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07.50 KB
- 文档页数:17
10-1《管理学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管理学的定义、功能和目标,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管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二、教学内容1. 管理学的定义与功能2. 管理学的目标与原则3. 管理学的起源与发展4. 管理学的分支与学科体系5. 管理者的职责与技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案例。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管理学的实际应用和问题解决。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和管理案例,提高学生运用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管理学基础》2. 课件:PowerPoint3. 案例资料:经典和管理案例4. 投影仪或白板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管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管理学的定义、功能、目标和原则,阐述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和管理案例,让学生理解管理学的实际应用。
4. 讨论:分组讨论管理学的分支和学科体系,探讨管理者的职责与技能。
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管理学的实际意义。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授课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性,评估他们对管理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检查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思考深度和分析能力,以及他们能够提出创新解决方案的能力。
4. 期末考试:设计期末考试,涵盖管理学的所有关键概念和原理,以评估学生的整体学习成果。
七、教学拓展1. 管理学相关的电影和纪录片:推荐学生观看与管理学相关的电影和纪录片,如《大空头》、《华尔街之狼》等,以提供真实世界的管理案例。
11-1《管理学基础》教案第一章:管理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管理的定义、功能和目的掌握管理者的角色和责任理解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在组织中的应用1.2 教学内容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管理者的角色和责任管理的功能和过程管理原则和理论的发展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管理的定义、功能和目的案例分析法:分析管理者在实际情境中的角色和责任小组讨论法:讨论管理的Importance 和应用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管理者的角色和责任的理解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管理功能和过程的掌握第二章:组织结构和设计2.1 教学目标了解组织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类型掌握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步骤理解组织结构与组织绩效的关系2.2 教学内容组织结构的定义和类型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步骤组织结构与组织绩效的关系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组织结构的定义和类型案例分析法:分析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步骤小组讨论法:讨论组织结构与组织绩效的关系2.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组织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组织设计原则和步骤的掌握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3.1 教学目标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和功能掌握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和选拔的原则和方法理解员工培训和发展的重要性及实施方式3.2 教学内容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和功能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和选拔的原则和方法员工培训和发展的重要性及实施方式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和功能案例分析法:分析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和选拔的实际案例小组讨论法:讨论员工培训和发展的实施方式3.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的理解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和选拔原则和方法的掌握第四章:领导与激励4.1 教学目标了解领导的定义和功能掌握领导理论、领导风格和领导技能理解激励的概念和激励理论4.2 教学内容领导的定义和功能领导理论、领导风格和领导技能激励的概念和激励理论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领导的定义和功能案例分析法:分析领导理论、领导风格和领导技能的实际案例小组讨论法:讨论激励的概念和激励理论4.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领导的定义和功能的理解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领导理论、领导风格和领导技能的掌握第五章:决策与问题解决5.1 教学目标了解决策的定义和过程掌握决策方法和决策模型理解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步骤5.2 教学内容决策的定义和过程决策方法和决策模型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步骤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决策的定义和过程案例分析法:分析决策方法和决策模型的实际案例小组讨论法:讨论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步骤5.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决策的定义和过程的理解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决策方法和决策模型的掌握第六章:战略管理6.1 教学目标了解战略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战略规划和战略决策的过程理解战略管理在不同组织类型中的应用6.2 教学内容战略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战略规划和战略决策的过程战略管理在不同组织类型中的应用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战略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战略规划和战略决策的实际案例小组讨论法:讨论战略管理在不同组织类型中的应用6.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战略管理的理解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战略规划和战略决策的掌握第七章:市场营销管理7.1 教学目标了解市场营销的定义和过程掌握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的原则理解营销组合策略和营销策划的实施7.2 教学内容市场营销的定义和过程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的原则营销组合策略和营销策划的实施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市场营销的定义和过程案例分析法:分析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的实际案例小组讨论法:讨论营销组合策略和营销策划的实施7.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市场营销的理解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的掌握第八章:财务管理8.1 教学目标了解财务管理的定义和目标掌握财务分析、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的基本原则理解财务风险和财务规划的重要性8.2 教学内容财务管理的定义和目标财务分析、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的基本原则财务风险和财务规划的重要性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财务管理的定义和目标案例分析法:分析财务分析、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的实际案例小组讨论法:讨论财务风险和财务规划的重要性8.