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继电保护事故措施详细版
- 格式:docx
- 大小:105.50 KB
- 文档页数:10
如何应对供电系统微机继电保护事故供电系统微机继电保护事故是指供电系统中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发生故障或误动作,导致对电力系统的保护出现故障的情况。
这种事故可能会导致电力系统设备的损坏甚至对人身安全产生威胁,因此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
应对供电系统微机继电保护事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预防措施:1.选择合适的微机继电保护设备:在选购微机继电保护设备时,应参考相关标准和规范,并选择合适的产品。
厂家的声誉、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也是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
2.定期维护和保养:定期维护和保养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包括清理设备、检查电源和通信线路、更换老化部件等。
3.做好接地工作:确保设备的接地良好,减少对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电磁干扰。
4.加强培训和人员素质提升: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加强对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操作和维护培训。
二、故障监测:1.实时监测:建立完善的实时监测体系,包括监测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自身的状态、设备运行状态以及电力系统的相应参数。
可以使用监控系统、报警系统等工具,及时发现故障。
2.特征量监测:监测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输出的各个特征量,如电流、电压、频率等,对异常值进行判断,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三、事故应对:1.切除故障区域:在发生微机继电保护事故时,要立即切除故障区域,以避免故障扩大。
可以通过切除断路器、刀闸等设备实现。
2.就地处理:对于可以就地处理的故障,应尽量避免对电力系统进行大范围的停电或切除操作,以减小事故对系统的影响。
3.排障和恢复供电:及时找出故障原因,进行排障处理。
恢复供电时,应逐步恢复,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操作,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故障分析和报告:对于发生的微机继电保护事故,应进行事故分析,查找事故原因,总结教训,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以上是应对供电系统微机继电保护事故的一些建议和措施,供电系统的运行和保护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各个环节的因素,以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安全技术措施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安全设备,它能够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快速切除故障,保护设备和系统的安全运行。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继电保护设备的错误操作或故障可能引发事故,给电力系统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来防止继电保护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防止继电保护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完善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为了保证继电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必须做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首先,定期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巡查和检测,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故障隐患。
其次,建立健全的设备台账和档案,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维护记录,便于追溯和分析故障原因。
此外,保持设备的清洁和良好的通风环境也是维护和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
二、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继电保护设备的操作是防止事故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操作规程,并确保人员严格遵守。
首先,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和方法。
其次,操作规程必须明确各个步骤和操作要求,确保每一步都符合标准和规范。
另外,对于复杂的操作,可以采用工作票制度,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严格的审核和确认。
三、加强继电保护设备的监测和测试为了提高继电保护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必须加强对设备的监测和测试工作。
首先,可以采用遥测和遥信技术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
