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处方配伍禁忌与审核
- 格式:pptx
- 大小:224.46 KB
- 文档页数:33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处方审核制度一、背景及目的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物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静脉用药作为药物治疗的一种重要途径,其安全性、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
为了确保静脉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简称PIVAS)应运而生。
PIVAS是一种集临床应用与科研为一体,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和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场所。
处方审核是PIVAS工作流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关键。
通过对临床医师开具的静脉用药处方进行逐一审核,确保用药的合理性、溶媒适宜性、配伍禁忌等,从而降低不合理用药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用药。
二、处方审核制度1. 组织架构设立处方审核小组,组长由具有丰富经验的药师担任,组员包括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资质的药师。
处方审核小组负责制定和更新处方审核标准、流程,以及对药师进行培训和指导。
2. 审核流程(1)药师接收临床医师开具的静脉用药医嘱,进行初步审核,确保医嘱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药师根据药物说明书、药物临床应用指南、药物配伍禁忌表等资料,对医嘱中的药物剂量、给药途径、溶媒选择、配伍禁忌等进行详细审核。
(3)药师将审核结果反馈给临床医师,对于不合理医嘱,提出调整建议。
临床医师根据药师的建议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后的医嘱重新提交。
(4)药师对修改后的医嘱进行再次审核,确认无误后,将医嘱打印成输液标签,并将标签贴在相应药品上。
(5)药师对成品输液进行核对,确保输液的药物名称、规格剂量、溶媒种类、体积等与医嘱相符。
3. 审核要点(1)药物剂量:审核药物剂量是否在安全范围内,是否存在超剂量使用情况。
(2)给药途径:审核给药途径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给药途径不当的情况。
(3)溶媒选择:审核溶媒种类是否适宜,是否存在溶媒选择不当的情况。
(4)配伍禁忌:审核药物之间是否存在配伍禁忌,是否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
静脉输液处方点评要点静脉输液处方点评在处方规范性点评的基础上,对静脉输液按照以下点评标准进行专项点评。
专项点评需要重点关注输液的必要性,是否存在滥用输液的问题;审核每组输液的配伍、溶媒剂量、输注浓度及输注速度等。
此外,还要注意点评输液的安全性,如多组输液之间的顺序、多组输液之间的间隔输液是否合理等。
【点评标准】1.适应证不适宜的;2.遴选药品不适宜的;3.药品给药途径不适宜的;4.用法用量不适宜的;5.注射剂溶媒不适宜的;6.液体或电解质输入量不适宜的;7.联合用药不适宜的;8.重复给药的;9.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10.静脉用药缺乏必要性的;11.静脉用药的给药顺序不适宜的;12.多组用药未应用间隔液的;13.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点评细则】1 .适应证不适宜的;【点评要点】•处方药品与临床诊断不符。
>举例:复方氨基酸(3AA)适应证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肝性脑病、重症肝炎以及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亦可用于肝胆外科手术前后。
严重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复方氨基酸(9AA)适应证为用于急性和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肠道外支持;大手术、外伤或脓毒血症引起的严重肾功能衰竭以及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羯。
氨基酸代谢紊乱、严重肝功能损害、心功能不全、水肿、低血钾、低血钠患者禁用。
【点评细则】2 .遴选药品不适宜的;【点评要点】•药品适应证适宜,但特殊人群禁用的;■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妊娠期不宜使用氨基糖苔类、喳诺酮类、磺胺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抗真菌药、抗结核药等。
