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脉、督脉
- 格式:ppt
- 大小:3.96 MB
- 文档页数:46
任督二脉的作用和功能主治1. 什么是任督二脉任督二脉,又称奇经八脉,是中医中非常重要的经络之一。
它由任脉和督脉组成,分布在人体的前后正中线上,纵贯全身。
任督二脉是阴阳配搭的经络,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2. 任督二脉的作用任督二脉在中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调节气血:任督二脉是调节气血运行的重要通道,可以调整体内气血的平衡,促进气血的循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调和阴阳:任脉为阴经,督脉为阳经,两者相互交汇,具有调和阴阳的作用,可以平衡人体的阴阳,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调节水液代谢:任督二脉与人体的水液代谢密切相关,通过调节水液的运行,可以达到排除水湿、消除水肿的作用。
•促进经络通畅:任督二脉在人体经络系统中起到桥梁的作用,通过促进经络的通畅,可以保证气血的流动顺畅,维持器官和组织的正常功能。
3. 任督二脉的功能主治由于任督二脉的重要作用,它在中医中有着广泛的功能主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调节内分泌系统:任督二脉与内分泌系统密切相关,可以调节内分泌的平衡,提高机体的代谢能力,改善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症状。
•改善消化系统功能:任督二脉对消化系统有着调节作用,可以改善消化功能,提高食欲,减轻胃肠道不适症状。
•调节生殖系统:任督二脉与生殖系统密切相关,可以调节生殖激素的分泌、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对不孕症、月经不调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缓解疼痛:任督二脉可以改善气血运行状况,促进疼痛的缓解,对于头痛、肩颈痛、月经痛等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增强免疫力:任督二脉的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预防感冒、过敏等疾病的发生。
4. 如何保护任督二脉的健康保护任督二脉的健康对于维持身体的平衡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保护任督二脉的方法和建议:•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的饮食结构,适量的运动,不熬夜等,可以提高整体身体素质,增强任督二脉的功能。
•调节情绪:保持心情稳定,积极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压力,避免长期的情绪波动,可以减少对任督二脉的损害。
打通了任督二脉幽默的说法任督二脉解释:就中医而言,奇经八脉是与十二经脉交错的脉络,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任脉起穴极泉,终穴少商;督脉起穴中府,中穴少冲。
任脉通心,督脉通肺,是人体比较重要的两条经脉。
打开任督二脉武侠小说里经常提到,其实是一些气功古籍中的术语。
汉墓马王堆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就有一些气功典籍,为我国的气功研究奠定了基础。
练气功时,让真气游走奇经八脉,然后用真气运过任督二脉上的穴位,就算打通了。
打通了任督二脉幽默的说法:1、儿时特迷恋武侠片,尤其是那个笑傲江湖,看东方不败天下第一,我也想,这样就没人能欺负我。
所以我左手拿剪刀,右手拉起小弟长,嘴还咬着一块布,一切都准备好了,忽然老爹从背后抢了我的剪刀,鸡毛掸子一顿打我,农忙回来的老妈看见:“干嘛,对孩子下手这么重。
““他不是要学神功吗,我要帮着把他的任督二脉打通!”爸爸一边说,一边打我。
2、媳妇看视频,视频中有人穿着汉服仙气飘飘。
媳妇激动不已,满眼冒着小星星:“老公,这汉服太漂亮了,还有哪些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弘扬和传承的?”我正打着游戏,有点不耐烦:“三妻四妾,三从四德,后宫佳丽三千!”后果我不说你们也晓得,那老娘们儿差点没帮我打通任督二脉......3、他从那以后就像被打通任督二脉一样,开始走起了娱乐搞笑路线,说话风格也是变得诙谐幽默。
4、"喝了一盒牛奶,打了一个奶嗝,忽然真气上涌,打通了任督二脉。
"5、"憋尿憋急了,没想到把任督二脉给通了,真是给力啊。
