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霸笔记手写版
- 格式:pdf
- 大小:98.59 MB
- 文档页数:235
ab a ba 2b 中考状元数学笔记知识点汇总一、实数(一)有理数1、有理数分类: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 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2、数轴: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 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3、相反数 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4、倒数 如果两个数之积为 1,则称这两个数为倒数5、绝对值 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 0。
(二)实数1、实数分类:①有理数→整数/分数②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2、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数 x 的平方等于 a ,那么这个数 x 就叫做 a 的平方根。
②一个正数有 2 个平方根/0 的平方根为 0/负数没有平方。
③ 求一个数 a 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 a 叫做被开方数。
3、算术平方根 如果一个正数 x 的平方等于 a ,那么这个正数 x 就叫做 a 的算术平方根4、立方根:①如果一个数 x 的立方等于 a ,那么这个数 x 就叫做 a 的立方根。
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 的立方根是 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③求一个数 a 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其中 a 叫做被开方数。
5、乘方性质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6、实数的运算:加法: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 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 0 相加不变。
减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 0 相乘得 0。
③乘积为 1 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
②0 不能作除数。
好学匠初中学霸课堂笔记第一节:学习方法和习惯一、学习方法1.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分配每个学科的时间比例,避免堆积过多学习内容。
2.高效阅读:快速浏览课文,标记重点内容,了解整体结构,再进行深入阅读。
3.思维导图: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学科知识,能够帮助记忆和理解。
4.记忆法:运用联想、归类、串连等记忆方法,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并提高记忆效果。
5.理解和应用:学习知识要注重理解其内在逻辑关系,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学习习惯1.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早起早睡,充足的睡眠对于身体和大脑的发展都非常重要。
2.合理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富含脂肪酸和蛋白质的食物,对大脑发育有益。
3.锻炼身体: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大脑的供血和供氧能力。
4.定时休息:每学习一段时间后要适当休息,可以做些伸展操或眼保健操,放松身心。
5支配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合理规划每天的学习任务和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节:数学学习方法一、基础知识的掌握1.系统学习:数学的知识体系具有层次性,要从基础知识开始,逐层逐步学习,建立扎实的基础。
2.多练习:掌握数学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掌握基础知识后要进行大量的题目训练。
二、思维方法的培养1.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数学要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2.创造性思维:在解题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寻找多种解题方法。
3.积极思考:学习数学不能死记硬背,要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节:语文学习方法一、阅读理解的训练1.提前预习:在阅读课文之前,先浏览标题、图表和关键词,理解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注重细节: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关注文章的细节,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二、写作能力的培养1.多读多写:通过大量阅读,积累素材,从而提升写作水平。
2.学会表达: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提高写作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3.修改意识:写作后要有修改的意识,不断改进文章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和结构。
好学匠初中学霸课堂笔记一、语文课堂笔记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科目,在初中阶段加强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我在语文课堂上的笔记:1.课文阅读-仔细阅读课文,理解文章主题和内容。
-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理解句子结构。
-多读多练,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2.作文写作-提前列出写作大纲,明确文中要表达的观点和论点。
-使用丰富的词汇和短语,避免重复表达。
-注意段落结构和过渡词的使用,使文章逻辑清晰。
3.古诗词-学习古诗词的背景知识,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的时代背景。
-注意诗句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诗歌的美感。
-多读多背,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二、数学课堂笔记数学是一门需要细致思考和逻辑推理的学科。
以下是我在数学课堂上的笔记:1.公式和定理-记住重要的公式和定理,并理解其应用场景。
-在解题时灵活运用公式和定理,注意条件的限制。
-多进行类似题目的练习,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和解题思路。
2.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数学知识时,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通过实例掌握数学的实际运用能力。
