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骆驼祥子》阅读指导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5.39 KB
- 文档页数:4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课题:《骆驼祥子》导读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作品的作者和主要内容,认识人物形象。
2.检查阅读情况,分享课外阅读心得。
3.培养初读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养成课外阅读的好惯。
目标过程与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
2.学生朗读和点评精彩描写。
3.学生合作探究问题并进行辩论。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阅读小说,初读感受人物形象,激起对祥子悲剧命运的同情,加深对当时黑暗现实社会的认识;关注下层人民的命运和出路。
整体感知:骆驼祥子》是鲁教版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中介绍的第一本,讲述了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这是___先生写的一本长篇小说,是___三十年代的优秀代表作,标志着___小说的成熟和最高峰。
它是五教材四以来小说中颇受读者喜爱的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长篇之一,也是___的长篇分析小说代表作。
在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时,需要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以便更好地理解祥子的悲惨命运。
同时,___是语言大师,需要引导学生赏析___的语言,去体味那独特的语言魅力。
重点: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学生对片段精读的交流。
难点:归纳推断出祥子悲剧的原因及意义。
初中学生都喜欢看小说,但对待长篇小说就比较没有耐心去读,而且初中生读完了书,他们不求甚解,能再次跟别人讲出故事情节,能用简单的言语对人物进行分析就已经不错了。
其他的知识学生不会去深入的思考概括。
另外,八年级的学生的欣赏阅读能力和一些读书方法能够运用,但在交流上还有所欠缺,学情需要加强交流指导。
分析:要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能力,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及能力上,懂得概括故事情节,懂得分析人物,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同时发挥初中爱表现的特点,让学生利用课内学到的阅读知识,课外对精彩片段点评批注,在课上交流,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更长足的发展。
教学过程: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小说,并介绍作者及主要内容。
2.学生朗读和点评精彩描写,分享课外阅读心得。
整本阅读指导课《骆驼祥子》教案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祥子买车”的心酸故事。
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祥子买车”的心酸故事。
三、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学方法:批注式阅读法、人称互换法、表演法、探究法。
五、教学课例:名著导读课型。
六、教学过程:一)欣赏引入名著1.播放《骆驼祥子》的片尾曲《四季风》,请学生留意画面和歌词,从中传递出了哪些信息。
2.介绍作家XXX及其代表作《骆驼祥子》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批注了解祥子(买车)1.引导学生通过批注式阅读法,关注细节和描写方法,理解XXX买车后的心情和心理描写。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质疑,促进思考和探究。
师小结:1.批注式阅读法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可以从字词、内容、描写方法等方面进行批注。
2.通过欣赏和批注,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XXX被骗了钱,他感到非常愤怒和痛苦。
他站起来,握紧了拳头,准备动手。
但XXX警告他不要动手,否则会有麻烦。
XXX感到委屈,他说自己并没有得罪任何人。
XXX告诉他,这只是碰巧被骗了而已,人生就是这样,有时候会碰到不幸的事情。
XXX颤抖着,拿出了自己的钱罐子,XXX看了看,笑了笑,把钱罐子摔在了地上。
XXX看着钱散落在地上,心痛不已。
XXX问他这些钱够不够,XXX没有回答,只是颤抖着。
XXX告诉他,这些钱买一条命都不够,他不会对他下手的。
XXX想要把自己的被褥拿出来,但XXX警告他不要动。
XXX咬紧嘴唇,咽下口水,最终推开门离开了。
设计意图:本课旨在介绍表演法作为一种愉快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激发研究热情和阅读兴趣。
通过视频欣赏和猜结局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中的人物情感和复杂命运。
学情分析:在表演活动中,学生通过评价同学的演技,认识到细节描写对于理解人物情感的重要性。
在视频欣赏中,学生猜测XXX的命运,发现小说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命运多变。
初中一名著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骆驼祥子》,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名著的热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及作者简介2. 主要人物形象分析3. 故事情节概括4. 作品主题思想探讨5. 艺术特色分析6. 阅读策略指导三、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 让学生预习《骆驼祥子》,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品背景及作者简介。
2.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故事情节,准备进行课堂分享。
(二)课堂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骆驼祥子》的背景及作者简介,引发学生兴趣。
