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阅读计划主题思维导图
- 格式:xmin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1
书与自己的关系 重点 看序言 章节 看目录
开头 作者意图
解决问题 感性认知 怎么做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关键字段
句子划重点
体会
感悟 梳理脉络 结合笔记 绘制思维导图 手绘 给出答案
检验学习成果
暂时掌握 二次回顾 补充信息
与过去好的经历联系
与过去坏的经历联系 与未来的问题联系 主动复述
结合书本
学到内容
经历 体会 复述 章节
全书脉络
知识重点 核心知识点 精彩句子
引发思考的句子 拿笔做标注
A4纸 绘制逻辑图
借助思维导图软件进行 结构梳理
绑定
融汇 贯通 介绍背景
介绍出来方法
说明方法的缺点 复述出来 关系 归纳
总结
不要走马观花 融入其中
找到更好的自己 结束语 复述方法 复述背景 巩固效果 补充 划重点 写体会 文章金句 “弄脏”书 看目录 做好笔记 看序言 建立脉络 高
效 读
书
知识联想 回答问题 重构知识 预设问题 产生链接。
8个超实用的思维导图精读法,让孩子真正学会阅读,把书读懂读透孩子看书并不是看得越多越好,不仅要会选书,还要会阅读,要有输入还要有输出,学会精读,看1本顶10本。
介绍下八大超实用思维导图精读练习法,小学、幼儿园小朋友都可以用:圆圈图、气泡图、双气泡图、桥型图、树形图、流程图、复流程图、括号图。
很多孩子书看得真不少,但看完就忘,作文水平、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都未见提高,原因在于他们看书都是囫囵吞枣,只是图个热闹,把书看了,但并未吸收其中的营养。
美国孩子阅读一本书会分好几种任务:听读、自主阅读、词汇练习、阅读分析,一本书读这么多次。
当然我们不能要求孩子也这么去读,有可能把孩子的阅读兴趣给折腾没了,但阅读一定要有输入,泛泛的阅读只是兴趣阅读,而带有输出的精读才能把书读懂、读透。
要有输出,看书过程中就需要带有问题阅读,深层次的理解书中的内容。
下面就用思维导图里面的八大思维图示法来帮忙,方法都很简单,但却非常实用。
圆圈图圆圈图画法很简单,就是由两个圆圈组成,一个内圈,一个外圈,内圈用文字或者图片确定主题,外圈里面用图片或者文字来定义主题。
但它的用途也非常大,幼儿园孩子都能用。
孩子在看绘画本的时候,会有很多有关植物、动物相关的书籍,比如有关熊猫的书,就可以在内圈主题设置为熊猫,再通过书本知识以及自己平时所见所闻,把熊的外形特征、饮食、居住等信息写在外圈内。
气泡图气泡图主要是用来描述事物特征,中间圈圈写主题,外面由一群小气泡包围,然后用线连接起来。
圈圈图和气泡图的区别就是:圆圈图是用来定义主题,而气泡图是用一些描绘性词汇描述主题。
比如孩子在《不一样的卡梅拉》这样的绘画本时,就可以用气泡图来描述下卡梅拉的性格、个性等特点,从而也就能知道它的"不一样"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
双气泡图(Double Bubble Map)双气泡图是由两个气泡图组合而成,中间小气泡里面写上两个主题相似点,各自主题边上的其它小气泡写上两个主题的不同点。
绘制读书思维导图,提升思维品质读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可以让我们获取知识、丰富阅历。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思维导图,把书中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理,提升我们的思维品质。
下面,本文将为读者介绍如何绘制读书思维导图,提升思维品质。
一、绘制读书思维导图的步骤1.选择读书主题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一个读书主题,找到一本有价值的书籍。
然后仔细阅读书中的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思想。
2.梳理书籍重点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书籍进行梳理,抓住书中的重点内容、核心思想和关键点。
可以采用标记、摘抄等方式记录下来。
3.构建思维导图框架在梳理书籍重点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根据书中的内容,构建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框架。
这个框架需要包含所有重要的知识点和思想,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记住书中的内容。
4.填充思维导图内容完成思维导图框架之后,我们需要进行填充,把梳理出的书籍重点内容填充到对应的知识节点中。
同时,可以添加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让思维导图更加丰富。
最后,我们需要对思维导图进行总结,把书中的知识、思想和自己的理解更好地梳理和总结。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书中的知识,提高阅读效果。
二、提升思维品质的方法1.加强思考训练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思考练习,启发自己的思维力。
可以尝试各种不同的思考方式,比如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
2.拥有浏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需要积极培养阅读力,提高浏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采用快速阅读、会读有效信息等方法训练。
3.拥有自我控制力我们需要不断地加强自我控制力,集中注意力。
可以采用冥想、呼吸训练等方法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