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财务管理的理解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财务分析、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的掌握第九章:运营管理9.1 教学目标了解运营管理的定义和目标掌握生产过程设计、生产运作计划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则理解运营管理对组织竞争力的影响9.2 教学内容运营管理的定义和目标生产过程设计、生产运作计划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则运营管理对组织竞争力的影响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运营管理的定义和目标案例分析法:分析生产过程设计、生产运作计划和供应链管理的实际案例小组讨论法:讨论运营管理对组织竞争力的影响9.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运营管理的理解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生产过程设计、生产运作计划和供应链管理的掌握第十章:伦理和社会责任10.1 教学目标了解伦理和社会责任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企业伦理决策和伦理领导的原则理解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10.2 教学内容伦理和社会责任的定义和重要性企业伦理决策和伦理领导的原则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伦理和社会责任的定义和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企业伦理决策、伦理领导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际案例小组讨论法:讨论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10.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伦理和社会责任的理解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企业伦理决策、伦理领导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掌握第十一章:组织行为11.1 教学目标了解组织行为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文化的影响因素理解组织行为在工作场所的应用和管理11.2 教学内容组织行为的定义和重要性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文化的影响因素组织行为在工作场所的应用和管理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组织行为的定义和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文化的实际案例小组讨论法:讨论组织行为在工作场所的应用和管理1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组织行为的理解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文化的掌握第十二章:变革与创新管理12.1 教学目标了解变革与创新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变革的过程和创新的类型理解变革与创新管理在组织中的挑战和策略12.2 教学内容变革与创新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变革的过程和创新的类型变革与创新管理在组织中的挑战和策略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变革与创新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变革的过程和创新的实际案例小组讨论法:讨论变革与创新管理在组织中的挑战和策略12.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变革与创新管理的理解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变革的过程和创新的掌握第十三章:国际管理与全球化的影响13.1 教学目标了解国际管理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国际市场进入策略和跨文化管理的原理理解全球化对组织管理和企业战略的影响13.2 教学内容国际管理的定义和特点国际市场进入策略和跨文化管理的原理全球化对组织管理和企业战略的影响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际管理的定义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国际市场进入策略和跨文化管理的实际案例小组讨论法:讨论全球化对组织管理和企业战略的影响13.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国际管理的理解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国际市场进入策略和跨文化管理的掌握第十四章: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14.1 教学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作用和影响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运作模式理解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对组织战略和管理的影响14.2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作用和影响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运作模式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对组织战略和管理的影响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作用和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电子商务的实际案例小组讨论法:讨论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对组织战略和管理的影响14.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电子商务的掌握第十五章:领导力和影响力15.1 教学目标了解领导力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领导力理论和领导风格理解领导力和影响力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15.2 教学内容领导力的定义和重要性领导力理论和领导风格领导力和影响力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领导力的定义和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领导力理论和领导风格的实际案例小组讨论法:讨论领导力和影响力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15.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领导力的理解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领导力理论和领导风格的掌握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管理学基础》的十五个章节内容,涵盖了管理的定义、功能和目的,组织结构和设计,人力资源管理,领导与激励,决策与问题解决,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运营管理,伦理和社会责任,组织行为,变革与创新管理,国际管理与全球化的影响,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领导力和影响力等方面的知识。
管理学基础优秀教案引言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管理原则和实践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份优秀的管理学基础教案,该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案概述•课程名称:管理学基础•课程代码:MGT001•适用对象:大学本科学生•学时安排:36学时•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讲:管理学导论•管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能•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学科体系第二讲:组织与管理•组织的概念和属性•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组织文化和组织变革第三讲:决策与决策过程•决策的概念和特点•决策的类型和方法•决策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第四讲:领导与领导力•领导的概念和角色•领导力的要素和特征•领导风格和影响力第五讲:沟通与协作•沟通的原理和技巧•协作的重要性和方法•解决冲突和建立合作关系第六讲:团队与团队建设•团队的概念和特征•团队建设的原则和方法•团队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第七讲:策略与战略管理•策略的概念和层次•战略管理的过程和方法•竞争优势和战略实施第八讲:创新与创业管理•创新的意义和类型•创业管理的要素和流程•创新创业的风险和机遇第九讲:组织行为和员工管理•组织行为的理论和应用•员工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绩效管理和激励体系第十讲:全球化与跨文化管理•全球化的和影响•跨文化管理的挑战和策略•跨文化团队和国际合作教学方法•授课讲解:通过讲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讨论分析:通过案例和问题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项目和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