2. 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介绍作品背景及作者简介。
(三)人物形象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祥子、虎妞、刘四等。
2. 学生分组讨论,选定一个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分享讨论成果。
(四)故事情节概括1.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作品的主要故事情节,梳理故事脉络。
2. 学生分组分享选定的故事情节,进行课堂讨论。
(五)作品主题思想探讨1. 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社会背景、人物命运等方面,深入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六)艺术特色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如语言风格、叙事手法等。
2. 学生分组讨论,选定一个艺术特色进行深入分析,分享讨论成果。
(七)阅读策略指导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阅读名著的方法和技巧,如关注作品的开头、结尾、重要情节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进行课堂交流。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骆驼祥子》的基本内容掌握情况。
2. 学生对作品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情况。
五、教学建议1. 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骆驼祥子》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在本课中,我们将通过《骆驼祥子》的阅读,帮助学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点1. 对《骆驼祥子》的基本情节和主题进行理解;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社会背景;3. 掌握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内容1. 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与《骆驼祥子》有关的图片、视频或音频,引起学生对小说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 阅读理解(30分钟)选择小说中的一个片段或章节,让学生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通过让学生自主思考并与同学讨论,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 人物分析(20分钟)选择小说中的一个关键人物,例如祥子或者其他重要角色,让学生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行为方式以及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鼓励学生思考人物形象的深入层次,并与现实生活进行对比。
4. 主题探究(2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骆驼祥子》所揭示的主题,如生存与尊严、阶级固化等。
通过引导问题,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深入理解小说作者的写作意图。
5. 阅读策略分享(15分钟)教师分享一些阅读《骆驼祥子》的有效策略,例如重点标记、思维导图、摘抄重要语句等,并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有效方法。
6. 情感体验(10分钟)通过学生小组或全班分享的形式,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小说中的情感体验,例如对主人公命运的思考或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
四、教学方法1.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或全班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 提问引导: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将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
五、教学评价在本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讨论和个人作业来进行评价和反馈。
主要评价指标包括学生对小说的理解程度、分析能力以及对阅读策略的掌握情况。
名著《骆驼祥⼦》教案范⽂(精选3篇)名著《骆驼祥⼦》教案范⽂(精选3篇) 作为⼀名专为他⼈授业解惑的⼈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是⼩编精⼼整理的名著《骆驼祥⼦》教案范⽂(精选3篇),欢迎⼤家分享。
名著《骆驼祥⼦》教案1 ⼀、教学⽬标: 1、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作者、作品的主要内容、作品的主题、⼈物形象、艺术特⾊。
2、应培养的能⼒:初步的⽂学鉴赏能⼒。
⼆、教学重难点: 1、作品的主要内容、⼈物形象的刻画。
2、作品的主题。
三、教学理念: 1、传授知识重精,不在多。
2、让学⽣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3、激发学⽣求知欲,培养创新精神。
四、教学过程: (⼀)前置性作业: 要求学⽣课外阅读《骆驼祥⼦》⼀书,并且做好: 1、上⽹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2、在阅读中⽤笔画出⾃⼰认为写得好的句⼦,并在旁边写批注。
批注可以从⼈物刻画的⽅法、词语的使⽤、修辞⽅法的使⽤、语⾔上的特点等⽅⾯去考虑,也可从⾃⼰在读中产⽣的感想去写。
3、全书共有⼗五章,每天读⼀章,争取两个星期读完。
各学习⼩组成员之间做好督促检查⼯作。
(⼆)引⼊: 欣赏电影《骆驼祥⼦》⽚段,激趣。
(三)明确学习内容。
(四)进⾏新课: 1、了解作者: 学⽣根据⾃⼰完成“前置性作业1”的情况来谈,教师进⾏必要的补充。
2、引导学⽣从整体上把握《骆驼祥⼦》的主要内容、所表现的主题、⼈物形象和艺术特⾊。
(1)⼩组成员交流。
(2)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3)要求学⽣阅读课本名著导读p234——235的内容,再次加深《骆驼祥⼦》⼀书内容的了解。