另外抗菌药物乳汁浓度大于母体血清浓度50%者有阿米卡星、氨节西林、克林霉素、红霉素、氟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异烟册、链霉素、磺胺、四环素、妥布霉素,其中经乳汁排泄且能对婴儿产生损害的抗菌药物有四环素、磺胺、氯霉素、味喃类、甲硝喳、喳诺酮类、红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
■儿童或婴幼儿;>举例:盐酸左氧氯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适应于泌尿生殖系感染、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一、引言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是中医药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药物安全。
因此,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对于提高中医药临床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阐述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
二、审核管理制度1. 审核的目的和重要性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是指对医师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查,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审核的目的是减少处方错误,避免患者用药不当导致不良反应或治疗效果不佳。
审核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及时纠正处方中的错误,提高临床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 审核的方法和内容审核应由有资质的中医药专业人员进行,例如具有中医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
审核应包括对处方的整体合理性、药物的配伍禁忌和药品的规格是否符合要求等内容进行细致的检查。
三、调配管理制度1. 调配的目的和重要性中药饮片调配是指按照处方要求将中药饮片配比、包装、商标标识的工作。
调配的目的是确保患者获得合理、标准和安全的中药饮片,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调配的重要性在于能够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准确性,避免处方出错导致患者不良反应或药物疗效减低。
2. 调配的方法和流程调配应由专业的药师进行,其应具备药学专业知识和执业药师资格。
调配的流程包括对处方进行仔细核对,按照处方要求配制中药饮片,并在包装上进行商标标识和记录相关信息。
四、核对管理制度1. 核对的目的和重要性中药饮片核对是指对已调配好的中药饮片进行检查,确保药物的准确性和无误。
核对的目的是避免调配过程中出现错误,保证药物的质量和准确性。
核对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排除调配过程中的错误,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2. 核对的方法和流程核对应由两名药师进行,其分别核对已调配好的中药饮片的名称、数量和规格,确认无误后方可送往药房或患者。
核对的流程包括对调配好的中药饮片进行逐项检查,确保与处方一致,并在核对单上签字确认。
五、管理制度的监督和评估为了确保审核、调配、核对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和评估方法。
输液室“输液处方”核对制度与流程
1.护士接到患者输液处方时,必须认真核对治疗时间和项目,有疑问及时与有关医生联系;
2.摆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药瓶、针剂有无裂痕、有效期和批号,静脉注射液要注意配置前后检查有无混悬物和异物(液体对光轻摇,侧晃),并按输入的先后顺序成组摆放整齐。
3.配药前必须认真查看药品的质量及有效期,并将药品与输液处方核对,配制的
药液必须在输液袋上注明床号、姓名、药品名称、剂量。
并在输液处方上签时间、姓名,药液应现用现配,配制的药液保存时间不得超过两小时。
4.给药前必须由另一个护士核对药品的名称、床号、患者姓名、输液处方,并在
输液处方上签时间、姓名,在病人床前再次核对后给药,护士签时间、姓名。
5.如配药前没有护士核对时,应将空安瓿留下以便再次核对,核对后在输液处方
上签名。
6.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
需做过敏试验的药物,严格进行药物过敏试验,观察结果记录在病历本上。
7.使用毒、麻、精神性药物时,要经过二人核对,用后保留药瓶。
多种药物联合
应用,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8.护士进行操作过程中,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经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9.门诊治疗室认真执行用药规章制度,不执行院外领取的药品,以免发生意外。
