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银行 (2)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3
“时间银行”:储存爱心支取快乐
王之喜
【期刊名称】《中国老年》
【年(卷),期】2013(000)022
【摘要】“时间银行”的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人埃德加·卡恩提出,在这个特殊的银行里,时间是唯一受认可的“货币”,会员通过为他人提供服务来储蓄时间,当自己需要帮助时,再从银行提取时间以获取他人服务。
【总页数】2页(P16-17)
【作者】王之喜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2.6
【相关文献】
1.时间银行“首富”的快乐生活
2.时间银行存储爱心
3.互助养老:来自“爱心时间银行”的启示
4.个人帐户储存额能否提前支取
5.探索"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
推进"爱心厦门"建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时间银行一、概念与起源时间银行的倡导者是美国人埃德加•卡恩。
1980年,卡恩46岁,却经历了一次大面积心肌梗塞,这次经历让他对生活有了重新的理解,他的生活方向也由此改变。
所谓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就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
卡恩是伦敦经济学院的资深研究员,他创立了时间银行这种模式,他希望这种模式能为社会变革带来一些经济和精神效益。
根据这种模式,劳动不分贵贱,每个人的工作时间都是平等的。
这非常类似于马克思提出的“价值实际上无形的时间”。
在他看来,不管是盖房子,还是照顾小孩,这些工作都是平等的。
他还设计了时间银行系统,通过电脑可以把每个工作者的工作时间或接受服务的时间都按小时记录下来。
目前,北美、欧洲和亚洲23个国家的300多个社区的企业都采用了这个系统。
每个参加者工作的时间或接受服务的时间都按小时由电脑记录下来。
二、运作方式时间银行的运作方式很简单:区里出资聘请一人,负责日常管理和协调任务。
凡是愿意添加时间银行的人只需前来登记在册,将自己的时间保存在时间银行,需要帮助时便可和时间银行联系,由银行管理员安排联络,用别的客户存储的时间帮助解决自己暂时的困难。
三、宗旨时间银行的宗旨是用支付的时间来换取别人的帮助,而银行是时间流通的桥梁。
自愿添加时间银行的客户在需要时拿出自己的时间和其他成员交换服务,既解决了一时的困难,又彼此联络了感情,克服了现代社会人们互不往来的缺欠。
四、特点时间银行的显着特点就是双向。
时间银行不是一个慈善组织,它只在供与求之间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
因此,参加时间银行的人不需付出一分钱,只需将自己的时间存入时间银行即可。
成为正式成员后,时间银行会给每位添加者10张支票,时间银行成员可用支票表示时间的支付情况。
支付一次,帮助自己为别人提供了一次帮助,反过来自己也能接受别人的支票。
这就是所谓的双向原则。
因此,自添加那天起,时间银行成员就要做好准备,既可得到别人的时间与帮助,也要准备在时间允许时为别人付出时间与帮助。
关于时间银行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时间银行一、概念与起源时间银行的倡导者是美国人埃德加·卡恩。
1980年,卡恩46岁,却经历了一次大面积心肌梗塞,这次经历让他对生活有了重新的理解,他的生活方向也由此改变。
所谓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就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
卡恩是伦敦经济学院的资深研究员,他创立了时间银行这种模式,他希望这种模式能为社会变革带来一些经济和精神效益。
根据这种模式,劳动不分贵贱,每个人的工作时间都是平等的。
这非常类似于马克思提出的“价值实际上无形的时间”。
在他看来,不管是盖房子,还是照顾小孩,这些工作都是平等的。
他还设计了时间银行系统,通过电脑可以把每个工作者的工作时间或接受服务的时间都按小时记录下来。
目前,北美、欧洲和亚洲23个国家的300多个社区的企业都采用了这个系统。
每个参加者工作的时间或接受服务的时间都按小时由电脑记录下来。
二、运作方式时间银行的运作方式很简单:区里出资聘请一人,负责日常管理和协调任务。
凡是愿意添加时间银行的人只需前来登记在册,将自己的时间保存在时间银行,需要帮助时便可和时间银行联系,由银行管理员安排联络,用别的客户存储的时间帮助解决自己暂时的困难。
三、宗旨时间银行的宗旨是用支付的时间来换取别人的帮助,而银行是时间流通的桥梁。
自愿添加时间银行的客户在需要时拿出自己的时间和其他成员交换服务,既解决了一时的困难,又彼此联络了感情,克服了现代社会人们互不往来的缺欠。
四、特点时间银行的显着特点就是双向。
时间银行不是一个,它只在供与求之间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
因此,参加时间银行的人不需付出一分钱,只需将自己的时间存入时间银行即可。
成为正式成员后,时间银行会给每位添加者10张支票,时间银行成员可用支票表示时间的支付情况。
支付一次,帮助自己为别人提供了一次帮助,反过来自己也能接受别人的。
居家养老新模式“时间银行”简析【摘要】时间银行是一种新型的居家养老模式,通过志愿者提供的服务来交换时间,实现帮助老人居家生活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时间银行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它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
同时还将分析时间银行对于居家养老的意义,和它在居家养老中的优势。
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时间银行为居家养老带来的新模式,并展望时间银行在养老服务中的发展前景。
通过对居家养老新模式“时间银行”进行综合总结,可以发现它在解决养老问题上具有积极意义,为老人提供更加便捷和亲近的照料方式,也为志愿者提供实现社会价值的机会。
【关键词】时间银行、居家养老、新模式、养老服务、定义、特点、应用、意义、优势、实际案例、发展前景、总结、展望。