3、交流完成“前置性作业2”的情况,交流中互相学习: 在班⾥找⼀个⼩读者,重点推荐书中的其中⼀章内容,让⼩读者阅读与欣赏⾃⼰做的批注,并听听⼩读者给⾃⼰的评价。
4、全班⼀起欣赏《骆驼祥⼦》的其中⼀章内容,使学⽣对作品的⼈物形象、艺术特⾊有更深的感受: (1)⼤家商量推荐欣赏书中其中的⼀章内容。
骆驼祥子》阅读指导与交流课教案
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骆驼祥子》这部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分析能力。
教学大纲
1.导入:介绍《骆驼祥子》的背景和作者___,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阅读:指导学生逐章阅读小说,并分析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
3.文学分析:引导学生探讨小说的文学风格、象征和意义。
4.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小说的理解和观点。
5.总结:总结课程内容,对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进行评价。
教学方法
1.大家讨论: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和主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相互交流讨论。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内部讨论,然后向全
班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发现。
3.问题引导:通过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
分析小说的各个方面。
评估方式
1.课堂参与: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进行评估。
2.书面作业:布置与小说相关的作文或读后感,对学生的文字
表达和思考能力进行评估。
3.小组讨论记录:对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观点进行评估。
参考资料
1.《骆驼祥子》原著
2.___《骆驼祥子》阅读指南
3.相关的文学评论和研究资料
以上为《骆驼祥子》阅读指导与交流课教案的简要介绍,希望
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文学作品。
初中语文《骆驼祥子》阅读指导教案《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的杰出之作,也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阅读材料之一、本篇阅读指导教案将以该小说为基础,为初中学生提供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容和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一、导入部分《骆驼祥子》是理论家曹禺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全书以北京城为背景,主要讲述了一个生活在北京城外的小商贩祥子为了追求自由和尊严的故事。
本篇阅读指导教案主要针对第一册《骆驼祥子》的内容进行解读和分析,旨在帮助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意义。
二、阅读指导1.熟悉基本情节:首先,学生需要熟悉《骆驼祥子》的基本情节。
他们可以按照章节进行阅读,每读完一章节后进行简单的总结和回顾,确保对故事情节的掌握。
2.共情与角色分析:了解主要角色的性格特征和行为动机是阅读《骆驼祥子》的重要一环。
学生可以通过读懂角色的内心独白、对话和心理描写,深入了解他们的情感、矛盾和追求。
4.思考与讨论:为了加深学生对小说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你认为骆驼祥子是一个成功的人吗?他的成功标准是什么?”“你觉得骆驼祥子为了追求梦想付出了过多的代价吗?”三、教学策略与方法1.导读法:在开始阅读《骆驼祥子》之前,教师可以采用导读法,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小组合作: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阅读和讨论,每组以章节为单位,分析并总结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然后,可以进行小组间的展示和交流,促进学生的合作和思考能力。
4.课堂演讲:鼓励学生参与小说的主题演讲,可以选择一个主题或角色进行深入研究和阐述,并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四、阅读目标通过本篇阅读指导教案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熟悉《骆驼祥子》的基本情节和主要角色;2.理解小说中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和人性冲突;3.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思考能力;4.能够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和方法,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其他文学作品。
初中语文教学备课教案骆驼祥子阅读理解初中语文教学备课教案文章内容需准确满足标题描述的内容需求,并按照教学备课教案的格式进行排版。
语句通顺,全文表达流畅,无影响阅读体验的问题。
教学备课教案课题:《骆驼祥子》阅读理解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骆驼祥子》小说及相关材料,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2. 培养学生分析文本的能力,从多个角度理解文本,善于思考;3. 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本内容,包括情节、人物性格等;2. 学生能够通过思考、分析等方式进一步理解文本,并发表个人见解;3. 学生能够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培养情感共鸣和欣赏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复杂的情节和角色关系;2. 引导学生思考文本所传达的思想和主题;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细致品味和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准备:1. 整理、复习《骆驼祥子》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2. 准备相关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3. 准备教学用具,如多媒体设备、幻灯片等。
