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云1|人音版(简谱)
- 格式:pdf
- 大小:6.55 KB
- 文档页数:3
《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与价值观:通过聆听和演唱,体验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2、过程与方法:创设音乐情境场,在体验、合作、尝试探究等实践活动中感受、表现音乐。
3、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用柔和的声音、高位置演唱歌曲。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二、教学重点感受歌曲形象,表现歌曲情境,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教学难点歌曲演唱中的一字多音、儿话音、音准。
四、教学用具琴课件碰铃三角铁响板五、教材分析《云》是一首抒情的儿童歌曲,3/4拍,五声宫调式,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
歌曲的节奏舒展平稳,旋律起伏跌宕,优美抒情,白云在蓝天上飘荡,引发了孩子们天真的联想,从“蓝天”、“白云”、“帆船”,从“装着小雨点”到“快快浇麦田”,寄托了孩子的真诚而美好的愿望——愿大自然忠实地为人类服务,让人们的辛勤劳动换来丰硕的果实。
六、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欢迎来到万老师的音乐课堂,现在跟着老师的音乐动起来吧~(律动《歌声与微笑》)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这里的景色可真是太美了,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海边有高大的椰子树,海面上还飘荡着小小帆船。
小白云是天上的小小魔法师,它们有的像兔子,有的像鱼,有的像马……真的是太神奇了~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就叫做《云》(出示课题) 1、初听:你们瞧~白云姐姐正唱着歌向我们走过来了呢~仔细听,她的歌声给你带来什么感受,(优美,动听……)有谁听出来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3/4拍)3/4拍这种节拍给我们一种飘来飘去的感觉。
2、复听:现在让我们变成小白云,跟着音乐来晃动自己的身体吧~3、再听: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轻声用lu进行旋律模唱。
歌曲背景介绍:白云在蓝天上飘荡,它的的肚子里装着小雨点,浇灌了农民伯伯们的农田,让人们的辛勤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果实。
三、学唱歌曲:1、跟拍读词: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朗读歌词吧~2、学唱歌曲:(1)跟琴逐句学唱歌曲的第一段。
题目:《云》教案设计姓名:张倩倩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云》教案一、教学理念《音乐新课标》强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要求“在教学中,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
”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以“美”为主题,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本课以“情”为导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创设特定的情境教学,唤醒学生的爱护大自然的意识,借以达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及深情的歌声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用轻柔的、高位置的声音来唱歌。
在演唱过程中学会运用换气记号。
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所构成的音乐形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体验来“感受云”、“聆听云”,通过听唱、模仿来“学唱云”,通过律动、实践参与“表演云”;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表演《云》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从“蓝天”、“白云”、“大海”、“帆船”,从“装着小雨点”到“快快浇麦田”,寄托了孩子们真诚而美好的愿望——愿大自然忠实的为人类服务,让人们的辛勤劳动换来丰硕的成果。
三、教材分析《云》是小学音乐教材第二册第7课的表演的歌曲,节奏舒展平稳,旋律起伏跌宕,抒情优美,白云在蓝天上飘荡,引发了孩子们天真的联想,从“蓝天”、“白云”到“大海”、“帆船”,从“装着小雨点”的大船到“快快浇麦田”,寄托了孩子们真诚而美好的愿望,一直深受学生的喜爱。
四、教学难点重点重点:感受歌曲的优美抒情,并且能够演唱;正确运用换气记号难点: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并且能用多种方式表达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及教学课件,钢琴七、教学过程八、教学反思《云》是小学音乐教材第二册第7课的表演的歌曲,节奏舒展平稳,旋律起伏跌宕,抒情优美,白云在蓝天上飘荡,引发了孩子们天真的联想,从“蓝天”、“白云”到“大海”、“帆船”,从“装着小雨点”的大船到“快快浇麦田”,寄托了孩子们真诚而美好的愿望,一直深受学生的喜爱。
《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唱歌曲《云》,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感受3/4拍歌曲的风格特征及强弱规律。
3为歌曲编创简单的舞蹈动作。
教学重点:1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完整有感情的唱出歌曲《云》。
教学难点:为歌曲编创简单的舞蹈。
教学准备:t、班班通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
用t出示谜语:像是烟来没有火,像是雨来又不落。
有时能遮半边天,有时只见一朵朵。
2、师:谁能猜出来?举手回答生:云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云的歌曲。
(引出课题)二、新授1师出示图片展示不同的云,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
2初次聆听师:请告诉我,你听到了哪些东西?看谁记得最多。
生1:云生2:大海生3:小鸟生4:船师:那么究竟同学们说的对不对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歌曲的动画视频,一探究竟。
3播放《云》的动画视频师生共同说出歌词中的:白云、蓝天、大海、帆船、麦田、雨点有利于学生歌词记忆4拍一拍,念一念师带领学生逐句有节奏的念歌词,边念边打,难点句子多念几遍5再次聆听,引导学生感受3/4拍歌曲的风格特征和强弱规律。
师:刚刚老师在聆听歌曲的时候感觉一直有人在1、2、3、1、2、3、1、2、3一直在循环,你听到了吗?生:没有师:我们再来聆听一遍歌曲,在心里默念1、2、3 、1、2、3师生共同总结板书3/4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师带领学生拍手体会强弱弱的感觉,第一拍强,第二拍弱,第三拍弱。
6唱一唱(1)哼唱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哼歌的时候是怎么哼歌的?我们可以用啦、噜、一等你喜欢的方式来哼唱。
师:同学们跟着哼唱的时候,身体可以跟着音乐晃动。
(2)跟录音唱看着乐谱跟着录音唱出歌词师:乐谱中V是什么?生:是喘气的师:的确是喘气的,遇到它的时候我们要换一口气再接着往下唱,它的名字叫换气符号。
师板书:V 换气记号难唱的句子师示范指导3生对口型,听伴奏师:我们先来听一听歌曲的伴奏,为了能听清楚我们不要发出声音,只对歌词的口型。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云1|人音版(简谱)(2022秋)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专门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因此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样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现在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教学目标: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事实上“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专门是汉代以后,关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1、学生能用自然、柔和、亲切的歌声表现歌曲抒情、优美的意境。
[来源:学§科§网Z§X§X§K]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样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什么缘故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 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成效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刻,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只是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要紧缘故确实是腹中无物。