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第六章 为谁生产
- 格式:ppt
- 大小:350.50 KB
- 文档页数:32
经济学原理复习整理第一章经济学导论1.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他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2.机会成本:因选择而放弃的其他机会所造成的代价;3.经济学解决的问题:资源配置的问题(生产什么与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资源利用问题(就业问题,实现经济增长,货币与经济社会(通胀紧缩问题);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4.两个基本经济模型:经济活动的循环流动图,生产可能性边界;5.微观经济学:对个体单位的经济行为进行研究;6.微观经济学资源配置的三个层次: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单个市场价格的决定;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7.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总量和经济的总体运行;8.两者关系: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互为补充;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第二章:需求与供给理论1.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不同价格的水平下愿意并且能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2.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的自身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互补品与替代品);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其他因素(政策、历史、地理等);3.需求定理存在的原因: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需求定理的例外:吉芬商品(盐、米);某些炫耀性消费商品;某些商品价格小幅度升降时,需求量按正常情况的变动(如黄金市场);4.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5.影响该供给的因素:商品自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企业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生产呢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其他因素(气候、政策、时间等);6.供给定理的例外:劳动供给量,徒弟,文物等,价格上升供给量也不会增加;7.市场均衡:经济事物中有关经济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既没有变化趋势的状态;供求决定价格的三种状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求平衡,价格相对静止;8.最低限价:也称支持价格:政府所规定的某种商品的最低价格;第三章弹性理论1.弹性:作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于作为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是自变量变动1%所引起的因变量的相对变动而言的;2.需求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1%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3.需求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需求富有弹性;需求缺乏弹性;单位需求弹性;需求完全有弹性;需求完全无弹性;4.需求弹性的影响因素:购买这种商品的支出在消费者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替代商品的数目和相似程度;商品对消费生活的必须程度;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人们对价格做出反应时间的长短;5.收入需求弹性: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6.需求弹性系数em与商品分类:正常品em>0;(必需品0<em<1;奢侈品emv>1);劣等品em<0;7.恩格尔定律:是指在一个家庭或国家中,食品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会随着收入上的增加而减少;8.需求价差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相关商品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9.供给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10.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供给富有价格弹性;供给缺乏价格弹性;供给单位弹性;供给完全无弹性;完全弹性;11.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调整产量的难易;时间长短;生产成本随产量变化的情况;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12.需求交叉弹性: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其相关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在数量上表现为这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与另一种相关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比值。
《经济学原理》随堂练习答案第一章绪论经济学的关怀1.经济学主要研究是研究:()。
A.自由市场的价格B.政府对私人部门的影响C.把收入分配给个人D.面对稀缺性而做出的资源分配决定参考答案:D2. 西方经济学认为,所有社会都要解决()。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如何生产、何时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答案都对参考答案:D3.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
