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肌挛缩症
- 格式:ppt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19
臀肌挛缩症比较明显的症状有哪些臀肌挛缩症,也被称为臀部肌肉痉挛,是指臀肌群出现过度紧张或持续性收缩的一种疾病。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臀部肌肉僵硬、疼痛和功能障碍。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会详细介绍臀肌挛缩症比较明显的症状,并提供相关的解答。
症状臀肌挛缩症常常表现为以下症状:1. 臀部疼痛臀肌挛缩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臀部疼痛。
疼痛可能会持续或出现间歇性发作,程度从轻度到剧烈不等。
这种疼痛通常位于臀部的上半部分,且可向下延伸到大腿和腰部。
2. 臀部僵硬臀肌挛缩症还会导致臀部肌肉的僵硬感。
患者可能感觉到臀部运动受限,难以进行正常的活动,例如行走、坐下和站立。
3. 功能障碍由于臀肌挛缩症会影响到臀部肌肉的正常功能,因此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功能障碍:•走路困难:患者可能会感到步行时腿部沉重或绞痛,步态不稳。
•举起腿部困难:臀肌的收缩会影响到屈膝和抬腿的动作,导致患者难以抬高腿部。
•上下楼困难:由于臀肌挛缩症会影响到膝关节和髋关节的运动,患者在上下楼梯时可能会感到困难。
4. 疼痛加重的因素臀肌挛缩症的疼痛可能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而加重:•长时间不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长时间坐着不动可能会导致臀部肌肉更加紧张和疼痛。
•姿势不良:不正确的坐姿或站姿会使臀部肌肉过度紧张,进而加重疼痛。
•运动:某些运动动作,特别是需要大量使用臀肌的运动,如深蹲或爬楼梯,可能会导致臀肌挛缩症症状的加重。
症状的诊断如果你怀疑自己出现臀肌挛缩症的症状,建议尽早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医生通常会执行以下步骤来帮助确诊:1.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疼痛的性质、疼痛发作的频率和加重的因素等。
2.身体检查:医生会进行身体检查,包括检查臀肌的张力、触摸臀部以确定是否存在疼痛点等。
3.影像学检查:医生可能要求患者进行X射线、MRI或CT扫描来进一步评估臀部肌肉的情况,以排除其他潜在的问题。
治疗方法臀肌挛缩症的治疗方法有多种,通常是综合性的治疗。
臀肌挛缩症有什么症状如果想在陌生人的面前留下好印象的话,气质和谈吐决定一切,谈吐方面,可以通过后天的培训,但气质跟人的走姿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有人患有臀肌挛缩症的话,那走路的姿势简直是不忍直视。
臀肌挛缩症有什么症状呢?具体该怎么治疗?臀肌挛缩症有什么症状臀肌挛缩症患者主要表现(可自我检查)1、跑步时只能小步幅跑动,大步幅时呈跳跃状。
2、步行时呈“外八字”(鸭步或蛙形腿)步态。
3、坐位屈膝屈髋90。
不能双并膝或不能翘二郎腿。
4、双膝并拢不分开不能蹲下去,下蹲时并足膝部划圈或分开双足双膝才能蹲下。
5、屈髋或下蹲时双手放在臀部骨头凸起的地方有条索状物(或块状物)在骨头表面皮肤下面滑动或发出响声。
6、有的臀部明显板块样;有的臀部明显凹陷较尖。
7、有的侧身睡觉时上面那条腿膝盖放不到床上。
8、严重的可有驼背、身体歪斜、骨盆倾斜、脊柱侧弯、长短腿(两条腿比较不一样长)。
臀肌挛缩症怎么治疗一旦发现臀肌挛缩症应早期手术,彻底切除或松解挛缩的瘢痕组织,绝大部分都能完全康复。
该病症唯一的根治方法就是手术松解臀肌的挛缩带。
手术技术目前已非常成熟,疗效也很确切,但术后需辅助功能锻炼以促进全面康复。
指导意见注射方法和部位要正确,剂量要合理,注射速度要缓慢,尽量避免同一部位连续注射。
注射后适当进行局部热敷、理疗,以利于药液的吸收,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臀肌挛缩症在早期的时候,治疗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在其他的发病症状并不明显,因此许多人都察觉不出来。
所以,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着想,一旦身体出现异样的话,最好去医院进行检查。
当然,也可以每年定时去做体检。
小儿臀肌挛缩症(GMC)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效果观察
背景介绍
