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部编版)
- 格式:ppt
- 大小:2.17 MB
- 文档页数:48
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目录:易读错的字、词语听写、形近词组词、词语搭配、近义词、反义词、日积月累、课文中心思想回顾、课文重点及课后习题。
一、易读错的字。
屠苏(sū)携手(xié)蔡伦(cài)社会(shè)拱桥(gǒng)智慧(zhì)选择(zé)官吏(lì)税务(shuì)咖啡(kā)前爪(zhuǎ)毛驴(lǘ)二、词语听写。
造纸术伟大文字记录青铜器学问轻便盛放西汉大约东汉吸收经验树皮破布原料切断满足朝鲜半岛日本阿拉伯欧洲社会进步文化影响赵州桥石匠设计中间桥洞河面创举流水冲击节省而且水花各自双龙戏珠似乎人民智慧才干历史三、形近词组词。
符(符号)册(一册)赵(姓赵)附(附近)删(删除)赴(奔赴)欲(欲望)约(大约)设(设问)浴(浴室)钓(钓鱼)没(没有)裕(富裕)验(检验)史(历史)谷(稻谷)检(检查)吏(官吏)魂(魂魄)殴(殴打)创(创造)槐(槐树)鸥(海鸥)枪(手枪)酒(酒水)洲(非洲)智(智慧)洒(洒脱)州(广州)知(知识)牧(牧场)社(社会)历(历史)枚(一枚)杜(杜鹃)厉(厉害)四、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贡献—(奉献)轻便—(简便)经验—(阅历)改进—(改善)促进—(推动)闻名—(著名)雄伟—(宏伟)节省—(节约)精美—(精致)反义词文明—(野蛮)贡献—(轻巧)促进—(阻止)减轻—(加重)容易—(困难)节省—(浪费)宝贵—(普通)五、日积月累。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花中君子:梅兰竹菊雅人四好:琴棋书画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六、课文理解。
1、《元旦》“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开门迎新,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2、《纸的发明》这篇课文写出了纸的发明过程,表明了我国古代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古代人民智慧的赞美和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敬仰。
第三单元教案+知识点总结9.古诗三首 (1)10.纸的发明 (6)11.赵州桥 (9)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3)习作中华传统节日 (15)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17)语文园地三 (18)9.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清明》。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借助注释了解诗文大意,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礼物,想不想看?(配乐《春节序曲》,播放关于春节的各种图片,如包饺子、贴春联、拜年等)2.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最喜庆的日子,而宋代著名文学家王安石,只用了28个字就把这么热闹的场面写出来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诗《元日》。
(板书:元日齐读课题,解释“元”的含义)二、初读古诗,读准节奏,学习生字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自读古诗。
(出示自读要求:一、读准字音;二、读通句子;三、读准节奏。
)2.指名读,师生评议,纠正字音。
3.再读,教师指导,划分朗读节奏。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教师范读。
(“/”表示朗读时要短暂停顿)(2)指名读,读出诗的节奏。
(3)齐读。
边读边想:这首诗描绘了古人过春节的几个画面?(3个画面)4.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画面:“爆竹声中一岁除”。
(齐声读)(1)你知道为什么要放爆竹吗?(古人燃放爆竹是用来吓跑妖魔鬼怪,以求得新年的安宁。
到了宋朝,人们用鞭炮替代了爆竹,但仍蕴含着美好的祝福,他们希望新年大吉大利。
)(2)新年的鞭炮声告诉我们:旧的一年结束了,哪个字可以看出来?(除)5.看吧,天上的烟火、亮光,地上的红爆竹,那一刻,怎能不激动呢?(课件出示相关图片)(1)齐读,用快乐、激动的心情朗读。
(2)现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交流)(3)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这场景吗?(如辞旧迎新、万象更新、喜气洋洋)6.生看画面,师描述:放完爆竹送走旧年,在大年初一一大早,全家人迎着暖洋洋的春风,品尝新年的第一口酒!(课件出示:春风送暖入屠苏)(1)再读这句,哪一个字值得我们品味?(暖)说说你的理解。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卡一、听两遍朗读录音,完成下列练习。
1.曾侯乙编钟是于________年在__________被发现的,它由______件青铜编钟组成。
2.钟发出的音的高低和什么有关?()A.钟的样式。
B.钟的大小。
C.钟的材料。
3.除了编钟以外,文中提到的王室显贵的陪葬重器还有()。
A.筝、琴、笙、编磬B.琴、鼓、青铜器、笙C.编磬、琴、鼓、笙二、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创.造(chuànɡ)携.手(xié)制.作(zhì)B.拱.桥(ɡònɡ)横.跨(hénɡ)选择.(zé)C.摊.贩(tān)官吏.(nì)态.度(tài)D.毛驴.(lú)栏.杆(lán)风貌.(mào)三、拼写乐园。
1.看拼音,写词语。
fú hào yù wànɡ línɡ hún xiōnɡ dì dú zì()()()()()suàn shù wěi dà bǎo cún dà yuē shí yàn()()()()()ā yí xiàn zhǎnɡɡōnɡ jiànɡ chuànɡ jǔ zhì huì()()()()()2.根据语境写词语。
(1)每逢jiā jié(),yì xiānɡ()的游子更显孤独,他们只能jiè jiǔ()消愁。
(2)造纸术后来传到阿拉伯世界和ōu zhōu(),极大地促进了人类shè hu ì()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3)赵州桥shè jì()精巧,体现了劳动人民的zhì huì()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lì shǐ()文化遗产。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优秀教案单元概述【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依次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篇略读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次综合性学习和一个语文园地。
《古诗三首》选取了新年、清明、重阳三个节日的古诗供学生朗读背诵,让学生从古诗中感受传统节日的习俗等。
《纸的发明》介绍了纸的发明过程,赞颂了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
《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都是说明性文章。
课文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旨在使学生在学习本单元课文的时候,能够从多方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综合性学习是在前几篇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发散的,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要求学生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里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板块。
【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古诗《清明》。
3.默读课文,想想每个段落的意思,完成图表。
