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灯执行标准

路灯执行标准

路灯执行标准
路灯执行标准

高杆灯技术要求技术规格书

一工作范围综述:

主要包括**基**米高杆灯的制造、运输、现场安装和调试(包括所有基础预埋件,如预埋法兰盘、预埋螺栓等)。

二、投标方所提供的高杆灯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GB)或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

投标方应执行国家标准、国际标准、行业标准的最新版本。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J9-1987,GBJ17-1988

《高耸结构设计规范》 GBJ135-1990

《优质素钢技术条件》 GB/T899-1988

《钢铁制品热镀层技术要求》 GB/T13912-1992

《焊接质量保证熔化焊接头的要求和缺陷分级》 GB/T12469-1990

《升降式高杆照明装置技术条件》 JT/T312-1996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17-89

三、高杆灯技术参数

本次招标的高杆灯为电动/手动升降式。

1 灯杆

1)所有金属结构(不锈钢件除外)内外表面需热镀锌处理,现场无焊接现象;

2)灯杆不得有影响强度的裂纹、灰渣、焊瘤、弧坑和针状气孔,并且无折破和中断的缺陷;

3)灯杆采用多边形拔销杆,插接式结构

4)插接长度应大于插接处端直径的倍

5)整体安装垂直度不大于千分之三;

6)高杆灯应在风速33米/秒时,摄像机传回的监控画面应保证控制室内操作人员正常观看;

7)杆体整体使用寿命30年以上;

8)灯杆箱门采用暗锁,杆底小门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

9)除本身配备的防雷接地系统外,所有高杆灯小门内设等电位联结箱,箱内设6个等电位联结端子;

10)注明杆体材质、杆体的组成情况(节数、壁厚、上下直径)及重量;

2 高杆灯的升降系统;

1)高杆灯按照安装工业电视系统考虑,均采用单升降系统;

2)升降过程中对灯具及摄像机的冲击力量尽量小;

3)升降系统采用灯杆内置独立电动卷扬机构,卷扬机设有专门的止动锁定装置。

可通过线控实现5米外的远距离操作;

4)电动工具与卷扬机之间应装有可调式独立的扭矩限制器,以防止过载;

5)高杆灯采用电动升降机构,电动方式可以点动,断电时要求可以手动操作。

6)升降系统应采用高柔性不锈钢钢丝绳,要求设计安全系数不小于6;

7)升降系统不应对设置在杆体内的电气、监控系统造成损坏。

8)升降机构应设置防灯架脱落装置,保证在钢丝绳断裂时灯架及时卡住不脱落。

3 活动部分

1)灯盘应为钢质框架结构,经整体热浸锌防腐处理,要求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可方便的拆开,便于安装,所有连接件应为不锈钢材质;

2)灯盘预留摄像机安装孔(板);

2)灯排结构连接件、基础螺栓螺帽等均应为不锈钢材料;

3)灯盘为园形结构,照明均匀分布;

4)灯盘或摄像机到达使用位置时必须可靠定位,且定位系统所需的维护量应接近为零,灯盘上限位增加行程开关;

5)灯具或摄像机进行维护时的工作应在地面完成。

4 电气

1)高杆灯照明系统电气部分采用单基分相(三相)控制,每相各自设单独的断路器、接触器,接触器线圈采用AC 220V,每基高杆灯均可实现就地控制和集中远控;

2)电源:50Hz,交流三相五线制,380V/220V;

3)高杆灯的配电控制箱应具有超负荷、短路和漏电保护;

4)断路器、漏电保护器、接触器,断路器、接触器必须附带辅助触点,并且辅助触点必须引出到接线端子上;

5)高杆内的各种供电电缆和通讯电缆应通过专用卡具与钢丝绳可靠连接,随钢丝绳一同升降,自身不承受重量。照明供电电缆要求选用YC优质重型橡套电缆;

6)灯具和光源选用美国GE原装进口成套钠灯(非欧标产品,自带功率补偿,cos≥),每基高杆灯采用**盏**W灯,灯具质保期为五年,使用期为二十年以上,光源质保期为一年.

7)高杆灯应安装供维修用的400V、32A插座和230V、16A插座各一个,插座用断路器保护;

8) 灯杆顶部照明供电电缆与灯具电缆的连接应设接线盒,接线盒防护等级应达到IP65;

9)灯杆顶部设有驱动盘、防护罩和符合规范的避雷针,灯杆基础应预埋接地

极,考虑监控的需要,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Ω;

10)灯杆内应设监控系统、信号接线箱的位置和安装板;

四、提供文件:

1、投标方应提供有关高杆灯杆体强度、挠度等性能的详细计算书,以及电气控制详图;

2、投标方应提供有关权威机构出具的卷扬机安全使用鉴定、防爆检测报告、钢丝绳测验报告、钢材材质单、热浸镀锌合格证、等一系列认证、认可文件;

3、投标方应提供灯杆底部水平力、垂直力、弯矩的详细计算数据,并提供配套的基础及预埋件设计;

4、投标方应提供高杆灯的详细照度设计图及每基高杆灯的灯具安装及布置详图;

5、投标方应提供堆场每基高杆灯灯具的功率及详细的技术资料说明;

6、投标方应提供不同风速(45米/秒、33米/秒、16米/秒)情况下,安装摄像机位置的挠度及摆动周期数据(注明迎风面积),此数据应准确可靠,否则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损失由投标方单方面负责;

7、投标方应提供高杆灯基础条件图纸(由正规设计院出具)。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编号为 CJJ45-2006

2 术语

城市道路 urban road

在城市范围内,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和城市居民的服务功能等,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居住区道路。

快速路 express way

城市中距离长、交通量大、为快速交通服务的道路。快速路的对向车行道之间设中间分车带,进出口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

主干路 major road

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采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

次干路 collector road

与主干路结合组成路网起集散交通作用的道路。

支路 local road

次干路与居住区道路之间的连接道路。

居住区道路 residential road

居住区内的道路及主要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的街巷。

常规照明 conventional road lighting

灯具安装在高度通常为 15m以下的灯杆上,按一定间距有规律地连续设置在道路的一侧、两侧或中间分车带上进行照明的一种方式。采用这种照明方式时,灯具的纵轴垂直于路轴,使灯具所发出的大部分光射向道路的纵轴方向。

高杆照明 high mast lighting

一组灯具安装在高度等于或大于20m的灯杆上进行大面积照明的一种照明方式。

半高杆照明(也称中杆照明)semi—height lighting

一组灯具安装在高度为 15~20m灯杆上进行照明的一种照明方式。当按常规照明方式配置灯具时,属常规照明;按高杆照明方式配置灯具时,属高杆照明。

截光型灯具 cut-off luminaire

灯具的最大光强方向与灯具向下垂直轴夹角在0°~65°之间,90°角和80°角方向上的光强最大允许值分别为 10cd/1000lm 和 30cd/1000lm 的灯具。且不管光源光通量的大小,其在90°角方向上的光强最大值不得超过 1000cd。

半截光型灯具 semi-cut-off luminaire

灯具的最大光强方向与灯具向下垂直轴夹角在0°~75°之间,90°角和80°角方向上的光强最大允许值分别为 50cd/1000lm 和 100cd/1000lm 的灯具。且不管光源光通量的大小,其在90°角方向上的光强最大值不得超过1000cd。

非截光型灯具 non-cut-off luminaire

灯具的最大光强方向不受限制,90°角方向上的光强最大值不得超过1000cd 的灯具。

泛光灯 floodlight

光束扩散角(光强为峰值光强的 1/10 的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10°、作泛光照明用的投光器。通常可转动并指向任意方向。

灯具效率 luminaire efficiency

在相同的使用条件下,灯具发出的总光通量与灯具内所有光源发出的总光通量之比。

维护系数 maintenance factor

照明装置使用一定时期之后,在规定表面上的平均照度或平均亮度与该装置在相同条件下新安装时在同一表面上所得到的平均照度或平均亮度之比。

灯具的安装高度 luminaire mounting height

灯具的光中心至路面的垂直距离。

灯具的安装间距 luminaire mounting spacing

沿道路的中心线测得的相邻两个灯具之间的距离。

悬挑长度 overhang

灯具的光中心至邻近一侧缘石的水平距离,即灯具伸出或缩进缘石的水平距离。

灯臂长度 bracket projection

从灯杆的垂直中心线至灯臂插入灯具那一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路面有效宽度 effective road width