10.严格执行门诊输液“三级”查对制度:
一级:摆药时认真查对,摆药人将本人姓名签署在输液处方上。
二级:配药时治疗护士再次核对,将本人姓名签署在输液处方上。
三级:执行人到患者面前严格执行“三查八对”,执行完后本人姓名签署在输液处方上。
(四)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规程一、为了规范处方药销售行为,保证用药安全,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12年修订)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操作规程.二、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的操作。
三、内容:1、处方的审核:(1)执业药师接到处方后,对处方进行审查,包括处方的前记及医师签名是否完整,是否注明临床诊断,药名和规格是否书写正确,用药剂量是否合理,用药方法是否恰当,有无药物的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
(2)处方中是否有缺药等,如项目不齐或字迹辨认不清的,审核人员将处方交还患者,并告知患者找开方医生补齐或书写清楚。
(3)处方一般不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不超过3日用量,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用药量需要延长的,医师是否注明理由。
(4)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者代用,对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但经处方医师更正或者重新签字确认的,可以调配;(5)处方审核合格的,执业药师在处方上签名或盖章,将处方交调配人员。
2、处方的调配(1)调剂员按处方上药品的次序调配,每次只能接一人次的处方调配,以免发生差错。
(2)检查药品的质量,效期,核对药品名称、规格、剂型、数量。
(3)在药品用药标签或药袋上写明姓名、用法、用量。
(4)处方调配完成后,先进行核查,内容包括处方内容、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用法、用量是否一致,检查药品的外观是否合格。
(5)核查无误后在处方上签名,并交复核员核对3、处方的核对:(1)接到处方和调配药品后,处方核对人员按处方对照药品逐一进行复核。
如有错发或数量不符,处方审核人员立即告知调配人员予以更正。
(2)核对员对处方内容、病人姓名、年龄、药品名称、剂量、剂型、服用方法、禁忌及发药员所写的药袋进行核对。
(3)认真执行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对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规格、数量、标签;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确认无误后,向取药人详细交代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4)核对无误的,核对人员在处方上签名或盖章,处方连同药品交发药人员。
静脉用药调配管理制度为规范临床静脉用药调配,提高静脉用药质量,保障静脉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和《处方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1.静脉用药的调配必须在病区治疗室内调配,参考《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管理规范》要求严格管理,其他场所不能用于静脉用药的调配。
2.进行静脉用药调配工作的护理人员必须具有独立执业资格的护士。
3.静脉用药调配操作程序:3.1按输液治疗卡核对摆放的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有效期等的准确性和药品完好性,检查输液袋(瓶)有无裂纹,瓶口有无松动、裂缝,输液袋(瓶)内有无沉淀、絮状物等,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调配。
3.2用规定的消毒剂消毒输液袋(瓶)口,待干。
3.3除去西林瓶盖,用75%规定的消毒剂消毒西林瓶塞;安瓿用砂轮切割后,需用规定的消毒剂仔细檫拭消毒,去除微粒。
3.4选用适宜的一次性注射器,拆除外包装,旋转针头连接注射,确保针尖斜面与注射器刻度处于同一方向。
3.5抽取药液时,紧靠安瓿颈口抽取药液,然后注入输液袋(瓶)中,轻轻摇匀。
3.6溶解粉针剂,用注射器抽取适量静脉注射用溶媒,注入于粉针剂的西林瓶内,必要时可轻轻摇动(或置震荡器上)助溶,全部溶解混匀后,用同一注射器抽出药液,注入输液袋(瓶)内,轻轻摇匀。
3.7调配结束后,进行检查及核对:3.7.1再次检查已配药液有无沉淀、变色、异物等;3.7.2进行挤压试验,观察输液袋有无渗漏现象,尤其是加药处;3.7.3按医嘱执行单内容逐项核对所用输液和空西林瓶与安瓿的药名、规格、用量是否相符;3.7.4核对非整瓶(支)用量的患者的用药剂量和标识是否相符;3.7.5核对完成后,空安瓿等废弃物按规定进行处理。
