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古代文学史
- 格式:ppt
- 大小:8.09 MB
- 文档页数:54
外国文学史(东方)一、古代文学1、古埃及文学宗教哲理诗:《失望者与自己灵魂的对话》宗教性诗文集:《亡灵书》故事:《厄运被注定的王子》2、古巴比伦文学史诗——《吉尔伽美什》古巴比伦文学的最高成就3、古印度文学诗歌总集:《吠陀》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戏剧:迦梨陀娑——印度的莎士比亚,宫廷作家和剧作家,代表作《沙恭达罗》4、希伯来文学《旧约》《圣经》二、中古文学(亚非封建社会文学)1、阿拉伯文学《一千零一夜》《古兰经》2、日本文学《万叶集》——日本最古老的和歌总集“俳句”——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十七字音组成。
代表家:松尾芭蕉紫式部《源氏物语》——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
3、波斯文学萨迪——《蔷薇园》三近代文学(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1、日本文学夏目漱石——长篇小说《我是猫》2、印度文学泰戈尔——印度近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家,1913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代表作《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
四、现当代文学(一战后)1、日本文学芥川龙之介——《罗生门》川端康成——1968年获得诺贝尔奖,代表作《雪国》《伊豆的舞女》《千只鹤》大江健三郎——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代表作《个人的体验》《万延年的足球队》三岛由纪夫——日本的“海明威”,代表作《金阁寺》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2、印度文学普列姆昌德——印度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戈丹》3、阿拉伯文学叙美派:以纪伯伦为代表,散文诗集《先知》埃及现代派:塔哈•侯赛因——自传体小说《日子》4、埃及文学马哈福兹——埃及小说界“金字塔”,代表作:三部曲《宫间街》《思宫街》《甘露街》中国现代文学(一般指1917——1949)文学史上一般把这段时期的文学分为三个阶段,史称“三个十年”:1、1917五四运动前夕——1927大革命失败2、1927大革命失败——1937抗日战争爆发3、1937抗战爆发——1949新中国成立,第一次文代会召开第一个十年一、新文化运动:胡适、陈独秀发起,《新青年》成为文学革命的主要阵地。
古印度文化一、文学1、文字哈拉巴印章文字:2.5CM见方天青石、陶土、象牙、铜摩亨佐·达罗出土雅利安梵语:吠陀经梵语、史诗梵语、古典梵语、俗语(梵语:Samskrita,意为“整理好的”,引申为“完美”、“文雅”)吠陀经梵语:用来书写《梨俱吠陀》、《阿闼婆吠陀》的最古老的梵语史诗梵语:用来书写《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古典梵语:称其它宗教、哲学、文学、科学等著作所用的语言。
俗语:民间雅利安人所用的梵语的各种方言,主要指摩揭陀语、半摩揭陀语、巴利语2、吠陀文学(产生于婆罗门祭司阶层)婆罗门教四大吠陀本集:《梨俱吠陀》、《阿闼婆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梨俱吠陀》最早、最重要、最具文学意义,四大本集成书于BC1500-BC500,韵文作品吠陀文学指文献中富文学性的成分,有颂诗、神话、咒语诗、传说等3、史诗文学(产生于与刹帝利王族关系密切的“苏多”阶层)重要标志:印度两大民族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的诞生《摩诃婆罗多》被认为印度古代文学艺术的最高峰,内容被视为印度人民的圣经,被誉为印度文学史上的《伊利亚特》BC4世纪成书,作者:毗耶娑《罗摩衍那》作者:仙人蚁垤,成文于2世纪4、往世书文学《往世书》又译“古事记”、“富烂那”,印度教百科全书,基本用诗体写成,行文多问答《薄伽梵往世书》地位仅次于两大史诗,描写黑天,为最具影响力的往世书5、佛教文学巴利文佛教文学、梵文佛教文学(因佛教典籍有巴利文和梵文经典两大类)巴利文佛教“三藏”:经、律、论经、律包含较多文学成分律藏由《经分别》、《犍度》、《附篇》组成,《犍度》较有文学趣味经藏《小尼迦耶》、《法句经》包含格言诗、偈颂诗、民间故事、寓言《佛本生故事》是《小尼迦耶》第十部经,是一部体系庞大的佛教寓言故事集,也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寓言故事集之一。
