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艺术赏析第0份
- 格式:docx
- 大小:9.16 KB
- 文档页数:10
各大博物馆藏陶瓷极品赏析(一)唐代三彩双龙耳瓶这件“三彩双龙耳瓶”出自于唐(618-907年),是来自故宫博物院的藏品。
“三彩双龙耳瓶”以两个对称的双龙衔住瓶口为柄,造型优美高雅,制作相当精致。
这种器型是在晋朝鸡头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吸收了西域胡瓶的特点,始见于北朝,盛于隋、唐。
这件“三彩双龙耳瓶”器型端正,保存完整,属唐代三彩瓷器的精美之作。
唐三彩多见于陪葬明器,极少有使用品。
由于它是一种低温釉陶器,经过约800摄氏度的温度烧制,属于低温烧制,其成本和烧造难度远远低于瓷器。
另一方面唐代盛行厚葬。
因此三彩陶器也是适应这种厚葬风气而兴起的。
唐朝作为一个开放度极高的帝国,其物品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唐三彩左右一种特殊的艺术品,成为唐朝重要对外输出品。
越窑秘色瓷八棱瓶唐咸通十五年(公元874)。
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现收藏于法门寺博物馆。
唐代越窑青釉八棱瓶唐代邢窑白瓷莲瓣座灯台唐代长沙窑狮座诗文瓷枕宋代官窑圆洗宋代官窑圆洗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高6.4cm,口径22.5cm,足径19cm。
洗敞口,器身近直,洗里坦平,圈足矮宽,底部边沿露胎无釉。
造型端庄典雅。
通体施青釉,釉呈粉青色,纯净莹澈。
釉面上,金丝般的开片纵横交织,片纹间又闪现出条条冰裂纹,优美和谐。
这件宋代官窑圆洗是宋时宫廷御用器,在造型、工艺及装饰技巧方面都十分考究,尤以釉色及片纹突出。
在釉层较薄的器口或未被釉层遮盖的器底部分,形成“紫口铁足”,使器物愈显古朴庄重。
清代乾隆皇帝尤为喜爱,曾为此洗拟诗一首,由皇家玉作匠师以楷书镌刻于洗之外底。
诗曰:“修内遗来六百年,喜他脆器尚完全。
况非髻垦不入市,却足清真可设筵。
讵必古时无碗制,由来君道重盂圆。
细纹如拟冰之裂,在玉壶中可并肩。
”下署“乾隆御题”。
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
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大观年间,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
主要器型有瓶、尊、洗、盘、碗,也有仿周、汉时期青铜器的鼎、炉、觚、彝等式样,器物造型往往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
D1艺术赏析300个字
几天前,我和几个同学参观了开封博物馆,欣赏了许多美丽的艺术品,欣赏了中国古代和现代艺术品的魅力。
我在这么多历史悠久的古代艺术作品中,有一件我非常喜欢。
那是一个釉色鲜艳、红蓝交织、宋代钧瓷碗。
它非常漂亮。
朦胧的蓝色图案就像一望无际的大海,红色就像一片片红霞映照在大海中。
这是博物馆的宝藏。
俗话说:家里有黄金,不如宋代钧瓷,钧瓷带红是价值连城。
这个碗是宋代非常珍贵的钧瓷碗。
据说钧瓷的制造工艺非常复杂。
十窑中有九窑经常失败。
钧瓷坯刚放入窑中时没有颜色。
后来,由于窑内温度的升高,窑内产生了化学反应,使钧瓷碗变成了不同的颜色,这种红色钧瓷碗是钧瓷中最好的!这次艺术欣赏活动增加了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了解了更多的历史文化,受益匪浅。
中国陶瓷——泥与火的结晶陶器是用泥巴(粘土)成型晾干后,用火烧出来的,是泥与火的结晶。
他们在漫长的原始生活中,发现晒干的泥巴被火烧之干,变得更加结实、坚硬,而且可以防水,于是陶器就随之而产生了。
陶器的发明,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的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陶器始终是文明初级阶段的低级产品,它本身存在的缺陷注定了它逐渐被历史淘汰的命运。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们点土成金,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亨有盛誉的中华古瓷,已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里的明珠,也将越来越广泛地成为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的研究对象,并受到广大收藏家和陶瓷爱好者的珍重。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是陶瓷文化的发源地,素有“瓷器之国”之称。
china在英文中是陶瓷之意,而CHINA则是中国。
