末代君主康公迁到海边,只留一城之地作为他的食邑。
楚国被三晋打败。
后,楚悼王任用吴起作令尹,主持变法。
楚国日强前384 秦献公立前386年田和被周天子封为齐侯前382年吴起离魏去楚前381年楚悼王卒,大臣作乱,吴起被射死。
一人投命,足惧千夫前379 齐康公卒,无后。
田氏终代吕齐国,后称田齐。
前378 齐威王立。
前376年前376 赵,韩,魏,灭晋分其地。
墨子去世公元前375 烈王立。
韩灭郑。
前372年孟子出世前370年惠施出世前369年庄子出世公元前368 显王(烈王弟)立。
前364 秦献公败三晋于石门,斩首6万,天子致伯前361年秦献公死,秦孝公即位前357年齐威王即位,他任用邹忌、田忌、孙膑等人,齐国强大前359 秦商鞅变法。
前356年秦孝公以商鞅为左庶长,实行变法,前354年魏国伐赵,围攻赵都邯郸,次年破之。
赵向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师,前往救援。
前353 齐威王使田忌,孙膑救赵,赵邯郸降魏,孙膑围魏救赵,大败败魏师于桂陵。
前352 秦商鞅伐魏,降固阳。
前351 魏归还赵邯郸,盟。
前350 秦迁都咸阳。
前343年孙膑利用减灶诱敌,又大败魏国于马陵,庞涓自杀前341 魏庞涓伐韩,齐救之,孙膑用减燥计诱敌,大破魏军于马陵,杀庞涓,魏从此衰落。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战国时期的战争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战国时期的战争,这些战争对于塑造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些战国时期的著名战争,以展示这段历史时期的重要意义。
一、巨鹿之战巨鹿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07年,是战国时期齐国与赵国之间的一场战斗。
当时,韩国王室与各国都在争夺霸权,而齐国和赵国之间的矛盾升级成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巨鹿之战以赵国的胜利而告终,这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也为赵国确立了强大的地位。
二、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至公元前258年,是战国时期燕国与赵国之间的一次战争。
在长平之战中,赵国成功阻止了燕国的扩张,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这场战争被认为是战国时期重要的一战,使得赵国成为当时战国七雄之一。
三、马陵之战马陵之战发生在公元前342年,是战国时期楚国与秦国之间的一次重要战役。
在这场战斗中,秦国击败了楚国的大军,俘虏了楚国国王。
这场战斗使得秦国的势力大大增强,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四、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是三国时期东汉与曹魏之间的一场著名战役。
在这场战斗中,东吴与刘备联军联合抗击曹魏的大军,最终成功击败了曹军。
赤壁之战被誉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一次重要的战役,也标志着三国鼎立的开始。
五、官渡之战官渡之战发生在公元200年,是三国时期曹魏与袁绍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曹魏与袁绍的军队在官渡交战,最终曹魏以少胜多,击败了袁绍的大军。
官渡之战使得曹魏的势力在北方得到巩固,成为三国中最重要的势力之一。
六、桂陵之战桂陵之战发生在公元255年,是三国时期吴国与魏国之间的一次重要战斗。
在这场战争中,吴国击败了魏国,扩大了自己在江东地区的势力范围。
桂陵之战对于吴国进一步壮大和巩固地区统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这些著名战国时期的战争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对于社会发展和国家命运的影响。
这些战斗不仅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也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国战役列表由于在战国时代(公元前476年,一说公元前453年或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发生大大小小不同的战役,如五国联军攻齐之战、阏与之战、长平之战等等,以下为西元前4世纪至前3世纪的战事,由魏秦河西之战至秦灭齐统一中国为止。