大致分7类:寓言故事:主角多为动物,隐喻人间各色人物神话故事:主角为蛇精、仙鸟、罗刹,不乏对人类社会的映照报恩故事:将人与动物对比,劝谕人心向善魔法故事:主角基本是人,劝人不要贪财或心术不正笑话故事:主角为愚人或智者,以幽默讽刺见长道德故事:多劝人积德行善世俗故事:描写男女青年如何通过巧妙的手段获取爱情的成功梵文佛教文学:《大事》、《神通游戏》6、梵文古典文学特点:情节的非现实性和大量作品以恋爱为主题,文学和宗教混合在一起体裁:诗歌、戏剧、故事、小说诗歌:出现了伐致呵利、马鸣、迦梨陀娑等著名诗人伐致呵利:梵文古典文学初期最引人注目的诗人,生活在公元初期,诗集《三百咏》(《世道百咏》、《艳情百咏》、《离欲百咏》)在印度长期广泛流传马鸣:长诗《佛所行赞》、《美难陀传》迦梨陀娑:印度梵文古典文学最杰出代表、世界公认的大诗人和大戏剧家,使梵文诗歌与戏剧创作达到难以企及的巅峰,印度古代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巨擘。
古印度文学古印度文学1.古印度文学的生长环境印度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
古代印度文学成就辉煌,灿烂夺目,是世界古代文学中最完整、丰富的文学之一,其发展一般分为吠陀时代、史诗时代和梵语古典文学时代。
印度梵语文学时期(公元1-12世纪),上承两大史诗和早期佛教文学。
两大史诗使用的梵语是通俗梵语,含有较多的非规则语法现象。
而这一时期的梵语文学作品,使用的是经过梵语语法家规范化的古典梵语。
印度古代文学中的戏剧、抒情诗、叙事诗和小说等纯文学形式都产生于这一时期。
从公元1 世纪起到公元3 世纪,古印度的西北部被来自中亚的贵霜帝国所征服。
贵霜帝国在中国古代的史籍中称为大月氏。
大约在公元1 世纪初,大月氏人建立贵霜帝国,这标志着统一的大月氏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贵霜帝国建立后,势力日强,进一步南侵印度,到公元1 世纪末,发展到鼎盛时代,其领土扩展到北印度恒河流域中游,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贵霜帝国是与当时罗马帝国、安息帝国和中国的东汉帝国并驾齐驱的四大帝国之一,是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
帝国内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很尖锐,政局并不稳定。
从公元3 世纪起,贵霜帝国逐渐衰落。
印度著名的佛教诗人和戏剧家马鸣,就生活在一二世纪贵霜帝国时期,他的作品是现存最早的梵语古典文学作品。
贵霜帝国衰落后,北印度又重新分裂成许多小国。
公元4 世纪初。
摩揭陀重新兴起,旃陀罗笈多一世建立起笈多王朝(约公元320 年——公元5 世纪中叶)。
经过后继者三摩答剌笈多和旃陀罗笈多二世的不断征伐,至5 世纪初,笈多王朝统一整个北印度和中印度的一部分,成为孔雀王朝之后的又一个庞大帝国。
笈多王朝属于印度古代历史上的盛世。
笈多王朝全盛时,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梵语文学和佛教艺术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梵语古典文学的黄金时代。
笈多王朝帝王大力奖励文学和学术活动,三摩答剌笈多本人就有" 诗王" 之称。
最杰出的古典梵语诗人和戏剧家迦梨陀娑就是超日王(即旃陀罗笈多二世)的宫庭" 九宝" 之一。
古印度文化一、文学1、文字 哈拉巴印章文字:2.5CM 见方 天青石、陶土、象牙、铜 摩亨佐•达罗出土 雅利安梵语:吠陀经梵语、史诗梵语、古典梵语、俗语(梵语:Samskrita,意为"整理好的” 吠陀经梵语:用来书写《梨俱吠陀》 史诗梵语:用来书写《摩诃婆罗多》 古典梵语:称其它宗教、哲学、文学、科学等著作所用的语言。
