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 格式:docx
- 大小:89.96 KB
- 文档页数:77
小学各项管理制度汇编一、校园安全管理制度1.进校、离校登记制度学生、教职工每天进入和离开校园时,必须进行登记,确保校园人员的安全。
2.应急疏散演练制度学校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意识。
3.禁止携带危险物品制度学生不得携带刀具、打火机等危险物品进入校园,以保障校园安全。
4.安全警示标志制度学校在校园内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5.校园监控系统制度学校安装校园监控系统,监控校园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二、学生行为管理制度1.校规校纪制度学生需遵守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如不打架斗殴、不说脏话等,以维护良好的校风。
2.课堂纪律制度学生需遵守课堂纪律,如准时到课、认真听讲、不打断老师等,以确保良好的学习氛围。
3.早晚自习管理制度学生需按时参加早晚自习,保持安静、自觉自律,提高学习效果。
4.佩戴校徽制度学生需佩戴校徽,并保持校服整洁,树立良好的校园形象。
5.禁止违法、违规行为制度学生不得参与赌博、吸烟等违法和违章行为,以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
三、师生关系管理制度1.尊重师长制度学生需尊重老师,遵守师长的教导和规定。
2.师生沟通制度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与老师进行沟通,老师也应积极配合,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
3.班级活动管理制度学校鼓励班级组织各类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4.学生家长参与制度学校定期组织家长会,邀请家长参与校园活动,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四、教师管理制度1.教师评选制度学校定期对教师进行评选,表彰先进,激励教师增强工作积极性。
2.教师培训制度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
3.教师考勤制度教师需按规定准时上课,如有特殊情况需请假,需提前向校方请假并填写相关手续。
4.教师工作量分配制度学校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量,确保教师能有效履行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五、校园文化建设制度1.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学校定期出台校园文化建设规划,促进校园文化发展和学生素质提升。
小学安全制度汇编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小学安全管理,保障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小学,包括小学、分校、教学点。
第三条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全面管理、综合治理,确保师生安全。
第四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各级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第五条学校应当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师生安全管理第六条学校应当严格执行请假、销假制度,师生离校必须向学校请假,经批准后方可离校。
第七条师生在校期间,应当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管理,不得违规违纪。
第八条学生家长应当配合学校做好安全教育和管理,对学生进行家庭安全教育,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第九条教师应当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发现学生有安全隐患的,应当及时报告学校安全管理机构。
第十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师生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禁止泄露师生个人信息。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防止网络病毒、网络攻击、网络欺凌等事件的发生。
三、校园安全管理第十二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校园安全巡查制度,定期对校园进行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第十三条学校应当加强校园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定期检查、维护、更新,确保设施设备安全运行。
第十四条学校应当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规,保障师生饮食安全。
第十五条学校应当加强校园消防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第十六条学校应当加强校园治安管理,建立健全治安防范制度,预防和处理治安事件。
第十七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事故处理与法律责任第十八条学校发生安全事故,应当及时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并按照预案进行处理。
中小学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校园安全无小事,师生安全重于泰山。
为搞好学校安全工作,保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构建平安和谐校园,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以对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和国家及个人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
一、安全领导小组成员组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副书记成员:各处室、年级部中层行政领导、班主任二、加强安全工作领导1.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制定学校各类人员安全责任制和各方面的安全措施,教育师生树立安全第一、安全无小事的思想。
2.学校每学期采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班每月、年级每季度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安全教育。
各班要对学生进行紧急情况处理方法、自救互救常识教育、紧急电话(如110、119、120等)使用常识的教育。
3.建立重大事故报告制度。
各班学生出现的重大事故要立即报告校级领导;学生旷课出走、未到校,班主任必需实时通知家长;对事故的上报要形成书面报告。
4.实行领导值日带班制,教师值日制度,填写值日登记表。