教学步骤:引入:教师用图片或相关视频引入《骆驼祥子》的背景,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讲解文本:通过多媒体展示小说部分内容,让学生对故事有初步了解。
展开讨论: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复习骆驼祥子的性格特点,如努力、坚强、机智等。
2. 整合观点:请学生分享各组的讨论结果,并整合各组观点,形成全班共识。
阅读材料:请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如相关新闻报道、历史背景等,拓宽学生对小说背景的了解。
阅读理解: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通过问答方式进行阅读理解。
1. 骆驼祥子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做了哪些努力?2. 他的努力是否得到了回报?为什么?3. 骆驼祥子的性格特点对他的命运有何影响?4. 你对骆驼祥子这个角色有什么评价?为什么?分享讨论:请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分享自己的答案和观点。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并理解彼此的看法。
《骆驼祥子》片段阅读指导课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初中2、学科:语文3、课时:一课时4、预习,初步了解名著内容5、多媒体电教室二、教学课题1、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骆驼祥子》这部名著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2)读名著,感悟主题,体会旧社会最底层劳动人民的悲苦。
(3)学习借鉴小说中以自然环境的描写烘托人物的写法。
2、能力目标:通过对名著的阅读、欣赏和对环境描写的分析,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三、教材分析:本文选自《骆驼祥子》第十八章。
祥子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拼命拉车。
天气影响着人力车夫的生计甚至性命,课文具体描绘了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场面。
本文景物描写十分成功,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多层次地描写。
通过对祥子痛苦艰难的生存状况的真实描写,反映了老北京底层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揭露和控诉了社会的黑暗和残酷,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底层劳动者深切的同情。
学习本文,最终是想让学生能悟出在旧社会人生的悲凉与无奈,从而学会不要错过小说中的精彩片段。
要达到这一目标,需通过品味祥子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是如何作苦苦挣扎的、为什么要作苦苦挣扎,因此,这一片段的学习对引起学生对小说中精彩片段的注意起示范性的作用,学生可能会由此受到启发。
四、教学方法:1、引导法:以“烈日下”这一精彩的环境描写为例子,引导学生在读小说时不要忽略了其中的精彩片段。
2、合作探究法:通过四人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注重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并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
3、对比观赏:通过观看《骆驼祥子》中“在烈日下”的影片片段,让学生有良好的视觉感受,更利于与课本在塑造人物形象上进行比较。
最新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祥子买车”的心酸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培养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祥子买车”的心酸故事三、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四、教学方法批注式阅读法、人称互换法、表演法、探究法五、教学课例名著导读课型六、教学过程(一)欣赏引入名著(1)播放《骆驼祥子》的片尾曲《四季风》,请大家留意画面和歌词,从中传递出了哪些信息?这部电视剧,是由哪部作品改编而来的?读了的同学,能跟大家说一说,这本书的影响力吗?(2)欣赏二,了解作家及作品的影响:老舍,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骆驼祥子》是其代表作。
俗语云:“点铁成金”,有所谓“化腐朽为神奇”,唯有《骆驼祥子》才当得起。
——司马长风据不完全统计,《骆驼祥子》有31个版本,光人民文学出版社,就再版了14次,还曾被翻译成十几种外文。
设计意图:片尾曲的播放,学生一下子就能从画面和歌词中,找到关键信息点,比如老北京、车夫、贫穷等,自然而然地引入名著《骆驼祥子》。
欣赏二,更是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老舍先生及其《骆驼祥子》影响力之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批注了解祥子(买车)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着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
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些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
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
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
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
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一个人力车夫的衰变史——《骆驼祥子》名著阅读指导课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理清小说的基本情节。
2、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随情节变化而变化的特点。