用于道路照明设计的路面理论宽度,它与道路的实际宽度、灯具的悬挑长度和灯具的布置方式等有关。当灯具采用单侧布置方式时,道路有效宽度为实际路宽减去一个悬挑长度。当灯具采用双侧(包括交错和相对)布置方式时,道路有效宽度为实际路宽减去两个悬挑长度。当灯具在双幅路中间分车带上采用中心对称布置方式时,道路有效宽度就是道路实际宽度。

诱导性 guidance

沿着道路恰当地安装灯杆、灯具,可以给驾驶员提供有关道路前方走向、线型、坡度等视觉信息,称其为照明设施的诱导性。

路面平均亮度 average road surface luminance

按照国际照明委员会(简称 CIE)有关规定在路面上预先设定的点上测得的或计算得到的各点亮度的平均值。

路面亮度总均匀度 overall uniformity of road surface luminance

路面上最小亮度与平均亮度的比值。

路面亮度纵向均匀度 longitudinal uniformity of road surface luminance 同一条车道中心线上最小亮度与最大亮度的比值。

路面平均照度 average road surface illuminance

按照 CIE有关规定在路面上预先设定的点上测得的或计算得到的各点照度的平均值。

路面照度总均匀度 uniformity of road surface illumi-nance

路面上最小照度与平均照度的比值。

路面维持平均亮度(照度)maintained average lumi-nance(illuminance) of road surface

即路面平均亮度(照度)维持值。它是在计入光源计划更换时光通量的衰减以及灯具因污染造成效率下降等因素(即维护系数)后设计计算时所采用的平均亮度(照度)值。

灯具的上射光通比 upward light ratio

灯具安装就位时,其发出的位于水平方向及以上的光通量占灯具发出的总光通量的百分比。

眩光 glare

由于视野中的亮度分布或者亮度范围的不适宜,或存在极端的对比,以致引起不舒适感觉或降低观察目标或细部的能力的视觉现象。

失能眩光 disability glare

降低视觉对象的可见度,但不一定产生不舒适感觉的眩光。

阈值增量 threshold increment

失能眩光的度量。表示存在眩光源时,为了达到同样看清物体的目的,在物体及其背景之间的亮度对比所需要增加的百分比。

环境比 surround ratio

车行道外边5m宽状区域内的平均水平照度与相邻的5m宽车行道上平均水平照度之比。

交会区 conflict areas

是指道路的出入口、交叉口、人行横道等区域。在这种区域,机动车之间、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及行人之间、车辆与固定物体之间的碰撞有增加的可能。

(道路)照明功率密度 lighting power density(of road surface)

单位路面面积上的照明安装功率(包含镇流器功耗)。

远动终端 remote terminal unit

由主站监控的子站,按规约完成远动数据采集、处理、发送、接收以及输出执行等功能的设备。

3 照明标准

道路照明分类

根据道路使用功能,城市道路照明可分为主要供机动车使用的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和主要供非机动车与行人使用的人行道路照明两类。

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应按快速路与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分为三级。

道路照明评价指标

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应以路面平均亮度(或路面平均照度)、路面亮度均匀度和纵向均匀度(或路面照度均匀度)、眩光限制、环境比和诱导性为评价指标。

人行道路照明应以路面平均照度、路面最小照度和垂直照度为评价指标。

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标准值

设置连续照明的机动车交通道路的照明标准值应符合表的规定。

在设计道路照明时,应确保其具有良好的诱导性。

对同一级道路选定照明标准值时,应考虑城市的性质和规模,中小城市可选择本标准表中的低档值。

对同一级道路选定照明标准值时,交通控制系统和道路分隔设施完善的道路,宜选择本标准表中的低档值,反之宜选择高档值。

表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标准值

级别道路类型路面亮度路面照度眩光限制阈值

增量T1(%)最

大初始值

环境比

SR最

小值

平均亮度Lav(cd/m2)总均匀度Uo最小

纵向均匀

度UL最

小值

平均照度

Eav(lx)

维持值

均匀度UE最

小值

Ⅰ快速路、主干路(含

迎宾路、通向政府

机关和大型公共建

筑的主要道路,位

于市中心或商业中

心的道路)

20/3010

Ⅱ次干路10/1510

Ⅲ支路—8/1015—注: 1 表中所列的平均照度仅适用于沥青路面。若系水泥混凝土路面,其平均照度值可相应降低约30%。根据本标准附录A给出的平均亮度系数可求出相同的路面平均亮度,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分别需要的平均照度。

2 计算路面的维持平均亮度或维持平均照度时应根据光源种类、灯具防护等级

和擦拭周期,按照本标准附录B确定维护系数。

3 表中各项数值仅适用于干燥路面。

为低档值,右侧为高档值。

交会区照明标准值

交会区照明宜采用照度作为评价指标。交会区的照明标准值应符合表 的规定。

表 交会区照明标准值

交会区类型 路面平均照度 E

(lx),维持值 照度均匀度UE

眩光限制 主干路与主干

路交会

30/50

在驾驶员观看灯具的方位角上,灯具在

80°和 90°高度角方向上的光强分别不

得超过 30cd/1000lm 和10cd/1000lm

主干路与次干

路交会

主干路与支路

交会

次干路与次干

路交会

20/30

次干路与支路

交会

支路与支路交

15/20

注: 1 灯具的高度角是在现场安装使用姿态下度量。

为低档照度值,右侧为高档照度值。

当各级道路选取低档照度值时,相应的交会区应选取本标准表中的低档照度值,反之则应选取高档照度值。

人行道路照明标准值

主要供行人和非机动车混合使用的商业区、居住区人行道路的照明标准值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人行道路照明标准值

夜间行人流量区域路面平均照度

Eav(lx),维持值路面最小照度

Emin(lx),维持值

最小垂直照度

Evmin(lx),维持值

流量大的道路商业区204

居住区1032

流量中的道路商业区1553

居住区

流量小的道路商业区1032

居住区511

注: 最小垂直照度为道路中心线上距路面高度处,垂直于路轴的平面的两个方向上的最小照度。

机动车交通道路一侧或两侧设置的与机动车道没有分隔的非机动车道的照明应执行机动车交通道路的照明标准;与机动车交通道路分隔的非机动车道路的平均照度值宜为相邻机动车交通道路的照度值的1/2。

机动车交通道路一侧或两侧设置的人行道路照明,当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混用时,人行道路的平均照度值与非机动车道路相同。当人行道路与非机动车道路分设

时,人行道路的平均照度值宜为相邻非机动车道路的照度值的 1/2,但不得小于5lx。

4 光源、灯具及其附属装置选择

光源选择

光源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应采用高压钠灯;

2 居住区机动车和行人混合交通道路宜采用高压钠灯或小功率金属卤化物灯;

3 市中心、商业中心等对颜色识别要求较高的机动车交通道路可采用金属卤化物灯;

4 商业区步行街、居住区人行道路、机动车交通道路两侧人行道可采用小功率金属卤化物灯、细管径荧光灯或紧凑型荧光灯。

道路照明不应采用自镇流高压汞灯和白炽灯。

灯具及其附属装置选择

机动车道照明应采用符合下列规定的功能性灯具:

1 快速路、主干路必须采用截光型或半截光型灯具;

2 次干路应采用半截光型灯具;

3 支路宜采用半截光型灯具。

商业区步行街、人行道路、人行地道、人行天桥以及有必要单独设灯的非机动车道宜采用功能性和装饰性相结合的灯具。当采用装饰性灯具时,其上射光通比不应大于 25%,且机械强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灯具一般安全要求与实验》的规定。

采用高杆照明时,应根据场所的特点,选择具有合适功率和光分布的泛光灯或截光型灯具。

采用密闭式道路照明灯具时,光源腔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4。环境污染严重、维护困难的道路和

场所,光源腔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 IP65。灯具电器腔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43。

空气中酸碱等腐蚀性气体含量高的地区或场所宜采用耐腐蚀性能好的灯具。

通行机动车的大型桥梁等易发生强烈振动的场所,采用的灯具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灯具一般安全要求与实验》所规定的防振要求。

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宜配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功率较小的光源可配用电子镇流器。