•案例研究:通过管理实践案例的分析,加深学生对管理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评估•平时表现:参与讨论、小组作业、课堂表现等,占总成绩的30%。
•个人报告:选择一个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占总成绩的20%。
管理学基础教案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让学生知道以下定义,管理的含义,性质,特征。
管理的智能以及环境,学习到能成为一个有效管理者的技能,学习管理学得研究内容,如何提高自我管理和培养自己的管理素质。
案例分析:讲解管理的要素,课题分析《留给别人一个缺口》然后结合我们中国的儒家文化思想讲解,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发展学习的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必须掌握的知识结构.1管理理论的发展的基本过程。
2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及其比较.3行为科学理论。
4管理丛林时期的各个代表理论及其当代具有代表性质的管理理论。
5用有关理论解释并初步处理实际管理问题,如班级管理,学生会的实际工作管理等等。
6课后习题作业第三章:计划学习目标:长期计划处理的不是未来的决定,而是现在的决定会带来未来的结果。
必须掌握的知识结构:1 计划的以及目标的含义,概念,5个 W 和一个H并且知道其含义.2计划工作的特征和作用 ,首位性,普遍性,目的性,实践性,明确性,效率性.3决策的含义,分类,方法。
4 计划,决策的程序.5目标管理。
6如何编制计划,并让每位同学做一个计划课题。
7 如何分析和判断,确定管理的问题。
8 如何提高决策的能力.9 如何提出有效的目标.课后练习题第8小题作业题第四章:组织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的知识结构是:1组织以及组织工作的含义。
2 各种类型的组织结构的优点和缺点,重难点是直线职能型组织机构是我们学习的重点,矩阵型,事业部型,都要举例说明。
3组织文化的含义以及内容。
4 如何分析组织结构优劣并加以选择5组织文化如何建设6 自己如何融入组织。
第5章:人力资源管理学习目标:1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功能。
2人力资源规划的定义,考评的定义3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培训原则,招聘计划的实施,招聘程序,和培训的方法.4 考评机制的方法,为什么人力资源管理在当今的重要性。
第6章: 领导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管理学基础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熟悉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管理学的发展历程;2. 掌握管理学的主要思想和方法,能够运用管理学原理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3. 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和能力,提高团队协作和决策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管理学的定义和分类;2.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3. 管理学的主要流派和理论;4. 管理学的应用和实践。
三、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结合案例分析;2. 学生个体讨论与小组合作学习;3. 学生展示与评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管理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30分钟)2.1 管理学的定义和分类以P. Drucker的定义为切入点,分析管理学的本质和重要性,介绍管理学的分类方法。
2.2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管理哲学到现代管理学的演进过程,梳理管理学的发展脉络和重要里程碑。
2.3 管理学的主要流派和理论简要介绍管理学中的传统流派和现代理论,如古典管理学、人际关系学派、系统管理学等。
2.4 管理学的应用和实践分析管理学在实际组织中的应用和实践,包括组织结构设计、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管理等。
3. 案例分析(40分钟)根据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管理学原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能力。
4. 学生互动(20分钟)4.1 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管理学对实际问题的启示和指导作用,分享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4.2 学生展示与评价随机抽取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形成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5. 总结反思(10分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和反思,梳理重点内容,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及表现(20%):包括课堂积极参与、讨论质量和展示表现等;2. 案例分析能力(30%):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深度和解决问题的独立能力;3. 学习总结(20%):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总结和理解程度;4. 小组合作(30%):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合作程度和质量。
《管理学基础》教案管理学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2. 掌握管理学的重要原则和方法;3. 应用管理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管理学概论a. 管理学的定义和范畴;b.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c. 管理学的重要作用。
2. 管理学的基本理论a. 经典管理理论i. 管理学派的兴起与代表人物;ii.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原则;iii. 行政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原则。
b. 行为管理理论i. 人际关系学派的兴起与代表人物;ii. 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原则;iii. 系统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原则。
3. 现代管理思想a. 现代管理思想的特点和内涵;b. 全面质量管理 (TQM) 理论;c. 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4. 应用管理学理论的案例分析a. 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层级;b. 员工激励和绩效管理;c. 决策-making过程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参与到案例分析中,讨论并解决实际管理问题。
3. 案例分析:引入实际管理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随堂提问来检测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报告:让每个小组总结并报告他们对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3. 个人作业:布置相关的个人作业,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管理问题。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管理学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2. PPT演示:辅助教学的PPT演示材料;3. 案例分析:提供实际管理案例供学生分析。
六、教学进度安排本节课为第一次教学,预计需要两个课时来完成基本内容的讲解和案例分析。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结合理论讲解和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将管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作用。
《管理学基础》教案一、课程简介《管理学基础》是针对企业管理专业学生或对管理学有兴趣的学员开设的一门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了解和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管理技能,培养学员的企业管理素养,为今后的企业管理实践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管理学的定义、功能和目的,明确管理学在企业和组织中的重要性。
2. 掌握管理学的五大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人员和控制。