-多做一些实际问题的数学运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思维方法-发散思维:在解题过程中尝试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归纳思维:总结规律和特点,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
-推理思维:根据已知条件,推理出结论。
三、英语课堂笔记英语是一门实用性语言,学好英语对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我在英语课堂上的笔记:1.单词记忆-制定合理的单词记忆计划,每天复习一些旧单词,学习一些新单词。
-利用记忆方法,如联想记忆、分类记忆等,提高记忆效果。
-多做词汇练习,巩固词汇量。
2.语法知识-记住常用的英语语法规则,如时态、主谓一致、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等。
-多读多练,通过阅读文章和做练习题来巩固语法知识。
-听录音,模仿语音语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口语表达-多参加口语练习,和同学或老师交流英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听英语电影、歌曲,培养英语听力能力。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堂笔记人教版一、有理数。
(一)有理数的概念。
1. 正数和负数。
- 正数:比0大的数叫做正数,正数前面的“+”号可以省略不写。
例如:1,2,3等都是正数。
- 负数:比0小的数叫做负数,负数前面加上“ - ”号。
例如: - 1, - 2, - 3等都是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 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规定向东为正,则向西为负;收入为正,则支出为负等。
2. 有理数的分类。
- 按定义分类:- 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例如:1,0, - 1等。
- 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例如:(1)/(2), - (1)/(3)等。
-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 按性质符号分类:- 正有理数:正整数和正分数。
- 0。
- 负有理数:负整数和负分数。
(二)数轴。
1. 数轴的概念。
-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 原点:在数轴上表示0的点。
- 正方向:通常规定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
- 单位长度:根据需要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
2. 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
-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 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不一定都是有理数,还可能是无理数(七年级暂时不深入研究无理数)。
- 正数在原点的右边,负数在原点的左边,0在原点处。
(三)相反数。
1. 相反数的定义。
-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例如:2和 - 2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2. 相反数的性质。
-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即a+( - a)=0。
-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四)绝对值。
1. 绝对值的定义。
-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 例如:3 = 3, - 3 = 3,0 = 0。
2. 绝对值的性质。
-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 即当a>0时,a = a;当a = 0时,a = 0;当a<0时,a=-a。
《配方法》课堂笔记
一、什么是配方法
配方法是一种用于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次项系数为0的一元一次方程,从而简化计算过程。
二、配方法的基本步骤
1.将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化为1,即移项使方程的右边为0。
2.将方程的左边写成一个完全平方的形式,即左边可写为(某数的平方加上
或减去某数的平方)。
3.配方时,需要将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4.最后,通过直接开平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三、配方法的例子
例如,求解方程x2+6x+9=0。
第一步,将方程的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到x2+6x=−9。
第二步,将方程的左边写成一个完全平方的形式,即(x+3)2=9−9。
第三步,将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得到(x+3)2=0。
第四步,通过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得到x+3=0,即x=−3。
四、配方法的应用范围
配方法可以用于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可以用于进行一些其他的数学计算或简化问题。
在数学竞赛中,配方法也是常常用到的技巧之一。
初三数学笔记整理大全
1. 数与代数:
整数:整数的性质,运算规则(加、减、乘、除),绝对值,数轴表示。
分数和小数:分数的性质,运算规则,小数与分数的转换。
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步骤,根的判别式,韦达定理。
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的方法,不等式组的解法。
2. 几何与图形:
直线与平面图形:直线的性质,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性质,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定理,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定理。
圆:圆的基本概念,圆的性质,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
立体几何: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3. 数据分析与概率: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频数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和标准差。
概率:概率的定义,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互斥事件和独立事件的概率。
4. 实用工具与方法:
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系的基本概念,点的坐标表示,直线的斜率和截距,两点间的距
离公式。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图像和性质,函数的应用问题。
解析几何初步:直线和圆的方程,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5. 思维训练与综合应用:
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等。
推理与证明:逻辑推理,数学归纳法,演绎推理,反证法等。
综合题型解析:针对中考常见的综合题型进行解析和练习。
七年级下册学霸笔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七年级下册学霸笔记在七年级下册的学习中,我们要注重掌握好各科知识,尤其是数学、语文、英语等科目的学习。