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触发器、镇流器与光源的安装距离应符合产品的要求。

5 照明方式和设计要求

照明方式

道路照明设计应根据道路和场所的特点及照明要求,选择常规照明方式或高杆照明方式。

常规照明灯具的布置可分为单侧布置、双侧交错布置、双侧对称布置、中心对称布置和横向悬索布置五种基本方式(图)。采用常规照明方式时,应根据道路横断面形式、宽度及照明要求进行选择,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灯具的悬挑长度不宜超过安装高度的 1/4,灯具的仰角不宜超过15°;

2 灯具的布置方式、安装高度和间距可按表经计算后确定。

表灯具的配光类型、布置方式与灯具的安装高度、间距的关系

配光类型截光型半截光型非截光型

布置方式

安装高度H(m)间距 S(m) 安装高度H(m)间距S(m)安装高度H(m)间距S(m)

单侧布置H≥Weff S≤3H H≥S≤H≥S≤4H

双侧交错布置H≥ Weff S≤3H H≥S≤H≥S≤4H

双侧对称布置H≥ Weff S≤3H H≥S≤H≥S≤4H 注: Weff为路面有效宽度(m)。

采用高杆照明方式时,灯具及其配置方式,灯杆安装位置、高度、间距以及灯具最大光强的投射方向,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可按不同条件选择平面对称、径向对称和非对称三种灯具配置方式(图)。布置在宽阔道路及大面积场地周边的高杆灯宜采用平面对称配置方式;布置在场地内部或车道布局紧凑的立体交叉的高杆灯宜采用径向对称配置方式;布置在多层大型立体交叉或车道布局分散的立体交叉的高杆灯宜采用非对称配置方式。无论采取何种灯具配置方式,灯杆间距与灯杆高度之比均应根据灯具的光度参数通过计算确定;

2 灯杆不得设在危险地点或维护时严重妨碍交通的地方;

3 灯具的最大光强投射方向和垂线交角不宜超过65°;

4 市区设置的高杆灯应在满足照明功能要求前提下作到与环境协调。

道路及与其相连的特殊场所照明设计要求

一般道路的照明一符合下列要求:

1 应采用常规照明方式,并应符合本标准第条的规定;

2 在行道树多、遮光严重的道路或楼群区难以安装灯杆的狭窄街道,可选择横向悬索布置方式;

3 路面宽阔的快速路和主干路可采用高杆照明方式,并应符合本标准第条的规定。

平面交叉路口的照明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平面交叉路口的照明水平应符合本标准第节的规定,且交叉路口外 5m 范围内的平均照度不宜小于交叉路口平均照度的 1/2;

2 交叉路口可采用与相连道路不同色表的光源、不同外形的灯具、不同的安装高度或不同的灯具布置方式;

3 十字交叉路口的灯具可根据道路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单侧布置、交错布置或对称布置等方式。大型交叉路口可另行安装附加灯杆和灯具,并应限制眩光。当有较大的交通岛时,可在岛上设灯,也可采用高杆照明;

4 T 形交叉路口应在道路尽端设置灯具(图);

5 环形交叉路口的照明应充分显现环岛、交通岛和路缘石。当采用常规照明方式时,宜将灯具设在环形道路的外侧(图)。通向每条道路的出入口的照明应符合本标准第节的要求。当环岛的直径较大时,可在环岛上设置高杆灯,并应按车行道亮度高于环岛亮度的原则选配灯具和确定灯杆位置。

曲线路段的照明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半径在 1000m 及以上的曲线路段,其照明可按照直线路段处理;

2 半径在 1000m以下的曲线路段,灯具应沿曲线外侧布置,并应减小灯具的间距,间距宜为直线路段灯具间距的 50%~70%(图),半径越小间距也应越小。悬挑的长度也应相应缩短。在反向曲线路段上,宜固定在一侧设置灯具,产生视线障碍时可在曲线外侧增设附加灯具(图);

3 当曲线路段的路面较宽需采取双侧布置灯具时,宜采用对称布置;

4 转弯处的灯具不得安装在直线路段灯具的延长线上(图);

5 急转弯处安装的灯具应为车辆、路缘石、护栏以及邻近区域提供充足的照明。

在坡道上设置照明时,应使灯具在平行于路轴方向上的配光对称面垂直于路面。在凸形竖曲线坡道范围内,应缩小灯具的安装间距,并应采用截光型灯具。

上跨道路与下穿道路的照明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采用常规照明时应使下穿道路上设置的灯具在下穿道路上产生的亮度(或照度)和上跨道路两侧的灯具在下穿道路上产生的亮度(或照度)能有效地衔接,该区域的平均亮度(或照度)及均匀度应符合规定值。下穿道路上安装的灯具应为上跨道路的支撑结构提供垂直照度;

2 大型上跨道路与下穿道路可采用高杆照明,并应符合本标准第条的要求。

立体交叉的照明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为驾驶员提供良好的诱导性;

2 应提供干扰眩光的环境照明;

3 交叉口、出入口、并线区等交会区域的照明应符合本标准第节的规定。曲线路段、坡道等交通复杂路段的照明应适当加强;

4 小型立交可采用常规照明。大型立交宜优先采用高杆照明,并应符合本标准第条的要求。

城市桥梁的照明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中小型桥梁的照明应和与其连接的道路照明一致。当桥面的宽度小于与其连接的路面宽度时,桥梁栏杆、缘石应有足够的垂直照度,在桥梁的入口处应设灯具;

2 大型桥梁和具有艺术、历史价值的中小型桥梁的照明应进行专门设计,应满足功能要求,并应与桥梁的风格相协调;

3 桥梁照明应限制眩光,必要时应采用安装挡光板或格栅的灯具;

4 有多条机动车道的桥梁不宜将灯具直接安装在栏杆上。

人行地道的照明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天然光充足的短直线人行地道,可只设夜间照明:

2 附近不设路灯的地道出入口,应设照明装置;

3 地道内的平均水平照度,夜间宜为15lx,白天宜为 50lx。并应提供适当的垂直照度。

人行天桥的照明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跨越有照明设施道路的人行天桥可不另设照明,紧邻天桥两侧的常规照明的灯杆高度、安装位置以及光源灯具的配置,宜根据桥面照明的需要作相应调整。当桥面照度小于 2lx、阶梯照度小于 5lx 时,宜专门设置人行天桥照明;

2 专门设置照明的人行天桥桥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 5lx,阶梯照度宜适当提高,且阶梯踏板的水平照度与踢板的垂直照度的比值不应小于 2:1;

3 应防止照明设施给行人的机动车驾驶员造成眩光。

道路与铁路平面交叉的照明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交叉口的照明应使驾驶员能在停车视距以外发现道口、火车及交叉口附近的车辆、行人及其他障碍物;

2 交叉口的照明方向和照明水平应有助于识别装设在垂直面上的交通标志或路面上的标线。灯光颜色不得和信号颜色混淆;

3 交叉口轨道两侧道路各30m 范围内,路面亮度(或照度)及其均匀度应高于所在道路的水平,灯具的光分布不得给接近交叉口的驾驶员和行人造成眩光。

飞机场附近的道路照明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飞机场附近的道路照明不应与机场跑道上的灯光信号系统以及场地照明混淆;

2 在设计该地区的道路照明时,应符合航空部门有关规定,并应与其取得联系。

铁路和航道附近的道路照明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道路照明的光和色不得干扰铁路、航道的灯光信号和驾驶员及领航员的视觉;

2 当道路照明灯具处于铁路或航道的延长线上时,应与铁路或航运部门取得联系;

3 当道路与湖泊、河流等水面接界,且灯具为单侧布置时,宜将灯杆设在靠水的一侧。

天文台附近的道路照明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路面上的亮度(或照度)应降低一级标准;

2 路面应采用深色沥青材料铺装,不得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3 必须采用上射光通比为零的道路照明灯具。

对有照明设施且平均亮度高于 m道路(或路段)与无照明设施的道路(或路段)相连接,且行车限速高于50km/h 时,应设置过渡照明。

植树道路的照明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新建道路种植的树木不应影响道路照明;

2 扩建和改建的道路,应与园林管理部门协商,对影响照明效果的树木进行移植;

3 在现有的树木严重影响道路照明的路段可采取下列措施:

(1)修剪遮挡光线的枝叶;

(2)改变灯具的安装方式,可采用横向悬索布置或延长悬挑长度;

(3)减小灯具的间距,或降低安装高度。

居住区道路的照明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居住区人行道路的照明水平应符合本标准第条的要求;

2 灯具安装高度不宜低于3m。不应把裸灯设置在视平线上;

