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详解
- 格式:docx
- 大小:30.69 KB
- 文档页数:5
机械制图形位公差
1、圆度
提取圆周应限定在半径之差为t的两个共面同心圆之间的公差带内。
2、直线度
圆柱表面提取的棱边应限定于指定方向且间距为t的两条平行直线之间的公差带内。
3、平面度
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4、圆柱度
提取圆柱表面应限定在半径差为t的两个同轴圆柱面之间形成的公差带内。
5、同心度
圆的提取中心应限定在直径为t的与基准同心的圆周所形成的公差带内。
6、同轴度
提取轴线应限定在直径为t的与基准同轴的圆柱面形成的公差带内。
7、垂直度
提取轴线应限定于直径为t且垂直于基准面的圆柱面形成的公差区域内。
提取面应限定在间距为t的且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两个平行平面之间形成的公差带。
8、圆跳动(径向和轴向)
径向圆跳动:
在任意垂直于基准轴线的截面内,提取线应限定在半径差为t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共面同心圆之间形成的公差带内。
轴向圆跳动:
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圆柱形截面上,提取圆应限定在轴向距离为t的两个等圆之间形成的公差带内(圆柱面上)。
9、全跳动(径向和轴向)
径向全跳动:
提取表面应限定在半径差为t且与公共基准轴线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形成的公差带内。
轴向全跳动:
提取表面应限定在间距为t且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形成的公差带内。
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符号表示方法一、形位公差零件加工时,不仅会产生尺寸误差,还会产生形状和位置误差。
零件表面的实际形状对其理想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形状误差。
零件表面的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位置误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简称形位公差。
二、形位公差符号标注符号直线度(-)——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直与不直的一项指标。
平面度——符号为一平行四边形,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圆度(○)——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
圆柱度(/○/)——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
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线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面轮廓度——符号是用一短线将线轮廓度的符号下面封闭,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度要求。
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位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
机械常用形位公差详解形位公差加工后的零件不仅有尺寸误差,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实际形状或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体规定的形状和相互位置还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就是形状误差,而相互位置的差异就是位置误差,统称为形位误差。
1)形状公差:构成零件的几何特征的点,线,面要素之间的实际形状相对与理想形状的允许变动量。
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称为被测要素。
2)位置公差:零件上的点,线,面要素的实际位置相对与理想位置的允变动量。
用来确定被测要素位置的要素称为基准要素。
常用形位公差符号:详细讲解:一.形状公差1. 直线度:直线度公差是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的允许变动量,限制了加工面或线在某个方向上的偏差,如果直线度超差有可能导致该工件安装时无法准确装入工艺文件规定的位置。
标注含义:被测表面投影后为一接近直线的“波浪线”(如右图),该“波浪线”的变化范围应该在距离为公差值t(t=0.1)的两平行直线之间。
2. 平面度:平面度表示面的平整程度,指测量平面具有的宏观凹凸高度相对理想平面的偏差,一般来讲,有平面度要求的就不必有直线度要求了,因为平面度包括了面上各个方向的直线度。
标注含义:被测加工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t=0.01)的两平行平面内,如右图区域。
3. 圆度:圆度,是指工件横截面接近理论圆的程度,工件加工后的投影圆应在圆度要求的公差范围之内。
标注含义:被测圆柱面的任意截面的圆周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t(t=0.025)的两同心圆之内,如右图区域。
4.圆柱度:圆柱度,指工件圆柱表面所有垂直截面中最大尺寸与最小尺寸之差,限制了被测圆柱面的形状误差,是圆柱的实际形状相对理想形状的最大允许变动量。
标注含义:被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t(t=0.1)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如右图。
圆柱度和圆度的区别:圆柱度是相对于整个圆柱面而言的,圆度是相对于圆柱面截面的单个圆而言的,圆柱度包括圆度,控制好了圆柱度也就能保证圆度,但反过来不行。
14个形位公差符号形位公差是机械制造中用来描述零件几何形状和位置关系的一种技术规范。
在现代工业中,形位公差的应用非常广泛,对于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14个常见的形位公差符号及其含义,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初步的了解。
1. 平面度公差符号(⇒)平面度公差表示零件平面与参考面之间的偏差。
符号“⇒”用于表示。
平面度公差的数值越小,表示零件平面越平整。
2. 圆度公差符号(⭐)圆度公差表示圆形零件截面的圆度偏差。
符号“⭐”用于表示。
圆度公差的数值越小,表示零件截面的圆形越精确。
3. 圆柱度公差符号(⌢)圆柱度公差表示圆柱形零件的直径或者直线度偏差。
符号“⌢”用于表示。
圆柱度公差的数值越小,表示零件的直径或者直线度越准确。
4. 直线度公差符号(∴)直线度公差表示直线零件表面与参考直线之间的偏差。
符号“∴”用于表示。
直线度公差的数值越小,表示零件直线度越精确。
5. 垂直度公差符号(⊥)垂直度公差表示两个零件表面之间的垂直偏差。
符号“⊥”用于表示。
垂直度公差的数值越小,表示两个零件表面之间的垂直度越高。
6. 平行度公差符号(∥)平行度公差表示两个零件表面之间的平行偏差。
符号“∥”用于表示。
平行度公差的数值越小,表示两个零件表面之间的平行度越高。
7. 同轴度公差符号(⊙)同轴度公差表示零件轴线与参考轴线之间的偏差。
符号“⊙”用于表示。
同轴度公差的数值越小,表示零件轴线越精确。
8. 同心度公差符号(⥀)同心度公差表示两个圆形零件轴线之间的偏差。
符号“⥀”用于表示。
同心度公差的数值越小,表示两个圆形零件轴线越精确。
9. 全径公差符号(↔)全径公差表示圆形零件直径或者圆柱形零件长度的偏差。
符号“↔”用于表示。
全径公差的数值越小,表示零件的直径或者长度越准确。
10. 面平行性公差符号(||)面平行性公差表示两个平面之间的平行偏差。
符号“||”用于表示。
面平行性公差的数值越小,表示两个平面之间的平行度越高。
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符号表示方法一、形位公差零件加工时,不仅会产生尺寸误差,还会产生形状和位置误差。
零件表面的实际形状对其理想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形状误差。