"6、"挤了个痘痘,不小心挤通了任督二脉。
"7、"开会打瞌睡,脑壳一垂,又突然抬起,顿觉神清气爽,无意中竟是打通了任督二脉。
"。
任督脉的作用和功能主治1. 任督脉的概述任脉和督脉合称为任督脉,是中医学中十四经脉中的两条重要经脉。
任脉起于足陷会穴,上行至会阴穴,然后沿着腹部背部行走,在喉咙上方连接督脉。
督脉起于龙顶穴,沿着后脊柱行走,以背部的中线为主干。
2. 任督脉的主要作用•调节气血运行: 任督脉是人体经络系统中重要的气血运行通道,通过调节气血的流动,保持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改善脏腑功能: 通过调节任督脉的运行,可以增强脏腑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系统,改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免疫力等。
•缓解疼痛: 任督脉在身体表面分布广泛,通过按摩或针灸刺激这些穴位,可以刺激神经末梢,释放内啡肽等物质,从而起到镇痛作用。
•调理精神状态: 任督脉通过调节身体内的气血流动,可以调理精神状态,改善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和情绪问题。
3. 任督脉的功能主治•改善女性生殖系统问题: 任脉位于腹部和盆腔,对女性的生殖系统有很大的调节作用。
通过调理任脉,可以缓解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并增加生育能力。
•缓解消化系统问题: 任脉与消化系统有密切的关系。
通过调理任脉,可以缓解胃肠功能紊乱、胃痛、腹泻等问题,并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调节心血管系统功能: 任脉通过调节气血运行,可以缓解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系统问题,并改善血液循环。
•改善呼吸系统问题: 任督脉通过调节气血运行,可以缓解哮喘、慢性咳嗽等呼吸系统问题,并健脾胃、益肺气。
•调节神经系统功能: 任督脉与神经系统有密切的联系,通过调理任脉,可以缓解头痛、失眠、抑郁等神经系统问题,并提高睡眠质量。
•提高免疫力: 任督脉通过调节气血运行,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功能,促进身体抵抗力的提高,并帮助提高疾病的康复能力。
•缓解疼痛: 任督脉具有镇痛作用,通过按摩或针灸刺激相关穴位,可以缓解头痛、肩颈痛、腰腿痛等各种疼痛问题。
以上列举的是任督脉的一些主要功能和主治的常见问题,但实际上,任督脉的作用非常广泛,涵盖了人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
任脉督脉教程范文任脉和督脉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两条主要经脉,分布于人体的前后中轴线上。
任脉贯通前后,从胞阴穴开始,向上至太阳穴,途径人中穴、隐白、关元穴,直达万缕穴。
督脉贯通上下,从长强穴起,向上至神庭穴,途径膻中、命门、腰俞等穴位,直到舌下系膜。
任脉有着调和气血、益精养血、调节五脏六腑等作用,被认为是人体阴性气血的通道。
督脉则被视为阳性气血的通道,具有调和人体阳气、固摄元精、养生之功效。
同时,任脉和督脉也是经络穴位疏通的重要路径,经常进行按摩和调理可改善身体状况,促进健康。
一、任脉养生法:1.任脉保健操:每天早晚进行,可坐或卧,以心平气和为宜。
首先,深呼吸,将气息引导至丹田。
然后,意念从奇灵穴开始沿任脉向上移动,途径胞阴、人中、关元等穴位。
可搭配按摩,用手指轻柔地按压这些穴位,促进经络疏通。
最后,将意念引导至眉心,以心绪平和结束锻炼。
2.按摩胞阴穴和人中穴:每天早晚进行按摩,可以用食指和中指轻柔地按揉胞阴穴和人中穴。
按摩时,可用指腹点压这两个穴位,或者用指尖画圈按摩。
这些穴位位于丹田上方,按摩可刺激气血运行,增强体内阳气。
3.留意饮食调理:任脉养生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
宜多吃补血养气的食物,如红枣、黑豆、桂圆、山药等。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生姜等。
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过食油腻的食物,可以促进经脉通畅。
二、督脉养生法:1.督脉保健操:每天早晚进行,最好在户外或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
可以立正站立,身体保持挺直,然后深呼吸,将气息引导至丹田。
接着,将意念从长强穴开始沿督脉向上移动,途径膻中、命门等穴位。
可搭配扭腰、舒展四肢的动作,增加身体运动量。
最后,将意念引导至头顶,以心绪平和结束锻炼。