战役时间攻方主帅守方主帅胜方阳狐之战前401年秦国不明魏国不明不明乘丘之战前400年魏国、韩国、赵国不明楚国不明魏国、韩国、赵国阳翟之战前400年郑国不明韩国不明不明郑之战前398年楚国郑国楚国最之战前394年齐国鲁国齐国汪之战前393年魏国不明秦国不明魏国武城之战前390年秦国不明魏国不明武城之战前386年魏国不明秦国不明洛阴之战前366年魏国、韩国不明秦国不明秦国石门山之战前364年秦国秦献公、章蟜魏国不明秦国少梁之战前362年秦国不明魏国公孙痤秦国宜阳之战邯郸之战前354年-前351年魏国魏惠王赵国赵成侯魏国桂陵之战前353年齐国田忌、田婴、孙膑魏国庞涓齐国襄陵之战前353年-前352年齐国、宋国、卫国齐不明、宋景善、卫公孙仓魏国、韩国魏惠王魏国、韩国元里之战前354年秦国不明魏国不明秦国安邑之战前352年秦国商鞅魏国不明秦国固阳之战前351年秦国商鞅魏国不明秦国马陵之战前342年齐国田忌、田婴、孙膑魏国庞涓齐国吴城之战前340年秦国商鞅魏国公子卬秦国岸门之战前338年秦国魏国魏错秦国龙贾之战前332年-前331年秦国公孙衍魏国龙贾秦国五国联军攻秦之战前318年齐国、韩国、魏国、楚国、赵国公孙衍秦国不明秦国赵灭中山之战前307年-前296年赵国赵武灵王中山国中山王(妾子)赵国三国联军攻秦之战前298年-前296年齐国、韩国、魏国匡章秦国不明三国联军伊阙之战前293年秦国白起韩国、魏国公孙喜秦国黔中之战前280年秦国司马错楚国不明秦国五国联军攻齐之战前284年燕国、赵国、韩国、魏国、秦国乐毅、廉颇、暴鸢、晋鄙、白起齐国不明五国联军即墨之战前284年~前279年燕国骑劫齐国田单齐国鄢郢之战前279年~前278年秦国白起楚国不明秦国阏与之战前269年秦国不明赵国赵奢赵国陉城之战前264年秦国白起韩国不明秦国长平之战前260年秦国王龁、白起赵国廉颇、赵括秦国邯郸之战前259年~前257年秦国王陵、王龁、郑安平赵国、魏国廉颇、晋鄙赵国鄗代之战前251年燕国栗腹、卿秦赵国乐乘、廉颇赵国河外之战前247年魏国、赵国、韩国、楚国、燕国魏无忌秦国蒙骜五国联军赵破匈奴之战前244年赵国李牧匈奴不明赵国蕞之战前241年赵国、燕国、魏国、韩国、楚国庞暖秦国吕不韦秦国肥之战前233年秦国桓齮赵国李牧赵国番吾之战前232年秦国不明赵国李牧、司马尚赵国秦灭韩之战前230年秦国内史腾韩国韩王安秦国秦灭赵之战前228年秦国王翦、桓齮、李信、王贲赵国赵王迁、李牧秦国城你之战前226年秦国李信、蒙恬楚国项燕楚国秦灭魏之战前225年秦国王贲魏国魏王假秦国秦灭楚之战前225年~前223年秦国王翦、蒙武楚国楚王负刍、项燕秦国秦灭燕之战前226年~前222年秦国王翦、王贲燕国燕王喜、燕太子丹秦国秦灭齐之战前221年秦国王贲齐国齐王建秦国。
春秋战国二十六次重要战役编年史,推荐收藏!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持续550年的分裂时期,但也是百花齐放,英雄辈出的时代,小编汇总了这个时期的26次重要战役,分享给各位。
1.繻葛之战(公元前707年)郑国在繻葛大败周室联军的一次反击作战,使周天子的威严一落千丈,战后周王室开始衰弱,诸侯国势力大增,开启春秋争霸序幕。
2.长勺之战(公元前684年)鲁国以一比十人数比例打败齐国的战役,以后发制人、敌疲再打的防御原则取胜而著称,成为春秋史乃至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3.泓水之战(公元前643年)此战规模虽不大,但是在中国古代战争发展史上却具有一定的意义,宋国在泓水之战战败后沦为二流国家,未能在历史中发挥重要作用。
春秋时期4.城濮之战(公元前632年)此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是开“兵者诡道也”先河的一次作战。
战后,晋文公在践土朝觐周王,会盟诸侯,终于实现了“取威定霸”的政治、军事目标。
5.秦晋崤之战(公元前627年)崤之战是晋襄公率军在晋国崤山隘道全歼偷袭郑国的秦军的重要伏击歼灭战,此战是晋秦争霸战争中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6.邲之战(公元前597年)此战是晋、楚两国的一次著名会战。
楚军一洗城濮之战中失败的耻辱,在中原争霸斗争中暂时占了上风,楚庄王也因此役的胜利而一举奠定了“春秋五霸”的地位。
7.鞍之战(公元前589年)此战是齐、晋两国之间的战争,是晋国执政卿士郤子为报齐国戏辱之仇而发起的,尽管晋国最终胜利了,但大大消耗了交战双方的实力。
8.麻隧之战(公元前578年)此战是以晋国为首的诸侯联军在秦地麻隧击败秦国的作战,该战役双方出动兵马达十八万人左右是春秋史上规模较大的战役。
9.鄢陵之战(公元前575年)晋国和楚国为争夺中原霸权而展开的战役,战后,晋、楚两国都逐渐失去以武力争霸中原的强大势头,中原战场开始沉寂下来。
10.鸡父之战(公元前519年)吴国为夺取淮河流域的战略要地州来而发起的战役,在战争中,吴军抓住战机,灵活用兵,以情报与谋略配合作战、出奇制胜,大败楚军,夺取州来。
