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历史
- 格式:ppt
- 大小:13.83 MB
- 文档页数:71
日本历史年表朝代时期说明绳文时代约前10000年~约前300年日本最原始的时代。
人们住洞穴、逐渐发展成部落,过着采集、捕鱼、狩猎生活。
绳文是指出土的当时的绳文陶器,是那个时期的标志。
弥生时代前3世纪~3世纪标志是弥生陶器的出现。
受到中国文化影响,开始种植水稻,使用各种金属器,例如铜剑、铜矛等。
当时日本总称为“倭”,分为许多小国。
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奴”国王曾遣使通汉,接受了后汉光武帝所赠与的刻有“汉委奴国王”五字的金印,这枚金印于1784年在福冈县被发现。
三国时期(3世纪),“邪马台国”的女王送使者到魏,魏的使者也来到了邪马台国。
关于邪马台国的所在地,学术界长期争论,至今未有定论。
古坟时代3世纪后期~7世纪初4世纪中期,大和政权统一了割据的小国。
随着国家的统一,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古坟扩大到全国各地,因此被称为“古坟时代”。
这个时期,大量中国的知识、技术传入日本。
5世纪,来自朝鲜半岛的外来人带来了铁器生产、制陶等技术,并开始使用中国汉字。
6世纪,日本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传入日本。
圣德太子仿效中国,致力于政治革新,着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
飞鸟时代6世纪末~710 以奈良南部的飞鸟地区为中心的时代,与古坟时代有重叠的部分。
645年,孝德天皇政权颁布《改新诏书》,被称为“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之后,日本建立起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从这个时期开始,日本派遣了很多学生和僧人到中国学习政治、法律、文化及佛学知识。
702年,日本向中国唐朝政府告知国号为“日本”、君主为“天皇”。
奈良时代710~794 710年,日本定都平城京(现奈良)。
平城京是日本仿造中国唐朝都城长安建造的。
这一时期,日本继续派出遣唐使,其中留学生阿倍仲麻吕(中文名晁衡)成绩优异,留在唐朝任职,并与李白等文人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同一时代,中国的著名高僧鉴真和尚六渡日本失败,第七次终于成功。
鉴真把丰富的中国文化传到了日本,受到日本人民的欢迎和尊敬。
日本历史、日本史是指日本或日本列岛的历史。
通常是指在日本旧石器时代到目前的历史。
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国并即位,即位日相当于现在的西历2月11日,因此就把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
即日本的国庆节。
早期历史旧石器时代日本人类在旧石器时代末期才得到较大发展,在旧石器时代大部分时间,即距今十万年前发展缓慢。
考古研究发现,在几十万年前来自中国北方的原始人类开始进入朝鲜半岛上居住,极少量人在距今约十万年前才又开始迁徙到日本。
日本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诞生于约十万年前,考古学和人类学观点认为日本民族主要由东北亚游牧民族,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族、满洲-通古斯语族、突厥语族等语族的人、古代中原人、长江下游的吴越人、少数马来人以及少数来自中南半岛的印支人逐渐迁移到日本混合衍变而来。
从战国后期来,大量燕国人、齐国人、楚国人和越国人等为躲避战乱逃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后至清朝时,在中国北方出现战乱和灾害时,又陆续有中国人移民朝鲜半岛,后来又从此处向东或向南到了日本或到日本列岛。
日本原来是没有文字的,所以一直使用中国的汉字。
日本人古代使用和语,借用了大量汉语词汇,日语中的古代汉语借词超过30%。
日本文化受到了中国的深刻影响。
绳文时代距今约1万2千年前左右,因末次冰期结束而开始急剧温暖化,使得人们的文化与生活产生极大变化,除了琉球群岛以外,全岛进入下个时代,绳文时代。
其分为草创期、早期、前期、中期、后期、晩期这6期。
这个时候的人们制作绳文式陶器,以狩猎、捕捞及采集为生,使用弓箭狩猎、贝冢渔捞、采集植物等经营生活,使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骨角器等等。
构成了贫富与阶级有别的社会。
早期以后迈向定居化,大部分住在半地穴式房屋(竖穴式住居)。
也进行栽培,后期到晩期间种植稻。
弥生时代公元前3世纪前后至公元3世纪前后的期间被称为弥生时代。