2.按摩长强穴和腰俞穴:每天早晚进行按摩,可以用拇指和食指轻柔地按揉长强穴和腰俞穴。
按摩时,可用指腹点压这两个穴位,或者用指尖画圈按摩。
这些穴位位于背部脊柱两侧,按摩可刺激阳气运行,增强体内的阴阳平衡。
3.调节作息时间:督脉养生还需要调节作息时间。
任督二脉的概念及作用任督二脉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两个重要脉络,由任脉和督脉组成。
任督二脉分布在全身,贯穿于前脉、后脉、左脉、右脉之中,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它们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和病理功能,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任督二脉调节和平衡人体的阴阳气血。
任脉位于胸前正中线上,控制着人体的阳气,是人体前阴后阳的主要通道;督脉则贯穿于后脊柱,控制着人体的阴气,是人体后阴前阳的主要通道。
任督二脉从中脊自阳到阴穴,连接了全身的经络系统,负责调节气血的运行和均衡。
任督二脉的通畅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的顺畅。
其次,任督二脉调节和强化人体的免疫系统。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任督二脉在免疫调节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在任脉上存在一些特殊的穴位,如气海、关元等,对调节免疫功能有明显的效果。
通过刺激和按摩这些穴位,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预防和治疗疾病。
另外,任督二脉也起到了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内分泌系统是由多个腺体组成的复杂体系,控制着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和生殖等方面的功能。
任脉和督脉上的穴位如关元、气海等,与内分泌腺体有直接的联系,可以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对内分泌功能进行调节。
例如,可以通过按摩关元穴位来促进卵巢功能,调节女性的月经周期和生殖系统的平衡。
此外,任督二脉还承担着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作用。
神经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系统之一,它与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和调控。
任督二脉的穴位与神经系统的反射区有密切的联系,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整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缓解神经紧张、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大脑的认知和记忆能力等。
最后,任督二脉还具有舒筋活络的作用。
经络系统在人体内起着桥梁和连接的作用,负责气血的循环和输送。
任督二脉的通畅与否,直接影响着肌肉和骨骼的健康。
通过刺激任督二脉上的穴位,可以改善肌肉和骨骼的供血供氧,缓解肌肉疼痛和僵硬,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任督二脉指的是什么
1、任督二脉是中医理论的一部分,属于“经脉”中的“奇经”。
因具有明确穴位,医家将其与十二正经脉合称为“十四经”。
2、任督二脉按照《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篇第六十》所述“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
”任督二脉出于人体胞中(少腹),在体表以人体腹部的曲骨穴为起点,从身体正面沿着正中央往上到唇下承浆穴,这条经脉就是任脉。
督脉则是由曲骨穴向后沿着人体后背往上走,到达头顶再往前穿过两眼之间,到达口腔上颚的龈交穴。
3、任脉主血,督脉主气,为人体经络主脉。
任督二脉若通,则八脉通任督二脉指的是什么。
八脉通,则百脉通,进而能改善体质,强筋健骨,促进循环。
任督二脉在中医诊脉与道家导引养生上相当重要,同时也因武侠小说里渲染与夸张的描述,如可藉由武功高强之人打通自身的任督二脉等,任督二脉一旦被贯通,武功即突飞猛进,故也成为一般人最为熟知的气脉名称。
任脉督脉解释1)督脉:督,有总督、督管、统率之意。