3.8输液调配操作完成后,用清水或规定的消毒剂檫拭台面,除去残留药液,保持台面清洁。
4.静脉用药混合调配注意事项:4.1若有两种以上粉针剂或注射液需加入同一输液时,应当严格按药品说明书要求和药品性质顺序加入,并注意配伍禁忌;对肠外营养液、高危药品和某些特殊药品的调配,应当制定相关的加药顺序调配操作规程。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审核处方或用药医嘱操作规程Ⅰ目的负责处方或用药医嘱审核的药师逐一审核患者静脉输液处方或医嘱,确认其正确性、合理性与完整性。
Ⅱ范围适用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处方审核。
Ⅲ规程一、病区每日14:00前将患者次日需要静脉输液的长期医嘱传送至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负责处方或用药医嘱审核的药师逐一审核患者静脉输液处方或医嘱,确认其正确性、合理性与完整性。
二、审核内容包括:(一)形式审查:处方或用药医嘱内容应当符合《处方管理办法》、《病例书写基本规范》的有关规定,书写正确、完整、清晰,无遗漏信息。
(二)分析鉴别临床诊断与所选用药品的相符性。
(三)确认遴选药品品种、规格、给药途径、用法、用量的正确性与适宜性,防止重复给药。
(四)确认静脉药物配伍的适宜性,分析药物的相容性与稳定性。
(五)确认选用溶媒的适宜性。
(六)确认静脉用药与包装材料的适宜性。
(七)确认药物皮试结果和药物严重或者特殊不良反应等重要信息。
(八)需与医师进一步核实的任何疑点或未确定的内容。
三、对处方或用药医嘱存在错误的,应当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请其调整并签名。
因病情需要的超剂量等特殊用药,医师应当再次签名确认。
四、对用药错误或者不能保证成品输液质量的处方或医嘱应当拒绝调配。
五、对用药医嘱存在错误的应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登记表》中进行登记。
Ⅳ参考依据1.《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卫办医政发〔2010〕62号)2.《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3.《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卫医政发〔2011〕11号)Ⅴ附件附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登记表》附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登记表。
处方审核质控标准
处方审核的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信息审核:审核处方上的患者信息是否完整准确,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等。
2. 处方来源审核:审核处方的来源是否合法有效,是否由合格的医生开具。
3. 药品合理性审核:审核处方中药品的使用是否符合临床规范和指南,药物是否适应症、是否有禁忌、药物剂量是否合理等。
4. 药物相互作用审核:审核处方中不同药物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
5. 重复给药情况审核:审核处方中是否存在重复给药情况。
6. 配伍禁忌审核:审核处方中是否存在配伍禁忌。
7. 剂型与给药途径适宜性审核:审核处方中选用的剂型与给药途径是否适宜。
8. 特殊人群用药审核: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脏器功能不全患者等,审核其用药是否有禁忌使用的药物。
9. 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审核:审核处方中是否存在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如溶媒的选择、用法用量是否适宜,静脉输注的药品给药速度是否适宜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标准可能因地区和机构而有所不同,建议查阅所在地区的医院处方审核标准。
常见配药配伍禁忌第一篇:常见配药配伍禁忌常见的配伍禁忌氨甲苯酸:硫酸镁针、呋塞米、尿激酶、甲强龙针。
氨茶碱:胞磷胆碱、硫酸镁针、西米替丁、辅酶A、维生素C、维生素B6、尿激酶、缩宫素、甲强龙针、氯化钙、葡萄糖酸钙、门冬氨酸钾镁。
奥美啦唑:硫酸镁针、尿激酶。
胞磷胆碱:氨茶碱针、维生素C、尿激酶、甲强龙针、葡萄糖酸钙。
地塞米松针:硫酸镁针、盐酸精氨酸、辅酶A、维生素B6、呋塞米、消旋山莨菪碱、酚磺乙胺、氯化钙、葡萄糖酸钙、肝素钠。
酚磺乙胺:辅酶A、尿激酶、肌苷、地塞米松针。
呋塞米:西米替丁、甲氧氯普胺、维生素C、维生素B6、氨苯甲酸、尿激酶、地塞米松针、甲强龙针、肝素钠。
辅酶A:氨茶碱针、消旋山莨菪碱、酚磺乙胺、肌苷、地塞米松针、葡萄糖酸钙。
肝素钠:维生素C、呋塞米、尿激酶、地塞米松针、甲强龙针。
肌苷:辅酶A、维生素C、维生素B6、消旋山莨菪碱、酚磺乙胺。