这个时代的命名是由在这个时期被视为有代表性特征的弥生式陶器而来,以种植稻米为中心的农耕社会,从北部九州向日本列岛各地快速蔓延开。
日本历史中考知识点总结一、日本古代史1. 早期时期日本早期时期大致可以分为古石器时代、石器时代、弥生时代和古墳时代。
在这一时期,日本的社会生活主要是以渔猎为主,人们开始与中国玉米小麦来往。
弥生时代,日本开始了农业的发展,人们制造土器,并且形成了村落制度。
古墳时代则是贵族统治时期,日本开始有政治中心和农业社会的形成。
2. 武士时代武士时代是指自794年日本奈良时代结束开始到自16世纪中叶以后日本的军事政治决策权的时期。
日本的平安时代主要以皇承光帝、后桓武天皇等为代表。
在此时期对灌输的中国的太极(qian2)道家思想产生影响,社会最高制度就是封建制度,它被认为是封建制度诞生的标志。
3. 武士时代的兴起平安中期,特别是鞍马之战后,延续了150年间的战乱,到清和2年(963年)勅令往武士田中法博(全)之后方定好。
然而,战乱并未永远停止,权力相争仍未平静,所以世家武士便出现,他们以武术作为谋生的手段,并应征求教争夺判决争斗的义务。
经济多元区的发展似乎是使渐渐衰落的平安时代,到了鎌倉时代可说是今后从文学、历史学、课文、历史通史等方面来看是这个时代(如平冢山)成为绚烂的封建社会。
二、日本中世纪史1. 鎌倉幕府1185年由源义经打败平家后在鎌倉建立了日本的第一个世袭继承幕府--鎌倉幕府,首任(公),即源清经,被尊为鎌倉幕府的第一代将军。
这时期为日本的中世纪时期。
2. 鹿苏幕府1333年在建康面夏间,建国整街之下。
建国维画亮家的白雪晴这里让负赌姬权于相对说,选为天皇的第一任尼尔扎格斯则被封为帝王。
时时刻刻中国武士喜和北平慎爱屋及野望较为难于定(1335年引种地高国的非值在百万人民策还)家族的青空期开始了3年志愿而行的时代内柳发。
造成战国时代。
3. 分裂的战国时代在室町时代的末年,日本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动荡和变革。
战国时代,日本天皇隐退,权力逐渐被军事职能,私人和军队掌控。
大名领主和他们的家臣展开了一系列的战争,这一时期也被称为“乱世”或“乱世”时代。
有关日本的历史介绍日本历史、日本史是指日本或日本列岛的历史。
通常是指在日本旧石器时代到目前的历史。
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国并即位,即位日相当于现在的西历2月11日,因此就把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
即日本的国庆节。
从公元100年开始,史书才有了以国家形式出现日本的记载。
《汉书-地理志》对"倭"这个国家的描述:乐浪海中国东部海域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旧石器时代绳文时代约1万2千年前左右开始被称为绳文时代。
分为草创期、早期、前期、中期、后期、晩期这6期。
这个时候的人们制作绳文式陶器、早期以后迈向定居化,大部分住在半地穴式房屋竖穴式住居。
使用弓箭狩猎、贝冢渔捞、采集植物等经营生活,使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骨角器等等。
也进行栽培,后期到晩期间种植稻。
琉球处在过渡时期,他们一方面吸收著中华文化,一方面结合自己本来的民族特色,发明了"琉服",後来"琉服"和"韩服"、"汉服"、“”又同时影响日本,日本才创造出"和服"。
弥生时代公元前3世纪左右至3世纪前后的期间被称为弥生时代。
时代划分的名称,是由这个时期被视为代表特征性的弥生式陶器而来。
以种植稻米为中心成立的农耕社会,由北部九州至日本列岛各地快速蔓延开。
琉球因为获得了高产量的种稻技术,因此人口大增,并且向外扩张,侵略并统一了琉球群岛周边的小国。
弥生式陶器根据陶器的形式,可分为前、中、后三期。
前期从九州扩展到近畿一带东日本尚处于绳纹时代末期,中期波及到东北地方。
扁平片刃石斧等磨制石器、青铜器和前期北九州的支石墓等类似于大陆文化。
弥生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先进的农耕技术,通常认为它受到了来自朝鲜的移民的影响。
中期以后灌溉技术进步,农业生产渐趋稳定。
后期,铁制农具普及,石器基本消失。
日本历史大事年表1️⃣ 古代日本的萌芽与统一日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左右的绳文时代末期,但真正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则始于公元3世纪左右的古坟时代。
这一时期,日本列岛上出现了许多小国,彼此间战争频繁。
到了公元4至5世纪,大和国逐渐崛起,通过一系列战争实现了对周边地区的统一,标志着日本古代国家的形成。
大和政权通过向中国学习,引入了先进的文化和制度,如佛教的传播和律令制的建立,为日本后续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 中世纪的分裂与战国时代进入中世纪后,日本经历了长时间的分裂与战乱。