督脉的主要功能有二:①调节阳经气血: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相交会,如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会于大椎;与足太阳会于百会、脑户等;与阳维脉会于风府、哑门。
所以督脉与各阳经都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对全身阳经气血起调节作用。
正如《十四经发挥·十四经脉气所发》所言:“督之为言都也,行背部之中行,为阳脉之都纲。
”“又云阳脉之海者,以人之脉络,迴流于诸阳之分,譬犹水也,而督脉则为之都纲,故曰阳脉之海。
”②反映脑、髓和肾的功能:督脉行脊里,入络于脑,与脑、髓有密切联系。
《素问·骨空论》:“督脉为病,脊强反折。
”《类经·经络类》注为:“督脉贯于脊中,故令背强反折而屈伸不利。
”《难经·二十九难》:“督之为病,脊强而厥。
”此间脊强和厥是脊髓和脑的病变,皆归督脉,与督脉的循行过脊络脑有关。
督脉又“属肾”,故与肾也有密切关系。
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所以历代医家多认为精冷不孕等生殖系统疾患与督脉有关,常以补督脉之法治之。
2)任脉:任,有担任,妊养之意。
任脉的主要功能有①调节阴经气血。
任脉循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足三阴经及阴维脉交会。
如任脉与足三阴会于中极、关元;与足厥阴会于曲骨;与足太阴会于下脘;与手太阴会于上脘;与阴维脉会于廉泉、天突等。
能总任阴脉之间的相互联系,调节阴经气血,统任一身阴经之脉气,故称“阴脉之海”。
如《古今医统大全·卷六》曰:“谓任脉为阴脉之海者,以其总诸阴脉之会也,故曰阴脉之海。
”《针灸大成·卷七》亦曰:“属阴脉之海,以人之脉络,迴流于诸阴之分,譬犹水也,而任脉早为总会,故名曰阴脉之海焉。
”②任主胞胎。
《太平圣惠方·卷一》曰:“夫任者妊也,此是人之生养之本。
”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月经来潮及妊养、生殖功能有关。
《素问·上古天真论》的:“(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任督二脉的概念是什么任督二脉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人体脉络系统中的两条重要经脉。
它们分别是任脉和督脉,也被称为任脉经和督脉经,是阴阳相互调节、沟通全身经络的主要通道。
任脉起于足導泉穴,循行于脐部,经胸途经肩部到达颈部,上额,顶门,入脑。
之后,沿督脉颠门穴自面颊上行至遇厌穴,再沿会阳穴下行至巨悬、肩井两穴,最后达到尾骶部分肌腱。
任脉呈纵走向,任脉上精气主要聚集于胸腹部,任脉下则是主要聚集在下腹部。
与之对应的督脉则相反,起始于尾骶部的肌腱,上行经脊柱后正中沿督脉行至颠门穴。
督脉呈横走向,通过脊柱与任脉相连,与胃、肾、膀胱等脏腑也有密切联系。
任脉和督脉在人体的络脉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任脉为阴脉,主要负责宣通人体阴精和经脉、季节间的阴阳交接;而督脉为阳脉,主要活动阳气,在人体阴阳平衡调节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任脉和督脉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路径。
任脉被认为是人体的水路,濡养全身之阴液;而督脉则是气路,为人体提供阳气的活力。
任脉和督脉通过脊柱间的交会穴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环路,被称为“阴阳循环”。
任督二脉在中医理论中与人体的五脏六腑以及经络系统有着密切关联。
它们既与经络系统相互渗透,又与五脏六腑相互联系。
任督二脉通过自身的循行,沟通了全身的经络与脏腑,调节着人体的阴阳平衡,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在中医临床中,通过调理、调经、调脉等方法,可以对任督二脉进行治疗,以调整和平衡人体的阴阳气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通过调理任督二脉可以改善人体的气血循环,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此外,任督二脉在中医养生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保持任督二脉的畅通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提升人体的健康水平。
在中医养生上,通过调理、按摩、穴位注射等方法可以活络任督二脉,促进气血运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