3 居住区及其附近的照明,应合理选择灯杆位置、光源、灯具及照明方式;在居室窗户上产生的垂直照度不得超过相关标准的规定。

人行横道的照明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平均水平照度不得低于人行横道所在道路的倍;

2 人行横道应增设附加灯具。可在人行横道附近设置与所在机动车交通道路相同的常规道路照明灯具,也可在人行横到上方安装定向窄光束灯具,但不应给行人和机动车驾驶员造成眩光。可根据需要在灯具内配置专用的档光板或控制灯具安装的倾斜角度;

3 可采用与所在道路照明不同类型的光源。

道路两侧设置非功能性照明时的设计要求

机动车交通道路两侧的行道树、绿化带、人行天桥、行驶机动车的桥梁、立体交叉等处设置装饰性照明时,应将装饰性照明和功能性照明结合设计,装饰性照明必须服从功能性照明的要求。

应合理选择装饰性照明的光源、灯具及照明方式。装饰性照明亮度应与路面及环境亮度协调,不应采用多种光色或多种灯光图式频繁变换的动态照明,应防止装饰性照明的光色、图案、阴影、闪烁干扰机动车驾驶员的视觉。

设置在灯杆上及道路两侧的广告灯光不得干扰驾驶员的视觉和妨碍对交通信号及辨认。

6 照明供电和控制

照明供电

城市道路照明宜采用路灯专用变压器供电。

对城市中的重要道路、交通枢纽及人流集中的广场等区段的照明应采用双电源供电。每个电源均应能承受 100%的负荷。

正常运行情况下,照明灯具端电压应维持在额定电压的90%~105%。

道路照明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智慧路灯智慧照明管理系统

目录 一概述 (3) 1.1背景介绍 (3) 1.2需求概述 (4) 1.3智慧路灯解决方案概述 (5) 1.4智慧路灯系统功能概述 (5) 二方案总体设计 (14) 2.1系统总体架构 (14) 2.1.1设计思想 (14) 2.1.2设计原则 (14) 2.2系统结构 (15) 2.2.1智能照明——打造绿色创新园区 (15) 2.2.2信息发布——共筑园区信息发布平台 (17) 2.2.3智慧安防——出入车辆/人员管理 (18) 2.2.4视频智能监控 (18) 2.2.5无线网络——无线网络全覆盖 (21) 2.2.6安全城市——一键呼叫 (22) 2.3系统功能概述 (23) 2.3.1系统结构图 (23) 2.3.2系统功能 (23) 2.3.3系统特点 (24) 2.3.4系统基本功能组成 (24) 三新疆伊宁市智慧路灯初步布局方案 (27) 3.1伊宁市智慧路灯布局 (27) 3.2伊宁市智慧路灯初步配置表 (28) 3.3智慧路灯控制中心 (28) 3.3.1总控中心硬件组成 (30) 3.3.2监控中心软件 (30) 3.3.3智能远程监控终端控制器(集中控制器) (30) 3.3.4单灯控制器 (32) 四光纤通信规划 (34) 4.1项目网络通信系统 (34)

4.1.1项目网络通信需求分析 (34) 4.1.2项目网络通信系统架构 (34) 4.1.3网络通信系统拓扑图 (34) 4.1.4主干网络通信系统 (35) 4.1.5设备间网络通信 (36) 4.1.6网络系统设备接入规划 (37) 五CPE无线覆盖通信规划 (37) 六系统工程施工遵循规范 (39) 6.1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39) 6.2施工组织设计 (39) 七工程验收 (39) 7.1验收内容 (39) 7.2验收标准 (39) 八质量保障、售后服务及培训 (40) 8.1服务期限及人员 (40) 8.2技术支持与服务 (40) 8.3电话支持与服务 (40) 8.4现场维护服务 (40) 8.5设备维修服务 (41) 8.6人员培训 (41) 一概述 1.1背景介绍 目前,智慧城市建设正在全国如火如荼的进行,智慧城市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完善城市公共服务,改善城市生活环境,使城市变得更智慧。 智慧路灯是智慧城市概念下的产物。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日益推进,利用路灯逐步智慧升级打造的物联网信息化网络平台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拓展城市智慧化的管理服务。 作为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智慧照明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智慧城市还处于初步阶段,系统构建太复杂,城市照明是最佳的一个落脚点。 智慧路灯可以融入信息交互系统和城市网络化管理的监控体系之中,而且作为

智能路灯节能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

智能路灯节能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智能路灯节能系统的设计 分院:电信分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09 电力(一)班 学号:20090210470113 姓名: 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2013 年 3 月8 日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消费也随之快速地增长。电力资源已成为紧缺资源。如何节能降耗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研究的智能路灯节能控制系统是针对我国在城市照明上所存在的巨大的能源消耗而开发的基于模糊控制算法的新型节能控 制系统,集稳压控制、软起动功能、自动起停、智能调压调档控制于一体。智能路灯节能控制系统可明显的提高路灯的用电效率,改善率因素,在节约能源、电力资源合理利用今天的资源。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目前我国市场上有多种路灯节能控制产品,能达到一定节能效果,但就功能和效果上还不能尽如人意,主要有以下几类情况:采用自耦变压器及磁饱和电抗器的降压技术。其不足是由于反应速度较慢,用电高峰时电压降到非稳定区,容易造成灯光闪灭,不能自动调节,同时如果电压突然升高,则不能避免灯具受到市电的瞬时高压冲击,对灯具的保护能力较差;相对来说稳压功能较差。 针对于磁饱和电抗器来说,除了上述不足外,其效率也普遍偏低。采用电子器件构成的可控硅式设备。该设备主要采取简单的相控技术,不足之处是元件易发热烧坏,由于采用相控技术产生谐波污染电网,使荧光灯及气体灯小停闪动,减损灯具寿命及相关附件的使用寿命,降低照明质晕,不绿色不环保,国家相关规定已明令禁止使用这种无功补偿技术设备嗍。以系统节电滤波形式,主要是净化电网,补充无功功率,补偿电网,而对于有功电度表计量系统,缺少实际节电效果。 总之,经过近年来的研究和实践,虽然目前国内的路灯监控系统在功能、技术性能和工作可靠性等方面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是,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智能化、网络化、实时化,精确化和动态化已经成为现代城市道路照明管理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本课题研究内容 通过感应外界环境的光照变化和声音大小来控制路灯的开关与强弱的调节,这两种控制同时作用,路灯的光亮分为两个调档。首先由光敏元件感应外界的光亮,当亮度没能达到某一个值时开启电灯开关。然后是进一步控制,当光亮低于某一定值或者声敏元件感应到的声音达到某一强度时,工作进入二档模式;当光亮和声音两条件同时满足感应器的调档时也可以进入二档。它是通过一些传感器及一些系统化的电路设计来实现的。 四、本课题研究方案 本文以实用化为目标,提出一些技术改进措施。 首先,选择合适棒材计数系统的软件程序,能进行棒材端面图像的采集,并转换成相应的格式传送到计算机中。 其次,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分析,算法研究,最终得到较满意的二值图,进而提出识别棒材的根数算法并进行实验验证。 最后,运用MATLAB软件编译该计数系统,验证系统的实用性,并提出完善系统的建议和改良措施

智慧路灯解决方案

智慧路灯综合解决方案 城市道路智慧照明呼之欲出

智慧照明,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用城市传感器、电力线载波 /ZIGBEE通信技术和无线GPRS/CDMA通信技术等,将城市中的路灯串联起来,形成物联网,实现对路灯的远程集中控制与管理,具有根据车流量、时间、天气情况等条件设定方案自动调节亮度、远程照明控制、故障主动报警、灯具线缆防盗、远程抄表等功能;智慧路灯可以有效控制能源消耗,大幅节省电力资源,提升公共照明管理水平,降低维护和管理成本并利用计算等信息处理技术对海量感知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对包括民生、环境、公共安全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化响应和智能化决策支持,使得城 市道路照明达到“智慧”状态。 智慧路灯是智慧城市的最佳入口和服务端口 城市拥有数量众多的路灯,是最密集的城市基础设施,便于信息的采集和发布。智慧路灯未来是物联网重要的信息采集来源,城市智慧路灯是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入口,可促进智慧市政和智慧城市在城市照明业务方面的落地,实现城市及市政服务能力的提升。 政策频出,大力推广智慧照明 随着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智慧城市已成为必然趋势。近年来,智慧城市新政频出,我国多个城市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高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智慧路灯作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未来仍然会得到政策支持。 目录 1. 城市道路智慧照明 (4) 智慧路灯是智慧城市的最佳入口和服务端口 (9) 2. 我国路灯规模巨大 (12) 路灯存量巨大且稳定增长 (12) 我国城市道路建设推进路灯建设 (14) 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加快路灯的基础设施建设 (15) 3. 智慧照明技术比较和效益分析 (17) 电力载波和ZIGBEE通讯 (17) 城市道路智慧照明建设效益明显 (20) 政策频出,大力推广智慧照明 (21)