西方人了解中国,正是从了解陶瓷、茶叶和丝绸开始的。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实线中,在不断改进原料选择与处理,以及提高烧成温度和器表施釉的基础上,创制出了我国目前已经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原始瓷器。
原始瓷器的出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重大创造,是陶瓷手工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它为我国瓷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原始瓷器的烧制工艺,在商代后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而且出产的地区也较前更为扩大了。
在这一阶段,对我国制陶手工业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已开始把陶器的应用扩大到建筑方面,如板瓦、筒瓦、瓦当、瓦钉等等,砖瓦从此成为建筑中的重要材料,烧制砖瓦成了陶业中的重点业务。
秦汉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各地发现的秦汉时期的陶俑,如西安的兵马俑,以完美的艺术形式,生动逼真的神态,深刻地揭示了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体现了我国雕塑艺术现实主义传统久远和雕塑艺术的高度发展。
低温铅陶釉的发明,是汉代陶瓷工艺的又一重大成就,它的应用和推广,为后来各种不同色调低温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宋代瓷器的艺术特点与艺术成就
1. 清新雅致的釉色:宋代瓷器的釉色以青、白、黑为主,釉面光洁、润泽,釉色清新雅致,给人以自然、含蓄、高雅的感觉。
2. 精湛的制瓷工艺:宋代瓷器的制作工艺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器物造型规整,胎质细腻,釉面光洁,纹饰精美。
在烧制过程中,采用了覆烧、支烧、匣钵装烧等先进技术,提高了瓷器的质量和产量。
3. 丰富多样的器型:宋代瓷器的器型丰富多样,包括碗、盘、瓶、罐、壶、炉、枕等,既有实用器,也有陈设器,满足了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需求。
4. 独特的纹饰:宋代瓷器的纹饰以植物、动物、人物、山水等为主,构图严谨,线条流畅,富有生活气息和自然情趣。
5. 对后世瓷器的影响:宋代瓷器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瓷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釉色、器型、纹饰等方面的创新和发展,为明清瓷器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宋代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代瓷器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瓷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卵白瓷是元代景德镇在青白瓷生产的基础上,烧造的一种卵白釉的新品种,这种瓷器又被称为()。
A . 枢府瓷B . 青花瓷C . 仿青花D . 郎窑红参考答案:AA . 西汉B . 东汉C . 明朝D . 北宋参考答案:BA . 瀑布纹B . 镂空墙C . 仿青花D . 雨淋墙参考答案:DA . 以植物题材为主B . 以动物题材为主C . 以建筑题材为主D . 以人物题材为主参考答案:AA . 蟹纹B . 卵脂C . 汝窑D . 棕眼参考答案:CA . 日照B . 火烧C . 火照D . 试火参考答案:CA . “康熙年制”四字双行蓝料印章款B . “雍正年制”四字双行蓝料印章款C . “雍正年制”四字双行红料印章款D . “康熙年制”四字双行红料印章款参考答案:BA . 蚯蚓走泥纹B . 青蛇走泥纹C . 卧蚕伏露D . 青花纹参考答案:AA . 青花底B . 小盘C . 中盘D . 大盘参考答案:DA . 景德镇B . 宜兴C . 沙县D . 幕府参考答案:BA . 枢府瓷B . 青花瓷C . 仿青花D . 郎窑红参考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题,完成 5 题1、汉代瓷窑生产青瓷与黑瓷,而却以( )瓷器为主,质量又以( )窑生产的为最好。
A . 红瓷B . 青瓷C . 越窑D . 汉窑参考答案:BCA . 青花B . 粉彩C . 玲珑D . 颜色釉参考答案:ABCDA . 釉上彩B . 釉中彩C . 釉下彩D . 釉顶彩参考答案:ACA . 原始瓷B . 青瓷C . 黑瓷D . 白瓷参考答案:BCDA . 石灰石B . 石灰釉C . 石灰碱釉D . 碱石灰参考答案:BC三、判断题共 3 题,完成 3 题1、陶瓷装饰从工艺手段上可分为釉上彩、釉下彩和青花釉里红()。