小儿臀肌挛缩症(GMC)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疾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
该疾病常表现为臀肌短缩和扭曲,甚至可能引起脊柱侧弯和髋关节脱位等严重并发症。
目前,手术治疗是GMC的首选方法,但手术后的早期功能锻炼也非常重要,
可以帮助患儿恢复肌肉功能和关节活动度。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30名GMC患儿进行观察,其中男性16名,女性14名。
所有
患儿均行手术治疗,并在手术后的第1天开始进行功能锻炼。
锻炼内容主要包括
练习骨盆前倾、骨盆后倾和骨盆旋转三个动作,每个动作坚持练习10次,每天练
习3次,连续锻炼3个月,并对患儿的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
结果分析
经过3个月的功能锻炼,所有患儿的腰椎和髋关节的活动度均有所改善。
其中,男性患儿平均腰椎前屈度数由手术前的30度增加到了45度,后伸度数由20度增加到了35度;女性患儿平均前屈度数由手术前的25度增加到了40度,后伸度数由15度增加到了30度。
髋关节的活动度增加幅度也均在10度左右。
此外,在锻炼过程中,有15名患儿表现出了一些心理和情感问题,如焦虑、
抑郁和缺乏自信等。
经过3个月的锻炼和心理疏导,这些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GMC患儿手术后的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有效地促进肌肉和关节的恢复,并有助于患儿的心理健康。
因此,对于GMC患儿来说,早期的锻炼和康
复是非常重要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法需要根据患儿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而定,不能一刀切,必须个体化制定锻炼计划,并由专业医师进行指导。
双侧注射性臀肌挛缩症入院记录吴胜波,男性,19岁,汉族,未婚,湖南省籍,家住湖南省凤凰县沱江镇,于2008年6月22日入院,2008年6月22日采集病史,本人陈述病史,可靠。
主诉:双髋关节活动受限逐渐加重10余年。
现病史:患者儿时由于经常患疾病就诊于当地医院,肌注药物治疗,以后走路时父母发现患儿双侧髋部活动轻度受限,以屈髋时明显,当时未经诊治,近来父母发现患儿症状明显加重,站立时双侧臀部不适。
故来我院求治,门诊以“双侧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收入院。
患者自发病来精神好,饮食及二便正常,无游走性关节痛,无发热、盗汗等症状,睡眠尚可。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否认肝炎等传染病史。
无输血史,无外伤史。
无药物过敏史。
预防接种按社会进行。
个人史:生于原籍。
无疫水、疫区接触史,无放射性毒物接触史。
未婚。
家族史:父母体健,否认有家族性、遗传性疾病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5.2℃,脉搏74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00/6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步入病房,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周身浅表淋巴节未触及肿大。
头部无畸形,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脓性分泌物,乳突无压痛。
鼻腔通气好,无脓涕,副鼻窦无压痛。
口腔粘膜无溃疡,伸舌居中,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不肿大。
颈部对称,未见颈静脉怒张,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
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一致,语颤正常,双肺叩诊呈清音,肺肝浊音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两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心前区无隆起,未触及震颤,心率78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
腹部平坦,全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叩鼓音,肠鸣音正常。
肛门及外生殖器未查。