4.拥有沟通和协作能力我们需要拥有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与他人交流思想和分享经验。
可以参加学习小组、开展讨论等活动,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
5.拥有行动力我们需要不断地行动,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可以尝试做些小项目、做些总结和反省,实践所得知识和技能。
三、总结绘制读书思维导图是提高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论如何高效地阅读一本书(内附高清思维导图)前几天,参加了老白的写作微课,课程结束之后,感触颇深。
故在此将其间学到的一些干货知识再次进行整理归纳,并且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论如何高效地阅读一本书?一、书籍分类在进行书籍分类之前,我们先了解两个名词:消时间与加时间。
顾名思义,如果我们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对我们有帮助,可以提升我们的技能,那么这就是有一件加时间类事件;反之,如果这件事情只会消磨我们的时间,对我们没有意义,那么这件事情就变成了消时间类事件。
按照这个标准,我们也可以把读书这件事情,分类成加时间阅读,与消时间阅读。
一般来说,小说、情感类的文章一般都属于消时间阅读的范畴,技能类干货类的书籍阅读属于加时间范畴。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基本上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阅读长篇小说,特别是像言情小说,我们拿过来都是抱着随意翻翻看看的想法阅读的,看过之后,脑子里也不会留下什么印象。
而阅读一本技术性比较强的书籍时,我们至少能从中得到一些知识。
当然,如果你在阅读每一本书之前,都能在大脑里给自己抛出几个问题,或者研究一下这本书的写作背景等,那么这也可以成为一件加时间阅读。
具体是加时间阅读还是消时间阅读,我们没必要拿技能类与情感类的书籍进项明确的分类,只要你阅读一本书是有你的目的的,你能从有所收获,那么你的阅读就是一件加时间阅读事件。
二、如何快速阅读技能类书籍步骤:看目录→挑重点难点→打破重点难点→略读与详读→整理笔记1、看目录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当你在看一本书之前,你会有看目录的习惯吗?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会有这个习惯。
那么现在,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当你看完一本书的目录之后,你会问自己几个问题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大部分人要说没有了。
所以,看完目录想自己提问题是读书李十分重要的一个步骤,你只有问了自己问题之后,你才能明确,你想从这本书里学习到什么,这本书的重点和难点分别是什么,你要详细阅读和略读的部分在哪里,书中的核心人物、核心问题是什么等等。
绘制读书思维导图,提升思维品质导语:阅读是提升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而绘制读书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读的内容,提升思维品质。
下面,我们将探讨如何绘制读书思维导图,以及如何通过导图来提升思维品质。
一、什么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化的思维工具,是将一系列的相关主题以中心点为基础,通过分支的方式展开,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理清头绪。
在思维导图中,中心点通常是主题或关键词,分支则是相关的细节和内容。
二、如何绘制思维导图1.确定主题:在绘制思维导图之前,首先需要确定要绘制的主题或者是所读内容的核心思想。
2.中心点:将主题或核心思想写在纸张的中央。
3.分支:从中心点出发,将相关的细节和内容以分支的方式展开并连接到中心点。
4.关键词和图片:在分支上可以使用关键词或者图片来帮助记忆和理解。
5.颜色和符号: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和符号来呈现不同的内容,帮助更好地区分和理解。
6.总结:最后可以在导图的末尾用一个总结性的文字或者符号来概括整个导图。
三、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提升思维品质1.整合思维: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我们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和信息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框架,更好地理解和消化阅读内容。
2.拓展思维:思维导图的分支结构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拓展我们的思维视野,发现新的关联和内在联系。
4.创造思维: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创造新的关联和思维模式,从而提升我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选择经典著作:经典著作中的思想和观点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其中的精华。
2.选择兴趣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绘制思维导图,可以更有动力和耐心地进行绘制,并且能够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和印象。