平安时代(7941185年)虽然文化繁荣,但武士阶层的崛起和中央政权的衰弱导致了地方势力的割据。
镰仓时代(11851333年)和室町时代(13361573年)期间,幕府制度的确立使得武士阶级掌握了实际权力,但这也加剧了社会的动荡。
特别是室町末期,各地大名(封建领主)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最终爆发了长达百年的战国时代(14671600年)。
这一时期,日本各地大名为了争夺领地和权力,进行了无数次的战争,直到德川家康的出现,才结束了这一混乱局面。
3️⃣ 江户时代的稳定与明治维新江户时代(16031867年)是日本历史上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限制了与外国的交流,但同时也促进了国内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
然而,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日本国门,江户时代的封闭体制开始动摇。
1853年的黑船事件标志着日本被迫开放,随后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让日本陷入了民族危机。
面对这一困境,明治天皇领导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明治维新(18681889年)。
明治维新不仅推翻了德川幕府,还引入了西方的政治制度、教育体系和军事技术,开启了日本近代化的进程。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迅速崛起,通过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等对外扩张,逐渐成为亚洲强国。
然而,随着军国主义的膨胀,日本在20世纪上半叶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最终导致了二战的失败和战后的重建。
日本古代历史日本历史、日本史是指日本或日本列岛的历史。
大家平时会关注日本古代历史吗?关于日本古代历史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日本古代历史,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日本古代历史简介日本历史、日本史是指日本或日本列岛的历史。
通常是指在日本旧石器时代到目前的历史。
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国并即位,即位日相当于现在的西历2月11日,因此就把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
即日本的国庆节。
从公元100年开始,史书才有了以国家形式的记载。
《汉书地理志》有对"倭"这个国家的描述:乐浪海(中国东部海域)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日本古代历史日本各时代日本本身没有朝代的概念,因为无论是哪个将军当政,都是和天皇并存的。
将军虽然并不理会天皇的意思,但是都承认自己是由天皇册封的。
所以日本历史上只有时代。
但是每个时代都可以认为是换了一个统治集团。
到明治以前的天皇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政权,也称不上是什么朝代。
具体时代如下:公元250年-592年大和时代公元592年-710年飞鸟时代公元711年-794年奈良时代公元794年-1192年平安时代公元1192年-1333年镰仓幕府时代公元1333年-1392年南北朝时期公元1393年-1573年室町幕府时代公元1573年-1603年织丰时期公元1603年-1867年江户幕府时代公元1868年-1911年明治时代公元1912年-1925年大正时代公元1926年-1988年昭和时代公元1989年-至今平成时代日本历史是指日本或日本列岛内的历史。
(更多详情请看链接条目或相关条目)日本历史:(一)日本教育史:1、旧石器时代公元前35000年–12000年;2、飞鸟时代538年–710年;3、建武新政1333年–1336年;4、安土桃山时代1568年–1603年;5、昭和时代1926年–1989年;(二)日本经济史:1、绳文时代公元前12000年–300年;2、奈良时代710年–794年;3、室町时代1336年–1573年;4、江户时代1603年–1868年;5、平成时代1989年–今(三)日本军事史:1、弥生时代公元前300年– 公元250年;2、平安时代794年–1185年;3、南北朝时代1336年–1392年;4、明治时代1868年–1912年;(四)日本海军史:1、古坟时代250年–538年;2、镰仓时代1185年–1333年;3、战国时代1573年–1615年;4、大正时代1912年–1926年;日本古代历史研究考古学家认为,早在十万年前,日本还与亚洲大陆相连时群岛上已有居住,历史上称为旧石器时代。