甲强龙:胞磷胆碱、硫酸镁针、氨茶碱针、维生素B6、呋塞米、氨苯甲酸、氯化钾、氯化钙、葡萄糖酸钙、肝素钠。
甲氧氯普胺:西米替丁、呋塞米、消旋山莨菪碱、葡萄糖酸钙。
雷尼替丁:维生素K1。
硫酸镁:氨茶碱针、奥美拉唑、维生素K1、氨苯甲酸、地塞米松针、甲强龙针、氯化钙、葡萄糖酸钙。
氯化钙:硫酸镁针、氨茶碱针、地塞米松针、甲强龙针。
尿激酶:胞磷胆碱、氨茶碱针、奥美拉唑、呋塞米、维生素K1、氨苯甲酸、酚磺乙胺、肝素钠。
葡萄糖酸钙:胞磷胆碱、硫酸镁针、氨茶碱针、甲氧氯普胺、辅酶A、维生素B6、地塞米松针、甲强龙针。
维生素B6:氨茶碱针、呋塞米、肌苷、地塞米松针、甲强龙针、葡萄糖酸钙。
维生素C:胞磷胆碱、氨茶碱针、盐酸精氨酸、呋塞米、维生素K1、肌苷、肝素钠、胰岛素针。
维生素K1:硫酸镁针、雷尼替丁、维生素C、尿激酶。
西米替丁:氨茶碱针、甲氧氯普胺、呋塞米。
消旋山莨菪碱:甲氧氯普胺、辅酶A、肌苷、地塞米松针。
盐酸精氨酸:维生素C、地塞米松针。
注:未包括抗生素、抢救用药和抗肿瘤药物。
配伍禁忌规则管控—药物冲管审查
规则设置依据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等发布的《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文件,第十五条适宜性要求药师审核处方(医嘱)中是否存在配伍禁忌。
为了避免两组液体在输液管中混合出现配伍禁忌,引起液体浑浊、沉淀等情况,药师需要审核处方(医嘱)两组不宜直接配伍使用的药液是否开具冲管溶液。
我们根据药品说明书以及其他临床用药依据,收集了以下两种冲管类型的部分药品。
1.不宜与其它药品同管滴注的药品
2.两种药间隔使用需要冲管
规则管控方案
为了实现此类药品处方的合理性,我们结合现有的规则审查方法,提供以下规则管控方案。
1.不宜与其它药品同管滴注的药品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溶解后及时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稀释后静脉滴注,进行配制的溶液不应与其他药物混合或在同一输液中合用。
2.两种药间隔使用需要冲管
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中含有碳酸钠,因而与含有钙或镁的溶液(包括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乳酸钠注射液)有配伍禁忌。
两者不能混合在同一容器中;如必须合用时,应分开在不同容器中给药。
临床输液常见配伍禁忌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近年来,由于临床静脉用药不断增多,特别是新药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药物配伍也日趋复杂,用药安全性和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特别是静脉输液药物的配伍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
因静脉注射药物选择溶解溶媒不当、溶解方法不妥、选择液体不当以及同瓶输液中添加药物种类过多、加入量过大、中西药随意混合、药物间存在配伍禁忌等多种原因,会导致输液变混、变色、出现结晶等现象,甚至因此引发医患矛盾和纠纷,给医院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
因此,输液配伍中的安全用药应引起重视。
笔者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院近几年临床用药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临床输液药物配伍的安全问题进行探讨。
1 青霉素与地塞米松属不宜配伍个别医生处方中开%氯化钠注射液+青霉素80 万U+地塞米松5 mg。
2007版《400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1]和《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2]都明确指出:青霉素与地塞米松混合静点存在配伍禁忌,两药混合后出现理化、药理、药动学及药效学等方面配伍禁忌。
因此,地塞米松不宜加入到青霉素中,若确实需要,建议单独静点。
2 多种药物合用要注意配伍禁忌临床配伍表中所列仅是注射液两两配伍情况,有些新药不可能列入。
“混滴”是3 种以上注射剂配伍,因此容易出现有配伍禁忌的药物进行配伍使用。
对首次使用、相互配伍信息不明的新药,应单独静脉输注;临床医师应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品稳定性及用药注意事项。
严格按照国家最新药典关于药物配伍禁忌要求,选择临床用药。
必须依据药物治疗的先后顺序、药品理化性质、药品说明书要求,按组下达静脉输液药物治疗方案,除已经临床实践证明为安全合理的输液配伍组外,原则上每步静脉输液添加药物的种类不得超过2种。
3 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必须分步输注中西药物联合输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疾病,合理并用大多可提高疗效,显示极大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