5.未经学校同意,各部门各班不得组织学生外出参加任何活动。
6.建立安全工作搜检制度,学校领导要经常搜检校内各种体育、课外活动、消防、基建等设施情况,对有不安全因素的设施要立即予以改进。
三、加强安全宣传教育1.要充分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校内广播、晨会、班会课、活动课、学科教学渗透及专项培训等多种形式,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以及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学生进行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教育。
要主动与学校法制副校长和责任区民警联系,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要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使学生能够知法守法,并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门卫值班制度1、学校门卫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值班人员由门卫、值班领导和教师、值宿人员组成。
值班人员要做好值班记录。
2、值班值宿人员必须严守岗位,认真履行值班职责,不得擅离职守,做个人私事。
3、做好来访登记。
未经允许外来人员不得随意进出学校,更不准以任何借口无理取闹,影响教学,对那些不听劝告、寻衅滋事分子,应主动报警。
4、外来机动车辆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学校,应到规定位置停放。
5、严禁各种商贩进入校园或在校门口摆摊叫卖。
6、本校学生除假日外,出入校门须凭斑主任假条,否则不得随意出入校门。
7、学生在上课期间离开校园,必须凭请假条。
8、负责校内及周边安全防范工作,发现不安全隐患,立即采取措施,不能处理的及时上报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9、值宿人员在学生下晚自习后,检查好教学楼门窗、电及学生赵净后方可给教学楼上锁。
10、值宿人员在夜间每间隔三小时对校园进行巡查,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11、值宿人员在每天5:40开学校大门,并在门卫值班,做好校门口的安全保卫工作,做好出入校人员登记,并在6:00与门卫做好交接班。
安全保卫工作制度1、依照“预防为主,确保重点,打击犯罪,保障安全”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树立全员护校的思想,高度重视、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保证学校师生、财产安全,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2、校长对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全面负责,行政副校长分管学校安全保卫工作,检查落实安全保卫工作制度,保卫干事受学校行政领导委托,负责检查安全保卫工作,联系校园治安员、后勤、食堂等部门,具体落实防盗、防火防破坏、防治安灾害事故的各项措施。
各处、室、馆的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安全保卫工作的贯彻落实。
3、学校教导处负责对全校师生进行经常性的法制教育、保密教育和防盗、防火、防破坏、防治安灾害事故的教育,加强师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动员和依靠全校师生做好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
4、建立健全各要害部门的安全保卫制度和措施(传达室保安工作和夜间值班巡逻制度、学校财产保管制度,实验室易燃易爆物品保管制度,专用教室保管制度、学校卫生防疫制度、消防设施管理制度和紧急事件处理预案等。
中小学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汇编1 中小学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汇编目录1.安全管理制度2.安全管理工作职责3.工作岗位责任4.班级管理安全责任制5.工作责任制6.防盗制度及责任制7.监督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明确安全责任,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有效地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学校及其学生和教职工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我市《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建立我校安全管理制度。
一、学校行政方面安全管理制度(一)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为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确保国家(校产)不受损失,杜绝或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遵循“注意防范、自救互救、确保平安、减少损失”的原则,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1.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安全工作由校长领导下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负责。
各处、室向领导小组负责,实行责任追究制。
2.学校每月要对学生进行有关安全方面的知识教育,教育形式应多样化;每班每周应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要对学生进行紧急突发问题处理方法、自救互救常识的教育。
紧急电话(如110、119、122、120等)使用常识的教育。
3.建立重大事故报告制度。
校内外学生出现的重大伤亡事故一小时以内报告教育局;学生出走、失踪要及时报告;对事故的报告要形成书面报告一式三份,一份报教育局,一份报公安派出所,一份自存,不得隐瞒责任事故。
4.建立健全领导值班、教师值日、中青年教师护校队制度;加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保证学校的教学秩序正常;负责学校安全保卫的人员要经常和辖区的公安派出所保持密切联系,争取公安派出所对学校安全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5.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树立敬业爱生思想,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随时注意观察学生心理变化,防患于未然,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将学生赶出教室、学校。
6.外单位或部门借用学生上街宣传或参加庆典活动以及参加其他社会工作,未经市教育局分管安全副局长批准、校长办公会同意,不得擅自组织参加。
小学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小学安全管理制度汇编1为保证我校正常教学秩序,保护学生健康成长,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遵循"注意防范,自救互救,确保平安"的原则,根据我校的实际,制定本规定,要求全校认真贯彻执行。