战国时期重大战役年表东周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至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之段历史时期,史称之为“春秋时期”,自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则被称为“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重大战役年表时间地点参战国家简述过程与结果473BC吴越--吴吴亡472BC犁丘晋--齐齐败471BC晋鲁--齐齐败,鲁取廪丘469BC卫鲁越宋--卫越不克而还468BC郑晋--郑齐晋攻郑,齐救,晋军退464BC郑晋--郑晋攻郑461BC大荔秦--大荔大荔亡458BC卫晋--卫晋至境而返455BC晋阳智韩魏赵三家攻赵,二年后韩魏赵分智445BC杞楚--杞杞亡445BC泗上楚--?楚得淮北,复兴431BC莒楚--莒莒亡419BC少梁秦--魏秦次年得少梁408BC河西秦--魏魏取河西地;魏大兴405BC廪丘魏赵韩--齐齐师大败404BC齐长城魏赵韩--齐齐败,魏纹候献齐俘于天子391BC河南魏赵韩--楚楚连败于大梁、榆关381BC赵魏魏卫--楚赵魏卫攻赵,楚救赵,赵反攻胜利375BC郑榆关魏--楚韩--郑魏攻楚,战于榆关。
韩乘机灭郑369BC浊泽赵韩--魏魏军大破。
围魏,遂解。
魏反攻364BC石门秦--魏秦胜,斩首6万362BC浍水魏--韩赵魏大胜362BC少梁秦--魏秦大胜,擒公孙痤354BC赵卫魏秦韩赵攻卫,魏救卫,秦败魏于元里,并伐韩,筑城。
353BC桂陵齐--魏围魏救赵,魏师大败。
楚亦救赵352BC安邑秦--魏安邑降秦352BC襄陵魏韩--齐宋卫魏胜342BC马陵、梁赫魏--齐韩魏败韩于梁赫。
齐败魏军十万于马陵,虏太子申,杀庞涓340BC河西魏--秦秦胜,虏公子昂,魏献部分河西地333BC徐州齐--楚楚胜331BC秦--魏秦胜,斩首8万,虏龙贾,次年魏割河西地328BC河西秦--赵秦胜,杀赵疵,取蔺,离石325BC平邑齐--赵韩齐胜323BC襄陵楚--魏楚胜,取8邑320BC勺梁赵--燕燕围浊鹿,赵救,胜318BC函谷关魏赵韩燕楚--秦秦胜318BC李伯义渠--秦义渠胜317BC修鱼秦--赵魏韩秦胜,斩首8万316BC巴蜀秦--巴蜀巴,蜀亡314BC曲沃秦--魏秦胜,取曲沃,焦314BC岸门秦--韩秦胜,斩首万人314BC燕齐--燕燕乱,齐破之312BC丹阳韩秦--楚秦大胜,斩首8万,虏屈丐,取汉中312BC蓝田秦--楚秦胜,楚割两城312BC邓韩魏--楚308BC宜阳秦--韩次年拔宜阳,斩首6万,取武遂307BC中山赵--中山赵略中山地,胡服骑射,次年略林胡301BC垂沙齐韩魏--楚楚大败,韩魏取宛叶以北300BC襄城秦--楚秦胜,斩首3万,杀景缺298BC析秦--楚上年秦取8城,持怀王。
中国古代著名战役1. 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年)◆时代:商末周初◆背景:周武王伐纣,商纣王暴政,民心尽失。
◆经过:周武王率领联军在牧野与商纣王决战,商军在战斗中发生了大规模叛变,最终商纣王兵败自焚。
◆结果: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封建制度初步形成。
2. 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时代:战国时期◆背景:秦国与赵国争夺上党地区,双方爆发大规模战争。
◆经过:秦国大将白起采用诱敌深入战术,围困赵军,最终全歼赵国主力,赵国损失惨重。
◆结果:赵国元气大伤,秦国进一步奠定统一中国的基础。
3. 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时代:秦末起义◆背景:秦朝暴政引发各地起义,楚汉之争中项羽与秦军主力决战。
◆经过:项羽率楚军破釜沉舟,击溃秦军,极大鼓舞了反秦起义的士气。
◆结果:秦朝迅速瓦解,楚汉争霸开始。
4. 垓下之战(公元前202年)◆时代:楚汉战争◆背景:楚汉战争后期,刘邦的汉军与项羽的楚军在垓下展开决战。
◆经过:刘邦、韩信联合围攻项羽,最终项羽兵败,四面楚歌,乌江自刎。
◆结果:刘邦胜利,汉朝建立,中国再次实现统一。
5. 官渡之战(公元200年)◆时代:东汉末年◆背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控制权,袁绍兵力优势明显,但曹操决心强烈。
◆经过:曹操利用计谋烧毁袁绍的粮草,彻底打垮袁绍的主力军。
◆结果:曹操统一北方,成为魏国的奠基者。
6. 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时代:三国时期◆背景:曹操在统一北方后,意图南下统一中国,刘备和孙权联合抵抗。
◆经过:孙刘联军利用火攻击溃曹操的水军,迫使曹操退兵。
◆结果: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曹操未能实现统一。
7. 夷陵之战(公元222年)◆时代:三国时期◆背景:刘备为报关羽之仇,出兵伐吴,孙权则命陆逊防守。
◆经过:陆逊利用地形和火攻,击败了刘备的大军。
◆结果:蜀汉元气大伤,刘备去世,蜀汉从此由诸葛亮主政。
8. 淝水之战(公元383年)◆时代:东晋时期◆背景:前秦皇帝苻坚大举进攻东晋,企图统一南北。