1. 引言1.1 介绍时间银行时间银行的本质是建立一种以时间为货币的社会网络,通过互相帮助和支持来达到资源共享和社区建设的目的。
参与时间银行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技能和兴趣选择提供服务的方式,比如帮助他人购物、陪伴患病老人、教授他人一项技能等。
他们也可以通过积累积分的方式来获取其他人提供的服务,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1.2 探讨居家养老新模式时间银行是指一种互助性的组织形式,通过志愿者与居民之间的互助来实现资源共享、服务交换和社区建设。
在居家养老中,时间银行可以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让他们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帮助和服务。
通过时间银行,老年人可以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帮助,同时志愿者也可以得到认可和成就感。
时间银行在居家养老中的意义不仅在于提供更多的服务选择和社会支持,还在于促进社区的共建共享。
通过时间银行,老年人可以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建立人际关系,减少孤独和抑郁的发生。
时间银行也为社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2. 正文2.1 时间银行的定义和特点时间银行是一种以时间为单位的社区服务交换机制,参与者通过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赚取时间点数,然后可以将这些点数用于获得他人的帮助和服务。
公共管理论文时间银行一、时间银行的概念时间银行的倡导者是美国人埃德加·卡恩。
所谓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就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
在卡恩的定义中,时间银行的基本原理是:“对别人一小时的善举可以赚取一小时的时间货币,从而换来别人对自己一小时的帮助。
一小时等于一小时,这是数学逻辑。
”其核心理念是每个人的时间都是等价的。
如果此逻辑能够成立,则时间银行运行极为简单:出资聘请一人,负责日常管理和协调任务。
凡是愿意添加时间银行的人只需前来登记在册,将自己的时间保存在时间银行,需要帮助时便可和时间银行联系,由银行管理员安排联络,用别的客户存储的时间帮助解决自己暂时的困难。
但这种理论逻辑的效率和实际结果大相径庭,目前在我国社工领域所尝试的时间银行项目,基本都是虎头蛇尾,难以发展壮大,难以产生理论的效率。
为何会有如此的差距,其根本原因是该理论违法了基本人性哲学和经济学原理。
二、从人性哲学视角审视时间银行西方政治哲学的核心是“正义”,这一传统起源于古希腊哲学。
在古希腊哲学中对人性和正义洞察最为深刻的莫过于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正义”理论。
他在其著作《政治学》中提出了城邦正义的两个基本原则:“给每个人所应得的”和“等价交换”。
在任何城邦社会中,只要坚持了这两个原则,就可以兴盛,而违背此原则就会腐败。
这两项原则今天发展为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按劳分配和等价交换。
此两项原则千年不变的背后是人性不可违。
个人不论是个体劳动还是参与社会生活成为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政治动物,其基本目的都是为了自利。
即使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个体可以达到以实现自我价值作为目标的高层次社会心理需求,但这一过程也需要首先从满足自利的心理需求开始,逐步上升至更高层次。
所以否定自利动机就是否定人类进步的根基。
而正义的自利原则就是“给每个人所应得的”,即让所有人能够发挥他的特长为社会和他人做更多的“劳”以满足他获得更多“利”的动机。
4.2《我国的社会保障》一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结合社会保障制度具体实施的成就,感悟我国社会文明进步的不断提升。
增强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同感,坚定我国的制度自信。
科学精神:了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及其作用,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我国的社会保障。
法治意识:明确享受社会保障是我们的权利,也需要社会成员分担责任,依法监管社会保障事业。
公共参与:理解和认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社会责任感和参与能力,提升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1、理解我国社会保障发挥的作用;2、明晰各种社会保障形式的作用;3、理解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难点1、区分各种社会保障形式的作用;2、理解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三知识梳理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1.社会保障的主要功能(1)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
(2)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⑤社会公平正义。
(3)通过⑥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⑦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还包括其他社会保障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的⑧社会保障体系。
(1)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⑨核心。
在我国,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