A.互相对立的B.没有任何联系的C.相互补充的D.完全相同的参考答案:C4.微观经济学理论是根据( )假设提出来的。
A.经济人B.社会人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参考答案:A5.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国富论》B.《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C.《经济学原理》D.《经济学:原理、问题和政策》参考答案:B6.( )主要说明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A.实证经济学B.规范经济学C.微观经济学D.宏观经济学参考答案:B7.下面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范畴的是()。
A.就业理论B.分配理论C.通货膨胀理论D.价格是如何产生的参考答案:AC8.下面属于规范经济学研究范围的问题的有()。
A.我们应该将人民币的利率限制在一定范围B.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C.政府应该在公共资源的分配中占主导地位D.降低出口退税会对我国的纺织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参考答案:ABC9.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资源主要有()。
A.自然资源B.人力资源C.资本资源D.以上都不正确参考答案:ABC第二章生产什么1.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
A.是消费该商品产生的总效用与消费其他商品的总效用之比B.等于该商品的价格C.是消费该商品产生的总效用与该商品的数量之比D.是每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所带来的效用增量参考答案:D2.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A.随服务水平的增加,效用服务的成本越来越低。
B.一个人的消费组合中拥有越多的某种产品,该种产品的每一额外增加产生越少的总效益。
《经济学原理》第六章供给在本章你将——考察政府实行价格上限政策的阻碍考察政府实行价格下限政策的阻碍考虑对一种物品征税如何阻碍该物的价格和销售量明白对买者征税和对卖者征税是等价的了解税收负担如何在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分摊经济学家有两种作用。
作为科学家,他们提出并检验说明我们周围世界的理论。
作为决策者,他们用自己的理论努力使世界变得更好。
前两章的中心是,他们作为科学家。
我们差不多说明了供给和需求如何决定一种物品的价格与该物品的销售量。
我们还说明了各种事件如何使供给与需求移动,从而改变均衡价格和数量。
本章中我们将第一次考察政策。
在那个地点我们要分析各种仅仅使用供求工具的政府政策。
正如你将看到的,这种分析得出了一些令人惊奇的见解。
政策往往产生出一些使其设计者不想要或没有预见到的阻碍。
我们从探讨直截了当操纵价格的政策开始。
例如,租金操纵法规定了房东能够向房客收取的最高租金。
最低工资法规定了企业能够向工人支付的最低工资。
当决策者认为一种物品或劳务的市场价格对买者或卖者不公平常,通常会实施价格操纵。
但正如我们将看到的,这些政策本身会引起一些不公平。
在讨论价格操纵以后,我们接着考虑税收的阻碍。
决策者既要用税收去阻碍市场结果,又要用税收增加用于公共目标的收益。
尽管我们经济中税收的普遍性是显而易见的,但它们的阻碍却不然。
例如,当政府对企业向其工人支付的工资征税时,是企业依旧工人承担了税收负担?在我们运用供求这种有力的工具之前,答案完全是不清晰的。
价格操纵为了说明价格操纵如何阻碍市场结果,我们再来看看冰激凌市场。
正如我们在第四章中所说明的,假如在一个没有政府管制的竞争市场上出售冰激凌,冰激凌的价格调整使供求平稳:在均衡价格时,买者想买的冰激凌的数量正好等于卖者想卖的冰激凌的数量。
具体来说,假设均衡价格是每个3美元。
并不是每个人对这种自由市场过程的结果都感到中意。
比如说,美国冰激凌消费者协会埋怨,3美元价格太高,无法使每个人每天享受一个冰激凌(该协会举荐的食品)。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6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价格上限(price ceiling)答:价格上限又称限制价格,指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
如果价格上限高于均衡价格,这种价格上限对价格或销售没有影响,被称为没有限制作用的价格上限;如果价格上限低于均衡价格,则价格上限会导致经济偏离均衡状态,使得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引起短缺,这种价格上限属于有限制作用的价格上限。
政府解决供给不足主要有两种方法:配给制和排队。
在实行价格上限时还必然出现黑市交易。
在这样的政策下,得益的是能以低廉的价格买到商品的消费者,而生产者和买不到商品的消费者的利益则受到损害。
2.价格下限(price floor)答:价格下限又称支持价格,指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
如果价格下限低于均衡价格时,这种价格下限对价格或销售量没有影响,可以称为没有限制作用的价下限;如果价格下限高于均衡价格时,价格下限会使得经济偏离均衡状态,最终价格等于价格下限规定的水平,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引起过剩,这种价格下限被称为有限制作用的价格下限。
许多国家实行的农产品支持价格和最低工资都属于价格下限。
就农产品支持价格而言,目的是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民的收入,有其积极意义,但这也导致了农产品过剩,不利于市场调节下的农业结构调整。
3.税收归宿(tax incidence)(深圳大学2009研)答:税收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归属点或税负转嫁的最后结果。
它是关于税收负担分配的问题,指税收最终导致哪些人的福利损失,也就是税收最终由哪些人负担了。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6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价格上限(price ceiling)答:价格上限又称限制价格,指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