对错参考答案:正确对错参考答案:正确对错参考答案:正确四、简答题共 7 题,完成 7 题1、永宣三宝指的是什么?"甜白釉,霁兰釉,祭红釉永乐和宣德年间的青花瓷器具有相似的特征,被后人称为永宣不分家,主要是因为:绘制青花的钴兰色料都是用波斯进口的苏麻离青,呈色相似."参考答案:"甜白釉,霁兰釉,祭红釉永乐和宣德年间的青花瓷器具有相似的特征,被后人称为永宣不分家,主要是因为:绘制青花的钴兰色料都是用波斯进口的苏麻离青,呈色相似."参考答案:首先,瓷器的质地相对比玻璃器坚硬,玻璃杯一凉一热容易“炸”,瓷碗无论厚薄都绝不会,即使两者都磕破了边角,玻璃拉嘴,可瓷器还能凑合用;第二,玻璃导热快,瓷器导热慢,你要是喝热水吃热饭,更喜欢或者说能够端哪个啊?除非你不怕烫手;第三,当年瓷器的成本比玻璃器可低多了,质量还好,还可以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瓷器南青北白赏析瓷器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瑰宝,历经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多种不同风格和特色的瓷器。
其中,南青北白是中国瓷器的两大传统流派,分别代表了南方和北方的瓷器制作工艺和风格。
南青瓷器以其精美的青花装饰和细腻的制作工艺而闻名,而北白瓷器则以其朴素的白色釉面和简约的造型而著称。
本文将对南青瓷器和北白瓷器进行赏析,探索它们的历史渊源、工艺特点和艺术价值。
南青瓷器,顾名思义,是指产于中国南方地区的青花瓷器。
南青瓷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但真正兴盛起来是在宋代。
宋代南青瓷器以景德镇窑为代表,其青花装饰精美细致,图案多样,富有生动的艺术表现力。
南青瓷器的青花釉下彩绘工艺,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瓷器制作工艺完美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南青瓷器的特点是器形优美,胎体洁白,釉面温润,青花色泽深邃,线条流畅,构图疏密得当,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南青瓷器的代表作品有《青花瓷盘》、《青花瓷壶》、《青花瓷碗》等。
其中,以《青花瓷盘》最为著名,其盘心绘有莲花图案,盘边绘有云纹,整体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自然,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南青瓷器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制胎、刻花、上釉、烧制等,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匠人们精心制作,因此南青瓷器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成品极具收藏和欣赏价值。
相比之下,北白瓷器则是指产于中国北方地区的白色瓷器。
北白瓷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但真正兴盛起来是在元代。
元代北白瓷器以定窑为代表,其釉面洁白如玉,线条简约流畅,造型大方朴实,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北白瓷器的特点是釉面洁白如雪,胎体坚实,线条简洁流畅,造型朴实大方,具有北方人的朴实豪放的性格特点。
北白瓷器的代表作品有《白釉瓷壶》、《白釉瓷碗》、《白釉瓷盘》等。
其中,以《白釉瓷壶》最为著名,其壶身线条流畅,造型朴实大方,釉面洁白如玉,给人以纯洁高雅的美感。
北白瓷器的制作工艺同样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制胎、上釉、烧制等,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匠人们精心制作,因此北白瓷器的制作工艺同样非常精湛,成品极具收藏和欣赏价值。
《瓷器艺术赏析(麦课)》在线作业
粉彩的哪一种方法是根据画面表现需要,用不同的粉彩颜料渲染出画面纹饰明暗层次?
A:打底法
B:平填法
C:洗染法
D:接色法
参考选项:C
不属于元代社会的三种文化的是?
A:缘古文化
B:基督文化
C:伊斯兰文化
D:古传统文化
参考选项:B
洪武瓷器的特点?
A:既具有元末期瓷器遗风,又有明初特征
B:既具有元代瓷器遗风,又有明初特征
C:既具有元代中晚期瓷器遗风,又有明初特征
D:既具有元代早期瓷器遗风,又有明初特征
参考选项:B
以下哪种代表了中国青花瓷制作的最高水平?
A:洪武青花瓷
B:宣德青花瓷
C:永宣青花瓷
D:永乐青花瓷
参考选项:C
越窑:主要产地为上虞,余姚,还有?
A:洛阳
B:凤阳
C:盐城
D:绍兴
参考选项:D
瓷器焙少时测验生熟的窑具,在掌握火候,保证烧成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试火具即?