园区路灯节能改造方案

园区路灯节能方案 第一部分:传统路灯照明系统所存在问题 一、传统路灯照明系统存在的问题 A、传统电感镇流器存在的问题 ·自身功耗大、线路电流大。 ·供电线路负荷大。 ·工频闪烁,并伴有音频噪音。 ·适应电源电压范围窄。 ·启动慢,灯泡寿命短。 ·缺少必要的自身保护功能,存在安全隐患。 B、传统设计存在的问题 1:传统设计以最高峰时段的道路要求作为道路照明设计的标准,当高峰过后还要以高峰时段的实际耗能来消耗电力!我公司照明智 能节能控制系统可实现功率在50%-100%智能调节,可以大大地降低 能耗。 2:考虑到光源的光衰,在设计初期,设计师就将原有的设计 数值做20%-40%的增加,新灯在开始使用时,消耗的功率大于其标称值。我公司照明智能节能控制方案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根据灯的 使用年限控制实际需要的功率,节约了能源、延长了灯的使用寿命。 3:光源的光衰是可以延缓的,只要使用和照明智能节能控制系

统相配套的电子镇流器就可以避免电极的过度腐蚀问题,减少电极 物质的飞溅避免电弧管内壁被飞溅物质击伤变黑保持光源的发光效率。 第二部分:照明智能节能控制系统 本案节能控制系统各部分硬件电路,采用先进的有源功率因数(PFC)校正技术及电子滤波(EF)措施,可使系统功率因数(PF)大于99%, 有效减少了线路电流,从而降低了整个供电线路的负荷与损耗,对 电网几乎无不良影响。 内置智能控制电路,不仅完成点火、低功率启动、恒功率控制 等基本操作,还可以完成输出过电流、过电压、开路、短路等保护。同时可以完成50%~100%定时调光工作。 照明智能节能控制系统特点: ·高效节能:最高节约能源30%以上 ·延长灯泡寿命:将灯泡有效寿命延长2-3倍 ·定时调光:输出功率调节范围50-100% ·多种保护:具有短路、开路、过流、热灯启动等保护功 能 ·质量可靠:产品采用高性能、长寿命元件,使产品可长 期稳定可靠工作 ·适用广泛:可用于道路、体育场、广场、商场、大厅、 广告牌等场合照明

教材设计方案与模块结构

教材设计与模块结构 安徽省淮南市教育局教研室张骏 关键词:课程标准、教材、整体统筹、模块结构 有人说,《课程标准》对课程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实我们还更应该强调“教材”对课程的发展的关键性作用,虽然教材的编写依据是《课程标准》。但事实上,大部分教师还是研究教材的多,研究课标的少。所以,教材的质量至关重要。 曾经几时,我们的信息技术教案曾这样走过。 1.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史、二进制、DOS、Basic语言…… 2.学习开关机、了解并掌握office、网页制作,动画制作,程序设计等…… 有人把前者称为“信息技术学”;后者称为“学习信息技术”;也有人还把前者称之为“知道教育”,后者称之为“做到教育”。 事实上,从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以后,信息技术课程开始发生重大变革,即从传统的计算机教案转为信息技术教案,课程从目标、理念和教案方法等都发生了变化。不仅单纯的从形式上表现为从程序设计教案转到应用软件的学习,而且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开始关注学生的信息素养,以“技术、人文、生活”三位一体的理念贯穿教材始终。但遗憾的是,一些教材作者本身并没有搞清楚“计算机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的区别”,什么都想教,结果呢,却什么都没教好。很多教材为了回避那种“为讲软件功能而讲软件”的窠臼,把一些技术通过任务、案例等分配到多个不同的章节中或不同年级中的任务中去,但从整个教材体系来看,还是以软件为主设计任务还是显得过于生硬。尤为严重的是,编写者明显带有个人主观色彩,并没有能够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愿望上去考虑,把综合任务设置过大,而技术应用往往却处于一个相对窄的层面上,没有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相反,却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综观近年来各种版本教材,大都把小学、中学内容设置的难度区别不大,甚至中学学习的内容小学生早已掌握,以至于出现了信息技术老师讲授的知识,其它学科教师也照样能讲的尴尬局面。这也是教师教着没劲、学生学着没劲的重要原因之一。教材中还存在内. 容重叠的现象。例如,小学以学习OFFICE为主要内容,初中还是OFFICE学习主要内容,高中仍然无法跳出OFFICE学习的怪圈,三个学龄段很难在学习难度上去区分。例如,小学五年级教材中设置了要求学生“制作课余计划”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可能涉及到OFFICE相关内容,也就是说借助OFFICE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学生知道了原来OFFICE这个工具能很好用。到了初中二年级,又再次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但与小学这部分的内容相比,二者既不存在难度上的递进,也不存在螺旋上升。学生看到这部分内容往往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但却一时却想不起来,也只有“无可夸何花落去”了。 有的教材还追求软件的面面俱到、什么时髦学习什么的倾向。例如“加工图像图形信息”一节,设置了两个软件的学习任务,分别是”photoshop”和coredraw”,表面上看前者是位图图像的处理,后者是矢量图形的处理,而实际上尽管两者处理对象不同,方法各异,但教材中的两个案例没有任何梯度,属于相关软件或相近软件。也就是说,只有掌握了前者,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掌握后者。此章节一共5页左右学习内容,但给人的感觉是图像处理没有学好,图形制作也没有掌握

浅谈城市路灯照明的节能

浅谈城市路灯照明的节能 本文从路灯照明工程的实际出发,分别从路灯设计、降压、绿色照明等节能途径和方式,就如何以科学的实现道路照明的节能,阐述几点体会。 标签:路灯系统设计绿色照明 0 引言 城市照明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亮化城市、美化环境发挥积极作用,还为交通安全、社会治安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在提升城市档次、提高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城市照明也给财政的经费带来很大的负担。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道路照明发展迅速,1999年全国安装300万盏路灯,目前已经达到约一亿盏,安装功率达到二点五千万千瓦,一年的耗电量约为590亿度,这个数字是比较庞大的,有相当大的节能潜力。以鹤壁新区现有路灯为例,2009年路灯系统电费就达到400万元。面对能源与环境危机,各国都在努力实施“节能减排”工程,抓好城市照明用电的节约,成了节能工作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从路灯照明的实际出发如何科学的节能成为路灯行业很重要的一个问题。笔者以我们在实际道路照明节能工作方面的一些认识,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节能。 1 合理的灯具选择及布置 根据建设部行业标准CJJ45-2006《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以及我们的实践经验、实际情况,严格按照设计标准的要求进行合理选择路灯的布置模式、路灯的间距、高度等,同时要求合理选择照度标准和功率密度值,确定合适的光源,以实现合理的照度,避免或减少路灯设计的盲目性,从而达到路灯的节能。 2 稳压降压调光节能 在道路照明工程中,照度受电网电压影响,而电网电压受负荷影响,在负荷高峰时电压偏低,在负荷低谷时电压偏高。而傍晚为道路交通量高峰,此时电网电压低,光源光通量低,路面照度低;接近午夜时为道路交通量低谷,此时电网负荷是低谷,而电网电压偏高,光源发出的光通量高,路面照度高。这种不合理现象,造成既影响交通安全,又严重浪费能源和资金的现象,将智能光源稳压降压调光装置安装在路灯的控制端,在电压波动较大时,人流较小的后半夜,采用该装置在合适的照度情况下,降低较高的电压,达到节能。 3 半夜灯方式 半夜灯节能方式为最早也是最有效的节能方式,半夜灯是指在照度较高的街道或城乡结合部街道的路灯,由于后半夜人流量、车流量较少,亮度不需要太高的