俗语:民间雅利安人所用的梵语的各种方言,主要指摩揭陀语、半摩揭陀语、巴利语2、 吠陀文学(产生于婆罗门祭司阶层)婆罗门教四大吠陀本集: 《梨俱吠陀》 、《阿闼婆吠陀》 、 《娑摩吠陀》 、 《耶柔吠陀》 《梨俱吠陀》最早、最重要、最具文学意义,四大本集成书于 BC1500-BC500 ,韵文作品 吠陀文学指文献中富文学性的成分,有颂诗、神话、咒语诗、传说等3、 史诗文学(产生于与刹帝利王族关系密切的“苏多”阶层) 重要标志:印度两大民族史诗《摩诃婆罗多》 、《罗摩衍那》的诞生《摩诃婆罗多》 被认为印度古代文学艺术的最高峰, 内容被视为印度人民的圣经, 被誉为印 度文学史上的《伊利亚特》 BC4 世纪成书,作者:毗耶娑 《罗摩衍那》作者:仙人蚁垤,成文于 2 世纪4、 往世书文学 《往世书》又译“古事记” 、“富烂那”,印度教百科全书,基本用诗体写成,行文多问答《薄伽梵往世书》地位仅次于两大史诗,描写黑天,为最具影响力的往世书5、 佛教文学 巴利文佛教文学、梵文佛教文学(因佛教典籍有巴利文和梵文经典两大类) 巴利文佛教“三藏” :经、律、论 经、律包含较多文学成分 律藏由《经分别》 、《犍度》、《附篇》组成, 《犍度》较有文学趣味 经藏《小尼迦耶》 、《法句经》包含格言诗、偈颂诗、民间故事、寓言 《佛本生故事》是《小尼迦耶》第十部经,是一部体系庞大的佛教寓言故事集,也是世界上 最为古老的寓言故事集之一。
大致分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报恩故事: 魔法故事: 笑话故事: 道德故事: 世俗故事: 梵文佛教文学:6、 梵文古典文学 特点:情节的非现实性和大量作品以恋爱为主题,文学和宗教混合在一起 体裁:诗歌、戏剧、故事、小说诗歌:出现了伐致呵利、马鸣、迦梨陀娑等著名诗人 伐致呵利:梵文古典文学初期最引人注目的诗人,生活在公元初期,诗集《三百咏》道百咏》、 《艳情百咏》 、 《离欲百咏》 )在印度长期广泛流传 马鸣:长诗《佛所行赞》 、《美难陀传》 ,引申为“完美” 、“文雅”) 、《阿闼婆吠陀》的最古老的梵语 、《罗摩衍那》曰_ 是一7 类: 主角多为动物,隐喻人间各色人物 主角为蛇精、仙鸟、罗刹,不乏对人类社会的映照 将人与动物对比,劝谕人心向善 主角基本是人,劝人不要贪财或心术不正 主角为愚人或智者,以幽默讽刺见长 多劝人积德行善 描写男女青年如何通过巧妙的手段获取爱情的成功 大事》、《神通游戏》《世迦梨陀娑: 印度梵文古典文学最杰出代表、 世界公认的大诗人和大戏剧家, 使梵文诗歌与 戏剧创作达到难以企及的巅峰,印度古代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巨擘。
印度文学(Indian literature)印度古典梵语文学和10世纪前后发展起来的各地方语言文学的总称。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宗教发达,种族复杂,语言众多,印度文学以丰富多彩著称于世。
印度文学(Indian literature)古代印度文学(公元前15~公元4世纪)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早期的文学。
通用的文化语言为梵语,包括早期的吠陀语和规范化梵语。
另有俗语。
古代文学主要是梵语文学,又分为3个发展时期,即吠陀时期(公元前15~前5世纪)、史诗往世书时期(公元前4~公元4世纪)、古典梵语时期(公元1~4世纪)。
在古代印度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有诗歌总集、史诗、寓言故事、戏剧和文论等。
在这些作品形成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印度古老的宗教(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和种姓制度的影响。
《吠陀》是印度最古的诗歌总集,大约形成于公元前1000年前后,共有4种本集,即《梨俱吠陀》、《阿达婆吠陀》、《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以前两种本集文学价值最高。
《吠陀》是印度文学的最初源头,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
广义的吠陀文学还包括《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
此外,公元初期伐致呵利的抒情诗集《三百咏》也流传很广。
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古代印度文学的重大收获,集中地反映了古代印度的社会生活和文学成就。
两大史诗对亚洲各国,特别是对东南亚地区有较大影响。
在古代产生的不少寓言故事中,代表性的作品有《佛本生经》、《百喻经》、《五卷书》等。
古代印度戏剧发达,于公元1、2世纪即已达到相当成熟阶段,4、5世纪步入高潮。
先后出现了马鸣、跋娑、首陀罗迦和迦梨陀娑等戏剧家。
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和首陀罗迦的《小泥车》是印度古典戏剧的典范和重大收获。
由于戏剧起源较早并积累了丰富的演出经验,就为戏剧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舞论》是一部用诗体写成的印度最早的文学理论著作。