(2)社会救助是⑩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
(3)社会福利是⑪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4)社会优抚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实行的⑫特殊社会保障。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
(1)要建立起覆盖全民、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
(2)要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时间银行运行服务体系简介一、建设背景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选择成为必然。
从目前而言有2种选择:一是到院所型服务机构养老;二是居家型服务机构养老。
但由于院所型老龄服务机构的建设投资大、获得土地难、回收周期长、运营成本高等原因,因此其发展十分缓慢。
而对于居家型服务机构而言,由于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普遍较底,导致有效服务需求严重不足,因此其发展也较为缓慢。
从老龄服务机构的运营过程来看,除了基础设施的投资外,最大的费用支出就是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工资和福利收入,这是目前老龄服务机构运行中存在的核心问题。
“老年人有效服务不足-服务价格居底难上-管理和服务人员收入低下-老龄服务队伍不稳定-老龄服务机构运营困难重重”的连环作用机制,已成为当前老龄服务机构发展过程中难以摆脱的怪圈。
如何摆脱这一怪圈?一是可从有效需求这一端解决,大力发展院所型服务机构和居家型服务机构;二是可从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这一端考虑。
在适当提高专业化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收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低龄和规模庞大的健康老人的作用,组建时间银行,实现自助互助,从而弥补因专业化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不足而带来的被动局面,实现老龄服务发展低成本化和广覆盖面。
这将是破解老龄服务发展怪圈、推动老龄服务实现低成本化的重要突破口。
二、时间银行及运行体系志愿互助“时间银行”顾名思义就是可存储志愿互助服务时间的银行。
美国人埃德加.卡恩提出并倡导的时间银行,是指人们将参与公益服务(如为老年人服务)的时间存入时间银行,当自己需要服务时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当服务者不需要兑换服务时间时,可兑换奖励。
在这一运行过程中,需要志愿服务信息的畅通、服务时间积分的电子记载和转帐、紧急救助援助服务的呼叫、志愿服务的管理和监督、志愿服务的激励和奖励等多方面服务的支撑。
因此,时间银行的运行体系我们归纳为包括“一网、一线、一站、一册、一队、一键通和一卡通”七个层面.。
“时间银行” ,穿越时空隧道的爱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随着城市现代化步伐加快,居民生活条件改善了,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似乎越来越远了,有的甚至相邻多年却素不相识,同住在一个楼道却“老死不相往来” 。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小环境里,难免有求人帮忙的时候。
远水解不了近渴,邻居当然是帮忙之人的首选。
正如古人所言: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时间银行”充当起居民互帮互助的桥梁,克服了现代社会人们互不往来的缺欠,让“老死不相往来”的邻里关系变得生动起来,更有助于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传播开来 ,得到了居民群众的认可 .‘时间银行’以一种新型的社区互助模式,从制度上创新了社区工作,更从心灵上为高尚道德行为创造了无限的拓展空间。
关于‘时间银行’ 一些人还不了解它的运转模式 ,其实很简单 ,一下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提示 (为了避免系统信用的崩溃,开始系统所有的规则都比较严格。
本系统在维护自身发展需要后多余的价值归属时间货币持有人共同所有。
)(A)时间货币的信用体系<一>保证金制度—(1)如果你的时间货币账户是-30T 那么你需要提供20.00*30(人民币)作为担保。
(2)朋友担保制度,朋友可以帮忙担保。
看每个人的资金大小,提供一定的担保额度(风险控制)(3)对于信用比较好的人系统可以代为担保部分金额,比如系统代替担保 10.00,那么如果一个人消费了30T,那么只需要担保10*30=300人民币 .时间货币的保险制度的探讨:1)明确银行倒闭时存款人的赔付额度,稳定存款人的信心。
2)建立专业化机构,以明确的方式迅速、有效地处置有问题银行,节约处置成本。
3)事先进行积累,以用于赔付成员和处置银行。
4)增强银行体系的约束,明确银行倒闭时各方责任。
<二>赔偿制度—如果你为别人贡献了10T 的时间货币,却没有买到足够的服务,这时候,你想退出系统,本系统给予保证金的赔偿。
(B)价值交换参考表—就是一种活动需要多少 T 币。
时间银行活动策划方案范文一、活动背景在当今社会,时间成为人们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
人们常常抱怨“时间不够用”,同时也感到生活节奏过快、压力过大,无法充分享受到自己的时间,忙碌中迷失了生活的乐趣。
为了满足现代人们对时间和生活质量的需求,时间银行应运而生。
时间银行是一种社区共享资源的方式,通过以时间为单位,以互助、关爱、分享的精神,让社区中的居民能够相互交换和利用自己的时间,使生活更加丰富、充实。
二、活动目标1. 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通过时间银行活动,让居民能够更好地调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享受更多的休闲和家庭时光。
2. 增强社区凝聚力和互助精神。