前367年周王室分裂为东周君和西周君前353年齐魏桂陵之战前341年齐魏马陵之战前316年秦灭蜀前315年齐占领燕国前286年齐灭宋国前284年燕、赵、韩、魏、秦五国伐齐前278年白起攻楚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前256年秦灭西周君,东周灭亡。
前249年秦灭东周君前230年秦灭韩前228年秦灭赵前225年秦灭魏前223年秦灭楚前222年秦灭燕前221年秦灭齐君主一楚熊蚤 (前1046年--前???)熊丽 (前???--前???)熊狂 (前???--前???)熊泽 (前???--前???)熊艾 (前???--前???)熊瞻 (前???--前???)熊胜 (前???--前???)熊杨 (前???--前???)熊渠 (前???--前???)熊挚 (前???--前???)熊延 (前???--前848年)熊勇 (前847年--前838年) 10年熊严 (前837年--前828年) 10年熊霜 (前827年--前822年) 6年熊徇 (前821年--前800年) 22年熊咢 (前799年--前791年) 9年熊仪 (前790年--前764年) 27年熊坎 (前763年--前758年) 6年熊眴 (前757年--前741年) 17年楚武王熊通 (前740年--前690年) 51年楚文王熊赀 (前689年--前675年) 15年楚堵敖熊艰 (前674年--前672年) 3年楚成王熊恽 (前671年--前626年) 46年楚穆王熊商臣(前625年--前614年) 12年楚庄王熊侣 (前613年--前591年) 23年楚共王熊审 (前590年--前560年) 31年楚康王熊招 (前559年--前545年) 15年楚郏王熊员 (前544年--前541年) 4年楚灵王熊围 (前540年--前529年) 12年楚平王熊居 (前528年--前516年) 13年楚昭王熊珍 (前515年--前489年) 27年楚惠王熊章 (前488年--前432年) 57年楚简王熊中 (前431年--前408年) 24年楚声王熊当 (前407年--前402年) 6年楚悼王熊疑 (前401年--前381年) 21年楚肃王熊臧 (前380年--前370年) 11年楚宣王熊良夫(前369年--前340年) 30年楚威王熊商 (前339年--前329年) 11年楚怀王熊槐 (前328年--前296年) 33年楚顷襄王熊横(前298年--前263年) 36年楚考烈王熊元(前262年--前238年) 26年楚幽王熊悍 (前237年--前229年) 9年楚哀王熊犹 (前228年--前228年) 2月楚王熊负刍(前228年--前223年) 6年二燕燕召公姬奭(前?-前1046)燕侯姬克(前?-前?)燕侯姬旨(前?-前?)燕侯姬舞(前?-前?)燕侯姬宪(前?-前?)燕侯姬和(前?-前?)燕侯(前?-前?)燕侯(前?-前?)燕侯(前?-前?)燕侯(前?-前?)燕惠侯元常(前865-前827)在位38年燕釐侯姬莊(前826-前791)在位36年燕顷侯(前790-前767)在位24年燕哀侯(前766-前765)在位2年燕郑侯(前764-前729)在位36年燕穆侯(前728-前711)在位18年燕宣侯(前710-前698)在位13年燕桓侯(前697-前691)在位7年燕庄公(前690-前658)在位33年燕襄公(前657-前618)在位40年燕前桓公(前617-前602)在位16年燕宣公(前601-前587)在位15年燕昭公(前586-前574)在位13年燕武公(前573-前555)在位19年燕前文公(前554-前549)在位6年燕懿公(前548-前545)在位4年燕惠公(前544-前536)在位9年燕悼公(前535-前529)在位7年燕共公(前528-前524)在位5年燕平公(前523-前505)在位19年燕简公(前504-前493)在位12年燕献公(前492-前465)在位28年燕孝公(前465-前450)在位15年燕成公(前449-前434)在位16年燕湣公(前434-前403)在位31年燕釐公姬载(前403-前373)在位30年燕后桓公(前372-前362)在位11年燕后文公(前361-前333)在位29年燕易王(前332-前321)在位12年燕王姬哙(前320-前312)在位9年燕昭王姬职(前311-前279)在位33年燕惠王(前278-前272)在位7年燕武成王(前271-前258)在位14年燕孝王(前257-前255)在位3年燕王姬喜(前254-前222)在位33年韩韓武子姬万韓獻子姬厥韓宣子姬起韓貞子姬須韓簡子姬不信韓莊子姬庚韓康子姬虎韓武子姬啟韩景侯姬虔韩烈侯姬取韩文侯韩哀侯韩懿侯韩昭侯韩宣惠王韩襄王姬仓韩釐王姬咎韩悼惠王韩王姬安赵造父奄父叔带赵夙赵成子赵衰赵宣子赵盾赵庄子赵朔赵文子赵武景叔赵简子赵鞅赵襄子赵毋恤赵桓子赵嘉赵献子赵浣赵烈侯赵籍赵武侯赵敬侯赵章赵成侯赵种赵肃侯赵语赵武灵王赵雍赵惠文王赵何赵孝成王赵丹赵悼襄王赵偃赵幽缪王赵迁代王赵嘉魏毕公姬高毕万魏武子姬犨魏悼子魏昭子姬絳魏獻子姬舒魏桓子姬駒魏文侯姬斯魏武侯姬擊魏惠王姬罃魏襄王姬赫魏哀王姬于魏昭王姬遫魏安釐王姬圉魏景湣王姬增魏王姬假秦秦非子前900年~前846年在位54年秦公伯前846年~前844年在位2年嬴