本文将从这几个重点科目入手,总结一些学霸笔记,供同学们参考。
数学:数学是一门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学科,需要认真学习和积累。
在七年级下册,数学的重点内容主要有代数、几何、函数等方面。
1. 代数:代数是数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主要包括整数、有理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点。
在学习代数时,同学们需要掌握各种运算规则,如加减乘除、开平方等。
同时要熟练使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2. 几何:几何是数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包括图形的性质、角的性质、相似、全等、三角形等知识点。
在学习几何时,同学们要注意绘制图形,分析图形的性质,灵活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函数:函数是代数和几何的结合,在七年级下册主要学习线性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
同学们要理解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学会作函数图像、函数变化规律等。
1.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同学们要注重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在做阅读理解题时,要注意审题、找关键词、做笔记,提高解题效率。
2. 写作: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同学们要多写多练,提高写作水平。
在写作时要注意选材、构思、结构、表达,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3. 古诗词: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同学们在学习古诗词时要理解诗意,感悟诗情,体会诗文的艺术魅力。
英语:英语是一门国际性语言,同学们要掌握好英语的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
在七年级下册,英语的重点内容主要有语法、词汇、阅读、写作等方面。
1. 语法:语法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同学们要掌握好各种语法知识,包括时态、语态、语气、句式等。
在学习语法时要注意掌握规律、记忆重点,提高语法应用能力。
2. 词汇:词汇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同学们要注重积累词汇量,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在学习词汇时要记忆单词、词组、短语,多做词汇练习,提高词汇水平。
奇数表达式:2n-1 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之和等于奇数个数的平方。
偶数表达式:2n n 为正整数 高斯算法:首项加末项的和乘以项数除以二。
项数=末项-首项的差÷公差+1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 奇 奇数-奇数= 偶 奇数-偶数= 数偶数+偶数= 数 可以用来解决: 数线段、角、 偶数-偶数= (1)2n n 握手、单循环比赛、车票等问题 平面、立体图形分割(不论大小、形状) 和一定时,两数相等(越接近)积最(越)大。
n 边形(n >3),减去一刀,该多边形可变为:n 边形、n-1边形、n+1边形。
中心对称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等)过对称中心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可以将它的面积两等分 2.1正数与负数>0(正数) <0(a >0) a =0(中性数) -a =0(a =0) <0(负数) >0(a <0 按照概念分:正整数 自然数(非负数) 整数 0负整数 非正数 有理 正分数 数 分数 负分数 小数 有限小数 小数 无限小数 无限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无理数按性质分:正整数正有理数非负有理数有正分数理 0 负整数数负有理数非正有理数负分数2.2相反数<0(a>0)非负数(非正数的相反数)-a =0(a=0)>0(a<0)非正数(非负数的相反数)非负数与非正数互为相反数。
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0 若a、b互为负倒数,则乘积为-1或a=-b或b=-a2.3绝对值a(a>0)三分法:|a|= 0(a=0)-a(a<0)a(≥0)两分法:|a|=-a(≤0)绝对值的性质:|a|≥0(非负数) |a|≥0(绝对值一定是非负数)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a|=|-a|若|a|=b,则a=±b;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这几个非负数分别为0.若|a|=|b|,则a=±b 如:|a|+|b|=0,|a|=0、|b|=02.4有理数的大小比较:1.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2.正数大于一切负数3.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较大。
八年级数学手写笔记八年级数学手写笔记篇1三角形知识点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7、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8、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1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函数与方程知识点1、一次函数也叫做线性函数,一般在X,Y坐标轴中用一条直线来表示,当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的值确定的情况下,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答出另一个变量的值。
2、任何一个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成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某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从数的角度);从图像上来看,就相当于已知直线y=ax+b,确定它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的值(从形的角度)。
3、利用函数图像解方程:-2x+2=0,可以转化为求一次函数y=-2x+2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而y=-2x+2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为1,所以方程-2x+2=0的解为x=1。
注意:解一元一次方程ax+b=0(a≠0)与求函数y=ax+b(a≠0)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是同一个问题。
不同的是前者从数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后者从形的角度来解决问题。
4、每个二元一次方程组都对应两个一次函数,从数的角度来看,解方程组相当于考虑自变量为何值时两个函数的值相等,以及这个函数是何值;从形的角度来看,解方程组相当于确定两条直线交点的坐标,从而使方程组得出答案。
5、解答一次函数的作法最简单的就是列表法,取一个满足一次函数表达式的两个点的坐标,来确定另一个未知数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