如果价格上限高于均衡价格,这种价格上限对价格或销售没有影响,被称为没有限制作用的价格上限;如果价格上限低于均衡价格,则价格上限会导致经济偏离均衡状态,使得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引起短缺,这种价格上限属于有限制作用的价格上限。
政府解决供给不足主要有两种方法:配给制和排队。
在实行价格上限时还必然出现黑市交易。
在这样的政策下,得益的是能以低廉的价格买到商品的消费者,而生产者和买不到商品的消费者的利益则受到损害。
2.价格下限(price floor)答:价格下限又称支持价格,指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
如果价格下限低于均衡价格时,这种价格下限对价格或销售量没有影响,可以称为没有限制作用的价下限;如果价格下限高于均衡价格时,价格下限会使得经济偏离均衡状态,最终价格等于价格下限规定的水平,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引起过剩,这种价格下限被称为有限制作用的价格下限。
许多国家实行的农产品支持价格和最低工资都属于价格下限。
就农产品支持价格而言,目的是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民的收入,有其积极意义,但这也导致了农产品过剩,不利于市场调节下的农业结构调整。
3.税收归宿(tax incidence)(深圳大学2009研)答:税收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归属点或税负转嫁的最后结果。
它是关于税收负担分配的问题,指税收最终导致哪些人的福利损失,也就是税收最终由哪些人负担了。
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一、名词解释参照课本注释1、价格上限price ceiling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2、价格下限price floor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3、税收归宿tax incidence关于由谁来承担税收负担的研究;二、选择题1、为了使价格上限成为一种对市场的约束性限制,政府应该使它B A.高于均衡价格B.低于均衡价格C.正好在均衡价格上D.在任何一种价格时,因为所有价格上限都是限制性约束;2、假设公寓的均衡价格时每月500美元,而政府规定租金控制是250美元;由于租金控制,下列哪一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DA.住房短缺;B.房东可以对公寓租赁者进行歧视;C.为了租到公寓要向房东行贿D.公寓的质量将提高;E.等待租房的买者会排长队3、下面哪一种关于约束性价格上限的表述是正确的DA.由于价格上限引起的过剩在短期中大于长期中;B.由于价格上限引起的过剩在长期中大于短期中;C.由于价格上限引起的短缺在短期中大于长期中;D.由于价格上限引起的短缺在长期中大于短期中;4、对一种消费者必需的物品征收税收,很可能使税收负担AA.更多地落在买者身上;B.更多地落在卖者身上;C.买者与卖者平等地分摊;D.完全落在卖者身上;5、以下哪一种关于税收负担的表述是正确的 DA.对一种消费者感到必需的物品征税所引起的税收负担主要落在这种物品的卖者深身上;B.税收负担主要落在当价格变得不利于自己时最愿意离开市场的一方买者或卖者身上;C.税收负担落在纳税的市场一方买者或卖者身上;D.税收负担的分摊由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弹性而不由立法决定;6、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的支持价格;政府为了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C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D.对农产品生产者予以补贴7、如果政府对生产者征产品税,什么情况下消费者负担的税收较重BA.需求弹性较小,供给弹性也较小B.需求弹性较小,供给弹性较大C. 需求弹性较大,供给弹性也较大D. 需求弹性较大,供给弹性较小三、问答题书后问题与应用:2、5、7、10、112、政府确信奶酪自由市场的价格太低了;a.假设政府对奶酪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用供求图说明,这种政策对奶酪价格和奶酪销售量的影响;是存在奶酪的短缺还是过剩➢奶酪价格上升,销售量下降;存在奶酪的过剩;b.农民抱怨价格下限减少了他们的总收益;这种情况可能吗并解释之;➢有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当需求富有弹性时,销售量下降的百分比会大于价格上升的百分比,则总收益下降;c.针对农民的抱怨,政府同意以价格下限购买全部过剩奶酪;与基本的价格下限政策相比,谁从这种新政策中获益谁受损失➢农民从新政策中获益,因为他们以高价卖出了自己愿意卖出的奶酪;而纳税人由于要支付高额税收来支持政府购买,因此受损;5、一个参议员想增加税收收入并使工人的状况变好;一个工作人员建议增加由企业来支付的工薪税,并用部分额外收入来减少工人支付的工薪税;这能实现这个参议员的目的吗答:不一定能实现;因为由谁来承担税收并不取决于由谁来支付税收,而是取决于供求双方的弹性,当劳动供给的弹性小于需求时,工人承担大部分的税收,即获得部分税收的补偿,其状况仍然变坏;7、国会和总统决定,美国应该通过减少使用汽油来减少空气污染;他们对所销售的每加仑汽油征收美元的税收;a.他们应该对生产者收税呢还是对消费者收税认真地用供求图加以解释;➢对谁征税效果都是一样的;b.如果汽油需求较富有弹性,这种税收对减少汽油消费量有效,还是无效并用文字和图形作出解释;➢有效;c.这种政策使汽油消费者受害还是受益为什么➢受害;因为他们获得更少的汽油并要支付更高的价格;d.这种税收使汽油行业工人受益还是受害为什么➢汽油行业工人同样受害,因为汽油的生产者同样收到税收的影响,从上图可以看出,生产者收取的实际价格减少,同时销售量也下降,因此,汽油行业工人将会面临着降薪和失业;10、美国政府实施了两项影响香烟市场的计划;媒体宣传和贴警示语规定的目的是使公众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同时,农业部继续实行对烟农的价格支持计划,该计划使烟草价格高于均衡价格;a.这两项计划如何影响香烟的消费量在你的答案中运用香烟市场的图形;➢媒体宣传和贴警示语使需求曲线由D1左移至D2;农业部的价格支持使供给曲线从S1左移至S2;因此,消费量从Q1减少到Q2;b.这两种计划对香烟价格的综合影响是什么➢对价格的影响不确定,媒体宣传和贴警示语使香烟需求减少,价格降低;而价格支持使香烟c.也可以对香烟征收重税;这种税对香烟的消费量有什么影响➢对香烟收税使香烟的消费量进一步下降至Q3;11、补贴与税收相反;在对冰淇凌蛋卷购买者征收美元税收时,政府对每购买一个冰淇凌蛋卷收取美元;而对冰淇凌蛋卷购买者补贴美元时,政府对每购买一个冰淇凌蛋卷支付美元;a.说明每个美元补贴对冰淇凌需求曲线、消费者支付的有效价格、卖者得到的有效价格,以及销售量的影响;➢美元的补贴使需求曲线向上移动美元的单位,则此时消费者支付的有效价格为P D,卖者得到的有效价格为P S,销售量从Q1上升至Q2;b.