仲前845年~前822年在位23年秦庄公前821年~前778年在位44年秦襄公敬仲前777年~前766年在位12年秦文公前765年~前716年在位50年秦静公早逝秦宁公竫公前715年~前698年在位18年秦出公谋杀秦武公前697年~前678年在位20年秦德公前677年~前676年在位2年秦宣公前675年~前664年在位12年秦成公前663年~前660年在位4年秦穆公任好前659年~前621年在位39年秦康公嬴罃前620年~前609年在位12年秦共公嬴和前608年~前604年在位5年秦桓公嬴荣前603年~前577年在位27年秦景公嬴后前576年~前537年在位40年秦哀公前536年~前501年在位36年秦夷公秦惠公前500年-前491年在位10年秦悼公前490年-前477年在位14年秦厉共公嬴公前476年-前443年在位34年秦躁公前442年-前429年在位14年秦怀公前428年-前425年在位4年秦灵公嬴肃前424年-前415年在位10年秦简公悼子前414年-前400年在位15年秦惠公前399年-前387年在位13年秦出公出子前386年-前385年在位2年秦献公師隰前384年-前362年在位23年秦孝公渠梁前361年-前338年在位24年秦惠文王嬴駟前337年-前311年在位27年秦武王嬴蕩前310年-前307年在位4年秦昭襄王嬴稷前306年-前251年在位56年秦孝文王嬴柱前250年-前250年在位1年秦庄襄王嬴楚前249年-前247年在位3年秦始皇帝嬴政前246年-前210年在位37年秦二世嬴胡亥前209年-前207年在位3年秦三世嬴子婴前206年在位47天。
春秋战国大事件列表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东周开始。
公元前743年郑庄公继位,第三任国君;晋昭侯把曲沃封给晋文侯弟弟桓叔,晋国分成两个行政区。
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平定段叔之乱公元前720年周郑交恶,周郑交质。
周王室权威崩溃,东周“礼崩乐坏”的第一个标志性事件公元前707年襦葛之战,郑军大败周室联军。
周王室威信扫地,礼乐征伐,诸侯并起,春秋全面开始公元前704年楚国第二次称王,熊通自封“楚武王”,开诸侯僭号称王之先河公元前701年郑庄公去世,郑国内乱开始公元前689年齐襄公灭鲁的与国纪,扫除东面障碍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杀齐襄公自立,公子纠奔鲁,公子小白奔莒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管仲拜相公元前684年长勺之战,鲁国以弱胜强击败齐国(曹刿论战)公元前681年齐桓公首次北杏会盟,开诸侯主盟之先河,掀起了称霸的序幕。
公元前679年曲沃武伯统一晋国,以旁支取代大宗,重新建国。
被封为晋国君主,改名为晋武公。
公元前661年晋国灭耿国、霍国、魏国公元前656年骊姬之乱,晋国内乱;召陵之盟,齐楚政治集团的对抗,齐盟胜利,霸主地位更加巩固。
公元前655年晋国“假途灭虢”,占据虢、虞两国;晋献公嫁女于秦穆公。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骊姬之乱结束,秦穆公助晋惠公回国即位;葵丘之会,齐桓公称霸。
公元前646年晋惠公拒绝向秦国卖粮赈济饥荒,秦穆公大怒。
次年,爆发韩原之战,晋惠公被俘。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卒,齐国内乱,失去霸主地位公元前642年宋襄公称霸公元前639年鹿上之盟,宋楚争锋公元前638年泓水之战,楚大败宋,宋国沦为二流国家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即位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晋以弱胜强打败楚(晋楚争霸);践土之盟,确立了晋文公霸主地位公元前630年晋秦联军伐郑公元前627年晋秦崤之战,秦军全军覆没,晋襄公继霸公元前626年楚成王被弑,楚穆王即位公元前625年晋秦彭衙之战公元前623年秦穆公称霸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卒;晋襄公卒,其子晋灵公尚幼,国相赵盾掌握政权,前后长达二十年。
中国古代重要军事战斗
战国时期之巴赢之战
巴赢之战发生在公元前506年,属于中国战国时期的重要军事战斗之一。
巴赢之战是楚国攻打巴国的一场战役,楚国最终击败了巴国,取得了重要的战略优势。
秦朝之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在公元383年,是中国秦朝与东晋之间的一场重要军事战斗。
这场战斗的结果是东晋成功抵御了秦朝的进攻,保住了自己的领土。
宋朝之巢湖之战
巢湖之战发生在公元1161年,属于中国宋朝与金朝之间的一场重要军事战斗。
这场战斗中,宋朝水军利用水上战术成功击败了金朝的大军,巩固了宋朝的统治地位。
元朝之蓟州之战
蓟州之战发生在公元1215年,是中国元朝与金朝之间的一场