路灯节能的控制系统设计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31261278.html, 路灯节能的控制系统设计分析 作者:李正新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7年第08期 摘要:通过加入分时控制和电压监控等系统,以及路灯节能控制的设计,使得路灯节能系统更加完善。城市路灯的节能高效节能不仅仅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电能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还可以向市民们传递节能的理念,让全民参与到节能中来,更加坚实地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 关键词:路灯节能;控制系统设计;分析 1.路灯节能控制系统的功能 1.1分时控制 在城市路灯供电系统中,大多是通宵统一标准供电,虽然控制简单,但是系统线路单一,无法对路灯不同时段,不同地区根据不同的照明需求改变照明亮度。而一年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日出日落的时间段都会有所不同,不同时间段的自然光照明度都会有所变化,且城市路灯照明不仅仅应考虑四季的时节变化,还需要考虑每天不同时段人们对照明量的需求,比如在人流量与车流量的高峰期的傍晚,需要让路灯进入最佳照明模式以保障人们的出现安全,在交通正常期的深夜和交通低谷期的凌晨,照明量应在保证基本出行安全的前提下相应降低照明量以节约用电。那么如何控制路灯的照明度呢,根据“一年分三季,一季分时段”的分时控制思想,在不同的时间段输入相对应的的电压,随着电压的变化,照明度相应也发生变化。在交通量较大的时间段根据人眼的感光——光线照明度减少10%,人的视觉感觉只减少了不到1%,而当电压减少到额定电压的93%时路灯的照明度会降低5%,而使用寿命将提升两倍,所以将此电压设为正常照明电压最为适合,既可以保证行人的照明需求与舒适度,还能大大提升路灯工作寿命与效率。相应的方法可以设计出正常期与低谷期相应的照明电压分别为额定电压的88%和80%。采取分时控制将大大地减少因交通照明需求的不同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可以根据表1中的不同时间段的电压值来实现路灯照明的分时控制。 1.2电压监控 分时控制的基本理论是建立在路灯供电电压基本保持在稳定值的前提下的,但是在面对现实情况时往往没有那么理想。大多数地区电网电压都存在着安全正常范围内的电压波动,而,其电压值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额定电压。这时候使用路灯分时控制时间表中的比值来调整电压虽然也能达到节能效果,但是明显没有正常情况下那样显得那么理想。所以这时就需要在控制系统中加入电压监控系统,对供电电压提供实时的电压数据并传到分时控制系统中分析处理得出应控制输出的电压值。将电压监控系统与分时控制系统结合将会使得节能电压更加准确,节能效果更佳明显。

城市路灯智慧照明系统的设计

城市路灯智慧照明系统的设计 摘要:笔者主要从智慧照明相关技术、智慧照明系统设计等几方面概述了本文主题,旨在与同行共同探讨学习。 关键词:智慧照明;路灯照明;设计 一、智慧照明相关技术 1. CED照明光源与驱动技术 (1)新型 CED(Control Effcient Discharge)光源简介 节能照明光源目前主要是集中在了 LED 节能光源产品的研发,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实验,人们发现 LED 在白光照明中显色性偏低,给人眼带来刺眼的不舒服感官,而且 LED 产品的光衰比较严重,在路灯照明的实践中人们已经逐渐发现了 LED 产品的诸多不足之处。黑龙江省工大国鑫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多年研究的光学技术成果,研发的新型高效节能CED 光源,是对普通氙气金卤灯基础上深层开发的双电弧氙气灯,具有高效、智慧、高显色、宽色温、长寿命、有效光效高、光污染小、透雾性好、均光性强、价格优等显著特点。 采用新型高效 CED 节能照明系统光效可达 100Lm/w 以上,比高压钠灯节电70%,比 LED 灯节点 10%以上,但成本仅为 LED 灯的 60%。CED 的有效光效大于钠灯和 LED 灯,因此在大功率照明方面,对比效果见图 1-1。 图 1-1 CED 光效对比图 (2)CED 电源驱动技术 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电感式镇流器对电网造成严重污染,黑龙江省工大国鑫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针对 CED 照明系统专门设计的智能型节能电源系统具有多项独有技术。 CED 专用高效电子镇流器,系统整体效率可达 93%,远远高于钠灯所用的电感式镇流器,在节能方面单此一项可节电 20%-30%。 动态节能照明电源采用国际最新电力电子技术,通过 AC-AC 矩阵变换实现合理功率控制与分配以达到节能目的。采用“光控+时控”的混合控制策略,由嵌入于控制电路中的智能化控制软件调节 PWM 控制信号的占空比,进而调节设备输出的电能量幅值,实现按需照明、智能照明、人性照明。 2. 短距离无线组网技术 目前,短距离无线组网主要技术是 Zig Bee 技术,它以 IEEE 802.15.4 协议为基础。工作在 2.4GHz 频段数据传输速率为 250kbps/s,标准传输距离为 75m。 本项目使用 Zig Bee 技术实现路灯末端控制传输,优势在于通讯频段多,组网能力强,无通讯费用,Zig Bee 技术低成本、功耗低。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实现多种路灯控制方式。 二、智慧照明系统需求分析 1. 控制设备组网分析 控制设备组网方式,采用两级网络结构。控制终端与主控制器之间采用Zig Bee 技术,实现近距离无线组网,主控制器与服务器之间采用 GRPS 网络实现远程网络传输。这样的网络结构设计,一方面发挥了 Zig Bee 网络低成本的优势,同时解决了 Zig Bee 无线网络传输距离有限的问题。基于两级网络结构,整体城市路灯被分为若干个 Zig Bee 区域网络,每个 Zig Bee 网络控制几十个路灯,覆盖若干个

智能节能路灯控制系统设计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题目智能节能路灯控制系统设计 系别电气工程系 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姓名孟学文 指导教师刘成伟

目录 摘要 (3) 1 绪论 (4) 1.1 概述 (4) 2 方案论证与选择 (5) 2.1 智能路灯节能方案概述 (5) 2.2 智能路灯节能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5) 2.3 可变电抗器 (6) 2.4 智能控制器 (8) 2.5 每只LED灯控制逻辑关系图 (8) 2.6 系统硬件总体划分 (8) 2.7 智能控制器总体设计 (8) 3 智能路灯节能控制系统各电路部分设计 (9) 3.1 环境光控制电路的设计 (9) 3.2 时钟电路 (12) 3.3 横流驱动电路 (14) 3.4 故障检测电路 (16) 3.5 电源电路的设计 (16) 3.6 报警电路的设计 (17) 4 控制部分设计 (18) 4.1 单片机系统介绍 (18) 4.2 整个系统的控制流程 (19) 4.3 显示装置流程图 (20) 总结与展望 (21) 总结 (21) 展望 (21) 参考文献 (22) 附图 (23)