3、分析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讨论祥子的悲剧意义。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随情节变化而变化的特点。
2、分析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讨论祥子的悲剧意义。
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幻灯片1)有人曾说:如果你想赏一幅旧社会风情画,你可以去看《骆驼祥子》;如果你想品一杯人生百味酒,你也可以去看《骆驼祥子》;如果你想听一折老北京方言戏,你还是可以去看《骆驼祥子》。
今天这节《骆驼祥子》导读课,我们将感受老舍先生历经风霜却独有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也让我们欣赏《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同时,感受文学的恒久魅力!板块一:一波三折——一部旧中国的记录史(图二、三)1.走进作者(图四)舒庆春(1899-1966),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教师补充:老舍先生出身于北京贫苦百姓家庭,从小与下层广泛民众接触,对劳苦大众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这都为创作《骆驼祥子》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2.写作背景(图五)(二)板块二:世事无常——一个人力车夫的衰变史(图六)1、题目解析:(图七)骆驼祥子的三层含义:2.概括祥子的三起三落(图八)3.祥子命运三部曲:(图九)祥子的描写:积极上进的祥子(图10)不甘失败的祥子(图11)自甘堕落的祥子(图12)祥子的变化:(图13)最初:老实,健壮,坚忍。
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
最后:经历了三起三落,祥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他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骆驼祥子教案(最终五篇)第一篇:骆驼祥子教案骆驼祥子教案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骆驼祥子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骆驼祥子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骆驼祥子》并有所理解和感悟;2、初步学习阅读小说的具体方法和技巧;3、了解中考名著阅读题型及做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1、讲授法2、合作探究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出示幻灯片1)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一节名著阅读复习课。
课题的名称是:名著《骆驼祥子》阅读复习。
《骆驼祥子》是老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代表作,它的出版标志着老舍小说创作的成熟,同时也产生了广泛的世界影响。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对《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学习,完成如下三项学习目标:(出示幻灯片2)二、学习目标1、学习《骆驼祥子》并有所理解和感悟;2、初步学习阅读小说的具体方法和技巧;3、了解中考名著阅读题型及做题的方法。
(出示幻灯片3)三、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代表作品: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四、整体感知首先我想了解一下大家对《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熟悉程度如何。
下面请你根据作品中不同人物的简介,猜一猜他们分别是哪一位重要的人物形象?(出示幻灯片4)他二十来岁的人,个子很大很高。
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侯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他以拉洋车为生,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挣钱买到属于自己的车。
明确:祥子(出示幻灯片5)她是一个三十七八岁的虎女,虎头虎脑,一对虎牙,长的像个大黑塔。
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做太太。
她霸道泼辣,心理变态,却有着自己的苦闷和追求幸福的愿望。
初中语文《骆驼祥子》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了解小说背景。
2. 把握小说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
教学内容:1. 介绍作者老舍及作品背景。
2. 阅读小说的前两章,了解主人公祥子及人物关系。
教学活动:1. 播放《骆驼祥子》电视剧片段,引起学生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老舍及作品背景。
3. 学生阅读小说的前两章,概括主人公祥子及人物关系。
4.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章:情节分析教学目标:1. 分析小说情节,理解祥子的命运变化。
2. 培养学生对小说情节的概括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小说的情节发展,概括祥子的命运变化。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小说情节的特点。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小说情节,分析祥子的命运变化。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教学目标:1.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概括主人公祥子的性格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祥子的性格特点,理解其代表意义。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四章: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教学内容:1. 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如阶级斗争、人性光辉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社会现象。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如阶级斗争、人性光辉等。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总结小说《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