重要军事战斗。
这场战斗中,元朝军队利用包围战术成功攻占了金
朝的蓟州,加强了元朝的控制力。
明朝之缅甸之战
缅甸之战发生在明朝时期的16世纪,是中国明朝与缅甸之间
的一场重要军事战斗。
这场战斗中,明朝大军成功击败了缅甸军队,稳定了边境地区的局势。
清朝之乌兰布和之战
乌兰布和之战发生在公元1756年,是中国清朝与俄罗斯帝国
之间的一场重要军事战斗。
这场战斗中,清朝军队与俄罗斯军队交战,最终以清朝获得胜利结束。
以上是中国古代的几场重要军事战斗,这些战斗在历史上留下
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的政治格局和国家命运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春秋战国大事件梳理原创2023-11-0817:36•浊酒史话春秋战国大事件很多,拣紧要的梳理一下。
前771年犬戎入侵镐京,西周灭亡。
前770年平王东迁,东周开始,周携王上位,二王并立。
前766年秦襄公攻戎阵亡。
前765年郑武公灭十国,图霸。
前762年秦文公济渭之会,战胜戎人,站稳关中。
前750年晋文侯袭杀周携王,二王并立结束。
前746年晋文侯去世。
前743年郑庄公继位。
前740年楚子熊通杀兄自立。
前722年鲁隐公继即位,《春秋》编年始于此。
郑伯克段于鄢。
前720年周平王崩,孙桓王立。
前719年郑国东门之役,郑庄公击败诸侯联军。
州吁弑卫桓公。
前712年鲁隐公遇刺,弟桓公立。
前707年周郑交恶,葛之战,郑败周。
前704年楚子熊通称王。
前701年郑庄公去世。
前693年王子克之乱。
前689年齐襄公灭纪,复九世之仇。
前686年齐襄公被堂弟公孙无知杀死,公子纠与公子小白出奔。
前685年公子小白即位为齐桓公,拜管仲为相。
前684年齐鲁长勺之战,曹刿论战,鲁胜。
前681年齐桓公主持北杏之盟,开诸侯主盟先河。
前679年齐桓公会诸侯于甄,始称霸。
晋国曲沃代翼,以小宗代大zj∖O前675年王子颓之乱。
前672年晋献公伐骊戎,得骊姬。
前667年周惠王赐齐桓公为伯。
前666年骊姬生公子奚齐,晋国诸子争立。
前662年晋献公建立上下二军。
前656年骊姬乱晋,晋国诸公子出奔。
齐桓公会和诸侯联军败楚成王。
前655年,晋国假途伐虢。
前651年齐桓公主持葵丘会盟。
秦穆公助晋公子夷吾回国复位,是为晋惠公。
前649年王弟叔代奔齐。
前648年,晋国饥荒,秦国送粮食。
管仲去世,齐桓公霸业凋零。
前646年,秦国饥荒,晋国不给粮,秦穆公伐晋。
前645年秦晋韩原之战,秦胜,俘晋惠公,后放归。
前643年齐桓公去世,五子争立,子孝公立。
前642年宋襄公称霸。
前639年,鹿上之盟,宋楚争锋。
前638年宋襄公伐郑,楚救之,宋楚泓水之战,宋大败。
前637年晋惠公去世,在秦为质的太子圉逃回国即位,为晋怀公。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战国时期发生了哪些战争?战国时期战争年表
导语:中国的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时代是华夏历史上分裂对抗最严重且最持久的时代之一。
春秋之后,也就是周朝的后半期,进入
中国的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时代是华夏历史上分裂对抗最严重且最持久的时代之一。
春秋之后,也就是周朝的后半期,进入了七国争雄的时代,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在后来西汉末年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中记载这一时期,所以人们称之为战国。
战国时期战争年表:
周定王十四年至十六年(公元前455—前453年):晋阳之战
周威烈王七年至十八年(公元前419—前408年):魏攻秦河西之战
周威烈王十八年至二十年(公元前408—前406年):魏灭中山之战
周赧王八年至十九年(公元前397—前296年):赵攻中山之战
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阴晋之战
周烈王七年(公元前369年):浊泽之战
周显王三年至四十七年(公元前366年—前322年):秦收复河西之战
周显王十五年至十六年(公元前354—前353年):桂陵之战
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
周慎靓王三年至秦王政六年(公元前318—前241年):合纵攻秦之战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318年):函谷关之战
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之战
周赧王三年(公元前312年):秦楚丹阳、兰田之战
周赧王七年(公元前308年):宜阳之战
周赧王十四年(公元前301年):垂沙之战
生活常识分享。
战国年表前476年周元王立前473年越王勾践突然大举攻吴,把吴都围困了三年,终把吴国灭掉,吴王夫差自缢前470年孔子去世前468年定王立。