其次,定期对设备进行定值检验和功能测试,验证设备的工作性能和准确性。
同时,针对关键设备可以采取备份和冗余措施,确保在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切换到备用设备。
四、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继电保护设备的操作和维护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必须加强人员的培训和技术交流。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包括定期组织培训班、开展技能竞赛等,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
其次,要建立技术交流平台,促进各个单位之间的经验共享和技术交流,推动继电保护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五、加强事故的分析和处理如果继电保护事故发生了,必须及时进行事故的分析和处理工作。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1. 引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是指在电力系统发生异常时,继电保护系统采取的一系列保护措施,旨在防止事故的发生或扩大,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本文将针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2. 事故类别及原因分析针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首先需要了解电力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及其原因。
常见的电力系统事故包括短路事故、过电压事故和过负荷事故等。
其中,短路事故是指电路中出现的短路故障,可能导致电流过大,造成设备烧毁;过电压事故是指电压超过额定值造成设备损坏或引发其他事故;过负荷事故是指电力设备工作在超负荷状态下,可能引发设备损坏或系统不稳定。
分析事故的原因可以帮助制定适当的反事故措施。
3. 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根据不同的事故类别及其原因,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3.1 短路事故反事故措施•安装合适的短路保护装置,例如熔断器、断路器等,及时切除故障区域,防止事故扩大;•设置合理的短路保护动作定值,确保故障能够被可靠地检测和隔离;•配备中央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短路故障的出现,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定期进行短路故障检测和预防,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2 过电压事故反事故措施•安装过电压保护装置,例如避雷器、过电压保护器等,对电压超过额定值的情况进行及时隔离;•设置合理的过电压保护装置的动作定值,避免虚警或漏警情况的发生;•进行电力系统的接地工作,减少因接地故障导致的过电压事故;•加强对维护和保养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3 过负荷事故反事故措施•选取合适的负荷开关设备,确保能够适应负荷的变化;•设置合理的负荷保护装置的动作定值,避免过负荷现象的发生;•加强对设备的定期检测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可靠运行;•利用智能继电保护设备,可以实现对过负荷事故的自动隔离和恢复;•加强对负荷侧的管理,合理分配负荷,均衡系统运行。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措施一、目的为了杜绝风电场安全隐患,有效防止和杜绝继电保护事故发生,已保证电气设备安全根据《电业安全生产工作规程》和《风电机组安全手册》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措施。
二、组织机构组长:风场场长副组长:风场技术专责成员:各值值长、检修班长、技术员三、职责1、防止继电保护事故的各项措施的制定和执行情况由组长全面负责监督、管理、考核。
各值长、班长是本单位防止继电保护事故的第一责任人,层层明确落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组长负责日常具体的工作项目和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监督、检查、指导工作。
2、组织机构贯彻执行《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九项重点要求》及公司安全管理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法律,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研究、指定、部署此项安全管理工作,做到认真计划,合理安排,统一部署,认真监督、检查、组织、协调、指导、促进各项措施的落实。
3、组织机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项检查,对检查出的不安全隐患,漏洞,汇报并协调相关部门立即进行整改,对不按期整改和拒绝整改的要制定出具体防范措施。
4、组织机构对员工群众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知识培训讲解和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使全体干部、员工不断提高安全意识。
5、组织机构要将其所需资金和整改期限列入反事故措施计划中逐步进行整改。
四、防止继电保护的具体措施(一)、高度重视现场进行的继电保护、加强继电保护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训,保持继电保护队伍的稳定,认真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及反事故措施,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措施,防止继电保护“三误“事故即“勿碰、误接线、误整定”的发生。