综上所述,任督二脉是人体脉络系统中的重要概念。
它们通过全身的经络和脏腑关系,调节着人体的阴阳平衡。
保持任督二脉的通畅是中医理论和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奇经八脉名词解释中医介绍奇经八脉的概念、作用以及在中医中的重要性。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奇经八脉名词解释中医》,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奇经八脉名词解释中医》篇1一、奇经八脉的概念奇经八脉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是指人体内八条经脉,分别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这八条经脉与十二正经 (手足三阴三阳经) 不同,不直接与脏腑相连,而是相互联络,交错于腹部和胸部,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二、奇经八脉的作用奇经八脉在中医理论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调节阴阳:奇经八脉中的任脉、督脉、冲脉、带脉等经脉,能够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保持人体的健康状态。
2. 调节气血:奇经八脉能够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使得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正常。
3. 调节脏腑:奇经八脉与脏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够影响脏腑的功能,从而调节人体的生理状态。
4. 防治疾病:奇经八脉的病理变化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通过刺激或按摩奇经八脉,可以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
三、奇经八脉在中医中的重要性奇经八脉是中医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是中医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的各种疾病,都与奇经八脉的病理变化有关。
因此,通过刺激或按摩奇经八脉,可以调节阴阳、气血和脏腑,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此外,奇经八脉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按摩奇经八脉,可以保持人体的健康状态,预防疾病的发生。
《奇经八脉名词解释中医》篇2奇经八脉是中医学中的术语,指人体经络系统中十二经脉之外的八条经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挢脉、阳骄脉、阴维脉、阳维脉。
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因此称为奇经。
奇经八脉在人体经络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和对十二经脉气血的调节作用。
在临床上,奇经八脉是针灸治疗及药物归经的基础。
《奇经八脉名词解释中医》篇3奇经八脉是中医学中的术语,指人体经络系统中除了十二正经脉之外的八条经脉。
任脉和督脉打通的测试方法
打通任脉和督脉的测试方法一般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 找准任脉和督脉的位置:任脉起于子藏,沿着腹部正中线向上,上行至舌根,再从颊口穿过、贯通唇齿,上行至鼻孔两旁。
督脉起于会阴,沿着背部正中线向上,上行至天灵穴(头顶后部),再经过百会穴(头顶中心)向下至交感神经干,最后连接腰骶部。
在找准任脉和督脉的位置后,可以进行下一步测试。
2. 直接触摸测试:以中指指尖轻轻按压任脉或督脉的穴位(如人中穴、百会穴等),检查是否有压痛感或敏感感。
压痛或敏感感较弱或不明显的情况可能表示任脉和督脉通畅,而压痛感或敏感感较强的情况可能表示任脉和督脉堵塞或不畅通。
3. 传统针灸测试:由专业医生或针灸师通过传统针灸方法,如穴位刺激、针灸、艾灸等,来刺激任脉和督脉的穴位,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身体反应,以确定通畅情况。