一、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管理1、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制定学校各类人员安全责任制和各方面的安全措施,学校师生应树立安全第一、安全无小事的思想。
2、学校每学期采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每班每月应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发现问题应及时并进行安全教育。
各班要对学生进行紧急情况处理方法、自救互救常识教育、紧急电话(如110、119、122、120等)使用常识的教育。
3、学校每学期都要与全校各科室各班级签订安全防火责任书。
各科室各班级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分别制定本科室本班级的防火制度,每月自查一次,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无力整改的立即报告主管领导,最大限度地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每个办公室只设一个电插座,坚决不使用电炉子、电暖风、电座垫;在教室不使用电水壶、热水器。
对师生员工开展经常性的安全防火教育。
4、建立事故报告制度。
学生出现伤害事故要做到"三个第一",即:第一时间把学生送往医院、第一时间向学校领导汇报、第一时间通知学生家长;重大事故的上报要形成书面报告,由学校出面向教育局及相关部门汇报。
5、实行领导值日,教师值日制度,填写值日登记表。
6、不经学校同意,各部门各班不得组织学生上街宣传或参加庆典活动以及参加其他活动。
7、建立安全工作检查制度,每学期初、学期末,学校领导都要会同电工全面检查电源线路一次,发现老化、打火、脱位等情况及时更换或整改;平时也要注意观察,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学校领导要经常检查校内各种体育、课外活动、消防、基建等设施情况,对有不安全因素的设施要立即予以拆除。
二、学生外出活动的安全管理1、组织学生外出活动(含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春游、秋游、参加公益劳动、义务劳动、参观访问等)要实行申报制度,制定安全措施,活动方案必须经校领导审阅签字同意方可实施。
中小学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中小学校的正常秩序,保障师生的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中小学校必须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
第三条安全管理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注重全员参与,形成有效的安全防控机制。
第四条学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第二章学校安全责任第五条学校的主要安全责任由校长负责,他应当确保学校的安全工作得到切实的保障。
第六条学校应当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组织协调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应包括保卫、教务、校医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
第八条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应定期召开会议,进行安全工作总结、交流、讨论及安排部署。
第三章安全风险评估第九条学校应通过安全风险评估,了解学校内外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第十条安全风险评估的内容包括学校周边环境、教学设施、教职工和学生的安全等方面。
第十一条学校应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报告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
第十二条学校应将安全风险评估及整改方案公示,并及时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四章安全防范措施第十三条学校应加强对校园周边的安全防范,确保外界人员不能随意进入校园。
第十四条学校应在校园内设置安全检查点,对进出校园的人员进行身份核实和背包检查。
第十五条学校应加强室内外的消防安全工作,确保学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十六条学校应定期组织消防演练,并提供相应的安全培训,提高师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第五章突发事件处置第十七条学校应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及时发布警示信息,做好应急处理工作。
第十八条学校应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开展相应的演练和应急培训。
第十九条学校应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装备和医疗急救设备,确保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第六章安全教育与培训第二十条学校应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二十一条学校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加强师生的安全知识学习和应急处理技能培养。
中小学规章制度汇编第一章班级管理1.1 班级纪律1.1.1 学生在上课期间,必须认真听讲,不得交头接耳,不得打闹嬉戏。
1.1.2 学生在班级内不得随意离开座位,如有特殊情况需离开,需经老师同意。
1.1.3 学生在进入教室时,应当注意文明用语,不得大声喧哗。
1.2 班级卫生1.2.1 学生应当保持自己的座位整洁,不能随地乱扔废纸、果皮等垃圾。
1.2.2 学生应当养成爱护公共卫生设施的好习惯,不得在教室内涂写、乱贴纸条等。
1.2.3 学生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室卫生整理工作,共同保持教室的清洁。
1.3 班级安全1.3.1 学生在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等特殊场所,应当注意安全第一,严禁擅自进行实验。
1.3.2 学生在校园内不得随意攀爬树木、爬楼房等高危行为。
1.3.3 学生在上学路上应当注意交通安全,不得擅自横穿马路,应当走人行道。
第二章学习管理2.1 学习计划2.1.1 学生应当制定每日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按时完成作业。
2.1.2 学生应当遵守每日学习安排,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并能主动问课。
2.1.3 学生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不得拖延。
2.2 学习素养2.2.1 学生应当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不得懒惰,不推诿责任。
2.2.2 学生应当尊重老师、同学,乐于学习,积极参与各类活动。