墨子出世前455年智伯又胁迫韩、魏和他合兵攻赵。
临到城破时,韩、魏突然和赵氏勾结,捉住了智伯,灭智氏全族,前453 赵,韩,魏三晋,灭智伯、三分其地前447年楚灭蔡前445年魏文侯即位,用李悝等为相,乐羊为将,吴起为西河郡守。
战国时期的招贤养士之风,由魏文侯始。
前444年鲁班去世公元前441 哀王,思王。
公元前440 考王公元前425 威烈王公元前401 安王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加封韩虔为韩景侯、赵籍为赵列侯、魏斯为魏文侯。
三家分晋前398 楚围郑。
前397 聂政刺杀韩相侠累。
前391年田和把姜齐末代君主康公迁到海边,只留一城之地作为他的食邑。
楚国被三晋打败。
后,楚悼王任用吴起作令尹,主持变法。
楚国日强前384 秦献公立前386年田和被周天子封为齐侯前382年吴起离魏去楚前381年楚悼王卒,大臣作乱,吴起被射死。
一人投命,足惧千夫前379 齐康公卒,无后。
田氏终代吕齐国,后称田齐。
前378 齐威王立。
前376年前376 赵,韩,魏,灭晋分其地。
墨子去世公元前375 烈王立。
韩灭郑。
前372年孟子出世前370年惠施出世前369年庄子出世公元前368 显王(烈王弟)立。
前364 秦献公败三晋于石门,斩首6万,天子致伯前361年秦献公死,秦孝公即位前357年齐威王即位,他任用邹忌、田忌、孙膑等人,齐国强大前359 秦商鞅变法。
前356年秦孝公以商鞅为左庶长,实行变法,前354年魏国伐赵,围攻赵都邯郸,次年破之。
赵向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师,前往救援。
前353 齐威王使田忌,孙膑救赵,赵邯郸降魏,孙膑围魏救赵,大败败魏师于桂陵。
前352 秦商鞅伐魏,降固阳。
前351 魏归还赵邯郸,盟。
前350 秦迁都咸阳。
前343年孙膑利用减灶诱敌,又大败魏国于马陵,庞涓自杀前341 魏庞涓伐韩,齐救之,孙膑用减燥计诱敌,大破魏军于马陵,杀庞涓,魏从此衰落。
《春秋·战国》大事年表一、春秋大事年表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郑庄公灭共叔段,春秋开始。
公元前718年(鲁隐公五年),曲沃庄伯联合郑、邢伐翼,周桓王令虢公伐曲沃,立哀侯于翼。
晋国事始见于《左传》。
公元前709年(鲁桓公三年),曲沃武公伐翼,韩氏始祖韩万驾驭戎车。
公元前706年(鲁桓公六年),楚武王侵随。
公元前705年(鲁桓公七年),曲沃武公诱杀晋君小子侯,次年春灭翼,周桓王另立哀侯庄弟于晋(今山西省太原市)。
公元前701年(鲁桓公十一年),郑庄公卒。
公元前694年(鲁桓公十八年),鲁桓公被杀。
公元前685年(鲁庄公九年),齐桓公立。
公元前679年(鲁庄公十五年),齐桓公始霸。
公元前678年(鲁庄公十六年),王令曲沃武公以一军为晋侯。
公元前676年(鲁庄公十八年),晋献公即位。
公元前672年(鲁庄公二十二年),陈公子完奔齐,是为田陈氏始祖。
公元前669年(鲁庄公二十五年),晋献公尽杀桓叔、庄伯之后。
公元前662年(鲁庄公三十二年),鲁庆父杀公子般,立公子启,是为鲁闵公。
公元前660年(鲁闵公二年),鲁庆父杀闵公,季友立公子申,是为鲁僖公。
晋献公命太子申生伐狄。
公元前657年(鲁僖公三年),楚成王伐郑。
公元前656年(鲁僖公四年),齐楚召陵之战。
骊姬逼死晋太子申生。
公元前651年(鲁僖公九年),葵丘之会,齐桓公称霸;晋献公去世,晋惠公即位,宋襄公即位。
公元前643年(鲁僖公十七年),齐桓公去世。
公元前639年(鲁僖公二十一年),宋襄公被楚军俘虏,图霸失败。
公元前638年(鲁僖公二十二年),楚宋泓之战,宋襄公战败受伤。
公元前637年(鲁僖公二十三年),宋襄公去世,晋惠公去世,晋怀公即位。
公元前636年(鲁僖公二十四年),秦穆公送晋文公回国即位,杀晋怀公。
宋成公到楚国朝见楚成王。
王子带叛乱,东周京城被狄人攻破,周襄王避难郑国。
公元前635年(鲁僖公二十五年),晋文公出兵勤王,杀王子带,送周襄王复国。
战国时期重大战役年表
东周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至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之段历史时期,史称之为“春秋时期”,自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则被称为“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重大战役年表
时间地点参战国家简述过程与结果
473BC吴越--吴吴亡
472BC犁丘晋--齐齐败
471BC晋鲁--齐齐败,鲁取廪丘
469BC卫鲁越宋--卫越不克而还
468BC郑晋--郑齐晋攻郑,齐救,晋军退
464BC郑晋--郑晋攻郑
461BC大荔秦--大荔大荔亡
458BC卫晋--卫晋至境而返
455BC晋阳智韩魏赵三家攻赵,二年后韩魏赵分智
445BC杞楚--杞杞亡
445BC泗上楚--?楚得淮北,复兴
431BC莒楚--莒莒亡
