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临床路径(20210201141106)
- 格式:docx
- 大小:15.73 KB
- 文档页数:8
关键词:产后出血;产妇;临床护理路径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以我院84例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组,各42例。
实验组年龄22~35岁,平均(28.47±2.84)岁;孕周37~41周,平均(39.06±0.74)周;初产妇31例,经产妇11例。
常规组年龄23~35岁,平均(28.72±2.73)岁;孕周37~41周,平均(38.91±0.69)周;初产妇32例,经产妇10例。
两组基线资料(年龄、孕周、经产情况)均衡可比(P>0.05)。
纳入标准:符合《妇产科学》中产后出血诊断标准[1];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胎盘植入、粘连;出血性疾病;精神异常。
1.2方法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根据出血原因实施对应急救措施,包括输血、局部缝合、子宫切除、注射缩宫素等,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记录24h出入量,注意保暖。
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具体如下:护士先根据常见产后出血原因,通过查找国内外产后出血护理资料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提前设计对应的产后出血护理路径表。
①抢救准备:护士发现患者产后出血后,立即通知医生,建立静脉通道(≥2条),分析产后出血原因,明确产后出血原因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调用对应的产后出血护理方案,制定护理对策,采取止血措施、预防感染措施。
同时稳定患者情绪,告知患者放心,出血很快就会停止,增强患者信心。
②抢救中护理:抢救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产后出血量、脉搏、血压、呼吸、膀胱充盈状态等,尽早识别休克,纠正患者休克状态,使患者平卧,予以吸氧、保暖等。
对于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护士需立即按摩患者子宫,注射缩宫素;对于软产道损伤引起的产后出血,立即找到裂伤点,配合医生缝合;对于出血严重者,根据患者血型输血,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③抢救后护理: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整洁,日常通风消毒,避免感染,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科学饮食。
产科临床路径目录1. 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临床路径2. 自然临产阴道分娩(无阴道分娩禁忌症)临床路径3. 计划性剖宫产(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临床路径4. 完全性前置胎盘(行古典式剖宫产术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临床路径5. 过期妊娠(行医疗引产阴道分娩终止妊娠)临床路径6. 医疗性引产(行医疗性引产患者)临床路径7. 阴道产钳助产(行阴道产钳助产术)临床路径8. 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行保守治疗)临床路径9. 阴道分娩因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行手取胎盘术或清宫)临床路径10.产褥感染(行保守治疗)临床路径一、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胎膜早破(足月)行阴道分娩(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1.主诉有阴道流液。
2.阴道窥器检查见羊水自宫颈口流出。
3.石蕊试纸测pH值>7。
4.显微镜下阴道液干燥涂片见羊齿状结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1.观察临产征象。
2.引产。
3.剖宫产。
(四)标准住院日4-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胎膜早破(足月)疾病2.无阴道分娩禁忌症。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凝血功能;(3)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孕期未做者)。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肝肾功能、电解质、C反应蛋白,心电图、B超等。
(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用药时间为阴道流液12小时后。
2.宫缩诱导药物:胎膜早破12-24小时内未自然临产者,应积极引产,终止妊娠。
(八)分娩方式的选择。
1.无阴道分娩禁忌症者采用阴道分娩。
2.有剖宫产指征者行剖宫产。
(九)产后住院恢复1-3天。
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分析及临床护理措施发布时间:2022-04-21T08:35:37.199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3期作者:德吉[导读] 目的:对孕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后的临床价值进行探寻。
德吉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人民医院西藏拉萨 850200摘要:目的:对孕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后的临床价值进行探寻。
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孕妇共56例,时间2019年1月~2021年5月期间。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针对性组。
参照组(28例)方案:常规护理;针对性组(28例)方案:针对性护理。
分析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护理满意度评分。
结果:针对性组宫缩乏力因素导致发生产后出血1例(3.57%)、前置胎盘因素导致发生产后出血1例(3.57%)、凝血功能障碍因素导致发生产后出血1例(3.57%)、会阴裂伤因素导致发生产后出血1例(3.57%),产后出血发生率14.28%,相比参照组的39.29%而言更低(p<0.05)。
针对性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0.11±3.19)分,与参照组的(78.59±2.04)分比较而言更高(p<0.05)。
结论:孕妇发生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包括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凝血功能障碍、会阴裂伤因素。
孕妇接受针对性护理可降低产后出血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孕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针对性护理;满意度;前言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1],但因为一些因素的影响,易导致产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产后出血轻则影响产褥期康复,重则导致产妇死亡,需引起临床重视。
调查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有助于控制产后出血病情,加快转归[2]。
因此,我院收集孕妇56例为研究对象,开展本次研究,对孕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后的临床价值进行探寻。