(二)、组织制度1、工作票制度。
2、工作许可制度。
3、工作监护制度。
4、工作票转移、间断、终结制度。
(三)、技术措施1、凡是在现场进行的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及其二次回路上的检修、运行维护、定检、试验、调试等工作的人员,都必须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的要求,严格执行安全措施。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防止继电保护事故的预防措施(正式)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6679-76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的预防措施(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防止继电保护事故发生,保障电气设备、发电机组、电力网络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措施。
1 适用范围本措施适用于电厂送出线路保护、母线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变压器保护、高压电动机保护,电气自动装置应参照执行。
2 主要依据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水电电生字(1987)108号继电保护现场工作保安规定电生供字第254号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反事故措施管理规定调[1994]143号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监督规定(试行)电安生[1997]356号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电安生(1994)191号GB 14285—1993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DL/T 584—1995 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T 559—1994 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T 623—1997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DL/T 684-1999 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3 术语和定义双重化——指继电保护装置按两套独立、采用不同原理并能瞬时切除被保护范围内各类故障的主保护来配置。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预防措施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防止继电保护事故预防措施1总则为了防止“继电保护”事故的发生,凡是在现场接触到运行的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及其二次回路的生产运行维护、试验、安装调试或其它(如仪表等)人员,除必须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外,还必须遵守《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的要求,建立健全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技术档案,并设专人管理,保证设备图纸齐全、规范。
1.1继电保护人员要严格执行继电保护规程和部颁反事故措施细则。
1.2加强对继电保护的定值管理,要求整定计算和定值变更有原始记录。
保证保护装置在事故情况下,能够正确、可靠、有选择地动作切除故障,达到继电保护正确动作率100%。
1.3按规程规定期限对保护及自动装置进行全部或部分检定。
1.4继电保护人员在检定中,应对继电保护的性能、结构等存在的各种缺陷,做好记录。
并及时汇报主管领导,对于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1.5继电保护作业必须持有工作票,运行人员要根据工作票内容,作业范围,布置可靠的安全措施,继电保护人员在作业时,不得擅自扩大工作范围,以防止误触、误碰运行中的设备,造成保护误动。
重大作业时必须持有继电保护安全措施票。
.1.6工作结束后,工作负责人应做好详细交待,运行人员经验收确认无误后,工作方告终结。
2防止“误动作"措施:2.1工作时必须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及《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的要求。
2.2按专区分工,加强对设备的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消除。
2.3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全班组人员的实际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确保设备的调试质量及缺陷处理能力。
2.4现场工作至少应有二人参加。
工作负责人必须由经领导批准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
工作负责人对工作前的准备、现场工作的安全、质量、进度和工作结束后的交接负全部责任。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安全技术措施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承担着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的重要职责。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继电保护事故仍时有发生,给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威胁。