2.2.3 学生应当勤奋学习,不得作弊,不得抄袭他人作业。
2.3 学习成绩2.3.1 学生应当争做好学生,争取优秀成绩,做到寝室整洁、行为文明。
2.3.2 学生应当重视考试,认真复习,做到知识面广、思维敏捷。
2.3.3 学生应当尊重老师的教导,主动向老师请教,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第三章行为规范3.1 礼貌待人3.1.1 学生应当有礼貌待人,不能有侮辱他人的行为。
3.1.2 学生应当礼貌用语,不得恶言相向,不得诽谤他人。
3.1.3 学生应当尊重老师、同学、长辈,言行举止要得体。
3.2 远离暴力3.2.1 学生不得参与任何形式的打架斗殴,不得恃强欺弱。
小学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小学安全管理制度汇编篇一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及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安全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是本班安全工作直接责任人。
三、加强教育,广泛宣传。
通过黑板报、宣传栏、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和安全知识教育,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四、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校园安全管理规定,明确工作职责,做好防火、防盗、交通、食品卫生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及时消除隐患,预防事故发生。
五、切实做好学校消防安全工作。
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掌握其基本的消防知识,增强防范意识,每学期进行两次防火演练。
六、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监控报告制度,严防传染病流入校园。
七、建立和完善校内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制定具体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办法,提高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八、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推动校园安全工作的信息化进程,逐步建立起校园安全工作的信息管理系统。
九、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有关安全工作信息。
十、开展经常性安全检查,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并登记造册。
同时要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将整改结果书面上报,实行闭环管理。
小学安全管理制度汇编篇二一、加强教师队伍管理1、按照《南京市校园治安综合治理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宁教委政〔 2009〕 23号)、《南京市公安局关于印发南京市公安机关维护校园治安秩序若干规定的通知》(宁公通〔 2010〕 38号)的文件精神,明确学校综合治理目标,把“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列入议事日程,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综治办牵头抓,专兼职保安员负责具体实施。
2、学校要认真贯彻《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标准》(宁教发〔 2007〕 93号)、《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学校安全条例》,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建立“综合治理”工作机构,配备专(兼)职保卫干部,建立健全保卫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小学学生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到校与离校安全管理:学校应设立专门的人员负责学生的到校与离校管理,确保每个学生安全到校与离校。
学生到校时需按规定的时间上学,离校时要有家长或者指定的亲人接送,确保学生的安全。
2. 班级安全管理:每个班级应设立班主任负责班级学生的安全管理,包括日常安全教育、疫情防控等。
班主任要保持与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安全情况,及时报告学生的安全问题。
3. 校园安全管理:学校应设立保安人员,在校园内进行巡逻,确保校园的安全。
学校要加强校园内的安全设施建设,如安装监控设备、设置栅栏等,防止不法人员进入学校。
4. 交通安全教育:学校要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不乱穿马路,不玩火车轨道等危险行为。
学校可以邀请交警等相关人员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5. 防火安全管理:学校要定期组织防火演练,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应对火灾,掌握灭火器材使用方法等。
学校要建立完善的火灾报警系统和疏散通道,确保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6. 预防溺水事故:学校要组织游泳课程或水上安全教育课程,教育学生如何预防溺水事故,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
学校要建立游泳池等水域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学生的水上安全。
7. 防止欺凌行为:学校要建立防止欺凌行为的管理制度,教育学生要友善相处,不欺负同学。
学校要加强监督和处罚,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
小学学生日常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形成安全共识,才能更好地保障学生的安全。
小学学生日常安全管理制度(二)是为了保护小学学生的安全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
以下是可能包含在该制度中的内容:1. 上下学安全:规定学生乘坐校车、走路、骑自行车等上下学的安全要求,包括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等。
2. 操场和教室安全:规定学生在操场和教室内的安全要求,包括不乱跑、不打闹、不抢玩具等,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3. 食品安全:要求学生饮食健康、合理,并注意食物的卫生和安全,如不乱吃东西、不共用食具等。
中小学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汇编一、前言中小学学校是国家培养新一代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保障师生的安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家长都应该高度重视学校安全管理。