这时期除了梵语古典文学,还出现不属于雅利安语系统的南方泰米尔语文学。
印度历史文化简介印度,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古老国度,是世界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印度历史文化丰富多彩,包含了古老的宗教、哲学、艺术、文学和科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详细探讨印度的历史文化。
一、古老的文明和历史印度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就已经诞生了灿烂的哈拉帕文明,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文明之一。
哈拉帕文明的遗址中发现了精美的工艺品、城市规划、排水系统和文字等,展现了印度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华。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从中亚地区迁移到印度次大陆,并逐渐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了多个小国。
这些国家之间相互征战,最终于公元前4世纪统一为摩揭陀国。
在孔雀王朝统治时期(约公元前320年-公元185年),印度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并诞生了世界著名的阿育王。
阿育王统一了印度次大陆,并实行了许多进步的社会政策,如医疗保健、教育等,为印度历史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二、丰富多彩的宗教和哲学印度是宗教的博物馆,其中最重要的宗教有印度教、佛教、锡克教等。
印度教是印度最主要的宗教,信仰者占印度总人口的80%以上。
印度教是一种多神教,相信万物有灵且永恒不灭,同时强调因果报应及生死轮回。
佛教由释迦牟尼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主张通过修行达到解脱生死的境界。
佛教在印度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影响了印度的社会和文化,还传播到了亚洲其他地区。
在哲学方面,印度产生了许多对世界哲学产生深远影响的学派和思想家。
如数论派、瑜伽派、胜论派等。
这些学派和思想家的理论不仅对印度宗教和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还对西方哲学和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瑜伽派的修行方法和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全球的健康和心灵成长领域。
三、璀璨的艺术和文学印度的艺术和文学历史同样璀璨辉煌。
在艺术方面,印度古典舞蹈、音乐、绘画和雕塑等艺术形式独具特色。
印度古典舞蹈如婆罗多舞、卡塔克舞等,以其优雅的舞姿和丰富的内涵著称于世;印度音乐则以其独特的音调和节奏吸引着无数听众;印度的绘画和雕塑艺术也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内涵赢得了世界的赞誉。
吠陀时期(公元前15世纪——公元前4世纪)概述1.吠陀文献:吠陀文献指四部吠陀本集:《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达婆吠陀》。
除了这四部吠陀外,还包括阐述这四部吠陀的各种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
还有一类与吠陀文献密切相关的著作,统称为“吠陀支”,它们共分为六支——礼仪学、语言学、语法学、词源学、诗律学和天文学。
2.吠陀时代形成的种姓制吠陀时代形成的种姓是古代印度社会阶级关系的特殊表现形式。
在吠陀文献中,用作种姓的专有名词是“瓦尔那”。
在《梨俱吠陀》中的意思是“色”,并无种姓的含义。
在四种姓中,第一种姓婆罗门是祭司阶级,掌管宗教事务,第二种姓刹帝利是武士阶级,掌管军政大权,第三种姓吠舍是平民阶级,从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第四种姓首陀罗,从事农业和各种技艺,充当仆役和奴隶。
前两种种姓,尤其是婆罗门地位越来越高,后两种种姓,尤其是首陀罗地位越来越低。
3.婆罗门教的祭祀仪式分类:分为“家庭祭”和“天启祭”。