日本历史1,历史时代:上古史:旧石器时代晚期(3万年前)→绳纹时代(1万2千年前—公元前3世纪)→弥生时代(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左右)→古坟时代(公元300年—公元7世纪初)古代史:飞鸟时代(公元600年—公元710年)→奈良时代(公元710年—公元794年)→平安时代(公元794年—公元1185年)幕府年代(中世)镰仓幕府(公元1192年—公元1333年)→南北朝时代(公元1334年—公元1392年)→室町幕府(公元1392年—公元1573年)→安土桃山时代(公元1573年—公元1603年)→江户时代(公元1603年—公元1867年)近代:明治时代(1868年—1912年)→大正时代(1912年—1926年)→昭和时代(1926年—1989年)→至今平成时代2,相对应的此时的东北亚日本战国龙造寺隆信りゅうぞうじたかのぶ岛津义久しまづよしひき岛津义弘しまづよしひろ锅岛直茂なべしまなおしげ日本武尊ヤマトタケルノミコト大纳言だいなごん高台院こうだいいん福岛正则ふくしままさのりゆ浅野幸长あさのよしなが德川家康とくがわいえやす井伊直政いいなおまさ加藤清正かつときよまき细川藤孝ほそかわふじたか细川忠兴ほそかわただおき直江兼续なおえかねつく松平忠辉まつだいらただいえ小西行长こにしゆきなが小早川秀秋こぼやかわひであき伊达政宗だてまさむね淀君よどぎみ真田幸村さなだゆきむら雾隐才藏きりがくれさいぞう三好清海入道みよしせいかいにゅうどう穴山小助あなやまこすけ根津甚八ねづじんばち岛津忠しまづただつね大御所おおごしょ第七战冲田畷之战(おきたなわてのたたかい)九州霸权的决定性一战时间:1584年对战双方:岛津氏VS龙造寺氏応仁(おうにん)の乱足利義政(あしかがよしまさ)畠山氏(はたけやまし)畠山義ひろ?日野富子(ひのとみこ)山名宗全(やまなそうぜん)細川勝元(ほそかわかつもと)下克上(げこくじょう)大内政弘(おおちまさひろ)武田信玄(たけだしんげん)織田信長(おだのぶなが)浜松所(はままつじょ)卑弥呼(ひみこ)居留地(きょりゅうち)海流(かいりゅう)邪馬台国(やまたいこく)近畿(きんき)山陰(さんいん)紅花(べにばな)玄界灘(げんかいなだ)伽耶(かや)高句麗(こうくり)百済(くだら)新羅(しらぎ)飛鳥寺(あすかてら)。
日本历史与文化日本历史与文化日本是一个位于亚洲的岛国,由多个岛屿组成,因其历史悠久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而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日本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文化的特点。
日本历史日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000年左右,当时岛上已有原始的居民。
然而,真正的文明和历史始于公元710年左右,当时日本政权的中心迁往了今天的奈良市,这个时期被称为奈良时代(710-794)。
在这个时期,日本政府开始采用中国的政治和文化模式,并且开始广泛地引进佛教。
在这个时期,日本也开始制定了自己的法律和制度,并且发展了独特的文化特点。
794年,日本政府迁往了今天的京都市,这标志着平安时代(794-1185)的开始。
在这个时期,日本经历了政治和文化上的重大变革。
政府开始更加注重本土的文化和艺术,这种文化主义持续到了现在。
在这个时期,日本的文化达到了新的高峰,同时也受到了来自中国和朝鲜的文化影响。
在平安时代后期,日本出现了一个叫做“武士”的阶层,他们开始掌握了政治和军事的力量。
在1192年,源赖朝成为了第一个幕府的将军,这个时期被称为鎌倉时代(1192-1333)。
在这个时期,日本开始采用西方的铁制武器和装备,武士阶层逐渐成为日本政治和社会的主导力量。
在1333年,幕府被推翻,日本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皇族政权,这个时期被称为南北朝时期(1336-1392)。
在这个时期,日本经历了严重的政治动荡和经济危机。
1392年,南北朝时期结束,一个颜色为白色的家族(即新来的将军,一般称为白色将军),将政权交给了一位颜色为黑色的家族(即原来的将军,一般称为黑色将军),这标志着室町时代(1392-1573)的开始。
在这个时期,日本的文艺复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战争和政治动荡。
在1573年,将军家康成为了日本的实际统治者,他开创了江户幕府时期(1603-1868)。
在江户幕府时期,日本经历了长期的和平和稳定,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政治和社会的改革。
1.日本有多少年的历史?