419BC少梁秦--魏秦次年得少梁
408BC河西秦--魏魏取河西地;魏大兴
405BC廪丘魏赵韩--齐齐师大败
404BC齐长城魏赵韩--齐齐败,魏纹候献齐俘于天子
391BC河南魏赵韩--楚楚连败于大梁、榆关
381BC赵魏魏卫--楚赵魏卫攻赵,楚救赵,赵反攻胜利
375BC郑榆关魏--楚韩--郑魏攻楚,战于榆关。
韩乘机灭郑
369BC浊泽赵韩--魏魏军大破。
围魏,遂解。
魏反攻
364BC石门秦--魏秦胜,斩首6万
362BC浍水魏--韩赵魏大胜
362BC少梁秦--魏秦大胜,擒公孙痤
354BC赵卫魏秦韩赵攻卫,魏救卫,秦败魏于元里,并伐韩,筑城。
353BC桂陵齐--魏围魏救赵,魏师大败。
楚亦救赵
352BC安邑秦--魏安邑降秦
352BC襄陵魏韩--齐宋卫魏胜
342BC马陵、梁赫魏--齐韩魏败韩于梁赫。
齐败魏军十万于马陵,虏太子申,杀庞涓
340BC河西魏--秦秦胜,虏公子昂,魏献部分河西地
333BC徐州齐--楚楚胜
331BC秦--魏秦胜,斩首8万,虏龙贾,次年魏割河西地
328BC河西秦--赵秦胜,杀赵疵,取蔺,离石
325BC平邑齐--赵韩齐胜
323BC襄陵楚--魏楚胜,取8邑
320BC勺梁赵--燕燕围浊鹿,赵救,胜
318BC函谷关魏赵韩燕楚--秦秦胜
318BC李伯义渠--秦义渠胜
317BC修鱼秦--赵魏韩秦胜,斩首8万
316BC巴蜀秦--巴蜀巴,蜀亡
314BC曲沃秦--魏秦胜,取曲沃,焦
314BC岸门秦--韩秦胜,斩首万人
314BC燕齐--燕燕乱,齐破之
312BC丹阳韩秦--楚秦大胜,斩首8万,虏屈丐,取汉中
312BC蓝田秦--楚秦胜,楚割两城
312BC邓韩魏--楚
308BC宜阳秦--韩次年拔宜阳,斩首6万,取武遂
307BC中山赵--中山赵略中山地,胡服骑射,次年略林胡
301BC垂沙齐韩魏--楚楚大败,韩魏取宛叶以北
300BC襄城秦--楚秦胜,斩首3万,杀景缺
298BC析秦--楚上年秦取8城,持怀王。
今年出武关,斩首5万
296BC灵寿赵--中山中山亡
294BC武始、新城秦--韩秦胜
293BC伊阙秦--韩魏秦胜,斩首24万
291BC秦--韩魏秦取轵,垣城,邓,宛
287BC荥阳秦--赵齐楚韩魏秦归还温,轵,高平,王公,符逾
286BC秦--魏秦得安邑,河内
286BC宋齐燕--宋宋亡,齐割楚之淮北
285BC秦--齐秦夺九城
284BC齐燕秦韩魏赵楚--齐齐败于济西。
国分
282BC秦--赵秦取蔺,祁
280BC黔中秦--楚秦取黔中,旋失。
楚割上庸
279BC即墨齐--燕齐胜,复国
279BC鄢秦--楚秦取鄢,邓,西陵,灌鄢,死数十万
278BC郢秦--楚秦取郢,攻至夷陵(宜昌),竟陵(潜江),置南郡。
楚都陈
275BC大梁秦--韩魏秦围大梁,败韩于开封,败魏于北宅。
后解去。
274BC秦--魏秦取四城,斩首4万
273BC华阳秦韩--赵魏赵魏攻韩华阳,秦救,斩首15万于魏,沉赵卒2万于河,围大梁
270BC刚寿秦--齐秦取刚寿
269BC阏与秦--赵赵大胜
265BC秦--韩,秦--赵秦取韩少阳,高平。
齐救赵,秦师退。
264BC陉城秦--韩秦拔9城,斩首5万
262BC上党秦--韩上党降赵
262BC长平秦--赵至260BC赵败。
死45万
259BC邯郸秦--赵(魏,楚)至257BC秦军大败,郑安平与二万人降赵256BC阳城等秦--韩赵秦取阳城,负黍,斩首4万,取赵20余县,斩首9万
256BC洛阳秦--周西周亡
254BC陶,卫魏--秦,魏--卫魏取秦陶郡,灭卫
251BC赵赵--燕燕攻赵,大败,赵围燕
249BC巩等秦--周韩东周亡。
取成皋。
秦置三川郡。
249BC曲阜楚--鲁鲁亡(非战争)
247BC太原秦--赵韩魏秦取赵榆次,狼盂等37城,置太原郡。
魏军大败秦师
245BC繁阳,卷秦赵--魏秦攻魏卷,斩首3万;赵取魏繁阳
245BC前雁门赵--匈奴大破匈奴
244BC秦--魏韩秦取魏的[田+“扬”右,音“chàng”],有诡,取韩13城
243BC赵--燕赵取武遂,方城
242BC秦--魏秦取酸枣等20城,建东郡
242BC赵--燕赵取燕军二万
241BC蕞赵楚魏韩燕--秦秦胜,楚迁都寿春
241BC齐赵--齐赵取饶安
241BC朝歌秦--魏秦取朝歌
239BC上党秦--赵秦攻上党,成桥降赵
238BC魏秦--魏秦取垣,蒲阳,衍氏,逼大梁
236BC赵燕秦--赵秦救燕,取阏与邺,安阳等9城。
赵取燕狸,阳城
235BC魏秦--楚秦助魏攻楚
234BC平阳秦--赵秦斩首10万
233BC肥秦--赵秦败
232BC邺,太原等秦--赵秦败
230BC新郑秦--韩韩亡,秦置颖川郡
228BC邯郸秦--赵赵亡,秦置邯郸郡
227BC易水秦--燕代秦胜
226BC蓟秦--燕燕走辽东,后秦置右北平,辽西,广阳,渔阳郡
225BC大梁秦--魏魏亡,秦置砀郡,次年置泗水郡
225BC城父秦--楚秦大败,被杀7都尉
224BC蕲秦--楚秦胜
223BC寿春秦--楚楚亡,秦置楚郡,九江郡,长沙郡
222BC辽东秦--燕燕亡,秦置上谷郡,辽东郡
222BC代秦--代代亡,秦置代郡
222BC江南秦--百越秦置会稽郡
221BC临淄秦--齐齐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