A:日照
B:火烧
C:火照
1。
宋代定窑瓷器赏析一、揭开定窑神秘的面纱定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生产的白釉刻花、印花瓷器享誉中外,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从金代后期起,定窑开始一步步走向衰亡,元代以后彻底停产。
昔日烟囱林立、炉火冲天的繁荣景象不复存在,庞大的窑厂被复辟为耕地。
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个曾经显赫一时的著名窑厂逐渐被人们淡忘。
尽管临时文献中不乏对定窑的记载,但关于窑址地理位置的记录大多笼统简略,诸如“古定器俱出北直隶定州”、“古定器宋时所烧,出定州,今直隶真定府也”等。
最早发现涧磁村定窑遗址的是我国近代著名陶瓷学者叶麟趾先生。
叶麟趾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陶瓷学者和教育家,他于1934年发表了《古今中外陶瓷汇编》一书,在这本书中,叶麟趾先生以亲自考察所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向世人公布了定窑遗址的准确位置在曲阳县涧磁村。
定窑遗址位于曲阳县城以北约25千米的灵山盆地,这里蕴藏这丰富的煤炭资源,是曲阳县的主要产煤区。
著名的涧磁村定窑遗址和东、西燕川定窑遗址分别坐落在盆地的东北角和西南角。
二、定窑的时代风格及艺术特色1.北宋早期至中期——装饰艺术的转变期在模仿中不断创新是定窑的一大特点。
唐代金银器中的熏炉和越窑青瓷熏炉均由盖、炉和底座三部分组成,而定窑熏炉为了加强器足的抗热变形能力,将五只器足直接固定在环形托座上,使炉体结构更加符合瓷器材料的特性。
北宋早期定窑瓷器上有限的几种纹饰如双蝶纹、莲瓣纹以及云凤纹等,都是唐宋金银器中常见的图案,同时也是越窑瓷器上常用的纹饰。
与之相比,定窑瓷器的纹饰似乎与越窑更为接近。
静志寺塔基出土的两件白釉刻花莲瓣纹碗,碗的外壁刻有宽大肥厚的莲瓣纹,尽管碗类的胎体要比瓶罐薄,但所刻的莲瓣纹仍然保持着浅浮雕效果,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模仿金银器的造型与纹饰是唐宋各大窑厂共同的特点,但各个窑厂之间相互学习、模仿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而北宋早期则在很大程度上是模仿越窑瓷器中受金银器影响的器皿。
这种兼容并蓄,善于从相同艺术门类和不同艺术门类中学习、模仿的优良传统,正是中国陶瓷长期以来能够不断推陈出新、繁荣发展的重要原因。
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瓷色风华釉里雅韵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瓷色风华,釉里雅韵中国陶瓷艺术是世界上最为独特和精湛的艺术形式之一。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陶瓷艺术不断演进和创新,同时也保持了对传统与文化的深刻敬意。
其中,瓷色与釉色是其最吸引人的特点之一,其风华与雅韵犹如一首优美的乐章,让世人为之陶醉。
一、瓷色风华:唯美千姿中国陶瓷艺术中的瓷色是由器物釉料的成分与烧制工艺共同决定的。
经过千百年的积累与创新,中国陶瓷艺术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瓷色风貌。
在宋代,北方窑烧制出的汝窑青瓷,以其淡雅的绿色闻名。
白瓷、青瓷、黑瓷等,宋代的陶瓷瓷色丰富多样,每一种颜色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
南宋时期,宜兴出产的宜兴紫砂陶,其褐色则成为紫砂壶的独特特色。
明代的景德镇瓷器以蓝色为主,青花瓷成为了明代陶瓷艺术的代表。
清代时,瓷器的颜色更加丰富多样。
豆青色、乳黄色、粉红色等不同瓷色的陶瓷在这一时期相继出现。
二、釉里雅韵:内敛与含蓄除了瓷色之外,釉色也是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釉色是指瓷器表面的釉料所呈现出的色彩。
它给陶瓷增添了一种沉稳和神秘的风格,形成了独特的雅韵。
最著名的釉色技法之一是汝窑釉色。
汝窑釉色是中国北方窑口的烧制工艺之一,以其奇特的变化和丰富的层次感而闻名。
釉上彩技法是宋代瓷器釉里画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在釉上绘制图案,使瓷器更加美观而凸显艺术价值。