零件表面的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位置误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简称形位公差。
二、形位公差符号标注符号直线度(-)——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直与不直的一项指标。
平面度——符号为一平行四边形,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圆度(○)——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
圆柱度(/○/)——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
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线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面轮廓度——符号是用一短线将线轮廓度的符号下面封闭,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度要求。
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位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
直线度(-)——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直与不直的一项指标。
平面度——符号为一平行四边形,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圆度(○)——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
圆柱度(/○/)——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
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线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面轮廓度——符号是用一短线将线轮廓度的符号下面封闭,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度要求。
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位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
同轴度(◎)——用来控制理论上应该同轴的被测轴线与基准轴线的不同轴程度。
对称度——符号是中间一横长的三条横线,一般用来控制理论上要求共面的被测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与基准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的不重合程度。
位置度——符号是带互相垂直的两直线的圆,用来控制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其理想位置的变动量,其理想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
详解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详解
一.形状公差
1. 直线度:
直线度公差是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的允许变动量,限制了加工面或线在某个方向上的偏差,如果直线度超差有可能导致该工件安装时无法准确装入工艺文件规定的位置。
标注含义:被测表面投影后为一接近直线的“波浪线”(如右图),该“波浪线”的变化范围应该在距离为公差值t(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
2. 平面度:
平面度表示面的平整程度,指测量平面具有的宏观凹凸高度相对理想平面的偏差,一般来讲,有平面度要求的就不必有直线度要求了,因为平面度包括了面上各个方向的直线度。
标注含义:被测加工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t=)的两平行平面内,如右图区域。
3. 圆度:
圆度,是指工件横截面接近理论圆的程度,工件加工后的投影圆应在圆度要求的公差范围之内。
标注含义:被测圆柱面的任意截面的圆周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t(t=)的两同心圆之内,如右图区域。
4.圆柱度:
圆柱度,指工件圆柱表面所有垂直截面中最大尺寸与最小尺寸之差,限制了被测圆柱面的形状误差,是圆柱的实际形状相对理想形状的最大允许变动量。
标注含义:被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t(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如右图。
圆柱度和圆度的区别:圆柱度是相对于整个圆柱面而言的,圆度是相对于圆柱面截面的单个圆而言的,圆柱度包括圆度,控制好了圆柱度也就能保证圆度,但反过来不行。
圆柱度和圆度的作用:柴油机的结构中有多处规定了圆柱度和圆度,如发动机的活塞环,控制好活塞环的圆度可保证其密封性,而活塞的圆柱度则对于其在缸套中上下运动的顺畅性至关重要。
二.位置公差
1.平行度
平行度,指两平面或者两直线平行的程度,即其中一平面(边)相对于另一平面(边)平行的误差最大允许值。
标注释义: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t=),且在给定方向上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注:
2.垂直度
垂直度:用于评价直线之间、平面之间或平面与直线之间的垂直状态,公差带为垂直于基准线(面)的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为t(t=),被测线(面)必须位于这两个平面之间。
标注释义:被测孔的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t=),且垂直于基准线A(基准孔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3.倾斜度
倾斜度,与垂直度相似。
标注释义:被测孔的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t=),且与A-B公共基准线成一理论正确角度α(α=60°)的两平行平面之间,即如右图所示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4.位置度
位置度,用于形容测量点或线与其理论所在位置的偏差,公差带即为该偏差的大小。
标注释义:左图中表示位置度的箭头所指点必须位于以公差值为直径的圆内(φt=φ),该圆的圆心位于相对基准A和B(基准直线)所确定的点的理想位置上,即距A面68,距B面100,公差带范围如右图。
5.同轴度(同心度)
同轴度,指工件要求的轴线偏离基准线所在直线的程度,即理论上应在同一直线上的两根轴线,他们发生了偏离,规定该偏离的最大值为t/2。
标注释义:图中有同轴度要求的大圆的轴线必须位于以公共基准轴线A-B 为轴线,以公差值t(t=)为直径的圆柱内,其公差带范围如右图。
6.对称度
对称度,指加工两表面的中心平面偏离基准的程度,即要求的对称中心与实际对称中心保持在同一平面内的状况。
标注释义:图中对称度图标所要表示的面为两加工面的中心平面,该中心平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且相对于基准中心平面A对称分布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7.圆跳动
圆跳动,指工件绕基准旋转一周,测量器具在固定位置的显示值的变动范围。
⑴.径向圆跳动
标注释义:当被测圆柱表面绕基准线A-B(公共基准轴线)旋转一周时,圆柱表面任一截面圆的径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t(t=)。
⑵.端面圆跳动
标注释义:被测端面绕基准D(图中零件的轴线)旋转一周时,端面的任一点的轴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如右图所示,端面的移动范围必须在相距为t
(t=)的两面之间。
区别:径向圆跳动测量的是圆柱外表面随圆柱绕基准的转动产生的径向跳动,而端面圆跳动测量的是圆柱的端面产生的轴向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