家庭祭:是有关出生,祭祖,祈福等日常活动的祭祀仪式。
只需要点燃一堆祭火。
由家长担任司祭者,至多由一个祭司协助。
天启祭:是贵族、富人,尤其是国王举行的祭祀仪式。
需要点燃三堆祭火,由四位祭官统领一批祭司担任司祭者。
劝请者,念《梨俱吠陀》颂诗,赞美诸神,邀请诸神。
歌咏者,由他伴随供奉祭品,高唱《娑摩吠陀》颂诗。
行祭者,由他执行全部祭祀仪式,同时低诵《夜柔吠陀》中的祭祀规则。
监督者,由他监督整个祭祀仪式的进行,纠正错误。
《梨俱吠陀》是印度古代吠陀文献中四部吠陀本集中最早的一部,是印度历史上最古老最重要的经典,是印度文学和哲学的源头,是印欧语系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在印度享有至为神圣的地位。
形成于公元前1500年—前1000年。
是印度上古初民的“集体创作”。
“梨俱”意思是“诗节”,“吠陀”的意思是“知识”。
《梨俱吠陀》是婆罗门祭司为了适应祭祀需要编订的,共十卷,1028首诗,主要内容:描绘自然现象、反映社会现象和神话传说颂诗。
古代印度知识点总结一、宗教1. 印度教印度教是印度最主要的宗教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
印度教的发展历史非常悠久,起源可以追溯到3500年前。
印度教的信仰体系非常广泛,包括各种各样的神祇和教义。
其中,梵天是印度教最主要的神祇,他被认为是宇宙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此外,印度教还信仰众多其他神祇,这些神祇代表了不同的力量和属性。
印度教的教义也非常复杂,包括轮回转世、因果报应、四贵人道等等。
印度教的传统文化对印度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2. 佛教佛教是古代印度的另一重要宗教,它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
佛教始于释迦牟尼的教导,他在印度东北部的迦毗罗卫国悉达多园(今尼泊尔境内的卢木荼姆芭瓦)出生,并成为佛陀(觉者)。
佛教的核心教义包括四圣谛、八正道、缘起说等等。
佛教强调人们要放下欲望、克制自我,以解脱生死轮回。
佛教在古代印度的宗教和文化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文化与思想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3. 锡克教锡克教是古代印度的另一重要宗教,始于公元16世纪的旁遮普地区。
锡克教是一种独特的宗教形式,它融合了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元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义和仪式。
锡克教的核心教义包括信仰同一神、尊崇古兰德·辛格和古鲁·那纳克等。
锡克教注重人道主义和平等思想,强调良善行为和对他人的关爱。
锡克教对印度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印度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哲学1. 在古代印度,哲学发展非常繁荣,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对印度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耆那教、佛教、吠舍祇、毗憧等哲学流派代表了古代印度哲学的多元性和独特性。
2. 古代印度的哲学家们对宇宙、人生、伦理道德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哲学观点和学说。
比如,婆罗门教主张诸神都是至上,资源主义,佛教则主张正如佛教八正道所述,不唯一来而有解脱。
原始的印度教则大致上独特的诠释宇宙是由神创而使这对每个人类都是贵重的。
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外国文学史》试题及其答案(纯文字)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一命题考试外国文学史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540该文字文档附带答案和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古希腊文艺论著《诗学》的作者是A.XXXB.XXXC.XXXD.XXX正确答案:C(1分)2.XXX关于文学的论文是A.《理想国》B.《会饮篇》C.