4. 其他辅助测试方法:例如采用传统中医脉诊,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进一步判断任脉和督脉的通畅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测试方法仅供参考,若有怀疑任脉和督脉不通畅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并请专业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奇经八脉的名词解释奇经八脉,作为中医学中重要的概念,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它在中医理论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体内经络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与人体的生理功能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奇经八脉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解析它的概念、特点以及与疾病的关系。
奇经八脉,指的是八条细长的脉络,分别为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和阳跷脉。
这八脉结合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与常见的十二经脉不同,奇经八脉分布在人体的浅表组织中,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互联系,起到调节和平衡人体阴阳、协调脏腑功能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解析任脉。
任脉是奇经八脉中最为重要的一条脉络,也是人体内最主要的纵行脉络之一。
它起源于子丑之间的足厥阴肾经,向上贯穿整个腹部,直达咽部。
任脉与人体的生殖、泌尿、消化等系统密切相关,对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任脉的调和功能在临床中应用广泛,比如可以通过刺激任脉来治疗一些与消化系统相关的疾病。
接着,我们了解一下督脉。
督脉起始于重阴之会,起点与任脉的起点相连,贯穿整个脊柱,最后以会阴为止。
督脉是脊柱的主要调节脉络,与脑、脊髓、神经等中枢系统密切相关。
督脉的调节功能可以影响人体的神经传导和感觉功能,比如对一些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如头痛、失眠等,通过刺激督脉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再来看一下冲脉。
冲脉起于足厥阴肝经的行脉,经过腹部直达会阴部。
冲脉是人体内最为重要的水液代谢途径之一,与人体的血液循环、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密切相关。
通过刺激冲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水液代谢,对一些与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相关的疾病,如高血压、水肿等,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带脉是奇经八脉中一条比较特殊的脉络。
它是由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的分支组成,呈环状,象征着人体的代谢和运化能力。
带脉主要分布于腰腹部,对神经肌肉的活动和功能调节有重要作用。
通过刺激带脉,能够促进代谢和运化功能,对一些与消化、排泄系统相关的疾病,如腹胀、便秘等,具有较好的疗效。
陈氏太极拳图说之任脉、督脉论任脉起于会阴,上行循腹里,至天突、廉泉止。
督脉亦由会阴起,过长强,顺脊逆行而上,至百会,下降至人中止。
人身之有任、督,犹天地之有子午也。
人身任、督以腹背言,天地任、督以南北言。
皆位乎中。
可以分,可以合也。
分之以见阴阳之不离,合之以见浑沦之无间。
一而二,二而一也。
盖人能明任、督以运气保身,犹明爱民以安国。
民毙国亡,任衰身谢。
是以上人行导引之术,以为修仙之根本。
打拳以调养血气,呼吸顺其自然,扫除妄念,卸净浊气,先定根基,收视返听,含光默默,调息绵绵,操固内守,注意玄关。
功久则顷刻水中火发,雪里花开,两肾如汤热,膀胱似火烧,真气自足。
任、督犹车轮,四肢若山石。
一念之发,天机自功。
每打一势,轻轻运行,默默停止,惟以意思运行,则水火自然混融。
久之,水火升降如桔槔之吸水,稻花之凝露,忽然一粒大如黍米,落于黄庭之中,此采铅家投汞之真秘。
打拳行到此地,意不可散,功不可停。
一散一停,丹不成矣。
在昔紫阳真人曰:“真汞生于离,其用却在坎;姹女过南园,手持玉橄榄”。
正此谓也。
日日行之,无差无间,炼之一刻,则一刻周天;炼之一时,则一时周天;炼之一日,则一日周天;炼之一年,则一年周天;炼之终身,则终身周天。