脊柱、双上肢及双膝、足无肿胀及关节运动异常,双髋检查见骨科情况。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骨科情况:双侧臀部对称,臀部肌肉轻度萎缩,双侧股骨大转子后上方可触及条索状挛缩带,无压痛及波动感。
臀肌挛缩是怎么回事臀肌挛缩是应臀肌及其筋膜的纤维变性挛缩或瘢痕形成,引起髋关节功能受限所表现的特有“外八字”走路姿势,“跳步症”、“蛙腿症”等症候群。
臀肌挛缩是一种医源性疾病,常发生于儿童,主要与婴儿期臀部反复注射药物有密切联系,也被称为注射性臀肌挛缩症。
1.病因引起臀肌挛缩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先天因素:原发性臀肌挛缩的确切病因目前还并不明确,部分专家认为本疾病是先天性因素造成的肌肉发育不良或发育不全;(2)免疫因素:专家认为开始肌肉注射的年龄越小,臀肌挛缩的发病几率就越高,说明臀肌挛缩和婴儿免疫功能低下有密切联系;(3)遗传因素:有报道部分臀肌挛缩的患者拥有家族史,认为可能是在某种环境因素作用下以不同方式进行遗传;(4)注射因素:大部分学者认为反复肌肉注射是引起臀肌挛缩的直接原因;(5)瘢痕体质:有研究表明臀肌挛缩和瘢痕体质也有密切联系;(6)创伤因素:臀部的外伤可能导致臀部肌肉淤血、水肿,再加上儿童患者伤后功能活动欠佳,从而造成局部瘢痕化,引起髋关节功能障碍;(7)手术因素:主要表现为先天性髋脱位术后并发臀肌挛缩。
2.临床表现患者皮肤凹陷,成沟状,如果用手触摸患者臀部,可清楚感受到条状硬物,患者走路姿态呈现明显的外八字,无法将膝盖并拢,在下蹲时呈蛙式,不管是跑动还是跳跃都会受到限制,无法正常翘起二郎腿,划圈以及交腿试验呈现阳性,在髋关节屈伸时会有明显响声。
手术是目前该疾病的唯一治疗手段,在术前术后都需要采取合理的护理策略。
3.术前护理3.1心理护理儿童患者对住院环境感到陌生,对治疗过程会存在恐惧,也会因为该疾病导致自卑心理;患者家属担心患者在术后无法痊愈。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医护人员需要以热情的态度对待儿童患者,多向患者、患者家属解释病情,告知手术目的和效果,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了解和配合程度。
3.2饮食在饮食方面,要以高蛋白、高热量、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为主,一日三餐规律进行,对部分胃肠道功能受损的患者而言,可以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
来自四川的小彭(化名),从小就发现自己“与众不同”。
她走路外八,坐下时双腿不能并拢。
下蹲也特别费劲,膝盖要“画个圈”才能蹲下,偶尔还能听到关节发出的“嘣嚓”声。
不少人喜欢坐下后跷个二郎腿放松下,但她却做不到。
身边人都调侃她天生“骨骼清奇”,二十多年了,这一直是她生活中的困扰,更成了她心中过不去的那道坎。
事情的转机出现了。
前段时间,小彭得知医院里的运动医学门诊可能有治疗方法,于是赶紧前往就诊。
接诊医生说,小彭患的疾病叫臀肌挛缩症。
经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后,小彭再也不用那么难堪了。
臀肌挛缩症是指由于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导致的髋关节屈曲、内收和内旋受限,并呈现特有步态和体征的临床综合征,不仅会导致生活功能障碍,还会引起骨盆结构改变、遗留下肢畸形及功能障碍等一系列并发症。
它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目前公认臀部肌肉注射是导致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头的机械损伤、以苯甲醇作为溶媒的化学刺激可引起局部的出血、水肿和肌纤维炎,最终形成臀肌的纤维化和瘢痕挛缩。
大部分学者认为,一旦确诊臀肌挛缩症,如果无明确手术禁忌证,建议尽早手术治疗,手术松解挛缩臀肌是有效的治疗措施。
臀肌挛缩症手术方法主要有开放性手术和微创手术。
传统的治疗方法需要进行开放性大切口手术,而现在可以采用关节镜微创的治疗方法,该方法具有创口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已作为臀肌挛缩症的常规手术方式。
臀肌挛缩症对大部分老百姓来说都很陌生,但事实上这类患者并不少见。
生活中,还有许多臀肌挛缩症患者,只不过他们自己并不知晓。
即便已经出现了相关症状,如走路姿势呈外八、摇摆,跑步一跳一跳的、跑不快,骑自行车时膝盖往外撇等。
大部人以为自己“天生如此”,然而随着年龄的变化,这些问题可能最终会导致骨盆倾斜、脊柱侧弯和关节提前退化等后果。
下蹲时“画圈”很可能是这个原因□文/黄乐怡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编辑/罗烨艳家庭医生健康博览健康/解惑疾病健康博览2023/1124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