消费者由于这种政策收益还是受损政府收益还是受损➢消费者收益,因为他们支付更少的价格还获得了更多的商品;而政府则受损,因为要为消费者的消费提供补贴;补充题:1、假定向豪华轿车征收汽油消耗税;谁的税收负担可能更大,是豪华车的买车还是卖者为什么答:卖者将承担很多的税收负担,因为豪华车属于奢侈品,而奢侈品的需求是极富有弹性的;这就是说,当买者支付的价格由于税收而上升时,富有的买者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他的购买转向其他东西,而生产者在他们得到的价格下降时不能很快地减少生产;负担落在市场上缺乏弹性的一方身上;2、假设政府需要筹集税收收入;一个政治家建议,政府对食物征收税收,因为每个人都必须吃饭,从而食物税可以筹集到大量税收收入;但是,由于穷人把其大部分收入用于食物,应该只向食物的卖者杂货店征收,而不向食物的买者征收;政治家认为,这种类型的税收将把税收负担加在连锁店身上,而不是贫穷的消费者身上;A.政府能立法规定,食物税的负担只落在食物的卖者身上吗为什么能或不能➢不对;税收负担由供给与需求的相对弹性决定;税收负担主要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这就是说,负担会落在当价格发生不利变动时,最不愿意离开市场的一方;B.你认为食物税的负担会落在食物的卖者身生,还是食物的买者身上为什么➢无论是向买者收税还是向卖者收税,负担主要落在食物购买者身上;因为食物是生活必需品,从而食物需求较为缺乏弹性;当价格由于税收上升时,人们仍然必须吃东西,而杂货店由于税收得到的价格下降时,他们可以转向销售其他商品;。
经济学原理曼昆7版
经济学原理曼昆7版是一本经济学教材,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经济学原理和理论。
本书介绍了供求关系、市场机制、成本与效益分析、市场失灵等经济学基本概念和理论。
以下是本书中一些重要的内容概述。
第一章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与稀缺资源分配的科学。
第二章探讨了机会成本和边际分析的概念。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获得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机会的成本。
第三章讲解了供求关系和市场机制。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均衡。
第四章研究了消费者行为和边际效用。
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通过边际效用来决策。
第五章介绍了生产成本和供应决策。
生产过程中的不同要素和其边际成本对供应决策产生影响。
第六章分析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问题。
市场失灵可能导致资源分配的效率低下,需要政府干预来修正。
第七章探讨了企业组织和市场结构。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影响市场表现和企业行为。
经济学原理曼昆7版通过讲解这些原理和理论,帮助读者理解经济活动和市场机制,培养经济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经济学原理》考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学是研究()的学科。
A. 如何分配稀缺资源B. 如何生产商品和服务C. 如何实现经济增长D. A和B答案:D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A. 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B. 政府不干预市场C. 企业自主经营D. 政府拥有全部生产资料答案:D3.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导致需求曲线向右移动?()A. 消费者收入增加B. 替代品价格上升C. 互补品价格上升D. 消费者偏好增加答案:C4.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导致供给曲线向左移动?()A. 生产成本上升B. 生产技术进步C. 政府对生产商征税D. 政府补贴生产商答案:B5. 市场均衡状态下,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供给量等于需求量B. 供给量大于需求量C. 需求量大于供给量D. 无法确定答案:A6. 以下哪个选项属于财政政策?()A. 调整利率B. 调整税收C. 调整汇率D. A和C答案:B7. 以下哪个选项属于货币政策?()A. 调整税收B. 调整利率C. 调整政府支出D. A和C答案:B8.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通货膨胀的原因?()A. 供给不足B. 需求过多C. 生产成本上升D. 政府干预市场答案:D9.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失业的原因?()A. 技术进步B. 经济增长放缓C. 政府干预市场D. 劳动力供给过剩答案:C10.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国际贸易的好处?()A. 资源配置优化B. 产品多样化C. 提高生产效率D. 减少国内就业机会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答案: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何时生产。
2. 简述供求法则。
答案:供求法则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商品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下降;当求大于供时,价格上升。
3. 简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
答案: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政府支出等手段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货币供应量等手段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