3.选择实用内容:选择一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或者提升能力的内容来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五、绘制读书思维导图的注意事项1.主次分明: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重要性和关联程度来确定主次,以便更好地组织和理清思路。
《如何阅读一本书》(附电子书和思维导图)这本书初版于1940 年,多次再版,历经时间的考验。
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
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
阅读是什么?阅读有很多种含义。
这本书所说的阅读是指主动阅读,阅读的本质是一种活动,需要主动参与,投入时间、精力去思考、质疑和总结,越主动,阅读的效果越好。
借用书中的原话,为这本书加一个副标题:如何运用你的心智来阅读一本书,也就是如何让自己从不太理解到逐渐理解的一个过程。
阅读的目标也不尽相同。
基本可以分为三种:娱乐消遣、获取资讯,以及增进理解力。
作为一个有自我要求的读者,应当能够做到以下两点:第一点:主动提出四个基本问题,并且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尽可能地找到答案。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什么?(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第二点:做笔记。
笔记有三种类型:结构笔记、概念笔记和辩证笔记。
结构笔记用于检视阅读,概念笔记和辩证笔记用于主题阅读。
辩证笔记是更高层次的笔记,往往是针对一场讨论情境的笔记。
做笔记有很多好处:保持清醒、将思考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以及帮助记住作者的思想。
做笔记的方法很多,以下是推荐的一些方法:•画底线•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画一道线•在空白处做星号或其他符号,强调书中最重要的十多处•在空白处编号,记录作者的论述过程•在空白处记下其他的页码,也可以用 Cf 这样的记号•将关键字或句子圈出来•在局面的空白处做笔记,记下自己的问题或答案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
基础阅读,也就是理解字面意思,「这个句子在说什么」。
它包括四个阶段:一,阅读准备阶段,包括四个方面:(1)身体方面,良好的视力与听力(2)智力方面,基础的认知能力(3)语言方面,口齿清晰(4)个人准备:与他人一起学习,保持注意力、服从等二:认字,能够阅读简单读物三:字汇的增长及对课文的运用。
一天学习计划思维导图早上(8:00-12:00)8:00-8:30:起床洗漱在早晨经过一夜的休息后,身体和大脑都需要一些时间来逐渐唤醒。
因此,起床后,可以先进行简单的洗漱,让自己焕发一下精神。
8:30-9:00:晨间伸展运动进行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得到充分的活跃,让大脑也逐渐处于清醒状态。
9:00-9:30:早餐时间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可以为我们提供所需的能量和营养,所以应该选择一些健康的食物,如全麦面包、水果、牛奶等。
9:30-10:00:复习昨天的学习内容在开始新的一天学习之前,可以花一些时间来回顾昨天学习的内容,巩固记忆,确保不会忘记之前学习的知识。
10:00-11:30:学习新的知识点在精神状态达到最佳时,可以开始学习新的知识点,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课程或书籍,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11:30-12:00:休息时间在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需要给自己一些休息的时间,可以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比如散步、听音乐等,让自己的大脑得到放松。
中午(12:00-13:00)12:00-12:30:午餐时间中午是一天中最繁忙的时间段,因此要确保午餐的时间不要太长,选择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午餐后感到昏昏欲睡。
12:30-13:00:午休时间可以选择午休一段时间,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休息,比如闭目休息或者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让自己的身心得到一些放松。
下午(13:00-17:00)13:00-14:30:进行实践性学习可以选择进行一些实践性学习,如实验操作、编程练习等,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应用之前学到的知识。
14:30-15:00:阅读学习资料可以选择阅读一些相关的学习资料,如书籍、专业杂志等,进一步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培养自己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兴趣。
15:00-16:30:进行思维导图可以选择进行思维导图,对自己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梳理,从而让知识更加系统和清晰。
16:30-17:00:学习总结在一天结束之前,可以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梳理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成果,从而对自己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