4.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5.能够借助生活中的一些标牌识字。
6.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单元重难点】重点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古诗《清明》。
3.引导学生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难点1.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单元课时分配】《古诗三首》3课时《纸的发明》2课时《赵州桥》2课时《一幅名扬中外的画》1课时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2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9、古诗三首【教材分析】这三首诗分别描写了三个中国传统节日:元日、清明节、重阳节。
《元日》这首诗描写了新年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热闹景象,抒写了作者对元日到来的喜悦之情。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复习训练一、选择题。
(填序号)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携.带(xié)爪.牙(zhuǎ)拱.桥(gǒng)B.风貌.(mào) 制.造(zhì) 工匠.(jiàng)C.咖.啡(kā) 摊贩.(fàn)选择.(zhé)D.交税.(suì) 朝鲜.(xiǎn) 笼.子(lóng)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隋朝的李春是著名的桥粱专家。
B.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明的石拱桥。
C.《清明上河图》有八九百年的历史,早已名杨中外。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给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异:①不相同的;②另外的,别的;③特别的;④奇怪。
(1)每逢春节,身在异.国他乡的叔叔都非常思念亲人。
()(2)李小华觉得桥上的那些狮子大同小异.。
()(3)绿萝能净化室内空气,吸除异.味。
()(4)听完老师讲的故事,同学们都觉得惊异.极了。
()二、读拼音,写词语。
fúhào mùtóng jiājiéjìlùbǎo cún ()()()()()ōu zhōu chuàng jǔzhìhuìshèjìshèhuì()()()()()三、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虽然……但是……因为……所以……不但……而且……不是……而是……1.骑马的人()没撞上轿子,()吓到了旁边的两头小毛驴。
2.赵州桥()坚固,()美观。
3.()帛的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四、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张择端画的画十分传神。
(改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11 赵州桥语文要素阅读: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第3自然段是怎么把“桥的美观”写清楚的,并正确抄写这一自然段。
写作:能用上“世界闻名”等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的设计以及这种设计的好处,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人文主题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重难点理解第3自然段是怎么把“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要求1.自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词。
2.上网查找有关赵州桥的资料。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县、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爪”,会写“赵、省”等1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赵州桥,知道赵州桥的设计为什么是建桥史上的创举。
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各种桥的图片。
2.导入:生活中,千姿百态的桥构成了一道道优美独特的风景。
乡下村头,潺潺流水的小石桥;街头闹市,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天桥;车水马龙、耸立空中的立交桥,构成了独特的风景线。
1400多年前,隋朝的李春设计并参加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石拱桥。
谁知道这座桥的名字?请同学们欣赏它的雄姿吧!3.课件出示赵州桥的图片,并请大家说一说:这座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雄伟、坚固、美观……)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座桥的呢?今天,我们就跟着作者去参观赵州桥,领略这座桥的飒爽英姿吧!4.板书:赵州桥。
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指导读准字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表格,学生四人小组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赵州桥。
(1)学生互相检查预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随机正音:“计、济”是同音字,要注意区分;“史、智”是翘舌音,“拱、匠、横”是后鼻音。
尤其要注意多音字“爪”,在表示猛兽、猛禽的脚时读zhǎo,表示小动物的脚时读zhuǎ。
(2)学生读课文,提取信息,填写表格。
2.指名反馈交流。
预设1:位置。
(板书:河北省赵县洨河上)指导“省”和“县”的书写:“县”的上半部分里面有两横。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积累与运用(52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7分)1.港珠澳大桥有着独特的shèjì()理念,这体现了建设者的zhìhuì()和才干。
它的成功建造,是建桥史上的一个chuànɡ jǔ (),为后人积累了jīnɡ yàn()。
2.三星堆遗址中bǎo cún()的文物,不仅证明了古蜀国的存在,ér qiě()jìlù()着长江流域的古文明。
二、读句子,给句中加点的“举”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6分)举:①向上抬,向上托;②推选,推荐;③全;④提出。
1.举.世闻名的北京故宫已经六百多岁了。
()2.他高举.着红旗,冲到了队伍的最前面。
()3.全班同学共同推举.王亮当班长。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毛驴.(lǘ) 方便.(biànB.笼.罩(lónɡ) 积累.(lěi)C.选择.(zhé) 朝鲜.(xiǎn)D.鹰爪.(zhuǎ) 乘.法(chénɡ)2.下列加点字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亚洲.神州.B.历.史励.害C.喝酒.洒.脱D.向导.异.同3.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一项是()袁隆平爷爷带领团队,了水稻的品种组合,发明了杂交水稻,用一粒小小的种子了世界。
A.改进改变B.改正改变C.改变改进D.改进改正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西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典型代表,也是世界闻名....的文化古都。
B.如果不能融会贯通,就算学富五车....,也只是读死书。
C.华华的哥哥考上了重点大学,村里人都为他感到高兴,真是名扬中外....。
D.元宵节的花灯形态各异....,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5分)1.在我国的艺术宝库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