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参与本次研究的孕妇共56例,时间2019年1月~2021年5月期间。
第三章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处理剖宫产术中或阴道分娩后出血发生时产后出血原因(4T)宫缩乏力性出血表现以上15分钟完成(3分钟判断有无宫缩乏力)V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为最常见的原因,约占70〜90%;V发生产后出血是,应首先想到是否由宫缩乏力引起;V其他因素导致产后出血时也常伴随宫缩乏力。
、FIGO子宫乏力PPH亍动规范H呼救tl....... ..呼叫上级医师、麻醉医师和有经验的护士。
A评价I(一)生命体征:BP、HP、R、SaO2(二)出血量测量方法1.容积法:量杯、集血器2称重法:总量(称重)-原纱布量/1.05(血液比重)3■面积法:双层单:16cm X17cm /10ml单层单:17cm X18cm /10ml四层纱布垫:10cm X10cm/10ml 15cm X15cm/15ml 4■休克指数:SI=0.5 〜1丢失血量v 20% (500〜750ml血容量)SI=1丢失血量20〜30% (1000〜1500ml血容量)SI=1.5丢失血量30〜50% (1500〜2000ml血容量)SI=2丢失血量50〜70% (2500〜3500ml血容量)5.血色素:每下降1g约失血500ml6■红细胞:下降100万血色素下降>3g (1500ml血容量)7■血球压积HCT :下降3%约失血500ml。
(三)试管法凝血时间估计纤维蛋白原含量:凝血时间为6〜11分,纤维蛋白原含量为 2.0〜4.0g/L;凝血时间为11〜15分,纤维蛋白原含量〉1.5 g/L ;凝血时间为16〜30分,纤维蛋白原含量1.0〜1.5 g/L; 凝血时间为〉30分,纤维蛋白原含量v 1.0 g/L0配血、准备输血深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压测定CVP ?(有条件时)转上级医院?注意:收缩压在原基础下降20%时,组织灌注下降,进入休克。
脉压差<20时,可出现微循环障碍。
以下为各种止血措施:重点掌握评价各种方法是否有效的标准:子宫轮廓清、收缩有皱褶、阴道或子宫切口出血减少。
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临床路径
一、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阴道分娩因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ICD- 10:O72.1 伴O62.0-O62.2 ) 行保守治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妇产科学(第8 版教材)》(谢幸,苟文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和《中华妇产科杂志-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2009 年,第44 卷,第7期)。
1. 症状:
(1)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超过500ml,一般多发生在产后2 小时内;
( 2)出血多为间歇性,血色暗红,有血凝块,宫缩差时出血多,宫缩好时出血少;
( 3)有时阴道流血不多,但按压宫底有大量血液和血块自阴道流出;
( 4)出血量多或出血速度快,产妇可出现休克症状。
2. 体征:
( 1 )检查宫底较高,子宫软,甚至子宫轮廓不清;
( 2)阴道检查无产道裂伤;
( 3)胎盘检查完整。
3. 辅助检查:(1)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
(2)B 超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妇产科学(第8 版教材)》(谢幸,苟文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和《中华妇产科杂志-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2014 年,第49 卷,第9期)
1. 一般处理:
(1)监测出血量、生命体征及尿量;
(2)开放静脉通路,输液,吸氧;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等)并动态监测;
(4)配血备用。
2. 加强宫缩:
(1)药物:
①缩宫素;长效缩宫素
②前列腺素类(片剂、栓剂、注射液)。
③麦角新碱
(2)子宫按摩或压迫法:
①经腹按摩子宫;
②经腹经阴道联合按压。
3. 止血药物氨甲环酸
抗休克治疗:注意纠正血容量及补充凝血物质
4. 注意多科协助(麻醉科、血液科、ICU 等)。
5. 经上述治疗无效,可根据患者情况和医师的熟练程度选择下列手术方法:
(1)宫腔填塞:包括宫腔水囊压迫和宫腔纱条填塞,阴道分娩后宜选用水囊压迫,于放置后24 小时内取出;注意观测出血量、宫底高度、生命体征变化,尿量等,动态监测血红蛋白、凝血功能的状况;
(2)B-Lynch 缝合:经子宫按摩和宫缩剂治疗无效并有可能切除子宫的患者,先试用两手加压观察出血量是否减少,以估计B-Lynch 缝合止血的可能性,必要时实施B-Lynch 缝合;
(3)缝扎子宫血管上行支或双侧髂内动脉;
(4)有条件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
①适应证:经保守治疗无效,生命体征稳定。
②禁忌证:生命体征不稳定,不宜搬动的患者;合并有其他脏器出血的DIC 患者;严重的心、肝、肾和凝血功能障碍;对造影剂过敏者。
6. 抗菌药物应用。
(四)标准住院日5-7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 10:O7
2.1 伴O62.0-O62.2 阴
道分娩因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疾病编码。
2.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诊断所需检查项目。
1. 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
(3)心电图。
2. 根据病情需要可选的检查项目:感染性疾病筛查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孕期未做者)、B 超。
(七)诊断明确立即治疗。
(八)治疗选择。
1. 缩宫素:是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线药物。
2. 前列腺素类(片剂、栓剂、注射液): 片剂顿服或舌下给药;栓剂为直肠或阴道给药;注射液为深部肌内注射或子宫肌层注射,必要时均可重复使用。
哮喘、心脏病和青光眼患者禁用。
3. 麦角新碱,高血压、心脏病慎用
4. 止血药物氨甲环酸用量0.75-2.0g 。
3. 预防性抗菌药物:建议使用青霉素类或第一、二代头孢类。
青霉素类或头孢类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抗菌药物。
选用喹诺酮类和氨基糖甙类抗菌
药物须暂停母乳喂养。
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72小时停药(九)出院标准。
1. 一般状况好,体温正常。
2. 子宫复旧良好。
3. 恶露正常。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 若保守治疗无效,产后出血需行手术治疗(B-Lynch缝
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或子宫次全(或全)切除术时),则退
出此路径。
2. 治疗过程中出现感染、贫血及其他合并症者,需进行相关的诊断
和治疗,延长住院时间。
二、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阴道分娩因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ICD-10:072.1 伴062.0-062.2)
患者姓名:_________ 性别: _______ 年龄:______ 门诊号:_______________ 住院号:____________
住院日期:_________ 年—月—日出院日期: ________ 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天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