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漫发展史
- 格式:pptx
- 大小:19.77 MB
- 文档页数:15
二、1950年-1965年的中国动画建国后,中国的动画事业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直到文革前都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尽管当时动画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不高,但是在这十多年里其数量和质量都是相当高的。
最初一两年里只能制作出一两部动画片,到了60年代每年可以生产十多部动画片。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1961~1964年制作的《大闹天宫》,可说是当时国内动画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无论从人物、动作、画面、声效等都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这段时期,除了出品美国技术的动画片外,中国动画人开始尝试使用不同的动画制作方法,大胆使用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如剪纸艺术、水墨画、折纸艺术、木偶等等,把动画片的先进制作技术与中国引以为荣的的民族艺术相结合,使得中国动画达到了一个巅峰。
万氏兄弟倾力投入,一大批技术和艺术方面的人才踊跃参与,中国动画前景可谓一片辉煌。
1947年我国第一部木偶动画《皇帝梦》诞生,1953年制作我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1954年制作了真人和木偶同时出现在片子里的木偶片《小梅的梦》,1955年,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问世, 1956年的拍摄了木偶片《神笔》,1958年,制作了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1960年,令全世界惊叹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牧笛》横空出世,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而且取得了多个国内外的奖项。
1962年,第一部折纸动画《一棵白菜》完成,这个时期还有许多有名的动画影片,如《小鲤鱼跳龙门》,《骄傲的将军》,《渔童》、《孔雀公主》等,都是中国动画史上一个个的辉煌成就。
新的动画形式的加入,使得中国的动画事业达到了一个顶峰。
不过,使用传统艺术制作动画需要很多的时间与精力,而且但是中国条件比较落后,动画只能在电影院看,以至于那个时候的动画还没有长篇的连续剧制作出来。
中国动画片的发展经历了5个时期:1、1922-1945年—萌芽时期;2、1946-1965年—发展时期;3、1966-1976年—枯萎时期;4、1976-1989年—恢复时期;5、1990至今—动漫产业链完善期。
1922-1945年—萌芽时期1941年,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拍摄的动画影片《铁扇公主》,这是公认的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
万氏三兄弟因而成为中国动画片的开山鼻祖。
在此之前,1924年中华影片公司摄制了动画片《狗请客》、上海烟草公司撰制了动画片《过年》。
这两部动画片虽然早于《铁扇公主》,但它们没有产生影响。
1946-1965年—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国家政局相对稳定,政策相对宽松,艺术家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中国动画片进入快速的发展时期。
不少影片在国际电影节获奖,在艺术和技术上达到空前的高度,形成了被世界公认的中国动画学派。
建国初期,中国动画片的创作和生产呈现以下特点:在题材上,采用适合儿童的故事脚本,拍摄了《小猫钓鱼》(1952)等;在技术上,由黑白片向彩色片转化,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1953)、第一部彩色传统动画片《乌鸦为ff一么是黑的》(1955);在风格上,踏上民族化的道路,制作了木偶片《神笔》(1955)、动画片《骄傲的将军》(1956)。
1956—1966年,中国动画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强劲的中国流。
题材多样,技术创新,民族特色明显,乃这一时期中国动画片的一大特点。
另外,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57年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具备独立摄制美术片的专业厂。
震惊世界的经典大片《大闹天宫》(上集1961年、下集1964年)诞生在这一时期,《大闹天宫》在中国动画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其艺术水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另外,这一时期的中国动画人,对新材料进行了不懈地探索。
1958年,第一部中国风格的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摄制成功;1960年,创作出第一部折纸片《聪明的鸭子》;1961年,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问世,1963年,随即推出水墨动画片《牧笛》。
中国动漫发展史动漫是当今世界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从世界范围看,动漫早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例如日本。
而反观中国动漫产业虽然在60年代开始一直到80年代中期曾一度超越美国和日本,但从90年代起,我国的动画开始走向衰落,现在充斥在中国动漫市场上的几乎全是日本和美国的动画。
我希望中国青少年能了解中国动漫发展的历史,并投身其中,重新使我们中国动漫业凌驾于世界前列。
早期探索期(20年代—1949)1926年万氏兄弟制作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动画影片《大闹画室》,1936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问世。