2.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阅读视野。
教学内容:1. 学生总结小说《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
2. 教师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教学活动:1. 学生总结小说《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
《骆驼祥子》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常用的阅读方法,并学以致用。
2、了解《骆驼祥子》这本书。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读书的名言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展示
1、PPT展示封面,提问:拿到一本书,你最先看到的是什么?(封面、作者等)
阅读方法指导:拿到一本书,首先看到封面等,接着浏览一遍,能掌握本书的一些重要信息,这样的方法就叫——粗读法。
学生利用这种方法浏览书,提取重要信息。
2、读书方法指导:通过粗读,我们了解了书的一些重要内容,要想对书有深入的了解还需要我们细细品读,这就叫——精读。
3、学生利用精读法读书,然后开个读书交流会,交流会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读名著;(2)讲故事;(3)论人物。
小组合作交流,教师适时点评。
4、读书方法指导:谈感悟。
请同学们拿出你的读书笔记,将你觉得精彩的段落章节推荐给大家;或写一写你的读书感受。
三、教师寄语
读书是一种最好的学习,读书是相伴终生、终身受益的好事,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书是你最好的朋友。
让我们以书为友,以书为鉴,让一缕书香伴着我们同行!。
初中语文《骆驼祥子》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骆驼祥子》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对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介绍:《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所著,反映的是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市贫民的生活。
2. 主要情节概括:祥子是一个勤劳、善良、淳朴的农民,来到城市想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但在旧社会的压迫和剥削下,他的理想一次又一次地破灭,最终变成了一个懒惰、消极、狡猾的人。
3. 人物形象分析:祥子、虎妞、刘四爷等。
4. 作品主题探讨:通过祥子的悲剧命运,反映旧社会的黑暗和对人性的摧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老舍及其作品《骆驼祥子》。
2.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的内容。
3. 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作品中的某一情节或人物进行深入讨论。
4. 分享讨论成果:请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进行补充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5. 总结:对本次阅读指导课进行总结,强调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和现实意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骆驼祥子》的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
3. 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如观点阐述、团队合作等。
五、教学资源1. 《骆驼祥子》原著或简化版。
2. 老舍作品相关资料。
3.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阅读指导资料。
4. 讨论分组所需材料。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准备:请学生提前阅读《骆驼祥子》原著或简化版,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作品的预习情况,简要回顾作品的主要情节。
3. 情节分析: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重要情节,如祥子的三次失败、他与虎妞的关系等,分析这些情节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4. 人物探讨:分组讨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每组选择一个或多个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关注人物的性格特点、动机和行为。
《骆驼祥子》读书推荐课教案教学目标1、向学生推荐《骆驼祥子》,激发阅读的兴趣。
2、了解这本书的时代背景,为学生的阅读提供帮助。
3、欣赏书中的描写主要人物的一些片段,掌握一些阅读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研讨祥子的形象及其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曾经有一本书,它问世后便蜚声文坛,曾先后被译成十几种外文。
想知道是哪本书吗?(师出示《骆驼祥子》)2、读封面看了封面的图画,你来猜猜这本书是写什么的?3、这本书为何如此盛名,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本书。
二、知作者老舍(1899.2.3-1966.8.24),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时候。
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其他笔名还有舍予、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