3. 学习不同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理解其在实际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4. 培养学员运用管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第一讲:管理学的定义与功能(1)管理学的概念(2)管理学的功能(3)管理学的目的2. 第二讲:管理学的五大基本职能(1)计划(2)组织(3)领导(4)人员(5)控制3. 第三讲:管理理论的发展(1)古典管理理论(2)行为科学理论(3)现代管理理论4. 第四讲:管理方法与技巧(1)管理方法概述(2)常用的管理方法(3)管理技巧的培养5. 第五讲:企业管理实例分析(1)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2)失败企业的管理教训(3)案例分析与讨论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管理学知识。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案例,培养学员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情景模拟:设置管理情境,让学员参与其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员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员对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员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
4. 期末考试:测试学员对管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管理学原理》,作者:[美]斯蒂芬·P·罗宾斯等。
2. 案例集:《管理学案例分析》,作者:[美]玛丽·费希尔等。
3. 辅助阅读材料:相关管理学期刊文章、管理学大师经典著作等。
《管理学基础》教案一、引言本文是关于《管理学基础》的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学习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教案以“探索管理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为主题,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管理学的发展历程、理解管理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并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管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通过引入管理学的基础概念,让学生了解管理学的定义和其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2.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教材和文献,帮助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3.培养学生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管理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1)管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2)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3)管理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2.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2)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管理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并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通过协作学习提高彼此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导入介绍管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引发学生对管理学的兴趣,并了解学生对管理学的初步认识。
2.概念讲解依次讲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管理的定义、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等。
3.案例分析选择与管理学相关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理解。
4.理论总结将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与管理学的相关理论进行结合总结,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管理学的实际应用。
5.巩固与扩展布置相关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
五、教学评价1.个人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拓展等方面,对学生个人的表现进行评价。
2.小组合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协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管理学基础》教案一、课程简介《管理学基础》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熟悉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管理决策、组织、领导、控制等核心内容,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管理学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素养。
三、教学内容1.管理概述:介绍管理的概念、性质、职能、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2.决策:分析决策的类型、过程和方法,探讨如何提高决策效果。
3.计划:讲解计划的概念、类型、编制方法和实施策略。
4.组织:阐述组织结构设计、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等内容。
5.领导:探讨领导理论、领导艺术、领导力培养等方面。
6.激励:分析激励理论、激励机制和激励方法。
7.控制:介绍控制的概念、类型、过程和方法。
8.创新与发展:讲解创新理论、创新方法,以及企业战略管理等内容。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情景模拟法:模拟实际管理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实践能力。
5.课外实践法: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五、教学安排1.总学时:64学时。
2.学时分配:理论讲授32学时,案例分析16学时,小组讨论8学时,情景模拟4学时,课外实践4学时。
3.教学进度:每周2学时,共16周。
六、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30%,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等。
2.期中考试:30%,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期末考试:40%,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管理学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管理学的定义、概念和发展历程;2. 理解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3. 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理论和模型;4.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管理学的定义、概念和发展历程(1)定义: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管理和管理者行为的学科,旨在提高组织效能并实现组织目标。
(2)概念:管理是指协调和指导他人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3)发展历程:管理学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组织活动,经历了经验阶段、理论阶段、科学阶段和应用阶段的发展。
2.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1)研究对象: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组织、管理者、组织环境和管理过程等。
(2)特点:管理学研究的特点有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
3.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理论和模型(1)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如目标原理、效能原理、控制原理、协调原理和适应原理等。
(2)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如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和决策理论等。
(3)管理学的基本模型:如组织结构模型、决策模型、领导模型和人际关系模型等。