1941年,受到美国动画的影响,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铁扇公主》,在世界电影史上,它是名列美国《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之后的第四部动画艺术片,标志着中国当时的动画水平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
这个时期的中国动画在亚洲地区拥有当之无愧的先驱地位,日本动画的先驱人物就受到中国早期动画的影响,如日本动漫之父手冢治虫即坦言他是看到了《铁扇公主》才决定投身动画的。
蓬勃发展时期(1950~1965)建国后,中国的动画事业可以说是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不但作品多,而且精品也多。
从1950年的一部动画,发展到60年代已经每年都能制作十多部动画,特别是由万氏兄弟制作的《大闹天宫》。
《大闹天宫》可说是当时国内动画的颠峰之作,从人物、动作、画面、声效等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并且曾多次获得国内外电影节的奖项。
1947年,我国制作了第一部木偶动画《皇帝梦》;1958年,我过拍摄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1960年,完成了第一部水墨画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1962年,第一部折纸动画《一棵白菜》完成。
新的动画形式的加入,中国的动画事业也达到了一个顶峰。
文革停滞时期(1966-1976)中国动画遭到错误思潮的严重影伤害,神话、童话、民间故事题材遭封杀,动画片几乎被全盘“打到”,中国美术陷入绝境。
白银时代(1976~1990)经历了文革后,动画行业自然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而且上美影1972~1976年间拍摄的17部动画如《小号手》、《小八路》、《东海小哨兵》等给后来的动画创作历年投下了一个严重的阴影!写实主义和教育目的,这使动画片被定位给小朋友看的充满教育意义的课外教材,这种思想不仅延续下来而且还在大部分人心里深深地扎根,也就是这个观念才造成了后来的动画片的尴尬地位。
中国动漫的发展史嘿,小伙伴们,今儿咱们来聊聊中国动漫那些年的风风雨雨,看看它是咋从稚嫩的小苗长成参天大树的。
这故事啊,比那动画里的冒险还精彩几分呢!话说回到几十年前,那时候的动漫界,还是“外来和尚会念经”的年代。
咱们小时候,一打开电视,不是《猫和老鼠》的追逐战,就是《哆啦A梦》的神奇口袋,国产动漫嘛,感觉就像邻家的小弟弟,还在学步阶段,但那份纯真和梦想,已经开始悄悄萌芽了。
一、萌芽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1 记得那会儿,《黑猫警长》横空出世,那黑猫警长,简直就是正义的化身,每一集都让人紧张又兴奋,简直就是国产动漫的“开山之作”,告诉咱们:咱们自己的故事,也能这么精彩!1.2 紧接着,《葫芦娃》也火了,七个颜色各异的小葫芦,各有各的本事,团结一心对抗蛇精,那时候咱们都梦想着能有一个葫芦娃的兄弟,一起闯荡江湖呢!二、成长期:百花齐放,争奇斗艳2.1 进了新世纪,中国动漫就像开了挂一样,嗖嗖嗖地往前冲。
《喜羊羊与灰太狼》成了孩子们的新宠,狼和羊的故事,简单却充满智慧,教会了我们不少道理,比如友情、勇气和智慧。
2.2 这时候,还有一部不能不提的,《秦时明月》。
哎呀,这可是国产动漫的里程碑啊!它把历史、武侠和动漫完美结合,画面精美,剧情扣人心弦,让咱们看到了国产动漫也能有如此高的艺术水准。
2.3 更别说后来的《熊出没》了,光头强和熊大熊二的故事,虽然简单,但笑料不断,成了家家户户饭后的欢乐源泉。
它告诉我们,快乐和温馨,是动漫永恒的主题。
三、飞跃期:走向世界,闪耀全球3.1 最近几年,中国动漫更是火力全开,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还开始走向世界舞台。
《哪吒之魔童降世》那票房,噌噌往上涨,哪吒那叛逆又正义的形象,深深打动了国内外观众的心。
3.2 还有《白蛇:缘起》,那画风,那剧情,简直是视觉和心灵的双重盛宴。
它让咱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动漫的崛起。
总之啊,中国动漫这一路走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
中国动画发展史中国动画发展史一、发端时代(二十世纪30年代)中国美术电影始于二十年代初,"万氏兄弟"在上海拍摄了中国最早一批动画片《大闹画室》、《铁扇公主》等,其中《铁扇公主》,在世界电影史上是名列《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之后的第四部动画艺术片,标志着中国当时的动画水平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
由于战争和无人投资,美术电影于1942年后中断了。
二、蓬勃发展时代(建国到1965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动画片迎来了第一个高潮,除了万氏兄弟投入了新中国的动画制作,一大批技术和艺术方面的人才也在这个时候涌现出来。
到60年代已经每年都能制作十多部动画,其中1961~1964年制作的《大闹天宫》可说是当时国内动画的颠峰之作,从人物、动作、画面、声效等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随着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折纸动画《一棵白菜》等影片的新动画形式的加入,中国的动画事业也达到了一个顶峰。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到1977年)中国动画业受到了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这段时期,中国的动画业几乎是在原地停滞了十多年~期间具有写实主义和教育目的动画如《小号手》、《小八路》等使动画片被定位给小朋友看的充满教育意义和政治色彩的课外教材,这种思想不仅延续下来还在大部分人心里深深地扎根。
四、缓慢发展期(1978年至199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动画制作进入繁荣时代,在1978年到1989年间,就制作了两百多部动画片,如《哪咤闹海》、《天书奇谭》等优秀作品。
电视动画在这个时候有了《葫芦兄弟》、《黑猫警长》等作品,从整体上看,这是个比较平均的时代,既有少量全年龄的艺术片,又有大量纯粹给儿童看的主流求教育的动画片,制作手法基本沿袭万氏兄弟的流派。
没有太多创新,也没有吸取外部世界的先进经验,而这一段的多产量恰恰造成了作品的制作不够精细。
90年代初,中国开始引进一些国外精品动画,中国动画界开始了反思,这直接导致了之后的探索与尝试。
中国动漫的发展史1. 中国动画建国前--早期探索期中国的动画事业发展很早,20年代中国的动画先驱万氏兄弟(万嘉综(万籁鸣)、万嘉淇(万古蟾)、万嘉结(万超尘)和万嘉坤(万涤寰))就开始研究动画制作,第一部中国自制的人画合演的《大闹画室》就是他们制作,1935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问世。