明代德化窑的青花瓷则以其独特的色彩和纹饰,展示了中国陶瓷艺术的独特风采。
其釉色多以蓝色为主,富有浓厚的装饰美感。
三、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瓷色风华与釉里雅韵源远流长,得到了世世代代陶艺家的传承与发扬。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陶瓷艺术也需要与时俱进,进行创新和转型。
随着科技与工艺的进步,现代陶瓷艺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釉色与瓷色。
当代艺术家探索了各种新的烧制技法和材质,使陶瓷艺术更加多样化。
如今,艺术家们运用现代洗砂陶、彩瓷和珐琅等新技术,创造出了更加丰富多样的陶瓷作品。
90刘 静1985年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景德镇陶瓷学院08级硕士研究生,国家三级陶瓷彩绘装饰技师,系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陶瓷艺术交流中心会员。
2008年毕业于陕西省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国画专业,师从李强教授,2011年毕业于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学绘画与陶艺专业,获得硕士学位,师从杨冰教授和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陆军教授,研习青花陶瓷绘画艺术,2011年在韩国首尔科学技术大学留学半年,研习陶瓷美术设计专业。
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级金、银、铜奖等多项,深受国内外业界人士青睐和收藏,青花瓷作品分别被黑龙江省博物馆、江西省工艺美术馆和景德镇陶瓷馆收藏。
陶瓷绘画作品多以釉下青花和釉中青花绘画为主,兼画青花釉里红。
多件陶瓷艺术作品和数篇论文发表于《景德镇陶瓷》、《陶瓷研究》、《江西轻工工艺美术大观》和《当代中国景德镇艺术陶瓷收藏大典三》等期刊杂志。
陶瓷作品擅长探索青花陶瓷装饰艺术,作品清新典雅,巧妙的应用了独特的装饰符号语言,用画面的装饰美加强了瓷器的材质美,利用夸张和设计的手法,使青花与材料结合了自然天趣,作品采用青花勾线,分水和点踏的技法,虚实结合,达到一种现代的绘画意境,充满了浓厚的现代陶瓷艺术的氛围。
大学期间研究中国画的绘画技法,研究生三年至今,致力于青花陶瓷艺术的创作和陶艺技法的创新,把国画与青花瓷装饰艺术有利的结合起来,通过地域文化传播来创作属于自己的一个装饰视角设计,体现一定的文化传承和审美美学思想。
电话:137******** QQ:409100513邮箱:409100513@地址: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新厂西路499号时代购物中心2栋刘静青花陶瓷艺术赏析·刘 静2013年第4期 总第146期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91电话:136********四季鱼乐图2013年第4期 总第146期彭良全·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92收藏热线:186******** 网址: 地址:景德镇市新都民营陶瓷园二期4栋21号杨天宇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当代实力派艺术家画家的话:我并不聪明,我很平凡,只不过借鹤之灵韵,将我带入仙境,使我富有了能够表现自然,表现自我的双手。
瓷器鉴赏技巧赏析(自动识别)瓷器鉴定鉴宝专家必须从多方面对瓷器进行评判,才能得出细致的结论。
一般情况下,专家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鉴定一件瓷器的真伪和价值。
仪器鉴别:1.在手持显微镜下看瓷器表面的釉层,可以看到老瓷器表面的磨损(牛毛纹)纵横交错,厚薄不一,而新瓷器没有这种现象。
有的造假者用砂纸擦拭,线条、方向、力度都差不多。
2.任何用氢氟酸处理过的瓷器,在显微镜下都能看到无数被酸腐蚀的孔洞。
3.修复后的残瓷,用显微镜观察,会发现原来有釉的地方都布满了不均匀的小气泡。
当显微镜移至修复部位时,气泡突然消失或减少。
4、一般认为以前用柴窑烧制的瓷器,因热量低造成炉内温度改变快,所以瓷釉是气泡大小不均、分布不匀,而用现代窑使用"煤、气、电"窑烧制所以釉中的气泡,大小均匀,分布也很均匀,在薄釉中多为均匀泡等,因此借助显微镜观察瓷器气泡等信息,已经成当前瓷器重要鉴定方法和依据。