经济学原理复习第1章经济学导论第1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 资源的稀缺性无限的欲望和有限的资源的矛盾二、 人类社会面临的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商品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物品、为谁生产三、 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经济市场:是一种主要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 指令经济:是由政府做出有关生产和分配的所有重大决策混合经济:又称为现代市场经济,以区别于上面所说自由放任经济 第2章供给与需求第1节需求曲线一、 影响需求曲线的因素商品的价格、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偏好、预期二、 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决定因素影响需求的因素 因素变动相关物品价格 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 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曲线的移动第2节供给曲线一、影响供给的因素价格、投入品价格、技术、预期 二、供给的变动供给的决定因素影响供给的因素 因素变动价格 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投入价格 供给曲线的移动技术供给曲线的移动预期 供给曲线的移动第3节供求均衡一、 市场均衡供给与需求相等二、 供给或需求的变化对均衡的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对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影响需求增加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价格 ,数量需求减少 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价格 ,数量供给增加 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价格 ,数量供给减少 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价格 ,数量,确定哪一种需求或供给1.考虑家庭旅行车市场。
根据下面所列的每一个时间的决定因素受到影响。
还要指出,需求或供给是增 加了,还是减少了。
(])人们决定多生孩子。
1.(])人们决定多生孩子。
即人们偏好更多的孩子,需求增加。
(2)钢铁工人的罢工提高了刚才的价格。
,即投入品的价(2)钢铁工人的罢工提高了钢材价格。
工人罢工引起工资提高,供给量减小。
格提高,从 而提高钢材的价格。
供给的价格提高(3)工程师开发生产出新的自动化机器用于家庭旅行车。
,供给量提(3)工程师开发生产出新的自动化机器用于家庭旅行车。
技术提高高。
(4)客货两用车价格上升。
经济学原理单选题及判断题第一章导言一、单选题1.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
A.机会成本B.稀缺性C.规范经济学D.生产什么的问题2.经济学可定义为()。
A.研究政府如何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的科学B.消费者如何获取收入并进行消费的学说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经济性用途的科学D.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3.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怎样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问题均正确4.当经济学家说人们是理性的时,这是指()。
A.人们不会作出错误的判断B.人们总会从自己的角度作出最好的决策C.人们根据完全的信息而行事D.人们不会为自己所作出的任何决策而后悔5.研究个别居民户与厂商决策的经济学称为()。
A.宏观经济学B.微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6.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都表示()。
A. 通货膨胀B. 失业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C. 该国可能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D. 社会使用既定的生产资源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组合二、判断题[]1.如果社会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2.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
[]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
[]4.经济学的鼻祖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他写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研究》,简称《国富论》。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一、单选题1.需求曲线是反映()之间关系的曲线。
A.需求与价格B.需求量与价格C.需求量与供给量D.需求与供给2.均衡价格是由()。
A.供给一方决定的B.需求一方决定的C.供给或需求的任意一方决定的D.供给和需求双方共同决定的3.当需求的增加幅度远大于供给增加幅度的时候,()。
A.均衡价格将提高,均衡数量将减少B.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将上升C.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数量将增加D.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将下降4.若其他因素不变,当某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时,该消费者对劣质品的需求量将()。
目 录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 外部性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第12章 税制的设计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15章 垄 断第16章 垄断竞争第17章 寡 头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第19章 收入与歧视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