本文档收集了各地中小学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旨在提供可供参考的管理方案,为学校安全管理提供帮助。
二、安全管理制度2.1 学生管理制度1.学生应当在校期间对自身行为负责,不得在校园内从事任何违法、违纪行为。
2.学生应当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得私自离校、进出校门、校园内行走和乘车等。
3.学生应当遵守班级纪律和教师管理,保持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2.2 教职工管理制度1.教师应当认真落实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和教育部门的安全督导要求,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并注重安全教育。
2.教师应当对师生的安全负责,做到“居安思危”,预防和消除安全隐患。
3.教师应当切实发挥自身的技术特长和教育优势,加强安全教育的宣传和培训。
2.3 校园安全管理制度1.学校应该加强对校园内设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2.学校应该建立健全消防制度,开展消防演习和应急处理,提高校园火灾防控和应对能力。
3.学校应该制定校园安全预案,并将其公开宣传。
同时,学校应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全校师生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2.4 家长管理制度1.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与学校保持联系,积极配合学校进行安全教育和监管。
2.家长应该关注校园安全情况,积极参与学校的安全工作,如志愿者服务等。
3.家长应该教育孩子遵纪守法、讲卫生、注重安全,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
三、结语本文档是对中小学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的汇编,旨在为学校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在实践中,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我们希望各地教育机关、学校和家长能够高度重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共同为更加安全的校园环境建设作出贡献。
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制度篇1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明确安全职责,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有效地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学校及其学生和教职工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我市《学校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建立我校安全职责制。
一、学校安全工作职责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1.构建学校安全工作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职责制和事故职责追究制,保障学校安全工作规范、有序进行;2.健全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事故预防措施,及时排除安3.建立校园周边整治协调工作机制,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4.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护潜力;5.事故发生后启动应急预案、对伤亡人员实施救治和职责追究等。
二、校内安全管理制度1.遵守有关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建立健全校内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2.学校应当建立校内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实行校长负责制;应当设立保卫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保卫人员,明确其安全保卫职责。
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职责人,主管副校长是安全直接职责人。
各处室负责人、年级主任为该部门安全、年级安全工作第一职责人。
各班主任为该班安全工作第一职责人。
3.健全门卫制度,建立校外人员入校的登记或者验证制度,禁止无关人员和校外机动车入内,禁止将非教学用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品、动物和管制器具等危险物品带入校园。
定期组织开展“禁止管制刀具进校园”的宣传教育与收缴活动,确保安全。
学校门卫应当由专职保安或者其他能够切实履行职责的人员担任。
4.建立校内安全定期检查制度和危房报告制度,每学期开学前和各种自然灾害(如台风、暴雨)前后,安排对学校建筑物、构筑物、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检验;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停止使用,及时维修或者更换;维修、更换前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或者设置警示标志。
学校无力解决或者无法排除的重大安全隐患,应当及时书面报告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
中小学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中小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根据《中小学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中小学校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管理、依法治校。
第三条中小学校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管理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健全安全责任体系。
第四条中小学校应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第五条中小学校应建立健全安全信息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安全事件。
第二章学校场所安全管理第六条学校场所包括校门、校园、教学楼、操场、食堂等必要场所。
第七条学校应设立安全警示标识,明确标识校门、危险区域、紧急出口、应急疏散通道等。
第八条学校应定期检查、维护学校场所设施设备的安全性和正常运行情况,确保安全隐患及时消除。
第九条学校应加强全员参与的维护校园的环境卫生,发现细菌滋生、危险物品堆放等情况及时清理消除。