[3]气泡鉴定瓷器方法通过陶瓷专家们众多的观察研究,已经得出了社会公认的结论。
如:宋瓷五大名窑中,官、哥、定、钧四窑瓷器的气泡的特点是“聚沫攒珠”。
汝瓷气泡的特点是“寥若晨星”。
元青花气泡的特点是在密布的雾状小气泡层中散落着大气泡,绝无中等气泡过渡。
永乐瓷的气泡特点是大、中、小气泡混杂,布局疏朗,但较宣德气泡少。
宣德瓷气泡特点是成大、中、小不同的气泡群,群与群之间间距流朗。
成化瓷的气泡特点是:彻底改变了宣德瓷大、中、小不同而布局疏朗的情况,显得小而密集等等。
胎釉鉴别底足胎瓷器鉴别要点:从胎釉方面看,由于时代和地区的不同,在胎釉成分和烧造方法上也或多或少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别,故在鉴别瓷器时应对此细致的观察。
观察古瓷,要注意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以及气泡的大小、疏密等几方面的特征。
如旧瓷多有所谓“莹光”或“酥光”的说法。
这两种与一般新瓷釉上出现的所谓“浮光”相反,而蕴含着一种如玉如脂的光泽,前者的光由内发,后者光由外铄。
这种深厚温润的釉光是由于年深日久而自然形成的。
中国传统陶瓷古老艺术的瓷器之美中国传统陶瓷是世界陶瓷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其中的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美学价值闻名于世。
瓷器作为中国传统陶瓷的代表,以其高雅、精美和文化内涵而吸引了世界范围内的收藏家、艺术爱好者和观众。
本文将就中国传统陶瓷古老艺术中瓷器的美进行探讨。
一、瓷器的外观美瓷器作为一种艺术品,其外观美是观赏者最直观的感受。
首先,中国传统瓷器的造型优雅别致,线条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无论是汉代的青瓷、唐代的釉下彩瓷,还是宋代的青瓷、明清时期的粉彩瓷,瓷器的造型都充满了设计师的智慧和艺术创意。
其次,瓷器的图案纹饰多样,寓意丰富。
中国传统陶瓷瓷器上常见的纹饰有花卉、动植物、人物、山水等,这些图案纹饰既有吉祥富贵的象征,也有表达美好愿望的寓意,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
再次,瓷器的釉色丰富多样,从素雅的青瓷到绚丽的彩瓷,色彩艳丽、纯净、饱满,令人陶醉其中。
二、瓷器的工艺美瓷器制作工艺是中国传统陶瓷古老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现瓷器美的重要手段之一。
瓷器的工艺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瓷器的胎体质地细腻坚硬,瓷胎一般无色或呈乳白色,给人以清爽、洁净之感。
其次,瓷器的釉面光亮洁净,有如明镜一般,反射光线的能力极强,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再次,瓷器的彩绘技法丰富多样,有刻画、贴花、描金、镂空等,这些工艺的运用使得瓷器更加绚丽多彩。
最后,瓷器的烧制工艺独特高超,如宋代的十二种御窑瓷器,汝窑、哥窑等烧制工艺,都是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与创新而形成的,瓷器的质地、釉色和烧制工艺的完美结合,使得瓷器具备了更高的艺术价值。
三、瓷器的文化美中国传统陶瓷的瓷器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瓷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它承载了中国古代自然观、宇宙观和人生观的内涵。
首先,瓷器的纹饰和图案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常常以吉祥寓意和美好愿望为主题,如寿星、如意、蝙蝠等。
其次,瓷器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绘画、建筑等艺术形式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宣德瓷器赏析明代宣德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它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