炼过十年之后,周身混沌,极其虚灵,不知身之为我,我之为身,亦不知神由气生,气自有神。
周中规,折中矩,不思而得,不勉而中。
水不求而自生,火不求而自出,虚室生白,黑地引针,不知所以然而然,亦不知任之为督,督之为任,中气之所以为中气也。
时措咸宜,自然合拍。
此言任督之升降顺逆,佐中气以成功。
气,动由肾而生;静仍归宿于肾。
一呼一吸,真气之出入,皆在于此。
中极穴一名气原,在关元下一寸,脐下四寸,膀胱之募,足三阴、任脉之会。
气海,脐下一寸半宛苑中,男子生气之海。
人言气归丹田,亦非无本。
总之,任说千言万语,莫若清心寡欲,培其本原,以养元气。
身本强壮,打拳自胜人一筹。
任督二脉穴位快速记忆的方法口诀任督二脉是中医学中重要的经络之一,它们分布在人体的前后正中线上,起到调节气血运行的作用。
掌握任督二脉的穴位是中医学学习的基础,但由于穴位众多,记忆起来可能会有些困难。
下面将介绍一种快速记忆任督二脉穴位的方法口诀。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任督二脉的起始和走向。
任脉起于会阴,向上行至舌下,再沿督脉上行至头顶。
督脉起于会阴,向上行至脑后,再沿任脉下行至舌下。
根据这个走向,我们可以将任督二脉的穴位分为三个部分:会阴部分、躯干部分和头部部分。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会阴部分的穴位。
会阴部分包括两个穴位,分别是“关元”和“气海”。
关元位于下腹部,是任脉的起始穴位;气海位于下腹部的中央,是督脉的起始穴位。
我们可以用“关元气海,会阴两开”来记忆这两个穴位。
然后,我们来学习躯干部分的穴位。
躯干部分包括六个穴位,分别是“曲骨”、“中极”、“神道”、“膻中”、“气海”和“至阳”。
曲骨位于胸骨下缘,是任脉的第一穴位;中极位于胸骨中央,是任脉的第二穴位;神道位于胸骨上缘,是任脉的第三穴位;膻中位于胸骨中央,是督脉的第一穴位;气海位于胸骨下缘,是督脉的第二穴位;至阳位于胸骨上缘,是督脉的第三穴位。
我们可以用“曲骨中极,神道膻中,气海至阳”来记忆这六个穴位。
最后,我们来学习头部部分的穴位。
头部部分包括六个穴位,分别是“百会”、“印堂”、“神庭”、“睛明”、“承浆”和“脑户”。
百会位于头顶的中央,是任脉的第一穴位;印堂位于眉毛中央,是任脉的第二穴位;神庭位于头顶的后部,是任脉的第三穴位;睛明位于眉毛上方,是督脉的第一穴位;承浆位于头顶的后部,是督脉的第二穴位;脑户位于头顶的前部,是督脉的第三穴位。
我们可以用“百会印堂,神庭睛明,承浆脑户”来记忆这六个穴位。
通过以上的口诀,我们可以快速记忆任督二脉的穴位。
当然,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穴位,我们还需要进行反复的学习和实践。
希望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到你,加深对任督二脉穴位的记忆,提高中医学的学习效果。
任督二脉一、图一督脉督炁脉起于长强穴,经过腰俞,腰阳关,命门,至阳,身柱,陶道,大枢,哑门,风府,脑户,百会,天目,神庭等穴到人中穴止,进入任脉,如图所示,人中穴的里边就是切牙孔也就是天池穴。
督脉的实质:就是后背从上到下,皮里肉外的那条白线。
中枢椎体没有毛病,四肢没有毛病,脏腑没有毛病,督脉就能运行,如果有毛病督脉就不能运行!任脉主全身之前的炁脉,督脉主全身背后的炁脉,任脉二脉通畅说明身体无大碍。
二、图二督脉的实质督脉的实质就是后背部的皮里肉外的那一条白线:这一条白线从长强穴一直到人中穴止。
在正常的情况下督炁脉从长强穴一直上升到头顶,到头顶的过程中,从穴位不断的清除浊病炁,炁到头顶时,炁已经变得很晴朗了,就是最好的精炁了。
如果中枢神经或者是脏腑有病的话,督炁脉就不通了,这是为什么?因为脏腑有病,其实就是中枢神经有病了,也就是大脑有病了,大脑不共给营养给脏腑,也就是胃经升炁脉上不到头上去,能源断了能行吗!?这时的督炁脉也就不通了。
这时您就是会开脉,也是开不开的!不许把脏腑的病治好了,中枢神经通畅了,这时的督炁脉才能打开。
肛门炁脉也必须打开,任督二脉才能通畅,为什么?这是因为肛门处于任督二脉的交接处,如果肛门不好、会阴穴不开,任督二脉也是开不了,必须把肛门处理好,使他能顺利的、通畅的通过炁!这样才能实现任督二脉畅通无阻。
三、图三任脉任脉(如图所示)任脉由承浆穴起,由胸前正中下,一直到肝脐,再往下走到肛门,经过肛门到长强穴,接督脉。
肚脐有很大的吸力,它的吸力将头上的病浊炁引向下方,向肚脐靠近,就在这个路上有很多病浊炁由穴位排出体外,好炁留下继续向下走,到小腹部,再到阴部两段,绕过阴部到肛门被肛门吸入,再到长强穴入督脉。
任督二脉是环流的。
任督二脉的环流看任督二脉的流通的情况而定,流通的好,任督二脉就通畅,流通的不好就不通畅,大部分人是不通畅的,一般的人是不怎么通畅的,有病的人任督二脉根本就不通畅!一般都认为我们的任督二脉是通的,这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