因此,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来防止继电保护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它们的应用。
一、安全技术措施之设备选择和设计1. 设备可靠性:选择具有高可靠性的继电保护设备,减少设备故障引发事故的概率。
2. 设备适应性:根据不同电力系统的特点和复杂程度,设计具有适应性的继电保护方案,确保其能够快速准确地响应系统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 设备互锁:在继电保护系统中设置互锁装置,确保各个保护设备之间的协调运行,避免互相干扰引发事故。
二、安全技术措施之定期检查和维护1. 定期检查:定期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内部元器件检查、接线端子检查等,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2. 维护保养:继电保护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洁、紧固、润滑等操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三、安全技术措施之备份保护1. 冗余设计:在关键位置设置冗余继电保护设备,以备份主要保护设备。
当主要保护设备发生故障或失效时,冗余设备能够及时接管,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2. 备份电源:继电保护系统应设置备份电源,确保在主电源故障或停电时,继电保护设备能够继续正常工作,防止因电源故障引发的事故发生。
四、安全技术措施之定期演练和培训1. 演练计划:制定定期的继电保护演练计划,对各个保护设备的操作流程和应急响应进行模拟演练,提高操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2. 人员培训:对继电保护系统的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其熟悉各种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常见故障处理技巧,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综上所述,为了防止继电保护事故的发生,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设备选择和设计、定期检查和维护、备份保护以及定期演练和培训等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提升继电保护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继电保护及word式-动可编辑装-感谢置下载支反持事故措施为更好地贯彻落实《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进一步加强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运行管理,提高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运行水平,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按照集团公司颁发的《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的规定,特制定本措施。
直流熔断器与相关回路配置基本要求:(一)消除寄生回路;(二)增强保护功能的冗余度。
直流熔断器的配置原则如下:(一)信号回路由专用熔断供电,不得与其它回路混。
(二)由一组保护装置控制多组断路器(例如母线差动保护、变压器差动保护、发机电差动保护、路线横联差动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等)和各种双断路器的变电所结线方式(一又二分之一断路器、双断路器、角结线等):1.每一断路器的操作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2.保护装置的直流回路由另一组直流熔断器供电。
(三)有两组跳闸线圈的断路器,其每一跳闸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四)有两套纵联保护的路线,每一套纵联保护的直流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后备保护的直流回路,可由另一组专用直流熔断器供电,也可适当地分配到前两组直流供电回路中。
(五)采用“近后备”原则惟独一套纵联保护和一套后备保护的路线,纵联保护与后备保护的直流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接到同一熔断器的几组断电直流回路的结线原则:(一)建立的保护装置,均应有专用于直接到直流熔断器正负极电源的专用端子对,这一套保护的全部直流回路包括跳闸出口继电器的线圈回路,都必须且只能从这一对专用端子取得直流的正和负电源。
(二)不允许一套独立保护的任一回路包括跳闸继电器,接到由另一套独立保护的专用端子对引入的直流正和负电源。
(三)如果一套独立保护的继电器及回路分装在不同的保护屏上,同样也必须只能由同一专用端子对取得直流正和负电源。
由不同熔断器供电或者不同专用端子对供电的两套保护装置的直流逻辑回路间不允许有任何电的联系,如有需要,必须经空接点输出。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范本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设备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在维护电网稳定和安全运行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继电保护设备本身也可能出现故障,对电力系统造成一定的风险。