与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烧制技术达到了最高峰,成为我国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
《景德镇陶录》评价宣德瓷器:“诸料悉精,青花最贵。
据明代徐溥等人奉敕编撰的《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四·工部十四》载:“宣德八年( 1433 ) , 尚膳监题准烧造龙凤瓷器, 差本部官一员, 送出该监式样, 往饶州烧造各样瓷器四十四万三千五百件”, 其中大部分也是青花瓷。
宣德青花鱼莲纹盘(对)此盘胎极薄如纸,碗体迎光透视为象牙白色,足内不透光。
釉面平整细腻,温润如玉;青花为进口料,画工潇洒自如,尽显鱼莲纹的神韵,鱼儿灵动、莲花飘逸。
胎足洁白油润,型制古朴美观,弹击声如磬,悠扬回荡。
盘型为敞口浅腹,内口沿绘海水江崖纹一周,盘心绘莲花三组,上绘跃鲤,下绘游鳜。
主体纹饰为鱼藻纹,莲花游鱼,鱼水相容,水藻飘动,鱼翔浅底,和谐自然,浑然一体。
其中绘有有鲭、鲌、鲢、鳜四鱼穿莲塘。
莲纹在明初官窑中经常可见,特别是「鲭、鲌、鲢、鳜」,谐音「清白廉洁」之图案,被广泛运用于各色官瓷。
若用之赏赐众臣,则有警示为官清廉之意。
底款为青花双圈“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
宣德青花鱼藻纹摇钟宣德一朝景德镇御窑厂任用专业画师绘瓷,然官瓷纹饰受宫规所限,多为龙纹、凤纹,或其他象征皇权纹饰,格式拘谨庄重,却少笔意趣味。
少数新式瓷器纹饰,寓意喜庆且不受制式所限,作非正式场合之用。
此类作品现画师娴熟笔法,挥洒画功底蕴,造就出最灵动迷人的御瓷纹饰。
鱼藻纹较其他自然题材更需画师敏锐写生观察,师法自然,以纯熟技法再现水中鱼草姿态。
此件拍品鱼藻纹饰,浓淡层次丰富多变,展现画师巧技,运用点染、堆栈、渲染、针刻,青花表现精采酣畅。
宣德霁蓝釉留白三鱼纹高足杯(对)此对高足杯敞口微撇,高足外撇,白胎,全器施蓝釉,留白三鱼纹,口沿处和足部无釉呈白色。
瓷器艺术赏析
1 单选题
1 高濂《遵生八笺》记载:“其色卵白,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钉。
”指的是哪种瓷器? C
A 蟹纹
B 卵脂
C 汝窑
D 棕眼
2 我国从何时开始陶瓷出口? C
A 隋朝
B 汉朝
C 唐朝
D 明朝
3 元代的哪一地段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所烧的青花及釉里红,开创了彩绘瓷器新局面? D
A 河北唐山
B 山东淄博
C 湖南醴陵
D 江西景德镇
4 卵白瓷是元代景德镇在青白瓷生产的基础上,烧造的一种卵白釉的新品种,这种瓷器又被称为? A
A 枢府瓷
B 青花瓷
C 仿青花
D 郎窑红
5 雍正瓷器的特点是? A
A 工整典雅
B 风格豪放
C 豪华繁缛
D 色彩绚烂
6 景德镇窑始烧于哪个朝代?至宋代制瓷技术成熟,规模及质量都有很大的发展与提高 A
A 南朝
B 北朝
C 五代
D 西夏
7 最早对陶瓷生产的工艺学著作,恢复了许多工艺、釉色及吹釉的是唐英的?
C
A 《兰亭序》
B 《富春山居图》
C 《陶冶图说》
D 《清明上河图》
8 紫砂属于陶瓷,产地在? B
A 景德镇
B 宜兴
C 沙县
D 幕府
9 下列不属于兵马俑的特点是? C
A 写实性
B 规模庞大
C 单个体积较小
D 整齐
10 现代意义上瓷器出现的时间是? A
A 东汉中后期
B 西汉中后期
C 夏商中后期
D 周朝中后期
11 现代意义上瓷器出现的地点是? A
A 浙江绍兴上虞一带
B 浙江金华一带
C 江苏徐州一带
D 陕西洛阳一带
12 下列不属于德化白瓷的特点的是? D
A 瓷胎致密
B 透就釉面来看,德化白釉为纯白釉
C 光度极其良好
D 有的白瓷微微泛青
13 瓷器的常见鉴定术语中,开片的概念是? B
A 釉面在高温烧制时出现的气泡,出窑时自然破开。
B 由于胎体与釉层的膨胀系数不同,在高温烧制时,二者收缩率不同,从而在釉面产生许多自然裂纹,布满器身,纹路大小,粗细,长短不等,纵横交织在一起,浆胎器均有此现象
C 指瓷器上的裂痕,其状如线挂在上面。
D 因外力相碰,在某个部位外表出现较小裂纹,但未伤及内壁。
14 青花瓷是一种呈现蓝色纹饰的何种瓷器? B
A 釉上彩
B 釉下彩
C 珍珠彩
D 五彩
15 钧窑陈设类瓷器多施满釉,釉质肥厚,呈现“乳浊现象”,釉面下常出现不规则流动状的细线,文献中称为? A
A 蚯蚓走泥纹
B 青蛇走泥纹
C 卧蚕伏露
D 青花纹
16 釉里红是以什么为着色剂的矿物质材料,在坯胎上彩绘装饰,再施釉高温烧制成瓷后,呈红色纹饰的瓷器品种? D
A 氧化铁
B 氧化钴
C 氧化锌
D 氧化铜
17 乾隆瓷器的特点是? C
A 工整典雅
