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格式:docx
- 大小:587.14 KB
- 文档页数:19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教学目标1.综合思维:运用地球自转的特征,解释与自转有关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
2.地理实践力: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规律,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
3.人地协调观:认识真实的地球运动,形成正确的地球观。
二、教学重难点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2.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3.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为什么人类感受不到地球,或者太阳系,或者银河系在运动呢?由于地球是几乎接近于匀速的在自转,地球上的人由于惯性,也保持着绕着地球转的运动状态,也就是相对于地球面是静止的运动状态,因此,人感觉不到地球在动。
那我们能不能感受到地球自转呢?能。
只要选对参考系就可以了。
天上遥远的恒星,甚至太阳月亮,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也可以假设为相对地心静止。
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你会看到那些天体都在运动。
实际上主要原因还是地球在自转。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能感受到地球的自转了。
[新课教学]:一、地球的自转【师】通过初中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地球的自转的公转,那下面问同学们几个问题,测验一下同学们的基础。
(1)地球自转的方向。
(2)地球自转的周期。
答案:(1)自西向东;(2)24小时。
【师】回答的很好,但是我们不光要知道地球的自转的方向,还要会应用。
下面看书上的思考题。
【思考】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是作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是怎样呢?答案: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A.AB.BC.CD.D1.答案:B解析:考点:地球自转的特征分析: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逆时针,反之为顺时针。
解答:A、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南北极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B、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南北极相同,故符合题意。
C、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逆时针,反之为顺时针,故不符合题意。
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案(含答案)第一节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1.结合相关示意图,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2.结合相关示意图,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
3.理解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一.地球的自转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运动特点特点自转轴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高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太阳日24时恒星日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速度角速度约为15/h,除极点外都相等线速度由赤道至两极递减判断1我们所说的一天就是一个恒星日。
2纬度越低,自转速度越快。
二.地球的公转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1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1恒星年为365日6时9分10秒,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4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5速度位置时间速度A点近日点1月初线速度较快,角速度较快B点远日点7月初线速度较慢,角速度较慢思考北半球夏半年的日数是186天,冬半年的日数是179天。
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北半球夏半年,地球运动至离太阳较远的位置,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天数较多;北半球冬半年,地球运动至离太阳较近的位置,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天数较少。
三.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概念1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2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3黄赤交角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黄赤交角,目前是2326。
2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移动规律北半球2周期1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判断1黄赤交角的度数决定了回归线的度数。
2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3夏至日时,我们感觉天气较热,是因为此时地球距太阳较近。
探究点一地球自转的特点毛泽东同志一生共创作了100多首诗词,“关注人民群众生活,以人民为主体”是毛泽东诗词的核心理念。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知识点1:地球的自转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运动特点特点自转轴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高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太阳日:24时恒星日: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速度角速度:约为15°/h ,除极点外都相等线速度:由赤道至两极递减知识点2:地球的公转 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1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1恒星年为365日6时9分10秒,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4.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5.速度位置 时间 速度A 点 近日点 1月初 线速度较快,角速度较快B 点远日点7月初线速度较慢,角速度较慢知识点3: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概念(1)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2)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3)黄赤交角: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黄赤交角,目前是23°26′。
2.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移动规律(北半球)Chapter 1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2)周期:1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一、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还有相关性,具体如下表所示:三、我国航天发射基地区位条件评价(1)常规法: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由此判断地球自转方向。
(2)极点法: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同理,看到地球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是在北极上空,看到地球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是在南极上空。
(3)经度法:东经度增大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也是地球自转方向。
(4)海陆法:根据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也可以判断地球的自转方向。
如沿某一纬线从欧洲到亚洲的方向或从太平洋经巴拿马运河到大西洋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和速度。
3. 能够应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原理分析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和速度,以及它们对昼夜变化和季节更替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视觉效果,如昼夜变化和四季更替。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图片、图表和相关视频,以帮助学生理解。
2. 准备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模拟实验器材,以便学生观察。
3. 准备一些相关的生活实例,以便在课堂上与学生讨论。