为了应对这些潜在的事故风险,制定并实施一套完善的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一、继电保护设备定期检测和维护定期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检查设备的外观,确保设备表面无损伤,无密封破损;2.检查设备的接线端子,确保接线牢固可靠,没有松动现象;3.进行电气测试,测试设备的绝缘电阻、继电器操作电压和时间等参数;4.清洁设备,清除设备表面的灰尘、油污等;5.定期校准设备,确保测量准确度;6.对检测和维护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以备日后参考。
二、定期演练应急预案制定继电保护设备故障或其他事故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演练应涵盖以下内容:1.发生设备故障时的紧急处置措施;2.继电保护故障引发的系统异常情况应对措施;3.继电保护设备停运时的备用措施;4.相关应急通信和沟通措施。
三、设立备用设备为了避免继电保护设备故障导致系统无法保护的情况,建议安装备用继电保护设备。
备用设备应具备以下要求:1.与主设备性能相当,能够在主设备故障时替代使用;2.安装位置与主设备相隔适当,防止同时发生故障;3.定期对备用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可用。
四、建立事故备忘录和经验库针对继电保护设备故障或事故,建立事故备忘录和经验库。
备忘录应包括事故的原因、处理过程和结果,以及事后的总结和反思。
经验库则记录了各种故障和事故的处理经验,供日后参考和借鉴。
五、加强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继电保护设备的培训和技能提升课程,提高其对设备故障的识别和排查能力,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继电保护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操作;2.设备故障诊断和排查方法;3.继电保护设备的维护和保养;4.应急预案和演练。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措施1.建立和健全必要的图纸资料,具备每个变电站符合实际情况的原理接线图。
2.继电保护定值的改变,保护的投入、退出、试验,发电厂、变电站的值班人员,必须按照值班调度员的命令执行。
3.新投入运行的保护定值或原运行保护定值的改变,应事先向调度送交已批准的保护定值通知单,方可进行。
工作前后现场值班人员应与调度核对无误,若现场定值与通知单不符,应于方案编制人员联系,并修改通知单。
4.改变运行方式时运行人员和调度员应根据继电保护规程和方案的要求作相应变动。
超出原方案考虑方式出现前,调度人员事先与方案专责人书面联系,以改变方案。
5.调度人员与变电站值班人员,应根据保护方案提出的允许最大负荷,监视管辖范围各部分潮流,防止过负荷引起跳闸。
若需增加负荷应事先与方案编制人员联系,及时更改定值。
6.对于新型保护的定值计算,应充分吃透保护原理,了解已运行过的问题后进行。
因此,必须为整定计算人员提供足够的学习,考察了解保护性能的条件。
7.继电保护定值单,必须经专人校验,专责工程师审核,总工批准后方可下发执行。
8.系统综合阻抗、设备参数和运行方式变化而引起的定值变更,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人员必须及时修改方案,保证整定方案与实际情况相符。
9.继电保护定值计算人员必须定期根据系统运行方式校核保护定值是否适应(按保护整定计算规程)。
10.调度班及变电站及调试单位,应指定管理方案的专责人保证使用方案正确、完备、无缺。
11.运行方式变更或新设备投入,运行方式应与保护人员联系,制定防止保护失配误动的措施。
12.对于地方电厂并入系统要认真做好联入系统设计,做好保护配置、整定工作。
巩义市电业局调度中心2009年元月防止继电保护事故措施调度中心。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安全技术措施为了防止继电爱护事故的发生,应仔细贯彻新颁布的《继电爱护和平安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继电爱护及平安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继电爱护及平安自动装置检验条例》、《继电爱护和平安自动装置现场保安规定》、《3~110kV 电网继电爱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220~500kV电网继电爱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电力系统继电爱护技术监督规定(试行)》、《电力系统继电爱护和平安自动装置运行反事故措施管理规定》、《电力系统继电爱护及平安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电力系统继电爱护和平安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及相关规程。
依据原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结合公司实际状况,特制定本平安技术措施。
1继电爱护专业管理1.1充分发挥继电爱护专业管理的职能作用,明确责任、权限和防止重大事故发生的关键环节,提高电网平安稳定运行水平,防止由于爱护不正确动作而引起系统稳定破和电网瓦解、大面积停电等事故的发生。
1.2高度重视继电爱护队伍建设,充实配备技术力气,加强继电爱护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训,保持继电爱护队伍的相对稳定,并不断培育新生力气。
1.3继电爱护技术监督应贯穿电力生产的全过程。
在工程初设审查、设备选型、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阶段,都必需实施继电爱护技术监督。
贯彻“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依法监督、分级管理、专业归口的原则实行技术监督、报告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度。
1.4不符合和电力行业相关标准的以及未经技术鉴定和未取得胜利运行阅历的继电爱护产品严禁使用。
全部入网运行继电爱护装置的选型和配置,从初步设计阶段至投产运行前都必需经过相应各级调度部门的审核。
1.5仔细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及反事故措施,严格执行各项平安措施,防止继电爱护“三误”事故发生。
1.6仔细搞好继电爱护及自动装置的定期检验、调试工作。