智能路灯节能控制系统设计 杨亮亮 (安徽工业大学工学院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07级)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消费也随之快速地增长。电力资源已成为紧缺资源。如何节能降耗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课题。 本文研究的智能路灯节能控制系统是针对我国在城市照明上所存在的巨大的能源消耗 而开发的基于单片机的新型节能控制系统,集稳压控制、软起动功能、自动起停、智能调 压控制于一体。智能路灯节能控制系统将晶闸管功率变换单元和智能控制系统相结合,利 用可变电抗器隔离高压和低压,将可变电抗器的一次绕组(高压)与路灯相串联,将二次绕 组与晶闸管和具有模糊控制算法的控制系统相联,通过改变其低压绕组上的电压来控制高 压绕组上电压的变化,从而达到改变路灯端电压的效果,以实现路灯的软起动和调压节 能。 本文对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路灯节能控制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讨论了智能路灯节能控制系统的构思、设计方案,介绍了该装置的系统设计、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以89C51为主控单元的硬件电路设计,以及电气连接。 关键词:单片机、智能路灯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s subsequently fast growth. Electric power resource has become shortage resources. How to energy consumption has become the hot topic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studies of intelligent street lamp energy saving control system is aiming at existing in urban lighting on the hug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SCM system, set the new energy-saving control voltage control, soft starter to function, the automatic starting and stopping, intelligent pressure regulating control in one body. Intelligent street lamp energy saving control systems will be thyristor power changing unit and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by combining, high voltage and low voltage variable reactor isolation, a winding variable reactor (HVT) and street lamp in series, will be secondary windings and thyristor and fuzzy control algorithm with associated the control system by changing its low voltage to control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太阳能LED智能路灯照明系统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太阳能LED 智能路灯照明系统 张晓晖,杜学东 (山东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90) 摘要:系统本着充分利用太阳能供电,并且实现路灯照明系统的智能化为目的,以AT89S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自行设计了一套太阳能LED 路灯智能照明系统。在该系统中以单片机与模数转换器构成数据采样模块,实现蓄电池的过充与过放保护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显示蓄电池的电压和当前时间;通过光敏电阻感知外界环境亮度,实现LED 路灯的开启与关闭;无线模块实现对LED 路灯人为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实时性高、节能、智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蓄电池过充;过放保护;AT89S51;ADC0809;无线收发;光敏电阻中图分类号:TP3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36(2012)07-0128-04 Solar LED intelligent lighting system based on the micro control unit ZHANG Xiao -hui ,DU Xue -dong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510,China ) Abstract:The Solar LED intelligent lighting system makes full use of the solar power supply for the purpose of the intelligent lighting with AT89S51MCU as the control core.In the system the data sampling module composed by MCU and the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 ,to realize the battery overcharge and over discharge protection circuit.Digital tube display circuit displays the battery voltage and current time.Through photosensitive resistance to perceive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brightness ,to realize the opening and the closing of the LED street lamp.Wireless module to realize the LED street lamp artificial control.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has stable performance ,high real -time performance ,energy -saving ,intelligent ,and has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Key words:battery overcharge ;over discharge protection ;AT89S51;ADC0809;wireless transceiver ;photosensitive resistance 收稿日期:2012-01-06 稿件编号:201201016 基金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BS2010DX026);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J10LG24);青岛经济技术开 发区重点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0-2-43) 作者简介:张晓晖(1965—),女,山东青岛人,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单片机、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伴随着能源的大量消耗,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政府坚持的基本国策,目前国家大力倡导既环保又再生的能源(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的开发,特别是太阳能的应用。本文基于此,结合单片机设计了一种太阳能LED 路灯控制器,利用太阳能对蓄电池充电和LED 路灯照明,并且具过充电、过放电保护功能、可根据白天晚上亮度自动启动和关闭LED 灯等智能功能的路灯照明系统。 1系统总体结构 图1为该系统结构图[1-5],由7个模块组成,分别为主控 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显示模块、过充电保护模块、过放电保护模块、光控模块和遥控模块组成。1)主控模块主要负责数据处理与外部电路控制;2)数据采集模块主要用于采集蓄电池两端的电压并将其转化为数字量输出;3)显示模块主要用于显示当前电压和时间;4)过充电保护模块主要用于避免蓄电池被过度充电而损坏;5)过放电模块主要用于避免蓄电池过度放电而损坏;6)光电模块主要用于根据白天和晚上的亮度自动启动和关闭LED 灯;7)遥控模块主要用于实现对LED 灯的人为控制 。 2 系统硬件设计 2.1 主控及数据采集模块 主控及数据采集电路[2]如图2所示,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和 A/D0809芯片,其中单片机P1口向数码管发送显示数据;P0 口连接A/D0809芯片数据输出端,用于接收模数转换的数据;ALE (30引脚)连接A/D0809的CLOCK 端,用于给A/ D0809提供时钟信号;P2.7,P2.6分别用于控制过充过放电 电子设计工程 Electronic Design Engineering 第20卷 Vol.20 第7期No.72012年4月Apr.2012 图1系统结构框图 Fig.1System structure diagram -128-

智能路灯节能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路灯节能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豆豆网技术应用频道2009年07月03日【字号:小中大】收藏本文 关键字:雷达系统LabVIEW智能远程控制系统声音控制计数器地震烈度计运动控制器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能源和资源变得日益紧张,电力短缺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目前我国照明消耗的电能约占电力生产总量的10%~20%,而城市公共照明则在照明耗电中占30%,并且近几年随着让城市亮起来的口号的提出,全国路灯的数量仍在迅猛地增长。公共路灯节能的口号便由此而提出。通常的节能途径有两个:一个是采用节能光源;二是采用合理的控制线路。本文在使用节能光源的情况下采用合理的控制线路来实现路灯节能。在供电系统中,为避免送电过程中的线路损耗和用电高峰时造成末端电压过低,供电部门均采用较高电压进行传输。因此路灯承受电压多高于灯具的额定电压。然而据调查我国小型城市晚上21:00后,大中城市00:00以后道路上几乎空无一人。从而造成了“人少车稀灯更亮”的不合理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大多数城市和地区均采用了发达国家早已淘汰了的隔盏关灯的原始路灯控制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导致路面照度分布不均,而且会减少路灯使用寿命。本文采用“全年分三季,一季分时段”的分时控制思想实现节能的目的。在不同的时段投入不同的供电电压运行,在保证路灯正常照明的前提下,兼顾到了用电低谷期节能的效果。同时利用电力载波技术实现对路灯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 1 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1.1 智能路灯控制系统 该智能路灯节能系统主要由电量检测电路、实时时钟、自耦变压器电路、显示电路及载波通信等电路组成。将一年大致分为三个季节段来对路灯进行控制,使其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开关灯时间。而从开灯到关灯根据当地交通又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高峰、正常、低谷)来对路灯进行控制。从实时时钟芯片中将当前的路灯工作状况进行相应的归类,由单片机输出控制接触器的线圈的断合,而其触点的输出分别控制自耦变压器的三个触

小区住宅小区路灯照明系统设计

住宅小区路灯照明系统的设计 小区室外路灯照明系统的设计,对一般的城市、校园、居住小区、大的厂矿生产及生活区的室外路灯照明设计有一定的适用性。小区室外路灯设计结合工程实际,满足道路照明亮度、均匀度、眩光等规范要求,布局合理,耗电少,运行安全可靠,便于维护管理等,达到提高道路照明技术水平的目的。 照度;评价标准;光源;灯具;配置方式;供电控制 室外路灯照明系统设计的总体原则是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维护方便。现在许多新建的小区面积大,且功能配套多,环境优美又复杂。 现场了解情况后,在地形图上标出初步的点位,画出草图,经过讨论之后出正式图。施工前再按正式图到现场逐步确定具体灯位,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后落实准确位置,施工时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解决具体施工问题。 1、照度分类 在现实生活中,看见的大部分物体不是平面的,而是三维立体的。因此,可把照度分为三类:垂直照度(e v)、柱面照度(e c)、半球面照度(ehs)。 1.1 面部识别夜晚,在住宅区内人们相遇时彼此识别是设计时要考虑的要素,与面部识别最密切的照明参数是半球面照度。研究表明,行人在4m左右,相互看清对方脸部至少需0.8lx的

半球面照度。而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看清路上的行人和障碍物,主路或支路最少垂直照度不低于6lx。 1.2 确定方位对小区内道路照度考虑外,还有一点值得关注,那就是每条主路、支路口及楼幢名称标牌上的照明,在夜晚应当使每个来访者准确确定方位,快速找到自己所要探访的人家。特别是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寻找到达现场。 2、照明评价标准 夜晚,行人照度和住宅小区居民对路灯照明的需求可以概括为:行人路灯照明应能为行走和辨别方向提供方便,并且有助于面部的识别。居民在家中,路灯照明有助于发现来人和不受光照干扰(特别是眩光)影响休息。 两者还有共同的照明要求:一是美化亮化住宅小区环境,方便生活,增强人们对现代社会的幸福感;二是具有防御暴力,防止故意破坏和犯罪的功能。满足以上要求的最重要评价标准是照明水平(照度)、均匀度、眩光控制。 2.1 照明水平(照度)——住宅小区照明设计应能足以显现道路路况、线型和障碍物,使行人辨清前行方向,安全地行走。行人流量小的住宅区平均照度5lx,最小照度1lx基本能够满足要求。而在人车流量混合性交高的小区道路,其平均照度应不低于8lx。 2.2 参照《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表 3.5.1规定,采用下列标准值。