老舍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
20世纪30年代就成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集《赶集》等。
其《骆驼祥子》问世后蜚声文坛,曾先后被译成十几种外文。
40年代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贫血集》、《月牙集》,以及通俗文艺作品集《三四一》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正红旗下》,长篇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散文杂文集《福星集》,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
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
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
老舍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三、了解时代背景《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创作于1936年。
《骆驼祥子》教学设计名著阅读指导课教案XXX《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七年级下册)教学设想:人教版新编教材对“名著导读”有了新的定位,注重“激发兴趣”、“一书一法”(授之以渔,教阅读方法),怎样激发学生阅读《骆驼祥子》的兴趣?用“名家点评”可以让学生对XXX及其代表作《骆驼祥子》产生好感,这是激趣的第一步;用“影视片段”,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主人公XXX,产生一睹为快的欲望,这是激趣的第二步;接着在课堂上,我选择《骆驼祥子》开头和结尾的有关文段,让学生阅读,在其感知祥子的人格变化的基础上,设置悬念:“祥子的人格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他是如何走上这条毁灭之路?在这条路上,XXX又遇上哪些对他影响很大的人?”,以此激发学生欲罢不能的阅读兴趣,这是激趣的第三步。
教学生运用“圈点与批注”法阅读《骆驼祥子》是这节课的重头戏。
据我了解,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此阅读方法,但只是流于形式,为了批注而批注,没有章法,很多同学只是简单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
为了让学生有章可循,我打算给他们介绍并示范批注的四种方式(赏析式批注、评价式批注、质疑式批注、想象式批注)。
估计学生对“赏析式批注”和“评价式批注”的运用能轻易驾驭,需要重点示范的是“质疑式批注”和“想象式批注”,为了站在学情上把握课堂,我想我应该在课前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圈点批注”经验,试读几个文段,用“预反馈”作为课堂的起点,并据此确定“批注示范”的重点和难点。
“指导课”是我区名著阅读“三课一练”的第一课,第二课是“名著汇报课”。
指导课的“课后阅读任务”是连接两个课的纽带,我除了布置学生课后运用“圈点与批注”法继续阅读《骆驼祥子》外,还给他们布置了“阅读实践月度任务”,以此来跟踪学生的阅读步伐,指导学生选择汇报专题,做好汇报课的准备。
教学目标:1.利用名家点评、影视资料、设置悬念等手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让学生初步了解主人公的一些经历和人性的转变。
3.让学生学会运用“圈点与批注”的方法阅读名著。
《骆驼祥子》阅读指导教案
七年级语文组
一、播放骆驼的图片和特点,导入骆驼祥子:
骆驼21天不吃不喝依然能够行走自如,生存的能力特别强。
有一个人拥有和骆驼一样的生存能力和特殊本领,他就是——祥子,骆驼是他的外号。
他也是《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主角。
大家已经读过这部小说了。
今天,我们就来展示一下自己的阅读成果。
说不定,在展示过程中,大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简介作者、作品、写作背景
老舍(1899~1966)现代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是我国“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
他的作品以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作品简介:
《骆驼祥子》是老舍三十年代的优秀代表作。
它标志着老舍小说的成熟,也是老舍小说的最高峰,是五四以来小说中颇受读者喜爱的,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长篇之—
社会背景:
20-3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多灾多难的年代。
新旧军阀不断的争权夺势的混战,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横行,使得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
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便纷纷涌入城市。
祥子就是这些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个典型。
让学生说,可以借助手边的资料,注意是简要介绍
二、解题
过渡:
为了谋求生路,祥子来到了城市中发展。
他的主要经历是拉车。
为什么小说的题目是“骆驼祥子”而不是“车夫祥子”?大家各抒己见,看谁看的仔细,说的精彩。
明确:原题不仅表现了小说中的一个情节(祥子被大兵抓去,车子没了,可是
他牵回了几匹骆驼。
后来,这件事不小心被人知道了,于是他就有了“骆驼”
这个外号。
),还特别突出了祥子拥有骆驼一样的顽强生命力的形象,突出表
现了作者对这一品质的肯定。
而用“车夫祥子”只是表明祥子的职业,并无特
殊意义。
三、结合情节,研读人物
1、祥子生命的顽强坚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的不懈追求?用文中的情节简要说一说。
一开始,祥子辛辛苦苦攒钱三年买了一辆新车,结果被大兵抢去,险些丢了命。
但是祥子并未放弃这个理想,他继续努力,拼命赚钱,刚要够买一辆车的
时候,又被孙侦探将钱骗取了。
即使这样,他也没有放弃买车的理想。
虽然是
在虎妞的帮助下买的新车,但也是祥子坚持的结果。
从中,我们也可见到他对
理想的执着追求和他坚韧、顽强的生命力。
2、这时,买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就是祥子人生的理想。
这样有理想有追求的祥子是可爱的。
结合情节,你来说说可爱的祥子有哪些表现?