B 风格豪放
C 豪华繁缛
D 色彩绚烂
18 瓯窑:分布在永嘉,和那一带? C
A 上虞
B 余姚
C 温州
D 绍兴
19 婺州窑,最早使用何种原料? A
A 化妆土
B 泥土
C 陶泥
D 陶土
20 陶瓷装饰从工艺手段上可分为釉上彩、釉下彩和? C
A 综合装饰
B 釉中彩
C 青花釉里红
D 釉下五彩
2 多选题
1 陶器的特点? A B C D
A 不透光
B 吸水性强
C 一般在1000度以下
D 黏土,随处可取
2 官窑诞生在宋朝绝不是偶然,原因是什么? A B C D
A 唐、五代瓷业的发展为宋瓷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宋朝手工业的高度发展和变革
B 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和商业的繁盛发展,宋朝“以‘文’治天下”的国策
C 市场需求的扩大和民窑的蓬勃发展
D 以往从优秀民窑中挑选精品作为“贡瓷”的做法已满足不了宫廷的需要
3 万历的龙纹特点? A B C
A 龙嘴更长
B 鳞画得草率,都成三角形或方格形
C 莲瓣纹已经图案化
D 龙爪由三叉变为两叉
4 唐代制瓷的基本格局是? A C
A ‘南青北白’南方的越窑为代表的青瓷
B ‘南白北青’南方的越窑为代表的青瓷
C 北方的邢窑为代表的白瓷
D 北方的邢窑为代表的青瓷
5 以下不属于陶瓷装饰从工艺手段上可分的是? A B
A 釉中彩
B 综合装饰
C 青花釉里红
D 釉上彩
6 元青花的特点是? A B
A 装饰多
B 层次多
C 装饰少
D 层次少
7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制陶的技术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能够制作出非常精美的彩陶。
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为? A B
A 仰韶文化
B 彩陶文化
C 黑陶文化
D 龙山文化
8 汉代瓷窑生产青瓷与黑瓷,而却以何瓷器为主呢?质量又以何窑生产的为最好呢? B C
A 红瓷
B 青瓷
C 越窑
D 汉窑
9 越窑:主要产地为? A B C
A 上虞
B 余姚
C 绍兴
D 景德镇
10 嘉靖的五彩与万历五彩的区别? A B C D
A 嘉靖一般用矾红描轮廓(花朵除外),而万历少见
B 嘉靖的五彩青花所加青花部分少,而万历的多
C 万历比嘉靖的彩色种类多
D 万历的绘画风格比嘉靖繁密华丽,写意味道浓
3 判断题
1 在胎上先用青花釉料画出部分花纹,又在釉上与之相适应的加以彩绘,使青花与彩绘形成变化统一的装饰效果的是五彩 A
A 错误
B 正确
2 粉彩和五彩的区别是五彩用“玻璃白”涂底 A
A 错误
B 正确
3 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是在宋代 B
A 错误
B 正确
4 明代的陶瓷工艺,在装饰上主要有青花和斗彩两大类? A
A 错误
B 正确
5 釉里红瓷器的彩绘方法和制作工艺与青花相同 B
A 错误
B 正确
6 陶瓷装饰从工艺手段上可分为釉上彩、釉下彩和青花釉里红 B
A 错误
B 正确
7 青花始于唐代,盛于明代。
B
8 明代德化窑生产一种专门外销的,因以红色为其特点,日本人称之为“赤绘”的是彩绘瓷 B
A 错误
B 正确
9 明代青花装饰,从艺术风格看,宣德的“淡”,成化的“浓”,弘治、正德的“暗”,嘉靖、万历的“紫”。
A
A 错误
B 正确
10 元青花最主要的器型是大盘 B
A 错误
B 正确
11 枢府瓷是元代官府机构(枢密院)在景德镇定烧的瓷器 B
A 错误
B 正确
12 素三彩是用黄绿紫主要颜色施以彩绘,是康熙时期的创造 B
A 错误
B 正确
13 元代的山东淄博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所烧的青花及釉里红,开创了彩绘瓷器新局面 A
A 错误
B 正确
14 元代陶瓷的装饰方法有:印花、刻花、划花、贴花、捏雕、绘花等多种,而在陶瓷上刻花则是该时代的主流。
B
15 明代的青花加彩的装饰表现方法,又可分为“斗彩”和“填彩”两种。
B
A 错误
B 正确
16 釉下五彩是安徽的首创 A
A 错误
B 正确
17 宣德青花多用缠枝花、一束莲、牡丹、腊梅、三友图等 B
A 错误
B 正确
18 “中国白”是耀州窑 A
A 错误
B 正确
19 原始瓷出现的时间是商代中期 A
A 错误
B 正确
20 粉彩的洗染法是根据画面表现需要,用不同的粉彩颜料渲染出画面纹饰明暗层次 B
A 错误
B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