第十条学校食堂应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确保学生食品安全。
第三章学生安全管理第十一条学校应健全学生住宿管理制度,保障学生宿舍的安全,加强宿舍的消防安全、卫生、通风等管理。
第十二条学校应加强学生人身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防范欺凌、校园暴力等不良行为。
第十三条学校应建立健全学生迟到早退、旷课、潜逃等情况的监控、报告和处理机制。
第十四条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课外活动的安全管理,确保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安全。
第四章师生出行安全管理第十五条学校应建立健全师生出行安全教育制度,提高出行安全意识,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第十六条学校应制定师生出行安全管理措施,安排专人负责师生交通安全事务,制定安全行车规范。
第十七条学校应定期检查、维护校车以及其他交通工具的安全性和正常运行情况,确保安全隐患及时消除。
第十八条学校应制定和实施师生出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第五章校园安保管理第十九条学校应建立健全校园安保管理制度,明确校园安保的组织机构、职责和权责。
中心小学各种安全制度模板范文中心小学安全制度为了保障中心小学师生的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以下安全制度,希望全体师生严格遵守。
一、校园安全管理制度1.进校门安全制度:(1)每个进入学校的人员必须通过学校的门卫处,并主动出示有效证件进行登记。
(2)教职工需佩戴有效的工作证或工牌,并主动配合门卫处的检查。
(3)家长必须出示学生的家长证或者其他有效证件,并经过门卫处的核实后方可进入学校。
(4)其他未经核实的人员严禁进入学校。
2.校园巡逻制度:(1)学校负责安排巡逻人员每天在校园内进行巡逻,以保证全面监督校园安全。
(2)巡逻人员需佩戴明显的巡逻标志,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
3.校园安全设施维护:(1)学校负责对校园内的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学生和教职工需妥善使用校园设施,并如实反馈设施损坏或故障情况。
二、学生安全管理制度1.学生进校门安全制度:(1)学生必须进入学校的指定门口,并在门卫处进行登记。
(2)学生需佩戴学生证,并随时准备出示。
(3)非学生身份的人员严禁冒充学生进入学校。
2.上学和放学安全制度:(1)学生必须按时到校上学,不得擅自迟到或早退。
(2)学生离校放学后,应尽快离开学校,不得滞留或徘徊。
(3)学生不得乘坐不明身份或非指定的车辆。
3.课间和午餐安全制度:(1)学生在课间或者午餐时间内必须待在指定的区域内,不得随意走动。
(2)学生在进食时应注意餐具的安全使用,并确保不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4.校园暴力和欺凌防范制度:(1)学校严禁任何形式的暴力行为和欺凌现象。
(2)学生需尊重师长,友爱他人,并及时报告任何暴力或欺凌行为的发生。
三、师生安全教育与应急演练1.师生安全教育:(1)学校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学生需参加学校组织的安全教育活动,并积极配合教师的指导。
2.突发事件应急演练:(1)学校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中心小学各种安全制度模板
1. 学校安全守则
1.1 学生应遵守课堂纪律,不得迟到、早退或旷课。
1.2 学生应保持学校财产的整洁和安全,不得进行恶意破坏。
1.3 学生应遵循通勤规则,安全到达学校,并按时离开学校。
2. 紧急事件应急预案
2.1 学校应制定紧急事件应急预案,包括自然灾害、火灾、事故等各种情况的处理步骤和应对措施。
2.2 学校应定期进行紧急事件应急演练,以确保师生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和执行能力。
3. 学生安全管理
3.1 学校应组织学生参加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2 学校应制定接送学生的安全规定,确保学生安全到达和离开学校。
3.3 学校应建立学生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过敏情况,并及时向教职工通报。
4. 教职工安全管理
4.1 学校应组织教职工参加安全培训,提高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2 学校应建立教职工健康档案,记录教职工的身体状况和紧急联系方式。
5. 校园安全设施
5.1 学校应配备灭火器、消防水带、防火门等消防设施,确保校园的火灾安全。
5.2 学校应安装监控设备,监测校园安全状况,并及时报警处理异常情况。
5.3 学校应维护校园道路、楼梯、走廊等区域的安全设施,确保师生安全出行。
6. 食品安全管理
6.1 学校应建立食品安全制度,确保学校食堂和食品供应商的食品安全。
6.2 学校应组织食品安全培训,加强食品安全意识、卫生知识和食品处理能力。
请根据您的需要进行适当修改和完善。
中小学安全管理制度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中小学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维护校园稳定秩序,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中小学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全校师生员工及访校人员。
第三条中小学安全管理应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条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应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确定安全管理责任部门及具体工作内容。
第五条中小学应建立健全安全维稳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增强师生员工安全意识。
第六条中小学应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第七条中小学应建立安全应急预案,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处置,最大程度降低损失。
第八条中小学应定期检查安全设施设备,确保其完好有效。
第九条中小学应建立安全考核评估制度,对安全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纠正不足。
第十条中小学应建立安全巡查制度,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第二章校园安全管理第十一条中小学应加强门卫管理,保证校园进出口有序。
第十二条中小学应加强校园巡逻,及时发现和制止违规行为。
第十三条中小学应加强食堂管理,确保食品安全卫生。
第十四条中小学应加强水电煤气管线管理,定期检查设施设备。
第十五条中小学应加强体育设施管理,确保师生身体健康。
第十六条中小学应加强校车管理,保障学生乘车安全。
第十七条中小学应加强学生住宿管理,保证住宿安全卫生。
第十八条中小学应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管理,确保校园周边安全。
第十九条中小学应加强校园网络管理,防范网络安全风险。
第三章突发事件处理第二十条中小学应建立突发事件处理机制,迅速有效处理突发事件。