4.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通过案例分析和团队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分析管理问题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5.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通过团队项目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实践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协商和解决冲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管理学的定义、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运用管理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个人观点,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模拟实践: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实验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管理学理论,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出勤率:通过统计学生的出勤率,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管理学基础(实践)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管理学基础是商科学生必修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管理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需要将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分析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管理学的核心理论和方法;3. 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4.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1. 管理学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1 管理学的定义和范畴1.2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2. 组织管理2.1 组织管理的基本概念和要素2.2 组织结构与设计2.3 组织文化与员工行为3. 领导与决策3.1 领导理论与领导风格3.2 决策理论与决策方法3.3 团队建设与领导力培养4. 战略管理4.1 战略管理的概念和作用4.2 环境分析与战略选择4.3 战略实施与绩效评估五、教学方法1. 经典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管理学理论和方法。
例如,通过分析苹果公司的成功战略,让学生理解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法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并贡献自己的观点。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视频案例分析法选择一些与管理学相关的案例视频,让学生观看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通过视听的方式,增加学生对实际管理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表现评估根据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观点独到性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2. 作业和小组项目评估对学生完成的作业和小组项目进行评估,考察学生对管理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 期末考试设计一份综合性的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管理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管理学基础》、《管理学原理》等2. 经典案例:苹果公司、谷歌公司、丰田公司等3. 视频资源:相关管理学案例视频八、教学总结通过管理学基础(实践)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熟悉管理学的主要流派和发展历程,掌握管理学的核心理论和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管理学基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管理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学习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3.掌握管理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技巧。
教学内容:第一课:管理学简介1.管理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管理学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二课:管理学基本原理1.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概述;2.管理学的核心理论和思想。
第三课:管理学的基本方法1.组织设计与管理方法;2.员工激励与激励方法;3.决策与决策方法;4.领导与领导方法。
第四课:管理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1.小组管理与团队协作;2.项目管理与项目进度控制;3.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估;4.变革管理与变革实施。
教学过程:第一课:1.导入:通过引入一个管理学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管理学的兴趣。
2.基础知识讲解:学生读取教材中关于管理学概念和发展历程的部分,辅以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3.深入讨论:学生分组,对管理学的重要性和作用进行深入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观点。
4.总结归纳: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给出相关问题和任务作为课后作业。
第二课:1.复习:教师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
2.基础知识讲解:学生读取教材中关于管理学基本原理的部分,教师进行讲解和解读,让学生明白管理学的核心理论和思想。
3.互动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让学生对管理学的基本原理进行深入理解和思考。
4.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为课后作业。
第三课:1.复习:教师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
2.基础知识讲解:学生读取教材中关于管理学基本方法的部分,教师进行讲解和解读,让学生了解管理学的基本方法。
3.案例分析:教师给出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管理学的基本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4.辩论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辩论活动,讨论不同的管理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适用性和效果。
5.总结归纳: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给出相关问题和任务作为课后作业。
管理学基础》教案与性质管理的职能包括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管理的性质是一种社会活动,涉及到人、组织和资源的协调与处理,以达到组织目标的高效实现。
2.管理学的基本概念2.1.1 管理学的涵义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规律和管理思想、方法、技能、理论的学科,它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
2.1.2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管理活动,即在一定的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一定的权力,有效地进行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对人力、物力、财力和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期高效的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3.管理者的基本素质与技能要求3.1.1 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担任管理职务的人员,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3.1.2 管理者的角色与基本素质要求管理者的角色包括决策者、组织者、领导者和控制者。
管理者应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判断力、决策能力和组织能力等基本素质。
3.1.3 管理者的基本技能要求管理者应具备有效的沟通技能、决策技能、组织技能、领导技能和控制技能,以应对各种管理活动。
4.能力训练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管理原理来认识和分析管理实践中的具体活动和行为,并掌握管理者的基本技能要求。
5.考核标准及方式随堂考核和课后练及案例分析,考察学生对于管理的概念、基本方法与基本原理、管理者的基本技能要求以及管理学的特点与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
作业项目包括以班级管理为例说明管理者的角色和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与基本技能要求。
6.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7.知识、能力重点和难点知识重点包括管理的概念、基本方法与基本原理、管理者的基本技能要求以及管理学的特点与研究方法。
能力重点在于运用管理原理认识和分析管理实践中的具体活动和行为,掌握管理者的基本技能要求。
难点在于理解管理学的涵义和研究对象,以及掌握管理者的基本素质要求和技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