4. 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供课后学生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和规律。
3.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的影响和应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引导学生思考地球是如何运动的,以及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 新课讲授:(1)地球自转:通过展示地球自转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并解释自转的概念和原理。
同时,介绍地球自转对地球的影响,如昼夜变化、地方时差等。
(2)地球公转:通过展示地球公转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和速度,并解释公转的概念和原理。
同时,介绍地球公转对地球的影响,如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等。
(3)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关系:通过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分组,通过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加深学生对地球运动的理解。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原理、影响和应用。
5.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6. 课后延伸: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等渠道,了解地球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时区划分、天文导航等。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观点和原理。
2.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昼夜变化、四季更替以及日月星辰运动的影响。
3. 能够运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诠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平时生活。
2. 难点:运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诠释复杂的自然现象,如昼夜变化和四季更替。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图片、动画和视频,以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 准备相关地理数据和图表,以便进行数据分析。
3. 准备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模拟实验器械,以便学生亲自体验。
4. 安置学生课前预习,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观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短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地球的运动。
2. 提问:地球为什么会自转和公转?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因。
(二)新课教学1. 地球自转的原理和特点(1)原理:由于地球自身的角动量守恒,地球在宇宙空间中绕太阳公转,同时也绕自身轴自转。
(2)特点:地球自转一周需要一天的时间,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 地球公转的原理和特点(1)原理:地球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绕太阳公转,公转的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特点:地球公转一周需要一年的时间,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公转的过程中,太阳照射地球的位置不息变化,使得地球上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3.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干系(1)昼夜变化: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因此当地球自转到一定角度时,面向太阳的一面会出现白天,背对太阳的一面会出现黑夜。
这就是昼夜变化的原因。
(2)四季变化:由于地球公转轨道近似圆形,且倾斜于黄道面,因此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不同时间会处于不同的位置,太阳照射地球的位置也会不息变化,从而产生四季的变化。
4. 地理现象的诠释(1)昼夜长短的变化: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因此不同时间太阳照射地球的位置不同,导致不同地区会出现不同的昼夜长短。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地球的自转1.(2020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一上期中)下列四幅图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2.下面四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1°N,30°EB.30°N,180°C.45°S,45°WD.60°S,2°E3.2019年11月5日1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9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北斗三号系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全部发射完毕。
该卫星与地面上的对应点相比()A.运动方向相同,角速度不同B.运动方向不同,角速度相同C.运动方向不同,线速度相同D.运动方向相同,线速度不同4.地球自转线速度对卫星发射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四个卫星发射基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酒泉(约40°N)B.太原(约38°N)C.西昌(约28°N)D.文昌(约19°N)5.关于北京(40°N)和广州(23.5°N)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比较,正确的是()A.角速度和线速度均相同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广州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广州D.两地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题组二地球的公转6.下列节日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A.春节B.端午节C.劳动节D.国庆节7.(2020吉林长春实验中学高一上期中)唐代僧一行在受唐玄宗之命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冬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日北至(夏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
”这实际是()A.精确地测量了地球的冬至和夏至时间B.精确地测算出地球公转周期C.发现了地球自转周期D.反映了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题组三黄赤交角及其影响8.下图为某同学演示地球公转的示意图(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
该同学在演示地球公转的过程中需要做到()①使“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成23°26'②使“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相反③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④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9.(2020湖南长沙长郡中学高一上期中)读下图,下列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深度解析)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26'B.图中角a是黄赤交角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是黄赤交角D.黄赤交角的度数即极圈的度数10.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直射井底,该地位于()A.北纬20°B.赤道上C.北回归线上D.南回归线上11.当我们欢度2020年元旦时,太阳直射点在地面的位置及移动情况是()A.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C.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D.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能力提升练题组一地球的自转读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1.(2020湘赣粤高一联考,)图中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2.(2020湘赣粤高一联考,)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线速度明显不同,从地形因素分析,原因是()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题组二地球的公转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当地球运行至图中d点时,我国的节气为()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4.()当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A.地球公转的角速度最慢B.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最快C.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最快D.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最慢读“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图”,完成下面两题。