第二十一条中小学应定期组织突发事件演练,提高师生员工应急处理能力。
第二十二条中小学应定期检查应急设备设施,确保其完好有效。
第二十三条中小学应建立信息报警渠道,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
第二十四条中小学应做好突发事件记录和报告工作,形成完整的事件处理档案。
第四章监督与评估第二十五条中小学应建立安全管理督导机制,定期对安全工作进行检查。
李台镇柿子园小学安全制度汇编(2020年9月修订)李台镇柿子园小学安全制度目录1、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42、安全工作管理制度 ------------------------------------- 53、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工作领导小组---------------------------64、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工作方案 ------------------------------75、学校安全工作职责 ------------------------------------- 116、学校各部门安全管理职责 --------------------------------127、安全保卫制度 ------------------------------------------178、学生日常安全制度---------------------------------------199、门卫制度 ----------------------------------------------2010、学校消防安全制度--------------------------------------2111、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制度 ---------------------------2312、课堂教学安全制度--------------------------------------2413、实验室安全制度----------------------------------------2514、家长接送制度------------------------------------------2615、图书馆安全管理制度 -----------------------------------2716、电脑教室、多媒体教室安全管理制度----------------------2817、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排查制度 ---------------------------2918、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3019、安全法制教育制度 -------------------------------------3220、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 ---------------------------------3421、组织师生外出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3522、实验室危险品储存管理制度 -----------------------------3623、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预案 ---------------------------------3724、柿子园小学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制度 ------------------------4225、柿子园小学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与培训制度-------------------4326、学校安全预警机制---------------------------------------4527、柿子园小学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制度-----------------------4828、柿子园小学事故安全责任追究制度-------------------------5129、柿子园小学上放学路上安全管理制度----------------------5430、柿子园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5631、柿子园小学学生上课时间出入校园管理制度----------------5832、柿子园小学学校静校制度--------------------------------5933、柿子园小学夜间值班保卫制度----------------------------6034、柿子园小学交通安全管理制度----------------------------6235、柿子园小学水电安全管理制度----------------------------6436、柿子园小学校舍安全管理制度----------------------------6537、柿子园小学接送学生车辆管理制度------------------------6738、柿子园小学公共活动场所安全管理制度--------------------6839、柿子园小学防溺水事故管理制度--------------------------6940、柿子园小学学生晨午检制度------------------------------7041、柿子园小学应急疏散演练制度----------------------------7142、柿子园小学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制度------------------------7343、柿子园小学安全隐患与整改制度--------------------------7444、柿子园小学安全信息通报制度----------------------------76柿子园小学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组长:翟建博副组长:赵希亮刘园成员:王康波刘景文各班班主任李台镇柿子园小学安全工作管理制度1、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安全工作由校长领导下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负责。
各处、室向领导小组负责,实行责任追究制。
2、学校每学期要对学生进行有关法制和安全方面的知识教育,教育形式应多样化;年级部、班级每月应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
要对学生进行紧急突发问题处理方法、自救互救常识的教育。
紧急电话(如110、119、120等)使用常识的教育。
3、建立重大事故报告制度。
校内外学生出现的重大伤亡事故一小时以内报告管委会事务办;学生出走、失踪要及时报告;不得瞒报、漏报、延报责任事故。
4、建立干部和教师值周制度;加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保证学校的教学秩序正常;学校安全管理人员要经常和派出所保持密切联系,争取派出所对学校安全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5、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树立敬业爱生思想,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随时注意观察学生心理变化,防患于未然,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6、学校要教育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按时到校、按时回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7、学校要定期对校舍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要及时消除。