通过时间银行活动,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培养共同助人、关心他人的意识和习惯。
3. 促进社区资源的共享和相互借鉴。
通过时间银行活动,让社区居民能够分享自己的专长和技能,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
三、活动内容1. 时间银行注册和志愿者招募(1)在社区内设立时间银行注册点,居民可到注册点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并领取时间银行账户。
(2)同时,招募并培训时间银行的志愿者,其任务包括:协助居民进行注册、管理时间银行账户、组织活动等。
2. 时间银行活动(1)时间银行提供服务: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选择参与时间银行的各项服务活动。
例如:家庭帮助(如照顾孩子、购物、清洁等)、技能交流(如学习乐器、绘画、料理等)、社区服务等。
(2)时间银行账户的管理:每位居民在注册时会获得一个时间银行账户,活动参与者将根据所提供的服务时间,进行时间的贡献和兑换。
通过时间银行的账户管理系统,记录居民的时间收支情况,并实现时间的互换。
3. 时间银行活动的举办(1)组织开展时间银行活动:定期组织时间银行的活动,例如:技能分享会、志愿者座谈会、生活技能培训等。
通过活动,加深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互助和共享精神的形成。
(2)邀请专业人士开展讲座和培训:邀请专业人士对居民进行讲座和培训,如家庭教育、健康养生、心理疏导等。
居家养老新模式“时间银行”简析【摘要】居家养老新模式“时间银行”是一种创新的养老服务方式,通过互相帮助和资源分享的方式,实现老人之间的互助与支持。
本文通过介绍时间银行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探讨时间银行在居家养老中的应用和运作模式,分析了时间银行在居家养老中的优势和意义。
时间银行通过建立社区共享资源平台,实现资源的互相分享和充分利用,为老人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关爱。
时间银行不仅可以提升老人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减轻家庭的养老压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时间银行对于居家养老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发展的新模式。
【关键词】时间银行、居家养老、新模式、概念、特点、应用、运作模式、优势、意义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居家养老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新养老模式。
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由于人口结构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而逐渐面临着诸多挑战,特别是在子女照料父母的压力和负担日益加重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家庭老人的合理养老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2. 正文2.1 时间银行的概念时间银行是一种基于社区共享和互助的养老新模式,其概念源于1980年代美国,旨在通过志愿者服务和时间互换的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互助和支持。
时间银行的核心理念是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宝贵的,可以像钱一样交换和分享,促进社区内部的互相帮助和关爱。
在时间银行中,每个志愿者都可以通过提供自己的专业技能或日常帮助来赚取“时间币”,然后可以将这些“时间币”用于获取其他志愿者提供的服务,形成一种互惠互助的社区服务网络。
这种服务模式不仅可以解决居家养老中老年人生活照料和情感支持的需求,还可以促进社区内部的互助精神和社会凝聚力。
时间银行也为志愿者提供了一种有意义的社会参与和成就感,增强了社区成员之间的互信和合作意识。
2.2 时间银行的特点1. 互助性质:时间银行是一个基于互相帮助和分享的社区组织,参与者可以通过提供自己的时间和技能来帮助他人,同时也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帮助。
《时间银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时间的宝贵;知道一些更好地利用时间的方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画时间馅饼的活动,认识到自己时间的分配,有哪些时间是可以节约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生命线的游戏,体验一生中可利用的时间的短暂,激发起管理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学会一些管理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挖掘出自己更多的可以利用的时间。
板书:
时间银行一、自己一天时间的分配
我的“时间馅饼”
二、情境引入
三、管理时间的方法
四、生命线的游戏
生命线游戏的活动:
生命线的游戏
每位同学都拿到了一张长条的纸,一开始是每个人拿一长条的报纸。
这长条的纸代表了我们的一生,我们假设是从零岁到100岁。
接下来我们按步骤来撕这些纸。
1、撕掉报纸的两端,开头是活到几岁,后面的是代表退休之后的时间
2、再撕掉三分之一,代表睡觉的时间
3、在撕掉四分之一,是吃饭、上厕所、发呆、聊天等等做无聊的事情的时间。
4、再撕掉一半,是属于工作、学习的,不是由自己掌控的时间。
最后剩下的就是真正自己可以利用的时间了
就是在剩下的纸上写三个自己一生要完成的心愿
这三个愿望可以归为7类:
1、健康的身体
2、幸福的家庭
3、过人的技术
4、黄金的职业
5、出国旅游或者环游世界
6、拥有一个爱自己或自己爱的人
7、巨额的财产
如果有人三个愿望都归不到这7类的,可以分享一下。
游戏的目的:旨在告诉同学们生命的可贵。
对自己一生的目标做价值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