1941年,受到美国动画《白雪公主》影响,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铁扇公主》,在世界电影史上,这是继美国《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后的第四部大型动画,标志中国当时的动画水平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
2. 中国建国初期--蓬勃发展期(建国到1965年)建国后,中国的动画事业可以说是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不但作品多,而且精品也非常多。
从1950年的一部动画,发展到60年代已经每年都能制作出十多部动画,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1961--1964年制作的《大闹天宫》,《大闹天宫》可说是当时国内动画的颠峰之作,从人物、动作、画面、声效等等都达到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这段时期,我国还开始尝试使用不同的动画制作方法,大胆使用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
1947年,我国制作了第一部木偶动画《皇帝梦》;1958年,拍摄了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1960年,完成了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1962年,第一部折纸动画《一棵大白菜》。
新的动画形式加入,中国动画事业也到达了一个高峰。
这个时期内,我国的动画发展还是领先于日本的,虽然日本1963就有了《铁臂阿童木》这样的长篇动画,但我国有大型动画《大闹天宫》,并不输于日本。
而且中国的传统艺术应用到动画中来,是日本完全无法比的。
不过,使用传统艺术制作动画的代价之一就是需要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这个可能也是当时为什么不制作长篇动画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电视在中国还没有普及,所以动画主要还是在电影院播放,所以这个时候的动画还没有长篇的连续剧。
3. 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到1977年)说到中国历史,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文革时期,中国动画业明显的受到了影响。
中国动漫发展崛起历程中国动漫的发展崛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上海,那时中国已经开始接触外来的动画片,并受其启发创作了第一部国产动画片《大闹银河》。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社会环境的限制,中国动漫发展的步伐一度非常缓慢。
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动漫发展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1956年,中国首个大规模组织的动画片制作机构——中国电影制片厂成立,其下属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为当时中国动漫的中心。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了一系列优秀的动画作品,如《小蝌蚪找妈妈》等,为中国动漫奠定了基础。
然而,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得中国动漫一度遭受重创。
在那个时期,艺术和文化被压抑,动画行业几乎停滞不前。
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动漫才得以重新崛起。
改革开放的政策为中国动漫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中国人民开始接触到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动画片,这对中国动漫的技术和艺术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中国政府鼓励私人企业投资动漫产业,促使中国动漫产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逐渐壮大。
1984年至1986年间,中国推出了一批标志性的动画作品,如《舒克和贝塔》、《大闹天宫》等。
这些动画片在国内外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为中国动漫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此后,中国动漫开始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动漫作品和创作者。
其中,1990年代的《西游记》、2000年代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等作品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为了中国动漫的经典之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国内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动漫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近年来,中国动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例如,2015年上映的《大圣归来》成为中国影史票房纪录保持者,证明了中国动漫在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
尽管中国动漫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一些挑战,如原创力不足、版权保护等问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政策的不断优化,中国动漫有望继续崛起,并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更加出色的表现。
中国动画产业发展史