a身材高大,还是个肌肉男。
b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同时自尊、自爱,自强、自信,充满奋斗拼搏精神。
C善良,负责,重信用,讲义气,对客人尽心尽力,还主动帮助老马爷孙俩。
小结:此时的祥子勤劳善良、忠厚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
注重信用和讲义气,有小生产者共有的积极进取的求生意志和人生理想,甚至
可以说是个完美的下层劳动人民的形象代表。
3、可是这样可爱的祥子后来却不可爱了。
后来,他不可爱的表现你也举举例子吧。
A不肯努力拉车,甚至讨厌拉车
B他染上了恶习,吃喝嫖赌骗,借钱都不还。
C为了60元钱,出卖阮明
D信用低到租不到一辆车;就算是做婚丧事里举旗的,他也不愿出力,甚至懒到占老弱妇孺的便宜。
小结:这时候的祥子变得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最终成为一具行尸走肉。
三、比较异同,理解主题
4、是什么原因导致祥子前后产生这样大的变化?结合小说情节和讨论材料,
小组讨论交流7分钟。
引导:
祥子最大的梦想就是买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
他也很努力,可是为什么最终实现不了理想?
是哪些人阻碍了祥子实现理想?
虎妞属于这类人吗?
小结外因
同样身处于黑暗的社会,苏轼、刘禹锡等人都能够坚守自己的理想与高洁的品性,“出淤泥而不染”,可是祥子最终却没有坚守住自己的人格与理想。
这是为什么?请大家仔细读讨论材料,小组讨论5分钟,一定会有所发现哦。
小结内因
明确:
外因:黑暗的的社会环境逼迫祥子走向绝路,比如:大兵抢他、孙侦探骗他、虎妞逼她、刘四爷压榨他等等。
这些人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或者阻挡了祥
子追逐梦想的脚步,展现了当时人吃人的黑暗社会现实。
内因:祥子没有坚定的立场、自私、固执、个人主义观念特别强,还不能
够及时转变思维和行为方式来适应、信任城市的商业文明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这些性格决定了他走向堕落的命运。
小结:通过对主要人物对同一人、事、物的异同认识与做法,可知小说主
角的形象特征,为读懂小说打好基础。
5、面对祥子最后的堕落,老舍在最后一章中这样写:
“他的命可以毁在自己手里,再也不为任何人牺牲什么。
为个人努力的也
知道怎样毁灭个人,这是个人主义的两端。
入了秋,祥子的病已不允许他再拉车,祥子的信用已丧失得赁不出车来。
……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第二十四章
由这些划线句可以看出作者对祥子前后一致的评价是什么?从划线句中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当时社会和以祥子为代表的劳动人民怀着怎样的感情?
明确:祥子自始至终都是个利己的个人主义者,不同的是前期只是“利己“,保有善良的人性,后期是纯粹自私利己,堕落了人性的行尸走兽。
表达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和个人主义行为的批判, 对像祥子一样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苦难命运的同情和关怀。
总结:通过比较作者对主要人物的评价的异同之处,可知小说的人物形象特征、作者的思想和小说要反映的社会现实。
这种联系写作背景,关注异同的内容,解读小说的方式概括来说就是联系背景,关注异同。
采用这个办法,比较容易读懂小说。
四、联系现实,感悟文本
读懂了书,对于我们的成长是极为有利的。
古往今来的名人也这样认为:比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多读书则识进,且能自见瑕疵,故终身都无足处。
——(清)王晫《今世说》卷一。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普希金
读了《骆驼祥子》,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这种联系文本,感悟当下的方式就是文本阅读的第二种方法——联系文本,感悟当下
泰戈尔曾经说过“只有经历过地狱……绝唱”。
在此,李老师希望大家今后
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中汲取更多的成长养料,坚守自己的理想与奋斗的目标,披荆斩棘,驶向自己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