调试工作的质量是爱护正确动作的必要保证,通过调试发觉问题,并准时处理,消退事故隐患,避开事故发生。
秦州区农电局防止继电保护事故措施为防止继电保护事故的发生,应认真贯彻《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14285-93)、《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T584-1995)《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监督规定(试行)》(电安生[1997]356号)、《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反事故措施要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DL/T623-1997)及相关规程,结合我局工作实际提出以下重点要求:一、高度重视继电保护工作,充实配备技术力量,加强继电保护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训,保持继电保护队伍的稳定。
二、要认真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及反事故措施,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措施,防止继电保护“三误”事故的发生。
1、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严格贯彻落实有关继电保护各项规程、规定、标准,规范专业人员在继电保护各个工作环节上的行为;及时编写、修订继电保护校验、运行规程和典型操作票,在检修工作中,防止继电保护“误碰、误整定、误接线”事故发生。
2、在母线保护有关的二次回路(主设备检修而相应断路器仍需运行时)二次回路上工作,应特别认真做好安全隔离措施。
3、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应认真做好防止保护不正确动作的技术措施和安全隔离措施。
4、差动保护在投入运行前,除测定和回路和差回路外,还必须测各中性线的不平衡电流、电压,以确保保护装置和回路完整、正确。
3 继电保护专业要与电网运行方式专业密切配合,根据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变化,及时校核与调整保护定值。
5、不允许不符合圉家和电力行业相关标准的,未经技术鉴定,未取得成功运行经验的继电保护产品投入系统运行。
6、确保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变压器保护的配置和整定计算,包括与相关线路保护的整定配合。
7、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在保护能正确、可靠动作的前提下,灵敏度整定应适当,以避免不正确动作,确保主设备的安全运行。
电厂防止继电保护事故措施J.13.1 现场工作至少应有二人参加。
工作负责人必须是由经领导批准的专业人员担任。
工作负责人对工作前的准备、现场工作的安全、检修质量、进度和工作结束后的交接负全部责任。
外单位参加工作的人员(新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除外),不得担任工作负责人。
J.13.2 在现场工作过程中,凡遇到异常(如直流接地等)或断路器跳闸时,不论与本身工作是否有关,应立即停止工作,保持现状,待找出原因或与本工作无关后,方可继续工作。
上述异常若为从事现场继电保护工作人员造成,应立即通知运行人员,以便有效处理。
J.13.3 现场工作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其内容包括:J.13.3.1 了解工作地点一、二次设备运行情况,本工作与运行设备有无直接联系(如自投、联切等),与其他班组有无需要相互配合的工作。
J.13.3.2 依据《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中规定的检验种类及周期、检修规程及反事故措施拟订工作重点项目及准备解决的缺陷和薄弱环节。
J.13.3.3 工作人员明确分工并熟悉图纸与检验规程等有关资料。
J.13.3.4 应具备与实际状况一致的图纸,上次检验的记录,最新整定通知单,检验规程,合格的仪器仪表,备品备件,工具和连接导线等。
J.13.3.5 对一些重要设备,特别是复杂保护装置或有联跳回路的保护装置,如母线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等的现场校验工作,应编制经技术负责人审批的试验方案和由工作负责人填写并经技术负责人审批的继电保护安全措施票。
J.13.4 现场工作J.13.4.1 继电保护工作人员在运行的设备上进行检验工作时,必须事先取得运行值班员的同意并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履行工作许可手续,同时进行现场作业危险点分析并填写措施票。
在运行值班员利用专用的连片将装置的所有跳闸回路断开后(临时消缺按措施票要求除外),才能进行检验工作。
工作负责人应查对运行人员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在工作屏的正、背面由运行人员设置“在此工作”的标志。
文件编号:GD/FS-1960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措施详
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措施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为防止继电保护事故的发生,应认真贯彻《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14285-93)、《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
T584-1995)、《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T559-1994)、《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监督规定(试行)》(电安生[1997]356号)、《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反事故措施管理规定》(调[1994]143号)、《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反事故措施