《诗艺》D.《歌集》正确答案:C(1分)3.被誉为古希腊“悲剧之父”的诗人是A.XXXB.XXXC.XXXD.XXX正确答案:A(1分)4.16世纪西班牙最著名的流浪汉小说是A.《羊泉村》B.《小癞子》C.《巨人传》D.《堂吉诃德》精确谜底:B(1分)5.下列作家中,不属于“大学才子派”的是A.XXXC.XXX.XXX精确谜底:D(1分)6.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规则是A.“冰山准绳”B.“人物再现法”C.“三一律”D.“心灵辩证法”精确谜底:C(1分)7.XXX在《伪正人》中塑造的伪善者形象是A.答丢夫B.阿巴贡C.XXXD.奥尔贡精确谜底:A(1分)8.法国启蒙文学中成就最高的作家是A.XXXB.XXXC.拉封丹D.XXX精确谜底:B(1分)9.《诡计与爱情》的作者XXX是A.德国作家B.法国作家C.美国作家D.英国作家正确答案:A(1分)10.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是A.骚塞B.柯勒律治C.司各特D.XXX正确答案:C(1分)11.法国作家XXX代表作是A.《高龙巴》B.《卡门》C.《萨朗波》D.《情感教育》正确答案:B(1分)12.长篇小说《奥勃洛摩夫》的作者是A.XXXB.XXXC.XXXD.XXX正确答案:A(1分)13.XXX的第一部小说是A.《红与黑》B.《巴马修道院》C.《阿尔芒斯》D.《意大利遗事》正确答案:C(1分)14.《双城记》中的“双城”指的是A.伦敦和巴黎B.伦敦和XXX.伦敦和罗马D.伦敦和雅典正确答案:A(1分)15.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是A.左拉B.XXXC.XXX正确答案:B(1分)16.苏联文学“战壕真实派”的代表作家是A.XXXB.XXXC.XXXD.XXX正确答案:C(1分)17.美国作家XXX的代表作是A.《嘉莉妹妹》B.《永别了,武器》C.《珍妮姑娘》D.《美国的悲剧》正确答案:D(1分)18.XXX早期创作的浪漫主义短篇小说是A.《切尔卡什》B.《小市民》C.《海燕之歌》D.《伊则吉尔老婆子》精确谜底:D(1分)19.前期象征主义名作《海滨墓园》的作者是A.XXXC.XXX精确谜底:D(1分)20.美国意识流小说家XXX的代表作是A.《尤利西斯》B.《追忆逝水年华》C.《喧哗与纷扰》D.《押沙龙,押沙龙!》精确谜底:C(1分)21.印度古代史诗《罗摩衍那》书名的意思是A.“历史传说”B.“伟大的婆罗多族的传说故事”C.XXX和XXX的故事D.XXX漫游的故事正确答案:D(1分)22.印度古代文学史上被称为“宫廷九宝”之一的作家是A.沙恭达罗B.优哩婆湿C.迦梨陀娑D.豆扇陀正确答案:C(1分)23.《万叶集》中的名篇《贫穷问答歌》的作者是A.山上忆良B.近松门左卫门1 -C.XXXD.XXX精确谜底:A(1分)24.《一千零一夜》的重要艺术特性是A.第一人称“我”的叙述角度B.学习英国的讽刺艺术C.框架式结构全书的方法 D.人物对话富有论辩性正确答案:C(1分)25.希伯来文学中最早呈现的自力成篇的小说是A.《申命记》B.《约伯记》C.《路得记》D.《以斯帖记》正确答案:C(1分)26.中古波斯著名作家XXX的代表作《蔷薇园》是A.诗集B.散文集C.歌集D.故事集精确谜底:B(1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吉檀迦利》讲解吉檀迦利讲解《吉檀迦利》是一部古代印度文学作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编年史之一。
它以印度历史中的真实事件为蓝本,并通过一系列动人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吉檀迦利》进行讲解,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
一、作者与背景《吉檀迦利》的作者是古代印度文学家卡利达斯(Kalidasa)。
卡利达斯生活在公元4至5世纪间,是古印度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
他以他的才华和创造力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包括《吉檀迦利》。
二、故事梗概《吉檀迦利》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公元前4至6世纪的古代印度,讲述了一个叫做吉檀迦利的勇士的传奇经历。
这个故事以吉檀迦利的冒险与爱情为主线,穿插着战争、政治、宫廷纷争等元素,展现了古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