路灯节能控制系统设计

模拟路灯节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1 引言 在倡导绿色用电的今天,路灯节能控制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这里设计并制作一套模拟路灯节能控制系统。节能控制系统结构如图1 所示。 图1 模拟路灯节能控制系统结构图 模拟路灯节能控制系统实现的功能: 支路控制器有时钟功能,能设定、显示开关灯时间,控制整条支路按时开灯和关灯; 能根据环境明暗变化,自动开灯和关灯,能根据交通情况自动调节亮灯状态;并能分别独立控制单只路灯的开灯和关灯时间; 当图1 模拟路灯节能控制系统结构图路灯出现故障时( 灯不亮) ,支路控制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显示有故障路灯的地址编号。单元控制器具有调光功能,路灯驱动电源输出功率能在规定时间按设定要求自动减小,该功率应能在20% ~100% 范围内设定并调节,调节误差≤2%。 2 总体设计方案 2. 1 设计思路 设计采用PWM 脉宽调制技术和恒流源电路对路灯的驱动和亮度调节。通过单片机和传感器及其检测电路完成路灯工作状态的控制。显示部分利用液晶显示模块,菜单式操作,显示时间、故障路灯地址、支路开关灯时间、每只灯的开关时间等功能。 2. 2 设计原理 根据模拟路灯节能控制系统结构图,将整体电路分成为五部分: 环境控制电路、时钟电路、交通状况的传感器检测电路、显示控制模块、LED 恒流驱动及故障检测电路。 2. 2. 1 环境控制电路 利用光敏电阻的阻值与光照度呈反比例关系,采样其两端的电压信号,利用采样的电压信号通过施密特触发器输出的TTL 电平来控制LED 灯的开关。电路可靠,有效地避免由于短时间光照剧烈变化引起的误动作,操作者可以通过电位器方便的进行调试。

2. 2. 2 时钟电路 使用时钟专用芯片DS1302进行时钟控制,通过外加很少的电路就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时钟信号。 外围电路简单可靠,时间精度高,采用串口通信可以节省I /O 口的资源,通过外接锂电池后可以实现时间信息储存。 2. 2. 3 交通状况的传感器检测电路 使用红外传感器,来判断物体是否通过相关位置,并送入单片机判断执行相关程序。它具有光电传感器的优点,又避免了LED 灯的灯光干扰。 2. 2. 4 显示控制模块 使用128 × 64 液晶点阵进行信息显示,使用独立键盘进行功能切换和时间调整。信息量大,外围电路简单,通过下拉式菜单方便操作,人机界面友好。 2. 2. 5 LED 恒流驱动及故障检测电路 利用三端可调稳压集成块LM317,实现恒流输出。PWM 脉宽调制法来控制灯的亮度,可以精确的控制灯的亮度和功率,而且LED 灯在从暗到亮的变化中过度平滑。可以选用单片机内部集成有两路PWM脉宽,能方便的产生所需要的PWM 脉宽调制信号。 2. 3 系统组成 2. 3. 1 根据以上的设计思路及设计原理确定系统组成框图如图2。 图2 系统组成框图

结构设计规范-射频模块结构设计流程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WRI_HX 0 修改记录 版本号 C/0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文件 文件编号 HX/QI/0363 实施日期 2009.05.04 结构设计规范—射频模块结构 设计流程 页次: 1/11 目 录 0、修改记录 1、 模块总体设计原则 2、 模块机电交互设计原则 3、模块结构设计原则之零件建模 4、模块结构设计原则 5、模块加工、包装 编制 吴卫华 审核 甘洪文 批准 余勋林 版本号 更改说明 修订人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1 模块总体设计原则 1.1模块总体设计原则之TOP-DOWN设计 ?总纲领:自顶向下的设计原则,是整机布局设计的后续任务; ?现在做了哪些:列出设计原则,设计要点; ?哪些还不完善:范例还不完善,技术还在发展; ?后期怎么去做:完善范例,追踪技术发展方向。 1.1.1 在整机设计中考虑模块体量 ?长度和宽度由整机布局给出参考尺寸; ?厚度由PCB堆叠的层数确定,堆叠的PCB间如果有电源,信号或射频的硬连接,此 两PCB的板间距离由连接器的高度确定,合理选择较高器件的封装形式; ?模块长度、宽度、以及安装孔的距离尺寸取到模数尺寸,优选为0或5结尾,次选 为3和8结尾; ?模块的安装厚度(既安装孔处的厚度)按照虹信公司紧固件规范选用。 1.1.2 在整机设计中考虑接口方式 ?电源的接口方式,有直接的插座引出,有和监控合并后的多PIN座转接或盲插; ?监控的接口方式,有直接的DB9座引出,有和电源合并后的多PIN座转接或盲插; ?射频的接口方式,方向上分有垂直向上和水平方向,按与外部电缆连接分有螺口和 卡口,常用规格有SMA和SMB和N型,根据整机布局,整机的射频指标、频率和功 率等合理选取; ?其他接口方式,可以参考上述3点,合理选取。 1.1.3 在整机设计中考虑安装方式 ?模块的四个对角应有安装孔,大功率射频模块靠近放大管的部位需根据情况加一安 装孔; ?若模块安装在中蓝顶(或类似侧壁安装的情况),模块的安装孔平面不可相对模块 顶部下沉; ?规定M3,M4用在哪些地方(根据功率大小); ?固定PCB用的M2、M2.5如何选用,材质确定(蓝白锌和不锈钢)。 1.1.4在整机设计中考虑模块的外部散热条件 ?由于整机的体积功率密度的限制,以及模块排列的日益紧凑化,应有整机散热方案; ?射频模块由于布板和结构限制,从热源到热沉的传热通道存在哪些瓶颈; ?分配到模块的结壳热阻会影响到模块的尺寸和PCB布局方式; ?目前公司可行的方法是热测试和软件模拟,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1.1.5 在整机设计中考虑模块运动检查 ?模块安装操作空间,插座接头操作安装空间; ?模块的外部接口需要连接其他单板和模块;有一直线方向的运动距离; ?射频电缆接头是否为直头或弯头或受指标限制必须为直头等因素决定接头的类型; ?供电和监控是带导向的盲插还是软跳线决定插头型号和方向,在《模块结构设计输 入文件表》中说明,见附件。 1.1.6输出格式:可以是2D 的工程图,含必要的投影视图;也可以是PROE的prt 示例 1:单板的毛坯图

智能节能路灯控制系统设计

. . . .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题目智能节能路灯控制系统设计 系别电气工程系 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姓名孟学文 指导教师刘成伟

目录 摘要 (3) 1 绪论 (4) 1.1 概述 (4) 2 方案论证与选择 (5) 2.1 智能路灯节能方案概述 (5) 2.2 智能路灯节能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5) 2.3 可变电抗器 (6) 2.4 智能控制器 (7) 2.5 每只LED灯控制逻辑关系图 (7) 2.6 系统硬件总体划分 (8) 2.7 智能控制器总体设计 (8) 3 智能路灯节能控制系统各电路部分设计 (9) 3.1 环境光控制电路的设计 (9) 3.2 时钟电路 (12) 3.3 横流驱动电路 (15) 3.4 故障检测电路 (16) 3.5 电源电路的设计 (16) 3.6 报警电路的设计 (18) 4 控制部分设计 (19) 4.1 单片机系统介绍 (19) 4.2 整个系统的控制流程 (20) 4.3 显示装置流程图 (21) 总结与展望 (21) 总结 (22) 展望 (22) 参考文献 (22) 附图 (24)

智能路灯节能控制系统设计 杨亮亮 (安徽工业大学工学院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07级)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消费也随之快速地增长。电力资源已成为紧缺资源。如何节能降耗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课题。 本文研究的智能路灯节能控制系统是针对我国在城市照明上所存在的巨大的能源消耗而开发的基于单片机的新型节能控制系统,集稳压控制、软起动功能、自动起停、智能调压控制于一体。智能路灯节能控制系统将晶闸管功率变换单元和智能控制系统相结合,利用可变电抗器隔离高压和低压,将可变电抗器的一次绕组(高压)与路灯相串联,将二次绕组与晶闸管和具有模糊控制算法的控制系统相联,通过改变其低压绕组上的电压来控制高压绕组上电压的变化,从而达到改变路灯端电压的效果,以实现路灯的软起动和调压节能。 本文对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路灯节能控制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讨论了智能路灯节能控制系统的构思、设计方案,介绍了该装置的系统设计、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以89C51为主控单元的硬件电路设计,以及电气连接。 关键词:单片机、智能路灯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s subsequently fast growth. Electric power resource has become shortage resources. How to energy consumption has become the hot topic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studies of intelligent street lamp energy saving control system is aiming at existing in urban lighting on the hug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SCM system, set the new energy-saving control voltage control, soft starter to function, the automatic starting and stopping, intelligent pressure regulating control in one body. Intelligent street lamp energy saving control systems will be thyristor power changing unit and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by combining, high voltage and low voltage variable reactor isolation, a winding variable reactor (HVT) and street lamp in series, will b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