8、学校要经常检查校内围墙、栏杆、扶手、门窗、楼梯以及各种体育、课外活动、消防、基建等设施的安全情况,对有不安全因素的设施要立即予以维修和拆除,确保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场所和相应设施既安全又可靠。
李台镇柿子园小学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翟建博副组长:赵希亮刘园成员:王康波刘景文各班班主任柿子园小学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工作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电视电话会议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国加强中小学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山东省“平安校园”创建及管理办法和阳谷县学校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对学校内部及周边地区的安全管理和整治力度,切实解决当前影响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的突出问题,创造有利于广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根据校委会研究,制定开展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工作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以教育部电视电话会议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国加强中小学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为指导,结合山东省“平安校园”创建及管理办法要求及学校“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总体要求,突出重点,大力整治影响学校安全秩序的突出问题,达到“案件事故少,内部秩序好,校园安全稳定,师生家长满意,”的目标。
二、工作重点(一)大力净化学校周边地区治安环境,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全面排查消除学校内部安全隐患和漏洞,健全安全责任管理机制。
三、工作措施(一)以强化内部安全为核心,全面加强学校安全整治1.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组织网络。
成立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此项工作。
校长为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校园内部安全工作。
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工作成效考核制度等相关制度;要对有关人员做好平时的安全教育和技能训练。
要动员和组织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共同做好校园内部安全保卫工作。
2.严格落实门卫工作制度。
一是要严格门卫询问和登记制度。
非本校工作人员必须有完备的登记手续和正当理由方可进入。
二是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教育他们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3.加强学校内部人员教育和管理。
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对教职工、聘用人员、临时工进行审查,切实加强职业道德和法律纪律教育,凡不符合任职资格的要坚决调离或辞退,防范和避免内部人员侵害学生事件的发生。
4.建立并严格实行消防、食品、交通、值班值勤等安全管理制度。
要严格内部安全制度,落实防范措施,定期检查和解决内部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要加大投入,完善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建筑物、围墙、门窗、消防设施、交通工具等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厨房设施、餐具和食品、水源等必须符合卫生标准,报警求助、应急救援设备、安全通道等必须配套齐全,通过完善的制度和严密的措施,防范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5.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和训练。
学校要把安全常识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计划,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站、黑板报、墙报等宣传阵地,以安全常识为主要内容,针对广大师生尤其是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技能学习和训练。
通过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技能训练,使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以综合治理为抓手,全面加强对学校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要与校外有关机构和部门加强联系,大力整顿学校周边的交通秩序,合理规划交通线路,科学设立交通信号灯、指示牌和斑马线等交通安全设施。
学校要积极主动配合公安部门做好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加强学校周边地区的治安巡逻,尤其是要加强对易发案的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和重点部位的巡查和管理,加强校内外来人员和流动人口管理。
工商、文体、城管、卫生等部门要协作配合,严格履行职责,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的非法经营行为,净化学生(学员)学习环境。
(三)以排查调处为手段,及时化解涉及学校安全的矛盾纠纷学校要采取有效手段,及时排查调处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从根本上防止矛盾激化引发的学校安全事件。
一是要未雨绸缪抓预防。
要建立完善校园安全稳定信息预警机制,在学校及周边地区广泛物色治安信息员,全面收集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各类情报信息和线索,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把握工作主动权。
二是要防微杜渐抓排查。
对排查发现的各类不稳定因素和突出治安问题,要指导学校逐个人头、逐个事项、逐个方面研究落实预防和处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