5.()当我们享受国庆假期的时候,地球公转位置在图中哪处附近()A.aB.bC.cD.d6.()从五一国际劳动节到9月10日我国的教师节,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是(深度解析)A.持续变快B.逐渐变慢C.先变慢再变快D.先变快再变慢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7.(2020安徽合肥高一六校联考,)图中①②③④四处表示的节气正确的是()A.①—春分B.②—秋分C.③—冬至D.④—夏至8.(2020安徽合肥高一六校联考,)最接近远日点的是()A.①B.②C.③D.④9.()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当地球位于图示位置时,太阳直射点所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A.北半球,向北移动B.北半球,向南移动C.南半球,向北移动D.南半球,向南移动10.()下图为太阳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易错(1)A点的节气是。
(2)(用字母回答)时期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3)A、B、C、D四个节气当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填字母),公转速度一直在加快的时间段是(用字母回答)。
(4)在地球公转过程中,的空间指向和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
专题强化练一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一、选择题黄赤交角是四季产生的原因。
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26',最大时可达24°14',最小时约为22°06',变动周期约4万年。
读黄赤交角变动时回归线和极圈的变动示意图,回答下题。
1.()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①移动周期约4万年②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④最小纬度为22°06'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19年女足世界杯于6月7日至7月7日在法国举行。
下图示意地球公转轨道,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2.()本次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3.()7月7日本届世界杯决赛开赛,下列关于该日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移动方向和地球公转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北移较快B.南半球北移较快C.北半球南移较慢D.南半球南移较慢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轨迹图,完成下面两题。
4.(2020湖北黄冈中学高一上期末,)自2020年元旦至我国国庆节,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方向是()A.一直向北B.一直向南C.先向北后向南D.先向南后向北5.(2020湖北黄冈中学高一上期末,)在我国国庆长假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处于图中的()A.a、b之间B.b、c之间C.c、d之间D.d、e之间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于北京时间2019年7月19日21时6分受控离轨并再入大气层,少量残骸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
这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圆满完成,我国正式进入空间站时代。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6.()当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受控离轨并再入大气层时,地球距离公转轨道中的点最近,邻近日点()A.①近B.②远C.③远D.④近7.()图中甲、乙、丙、丁将地球公转轨道均分成四等份,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甲二、非选择题8.()在学习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时,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绘制了二分二至日时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是。
(2)近日点、远日点与冬至日、夏至日在时间上和公转轨道位置上有何区别?(3)若某位同学将图中地轴均画成向左侧倾斜,那么二分二至日和太阳的位置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第一节综合拔高练三年模拟练一、选择题1.(2020九师联盟高三模拟,)2019年7月12日,为期17天的第18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在韩国光州开幕。
第18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开幕当天,某中学生在我国某地区观看到了“立竿无影”的景观。
该地区这一景观距上一次出现的时间约为() A.一个星期 B.半个月C.—个月D.一个半月挪威工业小镇尤坎位于北纬53°53',四面环山,每年9月起出现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
尤坎镇政府在高于小镇450米的山腰上安装了3面超级反光镜,这些反光镜由电脑控制,自动调整镜面追踪太阳,将阳光反射到镇中心广场上,使人们在冬天也能享受到日光浴(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2.(2020山东临沂高三上期中,)造成该地长期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直接影响因素是()A.沙尘暴天气B.位于极地地区C.多雾霾天气D.地形的遮挡3.(2020山东临沂高三上期中,)该地一年中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最可能截至()A.10月B.12月C.次年3月D.次年6月4.(2020山东临沂高三上期中,)反光镜最可能安装在广场的()A.北侧B.南侧C.西侧D.东侧一架飞机从某地起飞,沿水平方向以837千米/时的速度低空匀速飞行,且飞行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天空保持静止不动(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为1670千米/时)。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5.(2019湖南师大附中高一上期中,)此时飞机飞行的方向是()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6.(2019湖南师大附中高一上期中,)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理纬度最接近()A.0°B.90°C.北纬30°D.北纬60°下图为广东省某中学天文爱好小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北极星附近星空的图片。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7.(2019广东惠州期末,)观察者在进行观察时,望远镜镜头朝向为()A.北方B.南方C.东方D.西方8.(2019广东惠州期末,)小组成员经长时间观察发现,北极星周围各恒星绕北极星转动,这反映出()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流星运动D.恒星运动9.(2019广东惠州期末,)观察者于某日20时用天文望远镜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某颗恒星,若保持望远镜的位置和方向不变,则第二日望远镜再次对准这颗恒星的时间是()A.20时3分56秒B.20时56分4秒C.19时3分56秒D.19时56分4秒二、非选择题10.()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图2(1)请在图1中用箭头表示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比较说明图1中A、B、N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
(3)图2的A、B、C、D四处中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处,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处附近。
(4)北极极昼的日数比南极极昼的日数,其原因是什么?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基础过关练1.A2.A3.D4.D5.C6.A7.D8.D9.A10.C11.C1.A从侧面看地球运动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运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运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故选A。
2.A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
因此A项正确。
3.D该卫星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则其与地球运动方向相同,自转角速度也相同;卫星比地面上的对应点海拔高,线速度大。
4.D文昌的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最大。
5.C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地球上各点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线速度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