答:大概有1700年的历史。
考古研究发现,在数十万年前来自中国东北的原始人类进入朝鲜半岛上居住,一些又迁徙到日本。
日本列岛上在4世纪后才出现国家,之前只有部落,日本列岛原来并不叫日本。
在古代日本神话中,日本人称其为“八大洲”、“八大岛国”等。
据《汉书》、《后汉书》记载,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或“倭国”。
公元五世纪,日本统一后,国名定为“大和”。
因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阳神,所以将太阳视为该国的图腾。
相传在七世纪初,日本的圣德太子在致隋炀帝的国书中写道:“日出处天子致日落处天子”,这就是日本国名的雏形。
“日本”一称至至公元7世纪末才在中国出现。
日本歷史(1)日本國的起源約西元1世紀,日本各地共有100多個小國(其中有的與東漢建立了外交關係),後來,這些小國逐漸得到了統一。
到了西元4世紀,在關西地方建立了比較大的國家,據說最終將它們統一起來的是當今天皇家族的祖先。
當時,日本國的範圍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國。
於是,經過了漫長的歲月,國家才得以統一。
所以很難對日本國誕生的確切年代作出準確的判定。
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記載,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西元前660年建國並即位,即位日相當於現在的西曆2月11日,因此就把這一天定爲“建國紀念日”。
(2)古代繩文時代從洪積世起,日本列島上就有人類的祖先生活,日本人種及日語原型的形成則被認爲是1萬年前至西元前3世紀前後的繩文時代。
當時,人們數人或10人一戶居住在豎坑式草屋,以狩獵、捕撈、採集爲生,構成了沒有貧富與階級差別的社會。
彌生時代西元前3世紀,水稻種植和金屬器具使用技術由朝鮮傳入九州北部。
稻作技術給日本社會帶來了劃時代的變化,它擴大了生産,産生了貧富等級之差,使農村共同體趨向政治集團化。
農耕帶來的信仰、禮儀、風俗習慣也逐漸傳播開來,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
古墳時代西元4世紀中期,大和政權統一了割據的小國。
隨著國家的統一,以前方後圓墳爲代表的古墳擴大到各個地方。
這個時期是中國許多知識、技術傳入日本的時期。
4世紀,大和政權吸收了大陸的高度物質文明;到了5世紀,來自朝鮮半島的外來人(歸化人)帶來了鐵器生産、制陶、紡織、金屬工藝、土木等技術,同時已開始使用中國的漢字。
6世紀,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傳入日本。
7世紀,聖德太子致力於政治革新,並以“大化改新”爲契機,著手建立一個以天皇爲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家。
這個做法仿效了隋、唐,而且此時更加積極地攝取大陸文化,至9世紀末期先後共派出10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
奈良時代西元710年,日本定都平城京(現在的奈良市以及近郊),迎來了律令國家的興盛時期。
但是,此時農民貧困、遊民增加,由於莊園擴大而導致公地公民制的實質上的崩潰等,矛盾開始暴露出來。
日本主要历史时代:(1)公元前10000年-公元前300年,史称绳纹时代,以日本早期居民制造的带有绳纹装饰的陶器为标志。
(2) 公元前300年-公元前250年,史称弥生时代。
此时的日本先人已开始种植水稻和使用青铜器与铁器,以东京弥生町出土的文物为标志。
(3)公元250年-500年,史称古坟时代。
开始大量吸收中国文明成果,并推行系列改革。
在公元4世纪时,本州中部的大和国结束了弥生时代日本小国林立的状况,初步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这个时代的统治者崇尚厚葬,喜欢为自己营造巨大的陵墓,因而成为此时代的标志。
(4)公元500年-710年,史称推古时代。
此时佛教与儒教从中国传入日本,中国文明对日本文化的影响进一步深化,深入到日本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公元使用“天皇”称号。
公元592年,推古女皇即位,她在致隋的国书中说“东天皇敬白西皇帝”,这是首次使用“天皇”称号。
645年,日本仿照中国制度,实行大化改革,革新政治,抑制豪强,并且在7世纪初到9世纪末,4次派出遣隋使、19次派出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和典章制度,制定年号,加速了日本的历史进程。
此时因建都于飞鸟地区,故亦称为飞鸟时代。
(圣德太子(574-622),古代政治家,名厩户,用明天皇之子。
用明天皇死后,苏我马子和物部守屋两人围绕皇位发生对立,苏我马子消灭了物部守屋及其一族,后来又杀了他拥立的崇峻天皇,立其外甥女敏达大王的王后炊屋姬为天皇(即推古天皇)。
593年,推古天皇立厩户皇子为太子,并授其摄行政大权。
厩户开始摄政,时间达30年之久。
在摄政期间,他进一步扩大了进行在东国等地的屯田,而且大力提倡佛教和儒教。
他仿照中国方式,编修了《天皇记》及《国记》等史书;定官位12品,改变按世袭氏族的尊卑顺序;制定了《十七条宪法》,初步确定了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的原则。
这一期间还派小野妹子为遣隋使,派学生和僧人到中国留学,并从中国聘请许多艺术家和手工艺者,为两国文化交流开辟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