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最初,中国的动画产业发展缓慢,因为缺乏资金、技术和市场。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动画产业逐渐发展壮大。
20世纪20年代,中国开始出现了一些动画制作公司,例如上海华艺影片公司、上海文华电影公司和颐和电影制片厂等。
这些公司制作了一些著名的动画电影,例如《大闹天宫》和《小蝌蚪找妈妈》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动画产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政府开始投资和支持动画制作,创造了许多优秀的动画作品,例如《大闹九霄天》、《黑猫警长》和《西游记》等。
20世纪80年代,中国动画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政府开始鼓励私人投资和市场化,动画产业逐渐走向了商业化。
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动画片,例如《小蝌蚪历险记》、《葫芦兄弟》和《熊出没》等。
21世纪以来,中国动画产业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动画制作质量不断提高。
同时,中国政府也开始加大对动画产业的支持力度。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动画制作国之一,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动画制作公司,例如迪士尼中国、网易动漫和华纳兄弟中国等。
- 1 -。
中国动漫发展史
中国动漫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中国影像艺术,下面是中国动漫发展的主要里程碑和阶段:
1.20世纪初至50年代:中国动漫的起步阶段。
在这个时期,
中国主要受到西方动画的影响,以手绘和剪纸动画为主要
形式。
最著名的早期作品包括《刘老根》和《狼和七个小
羊》等。
2.1950年代至1970年代:社会主义时期的中国动漫。
在这
个时期,动画制作逐渐与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表现社会
主义建设和革命英雄等主题。
代表作品包括《小葱包和馒
头头》和《大闹天宫》等。
3.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国动漫的复兴与创新。
在这个
时期,中国开始引入日本和美国等地的动画作品,同时也
有一些原创作品涌现,如《黑猫警长》和《三毛流浪记》
等。
4.2000年代至今:中国动漫的新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
中国动漫产业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包括制作技术的提
升、市场规模的扩大、内容的丰富多样等。
一些国内制作
的优秀动画片赢得了国际影响力,如《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和《喜羊羊与灰太狼》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观众需求的多样化,中国动漫正朝着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支
持措施,以促进动漫产业的发展,提高中国动漫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动画片的发展经历了6个时期。
(1922〜至今)87年了1922〜1945年是萌芽和探索时期。
1918 年《从墨水瓶里跳出来》等美国动画片陆续在上海登陆,使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对神奇的动画片着迷。
抱着创造中国人自己的动画片的信念,以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动画人应运而生,成为中国动画片的开山祖。
经过他们艰苦的探索与研制,1922 年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广告动画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
之后,1924年中华影片公司摄制了动画片《狗请客》、上海烟草公司摄制了动画片《过年》。
这两部影片是中国最早的动画片。
但它们都没有产生影响,产生影响的是万氏兄弟于1926年绘制的《大闹画室》1935 年,万氏兄弟推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1941 年又推出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铁扇公主》。
1946-1956 年是中国动画片的稳定发展时期。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1949 年10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之前,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电影制片厂生产力木偶片《皇帝梦》(1947)、动画片《瓮中捉鳖》(1948),为建国后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1950至1956年这一时期,中国动画片的创作和生产呈现以下特点:在题材上,用童话的故事服务于少年儿童,拍摄了《小猫钓鱼》(1 952 )等;风格上,踏上民族化的道路,制作了木偶片《神笔》(1955)、动画片《骄傲的将军》(1956);技术上,由黑白片向彩色片转化,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1953)、第一部彩色传统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1955)。
1957-1965 年是中国动画片第一个繁荣时期。
1957 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建立,使中国有了第一家独立摄制美术片的专业厂。
在毛泽东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艺术家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使中国动画片生产进入繁荣昌盛的发展时期。
产量上升,在艺术上和技术质量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平,不少影片在国际电影节获奖,形成了被世界公认的中国动画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