故事中,吉檀迦利是一个出生卑微的农家子弟,但他勇敢、聪明,有着与众不同的魅力。
在一次意外的机会下,他与一个贵族女子玛缇莉邂逅,并相互倾心。
然而,他们的爱情常常受到来自政治和家庭利益的阻挠。
通过一系列曲折离奇的情节,吉檀迦利和玛缇莉经历了许多考验和磨难,最终战胜了所有的困难,赢得了幸福的结局。
三、文学价值《吉檀迦利》以其深刻的人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描绘而著称。
卡利达斯通过吉檀迦利和玛缇莉的形象,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样性。
吉檀迦利虽然出身卑微,但他拥有坚定的信念和追求,不畏艰难困苦,最终成为一代英雄。
而玛缇莉则展现了一个既美丽又聪明的贵族女子的形象,她忠诚、善良,为爱情不惜一切。
此外,作品中的插图和景观描写也是其文学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卡利达斯通过华丽的词藻和生动的描写,将古印度的宫廷、自然景观等描绘得如诗如画。
四、影响与传承《吉檀迦利》被誉为印度文学的巅峰之作,对后世的文学、戏剧和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文学家、学者将其视为卡利达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作品。
作品中的许多情节和人物形象也深入人心,并被传承和改编为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
印度的古代文学和诗歌印度拥有悠久而丰富的文学传统,古代的印度文学和诗歌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面貌和文化背景,也传承了印度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本文将探讨印度古代文学和诗歌的特点,以及其对印度文化和现代文学的影响。
1. 古代印度文学的分类印度古代文学主要分为梨俱吠陀文学、史诗文学、瑜伽文学和戏剧文学四大类别。
梨俱吠陀文学包括《梨俱吠陀》、《协同吠陀》等经典,代表了古代宗教和哲学思想;史诗文学则以《摩诃婆罗多》和《拉玛传》为代表,讲述了古代英雄和神话传说;瑜伽文学涵盖了印度古代文学中的修行、冥想和内心探索的主题;戏剧文学则以《纳塔亚沙斯特拉》等作品见长,展现了古代印度戏剧的表演艺术和情感体验。
2. 古代印度诗歌的特点印度古代诗歌的特点是形式多样、语言华丽和主题丰富。
其中,梵文是古代印度诗歌的主要创作语言,以其丰富多彩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为古代印度文学提供了广阔的表达空间。
古代印度诗歌多采用形象生动、修辞辛辣的表达方式,常常通过比喻、暗喻和象征等手法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主题方面,古代印度诗歌涵盖了爱情、自然、宗教、道德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展现了古代印度人民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3. 古代印度文学对印度文化的影响古代印度文学是印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印度社会的风貌和发展历程,也深刻地影响了印度人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
古代印度文学中关于宗教和哲学的思想奠定了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等宗教的基础,同时也影响了整个南亚地区的文化发展。
古代印度文学中的英雄和神话故事激发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英勇精神,成为了他们面对生活困难和挑战的力量源泉。
4. 古代印度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古代印度文学对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印度本土,古代文学成为了当代作家创作的灵感来源,他们借鉴了古代文学的表达方式和主题,创作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作品。
同时,在国际文学舞台上,古代印度文学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