要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DL/T623-1997)及相关规程,并提出以下重点要求:
1 高度重视继电保护工作,充实配备技术力量,加强继电保护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训,保持继电保护队伍的稳定。
2 要认真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及反事故措施,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措施,防止继电保护“三误”事故的发生。
2.1 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严格贯彻落实有关继电保护各项规程、规定、标准,规范专业人员在继电保护各个工作环节上的行为;及时编写、修订继电保护校验、运行规程和典型操作票,在检修工作中,防止继电保护“误碰、误整定、误接线”事故发生。
2.2 在电压切换和电压闭锁回路、断路器失灵
保护、母线差动保护、远跳、远切、联切回路、“和电流”接线方式有关的二次回路、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方式(主设备检修而相应断路器仍需运行时)二次回路上工作,应特别认真做好安全隔离措施。
2.3 在发电厂与热工自动系统、汽机保护系统和调速系统以及同期合闸装置,厂用电切换装置,柴油发电机和重要电动机有关的二次回路上工作时,应认真做好防止保护不正确动作的技术措施和安全隔离措施。
2.4 所有差动保护(母线、变压器、发电机的纵差、横差等)在投入运行前,除测定和回路和差回路外,还必须测各中性线的不平衡电流、电压,以确保保护装置和回路完整、正确。
3 电厂继电保护专业要与电网运行方式专业密切配合,根据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变化,及时校核
与调整保护定值。
4 不允许不符合圉家和电力行业相关标准的,未经技术鉴定,未取得成功运行经验的继电保护产品投入系统运行。
5 加强设备运行的跟踪与监督,充分利用故障录波手段,认真做好系统运行分析,发电厂应增设专用的发电机组故障录波器。
6 确保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的安全运行,重视大型发电机、变压器保护的配置和整定计算,包括与相关线路保护的整定配合。
6.1 发电厂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在保护能正确、可靠动作的前提下,灵敏度整定应适当,以避免不正确动作,确保主设备的安全运行。
6.2 大型发电机、变压器本体的继电保护装置,其中与电网相关线路保护无直接整定配合关系的
元件保护如差动、过激磁、过负荷、负序电流、发电机定子和转子等保护原则上应由设备主管单位自行管辖、整定;与电网相关有直接整定配合关系的元件保护如负序保护、零序保护、由电网部门提供整定限额,供设备主管单位整定。
6.3 发电厂应定期对所辖设备进行整定值的全面复算和校核,同时也要重视与各级调度部门在整定交界面的配合,及时交换资料进行检查、校核。
6.4 要求发电机制造厂提供装设发电机横差保护的条件,优先考虑配置横差保护并要求该保护中的三次谐波滤过比应大于30。
6.5 发电机、变压器的低阻抗保护要有完善的TV失压、断线闭锁措施。
包括电压切换过程中直流失压和交流失压而不致误动的有效措施。
必须采用电流起动方式。
6.6 发电机组的过励磁保护应根
据制造厂提供的过励磁特性曲线和负序电流的A值进行整定。
对负序电流、电压以及过励磁等反时限特性的保护装置,应认真校核返回系数在合理范围内。
6.7 发电机失步保护技术应正确区分短路故障和失步。
当系统或机组发生短路故障时,发电机失步保护不应误动。
只有失步振荡中心位于发变组内部,对发电机安全造成影响时,失步保护才作用于跳闸。
失步保护跳闸应尽量避免使断路器在两侧电势角δ=180°时开断。
6.8 发电机失磁保护应能区分故障和失磁。
故障时测量阻抗若进入失磁保护动作特性范围,应有故障判据或延时元件作为辅助判据,同时,应设立振荡闭锁或延时元件躲过系统振荡。
6.9 做好失磁保护和失步保护的选型工作。
6.10 为降低发生继电保护事故的机率,要充分
重视户外变压器的二次跳闸回路绝缘问题,定校项目必须包括跳闸接点间的绝缘测量。
7 对于220kv主变压器的微机保护装置必须双重化。
7.1 主变压器宜采用两套完整、独立的保护和两套相同配置的后备保护,同时,还必须保证两套主保护、后备保护在交、直流回路上的独立性。
8 保证继电保护操作电源的可靠性,防止出现二次寄生回路,提高继电保护装置抗干扰能力。
8.1 每套主保护、失灵保护与操作回路的直流熔断器应独立配置,并注意与上一级熔断器的配合。
在设计中应注意各不同的直流回路之间应采用空接点或光耦联系,防止出现寄生回路。
8.2 对于电缆长度>500m 跳闸的回路,要采取措施防止长电缆分布电容影响和干扰出口继电器。
9 加强110kv及以下电网和厂用系统的继电保护工作,降低发生继电保护事故的机率。
9.1 要十分注意主变110kv侧后备保护与出线保护的配合。
发电厂厂用系统保护的控制电缆不能与一次电缆一起敷设。
务必做好保护用电流互感器二次的10%误差特性的校验。
同时,特别注意变压器低压侧出线出口发生短路引起电流互感器饱和而导致线路速断保护拒动问题,对不满足要求的必须采取调整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减少二次回路负载,或选用抗饱和继电器等措施,防止保护拒动导致事故扩大。
9.2 确定110kv及以下厂用系统的合理运行方式,充分发挥继电保护效能,降低发生继电保护事故的机率。
10 针对电网运行工况,加强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管理。
10.1 根据厂用系统的特点研究设计合理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应定期进行模拟传动试验,提高投入率,增强可靠性。
积极推广“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应用。
可在这里输入个人/品牌名/地点
Personal / Brand Name / Location Can Be Entere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